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3

[行业精英] 用泥雕作品讲述民俗故事 蔡国云:福清“泥人张”

大雄 发表于 2021-5-5 2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0798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204326jfmktt8x2ifjt2fz.jpg

蔡国云向记者介绍泥雕作品故事


  (福州晚报 记者 王光慧)制作光饼的师傅、抡起棒槌弹棉花的艺人、量体裁衣的服装店雇员……昨日,记者走进位于福清市龙田镇的民俗风情雕塑馆,一个个由微型雕塑组成的生活场景,映入眼帘。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叫蔡国云,是一名退休教师。40多年来,他创作了许许多多贴近生活、民生、现实的泥雕作品。蔡国云特别擅长用雕塑作品来展现民俗文化,被誉为“福清泥人张”。


  泥雕作品再现民俗场景


  记者看到蔡国云时,他正坐在工作台旁,将一团团普通的泥疙瘩,抓在手中。一捏一塑中,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泥人,如变戏法般从他手中塑造出来。


  “从小受家庭影响,对绘画情有独钟,立志长大后要从事和美术有关的工作。”蔡国云说,“文革”期间,他被分配到小学执教,因为有艺术特长,没多久就被调去龙田宣传队上班,他开始专攻画舞台布景和照相馆布景。


  1984年,他不经意间在粉笔上雕刻出一个芭蕾舞人物形象。这次偶然,促成他从画布景,向雕塑转变、发展。


  退休后,对农家生活有着切身感受的蔡国云,有股强烈的表现冲动,想用泥雕艺术展示记忆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及农家生活场景。于是,夜间出诊、弹棉花、补锅、拉风箱、耕田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在民俗风情雕塑馆,记者看到一组组造型逼真的泥雕作品,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60年代的民间、民俗生活。


  前些年,蔡国云创作了一组反映春耕生产的泥雕作品,包含播种、插秧、除草、割稻、舂米等劳动场景。他说,现在,许多孩子不了解粮食怎么来的,他想通过泥雕作品提醒孩子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每一组泥雕作品,都是一个民俗故事。”蔡国云说,许多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他希望通过泥雕的形式将它们保留下来,让后人了解传统生产生活场景。


  盼泥雕工艺传承下去


  “泥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要经过雕、塑、捏、贴、刻、印、彩等十几道工序,并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是纯手工创作的艺术品。”蔡国云说,从构思到创作完成,一组作品差不多花费半个多月。


  这几年,蔡国云通过举办展览、走进学校等方式向学生们宣传泥雕工艺。同时,还开展少儿美术培训辅导,传授泥雕工艺。他说,他打算申报非遗,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除了泥雕作品外,蔡国云还创作了许多在福清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如龙田镇政府大门口的“牛”、音西街道办事处大院内的“马”、原虞阳医院的“华侨纪念碑”、东张水库畔的“春”与“海豚”等。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绝色 | 来自福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6-1 00:27:2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19 12:32 , Processed in 0.05720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