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从“拗九节”到“孝顺节”

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2018-9-23 13: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334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每年正月廿九日,当其他地方人们早已从“过年”的喜庆中走入正常生活时,福清所在的闽中地区人们还要过一个节日,这就是拗九节。
拗九节在福清有悠久的历史,据修于清乾隆丁卯年间的《福清县志》卷之二“地舆志·岁时”载:“正月二十九日,以为拗九节。户以米、糖、果煮糜相馈。”拗九节又叫“下九节”或“后九节”,这是因为古时以初九日为“上九”,又叫“前九”;以十九日为“中九”;廿九日为“下九”,又叫“后九”。
拗九节节俗除了“户以米、糖、果煮糜相馈”,也就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粳米、糯米加上花生、红枣、桂圆、尾梨(荸荠)和红糖煮成较为稠黏的“拗九糜”并互相馈送外,还有给当年虚龄逢九(俗称“明九”或“正九”)的人(即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三十九岁……以及虚龄为九的倍数(俗称“暗九”)的人“过九”,吃“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已经出嫁的女儿,在拗九节里还要给父母“送节”,礼品除了拗九糜外,还要加上太平(鸭蛋)、索面和猪蹄等,以示孝敬,祝愿父母平安、长寿。
拗九节这些节俗是如何产生的呢?
先说煮拗九糜的风俗,据说来源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相传古时候有个叫目连的孩子,他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常常虐待目连。因为生前行恶,母亲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尤其是不给她吃的,让她成了“慌鬼”。目连去探监时,不忍母亲挨饿,便天天为母亲送饭。可每次送来的好饭好菜都被看守的狱卒们分食了,母亲仍然天天挨饿,做“月号  鬼”。后来,目连想了一个办法,用各种杂粮、干果和米一起熬成红糖糜,样子黑糊糊的。当他把这种“黑糜”送给母亲吃时,狱卒们见那东西又黑又黏,以为是脏东西,不敢吃。就这样聪明孝顺的目连让母亲吃上饭了。福清地区百姓以前多信佛教,“目连救母”故事广为流传,于是便有正月廿九吃“拗九穈”的节俗。不过在过去生活贫困年代,煮拗九糜的辅料并不讲究,多是农家自产的花生、杂豆和“薯钱”(地瓜干)之类。现时生活好了,煮拗九糜的辅料五花八门、越来越讲究了。
再说“过九”的节俗,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据说也与目连的母亲有关。据说目连母亲死时才二十九岁,因生前行恶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人们认为她是“过不了九”,因此为逢凶化吉,人们给年龄逢九者吃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后来,这种风俗又扩大到年龄逢九的倍数者。另一说是古人以为“九”是个位数中最大者,只有“天子”皇帝才堪受用,即所谓“九五之尊”,一般平头百姓是承受不了的,俗话为 “难载福”,福清方言中就有“七兴八败难过九”的俗语,故以“九”是个“坎”。要过这个坎,只有吃了太平面才会保平安,这才有了“过九”的节俗。此说在福清人自古就有生怕年老多病者过不了九的风俗中也得到印证。
至于已经出嫁的女儿在拗九节要给父母送节,而且礼品必定要有拗九糜和太平面的风俗,乃是从以上两项节俗派生出来的,更体现了“父母的小棉袄”对父母的孝心。
拗九节是福清古俗,虽然传说中有迷信成份,但它的积极意义仍远远大于消极因素,尤其近年来人们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精神文明活动中,挖掘并放大了传说中的目连孝母,节俗中尊老数贤等优秀传统,把坳九节定位为“孝顺节”,更使这一传统节日增添和强化了适应时代的正能量,使拗九节这个古老的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7 06:20 , Processed in 0.05847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