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林则徐与对联的故事

紫菜饼表妹 发表于 2018-9-23 1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619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祖籍海口镇岑兜村的民族英雄林则徐27岁中进士后,又选拔入翰林院攻读3年。他积累丰厚的学问,为诗为文为联皆金声玉振,文采斐然,且意境开阔,极富感染力。
林则徐曾作一对联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据说此联是他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时,题写在总督府书堂的。上联讲团结众人,不要计较别人的小缺小失,下联讲坚持原则,排除私欲才能刚直不阿。这副有名的对联,就是林则徐人格的写照。“有容”的是大海;“无欲”的是峭壁,只有林则徐这样不凡的人物,才写得出这样别致独到的官衙联来。这副对联后被林则徐作为座右铭。现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已被福州市作为城市精神表述语。
林则徐在云贵总督任上,因病回乡休养时,题写过一副对联:“郊原雨足云归岫,台阁风清月在天”。这副对联看似写景,实则抒发自己的襟怀。史料记载,林则徐晚年曾在故居题写几副对联堪称绝对,如:“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或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林则徐任江苏廉访使时,曾将“求通民情,愿闻己过”的对联贴在大门两旁,以表现自己的为官之道和政愿。
林则徐的对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如“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文句质朴而神韵俊逸。他题福州西湖李纲祠的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字字感人,忠心可鉴。
林则徐曾写过一些有个性化的对联。他有一副谈钱的联,很值得玩味:“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此联既冷眼,又超然,颇耐人寻味,现在仍经常被人们引用。
林则徐悼关天培的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空教孤注躬尽瘁;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悲愤沉痛,令人叫绝。据传,这副挽联送到关天培的家乡江苏淮安时,关母请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周木斋书写。周木斋说,林大人这副挽联令我肃然起敬,但我不敢写“何人”中的“人”字。周木斋心知这是指皇帝的心腹大臣穆彰阿、琦善等,怕写下去惹祸。关母不得已,只好把“人”改为“时”。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大家对下联。没多久,少年林则徐首先对出了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之哲理。林则徐的下联以脚踏绝顶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仄、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
林则徐年幼时即聪明过人。有一次,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过一池塘,见一群人正在观看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有个人出了一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却没人对得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听罢,无不拍手叫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为自己创作的一副勤勉对联。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禁烟失败,被遣戍伊犁。在离开西安时,他留给家人这副对联,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义无反顾、舍身报国的激烈壮志和坦荡胸怀。1990年,江泽民视察广东,曾手录此联题于虎门镇林则徐销烟之处。在我市海口镇岑兜村的林则徐纪念馆内,也有江泽民手书的这副对联。
日前,泉州郑成功研究会专家发现一个珍贵的手抄本。该手抄本有一副林则徐缅怀郑成功收复台湾而为台湾延平王庙题写的庙联:“天地间有大纲,耿耿孤忠,守正朔以挽虞渊,祗自完吾志节;古今来为创局,茫茫荒岛,启沃壤而新皈宇,犹思当日艰难”(虞渊:传说日落之处,在此指衰亡败落;新皈宇:重整收复之地)。这副对联歌颂了郑成功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即反清,率大军北伐,直逼南京;另一件是率师收复台湾。

xql2epvxt4021899.jpg

xql2epvxt4021899.jpg


  • 来源:福清侨乡报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30 22:15 , Processed in 0.091480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