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市志1988版:卷四 农业 / 第三章 农作物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09: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884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三章 农作物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1949年,全县水稻种植30.11万亩,占粮食播种68.29万亩的44.08%。总产量达3.3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8.81万吨的43.5%。1964年,推广改高杆为矮杆,单季改双季稻6800亩,农改田346亩,间作稻改连作稻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达34.31万亩,比1949年扩大4.2万亩。亩产从1949年112.5公斤增至218.5公斤,增长95.1%。1975年以后,又推行杂交水稻,单产又一次新的飞跃。1986年早稻22.04万亩,亩产366公斤,比1978年的315公斤增16%。晚稻254585亩,亩产251公斤,比1978年亩增7.5公斤,增长3.1%。合计早晚稻、中稻总产量达13.55万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21.41万吨的63.3%。198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计44.18万亩(含早、中、晚稻),总产量15.1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26.05万吨的58.1%。

二、甘薯

福清县栽培甘薯(俗称地瓜)已有390多年的历史。据《金薯传习录》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华人陈振龙(长乐人)自吕宋(今菲律宾)将甘薯经水路引入福建福州种植成功,随之推广各地。甘薯是福清县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多分布于高山、东瀚、三山、沙埔、龙田、港头、江镜、江阴、城头等沿海乡镇,是沿海人民的主粮。

1949年,全县种植甘薯20.05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26.3%;亩产193.5公斤;总产量3.88万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43.8%。1955年,推广余大千万斤薯栽培经验,产量有回升,当年鲜薯亩产万斤的有56.1亩,1956年又推广万斤薯5.8万亩,占全县甘薯面积的25%。1957~1958年,全县掀起学习万斤薯栽培经验的高潮。1958年,甘薯空前丰收,全县早晚薯24.56万亩,总产达6.05万吨,比1951年增58.2%;亩产246公斤,比1951年增41.34%。1978年,全县早晚薯种植23.87万亩,平均亩产305.5公斤,总产量7.3万吨。亩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58.9%、81.47%。1985年,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多以稻谷为主食,以甘薯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甘薯面积减少到19.20万亩,占全县粮豆播种面积的23.31%,亩产仍达306公斤,总产达6.35万吨,占当年粮豆总产量的26.63%。单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58.13%、45.99%。1988年,甘薯种植面积21.06万亩,总产6.57万吨,亩产为312公斤。

甘薯是高产作物之一。1953年龙田镇东营村余大干,首创1.16亩甘薯亩产6250公斤的纪录,成为福建省万斤鲜薯的发源地。甘薯单株产量潜力也很大。1954年,龙田地区出现一株甘薯鲜重27.3公斤。1974~1975年,余大干进行挖大穴,施大肥,三叉苗扦插,单株结薯32个,鲜薯总重73.75公斤。1978年,新厝公社界下大队,用“汕薯701”、“东方红2号”等品种,分别单株鲜薯重74.35公斤和50.5公斤。

三、麦类

以大、小麦为主。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少量种植裸麦,现基本绝迹。

福清县小麦起源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除山区外,全县都有种植的习惯。

1949年,大小麦17.38万亩,总产量9560吨,亩产55公斤。其中小麦11.02万亩,总产6775吨,亩产55.5公斤,大麦63560亩,总产3400吨,亩产53.5公斤。1956年,种植大、小麦19.21万亩,其中小麦11.42万亩,亩产90公斤,大麦77289亩,亩产79公斤。除1959年面积有所下降外,其后逐年有所增加。1988年,大、小麦面积达26.11万亩,平均亩产139公斤,总产达3.67万吨,占全年粮豆总产量的13.9%。

四、豆类

福清县以种大豆为主。大豆古名菽,又称黄豆、白豆、白豆仔。自1949~1962年的14年间,全县种植大豆104.82万亩,平均每年种植74869亩。种植面积最大的1954年达91461亩,平均亩产48公斤,总产4395.15吨。7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压缩春大豆,扩种早稻和甘薯。同时由于春大豆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收入低,面积有较大幅度下降。80年代以来,改革大豆耕作制度,调整布局,推广春大豆翻秋,扩大间、套种和种植田埂豆等办法增产大豆。1983年种植春大豆25666亩,亩产62公斤;种秋大豆9603亩,亩产91公斤。1988年,全县种植春、秋大豆35943亩,亩产85公斤,总产量达3043吨。

五、杂粮

包括高梁、玉米、绿豆、豇豆、豌豆、蚕豆、马铃薯、芋头等,是本县人民喜爱的传统食粮,年种植面积4~5万亩。

玉米 1979年前,只有零星种植。1980年,开始从北方引进杂交玉米。1986年,高山、港头等7个乡镇分别在早薯上套种玉米165亩,亩产125公斤。秋玉米扩大到20个乡镇,种植637亩,虽受秋旱,亩产仍达到165公斤,高的达283公斤。1988年,种植1580亩,亩产202.5公斤。玉米具有耐旱力强、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春播80~90天、秋播70~85天)的优点,可利用田边角种植,亦可与甘薯、花生等旱作物间作,在沿海旱地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高梁 民国时期,沿海乡镇农民就有利用房前屋后空间地以及薯苗、菜地零星种植和套种高梁的习惯。逢年过节制成高梁□等佳品。1972年,从山东省引进杂交高梁,并在东阁、海口等农场制种,产量很高。但由于食味差又未进行深加工,所以仅种二、三年便停种。

小米 50~60年代,沿海乡镇利用花生畦上混播小米。主要品种有狗尾,但对花生有影响,产量也不高,今已少见。

蚕豆 是沿海农民的重要杂粮,可与薯粉混合制粉条,品种有阔白、小粒种等。“霜降”前后,利用甘薯畦边套种或晚稻收割后整畦播种,产量很高,亩产达250~300公斤,稿杆还可返田,每年播种面积保持3~4万亩。

豌豆 沿海种植较多,可作粮食,稿杆作绿肥。每年种植数千亩,品种有白花和红花豌豆,一般亩产50~75公斤。近年来城镇郊区引种软荚豌豆,其青荚是高级蔬菜。

第二节 油料作物

一、花生

福清县是全省花生重点产区,每年种植面积保持9~11万亩。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的有高山、沙埔、三山、龙田、江镜、港头、江阴等7个乡镇。从1950~1983年的34年间,共种植花生352.05万亩,平均每年种植10.35万亩,种植最小的1983年为88486亩;全县平均年产1.01万吨,年产超过1.25万吨的年份有1958年(1.54万吨)、1963年(1.37万吨)、1967年(1.45万吨)、1969年(1.33万吨)、1974年(1.34万吨)、1977年(1.37万吨)和1985年(1.54万吨);单产最高是1967年和1985年,分别为147公斤和148.5公斤。小面积单产最高的是1958年东瀚乡海亮村种植的港头企花生1亩,亩产411.5公斤;1981年,林枝兴在同地种植白沙1016亩,亩产411.8公斤;1983年林枝兴又选用海花一号种植0.5亩,亩产465.3公斤,创全省高产纪录。1988年,全县种植花生10.76万亩,亩产129公斤,总产为13918吨。

二、油菜

共和国成立后,油菜生产发展很快,从平原到山区以至沿海部分乡镇均有种植。全县年平均种植1万亩左右,面积最小的1962年,为3825亩。1972年扩大到28718亩,亩产30.5公斤,低于全国平均50公斤的水平。1982年,面积仍保持28075亩,亩产67.5公斤,总产达1893.85吨,创历史最好水平,与1949年比,分别增产31%与46.5%。1988年,全县种植油菜13237亩,亩产58公斤,总产达772吨。

三、芝麻

芝麻又称油麻、脂麻、胡麻、洋麻,原产非洲。50年代,福清县种植芝麻的面很小,未列入统计之内。60年代,沿海龙田、港头、高山等地,利用农地花生收成后种植芝麻。1964年全县种植57亩,亩产30公斤。1978年种植337亩,亩产25.5公斤。芝麻可分春播和秋播两种,喜欢排水方便、疏松的沙质土,采用撒播,亩基本苗2万株。

四、蓖麻

蓖麻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多种植在房前屋后、路旁、沟边空隙地。品种有大粒种和小粒种,以色泽分有红蓖麻和白蓖麻二种。大粒种千粒重300克左右,耐寒力差,掌握地温稳定在12℃播种;小粒种千粒重150克左右,耐寒,可在地温稳定8℃播种。一般株行距0.8~1米,每亩种植800株,从现蕾到成熟需要40~50天。

第三节 经济作物

一、甘蔗

甘蔗分为糖蔗和果蔗两种,福清县以糖蔗为主。1949年,仅在城关、音西、阳下、宏路等乡镇部分种植。全县共种蔗800亩,亩产1928.5公斤,总产1542.85吨。县糖厂建成后,1956年甘蔗发展到4782亩,亩产2898公斤,总产1.39万吨。1978年扩大到11142亩,亩产4305.5公斤,总产4.75万吨。清华糖厂建成后,甘蔗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17个乡镇、4个农场种植甘蔗。1984年,甘蔗扩大到63254亩,亩产5058公斤,总产31.99万吨。甘蔗生产潜力很大,各地涌现不少高产典型,如阳下公社阳下大队,从1976年种植甘蔗78亩至1982年发展到512亩,亩产从2.5吨提高到5.9吨,最高的有1.02亩,亩产达12.06吨。1979年,音西大队25队1.19亩,亩产14.89吨。其中0.89亩,亩产15.45吨,创本县甘蔗单产最高纪录。1988年,全县种植甘蔗56640亩,亩产3656公斤,总产20.71万吨。

二、麻类

番麻 以龙舌兰麻为主,有阔叶和窄叶二种,具有耐旱、耐瘦、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等特点。多分布在丘陵山地、沟边、园埂和房前屋后。50年代多利用龙舌兰做篱笆、割叶打绳或晒干当燃料,加工提炼皂素出口。60年代后,发展打绳、制袋、编织等用途。1965年全县种植15135亩,总产218.45吨。1973~1978年共种植19037亩,平均年产287.35吨,亩产90公斤。

萱麻 是一种纤维细长优质麻类,再生力强,一年栽,二年收,亩产50公斤左右。品种有黑皮兜和芦竹青二种,用种子与切芽分株繁殖。共和国成立前后,多用作衣线(鞋线)、织夏布之用。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现在种植萱麻很少。

黄麻 在东张、一都、音西等乡种植较多,年种植面积300~1000亩。1963年种植1630亩,亩产101公斤。1978年种植626亩,亩产277公斤,总产204.8吨,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全县仅东张镇种植20亩,亩产300公斤,总产6吨。

三、生姜

生姜俗称姜母、指姜,产量高,一般亩产2~2.5吨,高的达3吨以上。一都乡张国智于1984年种生姜0.98亩,亩收2.95吨,收入1660元,除成本外,纯收入1466元。故当地民间有“种姜养羊发财致富没人白(知道)”的说法。

东张、一都、镜洋一带种植较多,姜种有红芽姜、黄指姜,性喜阴凉、湿润,宜于土层肥厚、易灌易排的土地种植。

四、花卉

福清栽培花卉,有月季花、菊花、茶花、桂花等。但在旧社会只能供少数上层人物享用。共和国建立后,花卉陈设日益大众化,但在十年动乱中,栽花养鸟美化生活,被当作“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批判,花卉生产受到摧残和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立花果场(圃)、专业户。龙田镇东山村徐忠花1984年建立花圃1.5亩,产品推销至河北等20多个省、市,纯收入达2.5万元。

第四节 果茶

一、水果

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开展互助合作,桃、李、梨面积大量增加。1959年,“大炼钢铁”,为了应付炼铁燃料问题,全县各地大砍果树充当燃料,严重摧残水果生产。到70年代,还没有得到恢复。据调查,1949年,全县种植荔枝面积421亩,年产量41吨。1978年总产41.95吨,比1949年只增加0.95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果生产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自1980~1987年,新植各种果树4万亩,占全县果树总面积6万亩的66%。新发展的果树具有面积大、质量好、连片成林等特点。1987年,全县连片30亩以上的有300多片,百亩以上的有57片,300亩以上的有10多片,千亩以上的果带有八片。宏路镇太城有千亩枇杷果带;阳下乡自圣帝桥直至玉岭山柑桔、枇杷果带有2000亩;音西乡龙东至海口镇牛宅荔枝果带千亩;霞楼至下溪柑桔带2000多亩。此外,还有音西可洛溪、东张镇焦溪为中心的柑桔千亩片,渔溪镇上张村直至新厝乡蒜岭村龙眼果带2000亩等。1988年,全县水果年末实有面积50915亩,总产达5318.7吨,比1979年的2037.9吨增长1.6倍。

(一)品种

县内果树优良品种资源丰富。龙眼有30多个品系,其中有适合鲜吃的黄本仔、乌奇仔、红核仔、冰糖本、八月白、竹脚本等;有适宜焙干加工的杨厝本、大鼻龙、生祠本、墓亭本等;有早熟品种处暑本,处暑成熟上市,有晚品种九月乌,农历九月成熟,有稀有良种单株上迳荔枝本,还有新引进的泉州本、福眼等。荔枝以下番枝为主,有10几个优良品种,其中有东刘一号、东刘四号、东刘七号、隆中大树等。枇杷品种资源也很丰富。1981年和1985年,县举行两次品质鉴评,评选出25个优良单株,有1979年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的太城四号,还有太城五号。七号、十二号、十六号、皮院一号等良种。1987年,福州市枇杷品质鉴评,本县融白十四号、皮院一号、东南、太城五号,获得第一名至第四名。此外,桃的良种也较多,有玉露水蜜,白凤,融早一号等。

(二)育苗

多数采用播种培育实生苗,龙眼、荔枝少数应用营养枝环剥包土生根分株法——高压育苗法。桃、李小苗嫁接技术早有沿用。70年代,柑桔、枇杷采用小苗嫁接获得发展。荔枝小苗嫁接自1984年开始试验之后,成活率逐渐提高,由1984年29%,至1987年达71.5%。同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上。1987年出圃苗4800多株,分别在音西乡音西村、龙东村、东刘村,阳下乡阳下村、漈头村,城关镇下坝果场等地种植,成活率均在95%以上,其生长量大大超过高压苗。龙眼小苗嫁接,1980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1985年在渔溪镇上张村、新厝乡蒜岭村建圃进行大面积小苗嫁接,1987年出圃小苗嫁接的龙眼苗木2万多株。

1985年之后,县农业部门建立3个良种苗圃场。枇杷苗木以太城农场为基地,重点繁育太城四号,至1987年底,已出圃苗木20万株;下番枝以音西乡东刘果场为育苗基地,培育小苗嫁接和高压苗木5万多株;龙眼以渔溪镇上张村为基地,培育合格的嫁接苗4万多株。3个苗木基地的建立,为全县果树实现良种化、自给化作出重大贡献。

(三)地方名果

太城四号枇杷 是由福清县太城农场、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和原莆田地区农业局共同协作,从太城农场实生枇杷树中选育出来的中熟型枇杷良种。1979年,太城四号荣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0年生实生树,连续4年单株产量达30~50公斤。单果重40~50克,果质优,甜酸适口,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占10~11%,含糖量8.31%,含酸量0.49%,维生素丙7.3毫克/100毫升,果肉细嫩,纤维少,极宜鲜食;单核率72.6%,每粒果平均果核1.4粒以下。果肉特厚,平均厚1.2~1.25厘米,可食率74.1~79.77%。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召开的枇杷鲜果感官鉴评会议,评定名列第一。自1982年以来,县依托太城农场培育太城四号苗木。1984年春,太城农场新植太四枇杷7000株,150亩。1987年4月17日召开鉴评会,经实地测产,平均单株产量3.88公斤。1988年春,太城农场累计出圃苗木20多万株,本县种植18万株,其余支援兄弟县。

下番荔枝 是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在本县气候条件作用下,发生变异后形成的晚熟荔枝品种。正常的年份,成熟期在8月上旬,比当地荔枝迟熟7~15天。具有容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运等特点,是罐藏、鲜食兼优的晚熟优质荔枝品种。1987年,全县共有荔枝2894亩,56080株。其中下番枝2289亩,45790株,占荔枝总面积79%。并出现连片百亩种植地——音西乡龙东村和音西村南垱自然村。此外,阳下、宏路、镜洋、渔溪、新厝、城头、江镜等乡镇也都有种植下番荔枝。

九月乌龙眼 是从实生龙眼中经过不断栽培,筛选出来的晚熟龙眼品种。正常年份成熟期在农历九月(阳历10月上旬),比其他品种迟熟10~15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强,丰产性好的特点。新厝、渔溪、上迳、音西等乡镇部分村庄都保持有若干单株,全县计有100多株。1986年开始重视发展九月乌。依托渔溪镇上张村龙眼苗圃场小苗嫁接,1987年新植龙眼100多亩。新厝乡蒜岭村华侨陈先生出资办龙眼场,1987年新植龙眼500亩。渔溪镇南升村,村与户联办龙眼果场300亩。还有阳下乡北林村、下坝村、后坂村等办百亩龙眼果场。全县已掀起种龙眼热潮。“七五”计划,1990年内发展龙眼5000亩,重点品种即九月乌。

柑桔 60年代,开始试种柑桔,在南岭乡吉岚村搞试验示范柑桔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柑桔生产迅速发展,面积大上,产量猛增,成为本县果品产量最多的品种。现在柑桔品种齐全,有甜橙、齐橙、黑橙、夏橙、福桔、汕头桔、蜜桔等。1988年,实有面积达15903亩,总产1883.6吨。

二、茶叶

东张镇南湖村种茶历史最早,据查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多数属间作茶园,家家户户都有种茶制茶的习惯。1949年全村茶园面积30亩,年产烘青绿茶约1250公斤,系手工制茶。1959年该村由安溪县调进1000公斤茶籽,采用单行条播。1964年又派人到安溪学习短穗扦插新技术,同时福州花茶厂也派老师傅到现场技术指导,由于短穗育苗成功,每年可提供扦插苗60万株以上,促进了全县茶叶生产的发层。

1964~1969年,福清县先后创办东张濑底茶果场、金芝茶场,一都峨湖茶场,音西公社的云中、音西、马山、瑶峰、莲花池等茶场,阳下公社的新局、北林、上街、作坊等茶场,海口公社的牛宅、岑兜茶场,渔溪碧峰场,新厝漆林茶场,太城农场五一茶场等。1969年茶园面积总计3568亩,茶叶产量8.4吨。1970年后茶叶生产持续发展,全县有65个场队先后兴办茶场。1980年,茶园面积达到13688亩,可采面积5506亩,年产茶64.9吨。全县茶区分布11个公社,其中东张、音西、阳下3个公社,茶园面积3339亩,占全县可采茶园总面积60%,年产量53.85吨,占全县产量83%。1980年以来,先后在东张茶场和音西茶场建立高标准高质量茶园700亩,1987年产茶60吨,亩产茶近100公斤。音西茶场有4.5亩四年生茶园,平均亩产202.5公斤,创全县最高产量的纪录。

1984年,茶叶由二类物资降为三类物资,国家派购转为自由产销。一度出现茶叶无人收购现象,致使下半年多数茶场夏秋茶停采,茶叶产量由1983年106.55吨下降到65.8吨。全县茶园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的有3190亩,幼龄茶园几乎全部抛荒。1988年,全县有国营茶场1个、乡镇办茶场7个、村办或联办茶场31个,茶园总面积8884亩,实际产量158.4吨。

(一)茶叶品种

福清县茶叶地方品种为菜茶。60年代中期,引进福鼎大白、福鼎大毫、政和大白、福安大白、梅占、毛蟹等品种。1977年从省茶科所引进福云6号、7号、8号,1979年又引进福云591、595号及白云1号、早逢春、迎春等良种。1987年向安溪引进观音、本山、黄旦等乌龙茶品种11万株,全县有茶树良种17个,种植面积达3500亩。此外,在省茶科所支持下,在东张茶树良种场引进370个全国茶树资源品种(品系),并建立150亩的高标准茶树良种繁殖基地。

1984年调整茶类结构,引进乌龙茶及红茶设备,生产的茶有三大类:

绿茶 烘青绿茶年产量81吨,此外还生产炒青绿茶2.5吨。

红茶 主产品为功夫红茶,主产地东张茶树良种场,年产量32.5吨。

乌龙茶(青茶类) 主产地渔溪碧峰茶场、太城五一茶场,年产量22.5吨。

1981~1988年,每年全省绿毛茶审评中,东张茶树场、音西茶场、瑶峰茶场、马山茶场选送的茶样在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自1984年始,零星种植茉莉花,至1988年全县已有茉莉花面积152亩,总产29.4吨,亩产193公斤。

(二)优质茶叶

1981年,东张和音西茶场选送福云七号茶样参加全省毛茶审评(由省农业厅主持)。东张茶场的福云七号,获得全省毛茶审评一等奖,音西茶场福云七号获得全省毛茶审评二等奖。

1982年,东张茶场选送福安大白、福丁大毫两个样品参加全省毛茶样审评。福安大白获全省大绿第一名,福丁大毫获第五名。同年,选送音西茶场福云七号毛茶及马山茶场的政大、安大等3个样品参加莆田地区毛茶鉴评,均获优胜奖。

1983年,东张茶场福云七号获全省大绿中第一名,福丁大毫获第二名。

1986年,音西茶场福云六号获福州市第一名,东张茶场福云六号、瑶峰茶场福云七号并列全市第二名。1987年,瑶峰茶场福云七号、菜茶两个样品,分别获得福州市第一、二名。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8 08:02 , Processed in 0.054618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