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8

260余年的历史!福清这个古民居斥“巨资”留住旧时光

 
秋天的故事 发表于 2020-7-24 0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41271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红彤彤的吉祥语,
永不褪色地辉映
在一座百年老宅的祖厅中。

祖厅里,一群满头银丝身着休闲服的老妪们,虔诚地守护在厅堂中,海阔天空絮叨着那些永恒的生存主题。

祖厅里闲谈
640?wx_fmt=png


这座古宅位于镜洋镇波兰村,曾诞生出武秀才,在近代充当过“红色据点”,当代也走出过多名博士、硕士和处级干部的老院子--下北郭古民居。

640?wx_fmt=png

“下北郭村的村民自清代乾隆年间从南安迁徙而来,已经繁衍生息 14 代。目前总户数有200多户,人口800多人,遍布海内外。”今年 72 岁的退休干部陈循松为记者娓娓讲述了下北郭古民居的“前世今生”......
从下北郭古民居走出去的村民们,或从政;或经商;或悬壶济世;或教书育人。可谓五世其昌、兴旺发达。
640?wx_fmt=png

陈循松说:“我们这栋古民居光天井就有13个,拥有大大小小房间116间!”

古民居的“武”故事

清末时期,福建坊间流传有“八闽五虎将”之说。这正是出自下北郭古民居的“武”故事。

出生于下北郭古民居的陈道田,当年就是宗鹤拳的创始人、一代宗师方世培的“五虎”(方永华、陈依鹤、萧孔培、陈道田、王霖)之一,其弟子遍布闽、台、两广、港澳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

原来,陈道田曾于清光绪年间,在福清考中武秀才功名,其牌匾在上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被毁。

640?wx_fmt=png


在村民陈循松、陈循罕引领下,记者在下北郭古民居祖厅的供桌下,看到两块重约百来斤的练功石。

“这就是当年陈道田练功用的练武石。”陈循松告诉记者:“其后裔现在都生活在大上海。”由于祖上的功名,下北郭古民居内的族人勇于传承,并且习武成性。曾经出现武艺出众的陈道周、陈铨周和陈贤周。

解放前夕,土匪欲抢劫下北郭古民居,听闻有“三周”而作罢。波兰民间有句谚语叫“卅夜学拳头初一早用”,说的正是下北郭古民居内族人现学现用,众志成城,防止土匪抢劫的佳话。

古民居的“红”故事

“新中国解放前夕,下北郭古民居还是红色据点。”陈循松介绍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有多位陈姓族人参加了革命,有的还在一都罗汉里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司令部中工作。

因此,下北郭古民居当年曾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据史料记载,1945年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地下党在下北郭成立党支部开展游击战争。这座有红色故事的古民居,先后孕育出一批优秀的“五老”:1946年参加地下党的族人陈贤亨,曾任下北郭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解放后在莆田盐场当领导直至离休回乡;参加地下党的族人陈道钿,解放后曾任波兰乡副乡长;1948年参加游击战争武装破路、送信联络的族人陈贤武、陈循波后来享受国家津贴;曾经是游击队员的陈循仕,后来去参军,转业上海造船厂至今;15岁的陈循妹就参加过革命,成为地下党送信的交通员,解放后参军直至转业。

对这座有“红”故事的古民居,历届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并予以保护。

上世纪80年代,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程序,专程来到波兰村接见下北郭革命老同志,并写下“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相赠。当时,福清老区办还拨出专款为下北郭古民居修建了一口水井供村民们使用。

岁月悠悠,
下北郭古民居历经 260余年沧桑,
显得老态龙钟。


640?wx_fmt=png

期间,下北郭古民居祖屋、前厅、后厅,在热心古民居保护者陈循泉、陈贤武、陈循松等人的倡议下,分别于1998年、2000年、2004年集资修缮,使得下北郭古民居至今得以保存完好。
与此同时,乡贤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保护下北郭古民居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下北郭村民们和乡贤在村两委支持下,斥资43万元进行旧村改造。对大埕、道路、卫生、照明和健身器材进行修复和完善。
2010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在乡贤捐助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投入资金135万元重建“北郭大道”,让入村的道路不但宽敞平坦,而且得以绿化和美化。

640?wx_fmt=png

记者在下北郭古民居内徜徉发现,
大厅里贴满喜庆对联和条幅。

大门口、天井旁,
放置有多副(件)保存完好的
石磨、石臼、风车等
生产生活器物和农机具。

它们的存在,
不单揭示着下北郭古民居
曾经的繁华岁月,
也昭示着古民居至今被
族人所亲睐的原因。

陈循松告诉记者,大厅保存完好,是因为村民们红白喜事都要在祖厅举行的缘故。

他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条件好了,下北郭古民居大多数村民都在外面盖上新楼房了,目前居住的 5 户居民,都是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家,他们对下北郭古民居拥有难以割舍的情结。
“古语说得好,老屋住人,百年不塌;无人居住,五年就塌。有这些老人家居住,古民居越能显出生机。也希望在政府相关部门和族人的重视下,让下北郭这座有武故事和红故事的古民居历久弥新,得以更好的保护。”陈循松感慨。
文/图 郭成辉 █福清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编辑薛雅平


混在福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4 03:48 , Processed in 0.05647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