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方言与《魏氏乐谱》的读音有何关联?

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9-23 1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49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魏氏乐谱》由来
由明末国学生魏之琰(1617-1689,字尔潜,号双侯,族亲排行第九,又称九使),带到日本明朝国子监的礼乐文化教育的教案体系,包括部分宫廷音乐。由其4世孙魏皓以及其弟子筒井景周根据明朝乐器、图表,分别于1768年、1780年共整理辑录244首乐曲共6卷《魏氏乐谱》,内容有《诗经》《汉乐府》及唐宋诗词乐谱、歌舞谱、郊庙音乐及佛教音乐等,历经350多年在日本得到完整保存与弘扬。现在中国古代歌曲、曲谱流传下来的极少,明代歌曲、曲谱、明词多已失传,在世界音乐史上被称为“音乐的宝典、活化石”。1943年辗转返回中国故土,深受音乐界、学术界的关注。
福清方言与《魏氏乐谱》的读音
《魏氏乐谱》不只是音乐的“活化石”,同时也是语言发音的“活化石”,里面标注了明朝当时的读音,原本中汉字歌词旁有两种标注,一种是用日本的片假名标注汉字歌词的发音,还有一种是分遍或厥的标注,见附图第一首的曲名《江陵乐》片假名为:“キャン リン ロ(kyan rin ro)”三字中后面两字的发音就与福清话一样。
但是世界上标准语言是什么样的?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外文系李文肇教授从广义的语言学定义:“彼此说话听不懂的算是不同的语言,而说话腔调不同却听得懂的,算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李文肇教授认为:“只要能相互沟通,应该无高低之分──如英语有美国、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澳洲等不同发音,并不需要决定谁才是“正统”、大家要向谁看齐──这就是所谓“多元中心语”的概念,是世界性语言的必然演变趋势。”
福清方言至今的确是保存古音古调较多的方言地方之一,福建地区包括福清人在内绝大部分都是从黄河中原地方迁移而来,有的是开发南蛮移民政策来的,有的逃避中原战乱而来,他们把当时的中原文化带到福建,语言的发音也就保存至今,而中原地方每当改朝换代,受政治变迁的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前朝文化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魏氏乐谱》的传播者魏之琰的先祖魏看正是在唐朝天佑元年(904年)南迁入闽而来,几经迁徒其魏氏家族最后定居在福清东瀚镇文林自然村,成为魏氏入融始祖。方言都是祖祖辈辈,世代口传,不能脱节。
而现在官方语言影响最大的是在民国初期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文化变革,五四运动之后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1921年10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以美国为蓝本,教育得到革新。作为国语的普及与普遍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文字的简化和发音规范统一,便于推广过程,古音调难免得到舍弃,一些中原文字传统古代读音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失去了很多古音古调。然而福建地区多山,交通受限,在僻壤村庄古文化反而被保留下来。特别是方言的发音、词汇上还保存有原有古音古调,特别是一些文读的发音福建地区就有很多。
很多去过日本留学的福清人看了该乐谱上歌词片假名注音发音以福清方言发音多数能对上,很多人包括学术界的学者都问本人,该乐谱上的发音到底是不是东瀚文林家乡的方言。因此,本人出于兴趣针对《魏氏乐谱》的注音并采取对于歌词发音与福清方言发音相似度做了《融、日发音相似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
回收统计结果,对文字语音比较敏感的人群如,教师、记者、日本留学人员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均在70%以上;普通人员也在50%以上,还有一部分发音既不是福清话也不是现代日语,再从当时日本长崎的华侨社会的语言环境佐证,初步判断应该不是福清方言。那到底是什么语言,对日本当时华侨社会语言环境资料来试做了解。
日本17-18世纪华侨社会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字是由中国传入,至今还保留古代原来的发音,被称为“唐音”,所谓的“唐音”原意是唐朝文字传入日本时的发音,日本常称“音读”相当我们方言的“文读”,后来在不同时代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也被统称为唐文化,华语称为唐话,华语发音称为唐音,华人称唐人,唐人建造的寺院称唐寺。福清的方言在日本语发音也经常见到,例如,“失礼”,福清方言“SINRE”,日本语的音读是“SHICHUREI”(国际音标:?it?urei),发音基本上差不多。
古代日本人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的片假名与平假名(草体的偏旁部首)其功能之一是作为发音的音素(相当于注音、拼音功能),《魏氏乐谱》就是以片假名记录了当时读音。
历来华侨都非常崇尚自己传统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多认为不合理,甚至轻视,因此对后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不遗余力,包括思想意识、待人接物、语言等等。就是现在也不例外,本人从上世纪90年在菲律宾、越南工作时发现,虽然经过几代的繁衍,华裔的言行、思维、礼节还是非常的“传统”,颇为震撼。由于华侨家庭教育缘故,方言成为主要沟通工具,远比“北京话”流畅得多。
那么《魏氏乐谱》从传播到辑录跨越两世纪,社会语言环境又是如何呢?
魏之琰本身是出身在福清东瀚文林村西坊支房,原配林氏,生一男,国学生屡考不第,随兄魏之瑗从事越南、日本之间贸易,后移居越南,纳王侯之女武氏为侧室,于1672年,携其二子魏高、魏贵、仆人魏喜正式定居长崎。当时控制越南外交、经济大儒商,与日、越统治阶层交往甚好,曾上日本京都皇宫献唱,深受好评。支持反清复明,与明朝遗臣、著名儒学者朱舜水交往甚密,朱舜水与魏之琰通信中有一篇《答魏九使书》中提到:“.....至于识时务、晓南京话一人,弟与之复议论,商其可否。……”由此佐证当时的华侨社会中沟通是以“南京官话”。
其次,根据《唐通事会所日録》宝永六年(1709)十二月二日、长崎奉行(地方最高长官)受邀参观在唐人馆广场的歌舞表演,歌曲演唱是南京话(当时官话),舞蹈是闽南风(当时称之漳州)。其原文:“御広間之内にて唐楽にて南京歌をうたわせ御聞被成候、夫より漳州をとり踊せご覧被遊候”。(日本当时官方任命的翻译官称为“通事”,通事的文化素质非常高,除了熟悉古典四书五经、史书、天文地理等,还要精通两国语言,其职责除了翻译、收集海外信息之外,还授予参与管理海外来的商人部分权限)。可见当时南京话是作为中国官方语言而通行。
魏皓在日本土长土生(1728-1774),与传播者一世祖魏之琰(1617-1689)相隔四代(39年),从未谋面,对福清情况毫无知情,说是以福清方言标注似乎有点牵强,尽管海外华人在家里沟通都会以本地方言交流习惯,但在日本的魏之琰家族从第二代开始是越南王侯之女所生,福清方言就开始淡化,纯正福清话已经不可能,再者第二代与长乐籍翻译官刘氏第二代结亲,也会受到福州话影响,福清方言进一步淡化。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国学生)的魏之琰又是活跃在日本、越南的国际大商人,对子女教育采取“官话”,是在情理之中。再者自从17世纪隐元禅师住持南京寺之后,长崎三大寺院都是隐元黄檗派系禅僧,规定弘法传播要用南京官话。作为广泛传播教科书《魏氏乐谱》自然是需要官方的“南京话”语言,只能说明福清方言中保留较多的古音古调。同时说明以前华人社会之间交流多以南京官话为主。
语言是日常生活、经济来往频繁的华人社会中重要的使用工具,在华人社会的语言统一过程中,信仰认同起了重要作用。当时侨居在长崎的华侨信仰基本都是海上保护神妈祖信仰;生意上奉行忠、义、信融为一体的关帝信仰;对社会、生活不尽人意的无奈,以及对自然规律变化中病老生死的恐惧心里,从佛教的善恶因果、轮回信仰得到慰籍。当时的华人在思想价值观认同过程,拥有共同的信仰的基础,有了共同话题,一些宗教仪式活动加深了人们的友好交往,寺院成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的家园,友善的对话、交流,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自然就促进了语言的使用率。
17世纪在长崎经商的唐人,按出生地的语言、习俗建造属于自己的寺院,以祈求平安,把乡愁与内心不安寄托在佛教信仰,使精神有了归宿。当时在长崎有三大群体,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出身的(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建造的兴福寺,俗称南京寺。以福州府(福州、福清、长乐、连江)兴建崇福寺,俗称福州寺。闽南人(漳州、泉州、厦门)兴建的福济寺,俗称漳州寺。根据厦门大学的林关潮教授从佛教的法系传承考证,自从1654年福清籍隐元禅师入住住持兴福寺(南京寺)之后,三大寺院历代住持都是隐元黄檗派系禅僧,在华侨社会思想文化的认同,通过佛教的传播弘扬而统合,在这过程中对语言的统一起了推动作用。
语言是人类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学术理论追求完美、完整,是责任、是义务、是使命,而普通老百姓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做到准确,尽管发音不是很完美,能使人正常沟通交流,正常生活、工作,就能达到语言的使用功能。没有官方统一“标准”的福清方言作为时代相传的“语言化石”、古文化遗产,希望能得到更好保存与传承,不要在社会发展“效率化”中消失。至少在学习古汉语圈国家的日语、韩语、越语中从中寻找类似语素,方便记忆单词的功效,增加学习的乐趣与信心,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结语
本人学识浅薄,非语言专家仅出于人文的业余兴趣,利用空闲时间了解一些人文世故书籍消遣,难免有不足之处,请指教为盼,希望能抛砖引玉,更希望贤人志士作为专业课题,继续发掘深厚的福清语言的学术层次人文底蕴。感谢协助完成问卷调查各位贤者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观潮《临济宗黄檗派与日本黄檗宗》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
2.日本《国语辞典》,旺文社,第八版,1995年重版发行
3.宫田安署《唐通事家系論考》長崎文献社刊,1979年
4.陈荣岚《闽南方言与华语教学》菲律宾华文研究中心,1996年
5.永保澄雄《日本语直接教授法》创拓社,1987年
6.漆明镜《魏氏乐谱解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
7.《福清市志》(1993年)
8.百度网站《百度百科》
9.日文维基百科《日本語》
10.林碧山《戚林八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11.日本《秒法莲华经》,日莲正宗总本山。
12.横山宏章《長崎唐人屋敷の謎》集英社新书,2011年6月22日
13.《关夫子经》17世纪在日本印刷(明代)
14.《待誥贈國學生雙侯魏先生元配林太孺人壽藏 男候補州同知芑水公媳鄭宜人合葬誌銘》
15.《唐通事会所日録》

  • 来源:福清侨乡报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20 02:06 , Processed in 0.06732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