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

改革开放40年福清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探索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20-4-16 08: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20050 1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福清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多侨近台的优势,通过锐意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实施开放、用足侨力资源,坚持工业强县、打造福清板块和实施产城联动、提速城镇发展等措施,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地瓜县”到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华丽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福清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正在大踏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主题词:改革开放  福清  县域经济 经验探索

★ 前言 ★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历来是国家大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着力点在县域,活力点也在县域。改革开放40年以来,福清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从以前贫穷落后的地瓜县,到2018年GDP超千亿,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双双进入前20强,福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640?wx_fmt=jpeg

改革开放40年来福清发展成就
1978-2018
                     

1、从发展阶段看福清发展速度                           

640?wx_fmt=png
表1:福清改革开放40年三个阶段GDP、增幅及全国百强县排名

改革开放40年,福清主要分成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福清撤县建市,这是初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经过12年的奋斗,福清GDP从1.3亿元发展到13.32亿元,经济总量增长了10.2倍,年均GDP增幅为19.3%。在当时全省64个县排名中,福清从1978年第58位跃升为福建省十强县,摘掉了“地瓜县”的落后帽子。第二阶段,从撤县建市后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这是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2月26日福清撤县建市后,经过22年努力奋斗,到 2012年福清GDP 增长到607.2亿元,增长45.7倍,实现年均GDP增幅16.8%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福清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基石。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福清经济在高位上持续攀升,2017年GDP为996.61亿元,是2012年的1.64倍,年均GDP增幅为9.7%,高于全国和省、福州市平均水平。虽然发展增速有所减缓,但福清的发展质量、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方面,2012年为58.93亿元,2018年达到131亿元,实现了“倍增式”发展,福清县域经济、城市综合实力同时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20位。

2.从城镇化看福清发展质量
640?wx_fmt=png

表2:改革开放以来福清城镇化水平

640?wx_fmt=jpeg

城镇化是福清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福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1978年福清县总人口84.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04%。1990年建市之初,福清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6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略增,比率为9.44%,主要是城镇建设投入不足,受计生政策影响,城镇人口增速减缓,而农村人口相对增长较快。2012年福清总人口129.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8.72%,特别是2006年撤销融城街道和音西、阳下、宏路3镇,整合设立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7个街道,创建了加快城镇化的物质平台。近年来,福清大力培育“一轴两湾三圈”,坚持“四大融合”,打造“五大板块”,以加快全域一体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改造更新,全面促进城镇化提速,到2017年底全市总人口136.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7.3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49.8%。

3、从园区经济看福清发展方向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园区是福清经济发展的主要战场。福清40年的发展,由农业县变成省会南冀次中心城市和全国百强县市,离不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脱胎于1987年开辟的宏路上郑工业小区,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复为第19个国家级开发区,原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近900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1家,冠捷科技、福耀集团分别建成为世界最大的显示器、汽车玻璃生产基地。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原为创办于1992年的元洪投资区,2005年9月由国务院正式核准为国家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元洪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7.79亿元。
640?wx_fmt=jpeg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创办于2001年,总规划面积158.29平方公里,已开发25.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港口运输、现代物流、化工新材料、电力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江阴半岛汇集了福州保税港区、海峡两岸唯一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以及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的重要组成区块,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重要枢纽港。2018年全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5亿元。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创办于2012年,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22.2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蓝谷产业综合体等项目,产业园以培育高端海洋产业为导向,推动涉海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640?wx_fmt=jpeg

福清龙田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10月,2006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2017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3.2亿元。镜洋工业区规划建设于1993年,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3.18亿元。2017年,福清四大工业园区和龙田、镜洋等镇工业集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0.5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62.5亿元的近80%,形成了电子、塑胶、食品、玻璃、医药、电力能源、化工新材料、纺织等八大产业集群。福清主板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企业6家,居全省县级第二位。
改革开放40年来福清发展经验探索

1978-2018

1、锐意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40年来,福清历届县市委、县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软硬环境,致力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软环境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主要领导在福清融侨工业区现场办公会上,对福清探索的作法给予了肯定,提出了实施外经项目“一栋楼办公”、“一栋楼审批”改革,在全国首开集中行政审批的先河。近年来,福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的事项达到951项,占96.4%。硬环境方面,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硬件建设投入,适度超前实施道路、港口、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建设,为企业快速落地铺设平台。合理布局教育、卫生、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640?wx_fmt=gif

2、率先实施开放,用好侨力资源福清华侨众多、侨力雄厚、联系广泛,极具爱乡建乡热忱。华侨是福清发展最具特色、最为宝贵的一个资源。改革开放之初,福清就迅速乘着国门打开的东风,主动“走出去”联络海外侨界,宣传国家开放政策,引导旅外乡亲如燕雀归巢,衣锦还乡、捐建公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福清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发展工业经济、甩掉农业“地瓜县”帽子。他们立足侨情、借助侨力,积极引导广大华侨特别是华侨企业家为家乡“输血”的同时,更为家乡“造血”。面对资金、资源、市场、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开放之初,福清把招商引资对象重点放在侨资,项目重点放在“两头在外”的项目,探索走出“以侨引台、以侨促台、侨台港外联合开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子。通过侨领回乡设厂或架桥引资,冠捷电子、优星纺织、融林五金等侨台外资企业纷纷来融设厂,一大批为三资企业协作配套的民营企业迅速兴起,融侨、元洪、江阴等开发区企业集聚发展。率先对外开放,带动了福清县域经济的起飞;走向世界市场,也让福清具备了国际视野,创新了发展理念,实现了要素集聚,释放了发展活力。

640?wx_fmt=jpeg

3、坚持工业强县,打造福清板块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主导地位,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福清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一条工作主线和一个成功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工业主导1978年福清全县工业产值仅有7900万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福清工业与现代农业“两翼齐飞”,工业制造业开始在全市经济格局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在科技创新、稳定就业、拉动投资、带动出口、提升一产、推动三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福清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是1978年的2530倍。近20年来,福清工业增加值在全市GDP比重均占到40%左右,奠定了强市的重要基石。二是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清立足市情、用好资源,从早先的代工起步、中期的跟进市场到现在的抢占世界发展前沿,从早先的劳动密集型、中期的资金密集型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组织实施的园区招商、产业招商,都围绕着电子、能源、塑胶、食品、玻璃等特色领域形成支柱产业集群,或围绕冠捷科技、福耀玻璃等“头狼”企业形成就近协作配套,或由亚通科技、恒杰塑胶和东威水产、华盛水产等众多塑胶、食品类企业形成共闯市场的“群狼”效应,锻强产业链条,促进资源集约,提高规模效益。三是不断深化对台合作作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福清全面落实国家对台大政方针,积极推进融台电子信息、机电机械、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对接,目前在福清投资注册的台资及含台资企业297家,在产及在建的台资企业204家。

640?wx_fmt=jpeg

四是全力打造“福清板块”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清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了推进企业上市鼓励政策,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开辟绿色通道,从企业上市方案的确立,到中介机构的联系到改制重组等阶段,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目前,福耀玻璃、天马科技、坤彩科技等都成为国内主板市场的优质企业,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的“福清板块”。

4、实施产城联动,提速城镇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福清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统筹全域一体化开发,主要抓住三个节点。一是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建设。顺应经济社会的快速成长,1986年、1990年和2004年,福清城区先后进行了3次规划或规划修编,城区总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244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8倍。二是大力推进园区板块建设。以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江阴港城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区为支点,着力打造、孵育一批产业孵化园区、电子商务园区、现代物流园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总部经济园区等平台,不断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推动港城联动、产业壮大、人口聚集和区域繁荣。

640?wx_fmt=jpeg

三是着力推进中心镇、特色镇建设。以建设省级小城市试点、省市级小城镇和创建特色小镇为抓手,打造经济发展的创业城镇、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功能齐备的宜居城镇,做大做强一批卫星城镇(市),重点促进以龙田、高山为中心的龙高板块,以渔溪、江阴为中心的渔江板块,以东张为中心的泛北部生态板块建设,铺设创业发展平台,引导“农民洗脚上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仅“十二五”期间,福清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多达300多个,完成投资近200亿元。

作者:陈祥坚,福清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主任。本文选自《福清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集,并入选福州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论文。


再苦,也别忘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一路柳墙花 | IP未知
看得人热血澎湃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20-4-16 16:50:4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4 00:04 , Processed in 0.06420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