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斗笠,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片

紫菜饼表妹 发表于 2018-9-23 17: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8351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近日,路过菜市场,我拿起竹叶斗笠,仿佛在辨认失散多年的亲友。
福清斗笠,采用优质竹子劈成竹篾作胎骨,再附上一层层竹叶,用丝线固定而成。为延长斗笠的使用期限和美观实用,农民总对买来的斗笠进行一番深加工。比如将丝线固定换成带子固定,更有效地把顶棚竹叶压严拉紧,增添其遮风挡雨功能;在斗笠边缘的篾条圆圈用柔韧的编织物缠好,使之保持圆形,显得更美观更坚固;在胎骨处也系上带子,便于劳动时好借助带子系在下巴固定,不让其摆动脱落;同样为使之美观且牢固,用食指宽的白色绷带在顶棚拉出五角星形状;尖顶还装有用五颜六色的布块拼成的锯齿样式“斗笠蒂”,既增色添彩,也显观轻便、古朴别致。
斗笠使用期限一般仅为1年。可想而知,在风吹日晒雨淋下的斗笠很容易破损,新斗笠叶片一般为浅黄色,渐渐由黄变黑,直至竹叶撕裂损毁,空余胎骨架构。即便这样,其廉价轻便实用的优点依然能博得广大野外体力劳动者的青睐。这就是它依然能流传千年、一度遍布山村草原水乡的原因,甚而成为从事农牧渔劳动群体的特有标志。
传统工艺制作的竹编斗笠,当今在现代时髦服饰大潮冲击下渐趋稀少,挑担叫卖斗笠的场景基本已看不到了。防晒遮雨的器具多如牛毛,青年田间作业也淡忘了这传统用具。
其实何止福清,我国远古时代就使用斗笠,《诗经》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国语》中“顶隆而口圆”说的就是斗笠。古代诗词更有斗笠的一席之地:柳宗元《江雪》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都用斗笠来装点画面渲染意境。斗笠经过历代发展演变至今,不但是福清是我国特产,还盛行于东南亚各国。
除了防晒、透气、隔热、防雨等功能,它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它曾充当舞台道具,斗笠舞就风靡世界;它曾如诗如画,成为渔翁头上特有标签;也一度成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荣誉桂冠。
如今,斗笠已被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被文化人和商人包装成文化产品,推到前台,极力抬高其身价,突显其高贵一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斗笠华丽转身的背后又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是斗笠的自身原因,还是农村城市化的洪流驱赶走这位昔日的贫贱之友?我一直思考着……
  • 来源:福清侨乡报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20 05:31 , Processed in 0.06693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