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四 农业 / 第四章 农技农艺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0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540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四章 农技农艺

第一节 耕作制度

一、轮作制度

共和国成立之前,农村科技落后,农民墨守成规,轮作制度简单,土地利用率不高。1950年,耕地复种指数170%。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县、区、乡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在作物种植制度上,逐步形成比较科学的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水旱轮作制,土地利用率上升。1985年,复种指数达到206.8%。

1965年之前,主要推广单季稻改双季稻,间作稻改连作稻,改早薯为早稻晚薯。“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技推广机构撤销,轮作制改革一度停滞。1970年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促进轮作制度的发展,二熟和三熟制面积不断增加,轮作制度更加完善。

单季稻改双季稻 1951年,全县单季中晚稻33008亩,1965年下降到17476亩,1971年后每年仅有3000亩左右。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1965年为16.76万亩,1970年突破20万亩,1971年以后年种植25万亩左右。

间作稻改连作稻 1952年,开始推广连作稻,至1957年,全县间作稻面积下降到8.6万亩。1961年推广矮秆水稻良种,加速连作稻的推广,到1966年,基本上实现连作化。

改早甘薯为早稻(或春大豆)、晚薯 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沿海地区从每年种一季早甘薯,逐步改为先种早稻或春大豆,再插晚薯。1957年,全县早薯17.13万亩,晚薯61948亩。到1965年,全县早薯面积下降到13.22万亩,晚薯面积增加到90058亩。1970年后,早、晚薯面积各占10万亩左右。

改花生、小麦为花生、晚稻(或晚甘薯)、小麦 按老习惯,春花生收获后,休闲两个月种早小麦。1962年起,在有水灌溉的地区,花生收成后抓紧季节多种一季晚稻或晚薯,以后再种麦或绿肥。1978年以来每年推广面积在5万亩左右,占花生地的一半。

改春大豆为早稻、秋大豆 由于气候适宜,秋大豆亩产量比春大豆高50公斤左右,因此提出“压春扩秋”,改春大豆、晚薯为早稻、秋大豆。1971年,全县秋大豆仅124亩,到1978年发展至2286亩。1982年之后,常年种植1万亩左右。

扩大冬种面积 1950年冬种22.57万亩,1965年为28.87亩。1978年以后,每年均在32万亩左右。1985年后,由于冬季绿肥减少,冬种面积有所下降。

在轮作制上,经过不断完善,实行分区轮作制度:

山区以水稻为主,轮作形式

早稻——晚稻——冬种

大豆——晚稻——休闲

单季中稻——休闲(海拔300~500米山垄田)

平原以水稻、甘蔗、大、小麦等作物为主,轮作形式早稻——晚稻——冬种花生——晚稻(或晚薯)——冬种

早稻——晚薯——蚕豌豆

春大豆——晚薯——蚕豌豆

甘蔗——宿根蔗(第二年)——大、小麦

沿海以甘薯、花生等旱作为主,轮作形式

早甘薯——冬种(或休闲)

花生——晚薯(或晚稻)——冬种(或休闲)

早稻——晚薯——冬种

早稻——晚稻——冬种

二、间作套种

民国时期,农民就有甘薯套种大豆,花生套种绿豆等习惯。共和国成立以来,间套种面积逐年扩大。1966年,全县间套种面积2625亩,1975年发展到10753亩。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进一步促进间套种的发展。1983年达到14626亩,1988年扩大到18.4万亩。此外,还利用幼龄果园套种农作物10775亩。

(一)甘薯地间套种

早甘薯套种春大豆、晚甘薯套种秋大豆

1983年,早薯套春大豆2260亩,晚薯套秋大豆2507亩。常年套种面积共5000亩左右。

甘薯套蚕、豌豆 主要作为蚕、豌豆留种田。每年收籽面积均在3万亩左右。

甘薯、花生(大豆)三套或两套种 常年面积约2000亩。

此外,还有甘薯地套洋葱、包菜、玉米、绿豆、红豆等多种作物。

(二)蔗田套种

蔗田套大豆 随着甘蔗面积的发展,套种逐年扩大。1966年为1235亩,1974年为2723亩,1986年达到12837亩。

蔗田套洋葱、西红柿、薯苗等多种作物 1980年,新厝公社蔗田套种洋葱成功,1984年全县发展到1800亩。1986年全县蔗田套种蔬菜2280亩,套西红柿2284亩,套甘薯苗1770亩。

(三)麦田套种花生、甘蔗

1985年,麦田套种面积为3668亩。

(四)幼龄果园套种

1985年,全县果园套种825亩。1986年扩大到10775亩,其中套大豆、花生7355亩,套西瓜、蔬菜3420亩。

此外,在70年代,还推广过早稻、甘薯套田菁,蔗底稻,稻底麻,甘薯、甘蔗套太阳麻等间套种方式。

(五)立体农业试验

1984年开展立体农业新技术试验。主要形式有三种:

蔗田立体结构 1985年,有26户试种蔗田蘑菇3.6万平方尺,每平方尺产蘑菇1.13斤。每亩种2000平方尺,增加收入1315元。试验甘蔗——番茄——黑木耳——蘑菇2亩,每亩增收2085元。

蕉田立体结构 1985年,在阳下乡北林村试验0.84亩,种植香蕉132株,养鱼600尾,同时套种西瓜,蔬菜等,除香蕉未投产外,总收入达1016元。

水体综合利用 港头乡沁塘村于1985年,试验水面稻、瓜菜、养猪、养鱼的立体结构8亩。经验收0.86亩,年收入3635.6元,扣除成本外,纯收入915.7元。

第二节 良种繁育

一、良种选育

民国时期,农民家家种田,户户留种,长期使用老品种,产量很低。共和国成立后,推广水稻、大、小麦片选、穗选;甘薯块选、株选;花生株选、荚选、仁选;大豆筛选、粒选等为主的选种方法。水稻,大小麦播种前还采用温汤浸种,盐、泥水选种等,以提高种子质量。

1949年前,福清县只有龙田的前坑、闻读及山前村等少数农户进行温床育薯苗,绝大部分农民种甘薯不留种、不育苗,全靠向外地买苗。1956年,人民政府发动农民试育成功,1957年培育1000吨,1958年育苗增加到2500吨,农技部门采取培训、召开现场会议以及聘请育苗能手等方法进行技术指导。1960年,全县产苗栽3.5亿株,保证了13万亩早薯苗自给。

公社化后,逐步改为生产队统一留种。县建立良种繁殖场,专门繁殖示范良种,并在4个国营农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公社逐步办起良种专业队(良种场),大队建立种子队,生产队建立种子田,配有种子员。至1964年,全县有17个公社办起良种场(专业队),生产队建立各种留种田6.9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选留种又改变为千家万户自己留种为主,种子公司调剂为辅的方式。

为了加速良种繁育推广工作,1965年春,县派员赴黑龙江省进行欧柔小麦繁殖,带去种子50.25公斤,当年秋季繁殖1吨。同年,全县有103个大队、5个国营农场种植欧柔小麦500亩。1970年,到内蒙古加速繁殖“80923”小麦良种3.01吨。此后,还进行“青海麦”等新品种的北繁工作。

1975年,推广杂优水稻后,更多次进行水稻良种南繁育种工作。同年,到海南岛制种;1976年,到仙游乌石进行春繁不育系种子;1977年,到海南岛制种170亩,并在本省诏安县制种1000亩。

自1976~1987年的12年间,全县累计制种面积31448.7亩,总产杂优种子1757.5吨。1988年,全县制种面积2200亩,产杂优种子220吨。

40年来,福清县自已选育推广的新品种有:1953年龙田闻读大队培育出的甘薯良种闻读红;1965年种子公司培育出的大豆良种融豆21和1967年培育出的早稻良种福清1号(融农早1号)、福清4号;1978年江阴农技站培育出的甘薯良种红薯80~7号等。

二、良种经营

1956年,成立福清县种子站,1962年改为福清县种子公司。至1980年,先后在城关、海口、龙田、高山、渔溪,宏路等公社建立良种站。除一都外,全县所有乡镇和国营农场的良种购销工作,均由种子公司负责。自1962~1984年的23年间,全县良种经营量达4.49万吨,年均达2148吨,其中调出省内外良种4529吨,年均达196.5吨。

经营良种,以服务农业为目标,经营种子以“不赔、不赚”为原则,实行结果年年亏本。自1962~1978年的15年间(1971年由粮食局经营,未计在内)总亏损达31.49万元,年均亏损达2.1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企业管理,实行“任务到站,责任到人”的责任制,自1979~1985年连续7年盈利,累计利润达18.7万元,年均盈利2.68万元。

农业合作化后,一般采用层层计划分配,粮油等量兑换,差价补款的办法供种,由生产单位统一购种。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逐步改为敞开供应,议价购销,面向千家万户供种。在种子收购方面,改变以社、队为主体的繁育基地体系,建立以国营农场和种子专业户为主体的良种繁育网。全县有4个国营农场、1个良种场和3个部队农场作为良种繁育基地。

1980年以后,实行“县繁、县制、户用”的原则。1983年,全县制种承包合同29个单位,承包面积3551.9亩。其中国营农场制种面积2155.9亩,占总面积60.7%,其余由制种专业户承包。

第三节 肥料施用

50年代,贯彻“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副”的方针,开展群众性积肥运动。采取常年积肥和突击积肥,专业队积肥和群众性积肥相结合的办法,每年大抓春耕、夏种、秋季和冬种等4次大积肥,并总结推广捞、挖、采、沤、铲、堆、拾、熏、烧等积肥十字经。同时提倡户养一只猪,宣传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的好处。一般每亩每季施用有机肥1~1.5吨及各种饼肥约10公斤。化肥施用量很少,国家每年供应氮肥2500吨左右。1956年,平均每季亩施化肥2.85公斤。同时,还推广根瘤菌拌种,最多时每年拌种15万亩左右,占花生、大豆面积的98%以上。群众制造的土尿素、土硫酸铵、土氯化钾等,也曾发挥一定的增产作用。

60年代仍然是以有机肥为主,同时开始试验、示范、推广尿素、氨水、过磷酸钙、石灰氮等多种化学肥料,其施用量逐年有所增加。1961年,全县化肥供应量为5570吨,1965年增至1.95万吨,其中以氮肥为主,磷肥次之。

70年代,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尤其县内建成合成氨厂,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1973年全县化肥施用量为2.45万吨,1978年增加到3.24万吨。1979年开始推广钾肥,全年化肥施用量达到4.53万吨。其中氯肥2.97万吨、磷肥1.34万吨、钾肥1010吨。此外,还发展微生物和腐殖铵肥料。1973年,全县创办18个菌种站,生产“五四○六”和“九二○”等菌肥8415吨,施用面积26744亩。1975年,利用泥炭土制造腐殖酸铵597吨,施用面积6891亩。但由于土法生产质量低,不能巩固发展。

1980年后,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化肥用量猛增,出现重化肥、轻农家肥的倾向,形成以化肥为主导的时期,农家肥只用在育苗及少数作物上。1980年化肥施用量为5.58万吨。1983年为7.99万吨,其中氮肥6.45万吨、磷肥1.35万多吨、钾肥近1000吨。绿肥面积从70年代的年种植6万多亩下降到3万多亩。

从70年代之后,福清县即重视推广科学施肥方法。1973年推广球肥深施经验,全县推广球肥机34台、深施机23台。1978年,全县80%以上的水稻采用球肥深施。1980年,推广水稻全层施肥和甘薯作物碳铵、磷肥和稿秆坑心。1984年,水稻全层施肥22.15万亩,占早、晚稻面积一半以上,甘薯坑心1583万亩,占早、晚薯面积70%以上。1985年推广根外喷施微肥1.5万多亩。

1982年,全县土壤普查结束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两项新技术。1982~1984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多万亩,克服盲目偏施氮肥的倾向,降低肥料成本。为克服早稻“坐苗”,采取稻株营养诊断,指导合理用肥。1984年,在东张等公社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类苗早稻33.63亩,采集样品,测定“坐苗”原因,指导997亩“坐苗”田合理施肥,恢复正常生长。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9 01:59 , Processed in 0.05347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