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七 渔业 / 第二章 养殖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15: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06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二章 养殖

明末、清初,沿海民众从采捕天然苗种到种殖、养殖,并出现了养殖业的雏型。但长期发展缓慢,至民国后期,全县养殖面积只有7100亩,产量1130吨。共和国成立后,养殖业迅速发展。1954年,养殖业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业产量。随着养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滩涂、浅海、山塘、水库的大量开发,海淡水养殖业品种、面积、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77年以来,养殖业产量约占水产总产的2/3。1988年,全县海淡水养殖面积达14万亩,产贝藻鱼虾27649吨,占水产总产67.7%。

第一节 海水养殖

一、缢蛏

俗称大蛏,贝类,壳薄肉厚,味道鲜美,可鲜食,也可加工蛏干或蛏罐头。生长在中、低潮区沙泥底质的滩涂,要求底质稳定、水流畅通、有少量淡水注入。播种季节在农历正月初至三月中旬。正月初至二月中旬的苗为“洗苗”,亩播80~100万个;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的苗称“手苗”,体长1.5厘米,亩播60~80万个;冬至到春节前后为“蛏古苗”,体长3~4厘米,亩播40~60万个。播苗前须翻土平整,播苗后要疏沟清淤,清除螺蟹敌害。收成用“蛏刀”,手工挖取。围窝养蛏、盘种蛏古、低潮区种蛏是60年代初推广的3条增产措施。县内亩产一般为2.5~3吨。

福清是福建省蛏苗主要产区之一,年产苗1000吨左右,产苗最高的1965年,达2694吨,除供给县内养蛏外,还支援省内外10几个县苗埕依据海区地形、港流、底质和历史习惯,有长条式、围窝式和大坪式等3种形式。苗埕要求:底质以泥为主、泥沙混合,风浪小,潮流畅道,有微量淡水注入,无污染的高、中潮区,海水比重在1.010~1.021,最适范围1.012~1.018。

为避免因海区变化、围垦等因素引起蛏苗年产量下降的问题,从60年代初以来,相继推广留足亲贝、蛏苗平畦预报、开港改流、改造苗埕、开垦新埕、建设规格化苗埕等技术措施,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蛏苗平畦附苗预报,曾获国家农委、科委的科技推广奖。198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有关科研部门、院校配合,在三山乡大扁垦区1400亩水域内进行垦区育苗试验,1984、1985两年,附苗330亩,分别产苗45.9吨和78.2吨,该成果于1988年1月通过省科委鉴定。

缢蛏养殖面积,1949年3000多亩,70年代中期超万亩,1985年达21963亩,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养殖区原集中在福清的龙田、海口、港头等乡镇,至1988年,又在兴化湾扩大了7000亩,这些养殖区总计占全县缢蛏养殖面积的45%。龙田镇仍占首位,养殖面积4450亩。其它千亩乡有三山、江阴、海口等。

福清县是蛏苗主产区之一。1949年整埕面积6000亩,1953年超万亩,1962年达2万亩,至70年代一般稳定在3万亩水平。80年代以后,蛏苗整埕面积有所下降,近2年仅保持2万亩水平。1965年是蛏苗最高产年份,产苗2694吨,一般年景维持在1000吨左右。

二、杂色蛤

俗称“花蛤”,为福清县经济贝类的主要养殖品种,是福建省城乡人民夏季喜食的水产品之一。50年代初期,养殖区主要限于港头湾,60年代扩大到龙田东营、南山、上薛等海区,70年代推广到三山前薛、城头乡等地。1988年,全县养殖1.56万亩,产量8651吨,一般亩产1.5吨,最高可达5吨。

杂色蛤养殖,要求埕地风浪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底质以沙为主或沙多泥少的中、低潮区平坦滩涂,海水比重1.018~1.021为宜。播苗前,埕地须耙松平整,清除海生杂物,沿港或排洪口栽芒草堤,防止水流冲刷。农历二月至四月播种白苗,亩播200~300公斤,秋末冬初播中苗,亩播500~600公斤,均匀播苗。遇洪水季节要疏通港道排洪,高温季节要填补水洼,大风季节要修补芒草堤,除敌害用氰化钠,亩施250克。收成时,有耙锄挖翻手捡和围窝冲水搅拌筛收两种方法。

自然海区培苗始于民国时期,在三山乡鳌头村百亩沙滩,年产苗50吨。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推广改港改流、掺砂改良、围芒护埕等技术,在三山、龙田、高山、东瀚等海区新辟3000多亩苗埕,产苗400多吨。1976年,在海口前村、三山大扁进行垦区花蛤育苗试验,获得成功。80年代,在东营、大扁、北垞、赤礁、城头等垦区6700亩水域推广,年产苗600吨,超过海区产量。垦区育苗技术于1982年获国家农委、科委的科技进步奖。培育蛤苗的条件,要求风浪稳定,底质以沙为主,略有粗沙和细壳的中、低潮区海滩,附近有二龄亲贝,海水比重1.016~1.021为宜。垦区育苗还要求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全县1950年只养蛤14亩,1988年达15605亩。其间有两次较大的突破,第一次是1964年主产区龙田东营村发动群众改造蛤埕,其经验推广后,花蛤面积有较大增长,1965年2500亩,1966年达5460亩;第二次是1983年,全县开始推广花蛤土池育苗技术,1984年城头海区扩种花蛤,全县养殖面积超过万亩,以后几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三、褶牡蛎

俗称蛎、海蛎、牡蛎,是福清县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上牛奶”之称。除鲜食外,可制干品、罐头和蠔油等。

牡蛎养殖具有采苗易,生长快,周期短,一年投资,多年受益的特点。50年代以前,多为投乱石养殖,以后逐步改为条石,面积和单位产量都有较大增长。主要产区有三山、高山、东瀚、沙埔、江阴、新厝等。1985年,引进太平洋牡蛎新品种,在柯屿垦区进行垂下式养殖52亩获得成功。1986年后,在三山、高山、东瀚、沙埔等乡镇推广垂下式养殖褶牡蛎,总面积达2300亩。柯屿垦区太平洋牡蛎亩产蛎肉一般1.5吨,最高达3吨,其它海区褶牡蛎,亩产蛎肉一般0.8吨。1988年,全县养蛎达2.6万亩,产蛎肉4476吨。

条石养蛎一般选择在坡度小,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沙质底或沙泥底的低潮区海滩,海水比重1.010~1.021,条石规格4×15×85(厘米)。采苗季节在“立夏”至“小满”。采苗前,把洗刷干净的蛎石,在滩涂上围成笼状,进行自然附苗,采苗后将蛎石分散单株插立。管理方面主要是防风浪倒伏,泥质埕面要清沟排淤。

垂下式养蛎主要在垦区深水区和浅海进行。两端打桩或抛锚固定,中间以泡沫塑料为浮梗绳,将采苗后的附苗器串挂在浮梗绳上进行养殖。也可利用养海带的台架,进行串挂养殖。其采苗有附苗器集中海区自然附苗、土池采苗和对虾育苗池全人工采苗等3种。

褶牡蛎是个老品种,民国后期养殖面积达3980亩,单产较低。1950年后,养蛎业发展迅速,1988年发展到26002亩,增长5.5倍多,许多海区和乡村从无到有,迅速普及,生产效益较高。沙埔乡赤礁村,1964年在县水产技术员指导下,当年试养成功,1988年发展到1600亩。江阴乡于1974年,由县水产局技术组驻乡推广条石养蛎,养殖面积迅速扩大,1988年达6200多亩。养殖方法也大有改进,全县均以条石养蛎为主。

四、紫菜

经济藻类,是做汤的佐料食品,亦可制琼脂。福清县于1959年开始试验养殖,未获成功。1965年后,在东瀚、高山及国营养殖场进行小面积养殖。1972年发展到637亩。1978年后,养殖技术渐趋成熟,面积发展到4109亩,实现自繁、自育、自养。1988年,全县拥有34座,计5700平方米的育苗室,育苗能力500万壳,当年养殖8043亩,产干品菜1526吨。主要产区是城头、龙田、港头、三山、高山、沙埔、东瀚、江阴等乡镇。

紫菜养殖区选择在潮流畅通的中、高潮区;养殖台架由聚乙烯浮梗绳、毛竹床架、架脚、石桩组成。附苗器采用维尼龙线帘,采苗在“白露”至“秋分”季节,以北风、阴有小雨天气为佳。采苗下海后,要勤洗刷、去污泥、去杂藻,防病烂,主要采取沉台、转换潮位、日晒等技术。下水后约60天可逐水采收,漂洗干净后晒干或制饼。

紫菜育苗在室内水深约80厘米的水泥池中进行,外配套蓄水沉淀池和进排水管道。每年1月底至3月初,将选好的种菜(用坛菜更好)经阴干刺激后在海水池中放散果孢子,果孢子呈紫红色。用细绳串好的文蛤壳或牡蛎壳采苗器以染布方式连续两次置于孢子水中,孢子即会钻入贝壳内面“安家”。将采到果孢子的贝壳用竹竿挂养在育苗池内,定期去污、掉头、控光照,至9月中旬发育为成熟的壳孢子。9月中旬,将成熟的苗壳(呈金紫色最好)置于网袋系于船旁,于夜间在深水海区进行流水刺激,天亮后将刺激后的苗壳放船舱海水中让其放散,后将孢子水在海上均匀泼洒在重叠的线帘上采苗。

养殖紫菜是60年代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县内1965年开始试养2亩,1976年起由于完善采苗技术,面积连续三年翻番。至1988年增至8000多亩。主产区沙埔乡1728亩,高山、三山、江阴、龙田等乡镇养殖面积均达千亩以上。港头、高山、沙埔、城头、三山等乡镇有6台机制菜饼设备,年加工能力50吨。

五、海带

原产北太平洋沿海,1956年南移到福建养殖。1958年开始在福清县东瀚、沙埔、江阴3地方试养。1960年后在东瀚、沙埔及国营海带场形成规模养殖。1986年,全县产干菜570吨。

海带养殖采用延绳浮筏式,即由两头木桩固定的聚乙烯浮梗绳,中间用塑料泡沫边角料为浮力。养殖区选择在座北朝南、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干潮水深3~5米的浅海区,周围无洪水、污水注入,底质泥沙混合、平坦,透明度0.5米,适宜盐度15~30%,酸碱度7~8.2。每年12月至翌年1月,将采运回来的海带苗夹在夹苗绳上,将夹好苗的采苗绳系于浮梗绳上养殖,至5月中旬即可采收,晒干或盐干。

福清县没有海带育苗室,60年代前苗种多从山东运回,60年代中期后从霞浦、连江、莆田等县、市采运。福清引进30多年来,台架材料不断改革。1970年前,用毛竹、玻璃浮球,1970~1972年用陶制浮球,1973~1976年推广塑料浮球,1976年后改为泡沫塑料浮球或泡沫边角料浮力。浮梗绳也由1970年前用竹篾和旧网衣绞合,改为聚乙烯浮梗绳。

福清于1959年试养80亩,1984年发展到1255亩。后因产品滞销,面积缩减,至1988年只养576亩。主要养殖区为东瀚、沙埔两乡浅海水域,江阴乡壁头海区曾试养过,未能推开。

六、对虾

福清县海区养殖的品种主要有北方引进的东方对虾、本海区的长毛对虾,以及少量养殖的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县内养虾自1980年开始,由县水产局同日本新生株式会社采取补偿贸易形式合作养殖日本对虾,历时3年,产虾7.6吨,出口活对虾4.55吨。因生产效益差,于1983年10月终止合同。1985年后,养虾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全县养虾2.5万亩,产虾1545吨。

对虾养成,主要是池塘式,还有垦区大水体内栏网养成以及试验性双季养成,即上半年养东方对虾,下半年养长毛对虾。池塘式养成工艺主要是:每年3月开始清池消毒,进水培养基础饵料,4月初至5月中旬,投放虾苗中间暂养,约20天后暂养苗放入大池,面积小的虾池也可不经中间暂养阶段。虾苗投放量根据虾塘条件、饵类来源、生产者技术高低等,一般亩投苗1.5~2万尾。投入大池养成后,掌握投饵和交换水的管理。投饵量根据虾苗数量、总体重、饵料品质、水质情况等因素,定时比例投喂;日交换水量达总水体30%以上,水温18~29摄氏度,盐度10~25‰,以18‰为佳,溶解氧每升5毫克以上,酸碱度7.8~8.5之间,养殖东方对虾的虾塘,还须要少量淡水调节比重。

对虾育苗,在80代已成功地进行东方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的育苗。1988年,有8座对虾育苗室,总水体7500立方米,年育苗能力10亿尾。育苗室要求水、电、气、热自成系统。水系统要有水泵、沉淀池、沙滤池、蓄水池及连接管道;育苗池要有亲虾越冬池、产卵池、孵化池、生物饵料池等;育苗室要配有适用的锅炉,管道控温,鼓风机及管道充气,除高压电源外还要有备用电源。育苗季节视品种而异,东方对虾3月初至5月初,亲虾由养殖池挑选,于11月中旬开始越冬;长毛对虾育苗5月中旬至7月中旬,亲虾从海区捕获;日本对虾育苗5月上旬至6月中旬、9月上旬至下旬,亲虾由海区捕获。育苗时,将性腺成熟之亲虾移入产卵池,产卵后将卵子收集移入孵化池,幼体育苗经历了无节、蚤状、糠虾和仔虾4个阶段。各个阶段应掌握好不同的换水量和投喂幼体饵料量,并随时观测各项理化因子、镜检观察幼体发育。仔虾出池一般采取定量干计法,虾苗包装用充气的薄膜袋。

福清自1985年试养中国对虾成功后,1986年引进世界银行资金发展养虾业,至1988年养虾面积达25871亩。养虾最多的城头乡,1988年养殖面积达6768亩,三山、江阴、新厝、江镜、东瀚等乡面积也超千亩。1980~1988年,在北垞、城头、东营、陈厝和柯屿垦区等地建7个虾育苗室,育苗面积7200平方米。1988年育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苗计6.4亿尾。

七、海水网箱养鱼

海水网箱养鱼,1987年龙田镇友谊村林吓期从平潭引进17台、200个网箱,在柯屿垦区外养殖,主要品种有真鲷、石斑鱼、黑斑鱼等。因其效益较好,1988年相继发展到35家、196台、2554个网箱,总面积2.1万平方米,相当于32亩面积。其中绝大部分为平潭人经营,少数为福清、长乐人经营。养殖海区要求风浪小、低潮水深6米以上,潮流畅通,水质好、无污染。网箱台架为方型,边长12~13米,用泡沫塑料球作浮力,每台9个或12个网箱。真鲷鱼养殖18个月,个体可达1公斤,石斑鱼多为暂养,几个月至一年不等。饲料以小杂鱼虾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湾等地区。

八、其它品种

随着水产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福清县还引进一批适宜本海区养殖的新品种试验养殖,还未形成规模生产。1986年,三山乡泽朗村试养文蛤,1987年江镜乡前宅村、东瀚乡大壤村引进泥蚶养殖,均在小面积上获得成功。

QQ截图20190220155404.png

第二节 淡水养殖

从明朝至民国后期,淡水养殖为原始养殖型。养殖品种为鲤、鲫、塘虱鱼、鳗鲡、鲻、泥鳅等。依这些鱼类的自然繁殖本能,在河沟、山塘、溪流中自繁、自育、自长,平时不看管,一般不投饵,旱季捕获,产量极低。

从1949~1958年,为初级养殖型。养殖品种与上一期大体相同,但已开始外出长江流域购买鲢、鳙、草、青等鱼苗放养,并已开始人工投放饵料、施有机肥,单位产量有较明显提高,全县年产达200吨。

1959~1979年,养殖技术趋于成熟。青、草、鲢、鳙等品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先后获得成功,水闸养鱼得以推广,精养高产鱼塘开始出现。“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养鱼八字经应用于生产实践,产量有较大提高。全县年产淡水鱼400吨。

1980年以后,福清淡水养鱼业通过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鱼苗,向现代大生产方向发展。1980年,从日本引进高密度流水养鳗技术,至1988年,年产鳗近千吨,产品全部出口,换取外汇。

1984年起,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等多渠道资金,投入大规模的商品鱼基地建设,同时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尼罗罗非鱼养殖。全县出现连片规格化、精养高产、产品以福州为主要市场的淡水商品鱼基地8000亩。1988年,商品鱼基地平均亩产400公斤,全县淡水鱼产量达3400吨,年外销量达2000吨。

从1985年以来,还引进古巴牛蛙、罗氏沼虾、甲鱼、中华绒毛蟹等品种,不仅养殖技术有提高,面积亦有所扩大。1988年,全县淡水养鱼面积45005亩,其中池塘9770亩、河沟14451亩、水库20042亩、湖泊742亩。

一、池塘养鱼

福清县池塘养鱼以兴办连片精养高产商品鱼基地为主。商品鱼基地一般具有独立的水、电、路系统,实行池、堤、路、渠、沟和成鱼池、鱼种池、饲料地、畜牧地、林带等综合配套。单口鱼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采光好,水深1.5~2米,进排水设施配套。冬季塘鱼收成后,鱼塘排干水,曝晒,清淤护堤,整修进排水系统。养鱼者根据以往的养鱼经验,研究确定自己的养鱼模式。决定养鱼模式的因素有池塘条件、鱼类习性、饲料来源、养殖技术、产品销路等。较常见的以尼罗罗非鱼为主,搭配鲤、草、鲢、鳙等混合放养,一般每亩投放尼罗罗非鱼越冬种1000尾,其它大规格鱼种400~500尾,施以正确管养,可获400~500公斤产量。1979年后,通过推广“养鱼八字经”,鱼塘单位产量逐年提高,产品保持均衡上市,成为福州市淡水鱼的主要商品基地。

二、集约式流水养鳗

养殖单位一般水面积10亩以上,配有成鳗池15~20口,每口约350平方米;白苗池4~8口,每口60~80平方米;黑仔池6~12口,每口80~120平方米。有独立的水、电系统和增氧设备,冬季时苗池和成鳗池需遮盖保温,保温面积占水面总面积70~80%,并辅以锅炉升温。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投苗,苗种来源于近岸海区捕捞,亩需苗种4~5公斤,早期投苗的至八、九月份,即可长达170~340克,可以出口,每公斤苗可产鳗1吨。

三、家鱼人工繁殖

家鱼(青、草、鲢、鳙)人工繁殖技术,于1960年首次在东张水库获得成功。此后又在海口农场、东阁农场、县淡水综合场得以推广。主要设施有:亲鱼池、流水产卵池、孵化环道或孵化槽、鱼苗培育池以及进排水管道等。福清家鱼人工繁殖季节在5月初至6月初,工艺流程主要是:按鱼苗生产计划在亲鱼产卵季节前强化培育亲鱼;将性腺成熟的亲鱼按一定比例雌雄搭配移入产卵池,并注射催产激素,经流水刺激,亲鱼在池中产卵、排精,卵子在水中受精;移出产卵后的亲鱼,收集受精卵移至孵化环道或孵化槽,流水孵化出“水花”;将水花移入鱼苗培育池,经15~20天培育,成为3厘米长的“夏花”出塘。

QQ截图20190220155437.pn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9 01:10 , Processed in 0.05942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