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楼市杂谈] 街上藏着老福清的秘密,福清人不一定知道

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10-16 0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8745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ll4fos5t3t310336.jpg

ll4fos5t3t310336.jpg

传说福清有7街36巷,这条街并不属于其中。
  它住着福清最古老的“居民”,
  它有着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城市生活,
  它质朴的外表下,
  是福清人从古至今,繁衍生息的真实写照。

syzre2cbzw210337.png

syzre2cbzw210337.png

  最老的“居民”

mnfafx5j11x10338.jpg

mnfafx5j11x10338.jpg

宋井
  建于1008年,至今已经超过一千年了。淡赭色的花岗岩建成,为六角形,斑驳的井圈已经看不出最初的颜色。宋井深达10米,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里的人们都还在使用宋井的井水。

ur5nxsfbrld10339.jpg

ur5nxsfbrld10339.jpg

  黄阁重纶
  建于明朝崇祯元年,也就是1628年。相传是明朝宰相叶向高的后人为彰显叶向高两度入阁担任首辅的殊荣而建的。黄阁重纶仿木而建,坊高10米,是楼阁式的重檐四坡顶建筑。
  在福清,无人不知黄阁重纶的大名。但这四个大字的念法,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一个谜。有人叫它黄阁重纶(guan),有人叫它黄阁重纶(lun),更多的老百姓亲切地叫它“坊”(第一音)。这是一个小趣闻,不过却体现了福清老百姓对黄阁重纶的喜爱。

iifug30elfs10340.jpg

iifug30elfs10340.jpg

  瑞云塔
  瑞云塔始建于明万历34年,相传是叶向高的儿子叶成学当年在福清担任符丞时,和当时的知县一起募集资金,并聘请了当时的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最终历时9年建成的。传说在瑞云塔刚刚动工的时候,有五色云团从太保山上飘到塔的上空,霞光辉映,非常漂亮,因此在塔建成后就起名为瑞云塔。

zbet4lss2t010341.jpg

zbet4lss2t010341.jpg

  龙首桥
  建于宋天圣五年,即1027年。龙首桥经过1958年、1980年的两次修缮改建后,成为现在的十孔桥。因为是龙江上游的第一座古桥,故名龙首。
  古时传说每年元宵节来走一趟龙首桥可以保佑全家平安吉利,所以龙首桥又被称为“利桥”。
  后来,就演变成这一带都统称利桥。到了1995年,这条街正式命名为利桥街。
隔着时空,透过这些善存的古迹,            
  悄悄触摸古时福清的吉光片羽。
  古老和现代
  几十年当中,利桥街变化最大的,是道路。
  一开始,利桥街只有一条12米宽的土路供人车行走,
  八十年代的时候,变成石板路,到了90年代,随着房地产开发变成了水泥路。
  宋井巷

mrbazwiew5w10342.jpg

mrbazwiew5w10342.jpg

  在宋井的旁边,有一条小巷子,叫宋井巷,这是后人给巷子起的名字。宋井巷保留了利桥街唯一的一条石板路,长约300米,和利桥街没改造前的石板路,是同时期建造的。

jwcjzrgqggb10343.jpg

jwcjzrgqggb10343.jpg

  走在宋井巷里,
  身后的车马喧嚣渐行渐远,
  仿佛两个世界。
  宋井巷的形成时间究竟在几时?住在这里的老居民也没能说出个准确时间。巷子两边的房子大多建于解放后,老居民搬走后,这里成了外来人员的聚居地。
  利桥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筑年代多。
  从解放前到九十年代的房子,只有利桥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每个时期的老建筑。
  走在利桥街上,四下看看两边的建筑,每一栋略显沧桑的房子里面,或许都有一个值得一说的故事。

0v0diz4izrm10344.jpg

0v0diz4izrm10344.jpg

  由于位置较偏,利桥街一直都不是繁华之处,反而集中了像修表店、弹棉花店、修鞋店等小众商店。在2000年前后,利桥街开始出现一股专卖仿制鞋的热潮,大大小小的廉价鞋店一时间满街都是,有不少还是外地人经营。
  古老和现代看似冲突,却又巧妙融合,
  这样的组合让看似简陋的利桥街
  多了许多令人回味的地方。
  人民公园

mpmbc3305pm10345.jpg

mpmbc3305pm10345.jpg

  1957年,福清当时计划修建一座大型公园,名字都取好了,叫人民公园。
  当时筹建的人民公园,计划将黄阁重纶、瑞云塔等古迹一并纳入到公园内,统一管理维护。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建设人民公园的计划没能完成。如今,人们只能通过这座残留的公园大门来遥想那个未能实现的公园梦。

ly4ddg2ywv510346.jpg

ly4ddg2ywv510346.jpg

  现存的人民公园大门高10米,呈立柱式风格,两侧分别有两个侧门。大门庄严肃穆的感觉犹在,但依然难挡岁月的无情,大门墙体斑驳脱落,两个侧门甚至被人加盖成了土房。

1f0slyln4or10347.jpg

1f0slyln4or10347.jpg

  园内,几只母鸡悠闲散步。
  公共澡堂:
  在人民公园大门旧址的旁边,是一排80年代建起的房子,在五六十年代,这里曾经是一片公共澡堂。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住房拥挤,洗个干净澡都是一件难事。公共澡堂出现以后,利桥一带的居民开始选择去澡堂洗澡。由于需求量大,利桥街上的公共澡堂一度开到了五六家。
  荷园的故事

tgn0ngkfq5z10348.jpg

tgn0ngkfq5z10348.jpg

  利桥街的街头有一座别墅。
  1932年,印尼华侨周昌隆在这里建了园里的第一座建筑物。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取其名字中的“荷”字,将别墅命名为“荷园”。荷园占地3300平方米,园内有三栋别墅,西式建筑风格。

gth3fvbdeo110349.jpg

gth3fvbdeo110349.jpg

  这栋别墅为单层建筑,一共有9个房间,另有一个大厅。曾经是非常漂亮的宅子,但随着家族成员纷纷去往海外,洋房就渐渐如花般凋蔽了。很多年里,荷园的这栋别墅被租给商户用作仓库。

keq245egpf010350.jpg

keq245egpf010350.jpg

  红砖砌成的外墙,依然色泽鲜艳,
  不过房子的内里已是破旧。
  和这座洋房同样命运的还有靠街边的这座两层别墅,同样被出租给商户,由于维护不周,别墅的屋檐、窗户等地方都已损坏。

c00pghta4gj10351.jpg

c00pghta4gj10351.jpg

y20crrmkkyg10352.jpg

y20crrmkkyg10352.jpg

  六扇亭
  荷园内唯一还有人居住的是这栋名为六扇亭的别墅,建于1948年。一楼闲置,二楼是三室一厅的格局,屋内的装饰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

12hxx51kary10353.jpg

12hxx51kary10353.jpg

znqbzvo3smt10354.jpg

znqbzvo3smt10354.jpg

ncq2snstwsj10355.jpg

ncq2snstwsj10355.jpg

  荷叶窗、雕花护栏……许多建筑细节依然被完好保留, 60多年楼龄的老别墅,看得出得到了主人的精心呵护,包括园内的几株大树,如今也依然挺拔。


  和旁边的高楼大厦相比,
  荷园显得安静、沉默,
  红砖黑瓦间,浓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集大庄的故事

  早在明末清初,在南洋的福清华侨就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寄回家乡赡养家属。一开始只是把钱托付给认识的归侨或者水客解送侨汇。清光绪年间,福州地区首开侨汇庄,南洋华侨在寄回家书的同时,附带寄款,侨汇庄亦被称为“侨批业”。

  根据《福州市志》记载,1904年,福清第一家侨汇庄福泰汇庄开办,至民国年间先后有侨
  汇庄30家。
  荷园有个“集大庄”

  民国年间,去印尼谋生的福清人很多,周昌隆也在早年间去了印尼,从卖布一步步做起,慢慢攒下了财富。民间汇兑需求旺盛,周昌隆看中商机,开办了集大汇兑庄。

  周昌隆一家合照
  集大庄创办于民国时期,侨汇业务主要面向印尼华侨。根据1953年县侨联会的一份调查估计,民国时期福清约有8万乡侨,其中印尼为主要侨居国,人数达到5万人。

  当时,集大庄在福州设有总部,随后周恭铨在福清开设集大庄分庄,负责福清地区的侨汇业务,地点就在荷园内。
  根据侨汇业的行规,无论汇款数额多少,收款人地址远近,集大庄一律派专人送到侨属手中。业务繁忙时,连周恭铨都要下乡派送。


  在荷园里,周昌隆的后人至今仍保留着集大庄当年的一些账本资料,翻开一本本昏黄的册页,也就翻开了当年集大庄的辉煌过往。
  福清县志记载,在解放前,像集大庄这样的侨汇庄多达14家。解放后继续营业的,集大庄仍占一席之地。在周恭铨的印象中,解放后的社会秩序相对较好,即使怀揣财物,也鲜少遇到匪徒抢劫。

  集大庄的侨汇业务一直做到了1958年。1958年,当时的福清县委对私营侨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22名私营侨汇业从业人员纳入中国银行管理,集大庄的5名伙计也在其中。

  随后,周恭铨去了香港,并定居香港。晚年的周恭铨不喜欢香港生活的密闭,选择回到故土福清颐养天年,荷园的“大隐隐于市”恰恰符合老人的心境。

  到了利桥街,
  想体会历史味道的市民朋友
  不妨去走走宋井巷,感受一番老巷子的安静古朴,
  或者可以到荷园一带,欣赏荷园内的西洋建筑,
  或许体会会更深一点。
  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将利桥装扮分外多彩。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陈盼兰原标题:这条街上藏着老福清的秘密,福清人不一定知道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7 17:39 , Processed in 0.068817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