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

告别!师大福清分校成为历史,新校名是……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6-20 2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732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你好!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有着40多年历史的“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翻开了新的篇章!今天,学校官方网站用喜庆的红色“官宣”,庆祝学校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wx_fmt=png

今年6月10日,教育部致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础上设置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函》教发函〔2019〕61号)。

函件指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标识码为4135014683,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发展规模为7000人。

?wx_fmt=png
教育部网站截图

6月19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刚刚举行了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一届毕业生也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这个校名下的最后一届本科毕业生。

今年9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就将迎来成立之后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图片源自学校网站

42年历史如今翻开崭新篇章

作为福清地区唯一一所本科类高校,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创办于1977年6月,最初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后更名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恢复和增设的4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建校初期,为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中学师资,还曾在福清、莆田、仙游、长乐、永泰、闽清等地开设分班。

因校址设在福清,1980年7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福清师范专科学校。

因省内行政区划的调整,1983年8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挂靠到福建师范大学,成为福建师大二部。

1984年6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基础上设置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wx_fmt=jpeg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前身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历史照片

?wx_fmt=png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作家格非等到访学校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现有五马山、石竹山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60多亩,新校区规划用地2119.74亩。

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200多人。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现有29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生培养点,4个硕士生联培项目,3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和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wx_fmt=jpeg
校园风光 图片源自学校网站

未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将搬迁至位于福清上迳镇白鸽山垦区的新校区,从学校官网透露的消息得知,新校区规划建设用地约2000亩。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工作。

未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将继续传承优良办学传统,聚焦地方、聚焦产业、聚焦内涵、聚焦特色、聚焦服务,突出“办精”“办特”“办活”,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赶超发展,争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13 09:11 , Processed in 0.058372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