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三座厝的故事

蛏滑粉表哥 发表于 2018-9-23 13: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47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著名侨村江兜的西南边,有一座清朝乾隆年代的雕梁画栋古厝,这座古厝是三落三座,共有三十六间。大家都称它为“三座厝”,七十年代住有一个生产队,七十二户,三百多口人,都是同宗亲友,如今这座“三座厝”已没有一户人家住了,全都迁到新居去了。这座三落三座厝,原是江兜村最大的房屋。这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传说清朝乾隆庚辰年间,江兜村菜园里有个渔民姓王名孔秋,他穷得家无片瓦,立无寸地。全靠下海讨杂海、摸虾捕蟹谋食。经常有上餐没下顿。有一天夜里刮起东南风,此时正是海滩上跳跳鱼出洞乘凉好时节,王孔秋就点燃一盏玻璃油灯,背着竹箩子下海滩抓跳跳鱼。
来到海滩上,不一会儿,天就下起倾盆大雨。孔秋衣服被雨淋湿了,冻得发抖,突然他见到大江边有艘帆船,就跋涉朝船走去,想在船仓里躲雨御寒。他不停地喊着:“船家老板,借船躲阵雨抵冷。”可是喊了几声,却不见人影,他就爬上船钻进船仓里,却见仓里有一堆白花花的银圆,他在船里等了约两个时辰,还没见人上船,又发现船底破了一大个洞,断定是船触礁沉在这江边,就壮着胆子用箩子把船里的银圆一箩箩搬出来,埋在鹭岛滩涂上,插上一根漂流的竹杆作记号,以后夜夜下来搬回银圆。取回的银圆就藏在破草房的草木灰堆里。
孔秋拾银的事,真是神不知,鬼不觉,没人知道。他照样穿着破棉袄到一座大杉木行买杉木,杉行老板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来看杉木,就讽刺说:“这位老板,你要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杉木,我就按原价便宜20%卖给你。”孔秋听了立即回答:“此话当真吗?”杉木行老板拍着胸脯道:“绝无戏言。”孔秋说:“那就请地保来作证,我们签个合约,我把这里所有的杉木全部买下来。”杉行老板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心想顶多买几根吧。又问孔秋,若买不完是要罚20%罚金的。孔秋也说:“君子约定决不食言。”杉行老板听了就派人请地保来见证签约,戏弄他一番。地保来了签写证约,并向孔秋取了十块大银的手续费。孔秋拿着契约赶回家,不久就挑来两袋白银。杉老板无奈按契约便宜20%价钱把杉木卖给他,孔秋雇了几辆马车把杉店杉木运回江兜村,事后,杉行老板后悔地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用斗量。”这回亏了一大笔。
孔秋盖起一座大厝后,娶妻姚氏,生下二子。大儿子长大后娶媳妇,生孙子,可是孙子长到六岁了还不肯叫声“阿公”。孔秋就对孙子说:“你喊我一声‘阿公’,我给你一箩子白银,不管怎么哄,孙子总不肯开口,经查原来是他常送银给穷人,媳妇不高兴,教唆儿子不要认“阿公”。孔秋听了一气之下,就在江兜西南边买十亩地,建一座三落三十六间的大房屋给二儿子住,自己也跟二儿子同住。
以后,孔秋为二儿子娶媳妇,成家立业,照旧常取银子接济穷人。有年福清大旱,五谷绝收,民众饿死无数,福清知县派人向孔秋募捐救灾,孔秋把大量银子捐给福清灾民,知县也专为他送来一块匾额“乐善可嘉”(此牌尚在)也因为这样,儿媳对孔秋颇为不满,经常对他冷言冷语,孔秋愤然飘洋过海外出谋生不归了。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9 09:33 , Processed in 0.081369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