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民间】好景致一路向北......(二)

梦想何先生 发表于 2024-5-26 17:5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80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清康熙四年(1665年),有一位退居归乡的官员,沐着五月的浅夏绿意,来到黄檗山。在桑池园纪游亭诗碑上,品读叶向高“黄檗道场古”的诗句。踏上宋僧妙湛所修的石拱桥,跨过石门溪寻迹览秀阁和桃花坞。之后,便来到叶向高组织营建的藏经阁,感受台山老人“此地皈依情不染,更于何处觅慈航?”的远意。然后,一路向北......

官媒这样报道

详见《福清侨乡报》

2024-5月-22日四版

磨石村里“永安境”

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锦嵩介绍说,

 

康熙四年(1665年)五月,施起元离开黄檗山和狮子岩后,曾来到位于磨石村的仙井岩,观摩叶向高摩崖题刻,并且步叶向高诗韵和诗,“登绝顶”题壁,摩崖石刻就在仙井岩山顶。

叶向高题刻--郭成辉摄

仙井岩黄梦麒题刻

.郭成辉摄.

2024年4月29日,“黄檗摩崖石刻田野调查”组一行走进镜洋仙井岩。镜洋镇副镇长林先锋和仙井岩樱花茶园的何昌伦先生带领相关人员来到山下的磨石村。在村委会,观看了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老画家黄迪杞的《仙井岩胜境》作品。随后,参观了该村一条狭窄的石板路。何昌伦说,这条古街就是残留的一段古驿道,村子里还存有几栋明清老宅。因为这里是古时候莆田、泉州、漳州等地通往福州和京城的必经之路,人来车往,这条道路上的石块被足迹、轮迹磨得光滑如镜,石头被磨得圆润发亮,“磨石”这个村名便由此而来。

尚存的磨石村古磴道

-郭成辉摄

 

在磨石村文化活动中心,有一块落款“黄定状元陵园管委会”送给磨石村的“源共根同”的匾额。何昌伦介绍说,磨石村几乎全村的人都姓黄,是从永泰县迁来的,而永泰是状元黄定的故乡,故有“源共根同”之说。在房屋门牌街头、街尾和官厅,一行人走进了“黄氏民居”和一处废弃的百年老号店铺,看到很多充满吉祥寓意的石砌纹样、石雕图案和木雕柱头、门窗,这些图案和木雕,昭示着磨石村的悠久历史和古民居的文化底蕴。

在磨石村村头,有一棵百年以上的奇特古榕,气根爬满了树下的一间石屋。所以这棵老榕树得名“屋形榕”“石门榕”“拱门榕”,1996年列入福清市重点保护名木。

磨石村古街北头门榕现状

-郭成辉摄 

树下乘凉的老人说,磨石村古称壶峰,这里是古代驿道的茶亭,南来北往的人到这儿都会停下来歇脚。从这里进山,翻过山去,就是闽侯界。榕树后身,是一座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壶山寺,毗邻壶山寺的是一间里社——永安境。永安境石门横梁上雕刻有“永安境”仨字,落款是“天启元年(1621年)孟春吉旦”。何昌伦说,我们之所以来到永安境这里,就是为了看对面的仙井岩,看仙井岩的林壑优美和挺拔俊秀。(二。待续)

 

来源: 郭成辉 福清民间 

2024-05-26 15:11 福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18 02:09 , Processed in 0.061872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