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科技志:第六章 农业 / 1-5 植物保护

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5 15: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49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五、植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状况
1.水稻病虫害
50年代,为害水稻的害虫主要有稻苞虫、稻蝗、三化螟、负泥虫、稻蝽象、稻瘿蚊等,以稻苞虫、三化螟为害最为严重。
60年代,随着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的改变,施肥水平的提高,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加,为害程度加重。水稻纹枯病成为常发性的严重病害,年发病面积17万——22万亩。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等周年大发生频率上升。1961年、1969年、1970年全县晚稻平均螟害白穗率分别达15%、11.44%、12%,个别地方高达47%(1961年)。
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稻纵卷叶螟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1966年、1973年、1980年曾数度暴发成灾。
1980年以后,稻飞虱成为水稻首要害虫,每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00吨左右。1983年,受害面积34万亩,损失稻谷1500吨。
80年代前期“红410”、“惠农早”、“晚釉22”品种成为水稻当家品种,稻瘟病一度严重发生,苗期叶稻瘟发病率30%——100%,病情指数10以上。严重年份甚至有部分稻田整丘翻耕改种;穗颈稻瘟在东张、海口等重病区造成产量损失3成以上。(看福清FQLOOK.CN)福清每年6——8月份多台风暴雨,有利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中稻面积较大的东张、一都等山区,细菌性条斑病年年严重发生,不仅影响中稻产量,而且导致田间菌源积累,加重对晚稻的危害。
稻瘿蚊在50年代曾经是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60年代基本消灭,但近年来又开始回升。1998年,阳下镇卢院、埔尾两村晚稻发生800亩,严重田块几乎绝收。1999年,全市中、晚稻发生近2万亩,受害严重的“标葱”率达20%以上,东张镇华石村30亩中稻绝收。
2.甘薯病虫害
甘薯小象虫是福清甘薯的重要害虫。民国时期,农民无法防治,为害逐年加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然严重发生,1955年,全县24万亩甘薯,受害面积达20万亩,损失薯片4000多吨,平均损失率20%.高山北部10多个村2万多亩甘薯总计损失1200吨,有40多亩绝收,造成该地区群众断粮饥荒。60年代,薯区水利条件逐步改善,防治措施得力,小象虫的为害一度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严重干旱加上人为放松防治,为害程度再次回升,三山公社埕边、泽歧等大队小象虫为害损失率高达30%以上,全县每年受害面积均在5万一6万亩。1980年,推广高浓度敌百虫、辛硫磷灌注稿头防治技术后,小象虫为害明显减轻,全县年发生面积下降到2万亩以下,平均损失率下降到3%以下。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为害又再度逐年加重。1998年受害面积发展到7万多亩,损失率达16%.
甘薯旋花天蛾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性害虫,曾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1961年,龙田东营村825亩甘薯受害,整丘叶片被吃光,3天时间人工捕获幼虫13.14吨。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虫再次在沿海局部地方如三山的虎丘、大扁等村暴发。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疮痂病、薯瘟等。其中黑斑病在50年代曾经是福清甘薯的重要病害,1957年发生1.5万亩,平均受害率34.75%.1958年该病曾造成龙田前坑村420万株自育苗全部死亡。(看福清FQLOOK.CN)当年,龙田公社因苗床感染黑斑病损失种薯57吨;高山薛港大队烂掉种薯80吨。1956——1957年,龙田闻读、前坑曾有5头耕牛因误食带病甘薯而中毒死亡。甘薯瘟于1975年从闽侯、浙江等地传入福清镜洋、海口,1977年蔓延到东张、宏路、阳下、城头、江镜、三山等8个公社35个大队109个生产队,一般产量损失2——3成,严重的绝收。1983年,甘薯瘟病向高山、港头扩散,全县发病面积1266.3亩,损失薯片126.5吨。80年代后期,由于对病区采取严格的检疫控制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实施旱作改水作,推广抗病品种,甘薯瘟病已基本消灭。甘薯疮痂病于1960年随调进的同安“鸭脚白”品种薯苗传入福清,1970年又因从闽南大量调运薯苗传入甘薯蔓割病和丛枝病。目前这几种病害仍在福清薯区发生。1998年,城头镇五龙村某农户0.5亩早薯因蔓割病为害造成绝收。
3.麦类病虫害
50年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是福清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1956年,仅城关、渔溪、东张、海口、龙田、高山等乡镇就发生大麦坚黑穗病7.7万亩。1959年,全县大麦因坚黑穗病产量损失100吨。
小麦锈病在民国时期发生很普遍,以叶锈病为主,其次为秆锈病和条锈病。50年代以后,该病害间歇性流行。1966年发生19.5万亩;1979年、1982年、1983年再度大流行,年发病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
小麦赤霉病于1969年、1981年、1983年严重发生,全县每年因赤霉病造成小麦产量损失均在75吨以上,个别年份局部地方损失5成以上,人畜误食病麦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麦类白粉病在70年代推广高产耐肥品种后发生严重,特别是水田地区板田播种的小麦,白粉病为害尤为严重,造成大片倒伏枯死绝收。
粘虫在80年代以前不仅是麦类主要害虫,而且也是晚稻主要害虫,(看福清FQLOOK.CN)该虫于1965、1979年大发生,受害麦田或稻田穗部被剪断。麦蚜虫在福清是常发性害虫,其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小麦苗期遇冬旱,发生严重根蚜虫害;穗期遇春旱,发生严重穗蚜虫害。
4.花生病虫害
花生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白娟病和褐斑病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以青枯病和枯萎病发生最普遍。1983年,城头公社东垣大队一些田块因青枯病死苗率达50%以上。连作花生是青枯病害和枯萎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花生白娟病在龙田地区损失较重,后期雨多年份损失尤重。花生主要虫害有蛴螬、夜蛾等,1986年,沙埔公社赤礁大队个别田块因蛴螬为害几乎绝收。
5.大豆病虫害
大豆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80年代初,炭疽病曾在引进的“威廉姆斯”品种中严重发生。大豆的主要虫害有豆荚螟,在秋大豆中发生较多。
6.甘蔗病虫害
甘蔗的主要病害有风梨病、赤腐病、虎斑病、黑穗病等。苗期风梨病造成种蔗腐烂,影响全苗;成株期因螟虫为害后的虫伤口感染赤腐病,使糖分下降。甘蔗的主要害虫有蔗螟虫(二点螟、条螟、大螟)和蝽象。蔗螟造成甘蔗枯心,每年因螟害损失产量2成以上。
7.柑橘病虫害
福清柑橘主要病害有: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日灼病和储存期的青霉病、绿霉病。溃疡病属国内检疫对象,在主要种植品种中,宽皮橘类(福橘)、柑橘类(雪柑)发病最重。柑类中温州蜜柑、芦柑较抗病。沿海、平原橘园以溃疡病为主,(看福清FQLOOK.CN)山区橘园以疮痂病、炭疽病为主。柑橘的主要害虫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吸果夜蛾、凤蝶、天牛、吉丁虫、蚧壳虫等。红蜘蛛繁殖力极强。世代重叠,干旱年份为害更为严重。柑橘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重大损失,而且对果实品质影响甚大。
8.龙眼、荔枝病虫害
龙眼、荔枝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毛毡病、鬼帚病。龙眼鬼帚病列为福建省检疫对象,该病害虽然对成年树影响不大,但对苗木生长却有严重影响。主要害虫有蝽象、爻纹细蛾、龙眼角颊木虱等。1959年,因蝽象为害,荔枝产量损失严重,当年,发动人工防治,全县捕捉蝽象成虫2.18吨,采摘卵块1.02吨。
9.其他果树病虫害
葡萄病害因自引进“巨峰”葡萄品系后,葡萄的黑痘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房枯病、穗枯病、白腐病并发为害,引起严重落花、落果、落叶,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桃、李、榛的根癌肿病在育苗区为害较重,病苗率均在10%以上;桃树穿孔病、流胶病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影响成年树寿命,并使树势加快衰弱,产量下降。
10.蔬菜病虫害
蔬菜主要病虫害有十字花科蔬菜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软腐病、根肿病、蚜虫、菜粉蝶、小菜蛾、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烟青虫、地老虎、粘虫;茄科蔬菜的青枯病、枯萎病、疫病;葫芦科蔬菜的美洲斑潜蝇、黄守瓜;豆科蔬菜的病毒病、立枯病、炭疽病、豆秆黑潜蝇以及韭菜锈病、韭蛆、芋疫病、茭白白叶枯病、生姜瘟病等30多种。(看福清FQLOOK.CN)其中,蚜虫、菜粉蝶、菜蛾世代发生多,抗药性强,为害特别严重,菜粉蝶、小菜蛾幼虫常使叶菜类蔬菜“体无完肤”,受害植株仅留光杆叶脉,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番茄、辣椒青枯病造成大面积萎蔫枯死,重茬地受害逐年加重。
11.农田杂草
福清农田杂草多达33科、80多种,其中以禾本科杂草为主。
12.农田鼠害
80年代,随着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农田鼠害不断加重,造成产量损失不亚于病、虫、草害的损失总和。田间害鼠的主要种类有黄毛鼠、鼢蔚、小家鼠等,其中黄毛鼠约占鼠害总数的80%以上。
(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1.测报网络的建立
50年代以前,福清没有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1954年,全县首先在音西陈金土合作社和三山区的坑边翁贤财合作社应用煤油灯于春季在田间诱集水稻螟蛾,指导水稻秧田喷药治虫。
1956年,建立了新厝、玉井、牛宅、音西4个测报点;在62个乡每乡配备1名不脱产的农民测报员。
1959年,在城关瑞亭大队气象站内设立病虫测报站,配备专职人员1人负责病虫测报工作。
1962年,福清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正式成立,测报工作开始实行点灯诱虫与田间定点调查观察相结合的办法。
1963年,上迳梧岗、东张、城头(星桥)、龙田(友谊)、高山(院西)等5个重点测报点成立,每个点都配备有1名农技干部负责测报工作。
1964年,县病虫测报站人员得到进一步加强,观察项目增加,测报对象扩大;设有固定病虫“观测圃”,开展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室内人工饲养。1966年,县测报站从城关瑞亭迁到音西公社霞盛自然村,应用点灯诱虫、室内饲养、田间观察等方法,综合分析观测资料,定期发布病虫预报,指导全县病虫防治工作。1976年,福清病虫测报站被福建省定为全省重点测报站,(看福清FQLOOK.CN)公社、大队测报点也随之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全县21个公社都有专职植保技术干部,县测报站还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分别设立18个重点测报点,全县420个大队,每队都配备1名不脱产农民测报员,形成了县、社、队三级病虫测报网。
1980年,福清县病虫测报站成为福建省首批符合标准的,具备“五室一圃”(办公室、资料室、标本室、饲养室、实验室,观测圃)的县级测报站。1981年,福清病虫测报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测报站。
80年代中后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大队)一级的测报力量逐年削弱,县重点测报点也从70年代的18个减少到1989年以后的7个(海口、龙田、港头、三山、渔溪、东张、江镜)。1991年以后,福清病虫测报站配备了电脑、培育箱、电冰箱、无菌超净操作台、传真机等设备,实现了情报资料传递电脑联网和电报模式化。1989年国家农业部确定福清病虫测报站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区域站。
2.测报对象
50年代中后期,测报工作刚起步时,测报对象主要是水稻螟虫和甘薯小象虫。1962年建立测报站后,水稻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稻瘿蚊、麦锈病、甘薯小象虫作为监测对象,并正式开始发布病虫情报,建立水稻螟虫测报资料档案。1963年,稻瘟病、大螟列入测报对象。1966年增加稻纵卷叶螟为测报对象。1970年,测报对象扩大到甘蔗蔗螟和蔗蝽象。(看福清FQLOOK.CN)1972年,稻、麦、薯作物的11种主要害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粘虫、甘薯小象虫)和3种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麦锈病)均列为测报对象。1980年,农业部发布<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福清病虫测报工作全面实施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测报对象扩大到包括粮、油、糖、果、茶、菜作物的30多种主要病虫(即除前面所列对象外还有:稻蓟马、蚜虫、甘薯卷叶螟、麦蛾、小菜蛾、柑橘红蜘蛛、锈壁虱、茶小绿叶蝉、橙瘿螨、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麦赤霉病、白粉病、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等)。
(三)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民国时期,福清农民由于对病虫害缺乏科学认识,加上当时政府不过问病虫防治工作,农民群众只好自发地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向病虫害作斗争,也有不少农民相信神灵能治虫灭病,常有抬神驱虫的做法在农村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50年代中期,许多农民仍不相信“六六六”农药能杀死害虫,不愿施用。直至50年代后期,由于政府广泛宣传科学技术,举办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农民逐渐相信科学,开始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60年代以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逐步得到推广普及,且不断得到创新改进,防治效果逐步提高,有效地消灭和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1.农业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防治螟虫,确保水稻的丰收,开展了群众性的冬季挖稻根和烧毁稻根消灭越冬螟虫运动,并在早春清除田边杂草,提早溶田,打捞菌核,清除田间菌源,对防治水稻三化螟和纹枯病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还大力推广水稻、小麦温汤浸种对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效果显著。
1954——1956年,在龙田、高山一带,全民动员开展清理臭薯运动,把被小象虫为害的臭薯收集起来,浸入粪坑或烧毁,消灭在臭薯中越冬的小象虫,大大压低了小象虫的越冬虫口密度。
1957年,县农技部门在江镜乡和平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甘薯小象虫防治示范区,采用冬毁(毁灭臭薯)、春诱(诱杀越冬成虫)、夏毒(喷药杀死2——3代成虫)、秋塞(畦面培土盖沙防止小象虫从裂缝进入薯块为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小象虫为害损失率由前一年的57.72%.压低到1.84%,比对照区16.3%下降88.58%.这一成果对推动当年全县小象虫防治运动起到了巨大作用。(看福清FQLOOK.CN)福建省农业厅于1957年11月13日,组织全省27个县的代表前来参观学习。广西、广东等省也派人前来考察。福清县1957年通过推广这一综合防治技术,甘薯受小象虫为害面积从1956年的15万亩,减少至3万亩,甘薯平均受害损失率从1956年的65%下降到6%以下。
60年代以来,福清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抗病虫品种,对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效果显著。1966年引进“欧柔小麦”,此后,“青海麦”、“晋麦2148”等品种大面积推广,易发生杆锈病的“和尚麦”被逐步淘汰,小麦秆锈病在福清基本消灭。80年代,推广常规稻“汕2—59”、杂交稻“威优”和“汕优”组合后,稻飞虱为害减轻。随着感病的早稻“红410”品种被逐步淘汰,90年代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抗甘薯瘟品种“闽抗329”在城头等薯瘟病病区推广,甘薯瘟病发病面积逐年减少,至1987年,全县发生面积仅20亩,目前该病已在福清基本消灭。耕作制度的改革,也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50年代后期,水稻改间作为连作,60年代螟虫减轻,稻苞虫变成水稻次要害虫,稻瘿蚊被消灭。旱地改为水田、早薯改为晚薯,推广甘薯与其他作物轮作,使龙田、高山常年遭受甘薯小象虫为害的地区,受害程度大大减轻。
2.生物防治
1956年,东张、龙田群众采用稻田放鸭捕食害虫的办法,防治稻蝽象,东张区当年放鸭3363只次,不施农药,稻蝽象为害就得以基本控制。
1959年,音西公社倪埔大队人工诱集、释放红蚂蚁防治甘蔗螟虫,效果显著。
1972年,海口公社农技站利用蓖麻蚕卵和米蛾卵作中间寄主饲养螟黄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成功,放蜂面积达100多亩,卷叶螟卵寄生率达80.15%,卷叶率比无放蜂的下降87.7%.比施药防治的下降0.32%.
1972年以后,推广使用杀螟杆菌类生物农药,对水稻螟虫、菜青虫防效达93.7%——100%;利用青虫菌、苏云金杆菌防治粉蝶、菜蛾等害虫都有良好效果。
1975年,阳下公社新局大队、海口公社东阁大队大面积放鸭治虫和人工助迁蜘蛛、黑蚂蚁、黑肩绿盲蝽、宽蝇蝽等天敌防治稻飞虱,效果达50%——60%.
1979年,阳下公社阳下大队在县科委技术人员指导下,(看福清FQLOOK.CN)开展了利用青蛙、蚂蚁、蜘蛛、寄生蜂综合防治水稻害虫,取得了明显效果。
1979——1981年,福清县科委技术人员在农科所(阳下可洛溪)进行养蛙治虫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效果。
1984——1986年,福清县经济作物站和福清糖厂协作,应用蔗螟性诱剂,开展甘蔗二点螟、条螟预测预报和诱杀成虫。效果显著。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
1996——1997年,福清市农技部门在音西镇龙溪村和宏路镇金印村等地100多亩龙眼、荔枝树上人工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蝽象,效果达50%——80%.
1998年10月,在高山镇试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连续10天,每粒性诱剂可诱杀小象虫成虫(雄性)734——3724只。1999年4月,龙田、江镜、港头、三山、高山、东瀚、江阴等7个乡镇3万亩甘薯迹地推广应用小象虫性诱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粒性诱剂可诱杀成虫(雄性)1000——5000只。
3.化学防治
50年代初期,福清农民曾用土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如龙舌兰汁、茶籽饼、石灰、硫磺等。
1954年,开始使用有机氯化学农药“六六六”粉剂,有0.5%的“六六六”粉和6%的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年用量700公斤。
1955年,“DDT”粉剂开始供应,但推广量很少。
1957年,“六六六”和“DDT”两种农药年用量33.8吨(其中“DDT”800公斤)。这一时期,农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从怀疑到相信,直至盲目滥用。1957年,龙田、音西等地曾多处出现因超量用药造成严重药害死苗现象,甚至造成严重土壤残留,遗患后茬,影响翌年作物不能正常生长。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土农药盛行,农民利用龙舌兰、苦蓼、苦楝、蓖麻、艾篙等野生植物泡制杀虫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甘薯小象虫。
1959——1962年,全县年使用化学农药量达2000吨,其中杀虫剂“六六六”占80%.60年代初,“乐果”、“敌百虫”、“敌敌畏”、“1605”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开始使用,有机氯类农药用量随之逐年减少。
1963——1969年,全县年用化学农药625——951吨,其中有机磷类农药占70%.
70——80年代初,以柑橘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迅速扩大,化学农药用量猛增,有机磷农药逐步取代有机氯农药。1970--1979年,全县年用药量1521——2430吨。1980——1983年达3040——4032吨,其中“1605”粉和叶蝉散粉占很大比重。(看福清FQLOOK.CN)这一时期,农药品种计有杀虫剂31种,有机硫杀螨剂1种。杀菌剂25种。
1984年,“六六六”等有机氯类农药停止供应,有机磷类农药占年用量80%以上。同年,杀虫双水剂问世,并逐步取代有致畸作用的杀虫脒水剂。1987年,缓释型杀虫双颗粒剂开始推广,此类仿生沙蚕类毒素杀虫剂以其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在全县水稻上大量使用,年用量达2000多吨。
1985年,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从少量试用到批量引进,从蔬菜推广到其他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年用量达3吨。
80年代,稻飞虱为害严重,叶蝉散用量逐年增加。叶蝉散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但因残效期短,即使数倍加大用量也很难控制稻飞虱的暴发。1985年,在日本专家指导下,引进日产扑虱灵农药(保幼激素类),残效期达1个月以上。90年代,国产同类保幼激素类农药“一遍净”推广应用,一次用药,防治稻飞虱效果可达100%.
90年代,除虫菊酯类混剂如“灭杀毙”、“功夫”、“虫螨克”、“单甲脒”、“吡虫灵”等大量在蔬菜上应用,克服了害虫对纯除虫菊酯农药的抗药性问题。
化学除草剂的推广是农业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1965年,城关公社瑞亭大队和音西公社音西大队首次试用敌稗、五氯酚钠、二甲四氯防除水田杂草取得成功,除草效果达55.4%——83.60%.1969年,该成果在东阁、海口两农场示范,除草效果达90%以上。亩增稻谷37.5——166公斤,节省-4——6个工日。1972年,除草醚开始使用,当年除草面积达5万多亩。1974年以后,除草醚年用量达72.25--261.1吨,除草面积达15万——20万亩次。
1984年,福清市植保站引进草苷膦应用于果园、茶园除草,效果显著。
1985年以后,丁草胺逐步取代除草醚,化学除草从水田推广到旱地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每年使用面积达45万亩。
1996年,引进乙草胺防除花生杂草,除草效果达80%以上。90年代,全市化学除草面积达80万亩,其中水稻40万亩,(看福清FQLOOK.CN)花生12万亩,果园28万亩。60年代以来,福清推广的除草剂有敌稗、五氯酚钠、二甲四氯、朴草净、绿麦隆、都尔、克无踪、草苷膦、除草醚、丁草胺、乙草胺、苯达松、盖草能、稻草畏等20多种。
杀鼠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始于60年代初期。当时推广使用磷化锌、氟乙酰胺等农药,天敌被严重杀伤,鼠害有增无减,人畜误食中毒事故经常发生。1986年,开始引进抗凝血类杀鼠剂,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使用。抗凝血类杀鼠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酮、溴敌隆、杀鼠醚等),安全性能好,无二次中毒作用,对鼠类毒杀效果好。
(四)植物检疫
60年代,福清开始种苗调运的检疫工作。但因当时多部门插手,又没有固定专职人员和明确的法规可循,致使植检工作流于形式。危险性病虫的传播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甘薯疮痂病、蔓割病、丛枝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曾先后随外地调进的种苗传入福清。
1983年,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后,福清植物检疫工作开始逐步走上正轨,检疫业务统归植保部门负责,原植保站改为植保植检站,配备4名专职检疫员,统一着装,佩带标志,(看福清FQLOOK.CN)持证上岗。履行国内植物检疫任务。
1983年以来,福清每年实施各类苗木调运检疫2000多万株,种子1500多吨,调出种苗遍布全国23个省(市、区)。福清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种苗,如甘蔗、芒果、香瓜、西瓜、番茄、兰花等,经过几年来的检疫隔离监测,目前绝大多数引进品种已在福清安全落地,开花结果。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6 09:51 , Processed in 0.059951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