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一套文化丛书,主题确定之后,最先需要拟定的是丛书规模、各分册次要点,以及撰稿者人选。根据要求,笔者草拟了一份计划书,全套丛书拟分三至五辑出版,第一辑由五本单册组成,主要包括福清的山川名胜,书名《山水福清》;福清的文物史迹,书名《史迹福清》;福清的精英人物,书名《俊贤福清》;福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名《非遗福清》;福清的美食珍馐,书名《美味福清》,建议主撰人员林浴生、毛胤云、郑敬平、林秋明和笔者。
市文体局负责同志很快批准了撰写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林浴生撰写《山水福清》,毛胤云撰写《史迹福清》,郑敬平撰写《俊贤福清》,林秋明撰写《非遗福清》,严家梅撰写《美味福清》,商定最迟在十月底完成初稿。
(二)
经过五位撰稿人艰苦努力,文稿按时基本完成。讨论文稿时,大家发现其中《俊贤福清》一书中收录了一批现当代福清名人,但因为无法有统一标准来确定人选,因此难度很大。于是决定将《俊贤福清》改为《古贤福清》,仅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福清古代的重要名人,现当代名人待后再行介绍。如此剔除现当代名人,原稿中剩余部分内容出现不足。为此,又决定由笔者协助,再补充一部分古代名人,以使该书分量与其它四册相当。
会后,笔者便日夜加班,从1987年铅字版再版的清乾隆年间修撰的《福清县志》中,再遴选一批出古代名人,其中就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中试,出任户部广西司主事,官终吏部郎中的林春。
据该版《福清县志》卷十三“人物志·道学”记载,“林春,字子仁,号东城,方成里人……家极贫,尝日中不能炊,贳米于邻不得,行歌自若,其坚苦也如此。已而受学于刺史王君某,与其乡先生王汝止。两王君故王阳明先生弟子,春因此始闻致良知之学,骎骎乎欲以躬践之。嘉靖戊子举乡试,壬辰会试第一,登进士第一,选户部广西司主事,……”
对此,笔者如获至宝——以前人们都以为福清自古频出进士,但苦于无文状元。近时人们每每提及的唯一文状元、南宋龙屿人黄定,其实是永福(永泰)籍。龙屿(一都)至1958年始划归福清县管辖,说是福清状元有些勉强。这下好了,福清有林春这位“进士第一”,不正填补了这一空白吗?
于是,笔者未能多加考证,便以此书文字为依据,写成《林春——从“无米为炊”到“进士第一”》一则,文曰:“(林春),明嘉靖十一年又在会试中得了第一,登进士第一名,是福清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该书出版后,竟无人指摘这一天大谬误。
(三)
2015年下半年,时任市委宣传部长叶友琛同志让市档案馆以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刊的《福清县志》为蓝本刻录电子版,并馈笔者一份。笔者如获至宝,利用工暇从头至尾认真阅读一遍,令人汗颜的是,在“林春”条下,发现关于其介绍文字是:“林春,字子仁,号东城,方成里人。……嘉靖戊子举乡试,壬辰会试第一,登进士第,选户部广西司主事……”
这几十个字,基本与1987版《福清县志》相同,关键在于林春登第的文字是“登进士第”,而不是“登进士第一”,此中少了一个“一”字,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林春并非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而是进士榜二甲第七名。当年壬辰科状元,是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的林大钦。
清乾隆版《福清县志·选举志》亦载,“林春,嘉靖十一年壬辰林大钦榜,字子仁,会元,吏部郎中”。
经进一步查证有关史料,林春(1498-1541),祖籍福建省福清县方成里(今福清市城头镇五龙、园尾和南岭镇原梨洞村一带)。先世从戎隶属泰州守御所,遂居泰州。
林春自幼家贫,父亲为漕卒,母亲织履,有时中午不能举炊。林春少年时,以羡卒身份供职于千户所。千户王某器重林春,让他与儿子一同读书。林春十分用功,常将灯油贮于竹筒中,系在衣带间,环境合适即燃灯夜读。为文不事奇博,务须发挥自己的见解。
明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级,生员于秋季参加省级考试,是为乡试,也称秋闱,入围者称举人。乡试后次年春季,举人赴京师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最高一级为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时常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才有资格参殿试的结果分出三甲,一甲为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嘉靖十一年(1532)会试后,大学士张玉阳在林春卷端批注道,“布帛菽粟之文,必定笃行君子”。结果林春得会试第一名会元,可惜在殿试中最终名列二甲第七名,授户部广西司主事。此后,林春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嵇勋司郎中、文选司郎中等职。
林春曾师从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字汝止),推崇致良知之学说。他为官温和自敛,但律己极严,当时京师讲学者数十人,公推其志行敦实第一。因公务繁忙,日夜操劳,病逝当天仍在官府办公,积蓄仅白银四两,僚友众筹为其买棺,送归泰州,得州官赠银才以安葬,人们为其崇俭门风感染,一时在泰州传为美谈。
林春著述甚丰。去世后,受业学生搜集其诗文书简编成《林东城文集》上下两卷,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刊刻行世。其“志端气和,貌温言顺,取善于人,无间长幼”的经典家训,展于泰州市海陵区历代先贤家风园。泰州城内有大宁桥,桥北大街建有纪念林春的会元坊。
可惜的是,福清文化丛书早已付梓出版,改正根本已不可能。为了不贻误后世,避免让其他人如我,错以为林春是文状元,笔者还是要把这件事自曝出来。看来,除了笔者不慎,始作俑的1987版《福清县志》编者也难辞其咎。该版错讹颇多,不止于此。
作者:严家梅,福清市首批社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