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1941:日本鬼子焚毁登龙门

海蛎饼先生 发表于 2018-9-23 17: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5714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我回到老家龙田,凭吊74年前被侵华日军焚毁的龙田镇地标建筑登龙门。上世纪80年代,镶嵌在寨门上的石刻横匾于附近田野间被耕作的农民无意间挖出,使它成为见证龙田历史的最古老遗物。横匾长3.1米,宽0.735米,其上阴刻楷书“登龙门”三个大字,落款为“宣和二年(1120年,笔者注)岁次庚子仲春”,至今已有885个年头。现在我站在老街南端尽头——俗称 “街尾”的地方,想象着近千年前先人兴建登龙门的艰辛,还有当时牛田镇的模样;而眼前新楼林立,新街延长线望不到头,车水马龙,买卖兴隆。流年似水,早把历史遗存冲刷得无影无踪。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究竟多少人留意到,这里矗立过一座八百多岁的老建筑,毁于日本强盗之黑手。
龙田乃千年古镇,亦为明清时的古驿站,旧称牛田。明季三朝名相﹑邑人叶向高赞之曰“万家之乡”。“群经之首”《易经》乾卦第二爻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故雅称龙田,清朝末年正式改名龙田。 登龙门位于龙田古街末端张氏集聚地张厝村,高4米,纵深3米多,与紧邻的观音阁﹑关帝庙等5座宫观庙宇的高大建筑外墙连成一体,成为易守难攻的“城墙”,守护着龙田镇这一风水宝地。简言之,“登龙门”成为龙高半岛乃至平潭岛北上福清的必由之路,古老的驿道穿此而过,顺着龙田古街北上,街道两边“闾井栉比,列肆如林”(叶向高语)。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日本倭寇猖獗。闽浙百姓,深受其苦,福清是倭乱重灾区之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陷福清县城,在三十余里外的牛田,建立巢穴长达十年之久,奸杀掳掠,无恶不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上将军戚继光率军入闽,三年时间,先后三次攻克收复牛田,杀敌无数,解民于倒悬,史称“牛田大捷”。据亲身参加战斗的戚继光长子戚祚国,在《戚少保年谱》中追述第二场牛田战役壮举:戚家军神兵天降,英勇杀敌。很快,血肉横飞的厮杀进入巷战阶段,“牛田巷狭而贼结队其中”,“即并力冲出,劲不可支”, 戚家军经不住冲撞,开始退却。关键时刻,戚祚国“即驰马斩其头目,众栗复进。”——倭贼惧怕又龟缩进入巷子。在众将士合围下,“贼乃靡,入巷登屋抛瓦据垒自守。”终是强弩之末,大兵一拥齐入。倭贼“尽歼于巷中,集骸数尺,蔽匿巢中者纵火焚毁殆尽,计擒斩共一百五十有奇。”打了一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默默守护着牛田的登龙门,和民众一起忍受倭寇的腥风血雨,这下该扬眉吐气了。想不到,时光流淌将近四百年,倭寇谬种流传,其后裔蜕变成20世纪世界级的法西斯蒂,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鬼子再次钻进登龙门,在龙田古街耀武扬威。
1941年4月19日凌晨,日寇三千多人,于连江、长乐强袭登陆,入侵闽海地区。当晚,400多个强盗在6架飞机掩护下,扑向福清境内,21日上午占领县城。此刻,玉融大地抗战烈火已成燎原之势,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广大民众拿起大刀锄头,配合正规军、游击队作战,龙高半岛俨然抗日游击队天下。6月20日,日军抽调大批军力,沿着当年倭寇的入侵路线,从水陆两路进犯龙田,妄图一举消灭游击队。游击队避其锋芒,及时转移。一方面在外围袭扰,地下党员何胥陶率领游击队在江镜东面布阵,伏击从龙田出兵扫荡的鬼子;一方面奔袭融城、海口,牵制敌军。龙田镇十室九空,能走的老百姓都逃走了,商铺转移物资,关门拒敌。鬼子在龙田心惊肉跳,不可终日。恍惚间满街满巷都是被戚家军斩首之倭寇亡灵,抱着砍下来的首级痛哭流涕,近千日军斗志全无,不等天黑,匆匆退出龙田。身后传来登龙门发自地心的吼声:“滚出中国去!再不走死路一条。”色厉内荏的日寇暴露凶残本性,放火施爆,焚毁登龙门及其古建筑群,还有何厝村芦江小学。见证明朝倭乱的古建筑是中国之历史,培养孩子的学校是中国之未来,仓皇撤离的日本强盗执意破坏我华夏文明,其亡国灭种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张氏族人张吓枝、张细细命为保护文物古迹,奋不顾身与日寇搏斗,惨遭杀害。
解放初期,“登龙门”尚存断壁残垣以及十几块石碑。随着新生活的开始,这些古旧东西也随着旧政权一起悄然消遁。那些战火熏黑的石块,有的被深埋地下,有的成为新建筑的基石。然而,沉重的历史,亦即民族的伤痛,忘却就意味着背叛。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付出的伤亡达到3500万人以上。《福清革命史》记载,福清军民死伤数千人,三次光复融城战役,560位国军将士献出年轻生命。《福清市志》(1994年版)的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941年,全县有人口54977户,363461人;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全县只剩下48147户,337417人,日寇侵占期间,人口减少6830户,26044人,数字的背后,多少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今天,我站在龙田下街曾经是登龙门古建筑群的闹市边上,抚今追昔,心潮澎湃。当然,恢复重建登龙门不再可能。但是,能不能将“登龙门”石匾安置在即将开放的侨乡博物馆之“福清革命史陈列馆”,让这块九百岁的石头昭告人们,不忘新老倭寇的滔天罪行,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因为军国主义阴魂未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在变换花招,到靖国神社“拜鬼”;在关键的战后70周年谈话中,轻描淡写,只间接提及“反省”“道歉”,且宣称日本今后无需继续道歉。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30 11:20 , Processed in 0.06667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