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福清中断35年的龙舟赛,将于6月18日在龙江利桥古街河段开赛!届时,将有28支代表队(24个镇街各一队,福清核电、京东方、长乐区、闽侯县各一队)举行200米的直道赛。这不仅是福清人民的大好事,也是福清恢复传统龙舟竞技的大喜事。
一
端午节作为福清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清晰地记录着福清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也积淀着千年古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等。多数人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怒跳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十分哀痛,纷纷涌到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流传至今,划龙舟已成为一种比赛,在端午节前后进行,先到终点者为胜。划龙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吸引大量游客,增加了旅游收入。
福清位于东南沿海,但长期缺水,没有发达的水系经常举办或举办大规模的龙舟比赛。但是作为传统的民俗与体育竞技项目,福清很早就有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以前,龙江中下游的玉塘、松潭二村都进行过小规模的龙舟赛。
端午节,在福清叫做“五日节”。福清人过端午节从农历初一到初五,连续五天,日日有节事。正如一首福清民谣所唱的:“初一当门葱,初二起家尨,初三煎面饼,初四曝午时,初五龙船扒起来。”
在福清,“龙舟”称“龙船”;“划龙船”叫“扒龙船”。这一天,各村都举行“扒龙船”活动。但由于河道淤积、围垦造田等原因,福清很多村庄丧失了“扒龙船”的自然条件,十分遗憾。
二
福清虽然没有大江大河进行“扒龙船”,却无法阻挡玉融儿女举行龙舟比赛的兴头,而且出手非凡、影响深远——
1988年是农历龙年。为了提升福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福建省政府决定于6月24日在东张水库举行“中国福建国际龙舟邀请赛”。参加邀请赛的代表队有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是12支龙舟劲旅:美国圣地亚哥队、美国纽约福州三山联谊会队、日本冲绳县队、英国林肯赛艇俱乐部队、澳大利亚维多亚洲队、香港深湾队、香港集友银行队、澳门队、福建队、广东鹤山队、上海队和福建福清队,参赛运动员有300多人。经过紧张角逐,美国圣地亚哥队、福建队、广东鹤山队分别获得冠亚季军,首次参赛的福清队获得第五名。参加活动的嘉宾有省领导程序、温秀山、陈明义等。此次活动共售出门票近3万张。
据了解,此次比赛是1949年至1988年在中国境内举行的规模最大的龙舟盛会,也是福清继1974年全国田径分区赛福清赛区之后最重要的一场赛事,还是福清县有史以来第一次担任东道主的国际体育赛事。主办方还特别印制了首日封一枚。该首日封由时任福清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严家梅设计。
顺便说一下此次邀请赛一件很“乌龙”的事,就是福耀玻璃总裁曹德旺将由他颁发的纪念奖的奖杯扔进东张水库,并指责主办方个别领导。此事,曹德旺在其自传《心若菩提》有详细的记载。
三
说起龙舟赛,不得不说起一个人。她就是绝色美人陈金凤。唐景福二年(893年),陈金凤出生于福唐县万安乡(今渔溪、上迳一带)。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被册封为闽王。当时陈金凤年方十八,善歌舞,通音律,被选为才人,得到百般宠幸。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立。王延翰被杀后,次子王延钧继立,国号“闽”。王延钧见陈金凤姿色超绝,封其为淑妃。清泰二年(935年)被立为王后。遗憾的是,陈金凤在一次宫廷争斗中被杀,一代佳人玉殒。
据《闽中摭闻》载:龙启元年(933年)端午节,王延钧在福州西湖观看龙舟赛。陈金凤来了兴致,当场作了两首《渔歌子·乐游曲》:“(一)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复红。波澹澹,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二)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王延钧大喜,令各乡于每年端午节出龙舟,唱这两首曲子来凑钱(称为“采莲”)。因此《乐游曲》又叫《采莲歌》。《乐游曲》以宫廷游乐为内容,是福州第一首有记载的“龙舟诗”。陈金凤故被誉为闽省第一位“巾帼词人”“王后词人”。《全唐五代词》《十国春秋》录有这两首曲子。




来源 文化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