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概述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1 15: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4433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概 述

音西是原福清市音西镇的一个大行政村,位于原城区西郊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共有2946户,11485人。音西村辖9个自然村,即:音埔、霞盛、溪前、林中、东园(东桥、园中),另含4个小自然村,即:杨厝、桔围、广林和园中(含在东园)。

音西各自然村大多分布在黄土坡地上,地质属于半丘陵准红壤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属各处地主所有,农民遭受剥削,生产力低下,虽然终年辛勤劳动,还是过着“镰刀挂墙嘴挂壁”的艰辛日子。1949年8月解放之后,音西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生产关系进行了变革,生产力也逐步得到发展,特别是东张水库建成后,生产条件改善,音西农民发扬了艰苦奋斗和科学求是精神,一方面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92%的耕地实现自然灌溉;一方面推广轮作套种,变一年两熟为三熟。在1959~1961年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三年期间,音西粮食等农产品还连年增产,完成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数量以及社员口粮水平还年年有所提高。1963年1月,经省里推荐,音西参加了华东地区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顺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解放日报》发表了音西通过挖掘土地潜力向土地要粮,从而有效解决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需要的通讯。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音西的发言材料上批示:“轮作套种,因地制宜,三者关系,普遍适宜。”同年秋,中央分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指示福建省进一步总结音西增产增收经验。196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福清音西大队合理轮作增产经验》,1964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亲率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许亚等一批领导、农业专家和新闻记者到音西蹲点调查,就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实行用养结合的合理轮栽、多方发展副业生产、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社员三者关系五个方面,总结音西经验(后编成《自力更生勤俭创业的旗帜》一书,向全省发行)。同年6月3日;福建省委召开音西现场会议,向全省发出“学音西、赶音西、创造更多的音西”号召。

自此之后,国家各部门领导莅临音西视察的有:国家农业部部长廖鲁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谭政,福州军区政委刘培善、副司令员皮定均,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魏文伯,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于光远,原东北局科委主任程序,全国妇联执委张茜(陈毅夫人),福建省、地党政领导人魏金水、马兴元、林一心、伍洪祥、王禹、温附山、李毅、肖文玉等。前来参观访问的还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领导和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的使节等,累计不下5万人次。

1965年,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顺获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同年北京举办全国大寨式农业先进单位展览会,福建省福清县音西大队和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山东省黄县下丁家大队等一起,事迹图片陈列在主厅展览。北京农业出版社还出版《斗天绣地音西人》一书,向全国发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竞叫嚷“音西之路是一条复辟资本主义的道路”,音西人是“只抓钱粮油,不分敌我友”,“叶飞树音西典型是抵制学大寨”。他们硬把音西打成“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强把大队改名为“反修大队”,把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顺关进黑牢两年八个月之久,总支副书记林孝涌被迫害致死,大多数党员不许恢复组织生活。音西人心惶惶,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1972年夏天,王天来、林绍钦、陈宝瑞、杨为遵等82位党员、群众在原驻点《福建日报》记者黄岑的帮助下,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反映音西大队受迫害的情况。周恩来总理审阅后立即批示福建主要领导进行调查处理。1972年8月中旬,由省委副书记黄亚光率领,“省、地、县音西问题联合调查组”进驻音西大队,进行了历时50多天的调查落实,最终确认了把音西打成“复辟资本主义黑样板”是错误的。1973年1月恢复原来的“音西大队”名称。许多受迫害的干部、群众也得到了平反昭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音西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带来了全面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改革农业体制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后,音西大队的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本地靠近县城的经济优势,突破了农业经济旧框框,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积极扶持股份制企业的成长。从而使音西经济领域里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2010年统计,全村社会总产值达6.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6300元,村财总收入达910.73万元,本村村民在市、省外企业年总产值达10亿元,上缴税款逾2亿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同步发展。目前,辖区内拥有4所完全小学和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实行奖教奖学、扶贫助困的兴教措施。全村升人大专以上学生达330多人。改革开放之前,整个音西村只有1所保健站,目前卫生所、站已遍布各自然村,村民小病已不用出村。

音西的土地与福清旧城区毗连,且处于公路干线的出入口。这种“战略位置”决定了音西成为发展规划中的新市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福清市政府若干部门的行政机关以及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农贸、交通服务等行业的机构正在陆续向这边转移,本地区已逐渐向城市化接近,昔日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景观已逐渐消失。

音西村90%以上村民目前已建了新房。现代化新楼房鳞次栉比,水泥村道纵横交错,各款机动车辆络绎不绝。许多家庭都拥有符合现代化规格的居室和住所,并配备了完善新潮的家用电器和设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炊具和卫浴设施,大都达到了电气化和自动化,昔日那陶炉、土灶、马桶、茅坑的落后设施今已不再出现。在这里,一般的家用电器已不稀罕。在家里“上网”玩电脑已成为平常事。甚至高品位的文化器材如钢琴等也进人了寻常百姓家。绝大部分家庭可以过着较为舒适的家居生活。

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了老年人。自1988年起,本村就开始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至2010年为止,养老金的金额由原来的每月5元提高到350元。对孤寡老人和孤儿、残疾人实行供养,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为广大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资金和场地。各自然村都有专人负责老龄工作。还实行了老年人医疗保健制度,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音西的经济社会进入繁荣兴旺时期。1991年,福建省授予音西“明星村”称号;1994年,福清市委、市政府授予“首批亿元村”;1995年,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胜村庄”、“省级园林式村庄”。历年荣获各级党政机关颁发的各款奖项达近百项。1995年原村党总支书记陈德清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福建省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1996年原村委会主任杨德兴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

音西这个行政村,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组建起来的。经历过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基本上可归纳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大阶段。前30年音西人民表现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精神,创造卓越的农业高产成绩,成了国内闻名的农业先进单位。后30年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音西村民以其聪明才智和敢想敢于的创业精神,积极投入市场化经济大潮,把音西逐步建成现代化、城市化、生活全面实现小康的新市镇。

目前,音西人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继续创造共同富裕的更美好的生活。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0 03:18 , Processed in 0.05364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