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福清着眼放大产业比较优势,聚焦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推动三次产业迭代升级,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106倍,财政总收入增长约211倍,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约108倍。
产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主引擎。30年前,福清虽坐拥江阴深水良港,但因尚未开发,加上全县缺水,多种地瓜,被称为“地瓜县”,背后折射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了打破产业“偏科”带来的发展瓶颈,30年来,福清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快速协调发展,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实现了从“地瓜县”到“经济强市”的巨大转变。
其中,围绕一产特色化,依托“三园三带四链九基地”、中印尼“两国双园”等平台,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业、远洋捕捞业等现代农业项目,力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围绕二产集群化,紧盯京东方、万华、丰大等龙头企业,持续深化“扶持龙头壮大产业”专项行动,落实产业链链长制,不断垒大做强电子、化工、食品等产业集群。
围绕三产规模化,深入开展制造业主辅分离、小升规等攻坚行动,实施二三产“双链”融合工程,引导上下游两端企业回归福清,进一步提升三产在GDP中比重。同时结合福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数字、海洋、绿色、文旅等四大经济,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要行稳致远,三次产业必须协同并进。30年来,福清紧紧把握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二三产齐头并进、鼎力支撑的发展新格局,入选了“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近年来,福清以园区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引擎,重点瞄准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园以及玻璃、塑胶管材、纺织新纤、食品、电力能源、医药等6大超百亿元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产业占比不断提升。
截至2021年
福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479家
八大行业实现产值1873.8亿元
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6.3%
▲江阴港
近年来,福清以发展壮大产业为主导,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筑牢融侨、江阴、元洪等园区平台,搭建鼓励研发、集聚人才等创新平台,提升中印尼“两国双园”、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平台,强化城投、创投等投融资平台,加快构建兼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在打造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上扛大梁。伴随着工业起飞,福清同样迈出了农业现代化、三产加速度的脚步,先后揽获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多项殊荣……一面面沉甸甸的奖牌,彰显了福清30年来产业跃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