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第五章 教育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683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五章 教育

一、旧时的办学形式(1949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前,在音西没有正规的中学和小学,只有私人开设的书斋和学馆,即“私塾”、“斋”。私塾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叫“塾师”,又称“人家斋先生”。这种学校在当时主要是对文化落后的农村儿童起启蒙作用,故又有人将其称为“蒙馆”。

许多自然村都曾有过这样的私塾。这样的“学校”,设备非常简单,一个房间就够用,学生的课桌椅是各自从家里搬来的,一个人一个样式。老师的办公桌也只是一张家用的旧片桌,上面摆着笔、墨和砚台,外加一支红朱笔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唯一作业就是每天一张大楷或小楷,老师用红朱笔在写字本上写上“甲”、“乙”、“丙”、“丁”等字样,以示等次。私塾学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七八人。

私塾里都挂着孔子的画像,因为当时读书人把孔子作为儒家的先师,学童们入塾第一天就要跪拜“祖师”。

学童们读的全是中国的古典书籍,都是比较粗浅通俗的流行书本,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五言杂字》等,再就是较深的《幼学琼林》、《商业尺牍》、《离娄》等,极少有人念到“四书”、“五经”。

学习的形式是各学各的,课本自备,五花八门。老师授课采取每个学童分别单独面授的办法,学习进度全由学生自己掌握,一般是以识字为主,每天读的字数不拘,两行、三行都可。上课时,学童站在老师面前,摆开书本,让老师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教读课文。老师并用红朱笔在起止地方打上记号。放学时,学童站在老师桌前,按着授课的记号,脸孔朝外,背着课文。如果背不出来或背错了,老师就要动用桌头的戒尺打手心,直到会背才让回去,这叫“关昼”或“关暝”。此外,放学时,还要交一页大字或小字,学生的作业就只有写字。写字簿也由学生自己买纸割成32开,然后用纸钉装订,大楷系由书法较好的人或老师写一张样板,套在本子下,让学生照着透上来的影子进行描影。学生们除了读一本书外,没有学习其他任何课程。

私塾斋没有作息制度,一堂课就是半天,下课就是放学。这种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身心健康。

另一种办学形式是从传统过渡到新潮的“国民小学”,是介于旧私塾和新小学之间的农村“小学”,虽然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与私塾差不多,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与现代小学相仿,属于“初小”学制,只办一至四年,而大都是复式办学。

虽然“国民小学”也设校长,但往往学校只设一个班,只有两三个教师。也有通用的课本和作息时间。学生上课有课桌椅,教师办公有办公室和办公桌椅,只是总体设施和规模远不如现代小学。当时霞盛、溪前、音埔等自然村曾办过这类小学。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国民政府也曾责令地方普及“义务教育”。霞盛自然村集资购置了5副教师办公桌椅、70多副课桌椅。直至解放后,霞盛小学还使用这些办公桌椅和课桌椅。

自福清解放之后至1950年冬,霞盛自然村热心教育事业的陈诸营、林菊英夫妇在自家私宅里办学;陈月英也在余自妹私宅里办学;溪前自然村吴天惠、陈友华等4位回乡知识青年也怀着一颗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之心,在本村千秋宫办学。

解放前夕,溪前自然村吴和潘在吴左熙大宅里开办了“国民学校”,他本人任校长,另外还有两位女教师,教室就设在上下大厅里,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比较接近现代新式学堂。

这些由私人自发兴办的学校,都是短期简易的初级小学,教材也都是当时的教育部统编的,但办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制度都不规范,不久就逐渐被正规小学所取代,因为它们都是农村教育事业在新旧交替中的过渡形式。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事业

(一)学校建设

1.初等教育

1951年春,音西的第一所新型学校霞盛初级小学在李氏祠堂创办,第一任校长林崇富,教员3人,学生96人,后来规模扩大了,借用毗邻的徐治波大厅楼上楼下作为教室。1956年9月,音埔自然村也在林氏祠堂并借用林孝通和林友沐私人住宅,创办了音埔小学(完全小学),第一任校长陈诸营,教员4人,学生85人。这两所小学当时都属瑶峰中心小学所辖。那时,初小升高小时,要经过考试选拔,考场设在中心小学,霞盛初小毕业生成绩优异者可被保送入瑶峰小学,其余成绩合格者升人音埔小学。

1957年,以林水妹为首的音西籍印尼华侨捐资人民币4万多元兴建音埔小学新校舍。这座新校舍为两层砖木结构,共16间,其中教室10间,总建筑面积1077平方米,为音西的第一座标准化教学楼。新校舍建成之后,该校即成为侨办小学。1959年夏天,为建霞盛小学新校舍,霞盛自然村各生产队抽调劳动力在天宝陂下游捕捞河鳗1000多公斤,共得人民币2000多元,城关人民公社也补助现金2000元,霞盛自然村拆掉大王庙,使用其所有的石料、木料,并集中各生产队土木匠,抽调部分杂工投入建筑工程,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建成两层16间土木结构的新校舍,建筑面积达970平方米,仅次于音埔小学校舍。霞盛小学新校舍建成之后,办学条件优越了,原初级小学升格为完全小学。至此,音西村拥有了两所较为完善的完小。“文化大革命”中,音西小学校名一度被改为“反修小学”。

1972年9月,“反修小学”由侨办改为公立。同年11月,音西大队获得平反,“反修小学”又改称为“音西小学”。

1976年,音西小学在溪前自然村的俱乐部里设了分班,便于溪前自然村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就近上学。

1977年下半年,溪前自然村旅印尼华侨蔡云辉捐资人民币4万元,县教育局补助1万元,建设了溪前小学。小学校舍为土木结构,共两层12间,建筑面积1034平方米,1978年建成开学,原在音西小学上学的溪前自然村学生全部转回溪前小学就地入学,学生160多人,由学区副校长陈友琪兼任校长,1979年由杨能发任校长。1978年,该校附设初中班,开办一至三年级各一班。全校有小学和初中班教师26人,学生总数约400人。康辉中学建成后,初中班即归并入该校。

1979年,音西学区成立,学区设在原音西小学,音西小学同时改为音西中心小学,李书栋为第一任学区校长。音西学区当时下辖中心小学、霞盛、溪前、洋埔、瑶峰、马山、龙溪、云中等8所完小校及文洞、南楼、菜安等3个教学点(后又增办林中、西楼、珠山等3所完小校)。

1987年,华侨蔡道行又投资人民币16万元重修溪前小学校舍,同时将学校改名为“康辉小学”。

1998年,康辉小学校舍破损严重,面临倒塌的危险,在溪前片干部主持下,发动群众集资,每人捐款50元,加上音西村财和溪前工作片投资,共集资70多万元,进行了彻底改建和扩建,在原来的地基上,重新建造了一所全现代化模式的砖混结构3层18间新校舍,为了尊重蔡云辉、蔡道行父子首创之功,学校仍称“康辉小学”。现在,为了新城区及音西村小学教育的需要,上级决定康辉小学及幼儿园搬迁重建。2010年校舍新址已征地45亩,上级人民政府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福清市一流校舍。

1989年,林中自然村华侨董诚财捐资港币12万元,兴办林中小学。该校校舍系砖混结构,两层9间,建筑面积768平方米,其中教室6间。1990年9月,林中小学开学,第一任校长黄书芳,教员7人。原在音西中心小学的林中自然村学生此后都回归林中小学就读。至此,音西村拥有4所完全小学,而且各所小学都在不断扩大和完善。2002年春,林中片也集资10多万元在原教学楼旁扩建了4间教室,面积21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办学的基础设施。

1990年9月,音西学区行政机构由音西小学迁至霞盛小学办公,原霞盛小学改为音西中心小学,学区副校长李荣腾兼任中心小学校长。原霞盛小学升格为中心校后,旧校舍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原音西大队和霞盛工作片决定音西中心小学迁址重建校舍,旧校舍及校园内的土地以38万元卖给了中国人民银行福清县分行,加上县教育局、音西乡政府、霞盛自然村华侨以及霞盛、广林、东桥、园中等自然村村民集资40万元,同年9月动工建设新校舍,于1991年初竣工。新校舍包括小学和幼儿园教学楼以及教师宿舍楼。小学教学楼4层21间,建筑面积达1820平方米,建筑规格完全符合现代化标准,为当时音西学区规模最大的校舍。

1991年2月,音西学区行政机构和音西中心小学迁入新校舍,1999年11月,音西中心小学经过上级有关部门量化考核,被评为“福建省农村示范校”。

2004年4月,全市农村小学学区按福清市人民政府融政办(20043 69号文《关于取消农村小学学区管理体制,实行中心小学管理体制的意见》的精神,撤销学区机构,纳入中心小学管理。音西学区改为音西中心小学,实行中心小学管理机制。

改制后的第一任中心小学校长为郑爱国。

音西村各所小学都经历了创建、重建或扩建过程,体现了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

音埔小学教学楼系砖混结构,为音西村最早建设的校舍,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不仅严重破损,而且满足不了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重建了规模更大、标准更高的新校舍。新音埔小学占地面积14.9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目前音西村规模最大、最新的小学。这所学校新校舍的筹建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据统计,福清市政府为建设校舍投资40万元,市教育局投资50万元,音西镇投资50万元,国家及省、市三级危房补贴20万元,音西村投资106.9万元,个人赞助人民币3.1万元,合计270万元。此外,音埔自然村提供了价值110万元的建校用地。

2.幼儿教育

音西村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幼儿教育事业。1958年公社化期间,为了适应广大妇女参加集体生产的需要,成立了队办临时幼儿班,各村选派略有文化素质又热爱幼儿的年轻妇女担任教养员。据统计,当时全大队有这种幼儿班10个。幼儿班借用私人的厅堂办班,没有教材和教学要求,只是把孩子集中在一起,由专人看管,过集体生活,不去拖累父母出工而已,实际上是托儿所性质。这类幼儿班全是免费的,教养员由大队发给补贴,不久就停办了。

音西发展幼教事业是从1978年开始的,1978~1979学年上期,霞盛小学创办幼儿班,学生37人,音西大队首聘陈茂惠为幼师,工资由大队和学校共同负担,幼儿班收费纳入小学管理。接着,1979年9月,东园片在东桥自然村办幼儿班,学生21人,幼师工资和办公费在学生收费中支出,自收自支。1980年9月,东园片幼儿班归并到霞盛小学幼儿班。1981~1982学年上期,音埔小学(原音西中心小学)和康辉小学(原溪前小学)同时创办幼儿班后,原音西学区任命徐秀贞为幼教辅导员。1990年9月成立林中小学时,同时办幼儿班,原来在音埔小学(原音西中心小学)的部分林中自然村的幼儿学生就近入园。至此,全村4所小学共有6个幼儿班,教师9人,学生251人。‘同年9月,原霞盛小学新校舍落成,其中独建3层7间的幼儿教学楼,建筑面积246平米。当霞盛小学改为音西中心小学时,幼儿班也改为音西中心幼儿园。中心园根据教育部1978年11月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招收3~6岁的幼儿入学,并按年龄分设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1992年2月,林中自然村华侨董诚财和村民捐资建设林中小学幼儿园教室,不但优化了办园环境,还增办了一个教学班。1998年2月,音西学区根据教师陈茂惠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荐她为音西中心幼儿园园长,并经过福清市教育局审批任命,使她成为福清市唯一的民办幼儿园园长。2000年,音西村委投资近10万元,福清市教育局补助2万元,在原幼教楼扩建3个房间,扩建面积160平方米,增加教室、活动室、厨房(幼儿课间餐使用)等设施。同年9月,原音西学区根据福清市教育局融教E20003号文精神,将音西中心园升格为与完小校同级的单位,中心幼儿园教师考勤、经费收支等不再纳入中心小学管理。

2005年统计,音西村中心幼儿园和3所完小校幼儿班共有幼师17人,其中具有幼师学历的公立幼师5人,村聘幼师13人,其中经过考核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7人,幼儿班8班,其中小班1班、中班3班、大班3班、混合班1班,学生282人。

3.中等教育

音西的中学教育建设始于溪前初中班。溪前初中班与溪前小学同期兴办,即在溪前小学兴办时附设于该校之内,至康辉中学创办时,持续10余年之久。1990年,音西籍华侨蔡道行先生捐资人民币500万元,在溪前自然村兴建康辉中学,于是音西有了第一所正规中学,原溪前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便归并入康辉中学,当时办学规模为初级中学。康辉中学校园占地面积达22.16亩,建筑总面积6953平方米。2001年9月,康辉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2004年,学校为了增生增班需要,再投资255多万元,扩建校舍5675平方米。据2005”-2006学年统计,初中各年段计24班,高中各年段计18班,教职员工163人,学生2672人,学校固定资产达1412万元。

(二)教学设施和配备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双高普九”形势的出现,村“两委”为了改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先后投入41万元,增加教学设施和教育的配套设备。如学校的用电线路的改造,幼儿园课桌椅、教玩具、幼儿餐具、木床和棉被购置以及小学课桌椅的更新,校园绿化、美化和风雨操场跑道建造,体育器材达标配套等。2000年后,小学增设科技课程,村财政拨款18多万元帮助各校购置电脑。2004年,村委又拨款2万元支持音西中心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至2006年末,全村各校共拥有电脑91台。

(三)民办教师和村聘幼师的工资补助

音西村拥有一支民办教师和村聘幼教的队伍。在民办教师转正之前,曾有中学民办教师4人、小学民办教师37人、村聘幼儿教师14人。这55位非公立编制的中小学及幼儿教师,人均工资补贴由1978年前的每年70元增加到1979年的300元,1983年后增加到700元,1986年以后增到1000元。至中小学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为止,村财补贴金额达60多万元。目前,每年还要支付村聘幼儿教师工资3.5万元。

(四)奖教奖学和扶贫助学

音西村自1989年实行奖教奖学金制度,具体措施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凡是音西村学生,小学毕业后被重点中学录取的,初中毕业后被中专学校录取的,高中毕业后被大专院校录取的都按不同等次发给奖学金,其中小学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数学教师亦发给奖教金。2005年以后,此项制度有所改革,着重实施“扶贫助学”的机制,妥善资助部分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更高教育。

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开始,每逢教师节,音西村委都给本村的小学和幼儿园所有老师颁发奖金,年均总金额万元以上。此外,每次的村民代表大会,学区正副校长及完小校长都被邀请列席,教育工作是村委工作报告中一项重要内容。

音西村实行奖教奖学金制度后,大大促进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劲头。

2001年高考,霞盛自然村李斌以总分776分,为福建省高考理科第一名。1990年至2005年,全村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231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8人,考上研究生的6人。

(五)教育教学工作

1.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音西村自办学以来就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1952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小学实行一贯制的指示》文件精神,也进行了学制改革,实行过“五年一贯制”。1953年,又根据教育部的通知,恢复了“四、二分段制”,并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那时,霞盛首届初小(四年级)毕业生被分别输送到瑶峰、实验、城关、西园、金印等小学读高小。1956年至1960年,霞盛初小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升入音埔小学五年级。1963年至1980年,再度实行五年一贯制,并允许五年制和六年制并存,至1993年,才全部实行六年制。至此,音西村小学五年制先后实行了30年。

2.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

农村幼儿园、班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是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基本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的智力和身体都得到正常发展。

1978年,音西村幼儿班初办时,主要课程有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此外还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培养幼儿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1981年以后,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在福清县教育局幼教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如下几个课程: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工、游戏等,采用部编的7科9册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

1985年,福清县教育局成立“幼教教学研究中心组”,音西中心小学幼儿班在县幼教组的指导下也成立了教改实验班,进行教改实验。各校幼儿园在学区的领导下也开展了教研活动,内容有公开课讲评、教案和教玩具展评、器乐和幼儿舞蹈培训等。音西幼教中心园成立后,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每年为各校输送新生约300名,他们无论文化知识的启蒙、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9年春,音西中心园经过上级有关部门考核,评定为“福州市乡(镇)标准幼儿园”,同年12月,福州市教育委员会授予音西中心园“先进单位”称号。

2001年9月,音西中心园被音西镇党委、政府评为“2000—2001学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12月,音西中心园荣获福清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环境创设二等奖”。

3.中学教育

1957年以前,音西村内没有中学。所有小学毕业生都分别到县城的几所中学上学,如原来的县立中学、文光中学、私立明义毓贞联合初级中学等(以后是福清一中、福清二中,及城关中学和福清华侨中学),此外也有一些学生到其他乡镇中学上学。

1958年,为了适应当时“大跃进”和“大办农业”的客观形势,在音西小学附设了音西农业中学,由蔡循程兼任农业中学校长,教员6人,学生200多人。1960年音西农业中学撤销,教员和学生归并到北林农业中学。

1978年以后,溪前小学也附设了初中班,小学校长杨能发为负责人,教师及学生由原马山初中班和瑶峰初中班合并而来。当时有教员10人,学生150多人。那时音西学区几所小学的毕业生,除成绩优异者被城关几所正规中学录取外,其余被吸收进溪前初中班就学。

1990年,康辉中学兴建后,原溪前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便归并人康辉中学。康辉中学办学规模为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陈金和。1996年后,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落实和迅速发展,音西村内小学毕业生除一小部分被城关的文光中学、福清侨中录取外,其余的全部被康辉中学招收,升学率达100%。2001年9月,康辉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面向全市招生,第一任校长张晓兵。

4.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由于解放前文化教育极端落后,绝大部分农民是文盲或半文盲。解放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从提高成年人(中青年人)文化水平人手。主要办法就是开展临时性突击扫盲运动,也就是按自然村分别举办速成文化学习班,要求在短期内每个学员要认识一定数量常用汉字。

1952年,全县培训了许多专职文化教员,分配到各地担任扫盲工作,派到音西来的是倪秉焰和林世兴两位。于是,霞盛、溪前、音埔、林中等自然村同时开办了文化速成学习班,而且轰轰烈烈了一段时间。霞盛自然村文化速成班先后办在俞家祖厅和李氏祠堂,学员130多人;溪前自然村办在吴天灼私宅的大厅里,学员120多人;音埔自然村办在林氏祠堂里,学员i00多人;林中自然村办在董吓乐私宅里,学员100多人;东桥自然村办在顾友明私宅里,学员110人。解放后提高了妇女地位,文化速成班中女学员约占35%。经过土地改革运动,翻身了的农民学习文化如饥似渴,劲头很高,因此经过将近3年时间,参加文化速成班的学员60%达到初识水平,35%基本脱盲。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提高农民文化的业余教育,又有进一步的办学形式。

1955—1966年这十年间,音西村各自然村先后办起农民“冬学”和农民夜校。霞盛自然村农民夜校借用霞盛初小教室上课,参加学习的也有东桥、园中两自然村的男女青年农民,溪前自然村夜校设在蔡宝金和张良善私宅,杨厝自然村夜校设在华侨杨秋桂私宅。桔围自然村夜校设在吴友信的私宅。音埔自然村夜校设在音埔小学。林中自然村夜校分别设在华侨董水莲私宅和村民陈达金的私宅里。霞盛和溪前夜校办得比较规范,分初小一、二、三3个年段,课程设语文、数学和唱歌3科,做到教师有教案,学员有作业,并制订考试和升留级制度。音埔和林中的夜校为复式班,学员的学业及格后自然升级。

夜校开办的初期,学员们夜间要自带一盏煤油灯上课。后来夜校上课改用汽灯照明。1961年音西全村实现电灯照明后,夜校也使用电灯上课,于是每当夜幕降临,夜校里电灯通明,书声朗朗,十分热火。当时的夜校不仅是村民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接受新思想的阵地。许多中青年农民在那里入了党、入了团,或且成为基层优秀干部。
夜校教员大多由当地回乡知识青年担任,他们以农为主,夜校任课纯属兼职,没有报酬。他们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教书、备课和批改作业。他们有此积极性靠的是一股政治热情和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据统计,全村曾有40多人先后担任过扫盲等业余教育工作,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过去小学教师实行夜间办公制,因此有的老师也为夜校任课。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生产劳动服务的临时专业性科技文化培训班也应运而生。当时有许多从农业第一线退下来的剩余劳力纷纷转向第三产业或投入劳务市场,他们急需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建筑业、修配业、装修业和服务业等有关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村委曾先后多次聘请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到村开门办班,进行讲课。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有50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有360多人自找门路,走向社会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事业的发展,音西村也办起“老年人学校”,学校设在老人协会会址里,有教室,有一套必要的教学设施,如完整合格的课桌椅和黑板等。有专人管理的老年人学校,常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讲授保健常识、法制知识以及政治时事要闻。

附表:
1.民国初期至1950年音西各自然村办学情况一览表(一)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5:57:42
再苦,也别忘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16 20:10 , Processed in 0.064465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