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八 工业 / 第二章 行业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1 1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8813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二章 行业

第一节 食品制造

食品制造业户多、产值大,主要产品有食糖、罐头、花生油、调味品、粮食加工、糕点和水产加工等。利用县内丰富的农业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1988年食品制造业产值达9772万元,居全县各行业之冠。

一、食糖

(一)土糖

县城附近的倪埔村,在清末就是板糖的主要产区。村内有倪、周、王、陈4姓开设的土糖作坊(俗称倪厝寮等)。民国末期,全县有土糖作坊50多家。倪埔村占9家,1个榨季产板糖50多吨;玉塘、霞楼、里美村土糖作坊也较集中;其余则分散在甘厝、镜洋、柏渡等自然村。全年产量250多吨。生产方式多用牛力推动石滚榨蔗,用大锅煮糖,每6小时成糖一次,产量仅125公斤,由于设备简陋,以蔗渣为燃料,每届榨糖季节,村中烟尘弥漫,产糖率不超过9%,且工伤事故不断发生。玉塘村蔗农吴依月、倪埔村蔗农陈金弟,都因榨蔗,手臂卷入石滚,成为残疾人。

(二)半机制糖

水南糖厂 为地方国营企业,位于音西乡水南村。1956年11月开榨,日榨甘蔗量30吨,属最小型半机制糖厂。企业占地面积370平方米。主要设备压榨机1部,双排灶煮糖锅1台。除榨蔗用机器外,全靠人力生产,采用石灰法制糖。产品有黄色粉糖与赤色板糖两种,因含糖份低、杂质多,只在县内销售。又由于一个榨季产糖量只有90吨,且成本高,企业亏损,翌年即告停产。

江镜农场糖厂 为地方国营企业,位于江镜村,是农场附属厂。1956年12月开榨,日榨量甘蔗30吨,一个榨季只产粉糖75吨。由于农场甘蔗种植在原为海滩的田地上,含有盐质,产糖率低,企业亏损严重,仅开榨两个榨季就停止生产。

(三)机制糖

福清县糖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音西乡水南村。1957年由省华侨投资公司兴建,日榨甘蔗量350吨。原为省属企业,1961年下放为县管企业。

第一榨季从1958年12月30日开榨,至次年4月23日结束,历时115天,榨甘蔗3.08万吨,平均日榨甘蔗363.5吨。采用石灰法制糖,产赤糖3737吨,产值183万元,首季榨糖获税利141.82万元。1959~1961年,受“大跃进”和浮夸风的影响,甘蔗大幅度减产,糖厂从2~4榨季,每季产糖量下降800多吨。最严重的1961年产值仅53万元,时企业精简人员129人。

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制糖工业又获得新的生机,榨季产量超1000吨。吨糖成本从上榨季711.17元,下降为453.56元,扭转了三年亏损的局面,企业盈利3.21万元。1964年,开展技术革新,自制硫磺炉等设备,改石灰法为亚硫酸法制糖,由原只产黄砂糖改进为能生产白砂糖。本榨季产糖3258吨,其中白砂糖834吨。企业完成6项经济指标,提高了经济效益。是年被评为省糖业系统二等厂。1965年,自制安装白砂糖打散机等设备,本榨季产白砂糖2029吨,占总产量78%。

“文化大革命”期间,糖厂产量、利润急剧下降。1969年榨季产糖量仅为1390吨,1976~1977年企业出现亏损。

1978年扩大生产设备能力,日榨甘蔗量增为600吨,成为省制糖工业的中型糖厂。当年产糖近4000吨,产值364万元,创税利185.7万元。1979年,糖产量超5000吨。1981年后,每榨季产糖量均达8000吨。

1984年11月,首次完成进口原糖改炼白砂糖任务,总溶糖量5174吨,产白砂糖4678吨,成糖率达91.98%。1985~1986年榨季产糖量达9500吨,完成产值960.14万元,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其后,受农产品收购价偏低的影响,甘蔗种植面积减少,糖产量随之下降。

县糖厂生产工艺分为:压榨、清净、过滤、成糖、供气、发电6个部分,还利用剩余蔗渣,附设纤维板生产车间。1988年,厂区占地面积3.78万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地1.95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35万元。

福建清华糖厂(原名渔溪糖厂) 为中外合资企业,位于渔溪镇。日榨甘蔗量2000吨,是现代化大型制糖企业。1981年7月筹建,1983年2月27日竣工,12月试产,1984年7月正式投产。厂内生产分:压榨、制炼、动力、机修4个车间,并拥有全套车、铣、刨床、输电站、排污工程和工业闭路电视等设备,还有收购甘蔗电子秤、电脑结算系统。1983~1984年榨季共榨甘蔗5万吨,产糖5000吨。初产阶段,企业亏损18万元。1984年制糖进入第二榨季。由于充实领导班子,加强职工教育,订出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厂内生产设备经过全面检修。全榨季共榨甘蔗10万吨,成糖1.2万吨。企业扭亏为盈,获利润52万元。

1985年,糖厂拓建回溶车间,开展原糖加工业务。从泰国运进原糖加工为白砂糖,并从英国引进泰勒佛克的上浮澄清法的先进生产工艺,代替原亚硫酸法的炼糖生产工艺,提高了经济效益。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原糖7500吨的加工任务,创税利80多万元。同年,第三榨季共榨蔗22万吨,产糖2.5万吨,是历届产量、产值最高的一个榨季。其后,两个榨季,也因甘蔗种植面积减少,每届产糖量降为2万吨左右。至1987年糖厂经历了5个榨季,为国家提供食糖10万吨,创税利1800万元。是年末,企业占地25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258万元。1988年,一级白砂糖被评为省优产品,企业管理上等级的六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先进企业标准。同年,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清县侨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三方投资930万元,合资兴办福建清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年产蔗渣碎粒板1万立方米,每年可创税利近200万元,增加产值近1000万元。

二、罐头

福清华侨罐头厂 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音西乡东桥村。1981年由华侨捐资720万元筹建,1982年试产,年生产能力5000吨。主要产品有各类水果、水产、蔬菜罐头,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厂内设有原料、空罐、实罐、包装、机修、锅炉等生产车间和检验中心。是年生产罐头967吨,产值294万元。1983年,引进高频焊空罐生产线、大罐型封口机和气量色谱仪等新技术设备,当年产罐头1758吨,产值655万元,创税利19.9万元。翌年,对季节性生产的产品,采取承包制,一季产枇杷罐头242.8吨,超生产计划1.4倍。与此同时,工厂帮助生产单位,建立蔬菜、水果原料生产基地24个,稳定了生产原料的来源。

1985年,企业进行内部配套改革,把原来10股1室,并为5室1中心。试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干部聘任制、职工合同制,排除“中梗阻”,企业管理趋向灵活、高效。是年产值增为994万元。其后,生产逐年上升,1988年产值增为1062万元,创税利54万元。厂区占地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23.7万元。产品合格率达99.7%,出口率达97.8%。

三、花生油

民国时期,采用土法生产,带壳榨制,100公斤花生成油25公斤,全县年产量750吨,油饼只供肥田用。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生油产量逐年减少。

福清油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1年9月,由闽侯专署以侨资筹建。日榨花生仁8吨。1954年4月,经省工业厅核准,由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117.4万元扩建,日榨量增为45吨,成为当时省内榨油业日榨量最大的油厂之一。福清油厂原为地区级企业,1957年后下放为县管企业。厂内设有:榨油、动力、修配3个车间。采用螺旋式的榨油机,出油率达30%。经脱壳榨油后,油饼可供制造酱油或经提炼成为养虾用的高级饲料,效益较高。厂内还配有精炼设备,生产的毛油经过提炼成为清油,色泽橙黄,加热不变,油质达部颁二级标准。1959年,贯彻省人民委员会《关于食用油划归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的通知》精神,油厂年产生油1500多吨。其中80%是为粮食部门生产定量供应油,20%为农民加工自食油,收取加工费。由于原料不足,一年只开榨3个多月。

1980年,油厂改称第一食品厂,成为综合性的食品加工企业。1986年产量较高达1900吨,其后又下降为1500吨。1988年末,企业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79万元。

高山油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高山镇。1956年投产,原为粮油加工厂,主要产品大米、饲料、油脂。1987年改为专营油厂,日榨生仁量由原来8吨增为20吨,年产生油700吨。业务范围有:为粮食部门加工供应油,代农民加工自食油,开展议价油业务并在融城镇设加工点便利群众。

四、粮食加工

(一)原粮加工

民国初期,原粮加工靠人力、牛力和水力,众多农户自砻、自舂、自磨。民国12年,龙田施光斗在城关开设碾米厂,配有6匹马力的柴油机1台,带动石碓碾米,是全县第一家原粮加工厂。其后,五镇相继设立。至民国37年,全县有私营碾米厂45家,其中城关15家。

共和国成立时,军(公)粮加工任务繁重,靠私营厂加工,费用大,成品率低,筹建国营粮食加工厂,是当务之急。

福清县粮油加工厂(原名第一碾米厂) 位于融城镇。1950年7月筹建,1951年7月投产。主要产品为大米、面粉。随着业务不断扩大,设备逐渐增加。至1958年,厂占地面积5074平方米,建筑面积5644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482千瓦,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1988年产值400万元。

东张粮油加工厂(原名第二碾米厂) 1951年筹建,1952年投产。主要产品为大米、面粉、饲料。至1985年占地面积19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67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46千瓦,拥有固定资产21万元。1988年产值33万元。

海口、龙田、高山粮油加工厂 均于1956年投产。

渔溪粮油加工厂 于1960年投产。

镜洋粮油加工厂 于1972年投产。

全县粮食系统建立7个加工厂,拥有设备1220台。其中:机器设备539台、传动设备498台、电动机28台、砻谷机15台、碾米机25台、磨粉机52台、清粉机49台、人力榨油机10台、发电机4台和各种小型设备185件。

1984年渔溪粮油加工厂,改为粮油加工车间。1986年增设宏路粮油加工车间。

1988年粮食系统工业总产值达806万元,职工26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融城、高山人均产值3.91万元;东张、镜洋为1.75万元。

(二)粮食制品

快熟面 县油厂于1972年投资10万元,筹建快熟面车间,设有烘干房2座、交换机2台、切面机6台、烘干车17部,日产量2吨。主要产品为蛋面、快熟面等。正常年份产值60万元,产品由外贸部门组织出口。1975年后,因原料不足,销路变化,产量下降。1979年停止生产。

兴化粉 县油厂于1976年筹建粉干车间,翌年投产,日产能力为1.5吨。产品包装分300克、450克两种。商标有白鹭牌,供外销用;石竹牌供内销用。米粉质量经检验认定;弹性好、酸性低、质量优良。正常年份产值30万元。原料优质大米由福州粮油公司供应,1983年后改用议价粮。产品部分出口,部分内销。

五、糕点、糖果

福清县食品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8年投产,主要产品糕点、饼干、糖果。厂占地面积1.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440千瓦,固定资产112万元。1988年产值达360万元。

六、水产加工

福清外贸冷冻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宏路镇。主要产品有海水鱼冷冻品、烤鳗冷冻品、蔬菜冷冻品。1977年投产,职工不及100人,厂固定资产仅130多万元,年产值为130万元。其后,经陆续扩建,并逐渐充实技术和管理人员,生产日益进展。1980年产值为151万元,企业利润9万元。1981~1985年共投资147万元,动力机械能力扩为1090千瓦,企业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30万元。1985年产值达617万元,1986年增为747万元,1988年猛增为2100万元。

七、调味品

(一)味精

1958年7月,地方国营福清县粉丝厂试产味精液。因质量较差,销路不好,仅两年即告停产。

城关味精厂 为镇办集体企业。1972年初筹建,5月投产。当年生产粉状味精15吨。翌年,增加发酵罐1台,年生产能力增为50吨。厂内职工110人,固定资产21万元。产品列入计划管理,所需淀粉、酸、硷等原料,均由省平衡供给,产销较正常,年利润保持4万多元。1977年后,因内部管理不善,产量下降,费用增大,又值粉状味精销路停滞,工厂于1980年关闭。

福清第一食品厂 于1981年3月筹建味精车间,同年9月正式投产。利用原城关味精厂设备,当年生产粉状味精18吨。1982年增建2万立升发酵罐1台,生产能力增为80吨,年产味精101吨。1954~1985年,续建2万立升发酵罐3台、4吨锅炉1台,生产能力增为500吨,产品由粉状改为结晶体,年产量为300吨。1988年味精产量达435吨,企业利润40万元。至此,味精成为县20种重点产品之一。

(二)酱油

福清县酱油厂 为地方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1年筹建,1952年7月投产。设备简陋,当年产值仅4200元,1953年增为2.58万元。经1957年和1963年两次较大的扩建,安装了新锅炉,添置了破碎机,生产能力由1958年的500吨,至1964年增为1600吨。在国家供应原料不足的情况下,1964年还开展以副产品对换原材料业务,一年换进原料100吨,占国家供应量近半数。1977年产量达3900吨,产品销到平潭、长乐、莆田等县。

1982年乡镇酱油厂相继成立,出现小厂挤大厂的情况。县酱油厂采取“工商挂钩”的办法,委托基层供销社代批、代售,并广设门市部和组织货郎担服务上门。1983年产量仍达4000多吨。1984年厂改称县第二食品厂,成为综合性的工厂。由手工操作,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并配有检测仪器。是年产值达150万元,利润38万元。

1988年厂占地面积9223平方米,建筑面积8062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536千瓦,固定资产104万元。全厂职工增为183人,年产值增为200万元。

(三)香醋、辣酱

酱□油厂生产的香醋、腐乳等调味品,都具有质纯、味香的特点。1984年改为第二食品厂后,精制五味腐乳、辣椒酱、蒜头酱等,远销省内外,享有盛誉。香醋增加瓶装,1988年产量达179吨。

第二节 饮料

一、酿酒

民国时期,全县有小酒坊20多家,大部分是酱园兼酿酒。因福清盛产甘薯,主要酿制甘薯酒。城关泰源酒坊,首先雇用长乐师傅试制土黄酒成功,以后各酒坊才陆续仿制出售。

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4月实行酒类专卖,农村小酒坊相继停业。城关11家私营酒坊,经过联营、公私合营,完成所有制改造。

福清县酒厂 地方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5年投产,时职工仅33人,固定资产4.93万元。是年产酒110吨,产值7万元。1959年扩大生产设备,增设白酒蒸馏锅1台、黄酒酒窖1台、酒精蒸馏塔1台,是年产酒278吨、酒精8吨,产值增为27.5万元。1960年后为节约粮食,开拓业务,实行非粮酿酒。每年选用金刚刺、橡只、木薯粉、臭薯片和桂元核等代用品原料2000多吨,酿制各种白酒、复制酒应市,为国家节约原粮150吨。这项业务前后持续20年,至1981年为提高酒的质量,才告终止。

1973年改进装璜,把散装土黄酒,经提高质量后,改为瓶装福清老酒,销路通畅。还有瓶装的玉露酒、五加皮酒、强力米酒、健身滋补酒、健康酒、药酒等。瓶装酒产值占酒类总产值40%。1981年开始以议价粮酿酒,弥补国家供应平价粮之不足。自1986年起全部改用议价粮酿酒,国家不再拨给酿酒粮。

1987年1月,投资168万元,筹建啤酒车间,年生产能力3000吨。同年10月10日投产,产品为玉融牌啤酒,经检验确认,产品清明透亮,无沉淀物,泡沫持久,有酒花香气,各项指标均达部颁标准。是年,产啤酒188吨。1988年产量达1850吨,销路通畅。工厂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023千瓦,固定资产138万元。年产值超220万元,职工增至250人,人均产值8016元。

二、茶叶加工

1957年之前茶叶加工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即杀青用铁锅炒,揉捻用双手或双脚,晒至三成干后用铁锅文火烘制而成。1958年引进木质手推揉捻机,并采用竹制焙笼烘焙。1964年南湖村首先引进铜质40型电动揉捻机,同时杀青采用双锅连续杀青机代替锅炒,初步实现半机械化。1972年以后,随着制茶机械的发展,各茶场陆续引进73~1型手拉百叶板烘干机、9型烘干机、60型滚筒杀青机、110型瓶式滚筒杀青机等加工设备,实现杀青、揉捻、烘干三道绿茶初制工序机械化。为了调整茶类结构,1984年渔溪碧峰茶场、太城五一茶场引进全套乌龙茶加工设备。1987年东张茶场引进全套工夫红茶生产设备。

1988年全县有初制茶厂24座,拥有12~24马力柴油机24台、12~20千瓦发电机15台、50型发电机组1台、各类型滚筒杀青机20台、各类型揉捻机72台、各类型烘干机25台、双笼摇青机4台、乌龙茶包揉机2台、节能灶3台。以上初制机械年加工量可达300~350吨毛茶。有精制花茶厂7座,年加工量可达750吨以上。

第三节 化肥

一、磷肥

上郑农药厂 为县供销社支农企业,位于宏路镇上郑村。1959年筹建。1961年增设土化肥车间,生产过磷酸钙、钙镁磷等肥料。是年共产873吨。厂正常年份产量为1500吨。1964年产量高达5400吨,1968年产量最低仅162吨。1971年厂迁到东张镇真丰村,扩大基建,更新设备,改称磷肥厂,专产过磷酸钙。成为县供销系统最大的支农工厂。

二、氮肥

福清县合成氨厂 为地方国营企业,位于宏路镇。1970年筹建,1971年7月1日锅炉点火试车成功,1973年10日正式投产。主要产品碳酸氢铵。是年冬季产碳铵1235吨。1977~1980年,经两次较大扩建,拥有各种机器设备1428台。其中,动力机械226台,装机容量6389千瓦。年生产合成氨能力由建厂时3000吨扩为1万吨。1980年产值达411万元。

1983年国家取消对化肥生产的补贴措施,要求企业从挖潜革新中克服困难。于是,工厂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奖赔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经检验碳铵含氮量达16.8%,含水量仅3.7%,超过规定的质量标准。是年产值达783.87万元,企业盈利144万元。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9.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7302千瓦,固定资产1451万元。

第四节 纸品

福清造纸工业发展较快,从只产土纸,发展到生产机制纸、高强瓦楞纸以及各种纸制品。1988年产量达1.41万吨,产值1658万元。

一、土纸

宏路造纸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宏路镇。1957年投产,主要产品为小捆草纸。系因陋就简、手工操作的小型作坊,年产土纸5吨。投产一年多,即并入县造纸厂。

二、机制纸

福清县造纸厂 为地方国营企业,位于宏路镇。1958年筹建,1959年投产。主要产品为30克有光纸、50克单胶纸。厂内有蒸煮器4台、造纸机1台、打浆机1台。是年,产低档包装纸、本色有光纸26.2吨,纸浆52吨,产值4.33万元。由于质次价低,企业亏损1.53万元。1963年,扩大生产设备,增加发电机、动力机、漂白机等,改本色有光纸为漂白有光纸,质量达到2级标准。从此,打开销路,是年企业盈利4.86万元。

1980年投资50万元,扩建600平方米车间1座,新增1575圆网纸机1台。同时,提高机制纸的漂白度,30克有光纸由73度增为83度,从原来2号品升为1号品。是年,产量达1100吨,产值为238.7万元。1983年投资14万元,试产高强瓦楞纸成功。

1987年5月,完成1号纸机更新改造措施。1988年,厂内主要设备纸机4台、草浆系统1套、废水处理流水线2套。年产机制纸800吨,产值720万元,创税利130万元。

一都造纸厂 为乡镇集体企业,位于一都乡。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为有光纸、35克文化纸,年产量360吨,产值45万元。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97平方米,动力机械471千瓦,固定资产45万元。

三、黄板纸

阳下造纸厂 为乡镇集体企业,位于阳下乡。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机制及土制黄板纸、瓦楞纸。年产量3300吨,年产值70万元。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8758平方米,建筑面积2451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202千瓦,固定资产43.4万元。

东张造纸厂 乡镇集体企业,位于东张镇。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为机制黄板纸。年产量1200吨,产值100万元。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5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98千瓦,固定资产63万元。

四、纸制品

福清县纸箱厂 为二轻集体企业,位于海口镇。1982年投产,主要产品为纸箱、纸盒。年产值110万元。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1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964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11千瓦,固定资产41.4万元。

福清县工艺纸箱厂 为乡镇集体企业,位于阳下乡。1984年投产,主要产品纸箱。1988年产值6万元,企业动力机械能力50千瓦,拥有固定资产11.5万元。

第五节 塑料

塑料制品是福清新兴的工业,有中外合资企业,又有县营大集体企业,规模都较大,产品大部出口创汇。1988年全行业生产值达3331万元,按全县工业产值分行业比重,占居第三位。

一、塑胶鞋类

福清县鞋革塑胶厂 为县营大集体企业,位于融城镇。1955年,由18名工人自发组织鞋革生产合作社,最初以布鞋为主兼及部分皮鞋。1973年发展为鞋革塑胶厂,属塑料鞋制造业。主要产品有改性聚乙烯拖鞋、凉鞋等。

1980年引进压力机2台,部分设备采用电脑控制,是年创新拖凉鞋等11种产品,年产值达201万元,其中出口鞋类22.47万双,产值88.7万元。1982年主要生产各种轻脂拖鞋、凉鞋,以美观、新颖著称。尤其PE粘胶女式拖鞋,在1983年度省塑料鞋类评比中,获创新、创优胜奖。是年产值达282万元。1985年再增为401万元。1986年产值高达463.49万元,出口创汇金额72万美元,福州市政府授予出口创汇红旗单位。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2532平方米,建筑面积4518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320千瓦,固定资产49.94万元。

福清县塑料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高山镇。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塑料鞋类。建厂时职工仅50人,年产值40万元。至1988年职工增到116人,产值141万元。

冠源轻工厂 为中外合资企业,位于宏路镇上郑村。合营年限30年,投资额2375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生产各种鞋类。全厂职工1088人。1988年产值637万元,产品由外贸部门组织出口。

融港塑料鞋厂 为中外合资企业,位于音西乡水南村。合营年限15年,投资额111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产品塑料鞋类,全厂职工250人。1988年产值183万元,出口金额13万元。

福宁轻工厂 为中外合资企业,位于音西乡霞盛村。合营年限10年,投资额475万元。1988年投产,主要产品各种鞋类,年产值424万元,出口金额45万元。

二、塑料制品

福清县第二塑料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海口镇。1975年投产,主要产品农用薄膜、化肥包装袋,年产值70万元。1982年增加吹塑机1台,并更新原设备,增加微薄膜新产品。年产值增为267万元。1985年引进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机2台、制袋机2台。年产值上升为393万元。1988年厂区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225千瓦,生产车间2座,吹塑机4台、塑料辅机4台,拥有固定资产60万元。工厂年产薄膜、化肥袋达1000吨,成为二轻系统骨干企业。

东阁华侨塑料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东阁农场。1976年投产,主要产品聚乙烯再生泡沫片。有职工346人。1983年更新22时炼塑机1台。1985年产值600万元。1988年厂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231千瓦,拥有固定资产172万元。

巨丰棉塑厂 为中外合作企业,位于海口镇里美村。合作年限10年,投资额30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产品棉塑制品,厂内职工23人。1988年产值27万元。

第六节 纺织针织

清代,福清出产麻布,多为家庭妇女手工织造自用。民国25年(1936年),县内有纺织作坊3家。主要产品为窄幅土布和妇女围裙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织布坊相继停产。

共和国成立后,纺织工业获得较大发展,1988年产棉布、化纤布100万米,还有各种针织品,年产值达150万元。

一、纺织

福清县织布厂 为县营集体企业,位于融城镇。1957年筹建,1958年投产。主要产品为涤棉布、蚊帐布、被单布。厂内设备有电动铁木机5台、人力铁木机25台、人力木织机45台。1959年产棉布19万米、印染布20万米,产值28.6万元。

1979年试产提花被单布5万米,因质量较差,积压2万米。1982年从创优入手,提高产品质量。是年,产提花被单布19万米,供不应求。全年产值达86万元,创利润3.3万元。1983年更新木机44台,购置52时布机28台。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6803平方米,建筑面积4474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05千瓦,固定资产3.9万元,年产值1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值5859元。

二、针织

福清县针织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融城镇。1956年投产,主要产品为针织手套等。因产品销路差,产值逐年下降。1985年为65万元,1986年降为35万元,1988年再降到14万元。

欣福针织厂 为中外合作企业,位于音西乡水南村。合作期限10年,投资419万元。1988年投产,主要产品针织服装,年产值31万元。

第七节 缝纫

一、服装

民国时期,福清只有裁缝店,代客加工,无制造服装出售。

共和国成立后,城关9家(共11人)个体缝纫店,于1954年自发成立缝纫生产社,仍长期从事代客裁剪业务。1977年试产低档的内衣、球裤等出售,从此奠定制售服装的基础。

1978年开始试产中档的中山衣、工作服等出售。是年,改缝纫社为服装厂。

福清县服装厂 为集体企业,属二轻局管辖,位于融城镇。列服装制造业,主要产品为时装、牛仔裤及工装等。1979年开始接受港商来料加工,翌年,由省外贸部门组织加工服装出口,年产值增为250万元。1983年引进西裤、牛仔裤生产线和日本的折叠机、缝纫抽纱机、真空烫台等新设备,生产猎衣、风雪衣、婴儿套裙等新产品。是年产值增至423万元,其中出口额352万元。翌年对产品进行创优、创新,产值增为531万元。1986年产值破1000万元大关,企业利润40.2万元,上缴税金7万元,创外汇72.31万美元。省人民政府授予产品出口创汇红旗单位。1988年,全厂职工510人,拥有固定资产95万元,有新建6层楼房1座,全厂建筑面积4025平方米。设有5个车间,3条生产线,各种机器设备418台,年产值为1431万元。

福清县服装二厂、三厂、四厂 均系集体企业,分别位于融城镇、龙田镇、海口镇。3厂同时于1985年成立,主要产品服装。1988年3厂年产值40万元。

多福制衣厂 为中外合资企业,位于音西乡。合资年限12年,投资额76.4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产品西裤、牛仔裤、茄克衫、风雪衣。职工506人。1988年产值657万元,出口金额118万美元。

二、包袋

福清县缝纫皮件厂、皮件二厂 为集体企业,位于渔溪镇、融城镇。主要产品为旅行袋,人造革桶袋。1988年产值共250万元。

第八节 冶金机械

一、炼铁

福清县自古无铁。1958年10月,县成立钢铁生产司令部,乡镇(公社)设立炼铁团、营、连组织。以“八一厂”、“七一厂”、“海口厂”为主,开展“小土群”炼铁。全县有钢铁基地20个、土高炉65座、喇叭炉2834座,共生产土铁1179吨。实际是浮夸数字,且质量极差,几乎全部成为废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后,小规模的断断续续地炼铁两年,至1961年全部停产。

福清县钢铁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音西乡东埔村。由原农械五金厂、链盒厂、铸造厂合并成立。1971年投产。主要产品为生铁、铸铁件。厂内有矿热式1800KVA电炉等生产设备。是年,产生铁80吨。经一年多的整顿充实,1973年产生铁260吨。由于成本高,年亏损额达20.2万元。1974~1978年5年产生铁7780吨,产值共279.4万元,企业仍亏损51.6万元。1979年整顿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是年产生铁4552吨,企业首次盈利23万元。1980年产品经省标准局检验质量合格。主要产品为生铁,质量优良,供应国内各厂,还向新加坡出口。厂生产的锦鸡牌28时自行车全链盒,1981年在全省同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中列第一名。1988年厂占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191千瓦。配有机械、铸造、电器、化工等专业设备。固定资产299万元,年产值162万元。

二、农械

福清县农业机械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6年投产。主要产品有拖拉机内配件、1吨拖车、碾米机。是时厂内设备有化铁炉2台、钻床1台、土简机床19台。只产小农具、碾米机、磨粉机。由于实用、廉价,很受欢迎。1958~1961年,产值共193万元。1964年县内旱情严重,厂组织技工232人参加抗旱,为农场、抽水站修好排灌设备59台,共831匹马力。“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共亏损45.1万元,濒临关闭。

1980年1月,贯彻国务院《关于清产核资的规定》精神,厂成立清资领导小组。清出帐外物资7.5万元,处理积压物资2.2万元。并用边角料生产机械零配件1万多件,部分转轨生产切纸机、排气床、胶合板旋切机等。是年产值增为130万元,企业盈利9.3万元。

1984年6月县拖拉机厂并入农械厂,增加设备和技术力量。厂设铸造、锻压、金工、修配等6个车间。拥有车、铣、磨、刨等机床设备139台,固定资产达160万元。1988年产农用拖车2291台、碾米机139台和拖拉机内配件,年产值达525万元。双菱牌1吨拖车销到香港,碾米机、拖拉机内配件,都以质量优良而闻名。

乡镇农械厂 共10家。东张农械厂,1958年投产;上迳农械厂,1961年投产;江阴农械厂,1964年投产;宏路、新厝、阳下农械厂,1971年投产;音西农械厂,1973年投产;渔溪农械厂,1975年投产;海口农械厂,1977年投产;镜洋农械厂,1978年投产。主要产品有农用泵、离心泵、铸铁管、脱粒机、碾米机、拖拉机配件、铁制小农具及农具修配件等。

1988年全县机械工业年产值达1016万元。

三、汽车修配

福清县汽车修配厂 为集体企业,属县交通局管辖。位于融城镇。1958年投产,主要业务为修理修配兼制三轮摩托车配件。前身是县陆运服务公司附设的汽车修配所。职工仅4人。电动机2台、手摇钻床1台,只能修配板车、马车、四轮车等民间运输工具。翌年,职工增至21人,工种有木工、锻工、钳工和翻胎业务。1960年增设铸造工场,新置车床2台、刨床1台。1963年成立翻砂车间。1967~1970年,增设金属切削机床8台和电动车床、锻压设备,年产值增为8万元。1973年置C618电动车床2台,生产翻斗车和人力车用的环饼、码头吊杆等。1975年2月,设汽车修配车间,职工增为70人。翌年拥有金属切削机10台、锻压设备1台,年产值为20万元。1978年置磨汽门机、镗缸机、手提磨缸机各1台。翌年,定名汽车修配厂。1981年设计自动磨缸机、镗刹车毂机成功。1983年5月,开始研制YC400型柴油运输车。翌年经省鉴定小批量生产。1988年全厂职工增为96人,生产车间分为汽车修配、铸造、机钳和汽车配件组。固定资产13.4万元,年产值50万元。

阳下汽车修配厂 为乡镇集体企业,位于阳下乡。1988年从阳下农械厂分设出来。主要产品为汽车前后刹车调整臂、离合器配件、钢板弹簧鞘、轮游幅栓等,年产值5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5万元。

第九节 家具制造

福清县木器厂 地方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8年投产,主要产品橱、床、桌、椅。固定资产仅3万元,只有锯、刨、钻、胶合等简单设备,年产值仅15万元。1964年组织职工赴福州木器厂学习新式家具制法,从而产制防空床、上海橱等新品种。为提高产品质量,改固定工资为计件工资,一等品从原来38%上升为80%,并消灭了三等品,是年产值达28.4万元。1980年开始产制钢木家具。产品有合椅、钢折桌、三折躺椅等,年产值增为50万元。1982年改圆盘锯为皮带锯,提高木材利用率,年节约木材50立方米。1988年厂占地面积3733平方米,建筑面积3622平方米,动力机械能力166千瓦,固定资产24万元,年产值50万元。

县木工厂、县竹器厂、县钢木家具厂、渔溪机械厂、龙田家具厂、海口木工厂、东张东风家具厂等 均系二轻集体企业。20世纪50年代投产。主要产品有竹木家具、钢木家具、藤床、藤椅、铁柜、竹筒席等。1988年固定资产129万元,年产值共355万元。

东张侨联藤木厂、南岭棕床厂 系乡镇集体企业。20世纪80年代投产。主要产品为藤床、藤桌、棕床、棕垫。1988年固定资产6万元,年产值65万元。

融秋家具厂 独资企业,位于高山镇。1985年7月投产,由县板式家具厂与日本秋元贸易公司合资经营。1987年改为日侨独资经营,投资额360万元。主要产品为梧桐贴板棺木,外销日本。1988年产值200万元。

永信藤木厂 中外合作企业,位于东张镇。合作期限10年,投资额24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产品为藤木家具,产品内销。1988年产值20万元。

第十节 玻璃

高山异型玻璃厂 镇办集体企业。1978年10月筹建,1979年投产。主要产品水表钢化玻璃、汽车挡风玻璃。1984年7月,由原镇办企业,改为私人与集体合营企业,总投资额316万元。1985年5月,厂建成省内第一条汽车弧型钢化玻璃系列流水线。产品从原来小型水表钢化玻璃,进到能生产平板、弯型钢化汽车挡风玻璃,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定点生产厂。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是汽车制造厂、进口汽车配件厂、水表厂的配件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6年产值增为506万元,1988年跃到1200万元。全厂职工148人,有技术及骨干人员达50人。

福建耀华玻璃厂 中外合资企业,位于宏路镇。合营年限15年,投资额2500万元。1987年筹建,1988年投产。主要产品有夹层玻璃、平弯钢化玻璃等。主要设备从芬兰引进的弯夹层汽车挡风玻璃生产线1套;生产各种夹层安全玻璃,填补了国内工业技术玻璃生产的一项空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汽车用安全玻璃》国家标准。1988年产值达2157万元,成为县内工业产值首屈一指的重点企业。

第十一节 建材

清代、民国时期,福清就自产砖瓦,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民间建房所需,多向闽侯、莆田等邻县购用。

共和国成立后,鼓励乡镇企业开采石料、耐火材料。由产制普通砖瓦,发展到联窑烧制机砖、耐火砖、釉面砖。1958年县筹建小型水泥厂,至1961年4年只产低标水泥2010吨。成本高,耗费大,1962年即告停产。1978~1980年恢复生产,3年共产水泥3061吨,企业亏损19万元,于1981年上半年关闭。在建材工业中,砖瓦发展较快,1988年全县产砖1.94亿块、瓦1244万块。

一、石料

福清县石料厂 集体企业,位于融城镇东门。1963年开工,主要产品为建筑用石开采和加工。年产值40万元。1988年,石料销售27万元。

龙田建材厂 乡镇企业,位于龙田镇。1973年开工。主要产品为石料开采、用石加工。1988年产值150万元。

海口石料厂 乡镇企业,位于海口镇山下村。1973年开工。主要产品为石料开采。1988年产值70万元。

二、耐火材料

福清县电瓷厂 集体企业,位于龙田镇。1979年开工。主要产品为耐火材料。1988年产值10万元。

三山耐火材料厂 1972年投产。生产耐火砖。1988年产值25万元。

三、砖瓦

音西、宏路、镜洋、渔溪、沙埔机砖厂 生产机砖。为乡镇办企业。1980~1981年投产。主要产品红机砖。年产值共180万元。还有村办及农村合作机砖厂48个,年产值共230万元。1988年,全县有机砖厂68家,年产砖1.94亿块,总产值1746万元。

渔溪机砖厂、港头综合厂 生产粘土砖、石英砖。为乡镇办企业。1980、1981年分别投产。1988年产值共60万元。

福清县面砖厂 生产釉面砖。为乡镇办企业。位于尤田镇。1977年投产。1988年产值100万元。

渔溪砖瓦厂、宏路砖瓦厂 生产普通砖瓦。为乡镇办企业。分别于1961、1971年投产。主要产品为红砖、红瓦。1988年产值共10万元。受机砖影响,销路逐年减少。

四、壳灰

海口、音西壳灰厂 为乡镇办企业。1958、1960年投产。1988年产值共6万元。

五、叶腊石

产于镜洋一带。经省地质大队勘探,并由联合国自然资源勘察循环基金组织实地考察证实,蕴藏量达1000~2000吨。1985年,县投资23万元,建叶腊石石粉厂,产品质量基本达到部颁要求。1988年,建立3个厂,工人60个,常年生产。

第十二节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 为国营企业,位于宏路镇。1984年从顺昌县迁来,省计算机公司与福清县合资经营。主要产品为点矩阵打印机、智能终端机、单板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处理机及其开发装置等。1985年引进日本LQ—1500型汉字打印机生产线及其测试仪器,被定为国家优选机种,是国内长城0520C—H主流微机的定点配套生产设备。是年产值841万元,企业利润110万元。翌年11月,厂经国家经委审定,列为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微电子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工厂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逐步实现产品零部件国产化,取得较有明显的成绩。1988年企业占地面积3.81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41万元,年产值达1573万元,职工370人。同年产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4233部。

星桥电感元件厂 位于城头乡。1981年由15名回乡知识青年创办起来的。因陋就简,原只能生产3种简单电子元器件,后与福州、上海、苏州市等科研部门、国营大厂挂钩,开展技术研讨,并从日本、美国、西德引进6台检测设备,从而能生产彩色电视机的音频、枕校、微型变压器、电源开关等46种电子元器件。产品销往上海、湖南、贵州等25家大中型企业,质量优良。1986年获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8年全厂职工310人,生产各种电子元件3819万只,固定资产80万元。

福清县无线电厂 位于融城镇。1983年9月投产。为港商来料加工,主要产品电子表、计算器、电子台历、调频线圈等。全厂职工208人。1986年产值226万元。1988年降为144万元。

融萌电子厂 中外合作企业,位于融城镇。合作期10年,投资额35万元。1985年投产。主要产品电子表、石英钟等。因销路影响,年产值从始产年份480万元,翌年降为132万元,1988年再降为10万元。

康频电子厂 外方独资企业,位于渔溪镇。经营期20年,投资额632万元。1987年投产,主要产品为收音机、单放机。厂内职工425人。1988年产值1626万元。

第十三节 印刷文具

一、印刷

民国18年(1929年),城关吴启源刻印兼营木板印刷,印有十行纸、小书方、喜帖等。翌年增加石印设备,印小型布告等。民国29年增置16开、8开、4开圆盘印刷机各1台和一部分铅字,从此改木刻为铅字印刷,企业更名启源居印刷所,是县内首次出现的印刷业。

民国末期,城关有闽江日报社印刷所、融声印刷局、学光印刷所,但规模很小。

福清县印刷厂 国营企业,位于融城镇。1951年9月投产。主要产品为各类印刷品。由于印刷厂是在接管福清地方小报的设备上筹办起来的,最初定名为福清县人民政府印刷局。厂房仅60平方米,设备只4~8开印刷机3台。1953年5月,平潭印刷厂并入,改名福清县人民印刷局。1955年6月,私营泉州美术印刷厂并入,改名公私合营福清印刷厂。1958年3月,福清人民报印刷厂并入,改称地方国营福清印刷厂。1960年10月,县民政部门的文化用品厂并入。同年,增置平板4开机4台、圆盘机10台,职工增为120人,年产值达50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到严重干扰。1969年产值降到26万元,1979年后才逐渐回升。1980年增设彩色印刷设备,工艺分为照相、制版、彩印、图片、塑印,是年产值为138万元,企业盈利12.5万元。1988年,厂占地面积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4965平方米,固定资产97万元,年产值180万元。

海口印刷厂 1979年投产;城关印刷厂,1981年投产;县供销社印刷厂,1982年投产。均系集体企业,主要产品为簿册。设备简陋。3厂1988年产值仅25万元。

二、文具用品

福清县商工厂 为商业局附属厂,集体企业。位于融城镇。1974年投产。主要产品为文具用品。1988年产值30万元。

第十四节 工艺美术品制造

福清工艺美术品,主要是石雕、软木画、漆筷、刺绣、抽纱等。1988年产值700万元。

福清县工艺美术厂 位于融城镇。集体企业,属县二轻局管辖。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漆筷、竹、藤、棕、草工艺品。职工104人。1988年产值45万元,销路不稳定。

城关工艺美术厂 位于融城镇,为乡镇企业。1975年投产。主要产品软木画、漆筷。职工146人。1988年产值40万元。

高山工艺美术厂 位于高山镇,为乡镇企业。1972年投产。主要产品石雕。职工11人。1988年产值2万元,属试产阶段。

QQ截图20190221110708.png

注:其它经济成份产值,①1953~1960年为私营经济的产值;②1983~1988年为三资企业的产值。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8 17:27 , Processed in 0.061013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