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配电箱上的生命安全键,记得每月按一次!

芋粿哥哥 发表于 2018-9-25 08: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4170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cdvdqpz2qnh5891.jpg

cdvdqpz2qnh5891.jpg

随着气温回升,天气会逐渐变得干燥闷热,家中需要用到很多电器,诸如电冰箱、电热水器、电风扇、空调等等。可是每年因为使用这些电器而造成的触电、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配电箱的“生命安全键”
很多人都不知道,配电箱上其实有一个“生命安全键”!这个按钮可是至关重要的,万万不能忘记!

y42dhy3nwsq5892.jpg

y42dhy3nwsq5892.jpg

这个按钮是配电箱里的漏电保护,它的作用就是检测我们家里是否发生漏电现象,如果发生漏电的话,配电箱就会自动断电,俗称跳闸。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漏电保护上标注了一行小字“每月按一次”。这个按钮被称为生命安全键,也叫保险键。

nmtb0nma3y25893.jpg

nmtb0nma3y25893.jpg

你的家里会经常无缘无故跳闸吗?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电表出了问题,其实这都是因为漏电保护检测到漏电,从而产生的保护措施。而这个“每月按一次”的按钮的作用,就是可以让我们养成定期检测的好习惯,检查漏电开关有没有正常工作。

graopfdetjr5894.jpg

graopfdetjr5894.jpg

当我们按下按钮时,电路就会自动模拟线路漏电,产生跳闸反应,这时就说明漏电保护功能是正常的,只需再按下开关就行。可要是按下后,断路器并没有跳闸,则说明漏电保护已经损坏,这时我们就要及时更换。

leq4ts1sltc5895.jpg

leq4ts1sltc5895.jpg

有很多尚且居住在老旧楼房的居民,相应的配电箱安装也有了一些年头,而且电器设备用久了,也会存在老化、失灵的隐患,那么检测漏保护就显得是十分关键了。
可能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漏电开关已经坏了,要是没出什么事还好,可要是家里发生了漏电走电的现象,漏电开关也不管用了,那这时候再后悔可就为时已晚了。

3n1c4z2yhvb5896.jpg

3n1c4z2yhvb5896.jpg

所以用电万万不要掉以轻心,从小隐患开始提防!
安全用电“八不要”
1、不要在雷雨天使用电器。
为了安全,在雷雨天气应该切断家里所有的电源和数据线。虽然居民住宅都配备了外部防雷装置, 但如果雷电击中远处的电源线或数据线,雷电流会沿着金属线路进入室内,这时外部防雷装置是不能防止沿线路进入室内的雷电流的。雷电几十万伏的高压,轻者损坏电器,重者起火,十分危险。
2、学会认识电源总开关。
确认家庭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去关断总电源。
3、不要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坚决不能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尤其是在通电状态下,更是要完全杜绝。
4、不要湿手触摸电器和电源。
要知道水是导电的,万万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用湿布擦拭电器。
5、不要虐待电源插头。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6、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以防两人同时触电。

nzoqxkfi1dt5897.jpg

nzoqxkfi1dt5897.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切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8、不要用其他金属丝替代保险丝。
因为金属丝的熔点不一样,很容易毁坏电器, 甚至造成火灾。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4-29 15:18 , Processed in 0.09806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