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欧阳修与福清一都历史渊源关系

芋粿哥哥 发表于 2018-9-23 17: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9526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fclk0tfrj4d21707.jpg

fclk0tfrj4d21707.jpg

笔者一直为欧阳修到一都留下三生石题刻感到不解,年代久远,又不能起诸人于地下当面请教,只好到处瞎找材料。问一都镇的相关人员,他们说欧阳修是修闽江时溯源到一都,看见一都风景秀丽所以留下题刻,可是笔者查了资料,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于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恩州、冀州、深州、瀛州、永静军等地,至乾宁军合御河入海。当时因年荒民困,没有立即堵口。皇祐三年(1051年),北流于馆陶郭固口决口,四年堵塞后流势仍不畅,引起了北流和恢复故道东流的争论。至和二年(1055年),欧阳修极力反对回河东流,连上两疏陈述不能回河的理由。在第一疏中,他分析了当时“天下苦旱,京东尤甚,河北次之”,“河北自恩州用兵之后,继以凶年,人户流亡,十失八九”的严重形势,认为在“国用方乏,民力方疲”之际,以“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不但人力、物力不允许,而且会引起“流亡盗贼之患”,危及宋王朝的根本利益。在第二疏中,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首先从分析黄河淤积决溢规律出发,阐述了不宜回河的原因。他说:“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下流淤高,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接着他又分析了京东、横陇河道的具体情况,指出:“天禧中,河出京东,水行于今所谓故道者。水既淤涩,乃决天台埽,寻塞而复故道;未几,又决于滑州南铁狗庙,今所谓龙门埽者。其后数年,又塞而复故道。已而又决王楚埽,所决差小,与故道分流,然而故道之水终以壅淤,故又于横陇大决。是则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所复不久终必决于上流者,由故道淤而水不能行故也。及横陇既决,水流就下,所以十余年间,河未为患。至庆历三、四年,横陇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然则京东、横陇两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水已弃之高地。京东故道屡复屡决,理不可复,不待言而易知也。”同时,欧阳修还认为,河渠司李仲昌等议开的六塔河,宽仅五十步,“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并断言六塔河“于大河有减水之名,而无减患之实。今下流所散,为患已多,若全回大河以注之,则滨、棣、德、博河北所仰之州,不胜其患,而又故道淤涩,上流必有他决之虞,此直有害而无利耳,是皆智者之不为也”。 欧阳修的奏疏未予采纳,朝廷命加紧堵口,开六塔河。嘉祐元年(1056年)四月,商胡决口塞而复决,回河失败。若说欧阳修搞水利搞到闽江来,恐怕有点靠不住,明显当年水患是因为黄河决堤,我们东南靠海,是最后一站,这个理由不大站得住脚。

aanlsiboemr21708.jpg

aanlsiboemr21708.jpg

问一都黄定状元后人,欧阳修跟他们有什么瓜葛,他们也不知其所以然,只说自己是河南固始县迁来的,其他详情不甚了了,笔者又是个死心眼的人,没搞清楚来龙去脉,茶饭不香,托了好几个人,终于问到黄定后裔黄题章老先生,他倒是对黄定及其子黄自求在潮州府上的事迹知之甚详,奈何他不知道笔者的意图,笔者要搞清楚的是欧阳修跟一都黄氏有什么瓜葛,而不是黄龟年黄定黄自求的光辉事迹。

kbqi0pqk0v121709.jpg

kbqi0pqk0v121709.jpg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查找,终于在台湾塘山碧溪黄氏大成宗谱里找到端倪,台湾碧溪黄出自福建巩溪黄,巩溪衍派(闽书山川志称碧溪衍派有载,巩溪衍派别称拱溪黄、广业里湘溪黄,为唐宋福建兴化县黄氏望族,其始祖为唐末处士黄献(边旁山),其派语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金木水火土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台湾民间称其素有世家阀阅“文武五状元五宰相、两会元、一榜眼、二探花、三尚书”之美称;自江夏黄(初祖黄歇)而下固始黄巷(初祖黄老)、晋安黄(初祖黄元方)、再莆阳黄(初祖黄岸)、复传巩溪黄(初祖黄献)、又析大魁族(居永泰龙屿黄定)、枢相族(居福清大壤黄祖舜)、军城黄(初祖黄中庸)、再分龙溪黄(初祖黄偊)、漳溪黄(初祖黄仲)、何岩黄(初祖黄修)、雷山黄(初祖黄佃)、文赋黄(初祖黄伸)、山牌黄(初祖黄丰)、杜塘黄(初祖黄廓)、金墩黄(初祖黄府)、高会黄(初祖黄廙)。莆阳比事称其析居军城黄中庸族享有簪缨世济“四代联登八进士和六世十二进士”之美誉。其上可追溯到远祖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其六世孙陆终、伯益在河南潢川县定城西20里所建立的黄国。湖北黄州江夏郡始祖春君申黄歇;黄歇六世孙定侯宰相黄霸;十二世孙三代位居相位的黄香、子黄琼、曾孙黄琬;至晋元帝永嘉中洲板荡,福建八姓衣冠入闽,东晋初年光州固始黄彦丰(又名元方、允公)为其八姓之一,居福州乌石山黄巷,传十一世至唐桂州刺史光禄大夫黄岸,迁居福建莆田(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黄巷黄岗祠。唐季黄巢起兵,其五世孙黄献隐入兴化县游洋广业里巩溪宋洋,再六传至北宋太常卿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为军城黄氏始祖,黄侍中文正公中庸故宅在兴化郡府西巷(今雷山巷110号)其军城派下繁衍即称为“军城衍派 巩溪黄为文武状元者有5位宋代黄由(遇公裔)、黄朴(碣公裔)、黄定(禄公裔)、明代黄观(璋公孙)、黄钺(卷公孙);为会元者有2位宋代黄中庸、明代黄观;为榜眼者有1位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宋代黄桂、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有5位明代宋代黄祖舜(国镇侄)、黄景昉(偊公裔)、黄道周(丰公裔),清代黄机、黄锡衮。为尚书者有3位明代黄光升、黄凤翔、黄汝良。台湾巩溪黄氏祖祠联有:金墩大方公介父子同登龙榜 ;玉塘双牌焘勋兄弟齐身凤池 ;金章观钺文武登贤书齐鼎元 ,墩里尚宾长白跃龙榜共蝉联 ;金墩积善堂枢介云吉德维方胜 ,武林扬雪台机阁飞智绍绳尚朴 ;三山榴花祖筑万卷楼倡闽道学 ,四德兼全裔建千顷堂昭国史书;闽祠屹铜海巩溪仪彩凤,台堂立东山军城起文龙;兴化诗书礼乐新县泽,军城金堂玉马旧家声;江夏流芳千秋冠裳承雨露,巩溪分派万代俎豆肃春秋;山牌时宜三士教授潭州郡守,杜塘大器五经博士孝子家;军城中庸能诵古芬渊源江夏,金墩黄府勉承先绩衣被颍川 ;一门枢相祖舜昭北斗耀景陟,两状大魁定朴晖南宋映碧溪;军城四代联登继祖德千秋世泽,中庸五子科第承宗功万载伟业;祖编修孙学士一堂翰苑,唐忠臣宋孝子万古纲常 。 巩溪黄氏谒祖诗:骏马登程出莆阳,任凭黄巷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黄岸公,晨昏当荐巩溪香;但愿献公多庇佑,俾我黄府裔炽昌。

wmdohohzniv21710.jpg

wmdohohzniv21710.jpg

附台湾塘山《巩溪黄(即碧溪黄)氏大成宗谱》总世系:
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黄仁颖、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黄士俊;武状元黄仁泽、黄钺、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黄洽、黄艾、黄凤翔;为探花者2位:黄旸、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黄镛、黄洽、黄祖舜、黄景昉、黄鸣俊、黄道周、黄机、黄锡衮、黄士俊、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
第9世:
黄徽卿——彬恭长子;(901年农历3月22日-979年农历10月15日),博学能文,唐未不仕;配王;子三(黄纬、黄纾、黄绩)
黄扬卿——彬恭次子;余情不详。
黄昌卿——彬恭三子;余情不详。
黄仁愿——珦公长子;字福禄,号吉庵,(896年农历正月16日-960年农历12月5日),官至江西上犹县令,居莆阳太湖子;配王延钧之女;子二(黄俊、黄仪)    黄仁颖——珦公次子;(900年农历3月15日-962年农历12月25日),字福佑,又字幼卫,号潘湖翁,五代泉州晋江潘湖人,家居潘湖,幼敏慧好学,善诗文。少年时代自耕自作,每日清晨时常登上狮山甲第亭攻读。917年春闱,考取明经学究及第,然918年进士科落第,深以为耻,复归潘湖家中,益研群书。累十载寒窗,终于925年通过会试,后唐927年中状元(该科取进士23人),937年农历12月,黄仁颖见朝政无所建言,便辞官归晋江潘湖欧厝里。谥号“文杰”。官至南唐端明殿内阁掌院学士。著有《黄状元文集》五卷。其诗《新都行》曰:“缥渺空中丝,朦胧道傍树。翻兹时间吹,惹彼花上露。悠扬丝意去,苒蒻花枝注。何计脱缠绵?天长春日暮”。配欧阳(唐朝进士四门助教欧阳詹之曾孙女,唐朝837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之孙女,欧阳澥之长女,欧阳郴之妹);子三(长黄偃赘因家贫无力攻书遂居舅父欧阳彬家为养子因官于吉州遂居焉,次黄伛居莆之太湖、季黄佢居泉之龟山)。
总世系中第九世既有黄仁颖,而黄仁颖的儿子黄偃因家贫到舅父欧阳彬家为养子,改名欧阳偃,就是欧阳修的祖父,也就是说黄仁颖是欧阳修的曾祖父,而黄仁颖跟黄定又是同一个祖宗---唐末处士黄献(边旁山),因此,欧阳修到永福(现永泰)一都(58年划到福清)留下三生石的题刻并不是因为修水利溯溪而上由于惊叹风光秀美而留下,也不是因为他跟哪个美女缘定三生,确实是因为黄龟年黄定等黄氏一族亲眷,而他自己身世坎坷,到一都又看到这里风光无限,男耕女织,现世安稳,犹如避世桃源一般,使人发肺腑之情,百感交集下,故而留下三生石和遗照台的题刻。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4 04:23 , Processed in 0.066446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