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

福清市志1989-2005:第三十六篇华侨/第四章资助家乡建设

木头人 发表于 2019-3-1 1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57902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四章 资助家乡建设

第一节 资助教育事业
一、 资助办学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掀起募资、 捐资、 集资办学热潮。 至 2005 年, 海外乡亲捐资新建、 改建、 扩建校舍或添置设备的幼儿园、 中小学、 大中专院校近 400 所, 占全市 (县) 总校数的 80%以上, 捐资赠物金额 7.5 亿元, 占总捐赠额 15 亿元的 50%。 捐赠金额较多 (包括较有意义捐资) 的学校有:
福州大学侨兴轻工学院 1998 年, 由陈子兴捐资 650 万元创办, 本科设在福州大学内, 专科部设在福建侨兴轻工学校内。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陈子兴于 20 世纪 80 年代捐资创办, 至 1999 年底, 共捐资 4275 万元, 校园建筑面积 7 万多平方米。
福清侨中 至 2000 年, 近百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 1600 万元人民币、 45 万港元建造教学楼、 图书馆、 体育馆、 礼堂和师生宿舍楼、 融侨综合楼等十多幢; 并添置电脑等教学设备。
元洪高级中学 林绍良、 林文镜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捐资 1200 万元创办省属中等师范学校———元洪师范, 建筑 16 座楼馆校舍; 1999 年, 又捐资 300 万元, 修建图书馆。 1995 年, 捐资 150 万元创办元洪附小, 作为元洪师范学校学生的实习基地。 2002 年, 因师范类中专停办, 改制为普通中学———元洪高级中学。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由旅居印尼三宝垄海外乡亲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捐资 253.2 万元创办; 1997年, 林氏集团捐资 100 万元, 修建体育馆———“元洪楼”; 2004 年, 何隆朝捐资 100 万元, 修建教学综合楼———“何隆朝楼”。
沙埔小学 20 世纪 80 年代, 高东来年逾八旬回乡祭祖, 把积蓄准备建新居的存款 30 万港元, 捐给学校修建校舍。
洪宽中学 20 世纪 80 年代前, 林文镜把在溪头村的阳下初级中学改建而成, 并以其父名命名。 至 2003年, 共捐资 1200 多万元, 建近十幢校舍; 并完善学校的各种配套设施。
丽生小学 邱尔华、 邱娥英于 20 世纪 80 年代回到家乡, 秉承祖父邱丽生遗志, 捐资 14.5 万元修建教学楼。 学校重新挂起丽生小学的校牌。
良镇中学 何开云于 20 世纪 80 年代捐资 185 万元在镜洋波兰村创办, 并以其父名命名; 1995 年、1997 年, 何文正、 洪秋联捐资 30 多万元添置设备, 设奖教金。
侨兴中学 陈子兴于 20 世纪 80 年代在新厝蒜岭村创办。 至 2002 年, 共捐资 410 多万元修建校舍, 添置设备。
侨光中学 翁建栻、 方俊芳、 方振国等于 20 世纪 80 年代在新厝凤迹村创办。 至 1997 年共捐资 600 万元建设校园。
福清一中 1989—1995 年, 数十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 700 多万元人民币、 1500 万日元修建图书馆“学善楼”、 学生宿舍 “元洪楼”, 综合大楼 “功荣明楼” “融侨教学大楼” 及 “尊师楼” 等; 并设立 “融侨奖教基金会”。
姚世雄中学 1989 年秋, 姚春桂捐资 1600 万元创办, 并以其父名命名。
东瀚中学 1989—2001 年, 林同春夫妇捐资 340 多万元, 修建教学楼、 宿舍楼、 图书馆、 实验室等十多幢校舍, 林同春其母捐赠 1000 万日元, 作为学校教育基金。
洋头小学 1989 年, 陈立美将亲友庆贺其夫妇金婚纪念的贺仪 3 万港元; 1995 年, 又将其亡妻的祭礼和平时的积蓄 6.5 万港元捐给学校建校舍。
莲峰小学 1989 年, 林祖钦夫人陈女士从祖钦留下的赡养费中挤出 30 万元, 捐建 “祖钦” 教学楼; 并添置设备。
梧岗中学 至 1989 年, 林民雄等近十位海外乡亲等捐资近百万元, 修建校舍 (为了筹足建校款目, 林民雄把自己在福州华侨新村的别墅卖掉)。
福清二中 1991—1996 年, 林绍良、 林文镜等十多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 170 多万元修建 “元洪楼”“百龄楼”。 1998 年, 余长彬眷属遵从余的遗愿, 将其遗产 250 万元献给二中母校, 兴建 “余长彬” 大楼(其遗产的另 50 万元献给家乡阳下小学, 建另一座 “长彬楼”)。
康辉中学 1992 年, 蔡道行捐资创办。 至 2002 年, 共捐资 500 多万元, 修建教学大楼、 学生宿舍与膳厅等校舍; 并购置理化实验仪器、 图书等。
元樵中学 1992 年, 由林绍良、 陈水云捐资 650 万元, 在海口岑兜村创办, 以两位的先父林元载、 陈华樵各取一字命名。
元载中学 1994 年, 林绍良捐资 2000 万元, 在海口镇创办, 校舍有 4 幢 4 层大楼。
福清三中 至 1994 年, 数十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近 400 万元人民币、 80 多万港元, 修建实验楼“永香楼” “元洪” 教学大楼、 图书馆、 退休教工活动场所 “印华楼” 等校舍。
江兜小学 1993—2003 年, 新加坡江兜王氏公会及王福顺捐资 170 万元, 修建校舍。
侨峰小学 原名新厝峰头小学。 1993—2001 年, 翁金柏、 翁瑞财等十多位海外乡亲捐资近百万元, 修建教学楼、 “丽英阁” 教学楼、 综合楼———“嘉猷楼” 等校舍, 为纪念翁金柏为募集建校资金酿成车祸, 学校易名为 “侨峰小学”。
侨心中学 1994—1995 年, 林心泉、 林心光、 林金福等在三山后洋村创办。 至 2002 年, 共捐资 550 多万元修建教学楼、 教师宿舍楼等校舍; 并购置电脑等教学设备。
虞阳小学 1995 年, 郑伯铢家属捐资 600 万元创办; 2002 年, 又捐资 60 万元建多媒体教学楼。
梧瑞中学 至 1995 年, 郑年康、 郑伯铢家属等十多位海外乡亲捐资 255 万元, 修建教学楼; 1996 年,郑年康捐资 100 万元, 修建中小学共同使用的电教楼。
梧瑞小学 至 1995 年, 郭毓秀等十多位海外乡亲捐资 100 多万元, 修建校舍; 并创办幼儿园。
三山中学 至 1998 年, 王建铭父子、 王明卿夫妇等近 10 位海外乡亲捐资近 400 万元, 修建教学楼、科技楼、 礼堂、 宿舍楼等多幢校舍; 并添置教学设备等。
林英小学 1998 年, 林其根、 翁巾英夫妇捐资 115 万美元, 在沙埔赤礁村创办, 为纪念林其根美德,取其夫妇姓名各一字命名; 2001 年, 林桂发捐资 2.1 万元, 绿化校园。
后园小学 1999 年, 黄礼康夫人用其亡夫的祭礼和部分遗款 35 万元, 为学校修建 “书源” 综合楼;2000 年, 翁金莲家族也捐资 32 万元, 修建教学楼。
占阳侨中 至 2004 年, 40 多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 210 多万元, 修建教学楼、 礼堂、 宿舍等校舍。
占阳中心小学 至 2004 年, 何鉥先等 10 多位海外乡亲捐资 240 多万元, 修建教学楼、 教师宿舍楼、综合楼、 礼堂等校舍; 并添置教学设备。
江兜中学 至 2004 年, 新加坡江兜王氏公会及王万源、 王福顺、 王进隆等海外乡亲捐资 1400 多万元,修建教学楼、 科学楼、 宿舍楼、 礼堂等多座校舍; 并添置电脑等教学设备。
洪宽小学 至 2005 年, 林文镜捐资 450 多万元, 建设校园。
虞阳中学 至 2005 年, 近百名海外乡亲 (校友) 捐资逾 1800 万元, 修建科学楼、 教学楼、 师生宿舍楼、 电教楼、 图书馆、 礼堂等 30 多幢校舍。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捐办或受惠比较多的幼儿园有: 融城的实验、 实小、 瑞亭中心小学, 海口的贤霖、牛宅小学, 南岭的南岭中心, 龙田的义姑, 港头的港头中心小学, 高山的西江小学、 院西小学、 北垞小学、 坑边、 东进, 三山的海瑶, 渔溪的下埔、 海墘、 前亭, 新厝的江兜、 蒜岭, 东张的东张, 一都的香江等 20 多所幼儿园; 由海外乡亲捐办或受惠比较多的小学还有: 融城的西园、 瑞亭中心、 城关、 实验、 融西, 音西的康辉、云中洋、 下盛、 林中、 松潭、 岭口、 东刘、 瑶峰、 珠山、 马山, 宏路的南峰、 南宅、 前亭、 金印、 周尧、 石门、大埔、 圳边、 金炉, 阳下的北林、 北亭、 新局、 北山、 屿边、 东田, 海口的东阁、 海口中心、 元载、 东峤、 晨光、 塘头、 洋头、 东岐、 梧屿、 里美、 王丹萍、 石溪、 柏渡、 岑兜、 南厝, 城头的后俸、 大厝、 城头、 炎面、新楼、 星桥、 五龙, 南岭的南岭中心, 龙田的龙田中心、 东营、 上薛、 漈塘、 西亭、 山前, 江镜的谢塘、 南宵、陈厝、 江镜中心、 城坂、 前华、 林厝、 珠莲、 前张、 玉桂、 苍溪, 港头的芦华、 沁塘、 占阳中心、 杭下、 百坟、玉坂、 陈库、 光辉、 港头中心、 汕头、 南郑、 南前、 梓园、 后叶、 后卓、 南门、 前林、 东元、 岭头, 高山的西江、 侨园、 长安、 龙尾、 高山中心、 笼上、 海头、 薛港、 后地、 门头、 桐山、 洋门, 三山的鳌头、 任厝、 嘉儒、三山中心、 江厝、 官路、 鳌峰、 瑟江、 培青、 韩瑶、 海瑶、 坑边、 塘北、 坑北、 虎邱、 前薛、 上魏, 东瀚的东瀚中心、 北盛、 沃口、 南盛、 文关、 大、 文山、 后营、 西安、 可门、 赤岭、 万安, 沙埔的文场、 锦城、 和联、官厅、 西叶、 江下、 青屿, 渔溪的渔溪中心、 南楼、 双垱、 后岐、 苏田、 后朋、 安香、 陈白、 岭头、 林泉、 上张、 鼎灶下、 水头、 东漈、 郎官、 定山、 下里、 赤岐、 柳厝, 上迳的梧岗、 前宅、 官元、 玉屿、 下张、 南湾、县圃、 油塘、 上迳中心、 北坝、 山兜、 海头、 东林、 岭胶, 新厝的双屿、 新厝、 蒜岭、 界下、 培元、 东岙、 南光、 侨尾、 漆林、 钟前、 岭边、 石亥灶中心, 江阴的水俤、 高岭、 梨港、 占泽、 下堡、 何厝、 西山、 莆头、 下宅, 东张的东张中心、 道桥、 三星、 溪柄、 先进、 华石、 岭下, 镜洋的波兰、 侯家斌、 梨洋、 镜洋学区, 一都的培青等近 300 所小学; 由海外乡亲捐办或受惠比较多的中学还有: 音西的音西, 阳下的西亭初级、 北林, 海口的海口、 里美、 柏仙, 城头的城头, 龙田的龙田初级, 江镜的临江、 林厝, 港头的芦华初级、 锦江、 港头,高山的高山、 高山职业、 育才、 高山初级, 三山的海瑶、 瑟江, 东瀚的祖钦、 天恩 (牛峰)、 沙埔、 官厅、 荣昌、西叶, 渔溪的民乐, 上迳的玻峰、 融侨, 江阴的高岭、 江阴、 高厝, 东张的东张, 一都的一都等 50 多所中学(学校)。
二、 设立教育基金
捐资设立教育基金会与奖教奖学基金会, 是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资助家乡办学又一主要形式。 20 世纪 80 年代前, 林文镜设立洪宽 (教育) 基金会, 至 1989 年, 拥有基金 300 多万元, 用于助学、 奖学、 奖教。
20 世纪 80 年代前, 林民雄 (1983 年) 设立梧岗华侨教育基金会, 把海外乡亲捐的 24 万港元存入香港银行, 每年取其利息奖励梧岗中小学的优秀师生; 第 24 回旅日福建同乡恳亲大会, (1984 年) 将获得的捐款近 3000 万日元献作育英基金, 用以奖励东阁、 江镜两个华侨农场归国难侨子女中的优秀学生。 郑年庚(1985 年) 捐资 140 万港元, 在虞阳中学设立以其父名命名的 “郑伯聪教育基金会”。
1994 年, 洪秋联、 洪仰扬、 陈仁舜、 陈循时、 蔡槛辉等捐资近 200 万元 (其中 100 万元为洪秋联遗产), 创立镜洋华侨奖教基金和洪秋联奖教金、 教师福利金。
1994—1998 年, 王朝璧捐资 70 万港元给高山小学作助教基金。
1995 年, 郭赛英、 郑年康、 郑年庚、 郑年锦捐资 100 万港元, 在梧瑞村设立郭贤翌教育基金会。
王丹萍教育基金设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至 1998 年共发放奖金 103 万元, 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师生。
1997 年, 设立福清市华侨教育基金, 金额 783.5 万元, 为林绍良、 李淑贞金婚和郭毓秀九秩寿庆的贺仪, 基金存本取息, 用于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 赞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坚持山区海岛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设立近百个教育基金会和奖教奖学基金会拥有资金 2000 多万元。 由海外乡亲捐资设立的两基金会的中学有: 侨中、 一中、 元洪、 龙华、 洪宽、 高山、 高山职业、 侨心、 东瀚、 牛峰、官厅、 虞阳、 梧瑞、 民乐、 梧岗、 融侨、 东张、 良镇等中学近 20 所; 由海外乡亲捐资设立两基金会的小学有: 瑞亭、 西园、 林中、 瑶峰、 珠山、 洪宽、 西江、 侨园、 高山、 江厝、 培青 (三山)、 塘北、 牛峰、 官厅、 南楼、 梧瑞、 后朋、 虞阳、 梧岗、 下张、 油塘、 培元、 南光、 梨港、 莆头、 东张、 道桥、 丽生、 镜洋等小学近 30 所; 还有龙田上一村施德藩、 三村何可济等基金会。

第二节 资助科技事业
一、 捐建科技楼
捐资兴建科技楼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陈德发捐资 170 万元, 在新厝蒜岭村兴建科技文化中心大楼,又捐资 56 万元在新厝镇政府内助建 “德发科普楼”; 姚春桂捐资 40 万元兴建宏路镇科技大楼。
1990 年, 印尼万隆福华理事会与黄季焰、 许珍华等捐资 80 万元, 于市政府大院内修建 “福华科技楼”;1992 年, 赖方英捐资 95 万元, 在东张镇修建科普大楼; 1996 年, 侯家斌捐资 28 万元, 在镜洋镇修建科技楼并添置设备; 1997 年, 林绍良捐资 500 万元, 在海口镇修建科技综合大楼。
二、 设立科技基金
设立科技奖, 王良英为首创者, 1992 年他捐资 500 万美元, 设立全国性的 “王丹萍科学技术基金会”,以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 翌年又设立 “王丹萍科学技术奖金福清基金会”, 鼓励福清科学技术工作者和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创造性。
1996 年, 陈德森捐资 6 万元, 作为新厝镇科技发展奖励基金, 奖励在科技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第三节 资助文化事业
一、 捐建文化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资助兴建的第一个文化建设项目是 20 世纪 80 年代蔡云辉、 林绍良、 林文镜、陈子兴等捐资 200 万元, 在融城修建的华侨影剧院, 为当时福建省县级规模最大、 设备最先进的影剧院;陈德发捐资 120 万元修建蒜岭华侨影剧院。
由印尼泗水玉融公会从基金中划出 71 万元兴建的福清华侨图书馆, 1990 年竣工; 1996—1999 年, 又捐资 90 万元 (其中张逸民捐资 15 万元) 用于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设备和扩大藏书量。
1990 年, 由县侨办拨华侨集资款 65 万元兴建福清元洪青少年宫, 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
1991 年, 林学善捐资 220 万元修建西江影剧院, 其规模、 装饰、 设备等在农村尚属少见。
至 2005 年, 海外乡亲捐资修建的影剧院、 礼堂、 文化活动中心 (戏台、 舞台) 等还有: 音西镇、 宏路镇、 海口镇、 城头镇、 高山镇、 渔溪镇、 东张镇以及音西的玉峰村, 宏路的金印村, 阳下的溪头、 北林、后垄村, 海口的东岐、 斗垣、 南厝村, 城头的星桥、 新楼、 后俸村, 江镜的前华、 陈厝、 芦塘、 塘沁村,港头的后卓、 占阳、 陈库、 芦华、 后叶村, 高山的前王村, 三山的海瑶、 后洋、 嘉儒、 鳌头、 江厝、 东埔、韩瑶、 前薛村, 东瀚的文关、 佳乐、 北盛村, 沙埔的官厅、 牛峰村, 渔溪的后岐、 苏田、 明城、 山辔、 南屿村, 上迳的北屿、 官元、 下井村, 新厝的东楼、 界下、 岭边村, 江阴的莆头、 高岭村, 东张的霞满、 雪山村, 镜洋的红星村等 60 多座。 海外乡亲捐资人数 200 多人 (次), 社团 3 个, 金额 4000 多万元,二、 资助电视文化建设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县侨办牵头筹措侨资在城南北尾山建起 50 千瓦的电视差转台, 又在五马山顶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 为提高影像制作水平, 一位林姓侨胞向电视台捐赠一套价值 3 万美元的摄像设备。
20 世纪 90 年代, 为适应有线电视蓬勃兴起的需要, 陈德发捐资 22 万港元, 于 1991 年为新厝镇建设电视转播台; 纪辉琦等捐资 15 万元, 于 1996 年为宏路周店村建立有线电视站; 还有许多海外乡亲捐资为祖居村架设闭路电视网。
三、 捐建寺观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十分重视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 捐资修复、 重建或扩建一批寺院、 道观等古迹。
石竹寺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蔡云辉、 蔡道行、 林绍良、 林文镜、 陈子兴、 陈子煌、 陈德发、高仁福等捐资 1400 多万元重建。
灵石寺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曹德旺捐资 600 多万元进行整修。
武当别院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 陈德发、 陈子兴、 陈德森等捐资进行修复。
万福寺 20 世纪 90 年代, 陈子煌、 日本黄檗宗等海外乡亲捐资 1280 多万元, 历时 3 年, 按原貌重建。
弥勒岩 1997—1999 年, 林绍良捐资 1200 万元, 按原貌重建。
福兴寺 由新加坡、 印尼数十位海外乡亲捐资 400 多万元于 1998 年重建, 成为释、 道、 儒三教共处的名刹。
南少林寺 遗址于 1993 年被发现, 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1998—2000 年, 新加坡星洲少华山国术健身社、 参禅体育会及王良森捐资近 400 多万元重建。
至 2005 年, 获得海外乡亲修复重建的寺观庙堂还有: 海口的瑞峰寺, 城头的龙卧寺, 东瀚的护国寺,渔溪的九龙寺, 新厝的千佛庵、 汾阳庙、 武圣庙、 昭灵庙、 观术宫, 江阴的祖师岩九鲤寺, 音西玉峰村的刹峰寺, 宏路下曹村的清灵寺, 阳下新局村的大王庙, 江镜谢塘村的龙兴胜境、 玉仑村的龙岑寺、 柯屿村
的妈祖宫、 吴塘村的积庆境、 陈厝村的钱塘境、 前华村的重豪境及南华、 东薛、 城坂村寺庙, 港头东光村的清山寺、 佛堂, 高山西江村的西江堂、 薛港村的薛港堂, 三山虎邱村的白塔寺、 坑边村的竹溪寺、 鳌头村的后天宫、 三山村的五井宫、 东埔村的中山寺、 埕边村的虎山寺、 东郭村的城山寺、 塘北村的桃源境,东瀚北盛村的妈祖宫、 大坵村的武当庙, 渔溪林泉村的林泉庙, 上迳山兜村的尊山寺, 新厝江兜村的明善寺、 蒜岭村的雪峰寺、 棉亭村的即心寺、 双屿村的圣迹庙、 新厝村的镜灵庙、 福源寺及石亥 灶、 加头、 界下、 凤迹、 岭边、 双屿、 东沃等村庙堂, 江阴高岭、 莆头村寺庙, 东张镇华石村的瑞峰寺等 50 多处。 海外乡亲捐资人数 600 多人 (次)、 4 个社团, 金额 6000 多万元。
四、 捐建教堂
信奉基督教、 天主教的海外乡亲, 也捐资修建教堂。 1990—1996 年, 余孔水捐资 114 万港元兴建芦华、杭下两座教堂, 助建融城福华堂、 西大堂、 左田堂等; 1993—1994 年, 刘美玲捐资 120 万港元重建海口教堂; 2000—2003 年, 翁祖奋、 魏秀津、 林宝珠等捐资 400 多万元, 助建瑟江、 泽朗、 江下等村基督教堂。
至 2005 年, 海外乡亲资助修建的教堂还有: 江镜卫理公会教堂、 渔溪教堂及阳下的溪头、 上亭、 北亭村, 江镜确潭村, 港头东光村, 三山会安村, 江阴梨港村等天主教堂、 基督教堂。
五、 资助民俗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后, 家乡人民纷起重建宗祠、 续修谱牒的热潮, 海外乡亲纷纷捐资参与这项民俗的文化建设。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资助重修的宗祠和续修族谱的村庄有: 音西的岭口、 松潭、 玉塘、 瑶峰, 宏路的大埔, 阳下的兰田、 西亭、 新局、 屿边、 上街、 东田, 海口的里美、 南厝、 牛宅、 斗垣、 前村, 城头的东元、东皋, 江镜的南华、 东薛、 上林、 后地、 玉桂, 港头的后叶、 汕头、 芦华、 岭头、 南郑、 南门、 东元、 前林、 东光、 义庄、 玉坂、 陈库、 占阳、 沁塘、 湖山, 高山的前王、 西江、 龙尾、 薛港, 三山的虎邱、 沁前、坑边、 鳌头、 后洋、 塘边, 东瀚的万安、 文山、 东瀚、 赤峰、 大文垄, 渔溪的上郑、 后朋、 郎官、 古训埔,上迳的山兜、 南湾、 上迳、 玉屿, 新厝的江兜、 石亥 灶、 蒜岭、 峰头、 苏田、 界下、 凤迹、 岭边、 双屿、下埔, 江阴的琴江、 占泽, 东张的东门等 70 多个村。
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和清正廉洁的名臣郑侠 (一拂先生), 1999 年, 连锦友捐资 30 万元在融城龙江文化广场塑造一尊高 3.18 米、 重 1.2 吨的林则徐铜像, 在街心公园塑造一尊郑侠雕像。

第四节 资助医疗卫生事业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 踊跃捐资兴建、 扩建医院、 卫生院、 保健站等; 并捐赠各种先进医疗器械、救护车等设备, 为家乡人民创造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
福清医院 至 1991 年, 林绍良 3 兄弟和林文镜、 蔡云辉、 陈子兴等捐资 700 多万元, 修建外科、 内科、 中医大楼及 “元洪门诊楼” 等院舍; 还捐赠价值 50 多万美元的先进医疗器械设备。 使福清医院成为一所设备先进、 医技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医院。
洪宽医院 至 1993 年, 林文镜捐资 200 多万元, 修建医院门诊大楼、 宿舍楼、 住院楼等院舍; 从国外引进 B 超机、 300 毫安 X 光机、 外科手术室设备及生化化验设备等先进医疗器械。 使医院成为小有名气的镇级医院。
高山医院 至 1995 年, 海外乡亲 60 多人 (次) 捐资 450 万元, 用于修建院舍, 购置救护车及医疗器械设备。
海口医院 至 1995 年, 林绍良 3 兄弟与王朝亮捐资 120 多万元, 修建综合楼、 门诊楼、 宿舍楼、 食堂等; 并购置汽车等设备。
东张医院 至 1996 年, 王其义等近十位海外乡亲捐资 300 万元, 修建医院门诊大楼、 综合大楼、 病房、 职工宿舍、 食堂等; 购置胃镜、 B 超机、 心电图机等医疗器械和多部救户车及家用电器等, 为山区人民就医创造良好的条件。
虞阳医院 至 1999 年, 万隆福华理事会与海外乡亲 500 多人 (次) 捐资、 赠物总金额近 500 万元, 修建医院门诊楼、 住院楼、 宿舍楼等; 并购置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和救护车, 改善医院条件。
新厝卫生院 至 2001 年, 陈德发、 陈启明等与旅印同乡会捐资近 200 万元, 修建住院部和 “德发楼”;购置救护车及部分医疗设备。
至 2005 年, 接受侨胞捐资赠物的医疗机构还有: 龙田、 融侨、 裕达、 后叶医院, 福清精神病院和牛宅、 三山、 东瀚、 渔溪、 江镜、 上迳、 江阴、 镜洋、 西江、 院西、 南岭、 宏路、 松潭、 瑟江、 桥尾、 沙埔等卫生院以及苏田、 瑶峰、 坑边、 官路、 蒜岭、 棉亭、 龙田上一村、 下一村、 前王、 东庭、 北宅、 前宅等保健站共 40 多家, 接受捐资、 赠物总金额 1 亿元。

第五节 资助社会福利事业
一、 资助老人福利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在融城与各自家乡或捐资兴建老人会所、 老人活动中心供老人休闲娱乐, 或建立敬老院收养孤寡老人, 或设立福利基金提供老人会活动经费等, 为家乡父老颐养天年创造良好的条件。
1989 年, 林学善捐资 110 万港元, 在融城兴建老干部活动中心, 为融城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1989—1999 年, 上迳岭胶村海外乡亲捐资近 200 万元, 修建老人活动中心。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资助修建的老人会所、 老人活动中心和敬老院及提供活动经费的村有: 融城的瑞云、 融北, 音西的瑶峰、 石井、 玉塘、 马山、 珠山, 宏路的金印、 南峰、 真丰、 大埔, 阳下的西亭、 上街、 阳下、 洪宽、 洪宽工业村、 梨庄、 后垄、 北山, 海口的里美、 牛宅、 东岐, 城头的后俸、 五龙, 龙田的上一村、 下一村、 山前、 二村、 三村、 东营、 南西亭, 江镜的南宵、 玉桂、 城坂、 陈厝、 前华、 苍溪,江镜、 酒店, 港头的后卓、 杭下、 芦华、 东光、 汕头、 港头、 占阳, 高山的王澳、 后地、 陈厝美、 刘厝、前王、 上街、 岑下、 薛港、 院西、 长安、 西江, 三山的海瑶、 东埔、 后洋、 官路、 前薛、 韩瑶、 江厝、 白鹤、 北陈、 沁前、 坑边、 鳌头, 东瀚的西安、 莲峰、 龙前、 北盛、 沃口、 赤岭、 大壤、 东瀚、 可门, 沙埔的官厅、 坑北、 赤礁、 沙埔、 牛峰、 锦城, 渔溪的郎官、 荔枝岚、 苏田、 南楼, 上迳的梧岗、 岭胶、 上迳、塔山、 海头、 后山园, 新厝的界下、 棉亭、 下埔、 石亥灶、 江兜、 新厝, 江阴的上堡、 梨港、 洋门、 占泽、下堡、 沙塘, 东张的道桥, 镜洋的东山、 红星、 光荣等 110 多个村和福利院 (在龙田), 海口、 江镜、 高
山、 沙埔、 渔溪、 东张等镇老体协等 10 多个单位。 海外乡亲捐资人数 400 多人 (次), 金额 4000 多万元。
二、 设立贫侨基金
至 1991 年, 王良英等 41 位海外乡亲筹集资金 100 万元设立 “福清市贫侨基金会”。 王良英独捐 50 万元, 以其父的名字设立 “王贤霖济助贫侨基金会”, 对鳏寡孤独、 丧失劳动力的贫侨户每月给予固定补助;对一些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 家庭生活困难的酌情予以无息贷款, 帮助发展生产, 或经营小本生意, 增加经济收入, 摆脱困境。 1996 年郑伯铢家属捐资 15 万元, 成立 “郑伯铢济助 (渔溪镇) 贫侨基金会”, 实行扶贫济困。
三、 捐资赈灾
祖国及家乡发生自然灾害, 海外乡亲就慷慨捐资赈灾。 2001 年 6 月 23 日, 2 号强台风 “飞燕” 正面袭击福清, 受灾严重, 印尼东爪哇乡亲捐资 25 万港元赈灾。

第六节 资助交通事业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 深谙 “想致富, 先修路” 之道, 竞相捐资在家乡修桥铺路, 发展交通事业。
元洪路 (清昌大道) 由政府投资、 林氏集团捐资 150 万元把融 (城) 宏 (路) 公路进行拓宽改建, 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于 1994 年竣工投入使用。 分别取林绍良的父亲元载和林文镜的父亲洪宽各一字命名。
元华路 1989 年、 1995 年, 由林绍良与林国民、 王朝亮等捐资 240 万元、 540 万美元修建的, 起自融城迄于海口, 路基宽度控制线为 56 米, 其中水泥路面宽 36 米。 分别取林绍良的父亲元载和林国民的父亲文华各一字命名。
元载大桥 由林绍良捐资 1700 万元建造, 位于海口镇塔下———青屿之间, 1992 年 12 月建成, 以林绍良的父名定名。 大桥建成, 把元洪投资区与龙高半岛连接起来, 并成为元洪投资区通往江阴下垄码头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祖钦路 1997 年, 林联兴捐资 100 万元, 兴修东瀚———莲峰公路, 2000 年建成, 以其父祖钦的名字将瀚莲公路其中的一段命名为 “祖钦路”。
陈三公路 2001 年, 韩金福捐资 360 万元, 兴建陈三公路 (港头镇陈库村———三山镇大真公路口), 9月动工, 翌年 6 月竣工通车, 总长 3.6 公里。
胜美路 2004 年, 曹德旺捐资 800 万元, 修建东张、 一都、 东瀚等镇边远山区、 海岛 3 条公路。 其中500 万元用于修建以其父名字命名的东张镇———一都镇水泥公路 “胜美路”, 工程于 2005 年 1 月底动工。
至 2005 年, 海外乡亲捐资修筑县级主干道、 镇乡主干道及街道、 村道等 230 多条, 其中水泥路 140 多条, 沥青路 60 多条, 碎石泥构路 60 多条; 桥梁 60 余座。 捐资逾千余人 (次), 总金额 3 亿多元; 还赠送价值百余万元的筑路机械以及各类车辆千余部。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捐资修建村路 (水泥路、 石板路) 的乡村有: 融城的融北, 音西的石井、 松谭、 玉峰、 玉塘、 东刘、 瑶峰、 马山、 珠山、 云中洋, 宏路的周店、 金印、 宏路、 南峰、 圳边、 石门、 大埔, 阳下的新局、 溪头、 仕边、 上亭、 上街、 西洽、 梨庄、 高厝、 玉岭, 海口的牛宅、 东岐、 后路、 南门、里美、 岑兜、 前村、 下郑, 城头的星桥、 岩兜、 凤屿, 龙田的漈塘, 江镜的谢塘、 江镜、 前华、 南宵、 南华、 玉仑、 塘沁、 苍溪、 确潭、 吴塘、 后地、 北陈、 陈厝、 北翁、 柯屿、 文房, 港头的后叶、 杭下、 玉板、陈库、 金兰、 南门、 后卓、 前林、 汕头、 沁塘、 湖山、 草柄, 高山的院西、 西江、 前王、 长安、 龙尾, 三山的海瑶、 泽朗虾蛄洞、 坑边、 瑟江、 官路、 北陈、 江厝、 韩瑶、 横坑、 沁前、 塘北、 东埔、 后洋、 前庄、虎邱、 安前、 加儒, 东瀚的北盛、 大壤、 莲峰、 文关、 岭南、 佳乐、 西安、 海亮、 东庄、 后营、 可门、 文山、 大坵, 沙埔的锦城、 和联、 牛峰、 江下, 渔溪的前亭、 上郑、 苏田、 荔枝兰、 林泉、 海墘、 梧瑞、 红山、 后歧、 方厝、 后朋、 南楼、 侨丰、 联华、 上山东、 双墩、 郎官、 九龙、 东漈, 上迳的岭胶、 北屿、 下张、 上北埔、 下北埔、 塔山、 梧岗、 油塘、 何厝、 下张、 上迳、 院林、 官元、 玉屿、 下井、 洋中, 新厝的岭边、 江兜、 蒜岭、 塘头、 棉亭、 大岙、 凤迹、 石亥灶、 界下、 新厝、 东岙、 大澳、 东澳、 东楼、 下埔,江阴的占泽、 何厝、 莆头、 高岭、 坑底、 上堡、 下堡、 龙门, 东张的道桥、 华石、 香山, 镜洋的洋尾、 下埔、 平元、 东山等近 200 个村; 还为宏路、 阳下、 海口、 江镜、 港头、 高山、 渔溪、 上迳、 新厝、 东张等十多个镇修建镇区路。

第七节 资助水利事业
为彻底改变福清缺水面貌, 市政府决定修建一都溪引水和闽江调水工程, 这两大水利工程均得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
一都溪引水工程 旨在将一都溪水引入东张水库, 除补充原水库灌区农业用水外, 主要是为了解决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工业用水问题。 1992 年初动工修建, 1996 年引水隧洞工程全线贯通。 工程总投资 2300 万元, 其中林绍良、 林文镜、 蔡道行等海外乡亲捐资 1500 万元。
闽江调水工程 被列为福建省十大 “重中之重”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为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年调水 4.5 亿立方米, 约等于再造 3 座东张水库。 1994 年 12 月动工, 2003 年 11 月竣工。 调水工程从筹建到竣工, 始终得到海外乡亲的支持。 工程设计造价 8.2 亿元, 实际投资 5.4 亿元, 海外乡亲捐资 2.07亿元, 其中个人捐资有 115 位, 林绍良、 林文镜捐资 1.33 亿元, 蔡道行捐资逾 2000 万元, 林学善、 郑伯铢家属、 陈子兴、 郭锐锋各捐资 400 多万元, 俞雨龄、 俞雪龄、 林文增、 杨清各捐资 200 多万元, 王恒心捐资超 100 万元, 香港福清同乡联谊会顾问理监事捐资 223 万元。

第八节 资助公用设施建设
一、 捐建水电设施
改革开放后, 海外乡亲为家乡捐建水、 电的积极性非常高, 1989 年, 林绍良 3 兄弟与林国民、 林万安等捐资 420 万元, 为牛宅村架设电路、 修建自来水厂。 1994 年, 俞雨龄、 俞雪龄为解决里美 4 个自然村万余村民的饮水困难, 捐资 200 万港元建设自来水工程。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捐建水、 电设施的村庄有: 音西的松潭, 宏路的南山, 南峰、 宅角、 金印、 周店、 大往、 小往、 南峰, 阳下的北林、 仕边、 溪头、 北山, 海口的赤屿、 山兜、 后路、 东屿、 晨光、 东佑,城头的后俸, 江镜的陈厝, 港头的后卓、 南门、 后园、 马湖、 后叶, 高山的北宅、 西江、 龙尾、 院西、 前王, 三山的埕边、 泽朗、 韩瑶、 坑边, 东瀚的赤岭、 大壤, 沙埔的龙潭、 官厅、 西山、 赤礁、 锦城、 牛峰,渔溪的后朋、 后岐、 下里、 红山、 联华、 陈白、 赤岐、 上张、 侨丰、 双墩、 水头、 半洋、 郎官、 苏田、 岭头、 海墘、 苏溪、 前亭, 上迳的洋中、 塔山、 北岐、 梧岗、 上迳、 油塘、 县圃、 下井、 南湾、 西张、 官元、下张、 玉屿、 牌边、 上北埔、 下北埔、 岭胶, 新厝的东楼、 岭边、 新厝、 石亥 灶、 双屿、 蒜岭、 塘头、 棉亭、 界下、 东沃、 江兜, 江阴的高岭、 莆头、 沙塘、 上堡、 坑底、 下宅、 黄山、 北门、 西山、 占泽, 镜洋的东升、 洋尾、 西边、 上店等 300 多个村。 海外乡亲捐资人数 300 多人 (次), 金额 2000 多万元。
二、 捐建通讯设施
海外乡亲捐资为家乡进行通讯设施建设始于 1989 年, 时林绍良、 林文镜、 林学善牵头, 发动海外乡亲筹资 65.5 万美元, 从日本引进容量为 2500 门的程控电话交换设备; 捐赠给县邮电局; 县政府即以海外乡亲捐赠的资金设立全国首家的 “融侨通讯发展基金会”。
1991 年, 林学善捐资 15 万美元、 林绍良捐资 30 万元分别为高山、 海口镇安装程控电话。
1992 年, 陈德森捐资 10 万美元, 为新厝镇引进美国 SLC 数字程控电话设备; 韩金福等 8 位海外乡亲,捐资 24 万元帮助港头镇开通程控电话; 魏成辉等 6 位海外乡亲, 捐资 15 万美元, 为三山镇引进 2000 门数字程控电话设备。
1993 年, 侯家斌等 6 位海外乡亲捐资新加坡币 4.5 万元, 帮助镜洋镇开通程控电话。
还有许多海外乡亲或为祖居村架设通讯线路, 或为村委会安装电话等。 在海外乡亲资助下, 福清邮电事业发展迅速, 至 1994 年, 全市 21 个乡镇全面开通程控电话, 进入全国邮电通讯的强县 (市) 行列。
三、 捐建侨联会所
改革开放后, 随着海外乡亲回乡探亲访友、 寻根问祖、 投资兴业人数的不断增加, 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场所与方便, 300 多位海外乡亲捐资 4000 多万元, 修建侨联大厦、 外商投资业务楼、 海外交流中心大楼及赠送各种车辆 30 多部。 至 2005 年, 除市侨联大厦外, 融城、 音西、 宏路、 阳下、 海口、 龙田、 江镜、 港头、高山、 三山、 东瀚、 沙埔、 渔溪、 上迳、 新厝、 江阴、 东张、 镜洋等 18 个镇 (街) 都建有侨联大厦。
四、 捐建办公场所
海外乡亲捐资兴建机关团体和祖居地村庄办公集会场所亦十分慷慨, 至 2005 年, 由海外乡亲捐资兴建的村委楼有: 融城的融北、 西大, 音西的珠山、 石井、 瑶峰, 宏路的金印, 阳下的溪头, 海口的晨光、 东佑, 江镜的前华、 城坂、 玉桂, 港头的芦华、 沁塘、 占阳, 高山的西江、 院西、 岑下、 长安, 三山的江厝、东埔、 钟厝, 东瀚的东瀚村, 渔溪的下里、 后朋、 前亭、 水头、 上张, 上迳的县圃、 洋中、 山兜, 新厝的石亥 灶、 蒜岭、 界下、 东岙、 双屿、 棉亭, 江阴的高岭、 梨港, 东张的香山, 镜洋的东升等 41 座; 捐资兴建的机关单位办公楼、 宿舍楼有: 阳下邮电局, 海口的人民法庭司法办、 镇政府、 派出所、 交警中队,城头派出所, 江镜镇政府, 港头派出所, 高山派出所, 东瀚派出所, 上迳派出所, 新厝镇政府、 派出所,东张镇政府等 14 座。 捐资的海外乡亲 300 多人 (次), 7 个社团, 金额 5000 多万元。
五、 资助市政建设
福清城区市政建设以及一些地方集贸市场的建设, 也得到海外乡亲的资助。 1990 年, 福清撤县建市,仅一个月, 海外乡亲就为市政建设捐资 250 多万元。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8 22:44 , Processed in 0.05732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