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四 农业 / 第五章 植物保护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09: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26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五章 植物保护

第一节 病虫草害种类

福清县农作物共有病害63种,虫害48科106种,杂草33科80多种。作为主粮作物的水稻、甘薯、大小麦就有病害23种、虫害36种、杂草28种。

一、水稻病虫害

水稻有病害13种、虫害19种。

50年代,福清以单季稻、间作稻为主,病害较轻,虫害严重。主要害虫有稻苞虫、稻螟虫(三化螟为主)、负泥虫、稻瘿蚊、稻蝽蠓蟓等。1952~1953年稻苞虫造成局部地方严重灾害。特别是东张的东张洋和龙田大湖洋受害最重,群众特制一种大木梳梳苞捉虫以应急;龙田闻读村470人下田一天,捉虫476斤。水稻螟虫造成水稻白穗率高达30~35%。60年代,改单季稻为双季稻,随着矮秆多穗型品种的引进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明显加重。稻瘟疫、蚊枯病常年发生,而且病情逐年严重。全县每年纹枯病发生面积17~22万亩,损失稻谷150~500吨。稻瘟病为间歇性暴发,1983年全县早、晚稻发病7万多亩,损失稻谷475吨。自从引种晚稻桂朝品种后,白叶枯病成为本县晚稻的主要病害,1986年发病4.9万亩,损失稻谷1000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1986年,从浙江等地调回汕优63、威优64等稻种,细菌性条斑病随之传入。阳下乡的漈头、东田、作坊等村晚稻发病420多亩。1987年病害蔓延到音西、海口、镜洋、宏路、东张、港头、渔溪等8个乡镇,全县发病面积3600亩,严重的每亩损失稻谷100公斤。

此外,早稻苗期因气候影响常出现缺钾状赤枯病、胡麻叶斑病以及因种子处理不彻底而发生的恶苗病。60年代以后,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等,随着双季稻三熟制耕作制度的建立、矮秆耐肥品种的推广,大发生的年度频率增加。1961、1969、1970年全县晚稻平均螟害白穗率分别达15%、11.44%、12%,个别的高达47%(1961年),一般产量损失3~5成。1966年以后,稻纵卷叶螟明显回升,1966、1973、1980年迟熟早稻和晚稻分蘖期受害,田间成片稻叶发白。1980年以来稻飞虱成为县内水稻的首害,全县每年损失稻谷1000吨左右,1983年受害面积34万亩,损失稻谷1500多吨。稻蓟马是水稻常发性虫害,稻叶蝉、稻象甲以及部分山区的稻负泥虫也时有严重危害,但一般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二、甘薯病虫害

甘薯有病害7种,虫害11种。

甘薯小象甲(小象鼻虫),50年代危害十分严重。1955年,全县24万亩甘薯,受害达20万亩,损失薯片4000多吨,平均损失率达20%。高山镇北部10多个村2万余亩甘薯受害,损失薯片1200吨,其中有40多亩绝收。

1956年以后,由于各级政府和技术部门重视抓防治措施,特别是随着水利条件的逐步改善,县内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但1971、1975、1979年因严重干旱,且一些地方防治不力,致小象甲的为害又一度回升。

甘薯旋花天蛾为间歇性暴发害虫。1961年,许多地方薯叶被吃光,龙田东营大队有825亩早薯受害,全大队3夫时间捕获幼虫13.14吨。

甘薯黑斑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城关、海口、渔溪、龙田、高山等地。1957年全县发病1.5万亩,平均被害率34.75%。龙田前坑村自育的700多万株芽苗因感染黑斑病,致420万株烂死在苗床。1958年因苗床感染,龙田公社损失种薯57吨,高山公社薛港大队共下种薯280吨,损失84吨。1956~1957年,龙田区闻读、前坑农业社耕牛,因误食病薯丝、薯块,中毒死亡5头。1959年,全县开始推广种薯消毒、更新床土、塑膜温床育苗技术后,黑斑病始基本得到控制。

甘薯瘟病是目前国内检疫对象。该病自1975年传入后,使本县成为我省第8个受害县。是年,镜洋公社群众向浙江贩买小猪并从闽侯杨厝购买带病薯苗,致带入薯瘟病。首先在镜洋、红星、东山3个大队发病,计105亩。1977年蔓延到8个公社(镜洋、东张、宏路、阳下、海口、城头、江镜、三山)35个大队109个生产队,产量一般损失2~3成,严重的8~9成,甚至绝收。1983年,病害传到高山、港头两公社。至此,全县有10个公社受害,面积达1266.3亩,年损失粮食126.5吨。1988年,发生薯瘟病250亩,每亩损失粮食240公斤。

福清县甘薯栽植面积大,薯苗不能完全自给,每年从外地调进约成千万株苗,由于管理不严,带入各种病虫害。如1960年从同安县调进鸭脚白品种,传入甘薯疮痂病;70年代又从闽南各地带回甘薯蔓割病、丛枝病。

三、麦类病虫害

福清麦类有病害6种、虫害8种。

50年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是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1956年,仅瑞亭、渔溪、东张、海口、龙田、高山等地就发生大麦坚黑穗病7.7万亩。1959年,全县因之损失大麦100吨。60年代以后,由于重视种子的消毒处理和推广抗病品种,该病得以有效控制。

麦锈病于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病害尚时有流行。1966年,全县发病19.5万亩(其中叶锈病12万亩,秆锈病7.5万亩),1979、1982、1983年曾再度流行,每年发病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1974年后引进抗病品种欧柔、晋麦2148、扬麦1号,小麦秆锈病基本得到控制,而叶锈病因无理想的抗病品种和其它有效的防治办法,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依然严重。

小麦抽穗扬花阶段多遇连绵阴雨天气,极易感染赤霉病。1969、1981、1983年全县小麦每年因赤霉病要损失75吨左右。一些地方产量损失五成以上,还因此发生人畜误食病麦的中毒事故。

麦白粉病在70年代,随着耐肥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而加重,特别是稻扳麦发病最重,每年发病面积5万亩以上。

麦粘虫不仅是麦类的主要害虫,而且也是晚稻后期的主要害虫,1979年大发生,损失较大。麦蚜在苗期遇冬旱和穗期遇夏旱的情况下,危害均十分严重。

四、花生病虫害

福清县花生有病害7种、虫害7种。

苗期的青枯病、立枯病、炭疽病是花生重要病害,年年有发生。1983年一些地方死苗达50%以上。

白绢病发生很普遍,龙田镇较严重,造成中后期烂果,影响产量。该病与重茬连作有直接关系。

花生锈病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与叶斑病一样,对产量影响不明显。

虫害中以蛴螬危害为最大,龙高地区,土质多沙壤,损失尤重。1986年沙埔乡赤礁村有的田块几乎绝收。

五、大豆病虫害

福清县大豆有病害2种、虫害6种。

霜霉病是主要病害,危害春大豆。

大豆炭疽病零星发生,80年代初引种的美国威荚姆斯品种,发病较重。

虫害以豆荚螟为主,60年代自推广秋植大豆后,其危害更加严重。

六、甘蔗病虫害

福清县甘蔗有病害5种、虫害11种。

风梨病、赤腐病、虎斑病、黑穗病等是主要病害。甘蔗苗期主要病害为风梨病,严重时种蔗腐烂,影响齐苗。成株期的赤腐病,多因螟虫为害伤口感染所致,使甘蔗含糖量降低。

蔗螟虫、蝽蟓是主要害虫,在甘蔗苗期有二点螟、大螟危害,造成枯心。因螟害,全县甘蔗每年损失2成以上。蔗农历来有宿根连作的种蔗习惯,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对宿根蔗常造成很大危害。

七、果树病虫害

柑桔病虫害 福清柑桔有病害11种(其中侵染性病害6种,生理性病害5种)、虫害17种。

柑桔病害有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以及储存期的青、绿霉病。柑桔溃疡病是国内、国际检疫对象,在本县已普遍发生。

柑桔青、绿霉病是柑桔储存期最主要的病害,近年来随着化学保鲜技术的不断改进,该病已基本控制住。

柑桔属芸香科植物,虫害种类特别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有:潜叶蛾、红蜘蛛等食叶害虫和锈壁虱、吸果夜蛾等果实害虫。锈壁虱造成大量“紫柑”,影响品质,1983年渔溪一些桔园,“紫柑”率达30%以上;吸果夜蛾使山地果园大量落果,损失惨重,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办法。

龙眼、荔枝病虫害 福清县龙眼、荔枝有病害3种、虫害3种。

主要病害有荔枝霜霉病、毛毡病、鬼帚病。主要虫害有蝽蟓、爻纹细蛾、龙眼角颊木虱等。1959年荔枝因蝽蟓之害,产量损失80%以上。全县人工捕获成虫量达2.18吨,摘卵块1.02吨。龙眼角颊木虱发生普遍,受害叶片常同时感染毛毡病,影响树势。

其它果树病虫害 枇杷的主要病虫害有斑点病、角斑病(两病统称叶斑病)、炭疽病、瘤毒蛾(黄毛虫)、舟蛾、桑天牛等。其中叶斑病和瘤毒蛾最常见,但一般对产量无大影响。

桃、梨、李树病虫害特别多,主要的病害有10种、虫害有9种。

葡萄以病害为主,近年来大量引种巨蜂品系,黑痘病很严重,引起落花落果,损失较大。

八、农田杂草

全县农田杂草多达80多种,其复盖密度,小的每平方米几十株,多的1000多株,而且繁殖力强。严重的地方,放眼不见禾苗,举步如履“地毡”。全县每年因草害而损失粮食达2.5万吨。

第二节 病虫害预测预报

一、测报机构

1953年,福清县开始配备植保专业技术干部。1956年,定新厝、玉井、牛宅、音西4处为点灯测虫点。全县62个乡,每乡聘请一名“情报员”,由各区农技站领导开展工作。1959年,在城关公社瑞亭大队建立测报站,与气象站合署办公。但因人员不定,任务不明,设备不全,调查资料不完整而有名无实。1962年正式成立县病虫测报站。翌年,县站有专职植保专业干部,并定渔溪、东张、海口、龙田等为测报联系点,全县有200个大队建立田间哨。1964年县站有植保技术干部4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2人、中专毕业2人。1966年县测报站迁到音西霞盛村。1984年改站为组,归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1988年有植保技术干部4人(其中农艺师3人、技术员1人);全县26个乡、镇、农场农技站都配有一个专门负责植保的技术干部;测报联系点扩大到海口、城头、龙田、港头、三山、高山、渔溪、上迳、东张、江阴、江镜等乡、镇,有兼职测报员11人。

二、测报对象

50年代,没有统一的测报规程和明确的测报对象,植保工作的重点是指导大田防治。有虫治虫,见病治病,被动出击,疲于应付。1962年,闽侯专署农业局指示,水稻螟虫、稻瘿蚊、麦锈病、甘薯小象甲为本县测报重点对象,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田间检查、灯下记载和资料汇集。1963年,将稻瘟病、大螟列为测报对象。1966年,稻纵卷叶螟严重发生,成为水稻重要虫害和测报重点对象。1972年稻、麦、薯等主要粮食作物11种虫害(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粘虫、甘薯小象甲等)、3种病害(稻瘟病、纹枯病、麦锈病)列入测报对象。1980年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公布《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福清县主要作物的重点对象的预测预报全面进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观测对象扩大到包括所有经济作物在内的25种主要病虫。

从1962年正式设立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后,积累大量的田间调查和灯诱观测的系统资料,并经整理汇编成册。为了便于了解异地病虫害发生与流行情况,掌握病虫害在大范围远距离的迁飞、传播动态,保证预测预报的及时、准确,本县还与省内外44个省、地、市、县的科研、教学、测报单位建立经常性情况联系。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

50年代中期,提倡拣拾并烧毁稻根,提早灌水溶田,消灭越冬螟虫;捞菌核、处理病稻草,减少纹枯病、稻瘟病初侵染菌源,减轻病害。此外,小麦“粪砒”拌种、温汤浸种防治麦黑穗病;植物性药草及化肥坑心控制甘薯小象甲等都在控制和减轻病虫害中发挥很好作用。1956年总结江镜乡和平农业生产合作社“冬清园,春诱杀,中耕改土,塞缝防裂”的一套防治甘薯小象甲技术经验,并在全县薯区推广,取得良好效果。1957年全县甘薯小象甲危害面积从1956年的15万亩(1955年20万亩)下降到3万亩,平均损失率从1956年的65%下降到10%。此后,甘薯黑斑病在推广药剂处理种薯的基础上,于1958年以后全面采用苗床更新换土和塑膜覆盖技术,到60年代甘薯黑斑病即得到基本控制。

引种抗性品种是农业防治中最有成效的方法。1966年引进欧柔小麦并逐步取代和尚麦等老品种,以及此后大面积推广青海麦、晋麦2148等,使对小麦危害较大的秆锈病基本消灭。80年代引种水稻常规品种汕2~59、杂交稻威优和汕优组合,均对水稻稻飞虱具有较强抗性。1980年抗薯瘟的甘薯品种闽抗329,在城头等老病区试种成功,全县薯瘟发病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全县仅发病20亩。

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如轮作、套种、改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对农作物的危害。1975年高山公社农技站试验双季薯套种(早薯套晚薯),不仅产量较单季薯增加10~30%,而且利用早季薯八月上旬收获,大部分虫源随早薯离田,斩断小象甲向晚薯迁移的中间过渡“桥梁”,使早、晚薯均避开受害机会。近年来,随着水、肥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广“配方施肥”,强调烤田、搁田等,对抑制多种水稻病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效果很好。

二、生物防治

1956年,东张,龙田两区群众首创赶鸭下田捕食害虫先例,效果显著。东张区放鸭3363头次,2613亩水稻不施农药而蝽蟓危害基本控制。1972年,海口公社农技站试验人工饲养、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成功。1977年共饲放蜂种1283万头,1826亩次,对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控制达85%以上。

1975年开展自然天敌的人工利用。如阳下、新局、东阁、佳乐等地都在较大面积上放鸭治虫,以及蜘蛛、黑肩绿育蝽、宽蝇蝽、黑蚂蚁的人工助遇,使水稻飞虱的危害大大减轻,农药防治成本明显下降。

利用抗生菌,以菌治虫治病,始于70年代。井岗霉素,是每年用于防治纹枯病唯一的特效生物农药。杀螟杆菌于1972年开始使用,对水稻螟虫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达93.7~100%。此外,还有鲁保一号、春日霉素(即加收米)等的推广使用,都取得很好效果。

三、化学防治

50年代以前,化学防治以植物性、无机类农药为主,如石灰、硫磺、茶籽饼、鱼藤精及少量砒霜。1954年,开始少量使用有机化学农药。同年,全县初用“六六六”粉700公斤,1955年滴滴涕年用量100公斤。至1957年,两种农药年用量为33.8吨(其中滴滴涕800公斤)。50年代末开始,全县化学农药用量急剧增加。1959~1962年,年用量200吨左右;1963~1969年,年用量625~951吨;1970~1979年,年用量1521~2430吨;1980~1983年,年用量高达3040~4032吨。1984年以后,由于有机氯农药控制使用,全县化学农药年用量接近70年代水平(3000吨以下)。1988年,使用农药为1833.3吨。

福清县常年使用的化学农药,不仅数量大,而且品种多,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共90多个品种,常用的69种。60年代有机氯农药约占全部使用农药的一半以上,70年代则以有机磷为主。1984年全县“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停止供应,有机磷年用量占80%以上。1985年以后,新一代除虫菊类农药用量日增,在果树等经济作物上广泛使用。

1965年,县内首次在瑞亭、音西试验用敌稗、五氯酚钠、二甲四氯等防除水田杂草,除草效果达55.4~83.6%。1969年,该试验成果在东阁和海口两个农场示范,除草效果达90%以上。化学除草亩增稻谷37.5~166公斤,节省4~6个工日。1972年除草醚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使用面积达5万余亩,1974年以后全县每年除草醚用量达72.25~261.1吨,化学除草面积达20万亩以上。除草对象也从水田向旱地,包括麦、花生、大豆、甘蔗、果园推广。

伴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器械也不断改进更新。50年代以前用的多为土法制造的简单器械、如“大木梳”、“竹耙”以及木桶、粪勺等。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单管、筒式气压喷雾器、手摇喷粉筒、撒粉袋等。60年代,生产水平提高,出现高压手摇背负式喷雾器,工效成倍提高。70年代初,塑料部件替代金属部件,重量减轻,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背负式高压喷雾器在全县普及使用,年供货量从1000多架增加到4000多架。1982年多达7657架,1988年全县有手动喷雾器4.17万部。

60年代初,县内引进少量日产1.6马力机动喷雾器,开始了植保机械从人力操作向机动操作的转折。1982年国产机动18型弥雾喷粉机在县内推广。全县19个公社、4个农场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承包”、机动“代喷”,一般提高工效6~20倍,成本下降了2/3~4/5。至1988年,全县拥有东方红、泰山等型号机动喷粉喷雾机347台,840千瓦。

四、检疫

1983年以前,福清曾进行多次检疫对象普查(如1958年甘薯检疫普查,1964年稻、麦、薯检疫普查,1977年甘薯瘟病普查以及1979年全面检疫普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防治措施。但由于缺乏行政手段保证,成效甚微,且传进一些新的病虫害如甘薯蔓割病、疮痂病、丛枝病等。1983年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县内开始从根本上扭转以往检疫把关不严,徒流形式的局面。根据《条例》,全县已于1983年和1986年对稻、麦、薯、柑桔进行两次严格的产地检疫,县植保站配备专职检疫人员,成为在本县唯一代表国家,行使农业植物检疫的权力机关。检疫工作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7 21:43 , Processed in 0.05100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