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牛!周总理为福清音西村题词

番薯娃 发表于 2018-9-21 17: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1078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北学大寨,南学音西”。这句话在半个世纪前曾风靡全国。“音西精神”和“大寨精神”一样,成为当时鼓舞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神奇力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被“音西精神”所感动,特地为它题过词!

日前,记者收藏一套半个世纪前的珍贵挂图--《九年奋战,稳产高产》。这套挂图介绍原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怎样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农业稳产、高产的辉煌历程,为我们再现了“音西精神”的时代风貌。

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地处沿海丘陵地带。1965年,集体耕地只有4800多亩,人口却有5100多人,每人平均不到1亩地,是个地少人多的地方。

解放前,这里水利失修,十年九早;土地是红壤土,土层薄,肥力低,而且高低不平,支离破碎。一亩地一年平均种不到两熟,产量不到500斤。

解放后,音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产有了发展,生活有了提高,但直至1955年依旧是缺粮队,国家要供应他们20多万斤粮食。穷困面貌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变。

“则思变,要干,要革命!”音西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从1956年起,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大搞科学实验,实行合理轮栽复种,突现了农业稳产、高产。即使在1959-1961年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3年时期,音西大队的粮食等农产品还连年增产。

1963年,该大队参加华东地区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解放日报》随即发表了经验介绍。2月,周总理看了音西大队的材料后,亲笔题词:“轮作套种,因地制宜,三者关系,普遍适宜。”

同年秋,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提出“北学大寨,南学音西”,并指示福建省委要进一步总结音西经验。《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福清音西大队合理轮作增产经验》。不久,《自力更生勤俭创业的旗帜》一书出版。


同年,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向全省发出“学音西,赶音西,创造更多的音西”的号召。1965年,音西大队党总支书记陈德顺受国务院之邀,进京参观国庆观礼。

同年,音西大队事迹图片展在北京举办。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斗天绣地音西人》一书,使得音西大队的事迹走向全国,产生了广大的影响。

音西大队的成就显而易见。挂图的解说词说:“以1964年来讲,音西的水稻平均亩产1193斤,花生平均亩产375斤,分别比1955年增长近一倍;甘蔗平均亩产10600斤,比1955年增长近两倍。

由于生产大发展,社员生活提高了,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了。”

还说:“音西大队之所以能够取得稳产、高产,首先是他们有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党总支。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学毛主席著作,向社员讲读《愚公移山》,提高认识,鼓舞斗志。”

音西人民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首先解决水的问题。大兴水利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劳动。他们挑重担、拣重活,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开渠道,建水闸,修水坝,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程。

几年来,一共兴修了水渠、水坝、水闸等18处,安装了7台抽水机,引进东张水库的水,使全部土地能灌能排,旱涝无忧。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大力进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使音西土地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几年来,他们靠双手和双肩,搬走了25座山丘,填平了废弃无用的70多条沟渠和230多口池塘;挖掉了2000多条田埂,平整了3200多亩田地,把原来高低不平的4000多块土地整成了41块平坦、整齐的耕作片。

他们大战沙滩,把废地变良田;改造烂泥,使低产变高产;开发山坡,变荒山为果园。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开辟了一个耕新的天地。

水有了,土地的问题也解决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取得稳产、高产呢?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他们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

继承了当地水旱轮栽的优良传统,采取领导、技术人员、老农三结合的办法,百折不挠地进行科学实验,活学活用外地先进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水旱轮栽复种制度。

有关资料显示,水旱轮栽复种制度形成后,音西大队的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从解放初期的180%提高到1964年的291%;过去是一年不到两熟,现在是一年三熟,一亩地顶上了3亩地用,产量也大大提高了。

1964年,全大队共向国家交售粮食198万斤,平均每户1900斤。每个社员分配粮食586斤、现金87元。

挂图的解说词最后说:“音西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农业稳产、高产,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红旗下,不断革命,继续前进,夺取更大丰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页献。”

记者注意到,这套挂图为4开竖版,列入《农业靠大寨精神·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挂图(23)》,于1965年12月由农业部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1966年3月第4 次印刷,套红。总印数是83500套,每套定价是0.54元。

这套挂图历经半个世纪。虽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但那种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革命斗志,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福清人民,成为当时特有的“精神高峰”。

在如今建设“大福清”的伟大征程中,这种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套挂图可为音西街道日后创办有关史料馆或纪念馆提供重要的馆藏实物资料,因此弥足珍贵。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8 23:25 , Processed in 0.065390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