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Sun� 发表于 2019-4-19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2143 35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微信图片_20190419153258.png 微信图片_20190419153302.png
微信图片_20190419153306.png
微信图片_20190419153309.pn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5)
Sun� | 来自福建
编 者 话

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和侨务工作组在今年工作计划中,安排了一项调 查采访重点侨乡的活动。5 月中旬两组委员一致同意选择新厝镇作为我们 调查采访的第一镇。
新厝镇是福清著名侨乡之一,据统计,现在在海外的侨胞有 32000 多人,超过本镇的人口。这里的侨胞素有爱国爱乡传统,对祖国和故乡的 建设,竭尽赤子之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反映新唐华侨的历史状况和侨乡的巨大变化,我们两个组组织了 17 位委员,分成 4 个专题组,于 6 月中旬和 7 月上旬,由政协方家章副 主席和文史委陈华光副主任带领,先后 3 次到新厝镇以及蒜岭村、江兜村进行调查采访。受到新厝镇党委、政府、侨联等领导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 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以及深入侨属侨眷调查访问, 得到一批很有价值的资料,使调查获得预期的效果并有较大的收获。
通过这次调查采访,找们看到了新厝侨乡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看到 了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而体会 更深则是,这个镇的海外侨胞,身在异邦,心怀乡土,他们对家乡建设的 关心和支持,是竭尽全力的,因而,侨乡的繁荣昌盛与侨胞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我们现将所调查的有关资料,写成 6 篇文章以发表,供学者研究参考。 并借此机会,向新厝镇党委、政府、侨联以及有关侨眷属表示谢忱。今后, 我们将有计划地继续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到本市各重点侨村进行类似的调 查采访工作,从多方面蒐集华侨史料,为将来形成较有系统的侨史,完成 一部分先期工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5:35:4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一代侨贤千载功业
——陈子兴先生及其蒜岭家乡访问追记

方家章

(一)

沿着福厦公路向南伸展,马路宽广平坦,两侧山庄田野,疾驰而过,远近山光水色,尽收眼底。车到新厝古镇,这里是一片依山面水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林木苍郁,楼宇并立。一派奔小康欣欣向荣的侨乡景象,就在眼前。这就是陈德发老先生、陈子兴先生的祖籍家乡新厝镇蒜岑村,也是我市著名侨乡中的一颗明珠。
我们政协侨务组、文史委员会一行 17 人,于今年 5 月下旬专程来到蒜岭、江兜采访。所到之处,人们对陈子兴先生爱国爱乡、关怀桑梓,造福人民的精神十分景仰;对他的卓见远识、创业有方、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极为钦佩;尤其他对家乡的贡献,更是赞不绝口。陈先生两度回来探亲考察,第一次是 1991 年 3 月,第二次是 1993 年 4 月。每次回乡,都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大家奔走相告,指日以待。今年春季,陈先生应家乡人民的盛情邀请,二度组团 150 多位企业家回来进行经济考察并探亲访祖以及奠基剪彩等活动。福清市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片节日气氛洋溢在大街小巷,欢迎的人群从小桥中街一直延至人民会堂。当陈先生和全体贵宾到达时,花团簇锦,万炮争鸣,欢迎的人群载歌载舞将贵宾迎至人民大会堂。接着召开欢迎大会,邱市长致欢迎词,会上还互送礼品,会场气氛热烈,盛况空前。
4 月 21 日,陈先生一行参加他独资创办的侨兴轻工学校科技楼落成剪彩、电教综合楼奠基等各项仪式。受到该校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22日,陈先生回故里新厝蒜岭探亲祭祖,欢迎场面更为盛大。乡亲父老喜形于色,满怀热情涌上街头,加入欢迎的行列。队伍从街道两旁排列到镇政府。人流、花束、彩绸、红旗汇成一片五彩缤纷、波澜壮阔的海洋。人们从无声语言的笑容中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感激他为家乡创办中小学,捐赠拖拉机,开设农械厂,以及对乡亲父老慷慨的礼赠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陈子兴先生关心闾里爱戴父老、体贴亲人、平易近人的精神和气度,给乡亲们镌刻下难忘的印象。
23 日至 25 日,陈先生一行在家乡进行经济考察并参加他创办的加洲工业城和大型超级商场的奠基典礼。26 日,带着家乡父老的隆情厚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融城。
(二)

陈先生的祖籍在福清新厝镇蒜岑村。1943 年 12 月 3 日诞生于印尼苏拉威西省的乌戎潘当城市。他虽然出生海外,但对家乡却有赤子之心。他常说:“我热爱印度尼西亚,我也关心生我养我父辈的故乡”。他童年时期接受华文教育,后来华校停办,他刻苦自学,励志求成。先后攻读华语、英语、工商管理、金融财政、企业概算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科,并对金融财贸、企业管理、房地产业产生浓厚兴趣。陈先生学力过人,勤勉有加,在朋辈之中,观察商务动向,分析经济问题,多有创见,受人器重,此时刚二十来岁,初露锋芒,引人注目。

1966 年,他获得生产野马哈的特许权,在印尼设厂生产摩托车,工厂规模很大,拥有员工 6000 多人。但竞争也十分激烈,几家老厂也在重整旗鼓,而他以独到的远见,超人的气魄以及丰富的管理知识使事业蒸蒸日上,各小厂望尘莫及。这年工厂收益达几千万美元,初战告捷,奠定了他在印尼企业界的地位。此后,他属下的几家大企业相继诞生,更大规模的创业活动随之展开。此时,陈先生成立了企业集团,命名为“哈拉班”,印尼文的含义是希望,而企业的发展正如他所理想的那样,希望展开了金色的翅膀,腾空而起,青云直上。这一时期,陈先生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哈拉班集团已是远近驰名、举足轻重的大商团了。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陈先生开始向金融界挺进。首先创办垣荣银行,开展储蓄、信贷、保险等项业务;同时,又在棉兰和似水分别买下库拿银行和山革银行。这 3 家银行如三足鼎立,各据一方,以财力和信誉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如今,陈先生在东南亚已拥有 250 多家分行,遍布于各大中城市,总资产可达 10 亿新元以上,每年营业额超过一千万新元,成为金融界的重要支柱之一。

富有远见的子兴先生,早在 1974 年就开始注目于宾馆、酒楼、超级商场及房地产开发业务。当年就在印尼投入一笔资金购买一块地皮,后于1982 年建成高达 27 层的卡惹玛达商业大厦,迄今仍是雅加达最大型的购物商场之一。接着哈拉班集团进入成片土地开发,在雅加达、泗水、日惹、三宝境等地,大规模动工兴建住宅区、综合大楼、商务中心及写字楼等建筑群。他在向产业进军这几年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知识经验。他对建筑也很熟悉,经常对楼宇的设计图样以及造型结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督促局部修改,使建筑的格局与设备,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因而也就更多得到商界的注目和社会的好评。70 年代末,陈先生在印尼奠定了经济基础之同时,开始向新加坡拓展业务。第一批拟兴建 6 家大型酒店,建成之后将拥有 4300 多套现代化设备的客房,约占当时新加坡客房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接着,又准备投资 10 亿新元,在滨海湖畔兴建拉哈惹中心,计划在这片占地 8 万多平方米的闹市区,建成购物中心、展览大厅、会议中心及其它娱乐设施。到了 80 年代初,上述 6 家酒店已建成豪晶酒店、乌节路的美丽殿和樟宾路酒店等三项企业。如果当时继续建造己列入规划但尚未建成的几个大项目,而哈拉班集团的实力将更加巨大。可是到了 80 年代中期,新加坡出现经济疲惫,投资气候有了相应变化,因而第二批拉哈惹中心的发展计划也就不得不搁置下来了。虽然当时酒店已建三、四家,但由于经济气候逆转,收入不足抵付银行利息,要从国外调入资金支持,这不是办法。子兴先生立即意识到必须转轨。后来的发展情况说明,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毅然中止新加坡业务并重新组合力量转入印尼大规模开发,而后一阶段的进展就不会那么快,这种运筹帷幄的果断魄力,受到经济界同仁的赞赏和钦佩。

1989 年,他率领大批人马回师印尼,经济实力开始南移。此时,印尼经济正在起飞,百业待举,前景不凡,他考察了几个城市,作了慎密的调查分析,敏锐地预见到印尼经济的大潮,将会推进他的事业航船破浪前进。于是在 80 年代后期,相继买下了雅加达、万隆、泗水及中爪哇数十块土地,大片的约有数万平方米,小片也有几千平方米。投入资金约在七八千万美元左右。并于几年之间,先后建成许多企业。在雅加达就有三大中心,一为雅加达的 ManggaDua 地段的批发中心,土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0 万平方米,开发费 1 亿多美元,建成商业大厦、酒店及服务业中心。二为椰城的 KelapaGading 地段的公寓中心,包括有酒店、商业楼和办公大楼,面积为 32 万平方米,投资也在 1 亿美元上下。三为椰城东部的基里里 Cillititan 地区的购物中心,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发展费 5000 万美元,中心内包括 6 家电影院及商务大楼等建筑群。这一批投资相当于几年前他在新加坡拉哈惹中心总额的 4 倍。此时陈子兴先生在印尼的企业界、经济界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哈拉班集团从 1987 年建成迄今,在短短的几年间,发展了二百多处房地产业,形成系列开发的先导,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投资之多,都使同行业人望尘莫及,但也都佩服他的卓见远识的魄力;因为 80 年代中后期,印尼土地价格比新加坡优惠,平均只有新加坡的 3%,建筑成本大约是新加坡的 40%,营业成本大约也是新加坡的 20%左右。这一系列都是大规模兴办企业的有利条件。所以,陈先生的抉择是明智的,转轨的决策更是正确的。印尼的开发成就奠定了哈拉班集团的事业基础。接着他的开拓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和香港、澳门各地,哈拉班的光辉名字也在上述各地区闪闪发光。1980 年在香港设立安特可金融有限公司,同时又买下另一家古勒特的金融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合并后增强了实力,在香港金融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新加坡城市产业发展计划呈一度因当地经济不景气而暂缓进程,然而他至今仍耿耿于怀。他认为新加坡是亚洲一个金融中心,一旦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必将促使新加坡经济增长率的复苏和升高。如果这种局面出现,他可能再度回到新埠,使城市产业重新挂牌。从他的这些设想看,他的事业发展蓝图是多么宏伟壮观而鼓舞人心的。

(三)

福清是陈子兴先生的家乡,多年思乡之情,屡屡系于萦怀。所以,在家乡开发经济,促进繁荣,造福桑梓的愿望,早已在陈先生的心中形成。侨兴轻工学校就是在他回来之前的十多年时独资创办的,可见,在他创业发展的计划表上早已摆上建设家乡的课题。他经常对同行说“福建家乡将是集团在海外发展的第一选择。家乡有优厚的投资与经商条件,而且国内资源丰富人口多,市场大,经济已起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长,市场发展潜力实在不可限量”。这段话既表达了陈子兴先生爱国爱乡的深情厚谊,也说明了他对国内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生产力发展以及市场存在的潜力,具有十分深刻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对家乡这 15年来的辉煌成就,表达了欣喜之情并作出很高评价。虽然他长年在外创业,但身在异国,心怀乡土,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都经常在他的记忆之中。1991 年和 1993 年两度回乡探亲,爱国爱乡之情溢于言表,并把这种深情付之于实际贡献。这十多年来,他为家乡的教育、卫生、文化设施以及新厝、蒜岭的工农业生产和基础建设都作出很大的贡献。1980 年秋,他独资捐赠一千多万元,在福清宏路创办侨兴轻工学校,为家乡培养轻工系统的可用人才。他亲自过问和审定学校的基建规划,并由其夫人和公子回乡造定校址和研究建校的各项问题;同时,又为学校配置了一大批的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他说:“要培养优秀人才,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外,还应有良好的教学设备”。轻工学校建于风景秀丽的石竹山麓,主楼雄伟轩昂,四侧高楼林立,校园林荫郁郁,流水潺潺,远山近树高低差落,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好地方。这几年,学校规模又不断扩大,新建的实验大楼、电教楼、图书馆、体育场,使校园绵上添花,异彩纷呈。学校自创办以来,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有二千多名轻工各系科学生从该校毕业,奔赴各条战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一支力量。1990 年秋被定为省属重点中专,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次,陈先生再度回到轻工学校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满怀信心,拟向省教委建议于今后几年内,把轻工学校改办成一所完善的工科大学。在蒜岭家乡,陈先生历来主张尊师重教。他创办了蒜岭侨兴中学,蒜岭侨兴小学,盖了教学主楼、礼堂、师生宿舍,寄赠许多教学仪器,设立了奖教金,每年定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的办学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这次他亲自参加和主持的蒜岭侨兴中学礼堂剪彩仪式后,又决定捐资 56 万元修建中学师生宿舍和 30 万元建造小学办公楼,今后拟再建实验楼、图书馆等设施,使学校设备日臻完善。我市新厝镇的教育发展是比较快的,办学的成果也是十分显著,这与陈先生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支持、资助是分不开的。

他经常说:“我虽然做了许多事,但办学成功是我最开心的事”。他还说:“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重要标志,家乡要发展,就必须首先重视这两方面的建设”。这些看法是多么深刻,多么难能可贵啊!他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多么敏锐和宏远啊,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要素。

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我国轻工业部颁发给他具有崇高荣誉的“国际合作奖”。肯定他多年来对祖国教育所作出的业绩和贡献。获此殊荣在东南亚华裔中只有他一人,确是来之不易。

除倾心于教育文化事业之外,陈先生对新、蒜岭家乡的各项建设,也是关怀备至。对家乡的工农业和基础建设十分关心。1992 年捐资 160 万元,修建了镇政府办公大楼,捐资修建各村村路,兴办侨兴农械厂,为农业机械开展维修服务,并捐赠给每个村一台拖拉机。每次回来都大批赠送自行车、电视机、摩托车以及养老基金给父老乡亲。他的敬老尊贤风度受到间里亲人的称赞。

我们政协侨务组、文史资料组一行 17 人,于陈先生离开家乡后的一个多月,慕名来到蒜岭采访。当我们来到陈先生祖籍蒜岭侨乡时,一派祥和康乐,繁荣昌盛的侨乡新景象在吸引着我们。一条宽广平坦的水泥道路直达村内,周围绿树成荫,果林连片,环境十分优美整洁,毫无杂乱感觉。村建规划相当周密合理,设备完善的大礼堂居中心位置,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灯光球场、科技楼等分列东西两侧,形成一组建筑群,雄伟壮观。这一系列建设工程规模较大,投入资金不少,都是陈德发老先生,陈子兴先生慷慨捐助兴建的。如今,新厝蒜岭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电、水、路、通讯和其它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一幅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深感侨乡变化这么大,发展这么快,而这都与陈德发老先生、陈子兴先生的贡献分不开的,我们应当念念不忘他们的功业。

(四)

90 年代开始,陈先生两度组团回乡探亲考察,亲眼看到家乡巨变,赞叹不已。过去是丘陵田野,现在却是厂房林立,机声隆隆;过去是崎岖小道,现在是平坦宽广的大路,畅通无阻。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城乡的山山水水,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古老的融城唤发青春,一派繁荣景象令人目不暇给。今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可达 66 亿元,比去年翻了番;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至今年 8 月,共批准成立三资企业 27 家,总投资金额达 13 亿美元;乡镇企业、内联企业、农业综合开发也有很大发展。基础设施一举而上,3 万吨深水码头,闽江调水工程,过桥山围垦,一都引水工程,海城公路,大真公路,5 万门通讯电话,三座11 万伏变电站等基础建设,有的已经峻工,有的正在加速施工。这一系列工程对改善福清的投资环境起有很大的作用,也激励了陈子兴先生回乡开发经济、创办实业的决心。这正如他经常所说的:“国内投资环境和条件都好,而市场发展潜力又无可限量,所以祖国将是哈拉班集团在今后发展计划中的第一选择”。事实上,陈先生在国内的开发计划早于 90 年代初期就摆上议程了,第一个项目是位于西门外新市区,占地面积约为 6 亩,兴建一座高层的超级商场和购物中心,包括酒店、商场、写字楼和高级住宅。第二项在渔溪镇,位于福厦公路左侧的一片开点,兴办加洲工业中心,由几个分厂组成系列厂,规模相当大。第三个大项目,在福州地区的长乐县,于 1000 公顷的滨海地段上,兴建一个包括度假村、酒店、超级商场、高级.住宅、高尔夫球场等娱乐设施的总体规划。这里海滩绵延,沙洁水清,风光旖旎,是旅游渡假的胜地。这次投资数以亿元的联营发展项目,可能与香港华润公司、北京中国建筑公司联手合作,将是我省商务发展规划中规模较大的一项。还有一项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工程,是陈子兴先生独资赠建的福建省福清侨兴医院,地点选在西门外五马山北侧新市区的中心地段,占地 300 亩,总技资为 3600 万元人民币。第一期投入 1333 万元,建成 5 层的门诊大楼,10 层的病房大楼,以及化验楼、办公楼等附属工程。这家现代化医院,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拟聘请高水平医生,建立中西医各科齐全的医疗体系,办成高水平、高标准的新型医院,以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需求。这家现代化医院建成之后,对治病扶危、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缓解当前医疗设施不足的困难;对促进我市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很大的作用。

陈先生的事业如日出中天,光芒四射,他的发展计划何止上述的几个部份,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在福州和贵州地区进行经济开发。仅贵州的联营包机协议、兴建渡假村以及开发旅游业务等三大项,就需投入相当规模的资金。所以他的事业是在不断扩展之中,每当一项大工程竣工剪彩之时,在鞭炮锣鼓声中,他又鸣笛起航,乘风破浪,直向远方。

我们一行 4 次来到侨乡蒜岭调查访问,第 4 次访问在 8 月中旬,正值金风送爽,黄花飘香时节。当天傍晚,我们离开侨村时,夕阳的余晖正洒满村前村后的每个角落,层林尽染,秋色烂漫,江南侨乡正沉浸在欢愉之中。我们这次调查访问,得到许多启发和收获,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侨乡的大好形势和繁荣景象,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极大的鼓舞。陈子兴先生的业绩及其热爱乡土造福桑梓的热情,将激励我们奋发向前。我们深信新厝、蒜岭、江兜侨乡将会更加绚丽多彩,在康庄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勇往向前!

注:本文部分资料参照和引自下列各报刊:

一、《海外创大业,黄金赠乡亲》(《融情》林玉聪文)

二、《陈子兴回印尼展鸿图》(《联合早报》郑方生文)

三、《陈子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资本家》陈进利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5:42:23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新居侨乡展新姿

陈华光

新厝是一个历史悠久,物华竞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就是福建沿海南北通衢的要地。这里华侨众多,旅居五大洲的侨胞达 32000 多人,大大超过本土的人口(23123 人),是闻名遐迩的侨乡。建国后各项事业发展很快,迅速崛起成为福清南部的一个重镇。1992 年 12 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镇建制,从此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新厝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农村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逐年稳步增长,产值连续 4 年突破历史最高记录。1992 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 3821 万元,比 1991 年增长 15,25%,粮豆薯总产量达 11818吨,比 1991 年增长 15.7%;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缢蛏、花蛤、海蛎以及对虾、河鳗、淡水鱼的养殖面积达 7000 余亩,水产品年产量超 2000吨,年产值达 2000 万元;林果业迅速扩大,全镇拥有千亩以上的林果场9 个,林果面积达 60000 亩,初步形成了沿福厦国道线 10 公里长的山林果园绿化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镇、村企业和第三产业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资办厂和经商贸易,有的农民还跨省市、跨国界做生意。发展的势头日益旺盛,全镇己拥有镇、村企业、第三产业 800 多家,其中盐业、建筑、建材、服装、家具、石料加工、食品、饮服等已初具规模,并成为较稳定的产业。1992 年镇、村企业的总产值比 1991 年增长 64.1%,出口交货总额增长 38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1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5491 多万元,1992 年增至 7231多万元,今年将超过 1 亿元。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增长,便进一步扩大对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投资,特别在爱国侨胞的热心资助下,街道的改建以及交通、水电、电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992 年改建坂顶街第一期 480 米长的宽阔街道已经竣工,第二期 720 米长的改建工程将在年底完成。还建设了桥尾中心村,全面完成了旧街改建、旧道承直、街道铺设、商品房建设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农贸市场的兴建。如今,镇政府所在地出现了一条笔直宽阔的街道,一幢幢现代气派的高楼拔地而起,古老而又崭新的新厝镇,正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向现代化迈前。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公路网向四面辐射,村村建起了水泥路、石板路,使各乡村公路连成一起,并与福厦国道线以及周围各乡镇互相沟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侨胞陈德森先生的大力资助下,建立了 240 门的程控电话,去年开通后,装机容量达 100 多门,实现了电讯通四海,邮路达五洲的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更加牢固,促使农业生产更快地向商品经济发展。近几年来,镇政府拨款 350 多万元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去年又多方筹资150 万元,兴建蒜岭洋 2000 多亩旱涝保收的排溃工程,以及东岙、江兜、漆林等村全长达 4.51 公里的标准化海堤加固。此外,江兜村爱国侨胞黄俊发先生独资捐献 60 万港元兴建加固长 1700 米的海堤,使堤内的良田得到永久性的生产保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促进了城乡贸易的繁荣,全镇各类商业网点近千个,遍布农村各个角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1991 年农民人均收入986 元,1992 年增至 1450 元,全镇城乡储蓄存款 5000 多万元,人均存款2000 元。
文化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海外侨胞的热心支持下,新厝文化卫生事业的进步在全市十分突出。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中小学校 21,在校学生数达 6000 多人,从幼儿园至高中,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网络。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齐整配套,校舍实现楼房化,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各中小学已成为先进的标准化学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 99%。去年全镇初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中专的达到 146 人,名列全市前茅。文化事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兴建了电视差转台,创办了一批较高档侨联大厦、影剧院、文化中心、科普大楼、旅馆、酒楼、歌舞厅,使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化,也为新厝的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全镇有 3 所卫生院,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大大方便群众的治病就医。农村卫生保健也日臻完善,村村都有一至二座的旅游公厕,使卫生环境大有改观。
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新厝镇的两委领导急起直追,专心致志大搞市场经济建设,充分利用“山、海、侨”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去年制订并实施了蒜岭洋“一大块”和龙脊、溪口亭、硋灶下林和桥尾山“四小块”的近 5000 亩可供外商、港澳台商进行连片土地开发加工的工业小区,并相应制订了外资开发的优惠政策,为外资来新厝投资办厂,连片开发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为了加快开发区建设的进程,镇领导抓住侨胞、侨眷多的优势大作文章,并出访港澳和东南亚各地,广泛联络侨胞,既增进乡情友谊,又进行招商集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去年本籍的侨商、台商、港商有 14 家回乡初谈办产,正式进行洽谈的有 8 家,签订意向书的有 3 家,项目已藩地的有 2 家。今年有更多的侨商来洽谈,截至 6 月底,又有 2 家台商、外商签订了技资开发的意向书、协议书。目前新厝镇正加快开发外向型经济的建设步伐,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决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使新厝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场所。为此,镇政府已制订了建设基础设施的宏伟规划,其主要的有:在今明两年内集资 800 多万元建立供水体系,兴建东方红水库从南田官庄至硋灶后礼全长3KM的隧洞工程,并建一座蓄水量为5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保证日供水量达 10000 方。此项工程的筹建工作已经就绪,近期即可动工。对于外商投建供水设施的利,采取“谁技资,谁兴建,谁受益”的办法,也欢迎外商与镇政府合资兴建,股份分成。此外,为满足外商投资办厂、连片开发的供电需求,将架设从渔溪至新厝桥尾的工业专用电线,保证给予满足供电。还有,对于外商投资“一大块”和“四小块”近 5000 亩的连片开发,实行最优惠的政策,以保证投资区和工业区早日顺利建成。现在建设现代化新厝的蓝图已经在实施之中,在全镇人民和广大爱国侨胞的共同努力下,新厝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会跃上新的台阶。不久的将来,新厝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兴化湾北岸。
资料来源:新厝镇政府提供的资料和座谈会记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09:05:09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福清东南重镇——新厝镇

余长通

新厝镇。在福清市西南隅,镇人民政府驻新厝坂顶村。直线距市驻地融城 26 公里。北与东张镇毗邻;西北界成 C 形以乌寨尖(山)分水与甫田县获芦乡为界;西南以鲤鱼山南麓向南至魁山、至草堂山与南田县江口镇相连;东北与渔溪镇接壤;东隔西港与江阴半岛对峙;南以横卧在兴化湾顶部、获芦溪出海口的江口桥,乾隆《福清县志》载:南九孔酾水为青田,北十二孔酾水为福清。境域西北向东南走向,平面呈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最窄处东西仅长 0.3 公里。地理坐标:北纬 25 度 27'——25°37';东经 119°9'—— 119°16。地势自西向东倾,西侧戴云山余脉纵贯南北,重峦叠嶂,深山高谷。山地岩性为花岗岩、流纹质凝灰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地下有多条不明性质的断裂层,北部蕴藏有福建省最大的银矿。东部滨海,东濒西港,南临兴化湾,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长乐组沉积层。
新厝是一个年轻的集镇,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隋代属万安乡,唐圣历二年(公元 699 年),福清置县之始,即为福清所辖,从此隶属不变。镇现辖境内(以下均按现辖区内进行分析)在唐宋间,除棉亭、东楼两村委会附于安香里外,余均为光贤里,属万安县(福清置县始名)。元沿之。明嘉靖十一年(1532 年)跨图 3(光贤里)图 1(安香里),同属南下隅。清宣统二年(1910 年)改里为乡,设光贤乡,直属县辖,棉亭、东楼两村仍属渔溪镇。民国十六年(1927 年),撤光贤乡,属渔溪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渔溪区改为第六区,亦随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旋复光贤乡,乡公所驻硋灶,辖桥尾、钟前、双屿、江兜、霞埔、硋灶、界下、后屿、蒜岭、棉亭、东楼 9 个保,凤迹分凤迹前、凤迹后 2 个保,属金凤乡,同属渔溪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又从渔溪镇拆出,仍称光贤乡,直属县辖。1950年划入第五区,时境内设有福山、新厝、漆林、东刘、界下 5 个乡。1952年又从第五区分拆出来,成立第九区,同时从第五区划入下里、东漈、凤迹 3 个乡,共辖 8 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坂顶村。1955 年 9 月撤九区,仍为 8 个乡,归渔溪区管辖。1958 年 9 月,设凤迹、东刘、新厝、界下、福山、漆林 6 个生产大队,属渔溪人民公社。1959 年 4 月,设新厝、江兜、凤迹 3 个工作片,有五星(坂顶)、棉亭、东刘、南星(界下)、江兜、硋灶、漆林、凤迹生产大队。1961 年 7 月,再次从渔溪公社分拆出来,成立新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直属县辖,自此隶属不变。1968 年 6 月改管理委员会为革命委员会。1979 年 11 月,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 9 月,改公社为乡人民政府。
新厝乡,在改革与开放的双轮驱动下,农业持续增长,企业蓬勃发展,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于1992 年 12 月底,撤乡改为镇建制。现有新厝、东楼、棉亭、蒜岭、双屿、界下、硋灶、霞埔、江兜、东沃、漆林、凤迹 12 个村委会,53 个自然村,222 个村民小组,6977 户,27600 人,总劳力 17890 人。
新厝镇,镇人民政府驻新厝,以驻地名为名。新厝,曾名玉屿,又名外后屿。宋间,黄氏从南田黄岸迁来择此丘陵临海而居,取名玉屿。星移斗转,人口渐多,另一支迁到北面一个海湾内,称内后屿,玉屿在南,故又名外后屿。建国后,新的住宅拔地而起,新建楼房依山沿路鳞次栉比,逐称新厝。1958 年成立生产大队,以新厝为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兴化湾的波涛,获芦溪的流水,赋于新厝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她是一个依山、面海、丰水、沃田的好地方,素来称为物华天宝、交通便捷,人文芸萃,古迹众多之地。
新厝属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 20℃,1 月平均气温 11℃,7 月平均气温 28.4℃,年正常降雨量 1400 毫米。建国后大力兴修水利,有中小型水库 3 座、蓄水量达 2525 万立方米。海岸线长 22.5 公里,岸线外岛礁星罗棋布。全镇总面积 66.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2750 多亩,其中水田 8137 亩,旱地 4635亩,种植水稻、甘薯、大小麦、甘蔗、花生;山地面积约 61000 亩,栽种杉木、竹林、油茶、松木、茶叶、桐树,水果有柑桔、枇杷和名闻遐边的新厝龙眼;浅海滩涂面积有 1200 多亩,养殖缢蛏、牡蛎、对虾,淡水养鳗鱼为主要出口产品。
新厝,是福清西南大门,古为重要军事之地。宋设巡检司于江口。明建峰火寨,筑有峰头、双屿两座烟墩。清康熙九年(1670 年),知县申锡建造棉亭山嘴、双屿两座炮台。后全县改设寨、塘、讯 32 处,新厝就有孔雀亭塘、蒜岭寨塘、仙岭塘、峰头汛等军事设施。
新厝,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现今福厦公路自北而南纵贯全境,桥尾港船只经兴化湾可与国内各口岸相通,舟车络绎。历史上这里就是古驿道经过之地,是省、府南北通衢的要道,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设驿站于蒜岭,接待南来北往官员,称蒜岭站。明洪武十二年(1379 年),改为蒜岭驿,正德十六年(1521 年),更名蒜岭公馆,后改名蒜岭铺。
新厝这所名镇,地灵人杰,历代名人辈出,唐至宋,就有翁承赞,翁承裕等 12 名进士,现代名人则更是不胜枚举。新厝不仅人文荟萃,而且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的灵溪宫,位于大派的大楼,都凝注着乡侨的爱心,同时也充分体现侨乡的兴旺发达。
新厝是一个发展中的集镇,随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的深入贯彻,新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大幅度增长,展现出富饶、美丽、文明的新姿,为加快开放步伐,桥尾开发区和龙脊尾加工区基础建设正在加快实施中。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厝,随着中华巨龙的腾飞,将会以更美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为祖国的历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09:08:0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新教育谱新篇

林长贤

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新厝镇是福清市 11 个重点侨乡之一。全镇有 12 个行政村,人口 27600人,其中侨眷 23523 人,占总人口的 85%。新厝镇的蒜岭村和江兜村是全市的重点侨村。
新厝教育源远流长。早在唐朝出生于光贤里漆林(今新厝镇漆林村)的翁承赞,38 岁中进士,以“俊秀者”参加朝廷在曲江杏园举行的“探花宴”,故称“探花郎”,又称“探花使”。后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副宰相)。五代时辅闽王王审知为福建创四门学,发展教育,功勋卓著。南宋时相传著名理学家朱熹,路过韶溪时与隐居在光贤乡草堂山的名士方伯谷结为知己,以及后来朱熹在那里办学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
清末废科,兴学堂。民国元年(1912 年),光贤乡的地方绅士即在硋灶村办起了光贤两等小学堂(今硋灶中心小学的前身)。民国九年(1920年),漆林村桥尾街的地方人士创办了尚阳小学(今桥尾小学前身)。民国十二年(1923 年),华侨在棉亭村创办私立培元小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江兜侨胞在王氏宗祠创办韶溪小学(今江兜小学前身)。民国十六年(1927 年),新厝乡海外侨胞集资 5000 元银币在东刘村杨氏宗祠创办私立南光初级小学。民国十九年(1930 年),大岙村地方人士在新永宫创办大东小学(今大岙小学的前身)。民国二十年(1931 年),侨胞陈见龙在蒜岭村独资兴建教学楼创办私立蒜岭小学。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双屿村群众集资创办岐阳初小(今双屿小学前身)。民国三十五年(1946 年),漆林村地方人士创办钟前初小。同年,凤迹村牧师在凤迹村创办凤迹小学。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新厝侨胞在新厝村旧庙宇内创办新厝初小。
上述这些小学由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重视教育不够,加上地方经济困难,时办时停,后来又实行“政教合一”的保甲制度,初级小学均归并为保国民学校,到 1949 年解放前夕,光贤乡只有中心国民学校 2 所,保国民学校 7 所,私立小学 1 所,且多数是单人校,总共只有 21 个教学班,教师 25 人,具体校名列表如下:
微信图片_20190420091240.png

建国初期,福清县人民政府贯彻了“维持原状,稳步前进,逐步改造,整顿提高”的方针,接办了原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公私立小学。1949 年 9月,将尚阳小学改为桥尾初小,1956 年改为完小,定名桥尾小学。1951年,将光贤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改名为“福清县硋灶中心小学”;将光贤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改名为“福清县蒜岭小学”。1951 年在漆林村加头自然村创办东沟初小,同年,县人民政府批准江兜小学立案成为完小。1957年在新厝峰头村创办了公办侨助的侨峰小学,并将凤迹小学收归公办。翌年,在北山设单人校,现为初小。1962 年在新厝东岙村创办东番初小,1968 年改为完小。1970 年创办下埔初小(公办民助),1974 年改完小,1987 年调整为初小。1972 年将原双屿村集体创办的岐阳初小改为完小,1980 年调整为双屿初级小学。1977 年将漆林岙村大东小学改名为大岙小学。
建国后,新厝乡侨办小学除原有培元小学外,1952 年侨胞在岭边村创办岭边小学,在东刘村创办南光小学,1959 年在新厝村创办新厝完全小学。特别 1952 年侨胞杨而传先生集资捐建的南光小学是解放后全省第一座侨建的校舍,也是解放后全省第一所侨办完全小学。这些侨办小学因60 年代海外侨汇中断,到 1972 年 10 月全部转为公办,侨办教师也转为公办教师。
1979 年,县教育局和新厝乡党、政领导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 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采取多种形式办学,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开展普及初等教育等各项措施,到 1985 年新厝乡发展有 18 所小学,而且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乡。
1955 年为了适应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厝乡江兜小学增设初中班。1957 年经县教育局批准在原有小学基础上成立江兜华侨中学,所需经费由华侨负责。1966 年“文革”开始后,该校下放新厝公社管理,改名为新厝中学,1972 年增设高中部,同年改为公办。1979 年新厝中学复名为江兜华侨中学。到 1985 年全县按地区保留 10 所完中,江兜侨中列为其中之一。
1979 年在侨区新厝蒜岭村蒜岭小学内增设初中班,1983 年与小学脱钩,单独成立蒜岭初级中学,1985 年改名为蒜岭侨兴初中。
1992——1993 学年度,新厝镇硋灶学区共有幼儿园 16 所(其中 3 班以上的有 5 所)29 班,在园幼儿 1092 人(其中女幼儿 504 人),教职工共 29 人。全镇小学共 18 所,112 班,在校学生 3558 人(其中女生 1738人),教职工 169 人(其中专任教师 161 人)。在 18 所小学中,有硋灶中心小学 1 所;一般完小有南光、培元、蒜岭、新厝、侨光、江兜、东岙、侨峰、钟前、桥尾、凤迹等 11 所;初级小学有:岭边、双屿、东沟、大岙、下埔、北山等 6 所。普通中学有 2 所:一是江兜侨中,共 23 个教学班(其中初中 18 班,高中 5 班),在校学生 1006 人(其中初中 824 人,高中 182 人,全校女生 362 人),教职工 81 人,其中专任教师 62 人(初中 45 人,高中 17 人)。另一所是蒜岭侨兴初中,有 12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550 人(其中女生 286 人),教职员工 42 人(其中专任教师 36 人)。全镇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小学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完整网络。小学比1949 年解放时增加了 9 所,班级增加 91 班,掌生数约增加 5.9 倍,教师增加 6.9 倍。幼儿园和中学均从无到有。
二、捐资办学光耀故园

棉亭村培元小学从民国十二年(1923 年)创办至 50 年代县人民政府接办,约有 30 年,其经费均由侨贤郭可济和其族弟郭可模及旅外乡亲维持。可济先生负担二分之一,可模先生负担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一则由其他乡侨负担。

30 年代,郭可济、郭可模俩先生为了丰富国内乡亲文化生活,扩大小学知识面,捐资 800 元购买各种读物,包括《小学生文库》各科教学挂图、参考书、中外地图等计一千余册(幅)。

民国二十年(1931 年),蒜岭小学创办时陈见龙独资兴建教学楼一座。

1952 年岭边侨胞集资创办私立岭边小学;同年东刘村侨胞杨而传先生集资捐建南光小学校舍。

1953 年,培元小学校舍失火,郭可济、郭可模俩先生倡议重建。可济先生以郭福成有限公司名义捐资 4.2 万元,可模先生以顺利公司名义捐资 2.2 万元,连同其他乡亲捐资 2 万余元,计 8 万余元,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双层校舍,内有教室 8 间,大礼堂 1 间,宿 6 间。

1954 年,江兜侨乡建设董事会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华侨联系集资 8.5 万元,为江兜小学兴建一座 1400 平方米,18 间教室的教学楼。

1955 年,江兜小学增设初中班,1957 年,县教育局批准在原小学基础上成立江兜侨中,全校所有经费均由华侨负担。

1957 年旅居印尼侨胞方寿民筹资 11 万元印尼币,寄回兴建凤迹小学校舍。同年,新厝峰头村创办峰头小学,侨办教师工资由侨胞翁猷汇款回来维持,一直到 1958 年。

1959 年,新厝侨胞集资办新厝小学。同年,江兜侨胞王俊发先生两次捐资近 3 万元,为江兜小学兴建一座校舍。

1962 年旅居新加坡侨胞又捐资人民币 3.6 万,为江兜小学兴建一座1600 平方米 18 间教室的教学楼。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侨务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华侨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有独资合资、有父子相继、祖孙相承、兄弟合作捐资办学的动人事例。

1979 年郭可济先生仍以郭福成有限公司的名义捐助新加坡币 7000 元。连同郭可模先生子女捐献人民币 4 万元,为培元小学兴建有 8 间教室,面积达 956 平方米的教学楼。

同年蒜岭侨贤陈子兴独资 15.3 万元兴建蒜岭初中宿舍楼,建筑面积达 1100 平方米。

1980 年旅居印尼华侨翁吓本回来探亲时,看到新厝乡峰头小学借用旧庙上课,光线差、空气不流通,夏天,学生坐在教室里满身是汗。他心里很难受,决心在有生之年给小学建起新校舍。回到旅居地后,不顾年老体弱,到处奔走,动员散居各地的同乡侨胞捐资办学。一次外出时,翁先生被车撞伤,临终时交代子女,要将募集来的款项带回家乡办学,还嘱咐子女要节省丧事费用,将此款也用于建校。当村里乡亲接过凝聚着 12 位同乡侨胞的一片真诚和翁老先生心血的 11 万元捐款时,个个热泪盈眶。现在一座配备齐全的教学楼已交付使用,并将校名改为侨峰小学。

1981 年江兜侨胞王发祥为江兜小学幼儿园聘请 4 位教养员,每月工资各 100 元由他个人负担 3 年。

1983 年蒜岭侨贤陈德发独资 14.98 万元,建筑一座面积达 772 平方米的蒜岭幼儿园。

同年,江兜王氏公会亦集资 6 万元给江兜小学建一座砖木 3 间幼儿教室、1 间厨房和 1 间膳厅。

1984 年蒜岭侨贤陈子兴独资 56 万元为其祖居地蒜岭初中建造一座教学楼,建筑面积达 1121 平方米,同时还捐资 6.8 万元为蒜岭小学建一座教学楼,面积达 280 平方米。

1984—1990 年,江兜新加坡王氏公会先后为江兜侨中捐资 115 万元,兴建综合楼、食堂,建筑面积达 5172 平方米。其中综合楼是 1984 年由新加坡侨胞王万源、王福顺、王声邦、王发祥等集资 70 万元兴建的,建筑面积 3169 平方米。综合楼共 3 层,内有 16 间教室、12 间办公室、5 间实验室和 1 间电化室。

1985 年,新厝界下村侨胞郭玉荣等集资 47 万元为界下小学(现改名为侨光小学)兴建一座有 18 间教室的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

同年,东沟初小董事会陈秋发向侨胞捐款 4 万元兴建 4 间教室。

1986 年印尼同乡会捐资 20 多万港元为东岙小学兴建一座 675 平方米的教学楼。

1988 年海外侨胞杨武淮、武良、武善等 3 兄弟集资人民币 40 余万元为南光小学兴建一座礼堂。

1991—1993 年上半年,新厝镇海外侨胞又集资 226.45 万元(中学156.5 万元,小学 69.95 万元)兴办教育事业。其中江兜王氏公会捐资 70万元为江兜侨中用于基本建设,3.5 万元设置课椅桌,7.2 万元用于改善师生待遇;蒜岭侨贤陈子兴捐资 63.6 万元给蒜岭侨兴初中,其中 60 万元用于学校基建,3.6 万元用于改善师生待遇;侨胞翁建栻等捐资 22.2 万元创办凤迹侨光中学(已上报待批),其中 14 万元用于基建,7.5 万元用于购置课椅桌。

在小学 69.95 万元中,用于教育基金 13.5 万元,其中侨胞杨武淮给南光小学 3000 元,同乡会给培元小学 7 万元,给岭边小学 6 万元;用于学校基建的有 38.95 万元,其中同乡会给培元小学 4 万元,给双屿小学3000 元,王氏公会给江兜小学 6500 元,同乡会给东岙小学 8 万元,给侨峰小学 20 万元,侨胞陈金治给侨尾小学 6 万元;用于购置课椅桌的共 9.1万元,其中侨胞陈文通给侨光小学 3000 元,陈金治给硋灶中心小学 5 万元,给江兜小学 3.8 万元;用于改善师生待遇的有 6.2 万元,其中同乡会给培元小学 5000 元,陈子兴给蒜岭小学 2 万元,黄有明给新厝小学 1000元,王氏公会给江兜小学 3 万元。此外王氏公会王福祥还捐资 2.4 万元给江兜小学作为其他费用。

由于广大爱国侨胞对家乡教育事业热忱关心,慷慨解囊,作出了积极贡献,建国以来新厝乡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金质奖章的个人有:陈子兴、陈德发、杨武淮、杨武良、杨武善、翁建栻等;团体有:江兜王氏公会、新加坡江兜王氏公会;获得银质奖章的团体有:棉亭小学校董会、界下小学校董会、新厝小学校董会。受福州市人民政府表彰的个人有陈子兴、黄亚庆;团体有:蒜岭小学校董会、侨峰小学校董会、南光小学校董会、新厝小学校董会、界下小学校董会、新加坡王氏公会、棉亭小学校董会、9301 硋灶华侨爱乡会、大岙侨胞爱乡会、东刘校董会等。印尼哈拉班集团主席、祖籍新厝镇蒜岭村的陈子兴先生,因对祖国轻工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2 年 10 月 31 日荣获中国轻工业部颁发的《国际合作奖》。陈子兴先生是东南亚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士。

三、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建国以来,新厝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发展幼儿教育,到 1985 年 5 月,全乡就实现了校校有幼儿班,入园率达 98%。近几年蒜岭幼儿园办得十分出色,名闻遐迩。

新厝镇侨乡海内外投资办学的金额(含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到 1993年上半年约达 700 万元左右。全镇 12 个村有 18 所小学和 2 所中学。每所学校都有新建的教学楼,教室宽敞,设备齐全。1983 年硋灶学区在县里首批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几年来一直保持省颁一类水平。

1992-1993 学年度,全学区小学入学率达 109.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14 岁毕业率达 91%,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 97%。学校占地面积52988.82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24250.53 平方米,实有标准化校舍面积21947.92 平方米。18 所小学中图书馆(室)建筑达到标准的学校有 6 所,体育场(馆)面积达到标准的学校有 10 所,图书馆藏书达标学校有 12所,学校藏书达 30967 册。

1984 年以来,硋灶学区的初考成绩历居全县(市)农村小学前茅。

1987 年初考成绩及格率达 95.78%,优秀率达 29.67%,上福清一中录取线66 人,占全县农村小学的二分之一。1988 年初考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双居福清农村小学之冠。硋灶中心小学几年来曾获省、市、县“两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硋灶中心小学和江兜小学几年来还连续被评上“福建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硋灶中心小学己实现二级电化教学设备,被福州市评为“电化教学先进单位”。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侨胞热心赞助,硋灶中心小学和江兜小学己提早实现“一无十有”(无危房,十有即:校舍、课椅桌、校门、操场、围墙、厕所、旗杆、仪器、图书资料、劳动生产基地十配套)。1990 年硋灶中心小学和侨峰小学均被评为“花园式单位”。

凤迹小学地处福甫交界偏僻山区,四周群山环抱,交通闭塞,该校师生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发动群众集资办学。该校 1987 年以来参加初考成绩达福清一中录取线累计有 22 人,开创了我县山区小学上一中线人数最多的先例。1990 年县授予“艰苦创业先进单位”。

新厝镇的江兜侨中和蒜岭侨兴初中历年中考成绩都在全县前列,成为福清县(市)教育先进单位。1992—1993 学年,初中入学率 95%,17 岁毕业率 37.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46%。2 所中学学校占地面积、图书藏书数按规定达标;蒜岭侨兴初中体育场面积符合规定标准。校舍建筑面积,江兜侨中9850平方米,蒜岭侨兴初中4809平方米。实有标准化校舍面积,江兜侨中 8796 平方米,蒜岭侨兴初中 3439 平方米。

新厝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力量比较雄厚,质量也较高。全学区幼儿园(班)教养员 28 人中,职业高中幼教专业毕业的 6 人,高中毕业及以上 8 人,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 6 人,学历合格率达 71.4%;小学专任教师 161 人中,大学专科毕业的 2 人(其中师范专业 1 人),中专毕业 110 人(其中师范专业 107 人),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 12 人,学历合格率达 77%;全学区 18 所小学中,高级教师 21 人,一级教师 68 人,二级教师 22 人,三级教师 5 人。2 所中学初中专任教师 87 人中,大学本科师范毕业的 10 人,大专师范毕业的 57 人,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 7 人,学历合格率达 85%。江兜侨中高中部专任教师 17 人中,大学本科师范毕业的 8 人,大专师范毕业的 6 人,学历合格率达 82.9%。2 所中学有高级教师 1 人,一级教师18 人,二级教师 21 人,三级教师 9 人,未评 57 人。

新厝镇中小学解放以来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近百人大中专院校毕业,有十多人正在大中专院校深造,其中有 3 人留学美国,留学英国、加拿大的各 1 人,有 13 人研究生在国内外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得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博士更是蜚声中外。新厝镇在外工作的干部有担任县委书记、副县长的,有担任正副乡镇长、科长的,有在军队中担任团级、营级的,有在大专院校担任正副研究员、教授的,有被评为主任医师、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高级教师的,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落实党的侨务政策,采取多渠道集资办学,特别是发动爱国侨胞捐资办学,这给新厝的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欲变桑梓貌,栽培桃李花……区区寸草心,同振我中华”,这是镌刻在蒜岭科技文化中心大楼门亭石碑上的诗句,表达了海外赤子对故乡的一片诚挚的心。我衷心祝愿侨胞爱国办学之光永耀桑梓!祝愿新厝教育之花永吐芳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09:24:4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江兜海堤话沧桑

俞建龙

1993 年 6 月 15 日,笔者随福清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侨务工作组一行 17 人,前往新厝镇进行重点侨乡侨情调查。亲眼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侨乡的巨大变化,深深感受到广大爱国华侨对家乡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看到江兜海堤如一条长龙,静卧于滨海之处,无不啧啧称赞,故特作本文以记之。
江兜村位于福清西南部,面临兴化湾,背靠福建公路主干道福厦线,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在 1970 年前后,江兜的北爿、菜园、福山、三座厝等 4 个自然村,大约有 1700 人,拥有的耕地仅 632 亩,此外有山地 1270亩,沿海滩涂 2080 亩。由于耕地、山地缺水,种植的多为地瓜,不足以养活村民,当时村民非特殊情况难得吃到大米。海滩原可发展养殖业,但常遇海啸,为祸不小。江兜村民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故当地有句打油诗:江兜鬼,吃没水;地瓜稀,配“土鬼”。
1971 年,福清县人民政府从江兜的实际出发,根据“公办民筑”的原则,拨款 5000 元,发动江兜村民修筑海堤,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品种和产量,阻止海潮侵袭。但在 10 年浩劫的年代里,国乱民贫,福清县人民政府的号召虽能鼓舞人心,而仅有 5000 元资金,杯水车薪,实在无济于事。恰值此时,印尼华侨黄俊发先生之母翁亚??病逝,留下遗产约合人民币 27000 元,黄先生托亲属把这笔款目转交给家乡江兜村委,兴办公益事业。这在当时可算颇大的款项,对江兜村民来说,可说是雪中送炭。这样,就有了 32000 元钱。资金一有着落,江兜村民马上行动起来,江兜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沿海防护堤修筑工程开始了。这一工程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71 年 10 月至 1972 年 7 月。工程一开始,江兜村的精壮劳力一齐上阵,每天上工的多达 800 余人,干得热火朝天。广大村民都是自带工具,义务上工,这就使得仅有的 32000 元钱能专门用于购买石料等建堤物资,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经过 10 个月的苦战,到 1972 年 7月,修筑了一条北爿往南总长 1200 米的曲尺形防护堤,圈围了 280 亩耕地。海堤同潮水的接触面全部用碎石堆砌,基本上可以阻止海水的侵蚀,这样,江兜海堤的第一期工程便告竣工。
第二阶段,从 1975 年 10 月至 1976 年 7 月。
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圈围的耕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化处理,又从方红水库引水灌溉农田。江兜村开始有了大面积的水稻,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米。广大村民尝到了辛勤劳动得来的甜蜜果实,群情振奋,一致要求修筑一条能够使江兜 4 个自然村完全不受海啸危害的长堤。群众的高昂情绪,使村干部深受感动,村委积极筹措,拨款 10000 元,购买石料。从 1975年 10 月起,江兜村每天有 900 多人奋战于修筑海堤的工地上。到 1976年 7 月,经过 10 个月的奋战,江兜村民拆毁了原曲尺形海堤 200 米的一边,修筑了一条长 700 米,连接到莆田东岙小山头的平直大堤,使江兜 4个自然村都处于海堤的保护之下,还圈围了 100 亩耕地,建立斗门一座。这样,总长 1700 米的江兜海堤基本建成了。
第三阶段,从 1991 年 10 月至 1992 年 1 月。江兜海堤虽然建成了,
但由于夯土不实,护坡的小石头经不起大潮的冲击,平时要修修补补。大潮到来之际,村民们要日夜守护。1986 年,海堤曾被冲垮 6 个缺口,幸经村民们的努力才堵住,避免了一场大灾难,因此,广大村民深为忧虑。经历了这次教训之后,原新厝乡党委书记陈文喜、副书记方志敬,启发江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江兜 10000 多人旅外乡亲的爱乡之心,争取大笔资金,彻底改造海堤。经村干部长期不懈的耐心工作,许多华侨都感到应对家乡尽一份爱心。1991 年 8 月,侨贤黄俊发先生回国时,看到家乡江兜村的巨大变化,深为家乡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慷慨捐资,于1991 年 10 月寄回港币 10 万元,1992 年又陆续寄回港币 50 万元,共港币60 万元。有了雄厚的资金,江兜村民又开始了战胜大自然的斗争,从 1991年 10 月起,江兜村请来了建筑技术人员,动员了 150 多名村民,购买了
水泥、方整等石料,对海堤进行彻底改造。这次工程中,夯实了泥土,挖掉原来的碎石头作地基,用方整石料作护坡,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此间,黄俊发先生曾先后两次回乡视察,对工程情况深表关心,又拿出 8000元宴请慰问民工。1992 年 8 月,工程基本完成,1992 年 11 月全部竣工。这样,在福清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爱国华侨黄俊发先生的资助下,经过江兜村民先后近 3 年时间的努力,一条长 1700 米,高 7 至 8 米,底宽 16 米,面宽 3 米,圈围了 380 亩耕地的江兜海堤终于彻底建成了,从此以后,江兜海堤可以迎狂风,战恶浪,世世代代保护江兜人民生产、生活,让江兜人民受益无穷。因此,江兜村民无限感激黄俊发先生,曾在其回国时张贴标语说:“沧海变桑田,感谢俊发和秀莲”,并于 1993 年 3 月在海堤的斗门上立了一块青色花岗石碑,上书:
日月星辰照俊秀
山河海地迎发莲
黄青松翁亚焉重建共捐献港币陆拾万元,折合人民币肆拾捌万元。
江兜村委会
注:黄青松、翁亚 系黄俊发父母,王秀莲系黄俊发夫人
江兜海堤的修筑,经历了 3 个阶段,历时 11 年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江兜海堤所圈围的耕地,每亩可年产稻谷 700 公斤左右,小麦近 200公斤,据此推算,所圈围的 380 亩耕地,每年可创产值 20 多万元。海堤修筑之前,江兜村民 1700 多人,耕地仅 632 亩,人均 0.372 亩。而海堤修筑之后变沧海为桑田,耕地面积随之增加到 1012 亩,现 2700 多人的江兜村民人均耕地仍可达到 0.375 亩。也就是说,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海堤的修筑,人均耕地还有所增加,沿海滩涂尚可进一步开发,养殖蛏、海蛎等,增加村民的收入,其经济价值于此可见。尤其可贵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江兜村民能致力农田基本建设,促成海堤的基本建成,这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又可减少人身灾难,在工程的第一、二阶段,江兜村民完全是自愿参加义务劳动,第三阶段虽按客观情况每天发给村民 7 元工钱,但仍是半义务性质。还有,爱国华侨黄俊发先生的慷慨捐资,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江兜村民具有人定胜天、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09:52:05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昔日缺粮村 今日粮满仓

王振楠

江兜背山面海,解放前,是一个水源短缺,土壤贫瘠的沿海村庄。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十年九旱,是福清有名的缺粮区,地里只能收获一些地瓜,不到半年就吃光了。食用水奇缺,每天凌晨 2 点多钟,大家跑到几里路的邻村排队接水。有首民谣:“江兜鬼,吃没水,地瓜粥,配土鬼(即乌念 )”。

解放后,农业生产体制经历多次重大变革,1950—1952 年实行土地改革(俗称土改),将土地收归国有,废除国民党实行的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1953 年普遍组织互助组,年发展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6 年扩大为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年升格为人民公社,1978 年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济并存,为农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江兜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致力治山、治水,围海造田,用自己的双手付出艰辛的劳动,奋斗的血汗,发展了农业生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昔日用水短缺,生活困苦的江兜,而今田青水秀,一派美景。兹简要介述如下: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兴修水利不仅是发展农业的首要措施,也是江兜生活用水的首要任务。1956 年发起兴建后坑底水库时,得到海外侨胞王声强的大力支持,兴建一个蓄水量 40 万 M³的小水库。还积极参加东张水库和东方红水库建设,引水灌溉,地下水也慢慢地活了,基本上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的用水。
水利未解决前,江兜 1021 亩土地,水田仅有 0.5 亩。为了扩大水田面积,1958 年人民公社后,组织大规模的劳力大军,进行土地平整,小丘并大丘,截弯取直,高低平整,改造低产田的农田基本建设。全村共改旱地为水田有 400 亩之则。
接着 1970 年和 1975 年江兜人民在政府的领导和印尼侨胞王俊发、王振珠、王声高等筹资十多万元的支持下,2 次围海造田 300 多亩。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推广优良品种,是发展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关键措施。
水稻:解放初一般种红秋(红壳米)、白秋品种,亩产仅 150 公斤,50 年代推广南特良种,亩产提高到 250 公斤,60 年代推广陆财号良种,早稻亩产达 350 公斤,晚稻采用倒种春的方法提高产量。七八十年代,水稻良种由高杆变矮杆,矮杆向杂优良种发展,实行种籽革命,亩产由 350公斤提高到近 500 公斤,最高的达 600 公斤,目前向高产优质品种进军。
甘薯,解放前基本种“田红”、“鸡公薯”、“马兰薯”。解放后,改用“新种花”、“漳浦”等十多个品种,亩产提高到 1500 公斤。80 年代引进推广莆田地区农科所欧阳杰为甘薯大畦密植的丰产经验,早薯亩产达3500 公斤。
2、育秧改革:
育秧方法曾一度采用“卷秧”的方式,后改用“薄膜育秧”。目前则改用“地膜育秧”,透光强,保温性能好,促进秧苗生长,缩短秧期。
3、加强保植,综合防治:
解放前,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靠自然天敌治虫,间有采用土农药为鱼藤青、龙舌兰、除虫菊等,但来源不足,施量不足,收效甚微。解放后,60 年代使用“666”及“DDT”,80 年代有杀虫双、钾铵磷、“乐果”、“1605混合粉”等,使用农药趋势由低毒向高毒方向发展。村里建立病虫测报组,小组根据乡病虫害测报站发出的信号,对号施药,及时防治,确保好收成。
江兜人民为了发展粮食生产,付出艰辛的血汗,而今田青水秀,一派美景。昔日的滩涂变成良田,年产粮食 129000 公斤。改变了过去国家每年要售给江兜 35000 公斤的统销粮,而今江兜粮食不仅自给有余,不再要统销粮,而且每年还售给国家爱国粮一万余公斤,售给花生 9500 公斤。过去 90%以上的农户,每年至少要余 8 个月粮食,现在 50%以上的农户有余粮。粮食多了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12:5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编 者 按

福清市文史工作者陈华光、俞达珠、余长通等经过对史志的查证和实地考察,于 6 月 4 日,在福清市东张镇西部发现了福建少林寺遗址。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重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专家,福建省、市文物考古专家,先后到遗址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遗址是名符其实的福建少林寺。这一重大发现,拨开了福建少林寺研究的迷雾,为探讨福建少林寺历史和佛教文化,提供了最坚实的丰富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福州市委和福清市委领导对新发现的少林寺遗址非常重视,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抓好少林寺工作,并委托福州市人大副主任高翔率领有关专家来少林寺遗址考察。福清市委书记练知轩亲自召开五套领导班子会议,对少林寺的研究和复建工作作了部署,并成立福清少林寺研究会、福清少林武术研究会,由市委副书日陈维忠、政协副主席方家章等领导。市长邱玉清、副市长高绍炳等专程到少林寺考察,邱市长对少林寺研究、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复建资金的筹集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目前福清市已成立复建少林寺工作委员会,决心早日把福建少林寺复建起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14:1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考证史志实地勘察福建少林寺遗址在福清
陈华光 俞达珠 余长通

少林寺闻名于世,源于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和少林武才的发源地,公元 527 年,印度僧人达摩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定)九年,“顿悟成佛”,他的佛理发展成为“禅宗”。又以他从印度带来的“心意拳”活动手脚,经少林寺僧众的操演、充实,形成极负盛名的武术流派——少林拳。少林寺因之成为“静修禅理,动练武功”一个独特的寺院。自六租慧能来南方后,禅宗在东南各地广为传播。经唐宋元明数代的发展,福建禅宗高僧辈出,声誉大振,他们极力发挥禅理,使福建的禅宗独树一帜。

那么,福建的少林寺始建在那里?经我们半年多的考证:在福清!这是有多部信史记载的:

宋《三山志》、明《八闽通志》和《福州府志》,均明确无误地记载:少林寺在福清新宁里。查历代地域图所指示的方位,古之新宁里在今东张镇西北部。今年 6 月 4 日,我们终于在东张镇酒洲村少林自然村找到少林寺遗址,并在遗址中己发现 4 件“少林院”、“少林寺”的石刻铭文。应该指出,上述三对口的书证和物证,截至今日,福建省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地方有如此吻合的实证。

现在,我们把考证所得足以证明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资料,分述于后。

史志记载福建少林寺在福清

我们依据“史册具载,昭然可考”的方法进行研究,终于在史志记载方面得到了确证:

1、宋·晋江泉州人梁克家于淳熙九年(1182)纂修的《三山志》卷36“寺观”类四第 15 页载:“东林院,福清新宁里。……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曾记二贯三百八十二文,县申三百七十七文)”……

2、明·莆田人黄仲昭编纂的,刊行于弘治庚戌年(1490)的《八闽通志》(1990 年 5 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刊)一册“寺观”条(福清)第 789页载:“方乐寺、东林寺、后塘寺、龙溪寺、招福寺、龙居寺、少林寺、大仵寺(上八寺在新宁里)。”

3、明·叶溥、张孟敬于正德十五年(1520)撰修的《福州府志》卷40“寺观”条目,在福清县部分第 21 页载:“少林寺”。

上述三部史志是福建现存最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地方史志,其作者均是著名的修史专家。他们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修史态度,向为世人所称颂。梁克家修《三山志》是“上穷千载建创之始,中阅累朝因革之由,而益之今日之所闻”,而黄仲昭更是“穷毕生之精力刻意记述《八闽通志》”。应该说这些史家所撰写的史志是可靠可信的,他们都把福建的少林寺,记载在福清的寺观条目里,而其他的府、县均未见有少林寺的记载。这决非是偶然的巧合。可以认为,多部信史所记载的福清少林寺,应是福建少林寺。

少林寺所在地—福清古新宁里地望沿革考

《三山志》、《八闽通志》等史籍均载:少林寺在福清县新宁里,这就指明要找少林寺,得先找新宁里。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历代因革异制,地域屡更屡改,造成里籍错综复杂的现象,留下了许多迷津,以致古之新宁里究竟在哪里,也众说纷云。为此,我们对古新宁里的地望进行详密的考证,终于查明了少林寺遗址的绝对位置。

一、文献显示:新宁里古属长东乡,为今东张镇的一部分。

福清于唐圣历二年(699)割长乐南八乡置县,后全县并为七乡三十六里。《三山志》、《八闽通志》、《福州府志》、《闽中记》在福清条中均载:“长东乡统文兴里、清源里、方兴里、新宁里……”《福清县志》载:“元因之,明正统壬戌年(1442),改乡为隅建制,长东乡分属南上隅和南下隅,新宁里归属南上隅图一”,民国的《福清县志》采访稿载:“明代区划沿用至清末”,清宣统二年(1910)复为新宁里,仍属长东乡。至民国初年,改乡为镇制,改里为乡制,把长东乡改为东张镇,把新宁里更名为里坪乡,并划归东张镇管辖,下辖玉林、泗洲底、黄坑、道桥、葫芦门、华石、芦岭 7 个保,属东张区。建国初期设玉林、道桥 2 个乡,属东张镇,现设有南湖、玉林、道桥、酒洲、芦岭、岭下、溪北、漈山、华石、崔后10 个行政村,属东张镇和一都乡的王坑村。

二、四至八到显示:新宁里位于东张镇西北角,福清市西北边陲。

新宁里,北以西岭隔与永泰县丰和乡永安里(今一都乡)毗连;东北角与长东乡方兴里(今镜洋乡)接壤;东以薇洋亭与永福乡永寿里(今东张水库淹没区)相邻;南以焦溪、小路岭与长东乡清源里为伍;西以拱桥头、太保崎与莆田县广业里(今莆田县大洋乡)交界,面积约 65 平方公里。这里是戴云山脉的南端,其地质结构,北部为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喷发岩构成,南部为自主垩石帽山群英安质灰熔岩构成,地面高山崇岭,岗峦叠嶂,是福清市西北部山区地带。

三、多种地图显示:少林寺在新宁里的西部版图上。

地图,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它最直观地显示出任何一个地名的地理位置,前面说过,新宁里的地域界定清楚了,就有可能在地图上找到少林寺的地理位置。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版《福清县图》,“少林”两字标注在新宁里的西北角,民国三十二年(1943)版《福清县全图》,“少林”标注在里坪乡西北角原坐标上,前面说过此时新宁里更名为里坪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编绘的《东张图》(1962 版),在原少林的坐标上标注为“肖林”,这是谐音之误。

四、地名普查卡片显示:“肖林”即少林。

福清县第一次地名普查于 1978 年结束。1979 年编纂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福清县地名录》,查地名档案 1979 年案卷 07 号、地名普查登记卡 365号,在肖林村卡片上载:原名“少林”,后以同音字改为“肖林”。1990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表》肖林村条的卡片(名称来历含义及演变)栏目中载:“肖林,原名少林,因原村后有一古刹,相传是嵩山少林寺分寺,也名少林寺。吴氏于清初择此而居。村以寺名。1960 年部队测绘地图,以方言同音字代替定今名”。可见“肖林”系是少林之误。再者,少林村村民保存的 1950 年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在村的栏目中均写“少林”。此外,五里仑(山)吴氏一世祖移葬的坟墓,墓碑高 80、宽 50、厚 15 厘米,绿豆色花岗岩修琢而成,半圆形墓碑的顶部阴刻“皇清”,左上方刻有“乾隆己卯年”(1759),中间有“少林高峰吴公,淑配陈氏儒人”,右附葬长男明治,落款:倜男孙厚治立。此墓距今已 230 多年了,足见少林村之名古已有之。因此,这少林村的村名是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历史佐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20:0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3 22:57 , Processed in 0.060779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