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九 交通 / 第一章 陆路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1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6597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卷九 交通

明、清时代,福清境内交通闭塞,只有传递官府文书的驿铺小道。辛亥革命后,修路尚未引起注意,通往福州的三条旧道仍是坑洼难行。民国22年(1933年),才有福厦和福海、融宏张3条公路,总长71公里,抗日战争期间破坏得荡然无存。

共和国成立后,县内交通旧貌迅速改观。1958年和中共十一届三中会会后,两次掀起筑路高潮,至1988年,全县城乡公路共69条,总长为618.6公里(未列养的不计在内)。其中国道、省道各1条,县道13条,乡道48条,专用路1条。初步形成以国道福厦公路和省道大真公路为骨干,以融城、下垄等主要枢纽为中心的三经三纬公路网。

福清原有古桥60座,有的改建成公路桥,有的沉没、废弃,至今保存原貌的只有龙江桥、蹑云桥、波澜桥3座。

1949年后,通过恢复期、更新期、发展期,不断修建桥梁。至1988年,全县有桥梁207座,其中大桥5座、中桥21座、小桥181座。

福清旅外侨胞向有慷慨解囊,资助故乡筑路建桥的传统。从1956~1984年,14个乡镇华侨捐资146.62万元,修筑乡镇街道2.4公里、行政村道路46.8公里、自然村道路35.3公里。修建桥梁10座286延长米。

县境海岸线曲折绵延,多滩涂,少良港。海口港原有码头于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毁。1954年后,海口港先后建设4个码头。江阴(下垄)港于1985年12月20日动工建造第一个500吨泊位的浮码头。

海运航线时有变化。1949年后,全县有5条航道,计211海里。县外航线民国时期只有1条海(口)平(潭)线。1979年以后,航线不仅延伸至省内沿海各港口,而且北至长江下游江苏及浙江沿海港口,南至广州、深圳、海南岛港口,融航104、107号两艘木质货轮还参加香港线运输。

陆上运输工具,由原始落后的板车、驴驮、马车、篼、轿、黄包车、四轮车发展到各种机动车。货运以汽车为主,辅以机板车、拖拉机车、后三轮摩托车。水上运输工具,由舢板、篷船、木帆船发展到机动船运输,拥有一支能远航的机轮船队。

1979年后,车辆发展更加迅速。1985年新增的各种机动车1096辆,等于1979年前30年各种机动车的增加数。福清汽车站有大型客车49辆,每天发车班次126班。全县有大小汽车961辆、机板车130辆、摩托车818辆、轮式拖拉机372辆、手扶拖拉机3972辆,共6253辆。同年完成货运量47.87万吨、周转量4198.72万吨公里;客运量722.8万人次,周转量16730.8万人公里。1985年,福清县航运公司有机帆船12艘1147吨位,完成运输量2.90万吨、运输周转量1503万吨公里。海平线客运1985年吞吐量5万人次,货物零担700吨。1988年,全社会货运量447.99万吨,货物周转量22731.5万吨公里;客运量1300.3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4224.1万人公里。其中水运货运量3.08万吨,货物周转量2087.46万吨公里。

第一章 交通线路

第一节 陆路

民国初期,福清县只有残留的驿铺旧道和商贾行旅践踏出来的羊肠小路。货物运输,均靠肩挑背负,广大民众深尝交通阻塞之苦。20年代初期,在筑造福(州)莆(田)仙(游)公路(后辟为福厦公路)的带动下,福清一些工商界有识之士纷纷倡议建筑公路。民国19年(1930年),融宏公路(7公里)通车,把县治融城与福莆仙连在一起。民国20~22年,又把融宏公路向西延长至东张(4.6公里),向东连接到海口(11.5公里)。至此,福清县已具有福厦、福海、融宏张3条公里,总长71公里。可是,当时公路乃泥土路面,每逢雨季往往行车困难。正如一道打油诗所说的:“一程二三里,陷车四五次,沟洫六七行,八九十人推”。据口碑资料,从海口至宏路仅20公里行程,汽车要行驶7个小时。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阻止日军在军事上的推进,县政府奉令自行破坏公路,或化路为田,或挖掘壕沟,或堵塞垭口,或炸毁桥涵,把福厦、福海、融宏张3条71公里公路破坏得面目全非。

1949年10月后,福清县交通运输面貌迅速改观。1958年,掀起筑路高潮,修筑简易公路16条长260公里,兴修农村道路计2275公里,大大促进工农业的发展。1979年后,又掀起另一次筑路高潮,逐年都有改建、新建公路。1981~1985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集资393万元,平均每年投资78.6万元,投入改造等外路15条70.5公里,提高改善已列养的等级路11条56.9公里,新建公路32条98公里,桥梁36座530延长米,修建乡村或蔗区机耕路47条长93公里,为了加快公路修建步伐,采取“六个一点”的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即省市补助一点、县财政投资一点、受益单位资助一点、乡(镇)村筹集一点、华侨捐赠一点、群众义务出力一点。其中,省市补助37.3万元,占9.5%;县财政和拖拉机养路费投资156.3万元,占39.8%;受益单位资助17万元,占4.3%;华侨捐赠17.5万元,占4.5%;乡(镇)村筹集和群众义务164.9万元,占41.9%。5年间通过省市主管部门验收、批准列入养护的里程为:等级路57.9公里,等外路34公里(包括从1986年1月1日起列入养护的里程)。至1988年末,全县城乡公路共69条,总长618.6公里。其中,国道1条46.8公里,省道1条63.5公里,县道13条195.8公里,乡道53条310.5公里,专用公路1条2公里。县级公路网初具规模。全县21个乡镇全部通公路,443个行政村(包括海岛村6个)通公路365个、通机耕路63个,通路率达96.6%。

一、古道

驿道 福清县驿道始自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当时设渔溪驿、太平驿。元朝改驿为铺,全县设5铺,为石塍铺、太平铺、假面铺(即金印铺)、渔溪铺和蒜岭铺。后驿、铺并用,有的叫驿,有的称铺。明、清时代又增设一些驿铺,福清设有15个铺,分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属省、府通向闽南的南驿道,北自闽县的大田驿(今闽侯县祥谦乡)入县境,经常思铺、磨石铺、太平铺、高车铺、宏路铺、金印铺、玻璃铺、渔溪铺、苏溪铺、蒜岭铺,南出莆田县的莆阳驿,为南北之通衢;另一条路线是把福清东、南沿海与县治、南驿道连接起来,从县前铺向西接宏路铺,向南经南门铺、锦屏铺,折向东至海口铺,向南至三山铺、万安卫。

这些驿道全是人工开拓,盘山越岭,狭隘崎岖,宽的1米多,窄的0.4米许。部分路面铺砌有石台阶,部分为泥土路,如遇雨天,遍地泥泞,行人步履维艰。驿道每5里或10里设凉亭1座,供行旅暂避风雨、乘凉休息之用。

QQ截图20190221112952.png

县际古道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后,驿铺随之废弃。民国时期,在古驿道的基础上,福清有9条通往四邻的县际古道。福清北邻福州、闽侯、长乐,有4条路。第一条路,从融城经圣帝桥、楼镜、新人店、作坊、老虎店、石湖岭进入长乐草楼、蕉岭、观音亭、东渡、坑田,乘小火轮驶往福州,陆路25公里,为民国时期通往省城福州的主要道路;第二条路,由北门经县笼、埔尾进入闽侯台岭、东西台、油□、坊口、大义、兰圃、枕峰、峡南,过乌龙江至福州,长35公里(这条交通大道,明清两朝称为“闽融官道”,并在大北门外附近立有石碑为记);第三条路,由西门经霞盛、上郑、宏路、太城、琯口,越常思岭进入闽侯时洋、横屿、扈屿、大义、兰圃、枕峰、峡南,过乌龙江至福州,共65公里,第四条路,从海口、城头、梁厝,进入长乐松下、江田、古槐、北山,抵长乐县治,长32.5公里。福清东隔海与平潭相望,有两条路。一是从海口乘船经屿头达平潭;一是从高山经北坑乘船达平潭。西南与莆田接壤,从渔溪沿古驿道经蒜岭、桥尾,进入莆田境内的江口、涵江。西北与永泰毗邻,有两条路。一是从东张经一都进入永泰县境;一是从东张、岭下进入莆田的大洋,转抵永泰。这些道路都有穿行于丛山峻岭的地段,沿途人烟稀少,时有盗匪拦途截劫,商旅不堪其扰。

县内古道 由城区通往五镇的道路,也都是砂砾路面的小道。其中融城——海口10公里,经龙山寺、东刘、里美、车头、后路。融城——渔溪20公里,有两条路,一经霞盛、上郑、宏路、金印、下曹、玻璃岭;一经利桥、霞楼、苍霞、岐阳(朝阳)、三条岭、油塘、上迳。融城——龙田15公里,经利桥、霞楼、安民、桂巷、岑兜、南厝、东阁、七里塍、闻读、上薛。融城——高山35公里,经龙田、羊仔墓、岭头、三山、薛港。融城——东张12.5公里,经霞盛、上郑、宏路、真武殿至东张(原东张因建水库已被淹没,现东张镇建成区在原址西北3公里的玉井埔)。

二、公路

(一)国道(福厦公路)

福厦线经过福清县境从常思岭至桥尾,长46.8公里(包括桥尾——江口0.2公里)。福厦公路筹建于民国16年。民国17年,宏路桥南的董坪(今东坪村)至泉州通车。民国20年夏,向北延伸至峡南。民国25年4月,福州——厦门干线公路全线整修完毕,办理直达客货运输业务。时公路路基宽9米,路面宽6米,属普通砂土路。民国27年为了遏阻日本侵略,当时政府下令把公路破坏殆尽。民国35年10月,联合国中国救济总署同意协助修复福厦公路,成立福厦公路复修工程委员会,下设福建省福厦公路复路工程处,11月开始动工。民国36年7月,福厦公路划为国道,成立交通部公路总局福厦公路复路工程处,继续施工。民国37年,因贪污案,复路工程处撤销,移交福州工程处管理。在这期间,修修停停,进展缓慢。民国36年11月才通车至宏路,民国37年3月通车至渔溪,同年7月通车至莆田江口。但公路质量低,车辆行驶速度慢,逢雨则遍地泥泞,经常堵车。

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厦公路面貌日新月异。1949年11月,成立华东支前指挥部第一工程处,担负福厦公路的养护、整修任务,时称支前铺路队,下设监工站,辖6个铺路组,队部设在上店村。自50年代中期开始,对路面进行技术改造,采取“加强养护,重点改善”的办法,先后铺上泥结路面,增强底层强度,提高车辆通过能力。1963年3月,在福厦线49~53公里处搞了4公里渣油路面试验,路基不变,路面宽仍6米。到60年代后期,先后在渔溪桥头和甘厝两地设立油路建设指挥部,采用沥青与渣油按比例混合注入式的方法进行施工。至70年代中期,在县境内的福厦线路面基本上实现黑色化,提高了路面结构等级标准;但线形、纵坡和路基宽度又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原线路走常思岭山顶,坡陡弯急。1970年和1975~1976年两次改线,经闽侯大义至福清琯口附近,历时3年,改成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线路更加顺直。1974年初,从常思岭开始,采取逐段进行路沿砌石,加宽路基,提高等级标准等措施,至70年代后期,在县境内的福厦线路基宽度大部分达到14米。1981年,投资232万元,对江兜至桥尾长5.1公里的路段进行改线,使线路避开桥尾集镇从村外通过,路基拓宽至15米,改善了平面技术条件。1983年,又对福厦线实行整治,把全线路基拓宽至16米,渔溪、宏路两镇拓宽至18米,有效地改善了路况。

1986~1988年,对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太城岭和蒜岭两个路段进行改坡;对水涨桥至渔溪桥路段平面进行改线,重新建造水涨桥,加宽渔溪桥。改建3段共长2483米,投资204.25万元。1988年下半年,又对镜洋路段的路面进行补强,铺设10厘米沥青稳定层加4厘米沥青注入式基面层加3厘米混凝土,总投资15.5万元。这是福清公路上第一段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省道(大真公路)

大真公路东起大坵经高山、龙田、融城3镇,在宏路镇与福厦公路相交后,直抵真武殿(东张水库坝址),全长64.2公里。

民国17年,施幼晓、唐铁肩、陈佑山、王瑞钦、林吓咩、王力棣等工商界人士发起修筑融(城)宏(路)公路。经分段修筑,民国19年竣工通车。民国20年夏,又把公路向西延伸,经真武殿、过洋接至东张街尾。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下令把全线桥梁炸塌、路基挖毁。

1950年,首先修复宏路至融城公路(7公里)。1952年,为了加强战备,县支前办公室发动沿线群众挖筑路基,修铺路面,突击建造大真公路。同年宏路至真武殿路段也恢复通车。1953年6月,福清公路段接收融城至高山长39公里路段的养护任务,时路基宽度为7.5~8米,路面宽度为5.5~6米。同年年底公路段又接收高山至大坵17公里路段的养护任务。全线路面结构原先多属砂土路面,后经逐年改善,60年代中期先后铺上泥结碎石,宽度统一为6米,路基基本稳定在8米。70年代中、后期运输业日益繁荣,大真线的车辆密度增加,8米的路基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1978年开始,先在融城至安民,后在薛港至高山,接着又在龙田至白墓等路段陆续拓宽路基,两侧设置砌石护坡,把路基拓宽至12米,为全线路基的边沿砌石打下基础。同时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79~1980年间新铺设融城南门至龙田长21.5公里的沥青油路面。并利用节约的经费,把油路面延伸6.5公里,抵达镜头宫。

1984年,为了解决县城出入口道路的问题,按二级平丘公路标准改建融城——宏路路段,路基拓宽至18米,路面为三块板结构,中间7.5米宽浇注水泥混凝土机动车道,两侧各有5米为沥青注入式路面的非机动车道。1986年9月18日竣工。为表彰侨胞捐助修路的爱国热忱,改路名为元洪路。

(三)县道

甘厝——吉风公路 东起福厦公路的甘厝,经东张、濑底、道桥、岭下,在三角埕进入莆田境内大洋乡,在吉风与永泰到涵江的公路相接,全长45公里。其中福清县境内22.4公里。路基宽6.5米,中级路面,属四级公路。1956年,为了适应东张水库工程准备工作的需要,建造甘厝至东张公路。1957年,继续建造东张至濑底公路。1958年,为了支援“大炼钢铁”,把公路延伸至岭下。这3段公路都是采取民工建勤、民办公助修建的简易公路,路况极差。1967年4月,再动工兴建岭下至三角埕路段,同年11月完成。1968年,为了提高路况,进行全线整修,扩宽路基,加固路面。工程于1969年2月完工,经莆田地区交通局和养路段验收后,交福清工区(今福清公路段)养护。

1986年,经省公路局批准,马槽坑路段降坡工程动工,把坡度从9%降至6.4%,于1987年竣工。

玉田——福清公路 北起青(闽侯青圃)闸(长乐闸兜)线上长乐县的玉田乡,南经石湖岭进入福清县境,在融城西门桥与大真公路相接,全长23公里(福清境内14.2公里)。路基宽6.5米,次高级路面1.3公里,中级路面12.9公里,为四级公路。1967年,为了把长乐至福清的路接通,投资20万元,新建长乐方厝至福清作坊长6.5公里的公路,并改建作坊至圣帝桥6公里路段。随后又修建大北门至西门桥路段,把公路接至大真线上。1969年全线竣工,经莆田地区和驻军守备十三师验收,由福清工区接养。至此玉田至福清全线通车,把福厦、峡梅、青闸、大真等公路连接成网。

福清——北山公路 南起福清融城镇大真线岔口,经海口、城头向北进入长乐县境的松下、江田、古槐,在北山与峡(南)梅(花)线相接,全长62公里,福清境内28公里。路基宽度6.5米,中级路面,为四级公路。民国21年,里美人俞鸿阶发起修筑福(福清融城)海(海口)公路,由俞鸿阶、吴贶卿、刘仲规、陈郁从等人集资3万多元,于里美村西埔祠设福海公路测建处,经过一年多的测量修筑,于翌年年底通车。营运4年多,至抗日战争的民国27年,全线毁坏,直至1950年才修复。1958年,在修筑公路的热潮中,发动海口至港西沿线乡村群众参加修筑公路,至1960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由福清工区接养。海松公路建成后,在福清境内与融城——海口公路衔接。在长乐境内与松下——北山公路衔接。形成福北公路,加强省道峡梅线与大真线的联系。

1986年,省拨款37.44万元,县集资60万元,把福清至海口的龙山地段路面拓宽至16米,坡度降至3.5%。1988年,华侨林先生捐资250万元,加上省、县拨款234万元,把前屿至海口长10公里路段按三级平丘区公路标准进行改建,为表彰华侨爱国热忱,把这一路段定名为元华路。

渔溪——江阴公路 全长21公里。江阴乡盛产海盐,但因江阴岛四面环水,与大陆阻隔。1968年,开始修筑岛内公路线长15公里。1970年,在江阴海堤合龙后,修通海堤段450米线路,每天都有大批车辆来往。但由于初建时标准低,路基不好,影响行车速度,又投资19.6万元,对全线公路进行整修。1971年竣工后,始开通直达省、县客车。1979年4月,又进行一次整修。1982年,建清华糖厂时,修筑两条专用线,废弃原从渔溪粮站经医院至清华糖厂的旧道,改走南专用线。1982年10月,莆田地区交通局和县交通局各拨款1.5万元,对清华糖厂门口至江阴海堤3公里路段进行拓宽、改善路面等整修,进一步提高路况。1983年,为了保障渔江公路行车安全,延长、加宽岭下岭非整石路面,在原铺砌路段向上坡方向延长5米,向下坡方向延长20米。路面铺砌宽度为5米,原已铺砌非整石的路面亦加宽至5米。1988年,日行车密度已超过150辆。

此外,还有北大线、龙脚线、高牛线、前北线、龙江下线、赖庄线、下朱线、圣西线、塔七线等县道。全县13条县道,总长度为195.8公里。

(四)乡道

江镜乡道 江镜乡与各村之间,原只是50年代修的崎岖不平的板车道,每逢雨季到处泥泞。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乡政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全乡公路网进行全面规划、勘测、修建,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采取“乡办村助”。由乡政府负责集资25万元,县财政补助9.6万元、村助8万元,共42.6万元,修建3条干线。一由江镜向西经吴塘、柯屿围垦海堤、下垄码头,与渔(溪)江(阴)公路在下垄相接,称一号公路,长10.6公里,路基宽6.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4.5米;一起自龙江公路的下和洋,向西经南宵、南华、文房至林厝,在苍溪与一号公路相接,称二号公路,长10.2公里,路基宽6.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4.5米;一是从龙江公路上的玉桂向东至玉仑,长5.5公里,路基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5米,称三号公路。3条公路共长24.7公里,从1982年初开工,修建桥梁23座、涵洞229个,铺设泥结碎石路面7.82万平方米,于1982年12月基本完成。干线工程完成后,乡政府又组织实施第二期工程,实行“村办乡助”的办法。从3条干线公路出岔,由村负责集资,把公路接至各个行政村和自然村。第二期工程由1983年开工,至1984年底结束,共投资23万元,修建63公里的公路和机耕路,实现村村有公路,全乡交通四通八达。1984~1985年,由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确认江镜——下垄、下和洋——林厝、吴塘——前华3条公路符合四级公路标准,列入县乡公路养护。

东营乡道  1981年由东营村群众自筹12万元,龙田镇政府拨款补助3.9万元,修建东营至龙田镇下一村的公路。同年11月开始改坡、拓宽路基,到1984年铺好路面,全长2.7公里,宽7.5米,宽畅顺直,路况甚佳,同时修整羊仔墓至东营公路长2公里。此外,还陆续筹款20万元,在全村周围建造可通汽车的村道14条,长18.3公里。自1978年着手修筑,至1984年全部竣工,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环村公路网。

前薛乡道 1982年冬,三山乡前薛村群众筹集5.6万元(其中乡财政0.4万元,县交通局0.5万元),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把横坑至泽岐公路延伸2.3公里至前薛村。1983年3月20日正式通车。

军民共建龙田文明路 龙田二村附近一段道路中经塘塍,不但路面坑洼不平,而且塘塍数十年未修,暴雨泛滥,往往对农田、民屋造成灾害。1983年初,由空军场站捐资2000元、镇政府筹资4000元、二村集资2000元,共8000元作为工料费,军民共建文明路。自同年4~6月,在军民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建成一条起点于二村旧登龙门遗址,经二村地段与大真线公路连接,全长0.42公里,宽5米的文明路。

1988年末,全县乡道共有53条,总长达310.5公里。

(五)侨胞捐建的道路

福清县旅外侨胞爱国爱乡,关心桑梓交通事业。民国时期,华侨林民文等捐资修建苏田——渔溪石路,华侨戴祥滋独资建造城区吉云路。1956~1984年,14个乡镇华侨捐资146.9万元,修筑乡镇街道2.4公里(海口镇0.5公里、高山镇1公里、东张镇0.4公里、城头乡0.5公里),行政村道路46.8公里,自然村道路35.3公里。

苏田村——渔溪街石路 苏田村距渔溪街1.5公里,路况极差,一经下雨就泥泞满路,农民往返十分困难。民国9年,旅居印尼华侨林民文、林异孟、林温孟、林民土、林民镛、林动孟、林民枢、林民英等人发起劝募捐款,汇充修造石路费用,鸠工砌筑,历时5个月告竣。民国11年,林民贵、林民庆、林秉旦、林秉奎等为之立碑。文为“先辈华侨铺建苏田至渔溪石路,其事迹勒于石碑。今重竖石碑,保存华侨史迹,并勉后辈华侨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这是华侨捐资建造道路最早的一条,现已为公路所取代。

吉云路 城区后埔街道原系土路崎岖不平,遇雨泥泞。民国24年,居民请求用废弃的城石铺路,苦于缺乏工料资费,不能付诸实施。华侨戴祥滋慨然解囊独资建造,旋即动工铺设,自小北门泗洲佛前至鱼市街边,即原后埔街整条街道,半年铺成。路面整齐、牢固、笔直、美观。并以他的别号命名为吉云路,现仍称后埔街。

东方红——凤迹村路 新厝乡凤迹村地处县西南僻壤,交通不便。由本村旅外侨胞出钱(发动劝募捐款1万多元),村里群众出力,遂于1965年动工修建凤迹——东方红水库公路,全长7公里。沿途须开山爆破,施工十分困难。他们采取专业队施工与群众突击相结合的办法,用两年时间始告完工。公路通至东方红水库后,接上莆田县境内的公路,可通车至桥尾。

溪头村路 著名侨胞林先生从1976~1984年先后捐资10万多元,在阳下乡溪头村修筑长1.5公里、宽6米的公路1条;长0.2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1条。并把全村原有的小道改铺成水泥路,全长1.5公里,平均宽度3.5米。此外,又修筑自然村路2.8公里。

蒜岭村路 蒜岭村爱国华侨于1983年,集资24.5万元,建环村水泥路6公里,宽度为2.5~3.5米。

江兜、新厝、双屿村路 1980~1984年,新厝乡旅外侨胞集资17.97万元,陆续修建3村村路3.4公里。

松潭念慈路 音西乡松潭村周先生之母于1984年病逝,在印尼巴城举丧成礼,将亲友赠送之赙仪折合人民币1.28万元全数汇交家乡父老建造念慈路,以表纪念。这条路用方石铺成,横贯村内,自君子埕至松潭小学门口,长0.32公里、宽2.5米,其中有涵洞17个、石桥2座。

牛宅——海口石路 长3公里,宽4.5米,用方块石铺砌路面,由印尼华侨林先生捐献9.5万元,独资建造。

此外,侨胞捐资修筑的村道还有31条,总长48.4公里。

QQ截图20190221112936.png

三、桥梁

福清县古代桥梁其类型虽有桥蹬、木桥、石板(梁)桥、石拱桥等,但由于县内盛产花岗岩,就地取材,经济实惠,因此石板(梁)桥特别突出。石桥盛行于宋、明两代,宋代开采凿琢和吊运重型石料的技术有新的发展。根据清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的60座古桥,有年代可考的32座。其中宋桥有17座,明桥有12座,清桥有3座。如今仍屹立在江门上的龙江桥、蹑云桥,是在距今八九首年前无起重设备条件下建成,每块石料轻则三五吨,重则十余吨,充分显示出福清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这些古桥中,有的由于新建公路或机耕路而被改建成公路桥,而失去原来的面目;有的因建水库而沉没于水底;有的由于座落在古道僻野,年代久远而荒废。因此60座古桥中,如今还保存原貌的,只有龙江桥、蹑云桥和波澜桥3座。

民国17年以后,陆续建成福厦、融宏张、福海等公路,但只是修建和扩建木石结构的简易桥梁,维持临时通车。福厦线上的水涨桥、渔溪桥,融宏公路上的虎狮桥、古屯桥,福海公路上的里美桥等较大桥梁都是简易的,荷载能力低,质量差。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公路的破坏而毁环。民国37年福厦公路修复通车,福清县境内的桥梁,也只恢复便桥。民国38年渔溪桥等又遭焚毁,致使交通一度中断。

共和国建立以后,自1949~1959年,由于支援前线的需要,恢复福海、融宏公路,又新建大真线及沿海许多公路,任务紧急,资金缺乏,在此期间建造的62座桥梁,多是在旧石墩台上铺设木桥面,以应急通车。1959~1979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临时性、半永久性的桥梁已满足不了车辆日益增多的需要,在此期间把临时性和半永久性的桥梁,全部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石结构的永久性桥梁。1979年以后,由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流通领域不断扩大,又掀起一次新的修筑公路高潮,桥梁建筑和建桥技术也突飞猛进,从1979~1986年上半年,共建75座桥梁,累计总长1486.8延长米。另据不完全统计,自1950~1988年,华侨捐资修建的桥梁有10座286延长米。

截至1988年底,福清全县已有各种形式结构,通行各种机动车辆的桥梁207座,4156.29延长米。其中大桥5座,521.9延长米;中桥21座,1048.6延长米;小桥181座,2585.79延长米。

(一)古桥梁

龙江桥 座落在海口,故又称海口桥。该桥横跨龙江下游,是福清县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宋政和三年(1113年)造桥。宣和六年(1124年)始告建成。龙江桥是座梁式结构的石桥,现存为40孔,孔径从9~13米不等,桥宽4.2~5.2米,全长476米。1950年以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先后把第六、七、二十六孔的木桥面改修为石桥面。石梁断折亦随毁随修。但目前桥上仍让手扶拖拉机通行。桥门亦让挂网捕鱼,这对古桥的保护甚为不利。

蹑云桥 位于兴化湾西港上游的迳江上端部,因地处上迳乡故又名上迳桥,是莆田经渔溪通往龙田、高山和平潭的捷径,可以缩短行程5.2公里。也是福清县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翠林寺僧守惠、里人李诚募缘建成,原长100多米、宽4米,梁15条,系板式结构带石柱栏杆,现尚保存9孔8墩长71米。由于桥面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板车;且年代悠久,桥身倾斜,桥墩砌缝张开,条石错位滑出,故而禁止机动车辆通行。迳江天堑不但给当地人民带来诸多不便,而且龙高半岛与渔溪地区的运输车辆均需绕行玻璃岭下,仅甘蔗一项每年就要多耗6万元运输费用。因此,1985年秋,决定在蹑云桥下游60米处建造一座两孔拱跨30米,全长81.4米、宽8.5米,载重汽-1.5级的石拱桥和上迳至渔溪公路。由省公路局补助20万元,县财政拨款10万元,清华糖厂资助10万元,上迳乡集资13万元,共53万元。工程由交通工程公司承建,于1985年12月动工,1986年6月30日主拱圈合龙,9月18日剪彩通车。

波澜桥 座落在通往省城的南驿道上,横跨镜洋乡波澜溪。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是座单孔的石拱桥。桥面的最高点比两头路面高。由于结构独特,虽地处僻壤,交通价值不大,但仍闻名遐迩。

(二)公路桥梁

福清大桥 座落在融城南门的龙江上,故又名南门大桥。龙江是福清第一大河,由西向东流,把龙高半岛从大陆根部割断。江上通龙高半岛的原只有一座利桥。由于利桥是石板桥,不能通行汽车,因而在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支前的需要,于南门附近的龙江上架起一座临时木便桥。1952年正式修建,亦为全木结构的桥梁。经10多年风吹、日晒、雨淋,木料损坏严重,桥面铺装全部松散,行车非常危险。1965年2月13日,大桥中孔直梁被过往船只冲断,情况更加严重。这座桥是福清县城与龙高7个乡镇来往的通道,同时可以减轻宋代古桥——龙首桥(利桥)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负荷。因此,1970年5月,省投资20万元进行改建,从6月7日动工,9月25日完成主体工程,10月1日正式通车。其速度之快,工期之短,质量之优,造价之廉,创造福清建桥史上的最新纪录。大桥为3孔30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结构,全长124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有人行道0.75米,载重汽-13级。

利桥 古称龙首桥,座落在福清瑞云塔西,横跨龙江两岸,建于宋天圣五年(1027年)。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明万历年间,移桥于小孤山(现址),桥长180多米,宽5米,共19门。1949年10月以后,由于支前需要,利桥又是通向龙高和平潭的唯一通道,因此通行机动车辆。后因石板折断,1958年在原石板上架设木梁木桥面,并在原十号桥墩基础上改造成八字形桥台,压缩8孔,成为现在的10孔桥。1979年11月,根据支前战备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改建设计,在原桥上另行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结构。改建后桥全长为90.8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有0.5米安全带,下部构造利用石墩台,并在原台上加建钢筋混凝土台帽,原桥墩上设计悬挑式钢筋混凝土墩帽,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载重为汽-15级。工程总投资12万元,由县交通工程公司承建,于1980年4月14日动工,主体工程于同年11月完成,12月18日由省、地、县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道桥(也称前洋桥) 座落在甘吉公路上,为横跨龙江上游的一座桥梁,既扼着福清、永泰交通的要冲,又是东张山区8个村5000人众的出入要道。民国以前,曾有一些慈善人士募资修桥,但龙江汇水面积大,流长水急,透雨成洪,山洪中又挟带大量悬浮物堵塞桥洞,挤压桥身,桥梁屡建屡毁,因此有“倒桥”之称。1958年,在修通甘吉公路的同时,由国家拨款1万多元,群众建勤1万多个劳动日,建筑1座新桥。由于资金少,桥下净空小,新桥建成3个月后,遇山洪暴发,连梁带基又被洪水冲垮。1963年11月,重建道桥。由县交通局设计,为一座3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桥长56.7米、宽5米、墩高7米。由县财政拨款7万多元购置材料及技工工资支出,其余是发挥群众,以“民办公助”的方式来解决。自1964年底桥梁落成以后,20多年来,历经多次暴风雨、山洪的侵袭、冲击,仍屹立不动,群众欢慰地说:“现在倒桥不倒了”。

(三)侨建桥梁

可洛桥 位于北门外奎岭村和外黄塘村之间的可洛溪上,建于民国25年仲冬。桥全长58米、宽2.45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首尾两端建有桥门,门额载有“戴祥滋捐资建造”字样。两旁桥栏中心有水泥长方形横板,中间镌有“可洛桥”3大字,右上方载建桥的时间,左下方题吴廷伟书。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由于可洛溪改流,该桥废而无用,行人改道通行。

凤迹桥(又叫龙门桥) 下盘溪纵贯新厝乡凤迹村,使其分为东西二部份。公路终点、村委会、学校等均在溪东。溪西群众尤其在学儿童往返不便。为此,该村华侨翁先生捐资人民币5万元,于村中心下盘溪上建一座两孔跨径20米、宽5米、长55.9米的石拱桥,于1985年底竣工。

后垄桥 阳下乡后垄村旅外侨胞吴先生,于1980年捐资11万元港币,在该村通往阳下的村道上,建造一座长45.4米、宽5米的4孔石拱桥。同时在桥的两端修筑约300米长的公路。

溪头桥 阳下乡溪头村四面环溪,过去没有一座能够通汽车的桥梁,一下大雨那些简易便桥连行人都难通行。1976年11月,侨胞林先生首先捐资3.3万多元,在村东北面建造一座拱桥水闸,桥跨为两孔,桥长20.6米、宽6米。桥闸两用,既能蓄水灌溉稻田,又能通行机动车辆。1978年,林先生又捐资1万元,在村东建一座单孔长15米、宽6米的石拱桥。这座桥是通往该村华侨医院、基金会、运输站的要道。1980年为了解决机砖厂的生产运输问题,林先生又捐资3万元,在村南约300米处的机砖厂附近建造一座水泥混凝土板桥。桥全长30米、宽6米、4孔。这座桥的建成,为机砖厂创造年产值50万元、利润12万元,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1985年初,林先生再捐资5万元,在村南再建造一座通往机砖厂,而后连接圣帝桥至西亭公路的钢筋混凝土板桥,全长40米、宽6米、5孔。

陈白桥 位于后郑至香城公路,横跨于后郑溪上,长22.8米、宽4.1米,钢筋混凝土结构,4个桥孔。于1956年由侨丰村华侨林先生独资捐建。使侨丰10几个自然村三四千人众受益,对修建香城水库也发挥应有作用。由侨丰西行约1.5公里处至山尾下坝溪,横跨其上另有一座石拱桥,长宽均为5米,为另一华侨林先生捐建。再行至陈白,有水库桥一座,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5米、宽4米,是又一华侨林先生捐建。这3座侨资建造的桥,都在后郑至香城公路上。

QQ截图20190221112920.png

第二节 水 路


一、航道

(一)县内航道

1949年后,全县有5条航道,计221海里,其中融城——江阴航道63海里,经过南山、东壁、娘宫、安沃、北坑、万安、草屿、塘屿、牛头门等港口;融城——渔溪航道70海里,经过江阴、小麦岛、南城头等港口;融城——海口航道9海里,经过霞楼、松潭、里美、梧屿、前潘等港口;融城——龙田航道20海里,经过南山港口;融城——高山航道59海里,经过东瀚、北坑、门扇口等港口。1962年,县水上航线基本情况表记载:“福清(融城)至海口9海里,海口至龙田11海里,海口至港头12海里,海口至北坑20海里,海口至东瀚24海里,海口至高山38海里,海口至万安27海里,海头至上迳2海里,上迳至江阴18海里,上迳至新厝9海里,上迳至江口18海里,上迳至江镜14海里,上迳至占阳17海里,上迳至泽岐18海里,上迳至关下20海里,上迳至锦城28海里,上迳至万安37海里”。1980年柯屿围垦以后,迳江断航,上迳、海头等地已不通航。

(二)县外航线

民国时期海平线(海口到平潭)是福清县海运的主要航线。1949年后,先延伸至江阴、涵江沿海各港口,继从海口向北线延伸至敖江、福鼎各港口。1979年后,县外航线延伸至省内沿海各港口,且向北到达浙江、江苏沿海,向南伸至广州、深圳和海南省。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福清航运公司设立驻榕小组,派出业务人员到福建省沿海各港口及汕头、上海、浙江等地寻找货源,扩大营运范围。1982年,省交通厅同意福清航运公司融航104号与融航107号两艘木质货轮参加香港线运输。

(三)航标

明、清、民国时期,福清沿海航线未设港道助航设备,因而船只时常触礁,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1949年后福清大力发展港口、码头及港道助航设备。1960年,在海口港、屿头岛之间建4处照明灯标,在航道暗礁上都设立明显助航标志。与此同时,在各港口还设立大风预报讯号,以保证安全航行。1972年,在兴化湾沿岸建造3座灯标,以后又把原军队建造的5座灯标装上灯光。至1988年,沿海航道上设置的航标有12处。

南山灯标 距南山南20米。灯质闪15秒白光二眨,灯高9米,灯光时程白光4里。灯座结构木座木柱,光源干电池。

北山灯标 距北山南20米。灯质闪13秒白光一眨,灯高13米,灯光时程白光4里。灯座结构石堆木柱,光源干电池。

屿头埕灯标 距屿头北15米。灯质闪13秒白光一眨,灯高10米,灯光时程白光4里。灯座结构钢筋混凝土,光源干电池。

屿头前礁灯标 距屿头南10米。灯质闪13秒白光一眨,灯高10米,灯光时程白光4里。灯座结构钢筋混凝土,光源干电池。

牛屿岛灯标 牛屿岛附近的暗礁很多,一边连着江阴岛,一边连着小麦岛,要进上迳港必须通过牛屿门,又是航行福州的航道,因而建造灯标1座。

壁头角灯标 壁头港位居江阴南端,是莆田船只上下行的避风港,建造灯标1座。

万口澳灯标 万口澳是江阴粮食煤炭各种生产资料进出口的主要澳口,前面暗礁10多处,只有一个门进港,建造灯标1座。

三塔屿灯标 在原军队建造的高山牛头门附近的三塔屿灯标安装灯光。

小麦岛灯标 在江阴小麦岛与前薜相隔海峡的小麦岛灯标安装灯光。

北占山灯标 在江阴与江镜的中间柯屿岛灯标安装灯光。

南城头灯标 在江镜的南城头海面灯标安装灯光。

前华灯标 在江镜的前华海面灯标安装灯光。

二、港口码头

(一)海口港

位于福清湾顶的西北,龙江下游左岸的福清县海口镇。福清湾是一个较小的海湾,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15公里。湾的北面为山地和丘陵,山高326.05米,西南面为河海冲积平原,湾顶的西北角为龙江入海口,湾口向东与海坛海峡相接。口门有屿头岛、吉钓岛,这两岛之间为海口港进入福清湾后的主要出海航道,出海后向东北可进入东洛列岛的西、南海域,向东南从苦屿的西侧可进入海坛海峡。交通,陆路距福清县城13公里,至宏路20公里与福厦公路相接;水路至平潭竹屿口25海里,至连江琯头52海里,至福州马尾港64海里。潮汐,本港潮型属正规半日潮港,平均潮差为4.41米,平均高潮位为4.66米(罗零,下同),平均低潮位为0.25米,平均海面为2.46米。

海口,曾有“小上海”之称。当公路未建造、陆运未畅通时,是全县的吞吐咽喉。“鹭江”、“加鳌”、“福利”、“中兴”、“福海”等客货轮都可直达港内。然后用木帆船溯龙江而上,把物资接运至融城利桥的水南码头。民国年间,海口港有5个码头。

大成码头 民国4年(1915年)由巨商陈大成独资建造。码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论大潮小潮还是轮船木船,均可靠泊装卸物资,是福清县最早建造的一座新式码头。民国30年春被日本飞机炸毁。

水巷道码头 又称水响道码头。原为通往平潭的里美渡专有码头。民国29年由张衡发等集资修建,用条石砌成。主要作为装卸水产品码头。

海关道码头 又称善美道。系善美洋行老板陈正松于民国9年修建成的石结构蝴蝶式码头。船只只能乘潮停靠作业,退潮即失去效用。

宏林道码头 在桥头顶。为宏林米机老板林金玉等所建,用作向平潭出口粮食。

桥头道码头 是用来停卸上海货。

以上5个码头,除大成码头以外,其余规模都很小,海轮不能靠泊,需用小船驳运。

共和国成立以后,海口港建设4个码头。

客运码头 1954年,福州港务局在海关道石头结构的蝴蝶式码头旧址重新建造1座钢筋混凝土和块石混合结构的栈桥式码头,长20.70米,阔3.8米,码头前沿水深1米,两边设有40条圆铁检杆,可停泊100吨级的船只。1959年,于码头后方建有单层仓库1座,面积112平方米;同年又建油库1座,面积32平方米,两座均系砖木结构。

红旗码头 1974年,莆田地区拨款1.2万元。在原大成码头旧址建造红旗码头(货运码头),系重力式,长21.3米,有100吨级泊位2个。1975年,莆田地区又增拨航道补助费5000元,扩建一个30吨泊位的煤码头,码头长21.3米,系重力式,工程于1977年竣工投入使用。

石油码头 1976年,福清石油公司由省公司拨款7万元,在海口水产冷冻厂西南的海滩上建造1座100吨泊位的油轮靠岸专用码头。1979年8月投产。由福清航运公司1艘66吨位油轮营运,每年运油入库4000吨左右。

水产后船坞码头 1979年扩建海口水产后船坞码头,工程费用2.2万元。除福州港务管理局给予补助0.5万元外,其余由地方负责。这座新型码头,长43米,高4.75米,是海口4座码头中最大的一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口港的面貌也日新月异。港区总面积为46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1.06万平方米、水域面积45万平方米。港区自然岸线长550米。有4个码头、6个泊位。其中100吨级泊位5个(客运码头1个,石油码头1个,货运码头3个);30吨级泊位1个,作为煤炭船靠泊用。还有自然岸坡50米,可供小木帆船停泊作业之用。1954年10月在港内设立海口航管站,以后港航分家,1976年改为海口港务站。198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8.26万吨。其中进口7.19万吨,主要物资为粮、棉、化肥、建材、柴油等,由陆路转运县内;出口1.07万吨,主要是盐、糖、矿石,运往江、浙、沪、粤等地。

(二)江阴(下垄)港

位于江阴岛的东岸,江阴岛将兴化湾北部,分为江阴东港和西港两部分。下垄位于东港,背依双髻山东坡,面对小山丘。江阴西港的顶部已被围垦堵塞,东港的顶部已建筑海堤,由庄前与柯屿相连,柯屿与墨山相连。海堤上建东、西两个水闸,大堤合龙后与渔溪衔接。东港口门有青屿、小麦屿、虎屿与牛屿。小麦屿把口门分为东、西两条航道。交通,陆路有渔(溪)江(阴)、江(镜)下(垄)、目(山)玉(瑶)3条公路通至后方,距福清融城29公里,距渔溪10公里,距宏路22公里,距龙田17公里;水路距湄州湾秀屿港45海里,距福州马尾港120海里。潮汐,下垄港潮型属半日潮浅海潮港,平均潮差4.90米,平均高潮位4.81米(罗零,下同),平均低潮位-0.09米,平均海面2.36米。低潮时港宽500米,水深9.8米以下,岸边堆场宽余,水源近,电源可靠,水陆交通衔接方便。码头建造工程于1983年12月完成勘测工作,1984年继续完成前期工程公路改建测量、勘察、地质钻探、扩初设计等工作。1985年底,由省交通厅批准兴建,投资总额197.6万元,福清县包干建设。为一个500吨泊位的浮码头;年吞吐量10万吨。建有堆场两个,总面积2710平方米;仓库1座面积896平方米。配设两台8吨吊机和一套卸煤机械化设备,该工程于1985年12月20日开工,1987年12月竣工。1989年4月30日,福清航运公司融航113轮,从这里首航香港。此后,融航113、114轮(各为250吨)往返航行于本港和香港之间。同年8月,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王兆国会见福清华侨时,商定中外合资建造1000吨泊位的集装箱码头,总投资1280万元,于1990年7月建成。配有专用集装箱岸吊、正面吊、拖车、库场等全套设备。改名为融侨码头。

(三)桥尾港

位于福清新厝乡桥尾村。1963年,福州港务局在桥尾设代办站。1973年修建一货运码头,2个50吨木帆船泊位,长53.7米,码头前沿干出。1983年又民办公助把码头延伸62.5米,总长为116米,可同时靠泊50吨木帆船4艘。桥尾港岸线长2.67公里,水域面积90万平方米,陆域面积只有1800平方米。1981年正式建立港务站进行货运管理。1985年吞吐货物1.48万吨。其中进口1.21万吨。出口0.27万吨。主要进口物资为煤、砂、壳灰等建材,集散力强,且避风条件好。

(四)壁头角码头

位于江阴岛南端的兴化湾内。1985年由县盐管局拨款63万元进行修建,1986年11月3日竣工。码头为突堤式,长120米,可停泊500吨(乘潮1000吨)泊位2个。作为盐运中转码头,年运原盐4~5万吨。但岸上仓库、盐场、装卸设备、生产生活设施等尚未配套。

(五)其他码头

福清沿海还先后修建6个码头,供木帆船靠泊之用。

北坑码头 位于高山镇北坑村。1954年建成一座混合结构的军用码头,作为平潭军用物资运输之用。1957年11月开辟为北坑——平潭娘宫的客运轮渡码头。1965年因小山东避风条件好,客运轮渡改至小山东。此后,北坑码头只作为北垞、玉楼两船队的靠泊点,加上北坑船厂附近的自然岸线,作为吞吐高山镇部分物资之用,年吞吐能力近1万吨。

岭下码头 位于江阴西港北端的岭下村,与山东海码头隔海相望。1971年江阴海堤建成之后,作为盐运中转码头。江阴、莆田等地原盐从水运抵岭下后,由汽车转运至福州。码头建有原盐仓库。1984~1985年西港淤积日益严重,岭下码头日渐衰落。1986年以后,逐步由江阴南端的壁头角码头所代替。

利桥码头 位于融城镇龙江右岸的利桥下游,可停靠30吨级木帆船。1966年民工建勤修建,但因连年龙江日渐淤积而濒于荒弃,只有运营少量建筑用砂的小木帆船停靠。

锦城码头 位于沙埔乡锦城村,原为军用码头,现部队调动,作用不大。

山东海码头 位于渔溪镇后朋村。1964年修建,作为与江阴岛水上运输之用。1971年江阴海堤建成之后,此码头废弃不用。

上迳码头 位于迳江左岸的上迳乡,原是盐运码头之一,也是沿海壳灰和建筑用砂的集散地。1980年柯屿围垦以后,迳江断航,码头已废弃。

三、渡口

小山东渡口 位于东瀚乡大壤村的山东仔,与平潭县娘宫隔海相望,水面宽3.7海里。1963年修建渡口,1976年扩建为轮渡码头,是平潭县与福清交通的要津。出入车辆在此由4艘登陆艇接渡。1985年渡运各种机动车3.07万辆次。轮渡码头由低水、中水码头及路堤组成,全长291米。其中,路堤长为151米,净宽7.5米;中水位码头65米,宽度12米,坡度10%;低水位码头75米,宽度12米,坡度10%。另有公路接线27米。

东张水库轮渡 1957年11月,兴建东张水库,至1958年12月竣工。从坝头至新东张距离5公里,需要轮渡运输客、货。因此,坝头和新东张两边都建有渡船靠泊码头,用石块砌成。每小时一班,一天8次,客货皆渡。自1962~1982年12月,所用渡轮系木质结构方舟,45吨位。1983年1月,木质方舟改为铁质方舟,总吨位为60吨,拖轮马力80匹;每天轮渡客运量为2000~3000人次。渡轮核定载重,汽车6辆,手扶拖拉机10辆。此外,另有一艘木质渡船,12吨,载客200人左右,运行坝头——三星——东张——坝头航线,每天两次。

江阴轮渡 江阴原四面环海,全岛5万多人。民国以前交通运输闭塞,只靠几条舢板作为过渡工具。1950年后,加强江阴至郎官横渡管理,并设下渚至双屿、北渚至凤尾两处横渡,方便群众往来。1964年,从渔溪联社企业自有资金中动用2万元兴建码头。1971年,建成江阴海堤和渔江公路,把江阴岛和大陆连成一片,陆路运输代替水路运输,江阴轮渡随之弃置。

1950~1964年,除上述3渡口外,尚有农村渡口20处。以后因围垦筑堤,把一些岛屿变成半岛,陆路交通发展,部分渡口废弃。至1988年,尚存11个小渡口。


QQ截图20190221114233.pn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3 13:16 , Processed in 0.069679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