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第二章 农业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1 17: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2745 1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二章农业

音西村(大队)在集体经济时期,曾充分发挥各种自然和人力优势,发动了大规模的开荒造田和科学种田运动。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派出的驻队机构和人员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全国注目的农业先进典型。

第一节农田基本情况

一、耕地面积

新中国成立前,全音西各类土地总面积为4463亩,绝大部分土地分别属于城关或本村地主所有。这4000多亩土地被分割成4000多块,其中700多亩在荒坡野坟间,300多亩系卵石累累的沙滩田;山地梯田576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集体力量的开荒造田运动,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在互助合作期间,全村土地达4558亩。到了1958年时,耕地总面积达到了4950亩。

二、耕地情况

(一)耕地类型及分布情况

1.平烊田

平蛘田计2916亩。主要分布:霞盛蝉(包括广林自然村的部分耕地),占33.9%;溪前蝉(包括杨厝、桔围自然村连片耕地),约占20%;音埔蝉,占17.5%;林中蝉,占16.2%;东桥蛘,占5.9%;园中烊,占6.5%。

2.旱地

旱地计576亩。主要分布在:霞盛自然村的西步埕、店仔后、犬尾山、轿店墩、坝头园、油坊兜、圣帝园、大王埔、蔗仔栏、文椅头、北厝园等;广林自然
村的上j{|}、广林后;溪前自然村的黄塘埔、箭墩后、大墓墩、张厝后、北霞盛墩;

音埔自然村的大墓顶、弯山仔、东兜山;林中自然村的林中埔、“鸡母鸡角”;东桥自然村的犬尾山、东桥山、溪埔;园中自然村的东桥园、犬尾山等。

3.烂泥田

烂泥田计419.3亩。主要分布:霞盛自然村的过井、半龙下、下坝边、池头、乌鸦圳、后头溪、池盘、下溪、下井仔;广林自然村的广林前、圳心;溪前自然村的新坝蝉;杨厝自然村的油坝底;音埔自然村的霞洞沟、油坝边;林中自然村的乌池、文奈桥、五豆面、猪母窟、孝下窟、圆圆窟、顶塘坝下、坝仔下;东桥自然村东桥前;园中自然村的大王下、门前等。

4.山地梯田

山地梯田计883亩。主要分布在过溪山、红山和大山坡等处。

(二)土壤地质特点

音西村(大队)基本上处于半丘陵准红壤地带,农田的土壤地质大致有4种类型。其一,黏土,这种土质灌水后十分黏稠、晒干后又很坚硬,透气透水性能差,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其二,高坡农地的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其三,是沿可洛溪、天宝陂之畔田地,为农地的沙质土,这种土壤黏性差极易漏失水分和肥料。其四,“铁核土”,俗称“铁屎格”,土质极差,非常不利农作物的生长,这种耕地“种花生会放炮(空壳),种番薯生土豹(虫害),种甘蔗像哭丧棒(又短又细)”。

第二节 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音西村的经济体制经过了如下变革:即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逐渐过渡到农村城镇化。

一、互助组

1950年秋,以霞盛自然村陈世典为首的17户贫下中农、中农(其中贫农4户、中农5户、佃中农6户、雇农2户),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变工组,实行互助互济,以工换工,帮助组员解决口粮、种子、耕作等实际困难。但由于变工组实行以工换工原则,不计劳力强弱,挫伤了部分组员的积极性。1951年3月,陈世典在原来变工组的基础上,又联合17户农民,自愿结合,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临时互助组。这个临时互助组建立后,开展组内互助互济,帮助2户断炊的组员解决口粮,当年被评为全乡模范互助组。后来临时互助组也出现不少问题,如组内没有规章制度,评工采用死分死评,没有及时交换工票,过分强调互助,没有等价交换等,处于散伙状态。
1951年7月,县驻音西乡工作组及时选派时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何明瑞同志到闽侯专署互助合作学习班学习,回乡后重新建组。同年9月,在陈世典临时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常年互助组——陈金土互助组。该组由于较好地贯彻党中央有关互助合作政策,不断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等规章制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1和1952年连续两年都获得好收成,1952年粮油产量比1951年增长55.7%,被评为乡、区、县增产模范互助组。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全国各地掀起了互助合作高潮。为了加强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1952年4月5日,音西乡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之后,运用陈金土互助组办得好的实例,带动溪前村蔡宝金、陈德顺,音埔村林绍钦、林孝旺,林中村洪南洋、董诚森等相继办起了互助组。据1952年统计,全乡办了31个常年互助组,参加户数297户;35个临时互助组,参加户数209户。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乡总户数的63%。音西乡互助组的共同特点是:坚持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规模一般在15户左右。各组都民主制订生产计划,积极参加省、地、县爱国增产竞赛,并且制定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农副业生产得到发展,组员普遍比单干时增加收入。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大农具、畜力、口粮、种子、资金、技术等困难得到妥善的解决,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推广农业先进技术;(3)有效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这一阶段,音西乡互助组虽然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领导放松、管理不善、耕作先后矛盾及劳力调配、清工算账、劳动计酬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1953年,全乡63个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夏收时先后垮了21个,半垮台或由常年互助组变成临时互助组的有27个,而巩固的只有15个。

于是,在全乡范围内开始了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整顿互助组工作。1953年冬,县委派出工作组,首先在霞盛自然村的基础较好的余祖秀互助组着手整顿,取得经验后,县委驻队工作组和党支部于1954年2月举办了由党员、干部、互助组长、积极分子和部分单干农民参加的学习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互助组的三大原则,推广余祖秀互助组整顿巩固经验。学习班结束后,各互助组都相继召开组员会议,结合本组存在的问题,普遍进行整顿,从而使互助组得到普遍的巩固和提高。但是,虽经整顿,而互助组本身却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矛盾。比如:(1)播种先后的矛盾;(2)收成前后的矛盾;(3)劳力调配使用的矛盾;(4)互助组规模小,无法进行更大规模的农田基建。

总之,互助组是按群众固有习惯发展起来的,为群众所容易接受,但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简单的劳动互助,不能满足当时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更高一级的合作形式,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1)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二、初级社

1952年6月,福清县委根据省委召开全省互助合作会议的精神和中央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派出由靳秉铎、郭省东等6位同志组成的工作组到音西,选择基础较好的陈金土、余其标两个互助组试办以土地人股,统一经营为原则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并为全县提供办社经验。

1953年6月14日,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霞盛初级社成立,民主推选陈金土为社长。建社后不久,经社员大会讨论,制订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当时县委生产合作部发了通报)。这个章程共有10章40条,除阐明合作社性质外,还明确规定社员权利和义务,土地人股、生产资料入社等重大政策以及“四大管理”(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为了贯彻民主办社方针,实行民主集中制,凡是制订生产计划、重大经济开支、社干任免等均必须由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决定。社干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霞盛初级社十分重视经营管理工作,当天记工评分,发给工分票:耕牛、大农具折价人社,按银行利率计息,分期归还,固定专人保管;耕牛强弱搭配分给生产小组使用;社员积肥按质论价,由集体统一收购。在收益分配方面,以社为核算单位,土地、劳力按35:65比例分红;还规定在可分配总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共积累,公积金为1%“--'2%,公益金为0.5%~1%,作为扩大再生产和举办公益事业之用。

初级社在办社头一年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互助组办不到的大事,初级社可以办到了。当年全社早晚稻亩产平均450多公斤,比互助组亩增近30%,花生比互助组亩增20公斤。

在霞盛初级社的示范带动下,1953年底,音埔村林绍钦联合12户农民,溪前村陈德顺联合60户农民,又办了两个初级社。1954年,全乡办起了13个初级社,到1955年下半年又发展到20个初级社,入社户数798户,占总农户845户的94.8%。至此全乡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陈金土、陈德顺出席1955年福建省劳模会;霞盛、溪前两个初级社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在初级农业合作化期间,围绕发展生产这个中心,在生产上实行统一计划,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县委为了加强领导,派出农技干部刘德仁、杨昌亮、林鸿达到霞盛初级社蹲点,进一步加强办社和农业技术指导。在统一计划下,将土地进行划片,根据土质,因地制宜种植,改变了个体农民”吃啥种啥“的自由种植习惯,进一步挖掘生产、土地潜力,使农作物栽培都胜过互助组、单干户。

同时,普遍开展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提高粮食产量。1955年,在旱情比较严重情况下,全乡粮食总产量仍达98.7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4.5万元。在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各社都调配劳力搞副业生产,增加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据统计,1955年全乡初级社共积累公积金、公益金4285.5元,壮大了集体经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集体收入的增加,社员生活也有明显改善。

但是,初级社也有它的局限性,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水利条件好坏不能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发挥不了水利的潜在力。据统计,全乡社与社之间会发生排灌矛盾的田地面积有405亩,如果遇到干旱,每亩一般要损失35公斤粮食。

在社与社交错的地方,给统一使用土地和耕作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初级社还要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无法进行更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开发山地资源。如霞盛社、林中社要扩建7处小型水利才能解决干旱威胁,但当时这两个社的计划都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音埔社有7座较大面积的荒山坡,也无力开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1:16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三、高级社

1955年上半年,福清县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把合作化推向高潮。音西乡在实现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县委派出余敷蕴等三位同志帮助溪前初级社试办了全县第一个高级社。由于试办成功,1955年10月,县委授予“社会主义之花”的锦旗,社长陈德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接着,霞盛、音埔两个初级社也试办高级社,陈金土、林绍钦分别任社长。1956年元旦,由上述三个高级社联合16个初级社并吸引33户个体农户合并成立了一个高级社——音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陈德顺任社长。音西高级社有23个生产队,每队平均30多户,人社户数833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8.6%。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合作组织。它实行农副业生产统一计划,劳力统一调配,收益统一分配,土地及大型农具、耕畜等主要生产资料作价归公,取消土地分红,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在发展高级社的同时,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也得到相应发展。据1956年3月统计,全乡参加供销社589户,占人社总户数的82.4%,股金1178元。参加信用合作社有532户,占入社总户数的63.9%,存款金额50300元,其中侨汇存款户74户,存款额23774元,占总存款额的47.9%。农业、供销、信用三大合作互相促进,对解决社员生产、生活问题,尤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高级社除了执行好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折价归公等重大政策外,在管理上还建立如下几种制度。

(1)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包质量的“四包”生产责任制“四包”责任制方案,是以队为单位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经过民主讨论,最后提交社员代表大会审查通过的。

包产,是采取先搞出典型生产队标准,然后其他队参照典型队的包产标准,进行对照,从而确定承包指标。

包工,根据耕作难易及土地远近确定承包计酬标准,对非包工的工种也有具体的计酬标准。

包成本,根据土地质量和作物种类以及间作、连作、单季、双季等情况确定施肥标准量。

包质量,根据产品品质进行评定产品价格。

通过实行“四包”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县委生产合作部向全县通报了音西高级社推行“四包”的经验。

(2)建立社员投肥制度,积极鼓励社员大积农家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促进复种指数的提高。

建立社员投肥制度,一是确定投肥任务;二是确定合理价格;三是规定集体统一收肥办法,实行以户累计,按户收肥,按季兑现;四是规定完成投工、投肥任务在90%以下的,不得参加分工分粮和土肥粮。

(3)建立耕牛、农具管理责任制。

耕牛实行定劳力、定饲料、定体重、定上交肥料和定使役的“五定”管理责任制。农具包给小组自管自用自修,由社付给管理费。

(4)在农副业总收入中提取5%为公积金,扩大公共积累,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当多留;另外提取1%为公益金,1%为行政管理费。

高级农业合作化期间,由于比较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因而也初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治水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56年初,奋战4个月,建成18个水闸,耕地受益面积从高级社前的2000多亩扩大到3200亩,抗旱能力从原来的20天,增强到45天。这一年,粮食总产达到159.7423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61.0173万公斤,增长38.1%;花生总产8.0145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2.4040万公斤,增长29.9%;粮食亩产平均达到505.5公斤。终于在高级化的头一年摘掉了缺粮帽子,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3.65万公斤,超额1.65万斤,荣获福清县委颁发的粮食亩产千斤社的锦旗。

二是战胜严重自然灾害。1957年上半年,兴建24条水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00多亩。同年500多亩晚稻正当“圆秆”的时间,却遇上了罕见的旱灾,叶秆濒临枯焦。此时在党、团员的带头下,掀起千军万马开沟引水的热潮。曾有千个劳力挑灯夜战,从傍晚苦战到翌日拂晓,挖通三官宫至文奈桥长达3华里的水渠,创造了“一夜水过山”的奇迹,终于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大丰收。

三是推行有效增产措施。主要是“四改两扩种”。“四改‘’是:间作稻改连作稻达1617.1亩,占晚稻面积的66.5%,平均亩增75公斤左右;单季稻改双季稻41.9亩,平均亩增200公斤左右;农地改水田99.7亩,平均亩增粮食250公斤左右;改造低产田995亩,平均亩增50公斤左右。”两扩种“是:(1)扩大冬种面积3753.29亩,占耕地面积79.5%,大小麦总产量达21.9519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143.1%;(2)开荒扩大耕地350亩,小蚯变大蚯,增加面积43亩;间作套种,复种指数提高到242%。

四是发展多种经营。全社造林12.5万株,种柑橘、水蜜桃等果树11811株,养殖淡水鱼6600多尾。

同时,音西高级社在发展生产中,还注意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正确处理分配中的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做到了90%社员增加了收入。据1956年统计,全乡有793户社员增加了收入,占总户数的95.16%,其中增加一倍以上的有210户;社员口粮也由1955年每人240公斤,增加到365公斤。而且,还供应社员饲料粮5.5万多公斤。这对进一步巩固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

当年,音西高级社被评为福清县特等增产模范单位和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社长陈德顺出席省劳模会。1957年,粮食总产达到150.9137万公斤,比1956年增产12.4%。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5:39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四、人民公社


1958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就在这一年9月,县委在城关、茶亭两个乡搞人民公社试点,音西高级社第一批加入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改为城关公社音西大队。原音西高级社社长陈德顺任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余敷蕴任大队长。全队共有9个自然村,873户,4377人,劳力1759人,土地面积4699亩,其中适合水旱轮作4057亩,耕地4191亩,园地576亩,荒地66亩。音西大队分为40个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包工、包产、包成本。

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生产机制,使合作经济走上了歧途。人民公社成立初期,音西大队也刮起了一阵“共产风”、“浮夸风”、“平调风”,把广大农民禁锢在一个模式里进行集中劳动,同吃平均主义的“大锅饭”。1958年11月,正当秋收冬种大忙期间,却集中所有劳动力参加“大炼钢铁”,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苦战七昼夜,誓把红旗夺”的口号。300多个强劳力奔赴一都山区砍树1500多担,建土窑24个,烧木炭20多担,还砸了各户铁锅和窗门铁杆,结果只炼出废铁150公斤,秋收冬种被耽误了。

为了体现人民公社是生产组织者和生活组织者的特点,在生产上实行军事化,在分配制度上全面实行“供给制”,当时叫做“十包”。如吃饭不要钱、读书不要钱、理发不要钱、看病不要钱、托儿不要钱、看电影不要钱、看戏不要钱、洗衣不要钱、缝衣不要钱等等。为此,大队成立了供给制委员会,以生产中队为单位,办了11个“放开肚皮吃饱饭”的食堂,同时还办了10个幼儿班、6个托儿所,组织9个洗衣组、4个缝衣组。当时实行的生产和生活集体化、社会化,给人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即这就是所谓“共产主义”。

在生产上违背客观规律搞瞎指挥。曾经提出“晚稻计划亩产五千斤”的高指标,浮夸之风盛极一时。为了夺取高产,搞不切实的移苗并蚯,结果全部绝收。

盲目推广地瓜“双行密植”,每亩插下薯苗8000株,结果“万斤薯”变成“万根须”,只长薯根不结薯块,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上1959年至1962年遭遇的一些自然灾害,粮食极度欠缺,社员生活极端困难。

在这关键时刻,音西党总支一班人倾听群众意见,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先是借给每人一分地,“自由种一季”,以解缺粮的燃眉之急。另外在经营管理上注意抓好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劳动管理和财务管理。

(一)计划管理

主要是发动社员民主制订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以收种为中心的小段生产计划。使生产计划各项指标建立在既积极又可靠且留有余地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粮油蔗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增产指标和国家征购任务。计划中,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务使90%的社员收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生产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主要是组织社员完成投工投肥任务和保证农活质量。根据春收春种、夏收夏种、秋收冬种三大农忙季节的总需工量和需肥量,参照社员的实际可能,规定各季的投工、投肥任务。同时,还解决了社员与集体争用肥料的矛盾。由于定额合理,奖罚分明,大大调动了社员投工投肥的积极性。

此外,进一步健全了耕牛养用制度。指定专人饲养,实行包工分、包饲料、包肥料、定膘重、定繁殖和定额耕地等“三包三定”责任制。(三)劳动管理全大队劳动组织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队规模在39户上下,拥有四五十个劳动力,采取固定作业形式。固定作业组在一般情况下,以作业组为单位安排生产活动。对于需由全队统一进行的农活,如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开山填池等农田基本建设和技术性较强的农活以及抗灾救灾等,则由生产队经营,抽调各组劳力,由队干带领,组织临时专业队(组)进行。全大队40个生产队中采取这种办法的有21个生产队,占总队数的52.5%。固定专业组的好处是:便于贯彻生产责任制和定额管理,农活数量和质量都有保证。另一种是生产队规模在20户左右,约二三十个劳力,规模小、骨干少、技术力量弱的,组成临时作业组,全大队采用这种办法的生产队有26个,占总队数的47.5%。它的好处是:时队时组,机动灵活,便于指挥,矛盾少,有利于生产。

上述两种形式,都是根据生产队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不强求一致。无论哪种形式,都建立和执行了以集体为中心,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劳动责任制。

(四)财务管理

全大队财务管理,总的说,基本做到工分日日清,账目月月结,分配季季现,财务年年明。

1.实行民主理财,贯彻勤俭办社方针。在大队统一部署下以生产队为单位,一年召开数次社员大会,民主讨论财务上重大的问题。在年初,结合讨论生产计划,制定财务收入和分配“一年早知道”,在春收、夏收、秋收季节,组织社员讨论收益分配方案,年终则讨论全年决算和年终分配。各生产队每月还定期召开社员民主理财大会,年年如此,坚持不懈。

此外,还建立了许多简明易行的好制度:(1)工分、投工、投肥、收支、预算、分配“六上墙”;(2)物资进出仓采用三联单;(3)保管库存物资实行“两把锁”(即保管和社员代表同时在场才能开仓)制度;(4)农具专人管理;(5)会计管账不管钱物,出纳管钱不管账;(6)严格实行现金审批制度,10元由队委会批准,10元以上需经社员大会讨论批准,报账不超过一天,库存不超过50元。为了贯彻勤俭办社方针,还规定“六不准”:不准请客送礼,不准包场看戏,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搞集体迷信活动,不准多占多分,不准搞非生产性开支。干部补贴都控制在总工分的2%以下。

2.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例如,1963年年终分配时,党总支和管委会6个干部带头还了超支款,推动社员积极还款,资金及时回笼,保证了分配兑现。

3.在财会人员中开展比、学、赶、帮和“五好”财会人员的活动。每年在全大队范围内树立了5~7个标兵作为榜样,然后采取一带二的办法,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做到比、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帮有对象,使会计的业务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音西干部群众在人民公社期间,对生产中“左”的东西不是卖力贯彻,而是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的发展路子,发展生产仍然取得一定成果,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地进行以兴修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二是发展间作套种,实行合理轮作,提高复种指数,走“多种高产多收”路子;三是队办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四是开发荒山,开辟了“小音西”(红山果林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7:57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给全国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音西村也从此走进了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1981年,在全村范围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几年的努力,这种以土地公有、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与“分”结合的新型经济体制得到发展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多种经济成分的格局,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据1986年统计,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487.3万元,比1980年增长126.7%,人均收入423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4300万担左右,人均口粮265公斤;甘蔗总产量达2.805万担,比1980年增长141.2%。

首先,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曾出现一些问题。以后做了许多完善工作。一是延长耕地承包期,原来只定3至5年,1984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全村土地承包期普遍延长为15年;二是对一些过于零碎分散的承包田,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精神,按照自愿原则,进行适当调整;三是对人口增减,采取在定购中进行调整,动粮不动田;四是对一些主要劳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户,愿意退出部分承包田的,定下口粮田,多余的耕地转移给种田能手,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其次,大力扶持和引导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据1987年统计,全村非农业劳力达1610人,占总劳力的一半。各类产业的联合体共38个195户。

由于新型合作经济的兴起,使一些农户和村庄尽快由穷变富,开始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第三,村办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制,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至1986年,村办企业年产值可达112万元,比1980年产值60万元,增长85%,每年上交村利润11.7万元,增长110%。1986年村集体用于兴修水利、道路等资金达8万多元。

第四,大搞立体农业,开展集约经营,合理地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以问种为主要形式的立体农业重新在音西村崛起。

原来全村4950亩耕地,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3800亩,经济作物为1150亩,粮经比例为67:33,粮食总产量徘徊在6.9万担左右,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左右,至1987年,全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粮经比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这样,粮食总产量虽然稳定在7.446万担左右,但是农业总产值却比过去增加170万元左右,在确保完成粮食1.58万担和花生560担的订购任务外,还为城乡市场提供甘蔗、柑橘、茶叶、畜产品、蔬菜、瓜类等大宗农产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8:58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平整土地,开发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逐步发展,农田基建也逐步升级。音西早在初级合作化时期,就进行小规模土地平整,1954年有3个初级社共挖掉田埂32条,溪前初级社搬掉田间小土墩。高级合作化时期,1956年进行小蚯并大蚯的平整土地。1958年东张水库建成后,为了在本村耕地上搞好配套工程,组织大批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进行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其间,苦战三个冬春,花20多万个劳动日,平整土地挖掉1900条田埂,铲除23座小山墩,填平47条冲刷沟和260口废池塘。从1954年至1966年的12年间,把4700多块小耕地平整成1600多亩的大田,把40条的田埂、村间小道合并成27条笔直的机耕大道,共挖掉2100多条旧田埂,铲除田野上26座小山墩,填掉260口池塘和70多条冲刷沟,把全村原有的4399块田地整成40块水旱轮作区,一共增加耕地151亩。

1962年开发过溪山,开垦梯田100亩。1964年开发红山,开垦梯田1376亩。1967年开发大山坡,开发梯田200亩,1977年新垦茶园100亩。1974年,在过溪山新开梯田200亩。1976年冬天和1977年春天,每天出动400多个劳力,在天宝陂溪滩上进行挖石筑坝,填土造田100亩。1977年冬至1978年春,全大队集中1000多个劳力,在可洛溪进行填土造田,造田180亩。1985年在红山新垦梯田30亩。

二、兴修水利

初级社期间,各社普遍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其中,1954年,霞盛初级社修水渠11条,建抽水机站1座,耕地受益面积500亩。高级社期间,1956年初,全社统一组织劳力,4个月内,总投工量达4万多工,完成土石方2万多立方,投资1.3万多元,在大大小小溪流上建成18个水闸。

18处水闸分布如:霞盛自然村:半龙湖水闸、广林前水闸、新厝前水闸、代马水闸、下溪水闸、池头水闸。

溪前自然村:杨厝后水闸、华陵岩水闸、桔围后水闸、张厝前水闸。

音埔自然村:文奈桥水闸、音埔溪水闸、新坝水闸。

林中自然村:顶塘坝水闸、猪梅窟水闸、过溪水闸、应天寺兜水闸、鸡石笼水闸。

18处水闸建成后,耕地受益面积从高级社前的2000亩扩大到3200亩,抗旱能力也从原来的20天增加到45天。与此同时,各生产队也都积极投工兴建小型水利。1957年上半年统计,各生产队共清淤整修87条小水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00亩。1958年,福清县兴建东张水库时,音西大队出动600多个强壮劳动力,投入12万多个工日,承担最艰巨的施工地段,终于与全县人民一起建成闻名遐迩的大型水库,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音西村农田水利的落后面貌。为了在本大队耕地上搞好东张水库配套工程,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建成3条支渠、12条斗渠和36条毛渠等配套工程。1966年春,投入1万多劳动日,完成9500多土方,挖通音埔溪,与下游乞丐坝相连接,并在音埔溪上修建启闭水闸,进一步提高音埔蝉耕地灌溉和排涝能力。与此同时,又投资架起了输电网,在9座高坡上兴建9座电灌站,把东张水库的水提灌山坡旱地。从此,全大队92%的耕地实现了自流灌溉或电力灌溉,基本上解除了旱涝灾害的威胁。

9个电灌站分布如下:东桥山电灌站、坝头园电灌站、油坊墩电灌站、箭墩电灌站、黄塘埔电灌站、大墓顶电灌站、东兜山电灌站、北下盛电灌站、鸡母鸡角电灌站。

三、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

音西村耕地改良土壤是从高级合作社开始,公社化以后面积逐年扩大,工程量逐年增多。高级合作社期间,通过实行“四包”生产责任制,社员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6年春耕“四包”前,只有3个生产队改良土壤,责任制落实后,有9个队投入改良土壤。1957年,全社共改良土壤600亩。1958年,全大队还有700多亩低产的“铁屎格田”和“烂泥田”。改造“铁屎格田”的办法是采取先挖开上面9厘米的表土,把底部那层凹凸不平的“铁核土”打碎、摊平或挑走,再把原来的表土铺上,然后添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客土,把耕作层加深至12~15厘米。土壤改良后,引水灌溉,实行水旱轮作。对“烂泥田”的改造,则采取开深沟,翻开烂泥,利用卵石和马尾松,巧妙地修一条地下沟,把地下水排出田外。

改造1亩低产田,要花几十个至上百个工,要挑成千担土。从1958年开始,经过3年时间,总投工量6.7万个,终于把一年一熟的低产田改造成一年三熟的良田,亩产也由过去的150~2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44:07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四节科学种田,运用农业新技术

(一)轮作制度

一、改革旧耕作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音西农民就有水旱轮作的习惯。一年种水稻,一年种甘薯或者黄豆、花生。但是小农经济时代,灌溉条件没有保证,土壤没有改良,田地是个体经营,户与户之间,种水稻的与种花生、黄豆的经常发生用水矛盾,只有零星的土地进行水旱轮作。并且原来的轮作很简单,一年一般只种两季作物,四年顶多种八九熟,地里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着的。

1956年农业高级合作化后,土地集体经营,农田基本建设一年比一年发展,这就为全面进行合理轮种,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旱合理轮作和提高复种指数的具体做法是:
1.水旱轮作
(1)改变1958年前一水一旱简单轮作为二水一旱或三水一旱合理轮作。即:第一年,早稻——晚稻——大小麦。第二年或第三年,早稻——晚稻——油菜或绿肥。第三年或第四年,花生——甘薯(或晚稻)——冬种,或甘蔗套种大豆——冬种绿肥,或大豆(或早稻)——甘蔗间作秋大豆——蚕豌豆。以四年为周期,水旱轮作由原来九熟提高为十二熟。
(详见附图表)
微信截图_20190225114829.png

(2)新轮作制度中“一扩”、“五改”、“三多种”。

△一扩

扩大冬种面积。1955年以前,冬种面积只有500多亩。1955年冬起,大抓扩大冬种,扩种大小麦、油菜、绿肥。1957年,冬种面积达到32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80%以上。扩大冬种,不但春收产量大大增加,而且早稻有绿肥养田,也得到丰收。1965年后,全面冬种,不留空地。

△五改

①单季稻改双季稻。1955年初级社时,全村单季稻改双季稻41.7亩;高级社期间,单季稻改双季稻41.9亩。1964年,把余下26亩烂泥田由种单季稻改为双季稻,至此,全大队“单改双”基本结束,平均亩增粮食200公斤。

②间作稻改连作稻。1955年初级社时,全乡初级社间作稻改连作稻685亩。

高级社期间,间作稻改连作稻1617.1亩。1964年,全大队3000多亩水稻,全部连作,平均产量亩增75公斤左右。

③早薯改晚薯。过去的习惯是“芒种”种早甘薯。在“芒种”之前,田地空闲好几个月。实行新轮作制度后,600多亩早薯全部改为晚薯,多种一季春大豆,每亩可以多收大豆108公斤。甘薯地因先种一季大豆,地力更肥了,产量从过去的200多公斤薯片,提高到350公斤左右。

④利用晚秧田,改一秧一稻为两秧一稻或者两秧两稻。过去,年年有200多亩晚稻秧田,每年只育一次晚稻秧,种一季晚稻。1963年试验两秧一稻(即先育间作晚稻秧,继育连作晚稻秧,再插晚稻)和两秧两稻(即育了间作晚稻秧,继插早稻,收成后再育“花生稻”秧,最后插晚稻),每亩多育一次秧,多种一季稻,亩增粮食250公斤左右。

⑤农地改水田。1956年高级社时,全社农地改水田99.7亩。到1964年,农地改水田增加到149.7亩,亩增粮食250公斤。

△三多种

①利用花生地多种一季作物。过去是收了花生,休闲两个月左右再种小麦。

1963年后,收了花生再种晚薯或晚稻,收成后再种蚕豆、绿肥或晚小麦。1963年“花生薯”扩种到304亩,“花生稻”扩种到150多亩,每亩平均多收粮食250多公斤。

②甘薯田和芋头田套种蚕豆、豌豆,多种绿肥。1964年全大队收成蚕豆种2.5万公斤,都留作种子。

③利用甘蔗头过冬期和幼苗期,多种一季作物。过去种甘蔗一年到头只收成一次。后来,利用一部分冬季早收甘蔗田,放畦(犁翻畦旁)松土后种小麦;于早春甘蔗幼苗期,在畦旁种大豆。这样做,每亩多收小麦50多公斤或大豆50多公斤。甘蔗不但不会减产,因为有大豆肥田和遮荫,杂草少了,又能保持土壤水分,所以甘蔗反而增产,亩产能达5000多公斤。

2.提高复种指数

在提高指数方面实现一年三熟、年内轮作。

(1)在稻田里,春种早稻,稻田养红萍,夏种晚稻,冬种大麦、小麦或油菜、绿肥。实行早稻(养萍)——晚稻——冬种。一年三熟,年内轮作。

(2)在种甘薯的田里,先种春大豆或早稻,夏种甘薯并间作秋大豆,秋大豆收成后,在甘薯畦旁套种蚕豆,收完甘薯后再套种豌豆。实行大豆(或早稻)——间作秋大豆——蚕豆、豌豆。一年三熟,年内轮作。

(3)在种花生的田里,春种花生、秋种甘薯间作秋大豆,或秋种晚稻、冬种绿肥或萝卜或大小麦。实行花生——甘薯(或晚稻)——冬种。一年三熟,年内轮作。

(4)在种甘蔗的田里,前冬先种大小麦,春季在麦畦沟种甘蔗,另一边套种春大豆,收完甘蔗种绿肥(油菜或豌豆)。实行麦——蔗(套大豆)——绿肥。一年三熟,年内轮作。

总之,音西的轮栽制,以水稻为纲,多种作物合理轮栽,把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结合起来,把需肥不同的作物结合起来;特别是把水田作物与旱地作物结合起来,使土壤因水旱轮栽而能旱、湿交替,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把地越种越活。可以概括为:四年一周,水旱轮栽;豆科多种,用养结合;水稻为纲,全面发展;消灭休闲,稳收高产。

(二)间作套种

1.甘薯地间套种

——早甘薯套种春大豆,
——甘薯套蚕豆、豌豆
——甘薯、花生(大豆)

2.甘蔗套种

——甘蔗套种大豆
晚甘薯套种秋大豆
三套或两套种
——甘蔗套种洋葱、包菜、西红柿、薯苗等多种作物3.麦田套种花生、甘蔗

4.幼龄果园套种

这样,巧妙地把丛生、蔓生、高秆、矮秆、深根、浅根、迟熟、早熟、绿肥、耗肥的作物安排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促进生长。1956年到1965年复种指数逐步提高到303%,每一亩耕地一年平均生产575.5公斤粮食、49公斤油料、437.5公斤甘蔗,还有125公斤蔬菜。实行新的耕作制度后,作物年平均产量增长迅速,粮食为14%、油料12.8%、糖料28.4%,比前十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5.立体农业实验

——甘蔗田立体结构

过去,甘蔗田只套种大豆、小麦、绿肥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已发展到甘蔗苗期套种西红柿、洋葱、小白菜、四季豆等;中后期部分套种黑木耳、蘑菇,比单纯种甘蔗纯收入增加2至3倍。尤其是1987年1000多亩甘蔗,就有700多亩套种各种作物,发挥了立体综合种植的经济效益。

二、推广优良品种


1.选种方法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种田,自留作物种子,品种单一,长期使用,十分老化,严重影响产量。农业互助合作化后,推广选育良种,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不同的选育方法。水稻、大小麦采取片选、穗选、水选;甘蔗采取块选;花生采取荚选、仁选;大豆采取筛选、粒选;甘薯采取块选、温床育种,但块选和温床育种数量有限,大部分薯苗是从市场购买的。

2.良种选用

早稻先后种植过40个品种,选用了矮脚南特号、梅峰34号、汕矮早1号、汕矮早2号、福陆矮等5个品种。1975年,推广杂优品种,同年派员到海南岛制种。近几年,早稻全部种植杂优良种。

晚稻种植过42个品种,选用了60晚4号、60晚6号、60晚22号、广2矮、广秋35号、珍珠矮、农垦58号等7个品种。1975年,推广杂优品种,同年派员到海南岛制种。近几年,晚稻全部种植杂优良种。

小麦种植过29个品种,选用了阿夫、阿勃、南农复穗黄、欧柔、早熟和尚等5个品种。

甘 薯 种植过24个品种,选用了新种花、华北48号、珠红、梅峰58号等4个品种。

花 生 种植过9个品种,选用了钩鼻早良种。

大 豆 种植过2个品种,选用了黄豆品种。1970年,引进秋大豆品种,一直使用至今。

甘 蔗 种植过5个品种,1958年,选用了台糖134号品种。后来引进闽糖70/61l良种,一直使用到家庭联产承包制期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54:54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三、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一)粮食作物

1.水 稻

农业生产向来贯彻“以粮为纲”原则,而粮食作物中,尤其以水稻为重,历年来,音西的水稻生产在面积与产量都呈上升的趋势。

1949年,全乡早晚稻种植4195亩,亩产121公斤。1951年互助组期间,由于推广合适秧田,稀播种,育壮秧,适当密植,点灯诱蛾及时消灭病虫害,单季稻改双季稻等各项先进技术,水稻增产,全村种植水稻4314亩,亩产128公斤。

1953年初级社期间,引进“南特”良种,全社早晚稻种植4388亩,亩产134.2公斤。1956年高级社时期,进行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还落实间作稻改连作稻,继续进行“单改双”,改造低产田,农地改水田等增长措施,水稻获得大丰收,全社早晚稻种种植4620亩,亩产224.8公斤,总产103.86万公斤。同年加上甘薯和大麦、小麦收入,粮食亩产达505.5公斤,终于在高级化的头一年,摘掉了缺粮帽子,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3.65万公斤,超额完成1.65万公斤,荣获福清县委颁发的“粮食亩产千斤社”的锦旗。1964年,大面积推广“矮脚南特号”良种,每亩比“陆才号”多收30~50公斤,当年早晚稻亩产达596.5公斤,粮食总产量258.275万公斤。1965年,早稻全面矮秆化,全村种植2610多亩,收成时虽遭遇10级台风袭击,亩产仍达340.5公斤。1975年,推行杂交水稻,亩产量又一次飞跃,全村早、晚稻种植7451亩,亩产755.5公斤,比1974年720公斤亩增30.5公斤,增长4.2%。在“十年动乱”高峰期的1969年,水稻亩产579公斤,总产量173.15万公斤,比1966年亩产704.5公斤,减少125.5公斤,减少10.8%。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第一年——1977年,水稻总产251.22万公斤,亩产910公斤,亩增140公斤,增长17.8%。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逐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从原来的67:33调整为55:45,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150亩,总产在220万公斤。

改革开放后,大量耕地被政府和村建征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2005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不足500亩。

2.甘 薯

甘薯(又称番薯、地瓜)是音西村仅次于水稻作物的粮食作物,过去是音西人的主粮之一。1949年,种植早、晚(黄豆收成后种植)薯共688亩,平均亩产126.5公斤(折干),总产8.7917万公斤。1951年,互助组种植早晚薯698亩,亩产177.5公斤,总产12.3895万公斤,比1949年亩增51公斤,增长40.3%。

1954年,初级社种植早晚薯715亩,亩产185公斤,比互助级亩增7.5公斤,增长4.2%。高级合作化期间,由于进行改良土壤,推广先进技术,引进良种等,甘薯产量不断提高。1958年,甘薯丰收,亩产302公斤,比1956年高级社时的261公斤亩增41公斤,增长15.7%。同年,由于刮“浮夸风”,在生产上违背客观规律,盲目推广甘薯“双行密植”的栽培“经验”,每亩插下薯苗8000株,结果有十多亩“万斤薯”栽培实验,变成了“万根须”。过去花生收成后,大部分耕地休闲两个月,等待霜降后种小麦。1961年,为了多产粮食,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暂时困难,全大队干群打破了“七不栽、八不培”(即农历七月不栽甘薯,八月不培土)的戒律,试种花生薯30多亩,结果亩产达150公斤。1963年,全大队花生薯已扩大到304亩,亩产薯片干255公斤。当时,福清县闽剧团为此创作了现代闽剧《绿野长春》公演,歌颂音西人向土地多要粮的勇于科学实践精神。改革开放后,由于耕地减少和村民生活提高,甘薯种植面积大量减少。20lo年统计,全村甘薯种植面积减少到100亩,亩产仍达363公斤左右(折干)。

3.麦 类

解放前,大多数村民租种地主耕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薯。秋季收成后,地主就不允许佃户冬种大麦、小麦,一是待翌年开春立即把耕地转租他人,二是以免冬种搞弱耕地肥力。因此,大麦、小麦种植数量很少。1949年,全乡种植早小麦670亩,亩产78公斤,总产5.226万公斤;种植大麦515亩,亩产75公斤,总产3.8625万公斤。1951年互助组期间,种植的大小麦抽穗后遇连El霜冻,即将收成时又遇梅雨天,因而大量减产,小麦亩产69公斤,大麦亩产72.5公斤。1953年初级社时,种植早小麦720亩。亩产125公斤,总产9万多公斤,比1949年亩增47公斤,增长60.25%;大麦450亩,亩产85公斤,总产3.825万公斤,比1949年亩增10公斤,增长13.3%。1956年高级社时,为了提高复种指数,改革耕作制度,普遍在晚稻收成后种植小麦,亩产仍达126公斤。1959年后,吸取国民经济困难的教训,走“多种多收”之路,每年秋收后耕地“见缝插针”地全面冬种,产量连年提高。以1965年为例,全大队种植大小麦1639亩,平均亩产135.7公斤,总产达22.2437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量289.475万公斤的7.68%。1995年后,由于大量耕地被征用,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只种水稻和一些甘薯作为主粮,大小麦作物在音西耕地上消失了。

4.豆 类

以种植大豆(又称黄豆、白豆)、蚕豆(又称田豆)、豌豆为主。

解放前,无耕地的人家利用房前屋后菜园地和荒坡荒滩开荒地种植一些黄豆,有耕地的人家,为了夏季及时给晚稻育秧或作为肥料或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种植的黄豆较多。以1949年为例,全乡只种黄豆435亩,亩产81公斤,总产3.5235万公斤。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重视发展多种经营,黄豆种植面积迅速增加,1951年,全乡黄豆种植面积达597亩,亩产80公斤,总产4.776万公斤,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1.37倍和1.3倍。1952年至1954年的初级社期间,全乡平均种635.5亩,亩产81.25公斤,总产5.16万公斤。高级社期间,1956年,全社种植黄豆830亩,亩产109.5公斤,总产9.0885万公斤。20世纪70年代,“左”的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只抓“以粮为纲”,堵死“全面发展”之路,春豆种植几乎砍光。1974年,引进秋大豆品种,在甘薯畦上套种。1975年,全大队套种秋大豆1176亩,亩产55公斤,总产6.468万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农户继续种植黄豆,部分投入市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部分留着日常生活食用。

福清龙高半岛的人们种植蚕豆,习惯作为辅补杂粮。音西人种植蚕豆、豌豆主要作为绿肥,增加耕地肥力。每年霜降前后在甘薯畦两旁隔沟套种,或是在“花生头”薯收成后整畦播种。翌年春耕溶田时,除少量留做种子的蚕豆苗外,大部分趁苗青茂盛时就割倒犁翻,埋入水田发酵。蚕豆产量较高,早薯套种,亩产可达130公斤。

豌豆分为软荚豌豆和硬荚豌豆两种。农业合作化时,部分社员在自留地种植一些软荚豌豆食用;生产队种硬荚豌豆作为绿肥。一小部分于甘薯收成后套种在先期已套种上的蚕豆地里,大部分在冬至前后收完“花生头”甘薯后整畦种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就有许多农户引进大荚豌豆种植,大部分投入城镇市场。

(二)油料作物

1.花 生

花生是音西的主要油料作物,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土油坊加工花生油。1948年,全乡种植花生735亩,亩产95公斤,总产6.9825万公斤左右。1952年,初级社种植589亩,亩产107.5公斤,总产6.3317万公斤,比1949年亩增12.5公斤。

花生作为村民主要食油来源和为完成政府统购任务,从1953年起增加种植面积,至1955年,平均每年种植973亩,亩产徘徊在105公斤左右。由于品种老化,产量不高,多种不能多收。1956年,选用“钩鼻早”良种,产量有所提高,当年种1047亩,亩产132公斤,总产13.8204万公斤,比前3年的平均亩产增加27公斤,增长25.7%。后来引进了外来品种“奥迪551”。但音西人并不满足外来的品种,又在驻队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科学实验,重新培育出一种新品种“矮脚勾鼻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从1982年开始,全村推广早薯畦套种花生的种植技术,花生苗向上挺拔,甘薯蔓往畦面伸展,两种作物各占各的空间;花生吸收畦旁基肥,收成后留下的枯叶和根瘤菌又是甘薯的好肥料,两种作物产量都比往年提高。

2.油 菜

新中国成立前,音西就有种植少量的油菜。油菜是寒冬作物,不与春、夏季生长的水稻、甘薯、花生、甘蔗等主要粮油糖作物争地。因此,20世纪60年代,在人多地少的音西,冬种油菜的数量逐年增加。以1956年为例,全高级社油菜种植面积从1955年的271亩增加到358亩,增长32.1%。70年代注重“以粮为纲”,冬种以大小麦为主,油菜种植面积减少,年平均在235亩左右,亩产保持在65公斤,总产稳定在15.275万公斤。近几年,随着耕地逐年减少和村民生活逐步提高,人们对食油的需求量不多,且多食用花生油,因此,全村改种低产量油菜为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作物。

(三)经济作物

1.甘 蔗

甘蔗分为糖蔗和果蔗两种,1980年前,全大队种植糖蔗。

新中国成立前,音西只有极少农户种甘蔗,因为产量低。收成季节,有的自然村联合建造土蔗坊制糖。解放初期至1955年,由于沿用劣质品种,甘蔗亩产量在900~1000公斤之间。1956年福清糖厂建立后,音西种植甘蔗面积大量增加。

当年高级社23个生产队,种甘蔗114亩,亩产1105公斤,总产12.597万公斤。

1958年,引进“台糖134”良种,亩产量增加一倍多。东张水库建成后,音西大队引水上高坡,并改良土壤,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大面积甘蔗搬上高坡农地种植。

1963年,全大队40个生产队,种植甘蔗210亩,亩产达5060公斤,比1955年增加近4.4倍。1965年后,音西大队的先进事迹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其中就有一块版面以“红土壤上种甘蔗”为专题,介绍音西人科学种田的经验。1979年,第二十五生产队种植的1.19亩甘蔗,亩产2.98万斤,其中0.89亩,亩产3.09万斤,创福清全县甘蔗单产最高记录。

2.萝 卜

萝卜虽然属于蔬菜类作物,但是在音西村历来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萝卜品种多,主要分为白萝卜和红萝卜(胡萝卜)两种。过去,音西村种植小块根白萝卜为主,霞盛、园中自然村历年种植数量较多。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农户在菜园地、干作田边角地种植一些,有耕地的农户种植较多,收成后腌制,晒干,封瓮,待农闲时投入市场或全部卖给小贩。1949年,全乡种植白萝卜55亩,亩产1850公斤,总产10.175万公斤。1950年至1967年,生产队把萝卜当作一种经济作物,全大队年均种植245亩,亩产1750多公斤,总产可达42.875万公斤。

1968年至1970年,县蔬菜公司在音西大队大量收购“菜角”(萝卜经过切块、腌制、晾干),全大队种植面积扩大,1968年,种大根块萝卜365亩,亩产2150公斤,总产78.475万公斤。1981年后,一些农户种植少量胡萝卜出售。

(四)水 果

过去,音西的大片黄土坡地,因不宜栽种粮食等农作物,大都用来栽种水果等耐旱植物。新中国成立前,杨厝自然村后的大片黄土坡地,几乎都栽上桃、番石榴、荔枝等果树。那时,规模最大的是溪前自然村的圹底后面的“兴利桃围”,据说那是当时福清城关人经营的水果庄园,面积包括了圹底至围后北的大片园地。

园地四周筑上了土围墙,与外界隔开。园内桃树成林,园中间建了小土楼,为管理人员住所。后来由于管理不善,逐渐衰败,成了荒地。此外,音西村内部分村民也在自家的门前屋后栽上几棵桃、柚、番石榴、龙眼(桂圆)、荔枝等果树。

高级社期间,私人数量较多的果树,如荔枝、龙眼、水蜜桃等折价入社管理。

同时,集体种柑橘、水蜜桃11811株,成立果树专业组管理。1962年,开发过溪山,开垦果园100多亩,全部种上桃、李等果树。1964年,开发红山,种柑橘120亩,梨、桃、枇杷、龙眼、柿、柚等202亩。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被严重破坏的红山果林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扩种枇杷80亩。从1977年冬开始,过溪山五四果林场砍掉陈年老桃树、老李树,又开垦梯田50多亩,全部种上龙眼、荔枝、枇杷、柿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1976年冬至1977年春,在可洛溪开垦造田180多亩,建立可洛溪果林场,种柑橘13000株,1981年后新垦的可洛溪场,耕地面积达210亩,全部种上柑橘。1980年第一批种柑橘70亩,1983年第二批种柑橘70亩,1985年第三批又种柑橘70亩。同年,在红山新开果园30亩,在溪前埔新垦果园20亩,这50亩果园全部种上柑橘。1987年后,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为55:45,在发展水果生产上又有新突破。在已有果树1030亩(其中集体330亩)的基础上,1990年又发展龙眼150亩、柑橘300亩、荔枝150亩,套种巨峰葡萄400亩,共计2030亩,超过过去38年总和的5倍多。1990年,音西村水果总产值达320万元。

(五)其他作物

1.麻 类

(1)苎麻 过去,个别农户在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种植一些,收成后搓成细线,多用于缝补麻袋、纳鞋底、织渔网,杨厝自然村有人用苎麻织麻布。

(2)黄麻黄麻打成绳索,是一些生活用具和农具、运输工具必须配用的。

音西种植黄麻自古有之。无论解放前农业单干,还是解放后农业合作经济,部分农户和集体都坚持年年种植。1949年之前,全乡每年种植55亩左右,亩产在200斤上下。农业合作化期间,生产队和部分社员年均种植110亩,亩产300多斤,总产可达3.3万斤以上。现在,麻绳已被尼龙绳索取代。

2.蔬菜类

早期历年栽培的蔬菜有大白菜(又称“山东白”)、小白菜、包菜、花菜、空心菜、春菜、大蒜、韭菜、洋葱、小葱、丝瓜、茄子、尺豆(又称菜豆)、苋菜、茭笋等。1981年后,增加菠菜、芹菜、胡瓜、西红柿等常见蔬菜;后来又引进四季豆、莴笋、香菜、早熟茭笋、西兰花等新品种蔬菜。

3.棉 花
新中国成立前,杨厝自然村有一户人家在黄塘埔的黄土园上栽种棉花,并自制一整套木质器械,在棉花采收后,从轧棉籽、纺线、织布、染色,直至缝衣,统揽了生产的全过程(其中弹棉花是雇人的)。这在当时方圆百里之内,恐怕算是独一无二的(与栽麻、织麻布、做麻衫的同属一家),这充分体现了落后的旧中国时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特点。

四、植物保护


(一)作物病虫害

1.水稻病虫害

20世纪50年代,水稻的主要害虫有稻苞虫、稻螟虫、稻瘿蚊、稻蝽象等;60年代以后,随着双季稻三熟制耕作制度的建立、矮秆耐肥品种的推广,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等害虫年年发生。1980年以来,稻飞虱成为水稻首害,全村每年损失稻谷5万多公斤。水稻病害主要是稻瘟病、蚊枯病、白叶枯病。1986年还发生细菌性条斑病。此外,早稻苗期间因气候影响常出现缺钾状赤枯病、胡麻叶以及因种子消毒不彻底而发生的恶苗病。

2.麦类病虫害

麦粘虫和蚜虫是麦类主要虫害。1979年麦粘虫大发生,减产不少。麦蚜虫多在苗期冬旱和穗期夏旱时发生,连年不断,危害严重。麦类的病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秆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初级社之前,麦类主要的病害是黑穗病,高级社后,由于重视种子消毒和推广抗病良种,基本消灭了黑穗病。秆锈病、叶锈病多发生在过于密植又遇上春季阴雨闷热的麦田。1965年,引进抗病品种“欧柔”、“早熟和尚”、“南农复穗黄”等品种,秆锈病得以控制,而叶锈病因无抗病良种和有效的防治办法,其危害依然年年发生。

3.甘薯病虫害

20世纪50年代,甘薯小象鼻虫危害十分严重,初级合作化期间,甘薯年年遭害,产量损失率达20%。高级社成立后,由于在县政府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下,干部、群众和驻社农技人员重视抓防治措施,甘薯小象鼻虫基本得到控制。甘薯主要的病害有长期以来的黑斑病,1960年传人的疮痂病,1970年传人的蔓割病、丛枝病,1975年传人的瘟病等。

4.花生病虫害

花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俗称地蚕)等。蚜虫多发生在苗期,严重影响生长,自从有了“乐果”杀虫剂后,防治蚜虫效果较好。花生的病害主要有白绢病、锈病等。花生在重茬连作地发生白绢病尤为严重,发病后中后期烂果,每亩损失在20%~25%。锈病多发生在花生中后期。对产量影响不明显。


5.大豆病虫害

大豆的虫害以豆荚螟为主,20世纪60年代推广秋大豆后,危害更加严重。春大豆主要的病害是霜霉病,发病后明显减产。此外,大豆炭疽病时有发生。

6.甘蔗病虫害

甘蔗的害虫有蔗螟虫、蝽象、二点螟、大螟、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在甘蔗苗期,二点螟、大螟的危害造成蔗苗枯心。甘蔗因螟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二成以上。蛴螬、金针虫、蝼蛄等是地下害虫,对隔年宿根甘蔗危害极大,因此害致使许多宿根甘蔗头不长苗,后来虽经补苗,但参差不齐,影响产量。

(二)病虫害测报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对作物发生病虫害无能为力,只好归罪于天灾,说是“天年”造成的损失。音西的病虫害测报工作起步较晚。1953年,福清县农业局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站在霞盛田间设立点灯测虫点,在作物发生病虫害高峰期,通过文件和县有线广播站向全县发出警报。音西村由于得到有关信息较早,能及时把病虫害消灭。1963年,大队成立了农作物病虫测报中心组,各生产队都有1个测报员,形成测报网络。大队测报组常年下田间检查各种作物病虫情况,并随时与县农业局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及周边大队联系,及时获得队外病虫发生情况,随时召集队内测报员会议,收集各生产队测报员测报信息,制订各种作物防治方案,再由各生产队测报员回队执行。大队测报网络对植物保护,促进农业丰产作出了一定贡献。

(三)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传统的方法有:新中国建立初期,冬闲耕地全面“挑冬(犁翻)”,消灭越冬害虫;春耕前稻田提前灌水溶田,消灭土里病菌和害虫;早稻收成后提前犁地曝晒。1970年前,晚稻收割后,全面刨起稻根头熏土,消灭藏留在根部的病菌和害虫;铲除田埂杂草,消灭残存害虫;进行水旱轮作,农田改水田,断绝部分病菌和害虫孳生条件等。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有大力宣传益虫、益鸟保护农作物的功能,特别禁止人们在田间捕捉青蛙;允许鸭群下田觅食,捕食害虫。1965年,大队农作物病虫测报中心组在部分稻田培育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收到一定效果。

3.化学防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化学防治以石灰、茶籽饼为主。1954年后开始使用“六六六”药粉和“滴滴涕”药剂。50年代末,化学农药用量和品种增加,常年使用的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等。1964年,大队农业科技研究组对农药进行药效试验,试验推广了“敌百虫”混合“六六六”粉剂治水稻螟虫;稻种用石硫合剂消毒防治,“乐果”涂茎防治甘蔗蚜虫,“六六六”粉剂加中性皂防治花生蚜虫,“六六六”粉剂加草木灰防治甘蔗卷叶虫,“敌百虫”
浸秧防治螟虫以及试验推广治水稻枯心群、稻纵卷叶螟等。1965年,福清县农业部门在音西试验使用“敌稗”、五氯酚钠、二甲四氯等防治水田杂草。1972年开始在水稻田使用除草醚除草。1974年至今,旱地作物如大小麦、花生、甘蔗、果园等也使用除草药除草。

五、肥料施用


1.农家肥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施用人粪、畜粪、垃圾、花生饼、豆饼、熏土等。60年代仍然以有机肥为主。高级社期间,为了解决肥料不足问题,建立了社员投肥制度,从而有力地促进社员积极向集体投肥。各生产队都纷纷到城关各个机关单位、学校、私人家庭包厕所以及发动社员养猪积肥,扫垃圾,挖暗沟污泥,拾猪粪、牛粪,割青沤肥。霞盛各生产队还到海口街购买含有大量咸水鱼鳞片和虾蟹外壳的垃圾。使用农家肥的数量占总用肥量的70%。1965年后,不断完善社员投肥制度,积极鼓励社员完成投肥任务。1961年,全年社员投肥数量达8万担,1962年增至14万担,1963年又增至21万担。95%以上农户超额完成投肥任务。

1967年后,全队农户大量发展蘑菇生产,蘑菇收成结束后,每年有200多万担蘑菇菌土肥投入田间。此外,还大力扩种紫云英、蚕豌豆等。绿肥面积由高级社前437亩扩大到856亩。1963年春,引进红萍肥田。每个生产队都腾出3~5分烂泥田作为红萍培植基地,由专人管理,红萍发展到一定数量后,就往稻田里移植,让其再发展,待到水稻即将孕穗,红萍已经布满整块水田,然后撒下石灰倒萍。

红萍腐烂后迅速产生肥效,养分适时供应水稻吸收,增加生长后劲,结实更加饱满。后来由于“十年动乱”对生产的破坏,没有坚持对红萍的培植,几年后,这一低成本、高肥效的绿色肥料在音西绝迹了。

2.化 肥

20世纪60年代推广尿素、氨水、过磷酸钙、石灰氮等多种化学肥料。1965年,福建省委决定音西大队成立农业科技研究组,首先进行4个专题40多项目的科学实验,其中一项是“新化肥鉴定”。鉴定了磷钾肥对各种作物施用的不同效果。过磷酸钙、氮磷混合肥、硫酸钾、钙镁磷肥对晚稻的肥效;固氮菌粉对晚稻沾根的肥效。这5种新化肥的适当使用对水稻、黄豆、甘蔗等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如水稻亩施25公斤钙镁磷为基肥,能增穗、增粒、增重,产量增长10%。

1973年福清县合成氨厂建立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同年,推广水稻球肥深层施用。至1978年,全队95%以上水稻进行深层施肥。1980年后,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因为许多村民忙于副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给农作物施肥图省力、省工,出现重化肥、轻农家肥的倾向,农家肥只用于育种、蔬菜及其他少量农作物。

第五节 新式农机具的使用和推广

音西在农业集体化生产时期,沿用千年传统的农具,也积极使用和推广新式的农机具,逐渐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耕牛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是唯一的畜力,也是过去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音西的耕牛也不断增多。据土改时统计,音西7个自然村只有耕牛60头,其中13头是老废牛。1955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798户,共有耕牛118头。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833户,共有耕牛156头。成立人民公社后,至1963年底,全大队9个自然村,共有耕牛221头,比1956年增加41.6%,其中一类牛的比重由1956年的58.3%增加到1963年的7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许多农户为耕作方便,自家或几户人家联合养牛,全村耕牛数量增加。1993年,大小耕牛共360多头。近几年,耕地大量减少,耕牛随着减少到120头左右。耕牛的作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占了绝对优势。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器具主要有犁、铁耙、木耙、大小水车、石滚、压板、木檀、掼床、石臼、石磨、土垄、水磨等,其中大部分器具是几家联合置用的。此外,锄头、碌碡、草耙、粪桶、粪勺、粪箕、镰刀、割刀、砍刀、篾帘、单人戽斗、双人戽斗、板车、扁担、枪担、麻袋、两耳筐、疏篾筐、木风扇、米筛、簸箕等是每家必备的。

过去农民们就是凭借这些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和处理生活事务。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动着,而且经受着风吹雨淋、太阳晒。最累的活是在收成播种季节,要挑着一百多斤重担在田间来回反复地奔走,连续二三十天,往往累得筋疲力尽。但还有许多农活就得徒手操作,如选苗、拔秧、插秧、播种、摘花生、薅草、拔稗草等,干这些活得长时间弯腰曲背,时常腰酸背痛得直不起身来。

音西在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曾经花了很大力量对旧式农具进行改良,并积极使用和推广新式农机具及机动运输车辆,开创农业生产新局面。

初级农业合作社时期,音西作为福清县委基点村,开始逐步推广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农作机械

1.耕作机械 1952年,20个初级社都引进畜力双轮双铧犁,后因这种犁笨重,翻开的土层深以及一些技术问题而没有得到解决而弃用。1958年4月购买匈牙利35匹拖拉机一台。1959年5月,由印尼华侨捐赠给福清县妇联会一台捷克25匹拖拉机,福清县妇联会转赠给音西“三八”妇女连。1977年,添置2台大型拖拉机、32台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数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二。1979年,印尼华侨蔡云辉先生赠送l台35型拖拉机。此后,47个生产队和机砖厂都配齐了手扶拖拉机,合计48台。

2.播种机械 1958年,音西大队响应党的农业机械化号召,音西农具组先后制造了水稻、大豆、小麦播种机,这些木制机械使用后因易磨损、精密度差、播种不均匀以及许多技术性问题而废弃。

3.灌溉机械1954年大旱,霞盛自然村首次引进36匹马力抽水机,建抽水机站一座,在天宝陂抽水抗旱。1958年,音西大队在7处高坡上安装7台抽水机常年抽水灌溉,用柴油机带动。1964年后,7处高坡抽水机改成电动抽水机,还新增2处高坡电动抽水机站。1978年后,5个工作片都添置电动抽水机用于临时应急抽水灌溉耕地。

4.植保机械 1956年初,开始使用人力喷雾(粉)器。1963年,40个生产队和过溪山、红山、大山坡果林场、茶场都配备双人手摇高压喷雾器和单人背负喷雾机,合计175部。1966年,福清县引进日本制造的高压喷雾机10部,分配给音西大队2部。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后,农民自家添置或几家联合购置人力喷雾(粉)器,1997年,全村私人拥有喷雾(粉)器2800多部。

5.收获机械 1959年,各生产队开始使用脚踏打谷机,虽然费大力,但是工效较高,仍受欢迎,以后逐年增加。1961年,“三八”妇女场引进一台电动打谷机。1964年开始,各生产队在福清县农械厂帮助下,制作安装了电动打谷机,由于省力高效,电动打谷机一直延续使用到家庭联产承包制期间。1980年统计,全大队共有电动打谷机47部,脚踏打谷机100部。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期间,个别家庭购置手推镰式割稻器,许多家庭为了方便,自购脚踏打谷机或自制小型电动打谷机。

(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57年,霞盛自然村开办碾米厂,配备有砻谷机,碾米机。1958年,在音西大队部所在地音埔自然村“三官宫”开办粮食加工厂,配备有砻谷机、碾米机,两机都用柴油机带动。1961年用电后使用电动机,增设了磨粉机、磨浆机、切面机和饲料粉碎机。1961年,在霞盛自然村开办粮油加工厂,使用柴油机带动所有机械,配备有砻谷机、碾米机、磨粉机、磨浆机、切面机和饲料粉碎机。其中,花生、大豆和油菜籽榨油加工的全套设备由旧油坊迁过来的土垄、石滚破碎机和石砣压榨机,全部使用人力和畜力操作。后来用电后,所有加工机械都用电动机带动。1962年,引进4台液压榨油机,两种油料加工机械同时使用。1978年后,村民个体因代客加工购置的碾米机、磨粉机、磨浆机、切面机和饲料粉碎机不断增加。2005年底统计,全村各类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合计45台。

(三J农业运输机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农户开始使用木轮板车。1952年,一些农户为在农闲搞副业,使用胶轮板车。高级合作社期间,各生产队均配备2~3架木轮板车,全社有110多辆。人民公社期间发展到165辆,还有许多社员自购胶轮板车120多辆。1979年11月,印尼华侨蔡先生捐赠1辆国产丰收牌35型拖拉机和2部日本五十铃大型载重货车。后来,大队又购买1部载重汽车。当时还有各类拖拉机在完成农田耕作之余,也投入了农业运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有许多农户相继购置了手扶拖拉机以及大、中型载重汽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2:01:57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六节 农业先进典型之路

音西大队曾是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走过了20余年风风雨雨、抑扬跌宕的历史路程,走出了一条“音西之路”。回顾以往漫长历程,从主体意识上看,可以归纳如下几点体会或经验。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1.开荒造田 开垦荒山、荒埔造田580亩,平整土地、乎墩填池、扩大耕地面积151亩。

2.兴修水利 建造18个水闸,挖掘48条斗渠和毛渠,建造9个电灌站,使农田受益面积从原来的1500亩增加到3800亩。

3.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使过去贫瘠的土地变成良田。

二、大搞科学种田

在驻队农业科技工作者林鸿达、翁兆珠等专职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协助下,大力开展科学种田运动。

1.田地挖潜建立并不断完善轮种、套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不断挖掘土地潜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2.推广良种大种“实验田”,积极推广优良品种100多种。

3.多方投肥利用一切空间大种绿肥,大积农家肥,开拓高肥效、低成本的有机肥源,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4.除虫灭病抓好除虫灭病的植保工作,减少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一)发挥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

1.音西党支部具有很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能调动大批人马奔赴各类农田基本建设第一线。如1958年就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福清大型的东张水库建设,随后在本村大修水利,实现农田灌溉自流化,从而也使自己受益不浅。

2.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积极完成国家粮、油、糖的征购任务,号召社员多卖余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摘掉缺粮帽子,就超额售粮30多万斤,超额交售油料20多万斤,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3.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树标兵、立样本、抓先进、促后进。定期深入田间检查评比,并举行相应的庆功表模活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和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好树开好花,好藤结好瓜”。据统计,全村(大队)有24个生产队干部被评上了劳动模范。

1.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在农田灌溉用水时,做到了自觉让水,甚至把本大队的水让给周边兄弟队灌溉,体现了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

2.强化干部身先士卒的以身作则作风,强调干部要带头出工,要吃苦在前,超额完成劳动指标。

3.关心群众疾苦,妥善解决“五保户”、烈军属、孤儿、特困户的困难问题,使他们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集体。

4.开展讲“三史”、“忆苦思甜”活动,通过回忆对比,增强社员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精神。

(三)加强经营、财务、生产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并达到规范化

1.生产队设置“计划、预算公布栏”、“收益分配公布栏”、“现金收支公布栏”、“工分日清月结公布栏”、“土肥定额和完成情况公布栏”等各种管理机制栏目。

2.实行各项农活定额指标管理,进行事后检查、验收和评比。

3.严格执行记工评分,按劳分配的制度,提高了社员劳动效率和生产积极性。

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思想建设是搞好合作经济和集体生产的关键。制约性的措施与自觉性教育并举,是对立统一的辩证结合,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音西,这块古老又富有活力的土地,曾有过轰轰烈烈的“斗天绣地”的过去,更有繁荣兴盛的现在。顽强而富有理想、抱负的音西人,将继续沿着成功之路,勇往直前、不断走下去,去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理想。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4:26:05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七节 农业生产创新

音西在过去的岁月里,曾出现过不少先进事迹,取得了不少经验。现再重点归纳如下几点。

一、改革耕作制度

例一大豆居豆类作物之首,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过去大豆一向都是单种,在农业集体生产时期,为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把大豆套种在甘蔗和甘薯的畦旁,甚至种到了田埂上和果树下,因而多种了一番“秋大豆”。秋前下种,秋末收成。

例二蚕豆、豌豆原来是在冬季时下种,于次年春季收成。在改变种植季节后,将蚕豆、豌豆种在晚薯畦旁,待晚薯收成后,却正值生产旺盛时期,做到了一地两用,增加了年收入。

二、创新品种

花生过去普遍使用的品种是“勾鼻生”,后来引进了外来品种“奥油551”。但音西人并不满足外来的品种,又与驻队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科学试验,重新培育出一种新品种“矮脚勾鼻生”。其特点是早熟、颗粒饱满、高产,出仁率高达8l%,引起上级农业部门的关注,被命名为“音珠勾鼻生”,向全国各地推广。

三、开发荒地、大种果树

从经济价值和生产规律性上看,音西的果树一般种植在干旱的高坡地上。过去,品种十分单调,主要只有桃(普通的本地品种)、番石榴、荔枝等。这些果树过去主要分布在溪前、林中、音埔、霞盛等地。其中杨厝的果树最多。因为杨厝自然村有大片干旱型的黄土坡地,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只好种上果树,因此村后的大片黄土坡地,几乎全部栽上了桃、番石榴和荔枝。

农业合作化以后,音西开始开发荒地,大种果树。1961年,开发了“红山果林场”,共266亩,栽上了桃、梨、柚、枇杷、龙眼、香蕉、橄榄等。1962年,开发了过溪山“五四果林场”,共213亩,种了桃、李、番石榴等100亩。1977年,又栽上了龙眼、荔枝、柿子等。1981年至1983年,在可洛溪围溪造田210亩,连续三次栽了柑橘。

由于音西曾依靠集体力量,大力开荒种果,因此水果生产形成了格局,以杨厝自然村为基地,成立了“果树专业队”——管理水果生产的专业机构。那时以杨厝自然村为主,村后的大片园地都栽满了果树。当时所有果树统属集体所有,只有门前屋后零星果树属个人所有。水果生产曾在音西盛极一时,每当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果园就是美丽的“花果园”。

过去,音西的水果生产也遭受严重的极左思潮的干扰破坏。那时搞“以粮为纲”,村里的果树全被砍光。集体的果树专业管理机构也撤销了。黄土高坡修建了抽水机站,原来的果园都变成水稻田和甘薯田。

到了改革开放和农业体制改革以后,音西村水果生产又得到大发展,集体所有果树都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再加上村民个人栽种大量的各种果树,全村水果生产给集体和个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4:28:20
再苦,也别忘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3-29 12:44 , Processed in 0.07142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