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9

【史海钩沉】那年那村那山——福清龙田积库村植树造林的点滴往事

 
梦想何先生 发表于 2024-6-8 12:5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496 2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史海钩沉

 

最近读到老领导王良平、刘明龙撰定的回忆文章《福清沿海镇村防护林建设和围垦情况回顾》,文中有一段说,“70年代沿海防护林以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为主要方向。1973年,……在龙高半岛推广营造田埂林,兼顾水土保护和群众薪柴需求,较为成功的有龙田的积库和港头的东光、东翁、梓园、前林等村”。

这些文字,不禁让我回忆起老家龙田镇积库村当年植树造林的那些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点点滴滴。

(一)

积库,古时别称“薛库”,位于龙田镇西部,下辖南亭、东头尾、苍底、北许、西坪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近7500人。

积库村域多为丘陵,坡度和缓。村西北有福庐山,与五丈深(西山寺前)、车鐤顶、大山漠、孔雀墓、鸡溜溜、病腿山、烟墩山、南华山、石叠石形成半月圈,起起伏伏,逶迤连绵。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旧时的积库山丘裸露,植被覆盖率低,仅有稀少的禾科草类。村里除了几株榕树、桑树、菩提枣,几乎没有大的树木。

土壤以红壤为主,广泛分布于山地、小丘,占到全村土地面积的80%以上。红壤中含大量的红色砂砾,有机质和水分少,肥力低。耕地多为旱地,极少水田,地表上层较薄,疏松多沙,土地贫瘠。

境内无河道,仅靠不多的池塘蓄水,地下水均属浅层,为贫水区。下雨时,雨水流天倒地;雨一停,很快就蒸发干了。东张水库只能灌溉南亭、东头尾、苍底、北许几个自然村的少量田地。因而,农作物只能靠天生长,丰欠难料,村民生活拮据。

(二)

由于草木稀少,那时农家的生活燃料主要靠庄稼收成后的秸秆(稻草、麦秸、豆秆)、蕃薯藤、花生藤、麦糠、谷壳,但往往不够当年所需,因此进入农闲时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还要到山野去“讨柴”“耙柴”,或者捡拾晒干的牛粪。

所谓“讨柴”,就是用锄头在山野或田埂锄草皮、挖草根,诸如根系发达的“牛母筋”“芙蓉甲”;而“耙柴”,则是用“竹耙梳”收集那些枯草败叶。总之,凡能够烧得着的东西,都可以当柴火。怎奈积库村童山霍霍,山野就象被剃了头似的——光秃秃的,连草根都常常被人挖的干干净净。甚至当年有人调侃“妇女出工时尿急都无处藏身”,可见那时积库缺柴状况的严重程度。

积库人过日子,一桩不可回避的要事,就是年前要备足过冬柴草。这时候,一般要到更远的渔溪、东张,甚至一都的大山里“割柴”。这种活劳动强度大。其时,乡里邀上几个熟悉的人,带了工具,租了“货车”,住到山里连续劳作五六天。到了回程那一天,家里妇女、孩子会带着点心在半路上“接车”。接的这种车叫“货车”,如今早已绝迹。它的车台是木质的,只有五六公分宽的轮子也是木的,轮子上钉了一层废弃的汽车轮胎,由于没有弹性,推起来很费力气。如果运气差碰上雨天,泥结路面泥泞不堪,那费劲费时的状况更是糟糕透了。

农家烧柴草其实很无奈,堆起来占地方,烧起来又是满屋烟雾弥漫。但若用“大柴”作燃料,情况就会好些。所谓“大柴”,一般都是来自东张、一都。山民将树木(一般为松木)锯成段,劈开,晒干,卖给山外的来客。龙田镇上的居民喜欢买“大柴”,占地少,火力猛,而农家往往因为缺钱烧不起。

(三)

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同时解决群众薪柴严重不足的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积库村干部开始发动各生产队社员植树造林。

大概到了每年春季的3月,村里都安排人手,出去买回一批台湾柳(即相思树)和木麻黄树苗,在指定的山头挖坑栽种,营造薪炭林。

木麻黄树种生长迅速,萌发力强。特别是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宜生长于丘陵地的红壤,也能适应酸性土;它的根系深广发达,具有耐干旱、抗风沙的特性。

台湾相思树适种于夏雨型、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同样能适应瘠薄的土壤和干旱的气候,在酸性土、沙质土和黏重的高岭土中均能生长。

(四)

社员们饱尝远赴山区“讨柴”“割柴”的艰辛,因而对响应上级关于植树造林的号召特别热情。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大家有的抱着树苗,有的挑着水桶、粪桶,有的肩扛洋镐、鹤嘴或锄头,兴高采烈地蜂拥上山。

笔者那时才十多岁,也有过多次前往五峰寺林场“耙柴梳草”受苦的经历,所以也踊跃加入植树行列。那热火朝天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只见漫山遍野红旗招展、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人们有的用洋镐挖“鱼鳞坑”,有的用锄头松土,有的给树苗培土,有的往坑里浇水,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社员们投工投劳,本以为从此有了盼头。遗憾的是,人们的热情并没有换来喜人的回报,由于经验不足、管护不力,这段时间栽种的一批树苗,成活率很低。

(五)

直到1973年,县上又一次发动全民植树造林。

这一次积库村种的基本都是木麻黄和黑松。社员们在公路两旁、田头园尾,尤其是在荒山野岭上,把“鱼鳞坑”挖得比以前更深更大,换上松软的土质,同时在初期管理上更加细心周到,这一批树苗成活率得到极大提高。

更为可喜的是,在“车鐤顶”到“铁耙梳”这一片山头栽种的龙眼树也都成活了,积库村有史以来有了果林。

社员们看着亲手栽种的树木一天天茁壮成长,笑在脸上,乐在心里。他们订立了乡规民约,制约村民滥砍盗伐和野外使用明火。由于谁都怕“吃四两米”“坐闸仔”(指坐牢),山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村民薪柴不足的难题逐步得到了缓解。

造林的成功,所形成的防护林,不但固土保水、挡风防沙,保护了农田和农作物,而且引来了飞禽走兽,促进了生态平衡和村貌改观。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企业家薛经官近年在“库底洋”、泉顺生态公园栽种的樟树,也已陆续成林,蔚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

日子像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半个世纪。积库村造林前的景象,令当下年轻人匪夷所思。

而今,当你漫步林间小路,空气中会闻到一丝丝淡淡的草木香,沁人心脾。春夏时令,当你登上高高的大漠山,天风振衣,环顾四野,摄入眼帘的是积库村各个郁郁葱葱的山头。若是秋冬季节,朔风过处,松涛滚滚,犹如千军万马奔突而来。在万绿丛中,一座座白墙红瓦的楼房鳞次栉比,更有数以百计的高楼拔地而起。

光影间,一幅气势恢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图跃然呈现,令人惊叹社会变革之潮流不可阻挡;一曲高亢激越的凯歌在世间悠然传唱,耳畔似乎还回响着伟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朽诗句。

作者:薛守维,福清市体改办原副主任

 

来源:知福清

2024-06-08 10:06 福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清香百合花 | 来自山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6-9 06:54:30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杨其平 | 来自日本
福清沿海植树造林的真实写照,解决了生活燃料需求,改造了生产生存环境。那年代的林业局长曾世均辛勤为国为民筹划功不可没,应青史留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4-10-9 08:54:35 来自手机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10-24 09:58 , Processed in 0.073281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