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叶向高文化(六):叶向高《蘧编》取名之探索

陈?? 发表于 2022-2-22 0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877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蘧编》是叶向高自己编写的年谱,逐年记述他的一生经历。明代晚期的官场腐败,民变和满族的叛离入寇,宦官专权和官僚间的分朋结党,在《蘧编》中均有较详细记述。其中许多事件,《明史》没有记载。因此,《福建通志》称《蘧编》“足以证国史”。 

福清邑人、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为何将自己编写的年谱取名《蘧编》,笔者之前苦思而不得其解。近期得到一些线索,现提出并就教于方家。

093715xhdx0q10qeqredkk.jpeg

春秋时卫国有个大臣叫蘧瑗,字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与孔子是好朋友。

有一次,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意思是说这位使者对蘧伯玉了解很深刻。
古代典籍记述了蘧伯玉的一个故事。“周卫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公使问之,果伯玉也。
用现代白话文翻译,这段故事讲的是周朝卫国有一个人叫蘧瑗,字伯玉,年纪五十的时候,知道四十九年来的过失。有一天晚上,蘧伯玉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王宫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蘧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王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礼,表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093715tzvvrwam6rcwafv0.png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听见王宫外有马车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自东往西走的,到了王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他就问夫人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蘧伯玉呢?”南子说:“蘧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正大,表里如一,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的。”卫灵公听后,赶紧派人前去查问,那人果然是蘧伯玉。

093715ubcjtxfxo5ftjoos.jpeg

《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有云:“(蘧伯玉)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 
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于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即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叶向高仰慕蘧伯玉,并决心学习蘧伯玉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的可贵品质,这似乎是叶向高把自己的年谱取名为《蘧编》的缘由。
当然,对叶向高《蘧编》取名的探讨,目前未能从史料中找到明确的说法,还只是“大胆的假设”,并不是直接证据。为此希望抛砖引玉,得到文史学界无可辩驳的有力证据。 



作者:魏名庆  来源:《叶向高文化雅集》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3 02:03 , Processed in 0.06867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