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6

福清东张有福了!竹编技艺大有作为

 
陈?? 发表于 2021-1-13 1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443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福清市东张镇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东张镇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东张镇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竹制品和粗丝竹制品。细丝竹制品如花瓶、茶具、文具、平面画等。粗丝竹制品如竹梯、竹篓、畚箕、花圈、箩筐、簸箕、斗笠、筛子、竹篮等。
0?wx_fmt=png
640?wx_fmt=png
旧东张镇是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福清祖先的发源地。那时,福清先民从事的是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食物稍有剩余,就把它保存起来,并用砍来的植物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进行存放。
640?wx_fmt=png
福清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640?wx_fmt=png
经过时代的发展,东张镇先民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竹制品谋生。以前,东张镇还创办了镇办企业,竹编成为镇财收入的重要渠道。
640?wx_fmt=png
当时,东张镇满街遍地都是从事竹编的村民和各种竹制品。东张镇成为福清乃至周边县竹制品的集散地及主要交易地。
640?wx_fmt=png
进入21世纪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如今,一般传统的民俗活动或婚丧活动偶尔用到竹制品。除此之外,一般用作农具,产业附加值不高。
640?wx_fmt=png
只有发展文创产品,竹编技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竞争力,也才能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就会,增加更多的收入。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竹编技艺所使用的竹材经过严格挑选后,再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竹编制作流程大体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
640?wx_fmt=png
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640?wx_fmt=png
东张镇竹编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更具深厚的文化价值。
640?wx_fmt=png
       首先是实用价值。竹编日用品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最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能满足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
640?wx_fmt=png
       其次是审美价值。竹编经过历史的演变,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它们的造型多变,装饰富有形式感和节奏感,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
640?wx_fmt=png
       再次是文化价值。竹制品的魅力外表之下是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40?wx_fmt=png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东张镇的竹编技艺后继乏人。目前一般靠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工匠支撑着,年轻人几乎没人肯学、想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640?wx_fmt=png
目前全镇从事竹编行业的人屈指可数,这一传统技艺有失传之虞,对它进行挖掘、保护、弘扬已刻不容缓。
640?wx_fmt=png
建议东张镇通过举办竹编技艺大赛,发现民间老艺人,让他们创作出文创精品。同时开办竹编技艺培训班,让这项民间技艺代代相传。
640?wx_fmt=png
日前,东张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竹编技艺,已经向福清市非遗保护中心申报为福清市非遗保护项目。
640?wx_fmt=png

来源:文化福清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指尖的温度 | IP未知
手艺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3 18:04:17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2433736124 | IP未知
现在很少人用这个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3 18:04:29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我的晴天m | IP未知
顶一个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1-1-13 18:04:4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5 09:20 , Processed in 0.086796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