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科技志:第六章 农业 / 1-3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5 15: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449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一)水稻
水稻是福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从扩大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两条途径不断进行实践与大胆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的经验。
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方面,从60年代开始,坚持推行单季改双季,农地改水田和改造海滩地等增产措施,使水稻面积逐年扩大。至196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34.31万亩,比1949年的30.11万亩扩大4.2万亩。1975年种植面积又扩大到47.55万亩,1998年达到49.12万亩。
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从50年代至今,不断进行栽培技术的试验和革新,确保了单产提高。50年代,推广培育壮秧技术,实行泥水、盐水选种,稀播种,合式秧田育秧。插秧前采用骨粉或过磷酸钙、钙镁磷等磷肥蘸秧根,对促进水稻返青分蘖,提高产量有较好的效果。
1958年,全县大搞“千斤稻”运动,对夺取水稻高产起到一定作用,(看福清FQLOOK.CN)但后来发展到竞放高产“卫星”,大刮“浮夸风”和“瞎指挥”,部分地区大搞水稻移苗并丘,把10多亩已孕穗的水稻连根拔起并栽在1亩稻田里,培育“万斤稻”丰产田,结果因孕穗期损伤根部加上稻株并栽拥挤在一起。不能通风透光,造成叶片枯黄而失败。
60年代,水稻由高杆品种逐渐改为矮杆品种,间作稻改为连作稻,为实行合理密植提供了条件。1964——1965年,全县大力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株行距由原来的30×30厘米缩小为18 x18厘米,每亩插秧丛数由0.74万丛增加到2.05万丛。为提高单产打下了基础。1970年水稻亩产从1960年的152.5公斤提高到225.5公斤,增长47.9%.
70年代,水稻栽培技术改革进入高潮。1971——1974年,全县大力开展“三改三化”,即农改田、单季改双季、高杆改矮杆和良种化、卷秧化、密植规格化。全县把“三改三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从上至下下达任务,在做好思想动员和技术培训的同时,采取强硬措施,确保任务完成。1972年,全县全面实现了矮杆良种化、卷秧化和密植规格化,消灭了水秧和高杆品种,(看福清FQLOOK.CN)而且在育秧技术方面推广了温室催芽和土坑催芽技术;在插秧技术方面,推广了划行器、插秧机插秧。由于实行了上述技术改革,水稻亩产大幅度上升,1972年全县水稻46.1万亩,亩产达241.5公斤,比1969年的亩产179公斤,增长34.9%.
80年代,以推广杂交水稻为中心的水稻栽培技术改革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全县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和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至1989年杂交稻面积扩大到16.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34.5%.同时,推广双季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3.86万亩,并对8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使水稻亩产从1979年的340.7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增长17.4%.
90年代,在继续推广杂交水稻的同时,实施吨粮田工程建设与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农技干部实行吨粮田技术承包,确保计划目标的实施。1993年,实施高产稳产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项目为8.5万亩,至1998年扩大到10万亩。1994年,开始实施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项目,至1998年,实施面积达15.25万亩。同时,大力推广70年代初期福清农业技术干部创造的抛秧技术以及引进的早育秧、软盘育秧抛秧技术,面积达12万亩。1994年以后,商品化、机械化育秧开始发展,1997年,在农科所建立机械化播种大棚温室育秧、机械化软盘育秧。至1998年,东张、龙田两镇也建立机械化育秧基地,为广大农户提供育秧服务。由于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90年代水稻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亩产达450公斤,比1988年的350.9公斤增长28.4%.
(二)甘薯
甘薯是一种耐旱作物,福清自400多年前引进甘薯后,使旱灾引起严重饥荒得到初步缓解,但甘薯产量未能获得显著提高,直至民国时期,甘薯亩产仍然很低。1949年,全县种植甘薯20.5万亩,亩产193.5公斤,总产3.88万吨。此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应用科学技术提高产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53年,龙田乡东营村农民余大干,(看福清FQLOOK.CN)采取大畦密植、施用坑心肥等技术,在1.16亩土地上首创6250公斤的全省甘薯亩产最高纪录。
1955年,福清县全面推广余大干“万斤薯”丰产经验,产量开始上升,亩产由1954年的165公斤提高到205公斤,当年亩产鲜薯万斤的就有56.1亩。同年11月,国家农业部组织南方11个省的代表在龙田东营召开甘薯丰产现场会,推广东营村“万斤薯”先进经验。
1956年,福清“万斤薯”面积达5.8万亩,占全县甘薯面积的25%.
1957——1958年,福清县进一步掀起推广“万斤薯”丰产经验的热潮。1958年,全县甘薯空前丰收,‘甘暮总面积24.56万亩,总产达6.605万吨,比1956年面积增长2.63%,总产增长13.5%,亩产达246公斤,比1956年增长10.6%.
1961年后,福清县大抓甘薯育苗技术改革,逐渐改变采用越冬蔓、“八月薯”老蔓育苗和依赖外地调苗的习惯,全面推行地膜覆盖温床或冷床育苗,基本上解决了薯苗不足的问题,达到自育自给。
1974——1975年,余大干采用挖大穴、施大肥和三叉苗扦插,获得单株甘薯结薯32个、重73.75公斤的单株甘薯高产新纪录。
1978年,福清县在沿海10多个乡镇再次掀起大搞“万斤薯”运动,推广“万斤薯”栽培技术面积2.5万亩,而且全面进行甘薯品种更新换代,全县甘薯产量又获丰收,23.87万亩甘薯总产达7.3万吨,比1976年增长18.1%,亩产达305.5公斤,比1976年增长13.1%.当年,新厝乡界下村用“汕薯701”品种培育的单株甘薯,创单株产量74.35公斤的最高纪录。
1979年,沙埔乡东盛村1.05亩甘薯,经验收,亩产6449公斤,创全县甘薯亩产最高纪录。
90年代,福清仍把甘薯作为重要粮食作物来抓,认真推广各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稳定甘薯产量。1992年,福清市农业局组织甘薯集团承包,与市政府签订承包合同,(看福清FQLOOK.CN)对全市22万亩甘薯推广“五改”技术措施(改用优良品种、改变扦插期、改进密植规格、改进施肥技术、改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亩产达到351公斤(薯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经过1年多的努力,全市农技干部同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大力实行“五改”增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222462亩甘薯平均亩产358公斤(薯片),总产7.97万吨,面积、单产、总产都超过承包指标,获得了福清市人民政府的奖励。1993年以后,又进一步推广甘薯“五改”技术措施,尤其是大面积推广“金山57”、“岩薯5号”等新良种,使甘薯产量更上一层楼。1998年,全市257953亩甘薯,亩产达423.4公斤,比1992年增长18.3%,总产达10.92万吨,比1992年增长37.1%.
(三)小麦
民国时期,福清县农民多在花生或甘薯收获后的土地种植小麦,但由于品种老旧退化,又常遇霜冻、干旱、病虫害等灾害,产量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冬种小麦作为一季粮食作物来抓,千方百计扩大播种面积,利用晚稻收获后的冬闲田扩种小麦等作物,大力推广良种,增施农家肥料,使小麦产量逐步提高。至1956年,小麦亩产达到90公斤,比1949年的55.5公斤增长62%.
1958年,因受当时“浮夸风”和竞放高产“卫星”的影响,个别地方搞亩播种小麦百余斤,欲创亩产千斤的高产试验田,结果因播种量过大,麦苗太密而失败。
60年代,科学地总结推广了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在大力推广良种的同时,采用磷肥拌种,抢季节适时播种,适当密植等技术,小麦产量又获进一步提高。1966年,全县12.34万亩小麦,亩产达95公斤,总产达11724吨。
7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又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在耕作技术上大力推广花工省的板田播种及大畦深沟窄沟密植和“三沟”串连(即:畦沟、穿心沟、环沟互相沟通)技术,解决了平原田地板田播种(稻田不翻犁播种)易积水引起烂根和病害等问题,(看福清FQLOOK.CN)使稻田小麦适时播种获得增产。1975年,全县14.81万亩小麦,亩产达107公斤,总产达15903吨。1986年以后,改大畦为中畦播种,大搞小麦高产示范片,带动大面积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产量稳步上升。1990年。全市小麦21240亩,亩产达172公斤,总产达3.65万吨,实现面积、亩产、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受到国家农业部的表彰。1991年以后,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小麦面积逐年减少,但亩产仍逐步提高,直至1997年,全市小麦97950亩,亩产达183.9公斤,总产达1.8万吨。
(四)大豆
大豆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用途较广,福清农民都有种植大豆的习惯。50年代以来,大豆栽培技术重点抓了良种推广、增施磷肥和钾肥等措施,保证了大豆产量的稳步提高。自1949——1962年的14年间,全县种植大豆104.82万亩,年平均种植74869亩,种植面积最大的1954年达91461亩,亩产48公斤,总产4395.15吨。
70年代,提倡扩种早稻,春大豆面积大幅度减少,秋大豆则逐年扩大。至1983年,春大豆种植面积25666亩,亩产达62公斤;秋大豆9603亩,亩产9l公斤。
90年代,大豆良种进一步普及。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1997年,全市种植春大豆21042亩,亩产123.2公斤,秋大豆10646亩,亩产125.8公斤。
(五)蔬菜
福清蔬菜栽培技术长期沿用传统的栽培模式,品种单调,产量不高,品质低下;产品季节分布不均,春冬和夏初季节蔬菜较多,夏末和秋季蔬菜甚少。
70年代后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讲究种植效益,积极采用先进的蔬菜栽培技术,开始应用塑料拱棚培育越冬菜苗,使春植的蔬菜提早移植,提前投放市场,以较好的价格出售。
80年代以后,大量引进不同季节的蔬菜品种,逐步改变了福清蔬菜产品“春冬旺、夏秋淡”的状态,加上反季节栽培技术的逐步推广,使全年四季蔬菜均衡上市。
90年代,蔬菜栽培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把蔬菜生产列入菜篮子工程计划。(看福清FQLOOK.CN)1994年,福清市建立3000亩蔬菜基地,市政府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蔬菜很快引起人们的重视。1999年,上迳镇官元村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建立12亩西红柿无土栽培基地,生产无公害西红柿,受到市民的欢迎。
(六)甘蔗
1956年,为了适应日榨350吨的福清糖厂建成投产的需要,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由数百亩扩大到4782亩。
1981年又兴建日榨2000吨的清华糖厂,全县甘蔗面积成倍扩大。1984年甘蔗种植面积达63254亩。
在扩大栽种面积的同时,为了夺取高产,先进的栽培技术也获得全面推广。70年代末,开始引进推广甘蔗育苗移栽技术,解决蔗麦争地的矛盾。后来这一技术演变为秋育苗冬移栽、春育苗春移栽、春育苗夏移栽等,在不同的耕作制条件下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这项科技成果于1981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农技推广三等奖。为加速甘蔗良种的繁育推广,1980年开始引进推广半年蔗育苗技术,即在夏末时节,利用早熟早稻田或大豆地、蔬菜地种蔗,第二年春节采收,全茎做种,解决扩种甘蔗种苗不足的问题;1982年,半年蔗面积达1400多亩。1983年,该项技术的推广被省农业厅评为农技推广三等奖。为提高甘蔗的单位面积产量,80年代,还大力推广以采用良种秋育冬移为主的甘蔗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为夺取甘蔗丰收起到了显著作用。1980年,音西公社音西大队第28生产队甘蔗高产栽培试验田,亩产创17.5吨高产纪录。
(七)果树
果树栽培技术的推广起步较晚。民国时期,荔枝、龙眼、枇杷、桃、柑橘等果树均采用实生苗种植,栽培技术仍处于原始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得以逐步开展。
在育苗技术改革方面,50年代末,开始在桃、李、梨等落叶果树上推广嫁接育苗。至60年代,在柑橘、枇杷上推广嫁接育苗。由于采用嫁接育苗解决了柑橘良种苗木不足问题,加上市场柑橘供不应求,因而,柑橘面积迅速扩大。70年代后期,龙眼、荔枝扩种速度加快,但只能依赖高压育苗进行繁殖,良种的推广速度缓慢。1986年,龙眼用单芽切接技术进行小苗嫁接获得成功,很快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加快了龙眼良种的推广速度,这一科技成果获得了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垦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看福清FQLOOK.CN)1987年,荔枝小苗嫁接获得成功,嫁接成活率达71.5%,创省内荔枝嫁接成活率最高纪录,得到省内专家的一致肯定。随后,音西的东刘果林场,渔溪的上张村,上迳的上迳村,龙田的下溪、西蕉、上仓等村以及太城农城,县农科所等地分别建立起龙眼、荔枝、柑橘、枇杷等果树良种育苗基地,培育了大量良种嫁接苗木,供应省内外扩种果树的需要。
在种植技术改革方面,不断克服盲目性,使果树的栽培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全县利用山地和丘陵园地扩种柑橘,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但也曾利用海滩地大面积种植,结果因盐分上升,影响柑橘生长而告失败。80年代后期,因柑橘销路看好,价格上涨,不少地方又把水稻田改种柑橘。90年代中期,柑橘产量过剩,价格下跌,大批田地柑橘又被砍除,恢复水稻种植。这期间,在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科学利用时空,改进栽植技术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80年代,开始推广“挖大穴、下大肥、栽大苗”三大栽培技术,一改过去小穴种植的习惯。1986年,首先在柑橘上推广“矮、密、早”栽培技术(即:矮化树形、适度密植、提早结果)。以后,发展到在龙眼、荔枝上推广矮化栽培技术。1995年以后,在果园的建设方面,改用机械挖掘机进行开垦,挖大壕、大穴,施大肥、栽大苗。一改过去小穴、小苗种植的习惯,对加速果树生长,提前投产,提高产量起到较大作用。此外,根外追肥、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挂液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技术,也在90年代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八)茶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清茶叶栽培面积仅30多亩,分布在东张镇南湖村。1964年,茶叶短穗扦插育苗获得成功,促进了茶叶的发展。至1969年,全县先后创办了东张赖底、金芝茶场,一都峨湖茶场,音西云中、音西、马山、瑶峰、莲花池茶场,阳下新局、北林、上街、作坊茶场,海口牛宅、岭斗茶场,渔溪碧峰茶场,新厝七林茶场,太城农场的五一茶场等17个茶场。(看福清FQLOOK.CN)1979年在东张、音西等乡镇开始建设高标准优质茶园。使茶叶品质和产量获得进一步提高。199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从1982年的81.1吨提高到165吨,亩产从1982年的30公斤提高到86公斤。90年代以后,由于茶叶市场供大于求,产品滞销,茶园管理放松,有的几乎抛荒,或改种果树。目前,管理较好的茶园只有东张的南湖和南岭的梨洞两个茶场,面积为500亩。
茶叶的加工工艺方面,多年来都有较大的提高,已逐步从传统的手工加工发展到机械加工。1964年,东张南湖村首先引进铜质40型电动揉捻机,采用双锅连续杀青代替锅炒,初步实现半机械化。1972年以后,各茶场陆续引进73—1型手拉百叶板烘干机、9型烘干机、60型滚筒杀青机、110型瓶式滚筒杀青机等设备,实现杀青、揉捻、烘干三道绿茶初制工序机械化。1984年,渔溪碧峰茶场引进全套乌龙茶加工设备。1987年。东张茶场引进全套红茶加工设备。同时,龙田精制茶厂等一批茶叶精加工企业相继成立,至1990年,全县乡村两级有茶厂10个,年加工茶叶产品694吨。
(九)食用菌
1965年8月,龙田供销社组织人员赴外地学习蘑菇培育技术,随后又举办了有50多位生产队干部参加的蘑菇技术培训班,发动群众进行试育蘑菇,当年就收成蘑菇1万多公斤,从此写下了福清县食用菌发展历史的第一页。当时因未能加工鲜菇罐头,只得把鲜菇切片烘干。
1971年以后,因福州罐头厂承担了蘑菇加工罐头出口任务,福清蘑菇生产迅猛发展。供销部门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培训蘑菇技术人员,建立蘑菇制种站,统一向农户供种,并采购供应生产蘑菇所需各种原材料,(看福清FQLOOK.CN)保证蘑菇生产的顺利发展。1971年全县蘑菇培育面积发展到22.3万平方米,1973年发展到52.2万平方米,1975年达到90多万平方米,年收购蘑菇量达1000多吨,1980年,收购量最多,达2466.5吨。1982年,福清华侨罐头厂建成投产,福清生产的蘑菇就地收购加工成蘑菇罐头,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1986年以后,因出口市场波动。蘑菇收购量逐年减少,1990年以后只有少数农户生产蘑菇。
除种植蘑菇外,80年代中后期,一都、东张等山区乡村,还利用木屑培植香菇,音西、宏路等地还利用稻草培育凤尾菇、平菇;90年代,音西、阳下等还利用甘蔗田套种黑木耳等,但面积不大,生产数量有限。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6 12:21 , Processed in 0.059587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