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四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0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6536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卷四   农业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地主豪绅手中,广大农民则少有甚至没有土地,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共和国建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1951年底,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生产情绪空前高涨,掀起爱国丰产和互助合作运动高潮,纷纷加入互助组并转入合作社,至1956年全县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3959.49万元增至1957年的5256.33万元,增长32.17%。粮食总产由1950年的9.27万吨增至1957年的11.19万吨,增长20.69%。畜牧业产值由1952年223.14万元增至1957年的611.5万元,增长1.74倍。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左”的错误导致“五风”(浮夸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泛滥,加上自然灾害的袭击,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挫折。1960年,全县粮食总产下降至9.48万吨,比1957年减少15.25%。

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至1963年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恢复。1965年,粮食总产达16.81万吨,大大超过1957年的水平。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福清县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广大干部群众重视农业,积极搞好生产,加之县合成氨厂、建新水库、太城溪引水工程和东张水库高干渠扩建工程等的建成,农业生产仍取得较大的发展。全县粮食总产1967年降至12.14万吨,1972年就上升到19.76万吨。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农业总产值增长不多。1978年农业总产值10323.74万元,比1975年的9473.64万元仅增长8.96%。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粮食总产增加到26.03万吨,农业总产值达12228.62万元。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至32933.73万元。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8%。1986年后,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注意提高经济效益。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70234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6倍。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一、分布

民国38年(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57.68万亩。1956年增至59.18万亩。1965年减至53.99万亩。1978年为53.94万亩。1980年,第三次土壤普查,全县耕地53.88万亩,其分布状况是:

平洋田(河谷平洋) 计12.9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3.3%。其中:阳下公社18279亩、海口公社16761亩、宏路公社15148亩、音西公社14143亩、渔溪公社13955亩、上迳、镜洋等公社面积均在6000亩以上。

平原田(海滨平原) 计98509亩,占耕地总面积18%,分布沿海9个公社及农场。其中:江镜公社10506亩、城头公社9427亩,此外江镜农场、东阁农场、海口农场、龙田、港头、新厝、渔溪、江阴、上迳等公社,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

梯田 68397亩,占耕地总面积12.4%。其中:东张公社8604亩、音西公社7908亩、阳下公社4668亩、江阴公社4001亩、上迳公社3362亩、一都公社3290亩。

山垄田 计37838亩,占耕地总面积6.8%,全县各公社均有。其中:东张公社5500亩、龙田公社4985亩、一都公社3217亩、港头公社3979亩、东瀚公社3472亩、音西公社2694亩。

旱地 以坡地为主,总面积17.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1.2%,多分布沿海公社。其中:三山公社24613亩、龙田公社19966亩、沙埔公社17611亩、高山公社17607亩、港头公社16920亩、江镜公社15070亩、东瀚公社13390亩、江阴公社13290亩。

1985年,全县耕地53.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33%。人均耕地0.6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亩和全省人均耕地0.75亩的水平。粮食作物面积39.4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4.3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9.91万亩,复种指数达到206.98%,耕地利用率较高。

近30多年来,由于水利、交通、国防及工业建设占用耕地,加上城乡居民占用耕地建房,致耕地逐年减少。1950年,全县耕地面积57.68万亩,至1962年,减少了耕地46272亩。1988年,全县耕地517993亩,比1950年减少58838亩,人均耕地仅0.55亩。

5.png


二、土壤

(一)土壤普查

1959年,全县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1980年10月又进行第二次普查,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土普技术规程,完成全县55万亩耕地和172万多亩茶果园、林地、山地、滩涂等的调查,进行野外剖面观察记载和化验分析。经鉴定,全县土壤类型可划分为8个土类,20个亚类,37个土属,53个土种。并查清土壤存在的瘦、旱、薄、沙、漏、酸、盐、缺素、粘、冷、煤、涝等12个障碍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土壤改良利用的措施。

(二)土壤养分

有机质 全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偏低。大于2%的占耕地面积28.74%;含量1~2%的占耕地面积51.5%;小于1%的占耕地面积19.76%。

氮素 土壤全氮含量大于0.12%的占耕地面积19.53%;含量中等,在0.08~0.12%的占耕地面积35.95%;含量低于0.08%的占耕地面积44.52%。

磷、钾素 耕地土壤酸性高,全钾、全磷含量低。全磷量在0.02~0.07%之间,全钾量在0.5~2%之间。龙田、高山镇一带,由于重视施用磷肥,且经常施用海肥,速效磷含量较高;而一都、东张、阳下等山区,水冷、气温低,土壤酸性较高,其速效磷含量低。速效钾含量方面,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沿海耕地含量高,平原、山区耕地多缺钾。

土壤酸碱度 土壤多呈微酸性反应,但不同地区有差异,山区土壤多呈酸性反应,沿海地区由海积母质发育的土壤呈碱性反应。

(三)土壤质地

全县耕地,中壤土有25.15万亩,占耕地面积45.4%;轻壤土有16.27万亩,占耕地面积29.4%。有些土壤耕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作物生长发育。此外,还有占耕地面积15%的砂壤土和砂土以及9%的粘重土壤,需要进行改良。

第二节 劳动力

1949年,全县农业劳动力161514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3.57亩。1965年,全县农业劳力192179人,每人平均负担耕地2.8亩。

1979年后,农村乡镇企业大发展,农业劳动力中不少人进工厂或参加其他行业的劳动。1981年,全县264859个农村劳动力中,参加社办工业的3790人、外出当临时合同工的2683人、其它的劳力7106人,实际参加农林牧副渔的劳力249280人。

1988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又有很大的变化。全县农村劳动力384696人。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的249047人,工业劳动力18461人,建筑业19062人,交通运输邮电业9932人,商业、饮食业6988人,服务业4066人,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1442人,文教事业1787人,科研事业92人,金融保险事业136人,社会管理1843人,外出劳动力57205人,其他劳动力14639人。

QQ截图20190220085511.png

第三节 畜力

福清历来靠水牛和黄牛从事农业耕作。沿海一带主要是黄牛,山区或半山区、平原水稻种植区以水牛为主。1952年后引进各种类型的拖拉机,但除国营农场外,大多数农民仍习惯使用牛力耕作。1986年统计,全县机耕面积15.9万亩,占全县耕地52.22万亩的30.4%。30多年来,全县从事劳役的牛,除个别年份外均有所发展。1951年全县21357头,1965年19030头,1976年为22967头,1985年33336头,1988年增到34429头。

第四节 农机具

一、农具改革

福清人民世代沿用落后的旧式生产农具,多为手工操作和畜力牵引,耗力大、速度慢、效率低。旧式耕作工具有犁、鹤咀、耙鎝、铁耙;田管用的工具有锄头、草耙、劈刀、粪箕、粪桶、粪勺;排灌用的有戽桶、木质水车;收获用的有镰刀、掼床、木楻、禾叉、篾帘;运输用的有木轮板车、扁担、麻袋、筐;加工用的有米筛、糠筛、簸箕、油坊、石碾、石磨等。

1952年起,福清县逐步出现新式农具。有耕作用的铧式犁、机引水田耙、拖拉机、旋耕机、机耕船;播种用的插秧机;排灌用的水泵、喷灌机;植保用的手动喷雾(粉)器、机动喷雾(粉)机;收获用的人力脱粒机、机动脱粒机和联合收割机;农副产品加工用的碾米机、粉碎机、榨油机、磨浆机、砻谷机、淀粉加工机、膨化机及烘干机;农业运输用的胶轮板车、拖拉机、农用载重汽车及农用三轮摩托等。

二、农用机械

耕作机械 1952年引进畜力双轮双铧犁技术,后因适应性差以及一些技术问题而没有得到推广使用。同年,音西乡引进捷克制造的热特——25型拖拉机2台。1959年,海口农场也引进捷克制造的25K型、苏联制造的穗特——35型拖拉机各1台。随之东阁华侨农场、江镜华侨农场也相继使用拖拉机,进行农田耕作和海滩围垦地的开荒作业。1961年5月,福清县拖拉机站建立,拥有热特——25(35)型拖拉机4台、尤特兹一35型拖拉机1台、福格森——35型拖拉机5台。1978年12月统计,全县有各种类型拖拉机977台、81131马力。1979年后,拖拉机拥有量逐年大增。至1986年12月止,全县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6278台、70025千瓦;机耕船(滚)15艘、55千瓦。1988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71台、21192千瓦;小型拖拉机6836台、60331千瓦。

插秧机械 1973年,福清农械厂引进广东地区的技术,试制成功手动插秧机,经省级鉴定合格后首先在东阁华侨农场使用。但因该机结构笨重,且只能直行作业,不适应本县大部分农田的实际生产需要,因而无法推广使用。

排灌机械 1959年,农田排灌开始使用水泵抽(排)水。1978年,全县有农用水泵89台。同年,音西、江阴公社首先试用和推广喷灌机。1980年初,高山、沙埔也相继使用喷灌机,用于果园、苗圃及垄地浇灌。1985年底,全县拥有102套喷灌机。1988年,全县农用水泵126台,农用排灌动力达3238台、31780千瓦。

植保机械 1956年初,开始使用人力喷雾(粉)器,此后逐年有所发展。1966年初,引进日本制造的高压喷雾机10部,在城关、音西等5个公社推广使用。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购人力喷雾(粉)器的数量激增。至1986年,全县共有人力喷雾(粉)器38688部、机动喷(粉)机337部。1988年,全县拥有机动喷雾(粉)机347部、840千瓦;手动喷雾(粉)器41660部。

收获机械 1958年推广使用人力脱粒机,由于该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倍受欢迎。1972年,各公社陆续使用机动脱粒机。1978年共有机动脱粒机1888台。1988年底,全县有机动脱粒机2274台、6584千瓦;人力脱粒机31809台。

海口、东阁、江镜等农场于1964年后相继使用联合收割机。1978年全县有各类型的联合收割机14台,1986年底增到16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自1959年始,各公社普遍使用机械进行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的加工。刚开始仅有碾米机、砻谷机、磨粉机和饲料粉碎机。以后机械种类不断增加,加工面也越来越广泛。1988年,全县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专业户1411户,拥有碾米机1490部、磨面机842部、榨油机472部、淀粉加工机589部,加工机械配套动力达22716千瓦。

农业运输机械 1952年,以胶轮板车代替木轮板车。1958年,音西引进两台轮式拖拉机,农闲季节投入农业生产运输。1961年5月,成立县拖拉机站,拥有10台不同型号的轮式拖拉机,完成农田耕作之余,投入农业运输。1978年后,农用载重汽车进入农业生产运输行列。1984年起,农业运输又增加农用小四轮运输车和农用三轮摩托车。1986年底,全县拥有农用载重汽车360辆、农用小四轮车288辆、农用三轮摩托430多台。

1988年,全县拥有农用载重汽车491辆、40070千瓦,机动运输船510艘6252吨、5721千瓦。此外,还有大中型拖车525辆、小型拖车6819辆。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96万千瓦。

三、技术培训

自1974年起,县农业机械局对农民机手义务进行农机技术培训。1977年3月,创建福清县农机培训学校。到1982年6月,共培训出各类农机技术员、机手3378人。

1982年后,农机经营体制出现重大改革,以个体、联户等形式经营农机达到空前的高潮。自1981年起,改公费培训为自费培训,并把农机培训工作下放到各乡镇农机站管理,按地区就近安排学员培训;县农机局负责审批、考核,提供师资、教学设备及资料等,同时协助、监督其搞好财务管理工作。1985年9月,县农机管理站组织农机维修工技术考核,获2~4级的技术工人121人。同年12月,乡镇农机站共培训出合格的手扶拖拉机驾驶员3439人。

1986年初,县农机管理站选定6个技术力量较雄厚,管理体制较完善的乡镇农机管理站,担负全县的手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此后的培训质量,一直居于福州地区同行业的前茅。受到上级农机管理部门及交通监理部门的嘉奖。

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下放后,县农机培训学校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监理部门承担培训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轮式拖拉机及农用载重汽车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到1986年底,共培训轮式拖拉机驾驶员752人、农用载重汽车驾驶员368人。1988年,全年培训轮式拖拉机驾驶员217人、农用载重汽车驾驶员96人、手扶拖拉机驾驶员714人。

QQ截图20190220085644.png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平整土地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的逐步深入,农田基建也逐渐铺开。音西公社的音西大队,从1959~1962年的4年间,把600余亩的山坡农地改造成水田,把4700多块小耕地平整成1600多块的大田,把原先40条的田间、乡间小道合并成27条笔直的机耕大道,共移掉2100多条旧田埂,搬掉26座小山丘,填掉126口池塘和70多条冲刷沟,把全村原有4399亩的耕地整成40片水旱轮作区,初步做到排灌系统化,还扩大耕地面积150亩。共计花工达110多万工日,平均一个劳力年投60多个工;资金达20多万元,其中国家给予补贴3800元,其余均靠自筹。音西大队被评为华东地区农业生产先进单位。1963年2月,周恩来总理看了音西材料后,作了“轮作套种,因地制宜,三者关系,普遍适宜”的批示。中共中央主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谭震林也指示福建省委要继续总结音西的经验。农业部部长廖鲁言亲自来音西视察,称赞“音西是人多地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宝贵典型”。1964年6月3日至6月13日,福建省委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推广音西的先进经验,在音西大队召开现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市)的农业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先进社队代表,共190多人。会前省委第一书记叶飞曾二次来音西视察。省委音西现场会后,全省掀起“学音西、赶音西、创造更多的音西”的热潮。

1963年,全县农田基建掀起高潮。县举办社队干部培训班,培训4061个生产队长。翌年,全县兴修水利,改造低产田等农建土方577万立方米,比1963年前增1.6培。1965年,全县农田基建出动劳力13万人。在全县坡耕地18万亩中,一年就平整土地4万亩。同时增修田埂3万亩,兴修水利2.99万立方米,改造低产田土石方600多万立方米,开荒扩大耕地面积4000多亩。由于平整土地,改善灌溉,改良了土壤,扩大了耕地面积,1965年播种面积比1964年扩大7.5万亩,粮食总产17万吨,比1964年增3万吨,增长2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田基建较长时间内处于停顿状态。1975年,全县又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各公社成立农田基建指挥部,对1亩以下的块地,土层在4寸以下的旱地进行改土平整,并治理山、林、田、水路,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达36万亩,为1950年初2万亩的18倍。

二、扩大耕地面积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鼓励农民开荒。民国初期,由于军阀内战,土匪猖獗,致不少田地荒芜。

1951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垦荒造田,实行谁垦谁有。并规定熟荒3年、生荒5年不负担农业税。1949年全县总耕地面积57.68万亩,到1956年发展到59.18万亩。扩大耕地面积1.5万亩。到1960年,由于兴修水利,修筑公路,工业用地,以及群众盖房等占地,全县耕地下降到52.99万亩。1965年,全县耕地面积又增至53.99万亩,比1960年增加1万亩。

据1980年第三次土壤普查,全县可垦荒的宜农地只剩下95302亩,限于水利条件,尚未开发利用。到1985年止,全县已围垦的海滩地计92处,共计围垦20.95万亩,已利用于种植业的面积达53414亩。其中江镜农场围2处计32750亩,改造成良田已达7309亩;东阁农场围1.22万亩,已改造成良田达7000亩;新厝公社围5处1.51万亩,扩大耕地4430亩;海口农场围5370亩,已改造成良田达2650亩;三山公社围18处,计28630亩,辟为耕地达3820亩;港头公社围5处计7750亩,辟为农田达3980亩;龙田公社围7处计7500亩,已辟为良田达3510亩;上迳公社围8处计4750亩,已种作物达2400亩;高山公社围12处计8970亩,已种作物2030亩;城头公社围7处计10980亩,已种作物1990亩。1985~1986年在渔溪河、可洛溪、龙江等河沿上,发动全县机关干部、职工等约1万人次参加义务筑堤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近2000亩。1988年,新增耕地1000亩。

三、综合治理

(一)兴修水利

从1956~1964年的8年间,全县兴建蓄水工程3073处,其中千万方以上水库建3座,百万至千万方水库8座,十万至百万方水库40座,十万方水库107座。引水工程增加15座,建成海堤166条,总长204公里(包括1956年以前),8年中国家投资达2000万元、农业贷款1500万元。1964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38万亩,旱涝保收田达24万亩,防潮治涝面积26.4万亩。1988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2.32万亩,保灌面积达32.2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8.29万亩。

(二)水土保持

1952年在县境沿海建立2000亩的防护林带,到1960年,发展到58461亩,1961年后,被砍伐掉4500余亩。1985年,已成林的防护林达14101亩。

1982年,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达69.99万亩,其中强度的达32.95万亩。1988年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1986年,通过工程与生物相结合治理31万亩。从1982~1988年共治理42万亩。前岭埔水土治理示范点,于1985年评为省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三)改制

水田 1、利用春夏雨水多的自然条件扩大早稻种植面积,缩减晚稻,增加旱作物。如稻——稻——麦(闲)改为稻——薯——麦(蔬),并进行水旱轮作,2~3年为一轮。2、扩大绿肥和豆类、花生作物面积,以田养田。1950年这些养田作物面积35.79万亩。1966年达到43.61万亩。1977年后,全县绿肥种植面积又明显下降。1988年,养田作物只剩下5万亩。

旱地 除进一步发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外,还全面修筑田埂,推广旱作农业栽培技术,适当早种,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料,选用抗旱耐旱性强的品种,加强保水保肥的田间管理,应用化学药品调节生理机能等。

四、改造低产田

深耕改土 1955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并改良旧木犁为深耕犁,采用套犁深翻及“土改沙,沙改土”的客土方法加厚耕作层。1958年,在龙田东营余大干农业社进行深翻试点,然后召开现场会,在全县范围开展甘薯丰产深耕运动。全县17.41万亩早薯,除盐碱地、低洼地、石底地不能深翻外,有12万多亩全耕或畦心深翻0.8~1尺。同年下半年,又掀起晚稻、大小麦田深翻。在深翻的基础上,粘土田每亩挑沙300~400担,沙质田挑池泥、河泥400~500担改良。通过连续几年的深翻改土,全县50多万亩耕地土层普遍增厚2~3寸。

开沟排水 采取开沟防洪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引出多余泉水的办法,改变田间渍水状态。1959年之后,全县改造山垄冷烂田共8000多亩。

农改田 1958年东张水库建成后,一大部分农地实现水旱轮作。至1974年,全县实行农改田14万多亩。

中低产田攻关 1986年,13个乡镇的22895亩耕地列为省、市中、低产田攻关对象。建立攻关领导小组,培训技术力量,制定以良种、配方施肥为中心,以病虫防治、改水、改土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上级有关部门抽查验收;全县攻关田产稻谷1.23万吨,比1985年总产1.03万吨,增加1965吨,增产19.1%;年平均亩产586.95公斤,比1985年的亩产450.9公斤,增产16.03%。

第六节 农业资源区划

1980年7月开始,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全县共抽调各项专业技术人员298人,分成11个专业24个小组,历时两年多,完成调查任务,进行了农业区划。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全县共划为五个农业资源区。

一、西部低山林业区

概况 本区位于本县西部、西北部与永泰、莆田交界。区内有古崖山、龟湖山、寨尾山、狮头山、大帽山、虎鼻尾山、白鹤尖山、瑞峰山、马鼻山、佛座山等,海拔均在500米以上。最高古崖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水系有:白水溪,发源于莆田大洋公社,由西向东汇入东张水库;长南溪,由王坑、普底流过一都大队向北经永泰的大樟溪,汇入乌龙江。本区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山脉常绿楮类照叶林小区,植被种类繁多,林下植被茂密。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生长最好。其次是蒌竹林、杉木林、油桐、毛竹林、油茶林,还有杉、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包括一都公社8个大队,东张公社漈头、泗州、南湖、金芝、双溪、崔后、岭下、芦岭等8个大队,渔溪公社东漈、钟前、建新3个大队,新厝公社凤迹大队及灵石林场,计20个大队、一个国营林场。本区土地面积445211亩,占全县陆地20%;总人口21909人,占全县2.5%;农业人口21630人,占全县2.6%。林地面积295577亩,占全县37.7%;果园1734亩;茶园1857亩;耕地面积19248亩,占全县3.5%(其中水田17539亩,占全县5.3%,旱地1709亩,占全县0.78%)。

主要特点

(一)土地资源丰富。林地多,耕地少,其比例为93.8%:6.2%;人均耕地0.82亩,人均土地20.3亩,为全县最多。

(二)农业气候属温凉丰水区。年均气温<17.5℃,≥1O℃,积温为3600~3800℃,年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280~300天,属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带。降水量多,雨量充沛,多云雾,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农作物三熟较难。以水稻为主,海拔500米以上宜种单季稻,冬种以绿肥、油菜为主。宜杉、松、竹、李、杨梅、梅、板栗生长。

(三)水资源较丰富,是本县丰水区。人均有水资源约7000立方米,余水较多。但水利设施未配套,有些农田因地高、水低,只靠自然降雨灌溉,有效灌溉面积16.188亩,旱涝保收田只有8333亩。

(四)农业生产水平低。自然气候差,加上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因此农业产量低、收入少。

(五)耕地土壤,主要土种有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沙田等7种。耕层有机质含量中——高,全氮含量高,全磷含量低,全钾含量中——低。耕层厚度12~18厘米,质地轻壤——中壤,耕性良好,但多属酸性、冷性田。且多数山高坡陡,田小路远,耕作困难。

(六)是本县主要林区,但多年来山林破坏严重,林木蓄积量不多。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减少,影响全县自然气候及水资源。

二、西部、西北部丘陵粮、牧、经济林区

概况 本区位于本县的西、西北部,北与闽侯、长乐交界,处在海拔500米左右的高丘和低丘地带。主要山峰有齐云山、纱帽山、石竹山、尖尖山、黄晶岭、王母山、旗山、泉嘴顶等。东张水库建在本区,此外还有犁壁桥水库、墓亭水库、梨庄水库、庄上水库、十八重溪水库等小型水库及太城溪、大坝溪溪流可供灌溉。本区包括东张公社玉林、濑底、先锋、先进、香山、半岭、华石、溪北、道桥、三星、居民等11个大队,镜洋和南岭公社全部,音西公社云中大队,阳下公社北山、梨庄大队,海口公社云光大队,城头公社南田、南冲大队,上迳公社树兰大队,共45个大队。19811年总人口5480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987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6.1%。农业劳力16702人,占6.3%。土地总面积285641亩,占全县陆地面积12.9%,人均占有土地5.21亩。耕地39968亩,占全县耕地7.3%,其中水田36951亩、农地3017亩,人均占有耕地1.37亩。有效灌溉面积31759亩,占本区耕地80.5%;旱涝保收面积25701亩,占15.3%。林地面积141250亩,占全县18%;茶园5114亩,果园2344亩。人均占有粮食408.5公斤,人均口粮251.5公斤。

主要特点

(一)山林资源较丰富。用材林所占比重不大(约占32%),灌木林地、薪炭林、经济林等所占比重较大。

(二)农业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年平均温度18~19℃,≥10℃,积温4000~4500℃,无霜期300~320天,基本具备三熟条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500毫米。属温和多水区和温暖适水区,可以发展水稻,也可以种些甘蔗和茶叶、水果。林业以薪炭林为主,部分地区种松、竹、杉。

(三)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薯、小麦、花生等可少量种植。据统计,水稻面积占本区播种总面积64.18%,甘薯占7.1%,大小麦占13.9%,花生占3.34%,大豆占2.3%,油菜占4.8%。全区一熟面积有1824亩,二熟面积18664亩,三熟只有23977亩。复种指数只有212%,土地利用率偏低。常年实行稻——稻——麦(或油菜)为主的连作制,水旱轮作地少。

(四)低山丘陵缓坡地多。其中宜林51619亩,宜茶山地2099亩,宜果山地6425亩,宜牧荒山9666亩。土地资源较丰富,只利用2537亩,主要是枇杷、梨、板栗、柑桔等及茶园5141亩,开发利用潜力大。

(五)耕地土壤分布在海拔50~100米之间,大部分耕地为梯田、山垄田,少部分属于河口小平洋。农业土壤主要以灰黄泥土为主,面积计有10455亩,占本区面积54%;其次是黄泥沙田、灰泥田、红泥土等。耕层有机质含量多在1.8~2.1%之间,全氮含量0.118~0.139%,含量较丰富。全磷量0.05%以下的缺磷田计16639亩,占本区耕地85.5%,属缺磷地区。全钾量0.5%左右,含量中等。土壤PH值5.5~6.5,属微酸性土壤,只有少数属于中性土壤。耕层厚度10~15厘米,土层浅薄面积有12160亩,占耕地面积63%。土壤质地中壤或轻壤土,肥力中等。

(六)水资源较为丰富。每人平均占有水源为2500立方米,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只占水源的30%左右,水量中等,属中水区。但水利设施差,灌引工程不足,经常受旱,抗旱能力不足30天的有23576亩,占全区耕地面积54.3%。

三、中部平原蔗、果、牧区

概况 本区位于本县中部。公路四通八达,福厦公路贯穿本区境内,山、海、陆交通方便。西部靠山,东和东南临海。境内有北坪山、草堂山、五马山、过桥山等小山峰及大北溪、太城溪、虎溪、龙江、迳江、苏溪、渔溪等。溪河纵横交错,形成许多滨海、内陆面积不等的平原。本区包括新厝公社(除凤迹外),渔溪公社(除东漈、钟前、建新外),上迳公社(除树兰、蟹屿、山兜外),宏路公社全部,音西公社(除云中外),城关镇,阳下公社(除北山、梨庄外),海口公社(除云光外),龙田公社的上苍、友谊、西坑、赤坑、东山、坂头、西焦、下溪、前坑、闻读、珍塘等11个大队,以及东阁、太城、海口3个农场,共计130个大队。人口315864人,农业人口25817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31.4%。农业劳力83333人。土地总面积671390亩,占全县陆地总面积30.1%,人均土地2.6亩。耕地193739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5.4%,其中水田165463亩,占全县水田49.7%,农地28276亩,人均占有耕地0.61亩。旱涝保收面积161652亩,占耕地78.2%。林地面积201765亩,果园19268亩,茶园5885亩。

主要特点

(一)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9℃,≥10℃,积温4750℃。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无霜期>320天。相对湿度>80%,属湿润和半湿润区。全年雨日约133.2天,日照时数约1984.3小时,属温热适水区,适于亚热带、热带生物生长的多宜区。但易受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特别是水利设施较差和水源缺乏的部分滨海地区)。

光温资源丰富,温雨同季,最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甘薯、甘蔗等作物生长,具备荔枝、龙眼、枇杷等亚热带果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二)人口多,耕地少,劳力较充裕,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复种指数为232%,冠于全县。有精耕细作传统,科学种田技术水平高,各种作物生产经验丰富。粮食单产321.5公斤,也冠于全县。每年提供商品粮2.14万吨,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提供商品粮75公斤。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薯、大小麦、大豆。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本区总播种面积70%,占全县水稻总播种面积55.6%;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60%,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是本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甘蔗是本区新发展的种植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生长过程所需要的光、热、水诸条件与本区气候基本吻合,且经济效益比较高。

(三)位于县境中部,是本县的政治、科学、文教、卫生的中心所在,也是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中心枢纽。有利本区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城乡交流,农工商综合经营。

(四)人均水资源1300立方米,虽属缺水区,但是属东张、建新、东方红3个大中型水库及太城、天宝陂引水工程水利受益区,还有大北溪、渔溪、迳江淡水补充水源。由于全县缺水影响,不能完全满足供水,局部地区有时受旱。低洼地段,由于季节性暴雨顶潮造成水灾,也有过较大损失。

(五)本县的罐头厂、纸厂、化肥厂、印染厂、糖厂、油厂、酒厂、化工厂等皆建在本区范围内。随着工厂的兴办,工业废气、废水、废料造成人民生活环境和农田水源污染问题,影响生态平衡。

(六)山地、滩涂资源少,但耕地较多,地势平坦,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壤土种较多,主要有灰黄泥田,占49.5%,以及黄泥沙田、灰埭田、乌埭田、灰泥田、乌沙田等。土质中壤到轻壤,肥力较高,土壤呈微酸性到中性或微碱性,耕层厚度13~16厘米,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较低,含量在2%以上的仅占耕地面积2.7%,其余都在1~2%之间,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缺乏的面积均达到50%左右。

四、东南低丘、旱作农业区

概况 本区位于本县东南部。境内有双髻山、铁坑山、楼仔下山、东京山、天马山等小山峰零星分布,但山地林木稀疏,复盖率很低。靠东皋水库、大坝溪、里下底水库等小型水库及池塘、溪流和机井灌溉,水利条件极差,且风大,蒸发量多,是本县的旱作区。农作物产量很低。

本区包括本县龙高半岛和江阴半岛之大部分地区。即龙高的7个公社,江阴公社和城头公社共187个大队(不包括滨海以渔为主的渔业大队),总人口388001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地区。农业人口37812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46.0%,农业劳力118808人。土地面积658790亩,占全县陆地总面积29.5%。人均占有土地1.69亩,是全县土地资源较贫乏的一个区。耕地面积239554亩,占全县耕地43.7%。其中水田98023亩,占全县水田29.5%;农地141531亩,占全县农地65.8%。人均耕地0.62亩。有效灌溉面积118019亩,占本区耕地50%;旱涝保收田为93321亩,占本区耕地39.4%。

主要特点

(一)属南亚热带沿海干旱气候地带,光温条件良好,但严重缺水,风大蒸发量大,每人平均占有水资源738立方米,属温热缺水区。水利设施差,主要靠外来补给水源。年平均气温>19℃,≥10℃,积温大于4500℃。年降水量1200毫米。

(二)种植业以花生、甘薯、小麦为主,复种指数只有190%。作物单产低,粮食平均年亩产只有450多公斤,人均占有粮252.5公斤,平均口粮200.5公斤,是缺粮区。每年都要调进一部分粮食。本区是本省花生主产区,由于土质较疏松,梅雨期降水适中,发展花生的农业自然条件较优越。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县花生面积63.6%,产量占全县花生总产量64.5%。

(三)本区的一些滨海大队,有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和海运的资源条件。部分海滩地还可辟为牧场和植树造林,既绿化又排碱。

(四)有很多荒山、荒地、荒坡尚未绿化,山林覆盖率低,林木稀少,光秃山占47.3%。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缺乏、肥力低。薪炭林少,民用燃料缺乏。乱砍滥伐、过度打枝常有发生,影响森林存活率。本区尚可发展杨梅、番石榴等既能绿化,又增水果产品的树种。

(五)耕地坡度大,多倾斜,多无田埂。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山地土壤表层被冲刷,心土层裸露,耕地土壤砂质化,耕层浅薄、贫瘠。土壤以薄赤土属为主,占耕地面积50.3%;其次是埭田土属占11.3%,黄泥田土属只占10.1%,此外还有赤土、黄泥沙田等。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0.43~1.55%,全氮量0.02~0.061%,全磷量0.01~0.05%,全钾量0.05~0.09%,速效磷5、157ppm,速效钾23~35ppm。

种植业以耐旱作物为主。早、晚薯种植面积136231亩,占全县58.1%;大豆22919亩,占全县51.1%;花生63801亩,占63.6%;早、晚稻的种植面积仅占25%。

五、东南沿海渔业区

概况 本区位处东南部福清湾、兴化湾及各岛屿。包括:城头公社的梁厝、城头,海口公社的斗垣、城里、前村,龙田公社的东营、厝场、山利、茶腰、北山(海滨)、东山(东华)、岭头、东施、东欧、西华、上薛、南山,港头公社的东光、西辉、五星,三山公社的前薛、北陈、北楼、白鹤、上坤,高山公社的北垞、玉楼,东瀚公社的大壤、可门、万安、莲峰、后营、大坵、海亮、文关,沙埔公社的锦城、八一、江下、牛头,江镜公社的前华,江阴公社的莆头、北郭、岭口、赤厝、上石、田头、小麦、下保等48个以渔业为主的大队。总人口114682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451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3.9%,农业劳力38590人。土地总面积169165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5%。人均占有土地1.48亩,为全县最少。耕地55509亩,占全县耕地10.1%。有效灌溉面积12557亩,占本区耕地35;2%;旱涝保收田7426亩,占本区耕地面积20.9%。

主要特点

(一)本区万安以北为福清湾,南为兴化湾,海岸线长而曲折。水质、气候较好,海域广阔,滩涂底质适宜,加上野生贝藻类资源丰富,发展渔业潜力大。

(二)水上运输条件优越,为繁荣渔区经济,开辟销售渠道提供良好条件,但陆运交通尚不发达。

(三)耕地多为坡耕地且田块小,耕地土壤属坡积、残积的砖红性红壤,经过长期耕作,发育成赤砂土,有水源地区成为黄泥沙田。沙化严重,瘦薄、土层浅,表土冲刷严重,甚至岩石外露,水利极差。同时沙质底易漏水,常年受旱,加上风沙袭击,年平均大风次数达90次以上,风蚀危害大,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种植作物以甘薯、花生、小麦等旱作为主。主要耕作制以甘薯冬闲(或豌豆)或花生一小麦(大麦)为主。二年三熟,个别年份二年四熟,复种指数只有186%。

(四)粮食亩产236公斤,产量低,人均占有粮食163公斤,人均收入45元,水平较低。

(五)年均气温19.4℃,≥10℃,积温4500℃。年降雨量1141~1225毫米,无霜期331天。温光资源多,但降雨少,种植业发展速度缓慢。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8 21:57 , Processed in 0.065629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