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海水到处,便有华侨”,移民东南亚,顽强生长的海外华人社会 ...

斗牛士02013 发表于 2019-8-2 09: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5880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文/冀南
“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还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很早就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大批的中国移民潮出现在1860年到20世纪50年代这段时间,大约有1500万中国人到东南亚寻找机会。
鸦片战争以后,许多破产农民和失业小手工业者远赴东南亚谋生,闽南移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中有的只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有的受过国际化的高等精英教育,有的是白手起家,有的则是继承和扩大了原本的家族产业。闽南华侨大多从事商业经营,精英辈出,在当地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这些华侨企业一方面不断与当地经济融合,展现出更多当地民族经济特色,一方面在国际商业竞争中长袖善舞,争得一席之地,并返回大陆投资,反哺祖国。
1949年以后,大陆方面暂停了海外移民的进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一些侨眷才被获准前往香港中转,最终抵达东南亚。随着世界各国陆续与中国建交,大陆对外移民又逐步走向正规和常态。现代中国社会特别是闽南地区向东南亚的新移民呈现出更多的形式,以留学、投资、商业经营居多,早已不是当年走投无路而被迫“下南洋”的概念。
OQU6GuIkgIIkFpiQ.jpg



“海水到处,便有华侨”

唐朝时中国人便开始移居南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鼎盛时代,在对外贸易、航海事业方面发达。这时期有些中国人开始旅居海外从事商贸和宗教活动。唐朝的高僧义净,671年从广州出发去印度研究佛经,归途中两度在苏门答腊岛南部的室利佛逝(古国名,当时为大乘佛教传播中心)居住,前后共十二三年。有学者认为,他可算是最早的印度尼西亚华侨之一。
唐朝末年已有一批华侨因政治原因而在南洋定居。10世纪时,阿拉伯人马素提在《黄金牧地》一书中记述了943年他经过苏门答腊时,看见许多中国人在该岛上从事种植业。南部的巨港中国人最多,他们是在黄巢起义(9世纪末)失败后避居在这里的。此时华侨的人数虽然不多,但由于唐朝强大,经济文化影响遍于四邻各国,国际威望很高,因此华侨总豪迈地自称为“唐人”,称祖国为“唐山”,把自己的海外聚居地称为“唐人街”,这个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华侨下南洋乘的是风帆,要依靠季候风向,有些人错过返航的季风,只好在当地住下来,待次年再北返。后来随着贸易的发展,为便于商品交易,渐渐有中国人在当地居住下来,娶妻生子,一住就是10年、20年,称为“住蕃”,这些“住蕃”就是早期的华侨。
16、17世纪,南洋华侨中除原先的商人、政治避难者外,华工的人数越来越多。16世纪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侵略南洋各国,到19世纪末,除暹罗(今泰国)外,整个南洋地区都成了西方殖民地。殖民主义者需要大批性情温良,廉价,又有较高技能的中国劳动者,从事矿山开采、园林种植和公共设施修建等工作。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将中国东南沿海的青壮年诱引到南洋去当华工。华工便成为南洋华侨的新构成主体。到鸦片战争前夕,南洋华侨的总人数已接近100万,分布更加广泛,出现了更多华侨聚居区,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槟榔屿、新加坡、马尼拉等城市的华侨都在万人以上,他们在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政府从执政之初就沿袭明朝的海禁政策,严厉禁止私自出海。清末战争之后,随着《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劳动力被迅速合法化。而在1840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国内的自然经济被严重破坏,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无处谋生,开始大规模到他乡寻找机会,久居南洋而不再返回“唐山”的人逐渐增多。南洋华侨人数又一次急剧增加,以东南沿海省份为主,每年平均在10万人以上,足迹遍及全世界,形成了“海水到处,便有华侨”的格局。其中闽籍华侨规模庞大,有不少在矿场与种植园工作,更多是从事商品经营,富商迭出。我们熟知的黄奕住、陈嘉庚、李清泉等都是华侨商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owm2N7SDcmC2MBnn.jpg



“以华治华”间接统治

无论在世界何地,华人均被视为最勤奋与平和的群体。在这些国家,华人移民多从事当地人不乐于或无力从事的工作,节俭勤勉,吃苦耐劳。在当时英属新马和荷属东印度,华侨多为商贩、工匠、矿场和种植园劳工;在暹罗、菲律宾、缅甸和越南,华侨多为商贾、工匠和果蔬种植者;在日本和朝鲜,华侨多为商人和佣工;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早期华侨几乎全为华工,后期多转为商贩和城市佣工。
东南亚规模较大的华侨社会,大多数存在于贸易航道上的重要城市,如新加坡、马六甲、槟城、雅加达、泗水、马尼拉等港口城市中,而最早的唐人街则是靠近这些港口城市的码头。
当大规模契约华工涌入南洋后,分布区域日益广泛,由沿海延伸至内陆,由都市扩展至乡村。
由于华侨勤勉节俭之天性、经商之才干及华侨间密切联系之商贸网络,南洋华侨经济实力迅速扩张,在商贸零售业、采矿和商品种植业中渐居举足轻重地位。随着华侨数量的增加和经济力量的成长,华侨私塾、学堂、华文报刊等也相继出现。较大的华侨聚居区已成为社会功能完备、相对独立于其他地区的华人社会。
为方便统治和征税,当地统治者对聚居之华侨多采取“以华治华”的间接统治方式,将华侨集中于某一社区,指定华侨头领管理本族或本乡华侨。在当时荷属、英属南洋,称为甲必丹;在安南、暹罗称为社长、县长;在矿区或种植园,则多为集秘密会社首领甲必丹和矿主园主于一身的富商。
o9Bq2kd1x2DRGR11.jpg



最大的华人社区

自明代以来,马来半岛就是中国海商的重要海外贸易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又招徕了大批华商华工。在19世纪后期以前,各地都形成规模不等的华侨社会,由殖民政府或马来土侯委任的华侨首领管理华社内部事务。在南洋各殖民地中,英属新马殖民政府政令相对开明,经济发展程度在南洋最高,又是南洋华工的集散中心,因此英属新马是华侨最密集的地区。19世纪后期以降,新马华侨社会已然成为南洋华侨社会的中心。
1641年荷兰人攻占马六甲时,当地人口锐减,华侨亦仅存三四百人。荷殖民政府为复兴马六甲垦殖业和城市商贸,开始大量招保华人,并取消人口税以抚慰留存华侨。1819年,英国殖民者开埠新加坡也开始大力招保各国移民尤其是华商华工。荷兰人的殖民统治时期,马六甲城华侨多为商人和工匠。
早期华侨大多来自福建,其次是客家人。两者约占移民总数的60%。华侨社会风俗习惯均与国内相同,城市的格局规划,房屋样式,皆为中式,俨然海外之中国城市。除福建人外,客家人、广府人、潮州人和海南人也为数众多。
17至19世纪间,绝大部分中国移民为单身年轻男性,部分人娶当地女子,其土生后代亦颇具规模,尤以马六甲、新加坡为最。据1881年的人口统计,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的土生华侨共25268人,占华侨人口的14.5%。土生华人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当地语言和环境,富裕者多有父辈积累之产业与殖民政府和洋行关系密切,能充任代理商、买办乃至公共事务管理者。因此,新马华社侨领多为土生华侨,其著名者如陈笃生和陈金钟父子、余有进和余连城父子、章芳琳、林文庆、胡亚基、宋旺相等人。
整体而言,华侨是殖民时期新马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力。在马来半岛,华侨成为商贸零售业之龙头。18世纪初,柔佛约千家华侨,绝大多数经营对外贸易。英国人开埠槟城后,商贸多由华商经营。新加坡成为自由港后,英国大商行控制进出口贸易,华侨作为中介商,占领各埠和乡村小镇,在纺织品、金属制品、零售商等领域独占鳖头。
80年代的新加坡勿基一带,沿岸商号有80余家,六成为华商拥有。这一时期从事贸易业、采矿业、种植业及航运业的华侨大企业虽不断出现,但融资多仰赖欧资银行或印度钱商。马来半岛内地商品经济之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华商的推动,马来半岛的商品作物种植业也多是华侨经营。
华侨在新马不仅从事商业,也注重保留和传播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各帮派和富商均创办华文学堂,大多以方言教学。至1884年,槟城有华文学堂52所,新加坡51所,马六甲12所,均为私塾。华文报刊是传播华人文化,沟通华人社会的最有效媒介。1881年闽籍海峡华人薛有礼创办的《叻报》,以弘扬传统中华文化和报道中国与各地华埠消息为主,是英属新马第一份华侨创办的较有影响力的日报。1890年,新加坡印刷商林衡南创办《星报》,日销300余份,次年由林文庆、黄乃棠接办,改名《日新报》。
jzmv7o76f6fQfHt6.jpg



曾被迫害甚至居杀

在欧洲殖民者统治南洋时期,华侨多数都受到限制和迫害,以菲律宾华侨最为严重。1662年郑成功因华人受虐待而向菲兴师问罪,后不幸病逝。
在西班牙殖民菲律宾300多年间,曾5次对华侨大开杀戒。菲律宾是距离闽南最近的岛国,是早期闽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与中国一衣带水,交通和经贸往来最为方便,但由于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对华侨的苛政,相对南洋其他殖民地,西属菲律宾华侨社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反而最小。
菲律宾的华侨多为商贩,少数从事工匠行业,与缅甸华侨同为南洋华侨社会商人比重最高者。西班牙人殖民菲岛初期,为发展中菲贸易即招揽华商。华商克勤克俭与吃苦耐劳的精神,非西班牙人能比,能深入穷乡僻壤销售和收购货物,构建商贸网络,故在商业和零售业长期居优势地位。除商贩以外,菲律宾殖民初期的各类工匠大部分也为华侨,主要集中于马尼拉、宿务和怡朗等三个港口城市。华侨工匠建造的许多教堂、修道院和堡垒,迄今矗立岛上。
菲律宾华侨社会形成于16世纪末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华侨社会。西班牙人占领菲岛初年,为繁荣菲岛贸易而招保华商,华侨往来和居留不受限制。1581年,殖民当局为便于控制华侨,开辟马尼拉王城对面巴瑟河南岸处为马尼拉华侨居留区,称八联,非天主教徒的华侨被集中居住于八联,不得前往马尼拉以外地方定居。这是西班牙人对华侨的隔离政策的开始。八联四周建有高墙,设哨监视。若无当局书面批准,华侨不得前往离马尼拉6里以外地区。入城华侨在每晚城门关闭之前,都必须回到八联居留区,违者将处死刑。八联华侨聚居区域先后变动7次,但都在王城炮台的炮火射程范围之内。因此,殖民当局对马尼拉华侨多次大开杀戒时,华侨几乎都逃无可逃。
BqT6kr4kzc6Ek6qM.jpg



16世纪末,八联内的华侨人数通常在两千到四千人之间。此外,每年尚有2000多从事中菲贸易的华商在此暂居,华侨店铺约有200间,是当时海外最大的唐人街区。八联设华侨首领或甲必丹,协助殖民政府管理华侨。到17世纪初,菲律宾华侨已达3万人,是当时海外最大规模的华侨社会。
1603年,殖民当局大批屠杀马尼拉华侨,华侨殉难者2万多人。这次屠杀不仅使马尼拉华侨社会覆灭,也使东亚水域的华商元气大伤。在1639年、1662年和1686年,西班牙殖民当局又3次大规模屠杀华侨。由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残暴,此后闽粤出国者多去往南洋其他地区,而远离菲律宾。直到18世纪中期,当地华侨社会才恢复到150年前的规模。18世纪初以后,中菲贸易有所复兴,又开始有大批华侨奔赴菲律宾。到1740年,马尼拉又聚集了2万多华侨。1749年,全菲华侨达4万人。1755年,菲总督阿兰地再次颁令,除了接受洗礼的515名和1108名已经接受了基督教信仰的华侨外,驱逐其他所有华侨出境。此后菲律宾的排华政策不断,华侨社会逐渐萎缩。
1864年,西班牙沿英法与清朝签订《北京条约》之例,与清朝正式签订通商条约。西班牙殖民政府对入境及居留限制越发宽松,寓菲华侨数量迅速增长。到1870年华侨人数激增至4万。1886年,更达9万人。华侨经济不断发展,逐步演变为华人经济,从而融入当地民族经济,并涌现了大批经济实力比陈嘉庚、胡文虎、黄仲涵、黄奕住等老一辈华侨资本家强大得多的华商,他们在东南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放眼整个东南亚地区,新一代华侨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已大大不同于他们的祖辈,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成为高级文教科技人才,在当地的政治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华人也冲破种种阻力,积极参政,享受公民权利,承担公民义务。
(参考资料:《历史上的大移民:下南洋》《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海外华侨:南洋篇》等)
bAZYQIY4CY6Y434i.jp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4 01:39 , Processed in 0.07353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