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探访福清磨石村古街

扁肉姐姐 发表于 2018-9-23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305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mgrf54irai112333.jpg

mgrf54irai112333.jpg

在镜洋镇磨石村穿越古街小巷-郭成辉摄
探访磨石村古街
图/文《福清侨乡报》社记者郭成辉
听闻镜洋镇磨石村古驿道上有条古街,系古代莆(田)泉(州)漳(州)通往福州、京城必经之路。古街上,至今留有众多文物古迹,还为村民们留下许多美好回忆。日前,记者慕名前往采风。

wvvjq1raxhf12334.jpg

wvvjq1raxhf12334.jpg

ivdckbep0sj12335.jpg

ivdckbep0sj12335.jpg

据了解,磨石村现有村民500多户2300多人,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姓黄。村落中的黄氏宗祠内,除了金碧辉煌的构件,还保留着黄氏族人祖宗留下来的“黄氏家训”。平时村里的黄氏族人经常用家训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求他们牢记祖先的教诲,堂堂正正清白做人,明明白白干净做事。2000年,磨石村两委根据村情民意,制定出《村规民约》,其主要内容就包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护环境、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移风易俗等。

0sf51wo2wj412336.jpg

0sf51wo2wj412336.jpg

nre430y4aox12337.jpg

nre430y4aox12337.jpg

“黄氏家训”和《村规民约》相辅相成,为磨石村立德立心,培养村民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孕育出新世纪文明新风,做出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
徜徉磨石村古街,记者看到,许多曾经辉煌过的旧厝老屋,已经成为废墟。特别是一栋栋明清年代风格的“红砖楼”,也逐渐消失在荒草丛中,留下一堵堵“红色记忆”,俨然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当然,俗语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磨石村古街中不仅有被遗弃的旧家园,也有一批春笋般“冒出来”的新的豪华住宅,屹立在废墟侧畔,新旧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

3ulx1d2fcvk12338.jpg

3ulx1d2fcvk12338.jpg

镜洋镇磨石村古街晨读-郭成辉摄
古街的道路,现今是水泥铺就。这种平坦整洁的路面,适宜住户村民和过往游客行走,也便利现代化交通工具出行。“水泥路底下,原先是磨得像镜面一样光滑的石板路哩!”村民黄先生流露出惋惜的表情告诉记者,那都是几百年间无数人用脚板“磨炼”出来的啊!可惜当事人不晓得“修旧如旧”的原理,不知道要为后人留下一些充满先贤智慧和创造力的“土生土长”的东西。

xngxhait0hr12339.jpg

xngxhait0hr12339.jpg

卡遛,一定的去磨石村古街村口门榕那里合张影-郭成辉摄
古街的小巷中,记者看到几口颇具特色的水井。依那形制,记者判断当为“宋井”。记得利桥街被市政府立碑保护的那口古井吧,它的井栏就是用不规则石板块砌就的。磨石村古街上的水井井栏,就是用不规则石板块围成的,现在虽然废弃不用,其水质依旧丰盈清澈。“当年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不再。”黄先生说,以前清晨和傍晚,水井旁边尽是打水的、浣衣的、洗地瓜的村民,闹热着呢。自从通了自来水,村民们就远离那曾经可亲可爱的古井。

uwyt2rgbbsm12340.jpg

uwyt2rgbbsm12340.jpg

【郭成辉】镜洋镇磨石村壶山寺-郭成辉摄
在磨石村中街,黄先生指着那些老旧的木板房告诉记者,这条200多米长的古街,以前有布店、药店、饭店、米铺等,繁华着呢。“它是通往福州、京城必经之路,它要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黄先生感慨。

goqoferb0f012341.jpg

goqoferb0f012341.jpg

【郭成辉】李桂仁在制作“龙椅”-郭成辉摄
在一处低矮的木板房中,记者意外发现“新大陆”。在昏暗的房间内,竟然还有木工师傅在打造“龙椅”(一种安放神像雕龙刻凤的座椅)。制作红木家具和“龙椅”,一向是莆田籍能工巧匠的专利。记者想当然打听师傅是莆田哪里的人士。岂料师傅告诉记者,他是磨石村古街上居民哩。1954年出生的李桂仁,在磨石村古街上已经从事木工事业45年了。磨石村鼎鼎有名的壶山寺中的“龙椅”,就是李桂仁的作品。磨石村古街上居然有传承制作红木家具的工匠,这是值得庆幸的。

h20fjn2o35n12342.jpg

h20fjn2o35n12342.jpg

【郭成辉】镜洋镇磨石村沧桑古厝-郭成辉摄
行进至磨石村北头,一座色彩艳丽的建筑物扑进眼帘,那是壶山寺。据了解,磨石村古为壶山境,据《壶山寺简介》碑记载:壶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系壶峰四世壶山公创建,寺僧10余众。晨钟暮鼓,香火鼎盛。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历百余年后倒塌成为废墟。逢盛世,2001年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黄姓族人率亲朋好友慷慨解囊,按照原址重建,方得恢复寺宇本来面目。

aku3rdwnnc312343.jpg

aku3rdwnnc312343.jpg

镜洋镇磨石村寺僧晨练-郭成辉摄
这是民间信仰的力量,也是村民们抢救保护文物做出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5 22:59 , Processed in 0.07213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