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叶向高文化(一):叶向高的家教渊源

陈?? 发表于 2022-2-22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8089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研究叶向高官声人品处世哲学时,不能不注意到叶向高的先人们对他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无形的,是流淌在血管里的潜移默化;有的是有形的,是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诲。

叶向高的始祖叶宜兴,南宋末年由三山(福州)迁居至福清云山(今港头后叶村)。

叶向高的烈祖(六世祖)叶宏,家境富裕,乐善好施。乡邻有难,逢求必应。性格豪爽,高朋满座。

叶向高的天祖(五世祖)叶贽,继承父业,在尤溪经商致富。

叶向高的高祖(四世祖)叶汉,在闽清经商致富。他乐善好施,慷慨大方,尤其喜欢读书人。闽清儒生郑仲达,孤贫好学,叶汉不嫌他贫穷,与他交游十五年,郑家的婚丧嫁娶一应事宜都由叶汉为之操办,所费不下千金。当时,有人对叶汉说,郑秀才这样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达,你给他那么多的钱,他什么时候才能还给你。叶汉说,我与郑仲达是好朋友,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微信图片_20220222095900.jpg

不久,郑仲达中了举人,出任高州教授,赋诗寄赠叶汉:“道义情深见肺腑,天南地北会何难。洪江别去春三度,越水相思漏几残。金赠远逾苏叔厚,玉酬尚愧郑毡寒。炎凉本是平生事,谁向尘埃识冷官。”郑仲达高州任满,回乡时特意在福清宴请叶汉,作陪的有福清长吏、文学博士、社会名流。郑仲达对他们说,“仲达所以有今日者,斯人力也。不然沟中殍矣。”表达对叶汉的感激之情。郑仲达要把钱还给叶汉,叶汉分文不受。满座陪客赞叹不已,以叶汉为义士。

叶汉为人慷慨大方,本身生活却很俭朴,也常常以此教育子侄。

叶向高的曾祖(三世祖)叶仕俨,为人仗义疏财,慷慨大方,平生好客,重视教育。他盖了一座楼,取名为“云楼”,让两个儿子叶广才、叶广彬在楼内读书,勉励儿子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他喜欢和文人儒生交游,时常邀请文人墨客,登楼命觞,雅歌投壶,移日不倦。因为长子叶广才秀生出生,是当地名人,他就让次子叶广彬中断儒业,料理家政。他为了帮助堂兄打官司,耗费巨资,大伤元气,致使家道中落。死后,因叶向高显贵,朝廷赠其为中极殿大学士。

叶向高的伯祖叶广才,聪慧过人,曾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卓尔不凡,无意功名。他在临终前,穿戴整齐,来到宗祠朝拜列祖列宗,与叶广彬诀别,招呼子侄家人,依次到自己面前施礼,命人把棺材抬到堂前,自己躺在棺材里面等死。忽然,他想起一对偶句,叫他儿子记下来:“辟谷身轻总把清高还造化,降生任重尚惭忠孝谢君亲。”言毕,合目长逝。

092542nh8rlvnxczfdrx11.jpeg

叶向高的祖父叶广彬,“少聪颖,日记万言”。虽然料理家政,却从未中断儒业,学问渊博,上至经史百家,下至阴阳术数,无不精通。他既耕且读,晚年学问益深。他与其兄叶广才及友人成立诗社,吟诗作赋,自娱自乐。叶广彬诗作颇丰,诗一:“天光清浅夜如练,桂影高低月下明。坐向中宵犹白昼,却疑月窟在灵扃。”诗二:“小构幽窗与月通,清辉莹彻此心同。仰天不语无人会,静对月蟾独省躬。”

叶广彬为人忠厚,一生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没有说过一句亏心话。八十岁临终前,他赋诗一首:“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谨言慎行无些过,细教吾乡有几人。”

092542tdyunz98olo1d91p.jpeg

叶广彬年近古稀,才有叶向高这么一个孙子,而且天资聪颖,便竭尽全力,教叶向高读书、写字、做对子,让叶向高与自己一起睡觉,以便口授经史,时时教诲。有一天,叶广彬出了一个对子,“日长似岁闲方觉”,让叶向高对。叶向高不假思索,应声答道:“夜永如年卧不知”。

叶广彬死后,因叶向高显贵,朝廷赠其为通议公、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和中极殿大学士。

叶向高的父亲叶朝荣,自幼好读书,很早就进入县学。叶朝荣虽然聪慧,却是命运乖蹇,大器晚成。隆庆元年,朝廷选拔贡生,已经54岁的叶朝荣,应选入京,在国子监读书。考试合格,可以做官。

叶朝荣两试不中,无缘仕途,返回家乡。直到63岁那年,才时来运转,先是担任江州府(今九江市)别驾,主管赋税征收事务。后又升任广西养利知州。叶朝荣为官清正廉洁,纤毫不取。万历十四年(1586年),叶朝荣卒于任上。据何乔远的《闽书》载,叶朝荣“卒之日,僚属简其囊,书数函,衣数袭而已”。内阁首辅朱赓为叶朝荣撰写墓志铭,称叶朝荣“生有异质,素负大志”,称赞他“儒为纯儒,吏为循吏”。

叶朝荣晚年得子,对叶向高要求十分严厉,勉以勤苦立身,诚实为人。

092542xtl6b0ralrjsg6kl.jpeg

叶向高几代先人,不是读书人,就是喜欢读书人。叶向高出生在如此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耕读世家,经历了浓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加之自身的天资聪颖,刻苦努力,日后成为一代良相,并非偶然。



作者:陈则东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2 23:12 , Processed in 0.07166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