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科技志:第六章 农业 / 1-6 水土保持

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5 15: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80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六、水土保持
1983年,福清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水土流失普查工作,同年11月底,全部完成。取得如下普查成果:全县21个公社水土流失现状图(1:2.5万)、报告书及统计表各1套;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图(1:10万)、报告书及统计表各1套。县、社两级普查资料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福清县水土流失的各种类型、流失程度、流失斑分布状况和流失的形成原因,并对治理各类流失提出了治理和预防方面的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普查结果表明:福清县水土流失面积为670982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9.4%.其中强度流失面积33万亩,占总流失面积的49.1%;中度流失10.2万亩,占15.4%;轻度流失23.8万亩,占35.5%.
在治理水土流失工作方面,80年代以来,重点抓流失区的综合治理示范。
1982年,在前岭埔强度水土流失区开展综合治理示范。该示范区位于高山与沙埔2个公社交界处,包括前岭、北岭、院西、江南、和联5个大队以及东瓜石小林场,总面积17839亩,水土流失面积14432亩,占总面积的80.8%.采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办法。在植物措施方面,采用多树种、多层次、高密度,草(本)、灌(木)、乔(木)植物一起上的方法。(看福清FQLOOK.CN)快速营造植被,控制地表冲刷。5年中共营造相思树、木麻黄、柠檬桉等树木300多万株,种草600亩。在工程措施方面,采用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办法,在流失沟上分段修筑土谷坊和沟头防护工程,拦沙、淤土、减洪,以控制沟蚀的加剧;在流失坡上修筑前有地埂、后有竹节沟的水平梯田台地,以减缓坡度,缩短坡长,控制面蚀发展。在104条沟壑上共建筑土谷坊710座,平整水平梯田5l亩,修筑750亩耕地的地埂。治理后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5%,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受到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的表彰。前岭埔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的成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重视。美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外国水土保持专家、学者曾多次到前岭埔参观考察,全国林业会议也把它作为沿海平原造林的参观现场。一位美国学者曾感叹说:前岭埔有两个不可思议,其一是在沿海坡度平缓的台地上竞发生像黄土高原似的大面积严重水土流失,这是不可思议的;其二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能营造出这样好的植被,控制住这样严重的水土流失,取得这样大的生态、社会效益,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对前岭埔治理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土壤侵蚀程度的动态变化和治理区内湿度、风速、生物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等均未作定量的监测和分析,以致在总结治理成果时拿不出最有说服力的科学数据,这不能不说是成功中的一件憾事。
1984——1986年,在镜洋太城山至阳下炉山中轻度水土流失山地建立封禁治理示范片。(看福清FQLOOK.CN)该片6万亩山地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所致。根据其立地和气候条件,在杜绝植被继续破坏的前提下,水土流失在短期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在该片的治理上采用了严格封山育林和零星流失斑补植的措施。这种措施投资少,治理面积大,实践表明,治理效果是很显著的。到1986年底,该片山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已全面恢复。
同年,又在海口东阁果场、音西瑶峰果场、东张雷底茶场开展茶果园水土流失治理示范。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平整果园修建水平梯田以降低坡度、减少冲刷;修筑地埂,开挖果园竹节沟,保土、保水、保肥;地埂和后壁种植爬地兰、金针菜、金银花,园面套种豆科绿肥植物,既达到护埂护坡减少径流的效果,又可增加收入以短养长。实践表明上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在治理茶果园水土流失上是有效的,并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1985——1987年,在福厦公路两侧一重山进行快速绿化示范,采用山下种果,山上造林和全面封山育林的模式。在种果方面,首次引进浙江温州丁岙杨梅品种2万株,在宏路圳边、金印、周店、洋梓等村种植。(看福清FQLOOK.CN)杨梅树冠大而密,易种易管,经济效益较好,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1986——1989年,在龙田福庐山流失区开展强化治理示范。根据该流失区土层薄、地表裸露、夏季地面辐射强烈的恶劣的立地条件,采用了强化造林措施:一是挖大穴、填客土、容器育苗造林以保证苗木成活;二是施基肥、追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三是造林的同时在裸地上种草以防止夏季地面辐射灼伤苗木。由于采取以上强化措施,福庐山植被在1989年得到恢复。
1986——1990年,在江阴镇里下底水库集雨区开展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示范。除了采用前岭埔、福庐山示范点的封禁、造林、种草成功技术外,还采用了黑松种子人工直播的造林方式。(看福清FQLOOK.CN)到1990年,里下底水库集雨区10003亩山地植被全部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80年代,福清推广节柴灶、节柴炉,对减少草木的砍伐起到一定作用。
90年代,煤炭和液化气的推广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群众以柴草作为主要燃料的习惯,对水土保持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昔日靠铲草皮、草根,拾树枝落叶为燃料的龙高半岛地区农民,基本上用上了煤炭和液化气,使光秃的山头、露骨的山坡逐渐披上了绿装。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6 07:02 , Processed in 0.05687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