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

[商场传奇] 林文镜的故事(四)永远的林文镜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20-3-19 0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3643 3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编者按:

福清的三月,依然是静待花开的时节。

但“人勤春来早”。在开春后的日历里,我们看到了百万福清人民携手战疫的火热场景,也看到了市长直播代言促销促产的忙碌身影。

福清百姓的健康安乐牵挂人心,福清前进的铿锵脚步更不会停顿。当看到融侨京东方厂房春节无休,元洪美食百万人网上围观,江阴万华化学签约落地,洪宽工业村雄风再起......在走进福清撤县建市第30个年头,我们依然不能忘却走过的岁月,不能忘却在融侨、元洪、江阴、洪宽这些产业园区,在福清这片土地上推开开放窗棂、铺筑产业基石、涤除落后底色、助力强市富民的一代海外赤子,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林绍良、林文镜、林学善、蔡道行、陈子兴、林同春……

近期,我们将邀请福清社科界的专家学者撰写相关人物纪念文章,让大家了解他们和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陆续发布,以飨读者,并助推新福清开放改革进程,敬请关注!

2020年3月14日,在3月19日林文镜先生诞辰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故事”栏目播出《华侨华人与共和国》第四集“春天故事”,讲述了爱国侨领林文镜先生的故事。

1、同频共振

中央电视台在节目开篇时说,无论是海外侨胞还是归国华侨,他们个人的事业、追求和梦想是同祖国的命运与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投资兴业到不断开拓投资领域和投资层次,从推动科技创新到推进科技型产业成长,广大华侨华人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大潮一起澎湃。

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海外传播,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力量共圆中国梦,今年中国侨联开展的“追梦中华”主题宣传活动,策划拍摄了五集纪录片《华侨华人与共和国》,其中第四集“春天故事”,带我们走进了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世今生。
640?wx_fmt=jpeg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是一个先行的探索者,它以“窗口”和“示范”的作用,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第19个国家级开发区,它的创办者是林文镜先生等爱国侨领。

1986年,福清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仅4.3亿元,工业基础薄弱,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面对穷困落后的家乡,林文镜决定创办工业区,许下承诺要为家乡建造一部“造血”机器。

林文镜先生从零起步,与福清市政府开始联合创办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投入道路、港口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招商引资,“为邀请客商到福清投资兴业,仅台湾,林文镜就跑了100多次”。经过不懈努力,融侨开发区创办后第一年,就引进6家大型企业,引资10多亿元,先后有80多位台商来福清投资办厂。

1992年,融侨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年福清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40亿元。其中,洪宽工业村作为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骨干园区,是全国第一个侨办工业村,成为福建省承接台湾地区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被喻为福建省的“台湾村”。

为弘扬林文镜先生的爱国爱乡精神,近年来,融侨集团决定在洪宽工业村实行“二次创业”,打造 “2.0进阶版”——洪宽创新科技产业园,让洪宽工业村实现再次腾飞,为福清发展制造新的引擎!

目前洪宽创新科技园一期项目已进入内饰装修阶段,今年5月将迎来首批高新企业入驻。

2、“母鸡”话题

福清有句俚语,“九家富难济一家穷”。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绝大多数家庭根本难言富裕。1978年,溪头人均收入仅55元,人均口粮不足300斤。尽管此前林文镜已陆续向乡亲寄赠了数以百万元计的款物,但他还是看到,单纯的捐款赠物只是一种救济行为,救济只救急不救穷。

1979年初,身在海外的林文镜已在酝酿:在家乡溪头设立基金会,以他父亲名字命名“林洪宽基金会”。林文镜想设立的“林洪宽基金会”,不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而是用“基金”办企业,打造一只会生钱的大“母鸡”。这也是后来各级政府在脱贫工作中提到的“输血”与“造血”的话题。

溪头大队干部接到林文镜的信,又喜又忧。喜的是溪头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口”,企业办得好来钱快;忧的是对他们来说,办企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心里没有一点谱。于是,他们求助于在外工作的溪头乡亲,在省城福州举行一场智力支乡座谈会。最后经过全面分析,反复权衡,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办机砖厂。
640?wx_fmt=jpeg

洪宽基金的第一个项目----机砖厂

溪头村干部把办机砖厂的意向和可行性报告寄给林文镜。

林文镜很忙,作为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负责人,需要他亲自研究拍板的项目,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投资。一个几十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而且跟集团毫无利害关系,却为之花时间花精力,身边很多人匪夷所思。

林文镜没有解释,人世间一个“情”字了得,有谁都能领会。他在前往新加坡的飞机上看了机砖厂可行性报告,认为这个项目动了脑筋,选得不错。走下飞机,林文镜就拍板决定办机砖厂,并作为“林洪宽基金会”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1980年,溪头机砖厂旗开得胜,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投产一年全部收回投资。随后,锯木厂、机修厂、冰棒厂、果林场、养猪场、运输队……如雨后春笋在溪头破土而出,7年办了7个厂场。

林文镜大喜,亲自修订基金会章程,其中一条:基金产生的利润,40%用于发展再生产,60%用于村公益和福利事业。

生钱的“母鸡”打造成功,基金7年扩大10倍。截至1985年,“洪宽基金会”投资村公益事业1000多万元,先后建了医院、敬老院、自来水、水泥村道等28项。溪头一举改变了昔日“破铜烂铁”的面貌,成为福清第一个百业兴旺的文明村。

1983年,时任福建省长胡平视察溪头村后说:溪头的经验值得推广。

640?wx_fmt=jpeg

时任福建省长胡平莅临福清溪头调研

取经者说:我们就缺林文镜这样的侨贤。

林文镜说:目前的溪头还不是我最理想的溪头……

3、叶落归根

640?wx_fmt=jpeg

1992年,林文镜的母亲陈春宋在新加坡逝世。临终前10分钟,林文镜才从国外赶到她的床前。

陈春宋出生于福清阳下北山村,17岁嫁到溪头,7年后携林文镜下南洋与夫君团聚,共同创业。她刚35岁,林洪宽过世。从此她又当爹又当妈,拉扯着4个儿女长大成人。临终前,陈春宋向林文镜交代了三件事,其中头一件,就是希望把自己归葬在故乡溪头,能够天天看见溪头越变越好;适当时候也把阿爸骨骸从印尼送回溪头,与自己葬在一起。

时值仲夏,天气炎热。为了实现母亲遗愿,林文镜不惜花费巨资,包下专机,将母亲遗体从新加坡运抵福州义序机场。一时间,新加坡、香港各大报纸均以头版和醒目的标题报道:包机运棺,万里葬母。

也许,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但作为在福清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一代女性,陈春宋以她最后的“身教”,让林文镜领会了“叶落归根”的人生哲理;林文镜也以万里葬母的实际行动,奉行了母慈子孝、故土难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那年7月,林文镜在溪头一片荒芜的溪滩,建造了“洪春松涛园”。他要在溪头创造一个更加优美的环境,让父母的美德留给后人,世代相传。

1994年11月,林文镜从印尼接回父亲骨骸,与母亲同葬一处。

2018年7月2日,林文镜逝世,享年91岁。出殡那天,国家最高领导人敬献花圈,海内海外数千人自发前来为林文镜送行。

林文镜逝后,安葬在了阳下溪头村其父母陵墓的东侧。

叶落归根,他把自己的根永远地留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640?wx_fmt=jpeg

文章来源:根据央视专题片“华人故事”第四集《春天故事》和郑敬平著《林文镜的故事》(海峡文艺出版社)整理。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tuvw866 | IP未知
永远缅怀林文镜先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0-3-22 16:29:1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福清天下 | 来自重庆
如此老早就可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4-15 22:26:33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福清天下 | 来自重庆
永远的老先生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3-6-2 17:14:15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3-28 20:36 , Processed in 0.063098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