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Sun� | 来自福建
父子三进士 仕宦传家声——兼考黄豫父子籍贯

严生明

庄前黄氏开祖黄豫,据 2001 版《虎丘六叶黄氏宗谱.总谱》载:“八世祖黄豫公,九世祖祖尧公、祖舜公,于宋元间从永泰迁福清市江阴庄前村为肇基始祖。”“系四叶帷顺系后裔”。然乾隆版《福清县志.人物志.名臣》却载:“黄祖舜,字继道,大壤人。”为此查福清东瀚镇大壤村,耆老皆云古今仅杜姓繁衍,今只存黄厝场故址及其母求拜大王庙的传说。今得便在严曦先生处查得《玉屿志.村庄》(手抄残本)“北庄”条:“故董太尉之庄也。太尉上田人,今林黄两姓居之。林廼宋之斋之后,世尚礼,簪缨弗替,若林卧文以材干举。黄自南日卜迁,有祖尧、祖舜兄弟连登进士,见郡志。”因此,笔者以为庄前肇基始祖黄豫,四叶惟顺系后裔,祖居永泰,为寻耕读之地,于北宋后叶徒居福清,曾寓大壤、南日,后定居于江阴北庄。北庄系江阴上田村董太尉之庄园(即董庄),曾是山明水秀之地(现为古山底水库库区)。北庄废后,林姓移居“南庄”(今浔头村),黄姓移居庄北开阔地,名曰庄前,此即庄前村得名之始由,亦可见北庄与庄前之历史沿由。黄豫公秉祖训,耕读为本,诗书传家。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 年)登戊辰科李常宁榜特奏名进士后不仕,携夫人隐居耕读不辍以教二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子果然连登进士榜,轰动邑里。
长子祖尧,字宗道,学业优秀,严以律己,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登戊戍科王昂榜进士,赴楚州(今四川巴县)任刑曹。
次子祖舜,字继道,生于绍圣二年(1095 年)品学兼优,胸怀大志。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登甲辰科沈晦榜进士。他向朝延进上《论语讲义》,徽宗命国子监版行并赐诏奖谕。后历靖康之变,舜公于内忧外患中政见日成。南宋绍兴初,出任衢卅教授,累官权刑部侍郎兼侍讲。后因累持论不阿权贵,得罪秦桧,被贬出京主南外郭宗院。时秦桧欲诬陷泉州太守赵令衿贪赃枉法,将赵令衿交兴化军知事傅自得审理。傅自得左右为难,拜访祖舜。祖舜认为办案要重事实,不是看人脸色行事。傅自得获祖舜良言,不阿权贵,认真审理,秉公而断,为赵令衿剖白冤情。秦桧死后,才召祖舜进京。他在任吏部给事中时,曾向朝延举荐李宝,说他勇冠三军,前线御敌。后李宝果在胶西大捷,成为抗金名将。绍兴三十年(1160 年),已故将军张浚家人要求留家奴 56 人。祖舜上书说,武将战殃以勋爵表彰,可以激励后人,不能留用太多家奴,这样于国家不利。朝廷依祖舜所奏,给张家留 1/10 家奴。因祖舜长期以来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知人善任,深得朝廷信用,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升二品同知枢密院事。是年秦桧之子秦熺死,高宗欲赠“太傅”衔,祖舜犯颜直谏,说“秦桧擅作威福,残害忠良,其子实与谋议,今乃赠以太傅之秩,遗表恩泽,宠命横加,殊骇物听。”高宗只好收回成命。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年),祖舜以通奉大夫迁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是年,祖舜因病辞去参知政事和同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次年十二月,他在身体欠佳、公务繁忙之中,仍坚持为一代廉臣郑侠的《西塘集》作序(见《融城西塘郑氏宗谱》),乾道元年(1165 年)正月他以成国公主太平、兴国二宫事。是年三月卒,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赠他银青光禄大夫,溢“庄定”。
祖舜一生著作甚丰,除《论语讲义》、《易说》、《国风小雅说》、《礼记说》和《历代史议》外,还有其他文集 15 卷。
庄前黄氏随着历史的进展枝繁叶茂,裔孙散居全国各地,但始终秉承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祖训,历代贤能辈出,不愧为清正仕宦之后。经800 余年的繁衍生息,现居于庄前村的黄氏后裔就有近千户,人口近 4000人。全村早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 60 多人,副科级以上干部 10 多人,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企业家十多人,他们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天的庄前村在耕读为本的同时,还拥有各种类型的工程机械 200 多部,固定资产投入近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工程机械专业村,不仅为国家许多重点工程项目作出应有贡献,也为庄前黄氏提前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甲联芳传佳话,仕宦公直留清名。愿庄前黄氏兴旺发达、家声永扬。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09:46:24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叶 门 女 性(续)
俞达珠

叶向高生母林氏

林氏生于明嘉靖五年(1526),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终年六十有五。次年,叶向高葬母时为其母撰写的圹志云:不孝孤以万历辛卯年十二月十三日酉时葬母林孺人于罗湾山之原,从先大夫桂山先生兆也。葬宜有志有铭,宜请诸名公大人。不孝孤见世之称妇德者,语率沿袭侈艳,无当情实。而吾大父农而儒,吾父儒而农,吾母周旋艰辛,其事又琐微不足以渎名公大人之听,不孝孤勉抑哀肠,泪次其大略,以藏诸窀穸,示后世勿忘。
吾母化北里上井林翁寿女也。吾前有二母郭宜人康宜人,皆事吾父不久,连举子辄残,父多病又鲜兄弟,大父甚忧之,中夜傍徨泣也。吾母归而举不孝孤时,岛夷肆虐海上,居人奔窳,吾母逃之外家。适弥月,俗谓女诞其家者,不利诸族人,共驱母出。母皇遽出,依败厕颓垣而生孤,故孤少名“厕”示艰难也。大父、父闻孤甚喜,父从风雨中蓑笠持豚蹄鸡酒来饷。未浃日,夷复至,母徒步抱孤出避,屡为贼所窘,与大父、父相失,足尽不能行。匿丛薄中,贼屡耽其旁,而孤又呱呱泣。母辄祝曰:天乎,儿之有成立也,止勿啼。辄祝辄止,如是者数四已。复迷失道,至海隅无复之,会潮退履泥淖,行十步九踬。海水咸,啮肤尽裂,痛楚欲死。顾视前后,妇人负儿者悉弃去独身逃。或谓母夫人:命在须臾而襁负不舍,何也?母不应。最后窘甚,一老父过而呼曰:媪乎,事迫矣,盍速行,吾为若负儿先趋,约至某所还汝。母曰:吾夫年几五十而有此儿,宁俱死,不忍弃之道路之人。适大父在旁,恐贼至两毙,劝如老父言,母乃强听。匍匐行至某所,而老父己先待矣。问姓名不答,遂去。居东城,东城隘,避乱人稠。勿论米珠草桂,即饮水泉竭,晨起出汲,井中之指相拿如蝟。以夜分兴躬堤瓮取水,半杂污泥。家十余口,每餐仅升米,糜而食之。母最后视盂中空矣,竟日常枵腹,终不言饥。盖又更五载而倭平,骨肉生全返故居,窒庐荡尽,田园荒废。母力任操作,婢仆皆督使力耕。盛暑必自炊爨,家又无薪,烧草根作麦饭,遍饷家人,从釜隅蒸梁秈,少许饭,不孝孤。勉就外傅,己复煮粃糠杂和麦饭饲鸡豕,竟日不得休突,烟薰涕下承睫。冬夜严寒,治麻十指为裂。时孤稍有知,见之心伤,母于于然安之也。大父既失大母,父又多出授经,母所以事大父极恭顺。大父性俭,戒家人勿进肉,母贸所织布得金,间数日辄市斤肉进之。大父怒:何忽忘吾戒乎?母诡言:此妯娌所遗,义不可却。再三请俟,大父霁容举筋乃退。抚三庶弟,爱埒不孝孤。先大人判江州及守养阳,孤备员史局,父子受禄公家,大父大母、前二母皆以父故,褒赠大夫宜人,母无改故操,蔬食布衣,恬然自适。孤强进一肉,辄以予诸孙,曰:吾口中久不甘此味,儿勿苦我。制一绨衣,跪请服,母佯为一御,旋已袭之,曰:吾生前分布素矣,留此为百年需,且勿更累汝也。寒暑张一综帏,已百纫,不孝孤请更之。曰:此汝父所遗,汝忘若父乎?孤泣而不敢更。孤既释先大夫服,当之官,请母与俱不能得,回不发,母督之严,业已违尚书期矣,乃强偕。孤行方再舍,坚欲归,曰:我头岑岑也,恐跋涉冒霜雪以扰孺子,汝行矣,使汝备官而务恤其私,又以我为辞,我何以见你父地下。汝若重濡滞也,勿见我。孤不得已泣而别。然而踌躇趦趄,南望咨嗟,郁纡侘傺而不能一息宁也。嗟夫嗟夫!谁知孤入都之席未温,而母之问遽止哉。母别后益强健,躬课农业,米盐必亲。平生苦脾痛,至是亦减。晨兴视园蔬,归倦而卧,再越宿遂终,族人骇讶。实万历庚寅年十月十八日,距生嘉靖丙戍年三月廿三日,得年六十有五。不孝孤念古今称女德者不乏人矣,未有如母之辛苦焦劳,流淳颠沛,出万死一生以相吾父而亢吾宗者也。昔陶母断发,柳母丸熊,皆能成其子名。母贤类二母而劳苦过之,孤不肖愧死矣!而母性尤慈仁好施,与簪珥,皆分戚党之贫者,至罄箧无吝。生平未尝笞奴仆,孤或加笞,辄诟怒。损饮食时,造孤避难时事曰:全吾母子者,老父哉。惜哉,失其人也。慈能劳,贵能思,俭能施,沃能勤,母实有焉,没之日,族邻知戚下迨藏获,莫不欷觑泣数行下也。孤同母一妹,弟向亮、向永、向亨皆庶母林出。孙男三,成学、成敏、成昌、孙女六,婚嫁聘字,具先大夫志中。不孝孤摧裂之余,何能述母德万一,姑具其概若此,不敢溢片辞以蹈。夫世之沿袭侈艳,无当情实而愧幽明也。因僭系之。铭曰:面大浑,负重罔,趾阴首阳,郁郁苍苍,中有哲人,息干其乡,谁之偕行,兹为吾母林孺人千秋万年之藏。

叶向高女叶江

叶江,叶向高第三女,十三岁夭折,向高为其撰圹志云:女名江,余第三女也,俞氏淑人出。余庚寅北上至浙江,生女,因名焉。抵京不三月,以先夫人忧归。时余妾有子,长女一岁,女虽孩提,即知相亲爱,兄妹嬉娱,余顾而乐之。释服北上,妾子与女皆病痘,而妾子殇,女时五岁,能恸哭,闻者伤感。余贰南宗伯,俞淑人归,送次女还方家,女随余赴留都,时方十岁,不恋母而恋父,人以为奇。居两载,余以祝厘竣事,过里中踰岁,当之官,行至剑州,意中阻,具疏请告。女谓余:父年未艾,奈何遽乞休,且一室如斗,经营苦不给,何不借官舍而安身,资薄禄以糊口也。余不应,女复以意告其母及余妾,相与牵挽。余终不听返掉至白沙,余往游雪峰,女与家人先归。余后五六日去家一舍,闻女死矣。余惊悼欲绝,询余室,则谓女在白沙已有病,第戒家人勿令父知,父方乐游,恐以我念也。而妾又言,女归即沉笃日,握妾手与语,谓病必不起,又太息曰:吾父不归,吾殆不至此。呜呼,伤哉!女聪慧有至性,或时戏弄,余戒之即止。余室或与妾有违言,女辄譬其母,且深以为非。有饼饵果实佳者,辄藏以遗妾。其死也,余妾哭之甚于其母。即余不德,殇子女多矣,未有如哭女之甚者也。女许余同年吏科都给事中林公材之子某,林公卜兆将迎,女丧,而告余曰:吾为圹者三,左以葬而女,虚其中与右,俟吾与为吾儿室者百岁后合焉。余惟嫁殇非,然有可以义起者,且女固林妇也,庸何伤。遂诺林公之请。以万历三十四年二月某日归女丧于林葬于某山,泪而志之。女生于庚寅年某月某日,卒壬寅年某月某日,年仅十三。铭曰:汝舅葬汝,父铭汝,有归魂魄,宁不同室终同穴,百千秋,谁短折。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09:49:1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王云龙和他的三部手稿
俞达珠

(一)

王云龙(1915-1984)字立蟠,自号“怀山”

民国四年(1915)出生于福清东张魁里乡枫桥村(今东张镇道桥村)。其先祖自清初由闽南迁入道桥,历经二百多年,至云龙的父亲王书循持家时,家道才开始富裕,有能力供孩子读书,师从前清禀生王经辉和永太秀才何友兰。但好景不长,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兴化巨匪郭楼古洗劫道桥村,王家被掠一空,书循腿部被匪徒击中一枪,从此家道中落,十几岁的王云龙也断了求学的机会,为谋生计,在乡里设馆授徒,教乡村孩子读四书五经。

一九三七年,全民族的抗战怒潮如火燎原,国民党政府以抗战名义在各地征兵抓丁,云龙毅然决定掷笔从戎。

到了部队,他所在团部的团长见他有文化又写得一手好书,便留他在团部当文书。一年后,被选送入军校进修,结业后仍回原单位任职。在部队任文职的三年中,王云龙利用不在前线的有利条件,着手整理先期所作的《孙子兵法集解》草稿,又花了巨大的精力,“按现代之图书,索古昔之典籍,究诸家之论说,考核异同,集而成言”,绘制了当时全国三十个省区的山川、河流、交通、关隘、形胜分省图,撰写了《地舆集要》一书。

1949 年到 1984 年的三十五个春秋,王云龙在深山密林烧炭养蜂,他对养蜂进行细心地观察,认真地加以总结,于 1967 年开始着手编写了一本《怀山养蜂集要》。

王云龙留下的三部手稿是:《孙子兵法集要》(内附有《孙子本传》、《吴王问答》、《十三篇论要》和《治兵法》即古代部队的编制等四篇附文)、《地舆集要》和《怀山养蜂集要》。总篇幅约五万多字。

(二)

《孙子兵法集解》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在集解“序言”中说了他写作这部集解的动机是:“兵凶战危,将不素习,未可以人命赏试也”,故作“特刊集解一篇以候后贤”。但未在序言和落款中注明时间。我们在他所辑附录《孙子本传》中,得知此文的写作时间是“民国甲申(1944)年”。至此,我们才明白,这时是二次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王云龙身处中日大决战的历史风云中,七年的军旅生活,他所亲见的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多数军官只知扰民捞财,根本不知兵法为何物。而上层将师,只片面要求其部属“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效忠的不是国家和民族,只忠于直接上司。因此在军队中各自自成体系,遇战事首先考虑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能从大局出发,协同作战。有感于此,王云龙特别强调将帅必须具备“五德”:智、信、仁、勇、严。对此五德,他详细叙述自己的见解:“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者流,用智为先。盖智者,危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得人心也;勇者,决胜乘势,恂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三军也”。接着,他又作了反证:“不智不可以应机料敌;不信不可以训人率下;不仁不可以附众抚士;不勇不可以决谋合战,不严不可以服强肃众”。最后作了结论:“故曰:智不可乱,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惧,严不可犯,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从这里,我们可以体验到王云龙之所以要作《孙子兵法集解》,是他所处时代给他的直觉是将领素质太差,不能适应抗战必胜的要求。但自己官微职小,无能为力,唯有把自己学习所得,辑录成书,“以候后贤”。这一个愿望,可以说伴随了他的一生。到了一九六七年,动笔撰写《怀山养蜂集要》时,再一次提到将领素质在战争中所处决定因素的重要地位。他在“总论”中说:“蜂者,锋也。锋者,利也,如兵之利也。其团结而不散,捍卫而不懈,如兵之制也。故理蜂如理兵,一也。在兵胜敌而不北者,将之才也。将才,则兵胜而生,兵生于外,则国存于内,将不才,则兵败而死,兵死于外,则国亡于内,故求将之能者,必以五德 ……明此五德,则兵勇而胜敌矣”。在这里,他进一步地把“将才”与否,提高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上来看待。因此,我们可以说,王云龙写作《孙子兵法集解》,其愿望是想引起大家对兵法的兴趣和理解,以达到提高将领政治和军事素养,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

王云龙作《孙子兵法集解》,首先就兵法产生的社会条件进行考证。他运用社会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探究兵法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动因。一篇《孙子兵法集解.序》,即是分析社会发展是产生兵法的必然结果和随着社会发展兵法也得以发展的辩证论文:浑混之初,人民蠢性未化,数传之后,人心渐灵,至黄帝始有诸侯之乱。帝授兵法于风后,使伐之,七十战而定天下。历三代,人欲更盛,日事战争,继有周公司马法,太公六韬诸书,今皆不传。传世之兵书,唯孙子之书最古,其著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见艺文志),其图入秦,有番车之阵(见周官郑注),有算经,今存。有杂召六甲兵法(见隋志),其与吴王问答(见吴越春秋),诸书者,或即八十二篇之文。今惟传此十三篇(见于吴王)。孙子之法,即出于黄帝。故其书通三才五行,本于仁义,佐以权谋,推其原,有 X 百 X+有 X法,究其变万而无穷焉。称为兵经,良不愧也。秦汉以后用兵,皆用其法,故历代传之勿失也。武士课之,则无大亏。故曰:“兵凶战危,将不素习,不可以人命尝试也。则十三篇之法,不可不观也。”按照王云龙的考证认为:孙子不是兵法的最早或惟一的作者。而是兵法著作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军事理论家,而且是精于实战的军事家。为了说明这一点,王云龙在《孙子本传》中,作了生动的说明,他说:“孙子为将,三万攻楚,拔舒,杀吴亡将盖余、烛镛,二十万破楚,入郢,威齐晋,孙子之力也。而功归于子胥者,盖功成身退,故春秋传不载其名焉。……后世称兵家之祖焉”。在这里,我们注意到,王云龙把孙子列为“兵家之祖”,而不是“兵法之祖”。他认定孙子是精于实战的军事家,不是只作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对兵法十三篇的注解,王云龙倾注了全部心血,总共注释五百零九条,注文达一万五千六百字。其中不乏精到的见解。如:

一、计篇,兵法本文只有三百一十字,王云龙却作了四十二条的注解。注文达 1760 字,在“计篇”标题下注曰:“军未出境,必先计算于庙堂之上。敌之强弱,地之远近,兵之众寡,两军相临,变动相应。先计而决胜之”。在《五校计.道》的注解,王云龙理解为“道德教化,恩信使民也”,“道者,济之以礼教,导之以政令,化服人心,则士卒感恩,怀我如父母,生死存亡与上同之,终始无危殆也。故《易》曰:悦与犯难,民忘其死。黄石公云:得道者昌,失道者亡,此之谓也”。又如:

二、作战篇:在本文“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之后,王云龙作了详细考证后注解说:“驰车,战车也。革车,辎重车也。古者车战,一车驾四马,轻车甲士三人,步卒四十七人,炊子(炊事员)十人,衣装五人(管军衣等生活用品)厩养(马夫)五人,樵汲(砍柴挑水)五人,计七十五人。重车二十五人,二乘兼一百人为一队,驰、革两车各千乘,乃举十万之众也。”在“故杀敌者,怒也”本文下注曰:怒,军威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怒,则人人争进而杀敌也。田单守即墨,计使燕人劓降者,掘坟墓,使城中人见之,自愿致死出战,遂破燕军。”这段兵法原文(杀敌者,怒也)七字,若不加注释,我们今天的读者,多数人会不知其所云为何者。一读云龙的注解,便一目了然。再如:

三、兵势篇:兵法正文:“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之后,云龙解释说:“当敌为正,傍出为奇。正兵接战,待敌力疲,以奇乘之,则三军皆使受敌而不败也”。接着举战例为证:“汉,吴将田伯禄曰:今王拥兵入大梁,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数万人,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王相会,亦一奇也。吴王濞不从,遂为周亚夫所败。此则有正无奇也。用古代战例来注解兵法,是云龙集解孙子兵法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还表现在如:

九、行军篇:兵法原文“凡处军相敌”五个字,若不经注释,我们则很难理解他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王云龙注曰:“处军,驻军也。相敌,察敌情也”。经他一注,我们才明白:凡决定在某地驻札部队之前,必须对其周围的敌情侦查清楚,以免被敌人所包围、袭击。这样鲜明的注解方法,在十三篇中,随处可见。限于篇幅,不一一例举。

为了完整地解说孙子兵法,王云龙又辑录了《吴王问答》,以孙子初入吴国,答吴王所提战、守、争地、佯攻、佯走、简兵、练卒、设伏、巷战、粮道、士气、突围、分兵守要等十三个问题。全面陈述了各专题的军事战略和谋算。如:吴王问:敌攻我小城,掠我田野,禁吾采樵,塞吾要道,待我空虚而急来攻之,则如之何?孙武子答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斗,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阵则不坚,以斗则不胜。当集合人众,聚谷蓄帛(即近代的“坚壁清野”)保城备险遣轻兵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因以诱之,可以有功。若与野战,则必因势依险设伏,无险则隐于天气阴晦昏雾,出其不意,袭击懈怠,可以有功。王云龙用这种方式解说孙兵法,还表现在他另一篇《十三篇论要》中。这篇“论要”,以假设提问作答的形式来讲述,回答了三十一个专题。如:或问(若有人问):生死之地,何以先存亡之道?答曰:“兵事之大,在将得其人。将贤则兵胜而生,……太公曰:无智谋大略,强勇轻战,败军散众,以危社稷,王者慎勿使也。故曰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殚述了将领的贤能与否,是关系战争胜负和国家安危的大事,“王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地选拔和任用将帅。

此外,《孙子兵法集解》的作者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古代兵制(部队的编制),特意辑录《治兵法》一文并作了解说:古者治兵分偏裨而任之,故治众如治寡。就是说,部队的组织非常严密,小至伍、班、列和基层单位的兵员配备,都有明确规定。其文字不多,罗列出来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兵制的了解:

一人曰独,二人曰比,比参为伍,二伍为班(注:步卒十人)。三班为列(卒长主之,步卒三十人)。三列为连(提辖主之,连加传令三人,运兵二班,樵汲六人,勤务二人,文书一人,军务一人,步卒九十人,合吏士一百二十七人)。三连为队(仆射主之,传令三人,运兵一班,勤务三人,军务一人,书记二人,参议一人,步卒二百七十人,合吏士四百零二人)。三队为营(总兵主之,传令五人,勤务五人,运兵一列,军务二人,书记三人,监军一人,参政二人,间兵五人,步卒八百一十人,合吏士一千二百六十一人)。三营为旅(统制主之,传令一班,勤务五人,运兵一列,军务三人,书记三人,监军一人,参政三人,间兵一班,步卒二千四百三十人,合吏士三千八百五十二人)。三旅为师(参将主之,传令一班,勤务八人,运兵二列,军务三人,书记五人,监军二人,参政五人,间兵二班,步卒七千二百九十人,合吏士一万一千六百七十二人)。三师为军(提督主之,传令二班,勤务一班,运兵一连,军务六人,书记一班,监军二人,参谋六人,间兵一列,步卒二万一千八百七十人,合吏士三万三千零八十一人)。

(三)

王云龙对《孙子兵法》作了集解,又花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制绘了当时全国三十个省区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河流湖泊的地图,撰写了《地舆集要》,注释文字达二万六千五百字。他作《地舆集要》的初衷是什么?我们现在只能从《地舆集要.序》文中去理解,去求答案。他在序言中是这样说是的:

自禹贡以来,四千余年矣。其为山崩、川渴、地震、泽移,不知其几也。诗曰:百川腾沸,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以王横有九州堙没之说,班固有商竭周移之言。禹若生于今日,不能执禹贡之旧文,绳今日之山川。夫天地之通变,古今之因革,时势之迁移,且开凿之迹,莫盛于隋,其次莫盛于元。陂地障堙,东西易其旧途,南北为之新津。旧迹新途,判然难合,是以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览城郭,察形势,求险要。明于条理,则商旅之子,易于问津,征戌之夫,不达迂途。在兵家之要,必明地利。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于神明不测之心,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羊肠之径,不在太行之山,千寻之壑,不在淮水之谿,函关剑阁,天下之绝险也,秦用之而能吞并六国,迨其末也,拒匹夫则不足。孔明出剑阁,能振秦陇,后主守剑阁,而成都不保。金城汤池,得其人则兴,非其人则失。故一定之形,而为无定之势,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知此义者,可以得其奥。孙子曰:不用向导,不能得地利,然向导所以佐地利之惑也。平日尝于九州之形势,辩于四方之险易,审缓急之机,断奇正之用。明其大纲,识其条理,权衡于胸中,此大将之任也。欲专信临时之向导,安得不为敌所愚也。予间尝按现代之图书,索古昔之典籍,究诸家之论说,考核异同,集而成言,以遗后昆。以济便览耳。

从上述序言,可知云龙的用意一是要读者明白,山川形势是在不断变化中,“禹若生于今日,不能执禹贡之旧文,绳今日之山川”。二是指明,“兵家之要,必明地利”领兵之将必明地利之要害,不能勿视,不能无所用心。三是总结前人经验,还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说同样一个函关剑阁,孔明出剑阁,而振秦陇,后主守剑阁,而成都不保。四是要求凡在军之将,必定要亲临实地观察山川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被敌人所愚弄。他引用孙子的一段话:“欲专信向导,安得不为敌所愚”。就是说,战争的双方,都在使用间兵(间谍),敌方难免会派间兵冒充乡民百姓,被你用作乡导(向导),如果你盲目相信向导,就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因此,为将者必须对当代的地形地貌,山川形势和水陆交通了如指掌,“存乎一心”。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王云龙才“按现代之图书,索古昔之典籍,究诸家之论说,考核异同,集而成言”撰写一部《地舆集要》,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和可资借鑑的精神财富。

我们说王云龙花了巨大精力和时间撰写了《地舆集要》,有以下的数据印证。在这部集要中,我们粗略作了统计:他绘制了世界地图(为了标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全国和当时三十个省区的山川、河流、水陆交通的分省地图三十幅。记录了当时全国版图面积一千一百四十七万三千九百四十四平方公里,统洽县邑 2165(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的旗、盟 157),大小山脉 134 条,支脉 207 条,湖泊 47 处,名城(从军事角度着眼)52座。在交通方面,逐条记述了每条河流通行船只的运输里程。全国被记述的 152 条河流可通行机动船的运程有 60439 公里,可通行民船(木帆船)的运程 23412 公里,全国 40 条铁路干线和 20 条支线,统计出总长为 16452公里。这些数据是在每一条河流,每一条铁路的具体分析中统计的。如记述长江,他作了详细的源流叙述后,计出其有运输功能的里程为:机动船(轮船)运程为 32221 公里,民船运程 11577 公里(含长江 31 条支流的运程);记述平、汉铁路干线全长 1213 公里,支线 120 公里。

除了记录统计数据外,对各省的山川形胜,山脉河流、水陆交通、历史沿革,作了分省叙述。对我们熟悉的福建省,他作的叙述是:禹贡,扬州之域,周时七闽地,春秋属越,秦为闽中郡,汉初为闽越国,后置会稽南郡,唐属江南道,宋为福建,元、明、清、民国仍之,领县六十二,地凡十二万零五十平方公里;形势:背山面海,僻居东南,以温、处为北藩,以建昌、南赣为右壁,惠、潮为户,嬴海为门。内以山岭为隔,连络殊艰,处与邻省错壤,罅隙至多,用以守则不固,用以战则不足。幸有武夷之阻,南平、邵武之雄,海湾撩曲,岛屿屏列,北有沙程、三沙之险,南有厦门、金门之雄。闽江镇中,盼顾南北。其记述山川河流:武夷山自赣鄂间之九连山,东北行为赣闽之界。主峰在崇安县西北。相传仙人武夷居此,故名之。有三十六峰之胜,七十二岩之异。北入浙江为仙霞岭;戴云山,迤延于尤溪、双溪间,南达于九龙江岸,主峰在德化县西(又名佛岭);洞宫山,绵延于建溪、古田溪之间,东西直达于闽浙界上,主峰在屏南县西北;闽江为福建第一巨川,其流域占全省大半。上源有三:北源曰建溪,上流为南浦溪,出浦城县鱼梁山,南流右会崇溪,左合东溪,自建瓯以下始称建溪,至南平县南,西源合南源来会。西源曰富屯溪,源出光泽县南,经邵武至顺昌,金溪自西来会,行沙溪口合南源。南源曰沙溪,源出宁化县,西上曰九龙溪,经永安县曲折东北行,始合西溪又会建溪,名曰剑溪。曲折东南流,过尤溪口接尤溪入水口,会古田溪以下,始曰闽江。东流至闽侯为南台岛所阻分为二支,北曰南台江,南曰陶江,有双溪(大漳溪)源出戴云山,经德化过永太,引水来会。至马尾二支会合,经闽安门,抱黄岐岛入海;九龙江,上源有二,一为龙岩之傅溪(雁石溪),一为宁洋之北溪(九随溪)至漳平相会,始曰九龙。东南行过石马,龙汀会合上源东西二溪,经龙溪来会,曰漳江,流于厦门港。汀江。源出长汀县东北,南游过上杭,纳连水行峰市,流入广东,更南流与梅江会,曰韩江,分支由汕头出海。

(四)

王云龙先生在他后半生养蜂生涯中,以兵法所提出的原则和策略来研究养蜂、指导养蜂和总结养蜂经验的。他说:蜂者,虫族之中最有团体者,而孔怀之亲,连枝之谊也。上和下睦,尊王法令,采脂求粉,孜孜不怠,赳赳干城,外侮不患,触物示威,而恃其锋。故其称曰:“蜂”。蜂者,锋也,锋者,利也,如兵之利也。其团结而不散,捍卫而不懈,如兵之制也。故理蜂如理兵,一也。

他正是以“理蜂如理兵”的思路认真总结十九年(1949-1967)的养蜂经验。编撰了既具兵法的辩证思维,又具有丰富的技术内涵的《养蜂集要》。如能把这部著作刊行出版,献给养蜂同行者,肯定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硕果。

我们通读这部《养蜂集要》。深感王云龙对生活的热爱。他曾诲人:“要在困中求活”,“在死中求生”。他言行必果,循着独善其身的道路走完自己的一生。他在集要总论的结尾说:“理蜂奥妙,尽在其中,予虑后学不明此义,特分类下篇,以详览焉”。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他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这就是他撰写集要的动力。

我们说王云龙热爱生活,其实,他还有另外更高的层面。就是认真地对待生活,只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后学,有益于生产发展,他就认真地去做,认真地去观察,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该事物与周围的客观世界的联系。一部养蜂集要,就很具体地体现这一点。一般人视养蜂为一种很普通、很微贱、很艰苦的职业。王云龙却积累了一十八年的实践经验,才下笔著述。文章定名为“集要”,其实叙述的内容是很详尽的。单编目就列出二十八个专题。现罗列如下,以说明其详尽的程度:1、放牧场地;2、迁移场地;3、箱内管理;4、箱外审测;5、春季管理;6、夏季管理;7、秋夏管理;8、冬季管理;9、饲养;10、多王繁殖;11、自然分蜂;12、防止自然分蜂;13、人工分蜂;14、捉王;15、人工育王;16、合并蜂群;17、诱入蜂王;18、围王;19、捉速新王交配;20、防止盗蜂;21、保存巢脾;22、各种病害;23、各种敌害;24、调均蜂群;25、中蜂改良;26、解农菜毒;27、防止咬蜂;28、防止杀蜂。

在每一个专题中,王云龙根据自己经过翻复实践得出的成功经验,作了详述。如第一专题“放牧场地”,他提出:“放牧之规(模)二十至三十群为宜,蜂数少,粉蜜源充足,蜜蜂大量繁殖,易成强群,可以增产蜜量。放牧之先,夏天宜选择阴凉之处,冬天宜背高向阳之隅,勿为烈日所晒,冷风所吹。勿临池塘,交尾王避免遭坠水之失。”对何如防治病害,他不但列出了巢虫、幼虫腐臭病、大肚害、抱子虫、麻花虫、棘花虫、螨虫、壁虱等八种病虫害和蜂虎、蜘蛛、庐蜂、黄蜂、蜻蜓、大乌、虾蟆等七种天敌,还提出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配方。如防治幼虫腐臭病:用大蒜汁一毫升稀蜜水混合,饲喂三四框,连治四五天全愈;或以磺胺噻唑一枚,糖蜜水混合喂而十框左右,连饲三四次可安;或以青霉素一瓶(二十万单位)稀糖蜜水调之约二市斤,喷洒三四十框,连饲三四次可以全愈。从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从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出发,王云龙就不可能提出多种的防治方法和不同防治方法的不同处方。

今天,我们解读王云龙的三部遗稿,可以窥见他的生活轨迹。同时深深地叹惜他无力刊行这三部著作,体味到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意愿而遗憾终生。有幸的是,他的长孙王元亨先生很好地珍存这三部遗稿。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三部有价值的著述能刊行面世。给我们融邑增添一分丰硕的文化瑰宝。

2005.5.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09:59:1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民国时期融北的私人钱庄

余长泓

民国中期,融北先后有几家私人钱庄,发行纸币,在当地流通使用,方便群众生活需要,略记于下。
大约在民国十四、五年间(1925~1926),阳下村富户余孔襄(笔者的胞叔),在福清县城小桥街,开设“中美”钱庄,聘请县城方友镕先生司帐兼出纳,同时发行“中美”一元面额的竖式契纸淡绿色纸币。木质刻版,在家里自己印刷。票面竖约 20 厘米,横约 10 厘米。一元的“壹”字和年月,由胞侄余长资用毛笔草书,另加盖朱色八角形花纹印章两枚,防止假冒。由于信誉卓著,生意兴隆,获利不少。因此不久又在平潭县城开设分店,发行同样的“中美”纸币。聘请表兄施修遂司帐兼出纳,生意倒也红火。但好事多磨,在平潭县城发现“中美”假币,引起攻店(现今叫做“挤兑”)。平潭海岛交通不便,以致资金周转不及,情况危急。余孔襄接施修遂急电,赶忙筹集两千元大洋,雇士兵押运到平潭县城,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敢贸然开门应兑。幸施修遂颇有心计,想出妙策空城计加缓兵计:用六个松木空肥皂箱,在柜台内后排的三个木箱里填满砖块,上面盖一层银元,前排的三个木箱表里都是银元,贴出公告明天开始兑现,也请士兵保护,防止哄抢。开兑之日天气炎热,施修遂有意用放大镜仔细验明真伪,假币当然拒兑,但明知是真币也要再三检验,藉以拖延时间。凡是兑付后的真币票面,都要盖一个“兑讫作废”的朱色长方形木印,以便与老板结算。挤兑者排成长龙,晒着太阳,汗流如注,老弱者体力不支,且饥渴难当。他们亲眼看到福清老板的银元堆积如山,多数人都认为“中美”票不会倒,因此有部分人主动放弃排队,缓解了燃眉之急。余孔襄则连夜赶回福清,两天后又运来四千元大洋,使真币得以全部兑完,化险为夷。紧接着余孔襄报请平潭县驻军侦破此案,果然在当地某村某人家里抄获假币木质刻版,证据确凿,理应依法惩办并赔偿损失,但他家有较硬的靠山保护,余家鞭长莫及,岂奈他何!余孔襄接受教训,认为发票固然利润丰厚,但风险太大,因此主张把福清发行的“中美”票全部收回。
与“中美”票发行的同时,阳下村另一富户刘明泰,也开设钱庄,同样也发行契纸印刷的“建大”一元银票,不久就被假票侵扰而收盘。但过不久,刘明泰在福清县城何氏祠堂开设京果货栈(批发)和钱庄,又发行“华通”五角面额横式道林纸彩色货币,票面比人民币略大,信誉较高,发行量较大。不但能在县城和融北流通,而且可以在毗邻的长乐县的罗联一带流通使用。但好景不长,刘明泰的钱庄因一笔数目较大的存款,一时无资金兑现,引发钱庄攻店,也波及“华通”票挤兑,两面夹攻,资金周转陷于绝境。刘幸有贤内助,四处向富裕的亲友求借到大量的金手镯和其他金首饰变卖,才得以度过难关。
大约比“中美”票更早一点的时期,新局村富户林恒源,开设油行(土法榨油作坊)、当铺和钱庄,也发行竖式契纸货币,面额也是一元,票号“恒源”。同样被假票影响引起攻店,林家当机立断,典出部分田产,才把真币全部兑付完毕,保住声誉。但假票的持有者却无理取闹,状告受害者林恒源,林据理应诉,当局依法驳回,原诉不了了之。
与“华通”票几乎同一时期,西亭村富户陈德安,也发行横式道林纸彩色五角面额纸币,票号“德安”。溪头村富户林阿赊,开设当铺,也发行同样货币,票号“阜康”,都被假票冲击,而宣告兑现收盘。
东田村也有一个富户,也发行二角面额的横式彩色货币。后来结局如何?不得而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08:4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民国末年福清县城的一次谷票风潮

余长泓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积极剿共消极抗日,使日本侵略者有可乘之机,以致抗日战争旷日持久,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物价飞涨,国币贬值。八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又发动三年内战,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物价一日数涨,国民党政府无良策控制。商店害怕国币隔夜降值,因此开始自发实行销售贵重物品者,以黄金价为计算单位,而一般物品则以稻谷为计算单位。此时国币贬值日渐加剧,商店和老百姓都从害怕保存国币到拒绝使用国币。因此市面上大小商品都必须用稻谷交换,实质上恢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制度,把时代倒退了几千年,给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福清县城有一个小商人,名叫陈民生,年近半百,在学前街中段朝南开一家米店,生意清淡,利润仅能养家糊口。此人有些聪明,突发奇想,做无本生意。他无任何批准手续,也无足够资金担保,竟擅自用白报纸铅字排版印刷“民生”谷票五市斤和十市斤两种,票面竖约 10 厘米,横约6 厘米。票的周围花边,用“米”字排列成“凸”形,上方横印黑体“民生”两字,中下方竖印三行仿宋体:右行竖印“凭票支”三个字,中行印“干谷伍市斤”(或拾市斤),左行印“民国三十八年三月”。盖上朱色木质店章和陈民生私章,总发行量仅有数千市斤,草率在市面上流通,各商店和老百姓见十分便利,也都乐意接受,带动米店的营业额明显增加。但好景不长,不到两个月,市面就发现假谷票,而且真假难辩,自然引起持票者恐慌,而爆发攻店(挤兑)。仅一天时间,店内存积的稻谷数千市斤已兑付一空,而持票者仍排成长龙,到天黑关门,宣布明天再兑。实际上陈民生只是小本生意,自己心中有数,确实已无力兑现,当时发行谷票,因利欲熏心,未加周密考虑,印刷质量严重粗枝大叶,毫无防伪措施。陈民生不敢向警察局报案,走投无路,当夜在店中悬梁自尽。
当时福清《融报》曾报道这个消息,并称陈民生长袖善舞,未曾料到有此下场云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11:17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融城育婴堂记

吴学仪 余长泓

旧社会重男轻女之风非常严重,而贫困之象尤甚。其主要原因有二:1、男的可以传宗接代,2、有奉养父母和身后丧葬之义务;女的长大之后则嫁人,虽有心于父母但无能为力。因为封建社会的家庭权力都操纵在公婆手中,为媳妇的要受“三从四德”的约束,三从为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妇德、妇工、妇貌、妇容。因此,除了官僚之家、富豪之户外,弃婴都相当严重。刚呱呱坠地的女婴就把她溺在便桶里,其残酷之状实令人伤心。我国传统的美德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慈善团体、贤达人士纷纷出面要求政府设所收容,故有育婴堂的构建。
融城育婴堂在一拂路的起段,从盛时奎壁石坊往东溯的第二个胡同(俗称衕衙)里,其对面为祀社稷神的振兴境(俗称大王宫)。
堂里为两座小六扇,两座的中间为大厅,厅的两边为住房,每个房有六个床位,可容纳九十六个婴儿。
床位的设备跟医院病房一样,被褥帐枕都是白色的。
两个保育员管一个房间,堂里还配备有医生与护士。到了就学年龄,我县无幼儿园,就把婴儿转到省市去入学。
由于亲生父母把婴儿送到堂里之后就不再过问,故其往后生活情况无从得知。
基督教会在上巷地方也办有育婴堂,它是一级级地往上培养,故其成材额数较多。
上述两堂均创办于清代中叶。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弃婴趋于消失。堂亦随之关闭。兹为使邑之后人知其史迹,爰为之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13:0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古物钩沉

余长泓

千百年来福清农村普遍使用的水车、水礁、石磨和土砻等生活、生产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过去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工具,现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几近绝迹。本人特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一)磨房
微信图片_20190419101449.png
磨房是古老的磨面作坊,分“磨粉”和“粉”两个工场。
磨粉工场
在室内安放上下两块圆形大磨盘,直径各约80厘米,厚各约30厘米。上磨盘的上面稍凹陷,偏外侧凿一个圆孔,直径约 6 厘米,向下直通磨面。磨面中央凿一个浅小圆孔,外围凿一个横孔,插入一条长约 1.5 米,粗约10 厘米的硬木磨手。下磨盘的磨面中央也凿一个方孔,装上铁磨心,使上下磨面凹凸吻合,两磨面都凿有纹路。在磨手末端安上一个“犁盘”和“犁架”。磨面时把小麦倒在上磨盘上面的陷处,套上一头大公牛,拉动上磨盘不停地打转。被磨出来的面粉,从两磨面的缝隙流出,撒落在下磨盘周围的光滑木板上。
粉工场
“粉”是个大木箱,长约 1.8 米,高约 1.5 米,宽约 1 米。内四角用铁钩悬挂一个比木箱略小的木框“粉筛”,前方有像“轿杠”的两根木柄,伸出粉前方两个圆孔。粉外侧上方开个阔口,可以随时倒入粗面粉和取出麦麸。下方也开个活动阔口,可随时启闭取出筛下来的细面粉。在两根轿杠的末端,相隔约 20 厘米,装两根硬木横杆,中间插一根光滑石柱,固定于地下。再在轿杠左右向下各插一根硬木棍,下端各接在地上安放的活动踏板。操作的人坐在凳上,两脚同时用力向前又向后不断蹬动踏板,使两根硬木棍推动轿杠的两根横杆向前撞着石柱,向后也撞着石柱,发出“砰”、“碰”声,使粉筛前后震动,细面粉就往下筛出来。
(二)土砻
微信图片_20190419101654.png
土砻的外貌像一座城堡,分上下两层,呈圆筒形。上层高约 50 厘米,直径约 40 厘米,上沿稍向外斜,略成喇叭形。外围用小蔑条编织,里面用稻草春粘土填成非常坚固的碗状,叫做“砻碗”,底部用杉木板做成方形出口,直通砻面。另用一条松木板从砻碗腰部横贯,在砻碗内叫做“扁担”,两端露出砻碗外的,叫做“砻手”,其下安装一条竹片,叫做“砻拨”。上层底部和下层顶部,叫做“砻面”,都用稻草春粘土填实,各锲人数百个竹片炒成的“砻齿”,纹路排列井井有序。下层外围用薄竹片编成,中部用上石块填塞,下部用松木板交叉做梁,四端下方条装一个木脚。木梁交叉点凿方孔,再插一根硬木棍,长约一米,直径约 4 厘注,下端方柄插入木梁方孔,上段圆形光滑,露出下砻面约 30 厘米,叫做“砻心”。在下层砻体周围约 6 厘米处,另用竹片围绕宽约15 厘米,高约 20 厘米的槽,内外都用较稀的草筋粘土涂布,好像“护城河”,下方有一个漏斗形出口。
砻谷时,两人同抬砻碗,把砻心套入砻扁担中央的圆孔,再在砻心顶部反扣一个长约 20 厘米的“木鸭”,两端用麻绳固定在砻扁担上,使砻碗有些浮动。砻谷时,把谷子倒入砻碗内,砻谷的人双手按住“砻臂柄”,用均匀的力向右前方推,砻碗就从右向左转动,一推一拉,砻里发出“隆、隆”响声,米蒲就“沙、沙”地流到米槽里,每推一转,砻拨就把米蒲拨到漏斗嘴,从而流到下面的竹筐里。
有一首谜语很形象地勾勒出其形状:“远看一座城,近看城两层。上层团团转,下层挨行。雷公那一响,真珠满嘴流。”
(三)风扇
微信图片_20190419101919.png
“风扇”是木质结构,外形像马,用于扬谷和米糠,是一个地道的去劣存精的农用工具。
古时也有个谜语:“远看一头马,近看没马头,大风那一起,真珠满嘴流。”
风扇高约 1.5 米,长约 2 米,宽约 30 厘米,下面有四个脚。“马”的胸部是空膛,上方有四根短柱,刚好套入方形漏斗,漏斗的底部正对着“马胸”的脊部有个口,中间装个活动板,可控制五谷的流出量。马胸中部向左开个扬净的五谷出口。“马颈”的前方和“马臂”的后方,各有两根木柄,以便抬动。“马腹臂”部是圆形的风箱,内装四个风叶片,中间是八角形木轴,从左侧插入一根铁轴兼做手摇。
扬谷时,把五谷倒入漏斗,不断摇动风叶片,风向前吹,开启活动板,五谷不断流下来,被刮去泥粉、谷和杂质,余下饱满的五谷,从出口流入竹筐。
(四)水碓
“水碓”是利用水力舂米和磨面的古老作坊,所以又叫做“水磨”。
水碓都建在溪涧的下游,首先在上游筑坝,使水顺着水渠流动。接着在渠的旁边建两大间房屋,用一根长约 6 米的八角形笔直的松木大轴,直径约 30 厘米,横贯两间的石隔墙,木轴两端呈圆形,横年硬木轴承上,可以转动。在木轴中央,架设松木拼接的立体圆形大木轮,直径约 4 米,宽约 40 厘米。木轮两侧各有 16 根支架,好像现今的自行车轮。周围用松木板横构成楼梯形的槽。木轮装在水渠出口处,靠水流而徐徐转动。
砻谷也用土砻,依靠大木轴上的 16 齿木齿轮,带动土砻中央的铁砻心,使砻碗转动,而砻出米蒲,同样用风扇扬去谷壳。
舂米:在大木轴的另一侧,排列四个石臼,石臼旁各装一个石米锤和扁长木柄,柄的后三分之一处,各装一根活动横杆。与四个石臼相对的大木轴上,各装一个“”形的硬木齿轮。水流带动时,使“”形齿轮拨动石锤木柄,石锤就有规律地举起又片下落,刚好撞在石臼里的米蒲上,逐渐把米蒲舂成白米。
磨面和筛粉:使用的石磨、粉,和磨房用的工具一样,只是把牛拉改为大木轴的木齿轮带动,同样完成操作。
(五)蔗寮
蔗寮是土法生产红糖板的作坊,分榨蔗和煮糖两个工场:
榨蔗工场:工场是露天的,场地面积约有 250 平方米。中央地面安放一块长约 3 米,宽约 80 厘米,厚约 30 厘米的石盘。两端各凿一个长方形孔,由下向上各反插一根高约 1 米的石柱。榨蔗靠两个大石,呈圆筒形,直径和高都约 60 厘米。周围上沿各有等距离突出的石瓣 15 个,完全像齿轮。两石上方中轴处各装一根左长右短的优质硬木轴,叫做“笋”。下方中轴各装个铁的突出乳头。石盘两侧各凿一个方孔,各装一块铁鲤鱼。安装时把铁乳头放在铁鲤鱼上,可转动自如,再做一个硬木盘,长宽厚与石盘一样,两端各凿一个长方形孔,恰好嵌入两端石柱。中段各凿一个圆孔,恰好套入两个笋。左侧露出木盘上方的长笋上,横插一根天然弓形的优质硬木,长约 6 米,叫做“蔗皇”。末端并排装上两个犁盘和犁架。
煮糖工场:筑一座坐北朝南的土墙平房,东西宽约 10 米,南北进深约 6 米,瓦房尖高约 5 米,向南正中开一个大门。首先在厂房的西南角,挖个内外相通的大坑,墙内坑的面积约 4 平方米,深约 1.5 米。坑的上方砌个大型矮锅台,用“斗底砖”隔成四个窝,各挂一口大铁锅,上沿与地面平行。墙外坑的面积也约 4 平方米,深约 2 米,这是烧火的地方。两坑之间隔着石墙,有个较大坚固的灶门,下方另开个洞,可向外挖出草木灰。
蔗汁煮成糖膏时,煮糖师傅用一把大竹杓,直径约一尺,柄长约八尺,快速连续舀起,倒在预先放在地上的大“糖”里,糖直径约 2 米多。再使一把木制形似“扫把”的“糖批”,长约八尺,在糖膏上迅速横直摊平,很快就凝固成糖板。再用一把尖利的双齿“糖叉”,两齿相距约六寸,在糖板上横直划痕,最后用一根粗为二寸长约 3 米的竹竿,两端系上麻绳,由两人拉绳,把竹竿从糖底下拖过,糖底部被竹竿顶起,使整个糖板立时变成六寸方块,从糖上跳起,甚至发出糖板相撞的响声和香味来。
(六)烧酒帽
“烧酒帽”是用杉木板做成上小下大的圆筒,高约 70 厘米,上无盖,直径约 50 厘米,下无底,直径约 60 厘米。中部用锡锻成隆起的隔层,形状像现今的礼帽,所以叫做“烧酒帽”。上层底部有个锡排水管,下层无底,部顶有个锡滴酒嘴,圆筒两端用蔑箍牢。
烧酒时,取已用酒发酵的番茹糊,倒入铁锅内,加水三倍捣匀。端起烧酒帽骑盖铁锅上,用短木棒缠绕布条塞紧排水管,上层放入冷水至将满。灶膛内架起柴块武火猛烧,直到锅内沸腾,蒸汽上升,迂到中层冰冷锡板,凝成无色晶莹的液体,从滴酒嘴不断流出。
福清农村有个谜语:“柴做城墙,竹做环城,锡做城楼板,柴城分两层。上层发大水,下层款款流小姐去舀汤,摸着和尚头。”
(七)石礌
“石礌”有两种,一是田礌,二是埕雷。
田礌:用花岗石凿成,长约 1 米,两端直径各约 30 厘米,呈八角形,每个棱角间有纵沟,形状像洋桃,因此又叫做“洋挑瓣礌”。礌的两端中轴,各凿一个方孔,锲入硬短木轴,叫做“笋”。使用时,在犁架索上系一对“礌钩”,钩住礌笋,套上公牛拉着在田里纵横滚动,碾压干硬的土块或稻根。
埕礌:也用花岗岩凿成,呈圆筒形,长约 55 厘米,一端直径约 45厘米,另一端直径约 35 厘米。两端中轴也各凿一个方孔,也锲入礌笋。用于碾压埕里的大麦使其脱粒。或碾压做肥料用的花生饼,也可以碾压三合灰。使用时,首先要把需要碾压的东西,环形平铺在埕里,石礌大头朝外,也套上公牛和钩,拉着在埕里不断打转碾压。
(八)稻楻和楻梯
微信图片_20190419102414.png
稻楻是圆形的大木桶,高约二尺,口径约三尺半,外围有四个铁环。它是稻谷脱粒的农具,在铁环上各插一根竹竿,围上粗麻布,防止谷粒飞出外,叫做“楻帐”。里放一个单人梯,形状略像可以搬动的短梯子,四边用硬木做成。上小下略大,中间每隔一寸都横嵌一条厚毛竹片,这样就可以打谷。稻平时加盖,可以储存五谷。
还有双人、四人和六人楻梯,框架比较粗大笨重。打谷时,要用两张特制的粗大长凳,叫做楻梯椅,每张长凳上都凿两个长方形小孔,刚好与楻梯下沿的两个木齿吻合,摔打稻谷时,梯与楻梯椅咬合牢固,使用时得心应手。
(九)水车
微信图片_20190419102512.png
水车有两种,一是“手水车”,二是“大水车”。
手水车顾名思义是用手摇动的小水车,它的外貌像条木龙,长 8 至12 尺不等,高约 1.5 尺,宽约 7 寸。上方左右各有一条“龙脊”,两旁用极薄的木板做墙,底部用稍厚的杉木板,两侧等距离用硬木做成“龙骨”,保护“车桶”。上方用窄的杉木做成“车桥”。龙头用优质硬木做成圆筒,叫做“鼓仔”,上装八片木齿轮,叫做“八扇”。中央横贯一根铁棒做轴,紧靠在两侧“龙角”的木轴承上,铁轴的两端各插一根“龙手”短木棒,它的末端又各插一根短铁棒。龙尾也装一个较小鼓仔兼木轴,上插六片木齿轮。再在车桥上、车桶内装 40 多节至 50 多节长方形薄“车叶”,车叶要比车桶略窄,叶片中央插一根木轴,按其形状叫做“羊蹄”,每节羊蹄前凸后,把几十节羊蹄用木栓连接起来,最后把这一串的车叶从车桶穿过,绕到车桥上,用最后一根木栓栓牢。车水的人双手各拿一柄“车手”,套入龙手上的短铁棒,用均匀的力先后前推又后拉,转动八扇拨动羊蹄,使车叶慢慢地从车桥上向龙尾走去,发出“咯、咯”的声音,转到车桶内走到龙头来,把水车到田里。
大水车:大水车是用脚踏,形状和手水车基本相似,长 12 尺至 18尺不等,高度和宽度要比手水车略大,车叶相对也稍大。只是龙头大有区别,轴是一段碗口粗的优质硬木,长约 6 尺,两端是圆形略小。中央也插八扇,两旁四个方向各插四人踏动的“车槌”,两端紧靠在似矮短凳的硬木轴承上。它的外侧各竖一根小碗口粗的硬木桩,下段埋入地下,上方横架一根硬木棒。车水时,由四人同时手扶横杆,背朝水车,脚踏车槌,齐步用脚掌向后蹬动,转动八扇拨动羊蹄,水就“哗、哗”地流到田里。
福清农村也有个水车谜语:“天上木龙飞落地,龙母生子四十二,兄弟牵手去泅水,一串泅来变两队,有的桥顶走,有的水底泌”。
(十)戽斗
戽斗是最古老而简便的提水农具,它的形状是扁圆形的厚木桶。高约1.5 尺,口径约 1 尺多,腰部两侧各有两个铁环,各系两条 5-6 尺长的粗麻绳。
戽水时,两人分站水沟的两侧,两手分开各执一条绳索,先把戽斗倒在水沟里,两人同时双手用力把戽斗向坡上去,水就向上泼出,然后双手放松,戽斗顺势落回水沟里。这样一起一落,戽斗在空中飞动,要配合得十分默契,水就半桶半桶地提到田里来。
(十一)碌碴
微信图片_20190419102645.png
碌在毒是水稻田除草专用农具,有手推碌障和牛拉碌碍两种。
手推碌碌:是木框结构,形状呈长五角形,前尖后平,长约 45 厘米,宽约 22 厘米,厚约 8 厘米。里面前后各装一个六角形“木洋桃”,棱角上装铁片。中部有一条横杆,上装一根向后倾斜的木柄,木柄下段又顶一截短木棒,成“人”形,木柄顶端装一个圆形横杆推手。耘草时,把碌暗放在水稻的纵行间隙中,耘草的人双手扶着推手向前推动,使木洋挑向前滚动,发出“咕碌”、“咕碌”的响声。
牛碌碌:比手推碌碍略长大,但没有手推柄,只是在尖部装一个犁盘。耘草的人套上牛,手拉牛绳,两脚前后站在碌碌上,赶着往前走,碌碍向前滚动,也发出更大的“咕碌”、“咕碌”的响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27:39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置县前后——唐至五代时(618 年–959 年)的福清社会

严孟玉

唐武德五年(622 年)唐高祖李渊派王义童持诏入闽,置泉州(即今福州)都督府,王义童为泉州(即福州)刺史兼都督。
此时福清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和人口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明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卷之二十记载“福州唐(指唐初建时)户 34084。口 75876。”这就是说福清置县前,整个福州府才 34084 户。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到唐圣历二年(699 年)仅仅 81 年时间,据清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福清的人口即达到 47475 户,比唐建国时福州府的人口还多,由于人户增长迅猛,唐女皇武则天才在圣历二年从长乐析出南八乡置万安县。
李渊登基不久,于唐武德六年(623 年)根据各地人户情况,调整了一些郡县,从闽县中析出新宁等地设新宁县,接着改称长乐县。经过 76年的发展,长乐南部八乡,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于是就析出置万安县,到了天宝元年(742 年)改称福唐县。
唐宪宗李纯登基后,因支出窘迫,宰相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称不申报户口,不纳赋税的地方有 15 道 71 州。唐宪宗元和三年(806 年),当时的福州长乐郡中都督府刺史陆庶撤掉长乐县,并入福唐县,两年后,即元和五年(808 年),又恢复长乐县。后梁开平二年(908 年),时治闽的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琊郡王王审知鉴于已由梁代唐,遂将福唐改为永昌。公元 923 年,李存勗代梁即帝位,改国号为后唐,该年为同光元年,于是这年闽王王审知改永昌为福唐。后唐长兴四年(933 年)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称帝,就升福州为长乐府。当时皇后陈金凤福唐万安人,颇有文采,就向王延钧建议,福唐之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永福”、“清源”两地各一字,将福唐改为福清,于是“福清”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说唐和五代期间是福清古代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时期呢?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看:
(一)人口总量变化:
唐代 47475 户。
宋代 48850 户,53054 人。
元代 38658 户。
明代 29108 户(洪武 24 年,公元 1391 年。)
11120 户,41870 人(万历 46 年,公元 1618 年。)
清代 35982 人(康熙元年,公元 1662 年)
37043 人(雍正元年,公元 1723 年)
由上述数字可以说明,福清人口除宋代户数曾超过唐代外,十八世纪以前,福清人口一直比唐五代时少。即使宋时户数略超过唐代,也是每户平均不及 1.1 人。
(二)兴修古代大型水利,惠及百代千秋:
唐天宝元年(742 年)唐玄宗改万安县为福唐县,朝廷即下诏于福唐县治南双迳山下修陂,后世称天宝陂。该工程历时十四年,于天宝十四年(755 年)完工。这一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千亩,一千二百多年来,施惠于音西霞楼至海口梧屿的十洋之田,至今还发挥着抗旱防涝的功能。
五代十国期间,王审知治闽时,除了疏浚福州西湖外,他在福清的水利建设方面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1、在福唐县南的隆仁里,筑海堤七里长,受益民田数千亩。
2、在福唐县井得里开凿两塘,一为大塘,灌溉面积可受谷 3600 担;二为占计塘,灌溉面积 3000 余亩。
(三)文献名邦,始奠基础。
福清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自唐文宗李昂大和四年(830 年)福清出了第一个进士林简言,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福清共考上进士的有 623 人,其中,除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 年)福清神童蔡伯年方 3岁应童子试,能诵御制诗、经真宗皇帝面试,赐进士出身外,其余均经过乡试、会考而得中进士的。从中唐大和四年(830 年)到唐天祐三年(906年)的 76 年间,福清就出了八个进士,其中陈鼎于唐大顺二年(891 年)廷试第二名(俗称榜眼),翁承赞于乾宁三年(896 年)廷试第四名,该榜缺第二名,第三名是杨金鏻,所以也有人认为翁承赞是探花。而翁家三兄弟(翁承赞、翁承裕、翁承检)在十年间(896-906)俱金榜题名,民间称之为一门三进士。
由于翁承赞辅佐王审知在福建兴教办学,福清的民众读书风气也逐渐形成。当时被王审知选入宫内充当才人的福唐县万安里十七岁的女子陈金凤精音律,善填词。她是福建省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作品的女词人,《全唐诗》收她的《乐游曲》两首:
(一)
龙舟摇曳东复东,
采莲湖上红更红。
波淡淡,水溶溶,
奴隔荷花路不通。
(二)
西湖南湖斗彩舟,
青蒲紫蓼满中洲。
波渺渺,水悠悠,
长奉君王万岁游。
(四)名刹大寺始建唐季。
根据明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中记载唐五代前所建的寺院达 51个,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黄檗山万福寺、灵石山灵石寺、石竹山石竹寺这三大禅寺。
除上述至今香火乃十分旺盛的唐时建的三大寺院外,还有圣迹寺、鹫峰寺、台峰寺、佛顶寺、延庆寺、龙卧寺、福山寺、香城寺、应峰寺等45 个寺院建于唐和五代时期。
从置县的圣历二年(699 年)至 959 年的 260 年间,当时的福唐县就建有 46 个佛教寺院和一所道院,这说明当时福唐的经济发展已达一定的规模,人民的生活已达一定水平,人口的总量还达一定数量,因为寺院必须依靠香火来维持的,当然唐特别是五代时,寺院已开始占有农田为寺产。
我们从上述四个方面,可以大体了解到唐至五代时期福清的社会发展脉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36:0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福清历史上两次迁海说略

俞达珠

明清以来,东南沿海曾因统治集团的对峙割据,曾经两次大规模强迫人民迁居内地,一次是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第二次是清康熙元年(1662)。福清滨海,且历来海上交通发达,海外交往频繁,因此,两次迁移,福清首当其冲。人民遭受的灾难特别深重。
明初,元朝残余势力逃至海上,时常抢掠沿海各州县,而内地未及逃走的蒙元官吏、豪右,则暗中与海上的残元势力通信息,相勾结,不时制造动乱。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为巩固沿海统治,一面派江夏侯周德兴来福建建置镇东、万安等二十多个卫、所城池,派重兵驻防,一面下令沿海三十里范围内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居住。称为“调移”。时平潭人林杨给皇帝的“奏蠲虚税疏”,反映了人民所受的深重灾难:“文移星火,势急雷霆。三日之内驱臣等登舟,焚臣等房屋,折臣等基址,仓卒舟楫难完,遗其器物,撇其畜养,粮食不能尽随,资财多致失落,兼风涛大作,人力莫支,覆没之余,死亡过半……爰税秋租……民户虽迁,数额犹存,追征期至,秋毫莫贷。生者代死者之纳,存者代亡者之偿,敲扑之下,何计可逃……十死而无一生,十亡而无一存。”其惨状触目惊心。
朝廷的调移命令是限移民于三个月内搬迁。但专任调移的官员“勘地使”李粉向移民索贿不得,便假传圣旨,把“三月”改为“三日”。海口务厚林《山门林氏族谱》有这样的描述:“民惧罪竟迁,舟楫不足,撤屋材编筏以渡。值暴风大作,怒涛如雷,视前后舟筏,强半覆没,男女号哭声震天。林扬为此事赴京奏请免除虚税,却被系狱天牢。其弟林榔为了探监,二次进京而罹病客死南京,因无力运回而殡葬金坛。
清康熙元年,清王朝与郑成功抗清集团隔岸对峙。清廷为了隔绝内地汉民与郑氏的互相联络。下令迁界。这次迁移,据史籍记载,凡被迁的村庄,所有房屋,放火焚烧,田园荒芜。同时下令禁止片木下海,所有船只、沿海树木全部放火烧掉,造成“滨海数千里,无复有人烟”的惨剧。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后,朝延才下令“复界”,允许人民回原籍居住生活,可是历经二十一年的荒芜,海水冲击,海堤被冲垮,海水浸漫,田园土质盐化,无法耕种,环境严重恶化。人民为了重建家园,付出极大代价。
两次迁界移民的界线在那里,被迁移的有那些村镇,迁移的土地面积有多大,这些具体内容,福清现存的清康熙、乾隆两部县志均没有记载。近日只觅得清康熙元年的调移界线略图。从中统计得知,被全部迁移的乡镇有东汗、高山、沙浦、三山、港头、江镜、龙田、江阴,被部分迁移的有城头(大部)、海口(桥西、桥南各村)音西(下楼、松潭一带)、上迳(大部)、渔溪和新厝(现福厦公路线以东),计十三个乡镇,被荒废土地面积有 4634 顷,占福建被划界迁移 16 州县面积 22394 顷的 20.2%,是全省被迁移面最大的县。其界线沿途如下:
从莆田江口入境,沿现在的福厦公路(国道)向北,经桥尾、峰头、硋灶、蒜岭、棉亭、下里、上张、岭脚,转向东,经洋中、油塘到音西的下楼转向东北到松潭,折向东至龙江南岸转向南,经东峤、晨光、青屿,转北过江到城里、前村、斗垣、牛宅、山下、塔仔门转向东,沿首溪、岩兜、凤屿、胡美、后俸,转向东北经长乐江田一直往北而去。
清政府为了维持浙江一一福建一一广东的交通线,在沿迁界地面挖深沟、筑高墙,设寨建台,分兵把守。严令不准民众越界,一经发现,格杀勿论。以致后来发生酷吏和奸民杀人后,把死者尸体抛在界外,以“越界”罪名强加被害者,以逃脱其杀人罪责。迁界事件在人们心中留下难忘的阴影,直到二百八十年后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福清人相逢时还会互相探问对方是“界里人还是界外人”,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0:44:35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福清人的衣食住行

贾 枚

人的生存需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四大方面。以下笔者就所知,简述福清人衣食住行。

服 饰

福清先民来自于中原,其服饰的演衍与中原无异。唯福清古不产棉,志载先民以葛、麻、蕉为布制衣。清乾隆版《福清县志.地舆志.布之属》曰:“苎布,缉苎为之。麻布,连江、福清、永福皆有之,侯官甘蔗洲出者佳。蕉布,《海物异名志》云:取蕉灰理其皮,织以为布。葛布,缉葛皮为布。上二布诸县间皆有之。其中苎布直至上世纪上半叶仍为民众夏日消暑服装,称“齐布”或“齐衫”。明季之后,棉花传入,民众始以棉絮捻线织布,称“土牵”,布厚如铜板,染以青兰,坚如今日之牛仔布。十九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洋布随之大量拥入,土布逐渐消失,直至今日各种机织布已完全占领了服装市场,服装的式样也受西风东渐的影响,由大襟衫、对襟衫、改良东洋装到西装,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同时,饰品也很大的变化。

传统服装福清传统服装指的是晚清以前的服装,其形式以唐装和旗装为主,大襟、布扣、无袋、立领是它的基本特征。

大襟衫一一旧时男女老少均穿大襟衫,分长中短三种,分别冬夏春秋四季穿著。大襟衫均立领长袖,右衽,纽扣多以布条编织,也有用铜银等金属打制。衣上一般没有口袋,物件多装在束腰以上的怀里。男子在大襟衫外束腰带,女子在大襟衫外系“衣身裙”。男子的大襟衫一般没有装饰,女子大襟衫多有“滚边”。

对襟衫一一旧时也有不少男子穿对襟衫,称“对面排”。对襟衫也是立领长袖,前襟缝有左右口袋两个,有些还在左胸缝“表袋”一个。纽扣亦为布扣,七扣九扣或更多,穿著对襟衫可束腰,亦可不束。

大腰裤一一旧时男女均穿大腰裤。大腰裤裤腰宽大,一般缝有一条三至五寸宽的白布裤头,穿着时要将裤头左右折叠起来,束上布带。男女均不穿内短裤,视天气冷热,凭个人经济条件穿一条或多条裤子。

折裙一一旧时女子婚后也穿裙子。裙子系折裙,颜色为红兰青三色,滚边或绣花。新婚或丈夫健在的穿红裙,平时或丧夫的穿青裙,裙内仍穿长裤。

裤——旧时男子夏季亦有穿短裤的,称裤,与大腰裤相似,而裤管较短,长仅及膝。

漏纲裤一一旧时先是作为内裤穿着,后因其比大腰裤方便,便流行起来。其裤腰没有大腰裤大,也不加缝白布裤头,而在裤头处缝制折边,内纳布带。有些漏纲裤裤脚也缝折边、纳布带。

依身裙一一旧时女子平日都在裤子外加穿围裙,称依身裙。以保护衣襟和裤子不易肮脏。依身裙是一块两尺见方的格子布料,束腰部分两角缝有绣花角饰,称“依身裙角”。中间另缝一块一尺左右的紫色或兰色布块为饰。依身裙用手工织造的布带束在腰间,称依身裙带。依身裙带染成红色或紫红色,长数尺,末端有流苏,是女子一种常见的装饰。

棉袄一一式样与对面排相似,唯其有面里双重,中夹棉花,是冬季寒衣。

夹袄一一式样亦如棉袄,亦有面里双重,中间不纳棉絮,是初冬衣著。

长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者常穿的衣服,也分单、夹、棉三种。式样亦同大襟衫,右衽,唯衣襟长及足面。

马夹一一也叫背心。原是套在长衫外面的无袖紧身背心,后来也常穿在内衣与外衣之内,用以保暖。

旗袍一一旧里知识女性常穿的服装,源自满族女子服装,是一种高领、紧身、两胁大开衩的长衫,极能体现东方女性的曲线美而倍受推崇。

肚兜一一福清话称为“坠仔”。是一块鲎壳形的布兜,中有大袋、绣花。以前不但孩童穿着,连成年人、老人也穿肚兜,袋中可装小件物品或铜币。朱帽一一顶上缀珠的圆型小帽。

帽环一一布制,无顶,黑布或红布绣花,孩童或女子戴。

虎头帽一一上缀双角如耳,正面绣虎头缀银饰的孩童帽。

布鞋一一布面布底或布面胶底便鞋,一般为青黑色。

绣花鞋一一鞋布绣有花纹的布鞋。

木屐——用木头制成的鞋,以胶皮带或布带为面,形似今日的拖鞋。汉.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福清多雨,过去处处道路泥泞,故以木屐十分普遍。

草履一一又称芒鞋,用席草或稻草搓细绳编成,有的还夹上碎布条更耐穿,结构与当今的凉鞋相似。

高底鞋一一绣花布面木底鞋,木底如船形,中高是旧时新人所穿的鞋。

棕蓑一一御雨的草衣,以棕片缀拼而成,又称“棕衣”。

斗笠一一以竹蔑为骨,蒙以箬叶,又称“箬笠”、“福清斗笠”。

粽鞋一一旧时女子多缠足,所穿鞋小如粽,故称。另有小脚女子夜间睡觉时穿的小鞋,称“睡鞋”。

荷包一一旧时衣服多无口袋,大件物件多藏在怀里,小件物件则放在荷包里。荷包,布制小袋,绣花,以带系于腰间,女子多系有荷包,故常为信物。

香袋一一亦称香囊,布制小袋,内盛香料,置于大襟衫开襟处。

帕一一女子衣饰,多系于大襟衫开襟处。

头帕一一福清多风,女子怕吹乱头发,外出时多包披头帕。

油巾一一旧时老年女子绑在额上的黑色布巾。

青门妹一一旧时孩童发式,头部四周剃光,仅留脑门一片和后脑一根长发。

发髻一一旧时已婚女子的发式,挽发为结,故名,发髻上常饰“扁耙”、“簪”等头饰。天官锁一一多为银制,锁形,有链,是孩童饰品,挂于胸前。迷信以为可作护身符。

手镯一一多为银制,亦有玉制,女子手饰。

耳坠一一银制,女子饰品。

戒指一一金银或玉制,多为女子饰品,男子亦有戴。

改良服装

上世纪初叶起,受西风东渐和日本服装的影响,福清民众服装也与各地一样,欣起一股改良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山装的普及和西装的滥殇。

中山装一一上世纪上中叶知识分子常穿的服装,由日本便装改革而来。立领或翻领,前襟缝有四个口袋,袋口有翻盖并可扣,上略小下大,中间有五颗纽扣。亦分单夹两种,夹衫一般以哔吱为面料质地较好,价格不菲。

列宁装一一五十年代知识女性常穿的服装,实为小领西装的改良型,现已不多见。

毛衣一一这是近 50 年来人们常穿着的衣服,用羊毛编织而成,分内衣、外套两种。以往人们常穿的多为自己手工编织的毛衣,现已少见,代之以机织毛衣。

军制服一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服装。原为军队制服,仿中山衣,四袋(宫服)或双袋(兵服),但袋为暗袋即衣襟上仅有开口和翻盖,草绿色,钉隐眼扣。青年装一一仿中山装,立领,上一下二,三袋,袋口一般无翻盖,纽扣隐在挂面内。

解放鞋一一原为军鞋,布面胶底,草绿色,系带。现代服装改革开放以来,融人服装变化很大,现时民众穿衣已完全呈现“自由化”局面,中西合璧,五花八门,传统者有之,时尚者有之。

饮 食

福清地处沿海丘陵,气候属南亚热带,温热多雨却又流短河浅缺乏水源,物产种类颇多却又欠丰裕。因而食物中的主食以甘薯为主。

福清居民祖先多来自中原,有的还是由中原迁闽南再迁福清,因之其饮食习惯中保留了较多的中原尤其是闽南化了的中原习俗。且福清人早就远涉重洋迁居海外,也带来了许多域外食风,形成了今天古今相济中西共有兼收并蓄的食俗。

主食

主食是指一日三餐主要食品,因古今生活质量不同,变化很大。旧时以番薯及其加工品为主食,今时则以米面为主食。

糜一一大米加较多水煮成,又称“粥”、“稀饭”。是西部稻谷区人们的主食,现已普及全境。一般一天三餐中有两餐食糜。

大米加较少水煮成或蒸成,又称“干饭”,是西部稻谷区人们的主食,现已普及全境,一般一天三餐中有一餐食。而东部龙高半岛和江阴岛等“地瓜区”,过去仅在过年过节和喜庆时才吃。

番薯糜一一旧时“地瓜区”人们常食的主食。把鲜甘薯置于特制的“薯擦”上擦成糜状,加薯块煮成,有些家境尚可的人家则在其中加入少量大米,亦称“番薯糜”。现几绝迹。

薯钱一一薯钱是把鲜甘薯切成片状晒干而成。煮时加水成带汤水的“薯钱”。是旧时春夏二季“地瓜区”人民主食,现为少数老人怀古食物。

大麦糊一一也称“麦糊”,每年三月大麦收成时,将其磨成粉,加“薯钱”煮成糊状,旧时是部分地区人们季节性主食。现已成为乡土特色小吃。

番薯钱糜一一在煮大米糜中加入适当的番薯干,旧时是“地瓜区”殷实户,稻谷区小康户的主食之一。现在是时尚主食。

面包及糕点一一近二十年来,人们生活变化很大,许多人家尤其是青年人,早餐则以面包、糕点等面制品为主食。

更顿

更顿是旧时福清地区人们食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一般农户平日里的饮食仅以大米糜、番薯糜、薯钱等为主,佐以简单的萝卜干、酸菜、咸小鱼干之类小菜。为了调剂饮食,也为了节约粮食,大多农户都在晚餐的饮食上进行烹调、煮一顿以青菜、小杂海鲜加少量粮食的所谓“好暝”,俗称“更顿”。

更顿的品种很多,主要有:

咸糜、咸饭一一把海蛎等海鲜、青菜掺和在大米中煮成菜稀饭,称“咸糜”,也叫“菜糜”。这是稻谷区主要的更顿食物。如在咸糜中加入小芋艿,则称“芋糜”,加入番薯块则称为“番薯菜糜”。如煮成干饭则叫“咸饭”。

调薯粉一一在青菜汤中调入掺上水的番薯粉(水淀粉),有的再加上一些“米粉碎”、豆签、面碎之类,称“调薯粉”,是福清人最喜食的饭菜之一。如在调薯粉中加上与番薯粉调合的鱼肉等撮咸块状,称“粉撮”。如蛏粉、蛎粉、肉粉、鱼粉等则比一般调薯粉更胜一筹。

耍粿一一将大米或米碎用石磨磨成米浆或细粉,和水调成糊状,再把调好的米浆环抹在已经煮沸了汤水的锅边,形成薄片状的食物,福州话称“锅边糊”,福清则叫“耍粿”或“鼎边”。若是白开水汤,则在“耍粿”里加白糖,称为“白粿”。叵若汤中加有青菜、肉料、海鲜等佐料,则称为“料粿”。这种食品除作更顿外,还常以此待客,或作为农心时的“点心”,以及病人口重时的换口味的食物。

煮米粉、炒米粉一一福清人称“米粉丝”为“米粉”,粗的叫“大米粉”,细的叫“米粉仔”。不论“大米粉”或“米粉仔”,都是福清人待客、更顿的食物。一般作为更顿时用煮。在汤中加青菜、肉丝、海鲜,放入“大米粉”则叫煮大米粉,若再加入芋艿则叫“煮芋米粉”。若放入“小米粉”则叫“煮米粉仔”。清明前后红苋菜上市,有以红苋菜煮小米粉,汤色紫红,十分诱人。待客时一般是炒小米粉,用油多点、用料多点,另备菜汤佐食。

煮切面一一福清的传统切面就是北方的手擀面,面粉是自己种植的小麦粉,有一种特别的麸皮味。煮切面的汤料与煮米粉仔相同,只是有些地方还要在汤中加一些五香粉或胡椒粉,以增加香辣味。

煮豆签一一豆签是用各种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磨成粉,加入面粉,番薯粉等擀成薄片,再切丝晒干而成。煮时先烧开与煮小米粉相同的汤料,再加入豆签即可,是福清独特的地方食品之一。

番薯咸、薯糜咸——即在番薯块汤或番薯糜汤中加入青菜、海味等。在各种更顿食品中这种番薯咸、薯糜咸可算最低级的。

老鼠仔一一又叫“番薯钱”,是用碎薯钱或薯钱皮捣碎磨粉,和水捏成块状,上竹篦蒸熟,因形色均似小老鼠得名。食时蘸糖水或酱油,就米汤或菜汤。

风味小吃

福清地处山海间,气候温热多雨,各种物产品类繁多,加上五洋杂处、中西交汇,故以风味小吃品种很多,这些风味小吃,有的是节日食品,有的是家常小食,择要介绍。

光饼一一本名“缸饼”,是以面粉半发酵加盐、碱,揉成面团,一面蘸上芝麻,中间穿孔,再贴在特制的饼缸中用松枝烤熟。相传是明季抗倭名将戚继光首创。据说时因战事汉仍,气候多雨,战士时常吃不上饭而延误战机,戚将军让人按老家山东烧饼的配方和方法烤制干粮,为方便携带在中间穿孔以系绳挂于腰间。并撒芝麻以防上火便秘,故名“光饼”。此乃民间传说,不见正史有记,姑作美谈。光饼中有不掺盐而掺糖的且不撒芝麻,称“软烧饼”。

食用光饼时,常从中间切开,夹上蛎饼、炸豆腐、红糟五花肉、海苔脯、小鱼干至生花生米等。有的在烤制前还在中间包入紫菜称“紫菜饼”。风味独特,香酥脆三绝,被称为“福清双堡”。

蛎饼——一种油炸食品,用大米加大豆磨成浆,抹在特制的“蛎饼勺”中,加上时令蔬菜、紫菜、瘦肉、蛎,再覆以米浆,入花生油锅炸熟,外酥内软,油香浓郁,是福清许多地区节令食品和风味小吃。扁食——又称“扁肉” ,即北方的小馄饨。以精面粉擀皮,内包以五花肉、水发香菇、尾梨丁及各种调料调制的馅料,入沸水煮熟,再冲入和有炸蒜末、葱珠的高汤。皮薄馅足,令人大快朵颐。

苔脯——清明时节,海滩上海苔旺长,民有采其洗净去除泥沙后,和以番薯粉,加上调料,用花生油煎成饼,香鲜无比,营养丰富。

鱼丸、鱼饼——鱼丸福州地区各邑均有,福清鱼丸重在选料。福清鱼丸必以鲨鱼、鳗鱼为原料,去皮去骨,剔除头尾,后斩成鱼茸,依一定比例调入盐水打成浓浆,后按比例慢慢调入上等番薯粉,再经手搅百转,打成乳白色的浆料。挤丸时还要包上用上好酱油调制的五花肉,再入沸水煮熟。食时配以高汤。外韧内鲜,有咬劲,名闻四处。

以鱼丸料加入鸡蛋、面粉,再入油锅炸熟,即成“鱼饼”,此为福清独有的小吃,又是宴席的特色菜肴之一。据讲鱼饼的诞生是一次厨师灵机应变的结果。相传有一富户原定第二天宴请,厨师尤长调制鱼丸,已将鱼浆打好,但因客人路途延误,宴席改期。时值盛夏,鱼浆极易变质,厨师急中生智,以面粉鸡蛋掺入后油炸,逐成名食。

饺猫——又称“番薯饺”。以甘薯淀粉和鲜番薯为主料,先把鲜薯蒸熟、捣碎后和入甘薯淀粉,反复揉和,使其均匀劲道,再擀成饺皮。然后包入用炒花生仁、芝麻、红糖调和的甜馅。最后入油锅用当年新榨的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外酥内糯,甘甜适口。

海棠糕——用当年收成的大麦磨粉,加水调匀,舀入特制的海棠花型的铁匀中,内加红糖粉,入油锅炸熟,风味独具。

起家粿——福清最常见的节日食品,每年的端午、七月半、中秋、春节等节食,家家户户都是蒸起家粿,以示“日子红火”“起家发财”。

起家粿的原料简单,米、麦粉、番薯粉、鲜番薯等均可,以米为主料的尤常见。制法是将大米水浸磨浓浆沥干,加入蒸熟的鲜番薯或番薯粉、红糖(红色红,故以多用红糖)、粿母(也叫肥母,过去多是在上次蒸起家粿时特地留下一块生料,晾干备用。现时多用发酵粉,但风味不如以前),揉匀后置大钵中发酵。蒸制时下垫香味适人的山香姜叶(俗称香粿箬),武火猛蒸。起家粿原料简单,风味特异,香甜绵软且暄,是福清人爱吃的小吃,以不敆齿为上等技艺。

据讲起家粿的产生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南宋时,有个祖籍山东的人家,在金兵占领了他的家乡后逃难来到福清,因他不习惯吃福清的大米糜,就用麦粉、米粉依家乡蒸馒头的方法蒸成干粮。但因福清地气暖热,往往发酵过度,蒸出的东西不像北方馒头那样劲道,但却很适合南方人的口味,许多人爱吃。于是他便以此为业,专门做起了蒸粿的生意,不想几年后发了家成了当地财主,于是人们纷纷仿效,还把这种称为“起家粿”。

芋粿、炸米菱——福清盛产各种芋头,用芋头加工的小吃品种不少,其中最普遍的是芋粿。鲜芋蒸熟去皮,揉成泥,加入米浆中搅拌均匀,上蒸笼蒸成坯,再切成三角形,入花生油锅中炸熟,外酥内糯,芋香扑鼻。龙高一带不产芋,则用纯米浆蒸坯,内加虾皮之类干海味,切成菱形小方片油炸,称炸米菱。

芋丝——将芋头在擦板上擦出细丝,拌入面粉,香葱,虾油摊成片状,入油锅炸熟,香酥鲜嫩,十分可口。

番薯丸——番薯蒸熟捣泥,掺入番薯粉,揉成面团,擀成皮,内包肉糜、紫菜、炒花生米和虾皮等馅料,搓成乒乓球大小的丸。煮好青菜、笋丝鲜汤,放入番薯丸,汤水滚沸后再加入少许小米粉丝即可。是龙高一带“地瓜区”十分普遍,受人喜爱的小吃。

九重粿——大米加水浸泡,磨成米浆,拌入草木灰水(或食碱),蒸笼上锅武火烧开汤水,再一层一层地倒入米浆,蒸熟后成片层状,称九重粿。有的还在米浆中分别加入红糖、白糖,蒸出的九重一层红一层白,十分好看。食时也依口味调糖蜜或咸鲜调料,是夏日消暑食品之一。

炒糕——上好纯番薯粉调入糖水,成稠汁状。铁锅下许花生油武火烧热,再慢慢倾入薯粉汁,边倾边用锅铲翻炒,使其凝成胶状。待汁水全部凝结后,取方木板两块,一块平置,撒上炒花生米末和芝麻,再用另一块木板夹压,使其成片状,后再切成菱形小块。现时有用藕粉、马铃薯粉代替番薯粉,其色更加晶莹清亮。是夏日消暑食品上选。

老鼠米时——面粉与糯米粉按比例调匀,成面泥状,将面泥在特制的木板上摊平,撒入红糖花生芝麻末或豇豆沙,再复成圆柱状,入油锅炸熟,因形似小老鼠,故名。

薯粉面——又叫土冬粉,以番薯粉为原料。将番薯粉调成糊状,用蒸年糕相同的办法将其蒸熟,候冷,用特制的手刨将其刨成粉丝,晒干即成。

薯粉面以江阴所产品质最好,紧韧爽滑,是烹煮点心和做汤的好原料;若佐以蛎、蛏等海味,风味更佳。

土米粉——又叫假米粉、米面。选用优质大米淘净,水磨成浆。用特制的米粉盘将粉浆蒸熟,候冷,切成条状,晒干即成。煮法与薯粉面同。

西门外土米粉外形似扁面,有光泽,可干藏。烹煮后,风味与河粉相似。

索面——亦称线面,是福清及福州地区特产之一。

索面白如雪,柔如丝,细如线;煮时不糊,柔软润滑,不粘牙,易消化,是老少咸宜的面食。

相传线面是王母娘娘的女儿九天玄女为母亲寿诞而精心制作的寿礼,所以福清城乡有吃太平(鸭蛋)面庆贺生日的习惯。太平面还常作为点心,宴请第一次上门的贵客。

除太平面外,烩灸人口的还有羊肉线面、排骨线面、番鸭线面、鸡丝线面,素菜线面等,主米都是线面,不过“交料”(点心面)不同而已。

地方风味宴席

宴席多是一个地方的饮食精华,最能表现地方物产和地方文化,体现地方习俗。福清传统宴席是在农家菜基础上发展起来,原料多是地方物产,加工方法有煮、炒、煎、炖、卤、炊、等,口味偏酸甜,菜式重汤汁,原料以海鲜为主。近年来,由于文化交流频仍,各地菜式相继传入,川、潮、京、粤各派纷陈,成为宴席的主力。但人们吃以后,又怀念起传统农家菜,许多从宴席上消失多年的地方菜,又出现在席面上,了却人们怀古之情。

豆腐焖——全国各地以豆腐为原料的菜品很多,豆腐焖是福清独特的一种。豆腐焖原料简单,但选料却很考究,豆腐要用盐卤点凝的南豆腐,紫菜要选小麦岛礁石上生长的野生坛菜,牡蛎最好是味足不腥的江阴小牡蛎,番薯粉要纯正无渣的。待豆腐切碎,与紫菜、牡蛎、葱蒜等煮熟,再缓缓倾入浓薯粉芡,边倾边搅至熟。正宗的江阴豆腐焖多不用味精调味,讲究原汁原味。

煮芋蛋——福清人称芋艿为芋蛋。选乒乓球大小的芋仔,去皮切开两半,清水煮熟。油锅炒芹菜蒜、姜未下牡蛎,加盐和笋丝调味,倒入煮熟的芋仔,再次煮沸即可。

煮鳗仔干——福清沿海出产一种小海鳗,当地称面鳝。将鲜活面鳝洗净,置石板上用鹅卵石捶敲,边捶边加入干番薯粉,使其成为片状,日光下晒干备用。如面鳝数量不够,亦可用鱼体较长条形的小鱼替代,统称鳗仔干。煮时先以油锅炒芹菜蒜,再加入鳗仔干,焖熟。

糖粿耳——福清地区缺水,旧时主粮是番薯,水稻甚少,糯米更少,所以许多地方不蒸年糕。宴席上又少不了甜食,于是人们便仿煎面饼的方法,将糯米粉、红糖水调成稠浆,下锅油煎成圆片状,冷却后切成菱形小片,油锅熬白糖汁,加入炒花生末、芝麻,最后将切好的菱形小片入锅,翻炒出锅。

白煮肉片——选用猪脊柱两侧的核桃肉,横切成两毫米厚的薄片,锅中宽水大火烧汤,沸后,倒入切好的肉片,稍顷肉片七成熟时捞出。文火将余汤烧成深汁,加盐等调料,淋在肉片上即成。有的还在白煮肉片汤汁中加入本地酸菜,风味更佳。

烰虾——海虾去头,用盐、酱油、料酒淹渍片刻,面粉加红糟、鸡蛋调成糊状。锅内宽油烧七成热,将渍好的海虾放在面粉糊里沾匀,入油锅炸熟。上桌前,再次入九成沸油中复炸。

烰鱼——选个体较大骨刺少的海鱼(现亦用河鱼)去头去骨,切成长一寸宽五分的长条状,拌上面粉、番薯粉、调盐、五香粉,入油锅炸熟。上桌前亦复炸。马鲛豆一一选两斤重以上的大马鲛鱼,去头尾,仅留下背脊两侧两条鱼肉,切成长宽各一厘米左右的鱼丁,拌番薯粉油炸。油锅炒蒜、洋葱,加水,以盐、糖、醋、笋丝为调味品,汤沸,加入炸好的马鲛鱼丁即可。

煎蛎饼——有些地方也称煎蛎猴。选清水小牡蛎,洗净去壳末沥干,肥肉切成三分成方的小丁,蒜白斜切,将以上三种原料混合,加番薯粉、水、鸡蛋、盐调成糊状,入油锅煎成片状,如闽南的仔煎。

馕锁卷——锁卷即小枪乌贼。将锁卷去头、肚及墨囊,洗净。选七瘦三肥的猪肉加水发香茹、葱头、尾梨,剁成馅末,再加入调料及水淀粉,拌匀后填入锁卷中,上蒸笼蒸熟。

鱼饼——鲨鱼、鳗鱼斩成鱼茸,加盐、鸡蛋、面粉打成浆,在手掌心中挤成圆状,中纳肉茸,尾梨丁,入油锅炸熟。

全节瓜——福清人称黄花鱼为“黄瓜”或“瓜”。黄花鱼去鳞剖腹,洗净控水,用料酒、盐、姜汁渍片刻,裹干淀粉油炸成外酥内软,装盘。上桌前,用金针、胡萝卜、番茄丝、肥肉丝加调味品勾芡后淋在炸好的瓜鱼上,这道菜一般只上桌,不食用,寓意“全余”。

荔枝肉——实为京菜中的“里脊肉”。福清厨师据其作了改良。把猪里脊肉切成荔技大小,并在肉块上剞十字花刀,佐以白糖、香醋、红糟、香茄酱、酱油等调料,沾水淀粉油炸,上席前再加炸马铃薯入锅翻煮,再泼少许蒜头酱即可。

太平燕——太平即鸭蛋,语出福州方言中“蛋”与“乱”音近,“鸭”与“压”音同,“鸭蛋”即“压乱”,“压乱”之后天下“太平”,故福州方言区人们均把鸭蛋别称“太平”。“燕”为燕丸,也是福州地方特有的食品。瘦猪肉去筋,用特制的硬木锤敲打成茸,边敲打边加入精纯番薯粉和糯米饭团,再擀成薄纸厚的薄片,煮前切成方片,内包以猪肉茸、尾梨丁、香葱珠等调成的馅料,折叠成燕子形状。食时象下混饨一样煮熟,再配以熟鸭蛋,是福清喜宴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一般在半席时上桌。客人要等主人“喊谢”燃放鞭炮后方可食用。

卷煎——即苏沪一带人称的煎堆。术(糯)米加水泡发,煮成干饭,放凉后,用手捏成鸡蛋状,入油锅炸黄,趁热滚上绵白糖。

米时——宴席上的有两种,一种是白,一种是豆末。自即福清冬节日吃的。豆末是在白外滚上一层和豆末、炒花生末、蔗糖拌成的末并销压成饼状。无论何种均取“时来运转”、“有时有节”喜庆之意。

金针羊——福清的山羊属高山羊,味美无膻。选取羊项,羊抽(筋骨),切成小块,入姜油锅稍炒,加水发金针(黄花菜),料酒、盐、水,武水烧沸,再文火慢炖,肉烂汤鲜,美不胜收。

花生红枣汤——宴席甜汤一种。福清盛产花生。将花生仁用开水烫后去红衣,放入瓦罐,加水煮开再文火熬酥烂。入席时,兑入清水,加上红枣、白糖,再次烧沸即可上桌。

不同宴席上的特殊食品——福清习俗不同宴席上有一些特殊食品。如寿宴上要摆面制寿挑和福清大礼饼。满月酒宴上要上一道外壳染成红色的鸡鸭蛋。结婚喜宴上要上红枣花生汤或桔瓣香梨汤,分别象征“早生贵子”或“吉吉利利”。

调味品及小菜

福清地区食物的调味品多种多样,除了普遍使用的盐、酱油、蔗糖之外,还特别常用老酒(料酒)、红糟、米醋、笋丝、五香(八角)、虾油、豆豉、胡椒等。笋丝——以嫩竹笋切丝,加人盐和米汤,任其发酵,成为一种既酸又鲜的调味品,是福州方言区特殊的调味品,多用在滑粉类菜肴上。如马鲛豆、春仔粉、蛎粉、蛏粉及煮芋蛋等。

虾油——即广东的鱼露。用海产小鱼虾盐渍,置日光下曝晒,出汁后把汁滤出,即为上等虾油。余下的鱼渣再加盐水曝晒,再熬熟后滤出鱼汁,为一般虾油。其味咸鲜,在味精普及之前,是福州地区主要调味品之一。

豆豉——福清传统豆豉是家制的。将黄豆煮熟、摊凉后拌上炒熟的小麦粉,摊置在竹箩上,待其酱菌生成后,加入食盐、凉开水置陶钵中,移到日光下曝晒,十天左右滤出酱油,余渣日晒成干品,即为豆豉干。多用于煮鱼等菜肴。

红糟——红糟是酿制老酒(黄酒)的副产品,因其中含有红曲素,故呈鲜红色。其味香甜微酸,有很浓的酒香且色红兆吉庆。福清地区用红糟为调料的菜肴有:红糟肉、红糟鳗、鱼、虾、红糟水鸡(田蛙)等。

豆腐乳——豆腐乳和豆腐一样是我国特产。豆腐乳以其独特风味,成为佐餐佳品。福清的龙田、江镜、港头、三山等地农家素来有酿制豆腐乳以供自家食用的习惯。近来村民除在本地集资办场坊外,还在外地与当地厂商合资设厂,大量生产豆腐乳,因而福清豆腐乳名声鹊噪,十分畅销。福清豆腐乳选用本地出产的优质黄豆为原料,选料严格。应用两次发酵,两次装缸的技术,工艺精良;采用优质红糟、老酒、花椒及其他各种佐料吊味,风味独特。产品呈橙黄色,悦目夺人;口味纯正甘美,包装卫生美观。远销省内外各地。

福清菜干一一又称菜脯,是用萝卜加工而成的。福清各地皆有腌制菜干的习惯,以城头星桥生产的菜干商品率最高,质量最好。星桥菜干选用个体适中、形正无疤的本地良种萝卜为原料,纵切成条,精工腌制,具有质地脆嫩,芳香可口,不咸不淡,微酸带甜的独特口味,不但是当地民众佐餐小菜,还运销外地。旅居国外侨胞还不远千万里,把菜干作为礼品带往国外馈赠亲友。

豆腐面——又称腐片,形如面条,颜色牙黄,清香爽口,久藏不霉,可与肉丝干炒,亦可与白菜、肥肉煲成浓汤,富有营养,便宜实惠,以东张所产的豆腐面最为著名。制作豆腐面主要原料是黄豆。选用优质黄豆淘净,水泡、磨浆,制成厚约三分的豆腐干,日晒后刨成薄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19 11:05:27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0 21:53 , Processed in 0.06721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