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宝妈交流] 这10个最常见的“育儿误区”宝爸宝妈要注意!

锕餅 发表于 2019-4-19 16: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9971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为人父母,就要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养娃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一个技术活。无论你是一名新手宝妈,还是一位养大了两名宝宝的母亲,在育儿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很多错误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犯下的。以下这10个最常见的“育儿误区”,既坑大人又坑娃,好爸妈要避开它!
k4uG8imCsttHIss4.jpg

1、老人帮忙带孩子,天经地义
对于不少年轻父母而言,家中老人帮忙带孩子显得天经地义,有些人甚至还因此做起了“甩手掌柜”。甚至有些年轻人觉得老人不帮他们带孩子就是故意找茬,跟他们过意不去,并且以老了不赡养为威胁。
今天,若兰妈咪不讨论权力义务的问题,单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角度来说,也建议孩子还是自己带的好。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qrf9MFDRg9PgEtqG.jpg

2、带孩子就是妈妈的事,爸爸只需要挣钱就行
妈妈在家带孩子,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这大概是中国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常态。在中国不少家庭中,爸爸对孩子来说更像一个影子,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缺席孩子的成长。
对宝宝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妈妈的事,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才算完美。很多爸爸只关注于自己的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互动,孩子的养和育都全权交给妈妈,殊不知这种父爱的缺失对孩子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成长遗憾。
心理学专家经过1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他们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
男女的性别差异大,父亲参与的越多,越能与母亲互补,弥补女性教育的偏颇。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OInTtnmqf440440M.jpg

3、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
宝宝顽皮了,爸爸会出声指责,妈妈舍不得看到宝宝挨骂或是哭,马上哄。次数多了,“红脸白脸”的教育方法就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于家庭教育之中。
红脸白脸”的教育方法是不适用的,一个打一个护,宝宝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没有,不同的标准很可能会造成宝宝价值观的混淆,让他难辨是非,也有可能会让宝宝将来的个性容易投机取巧,甚至是逃避问题。在“红脸白脸”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宝宝,可能会让他依赖“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另外,红脸白脸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亲近红脸、但惧怕白脸的状况,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不仅失去了当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会让家人间失去更多宝贵的情感。

fLUHZohbQQ1dUL5U.jpg

4、再苦不能苦孩子,要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好像已成了“至理名言”。相信这点是每个为人父母都想要做到的,中国的父母更是如此。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vNFP5j6F863VyGMP.jpg

5、爱孩子就要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
现在教育提倡“无条件地爱孩子”。这给不少家长带来了困惑:无条件地爱孩子,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吗?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要无条件的满足吗?当然不是。
一切以孩子的要求为中心,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愿望,使孩子的愿望不断地膨胀,结果孩子只知道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家里“惟我独尊”而变成一个狂妄自大的人。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没有适当的规则和无限制的成长环境导致了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并把和父母打交道的模式带到了新环境,结果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以前这样的行为父母能容忍,现在在新环境下受到的却是责难。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握好孩子需要和给予之间的尺度,鼓励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争取自己所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才是理智的父母应该做的。
AGioaa0CJ1CGe3Aj.jpg

6、爱孩子就要无微不至,包办一切
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给他们洗衣,为他们做饭,帮助他们清除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障碍。有些爸妈认为,爱就是成天围着孩子转,像“直升飞机”一样,只要有点事儿,马上“飞”去 “救火”。
与国外父母的自由式养育相比,中国的父母更像护犊的鹰,遮雨的树。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升学就业、婚姻大事,几乎都大包大揽,一手操办。但是我们父母是否想过,舒适安逸的爱,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陷阱”!
因为家长帮孩子解决了生活中所有问题和孩子想要的一切,那么孩子的个人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过多的安排,只会让孩子养成被动的接受,不会主动争取。如果父母包揽了孩子所有的问题,可能会给孩子这样一种暗示,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会依赖大人,从而形成一种自己不行的自卑感。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舒适的环境下,会让孩子的抗打击能力下降,当面对外界的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

gs2D83wspTPT5WwG.jpg

7、孩子就是一切,成天围着孩子转
‘孩子就是一切’!这是中国父母们常常喜欢说的一句话。现在很多父母一旦有了孩子,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成天围着孩子转。不少家长,尤其是女性,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甚至放弃自己的爱好、事业。然而,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里佐教授发现,这些牺牲自我的家长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这样的牺牲还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稍有过错,家长就易产生挫败感,并迁怒于孩子。
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的西弗林教授认为,父母整天围着孩子转,无微不至的关爱会让孩子更易抑郁,自理能力也较差。因此,家长应该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尤其当孩子觉得被管得太多时,家长要接受而不是抱怨“不被理解”。

CKHpcS3PpcPa3G11.jpg


8、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强
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为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父母,最疼爱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从怀胎10月,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父母总是为孩子计划、想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有个好的职业,收入。这是父母的苦心,所以很多父母从孩子2、3岁,还处于懵懂好奇的阶段,就开始给予孩子很高的教育期望,用尽一切办法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育儿先育己,你首先应该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用你的实际行动成为孩子的楷模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强,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隔壁小朋友考试拿100分,你也一定可以;谁家小孩今天幼儿园里拿到3个小红花,你明天要拿到4个;不停的让自己的孩子以谁谁谁为目标,一定要比他做得更好。这样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一定要赢过谁谁谁,不然就是自己的无能了。所以父母都应该清楚了解的一点,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长期与其他的比较,会让影像孩子的性格和心态,甚至以后出现比自己强大很大的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哪一个方面,我们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该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心态,不必过于纠结,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专注于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努力地进行自我超越,才是对孩子自我期望的最好的引导。

x30Q8xWIY8Xoi235.jpg

9、各种培训要从娃娃抓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高起点,不怕辛苦的,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最好的食物,最贵的衣服,只选择最好的幼儿园、学校,课余时间给孩子报读各种的兴趣班、学习班、学音乐、学画画、学跳舞,只要有利于孩子以后升学的课程,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学什么。再辛苦,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明智的父母是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所长,而不是强迫孩子有一个所长。少去苛求孩子,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地快乐、自由的发展成长,自己也不会太累。

I38LT8mh3mhoz5g5.jpg

10、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中国的孩子从小最常听到的一句教育用语就是: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父母最不满意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不听话。总之,听话似乎成为了“好孩子”的最高标准。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从现代教育的观念来看,用“听话”做为教育孩子的目标,显然是一个误区,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实际上,只强调“听话”容易培养儿童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缺少个人见解,对邪恶势力无力抗争,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引起性格扭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于听话的孩子反而有可能是一个“问题儿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张”,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他的主张十分精辟。

N8Nzn8PPQn8utpdN.jpg

若兰妈咪也是从新手妈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并且还得继续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深知养儿不易,妈妈们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多看,减少育儿误区,让宝宝健康成长。

来源:若兰妈咪育儿心经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晗儿爱枪枪 | 来自福建
断婚姻方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6:53:0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22 01:30 , Processed in 0.072387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