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楼市杂谈] 福清市接下来五年的发展政府是这样规划的

鱼头侄儿 发表于 2018-10-16 06: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1181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十三五”时期是福清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高起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快推进跨越赶超的关键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五次全会、福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科学制定福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全力推动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大局,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组织实施活力港城、宜居城市、美丽侨乡、幸福福清工程,推进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我们致力跨越赶超,坚持港口、园区、产业、城市联动发展,实施“五大战役”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培育支撑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带动全市发展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市县域经济实力和县域科学发展指标位居全省第3位、第4位,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小城市排名提升到第26位。我们致力转型升级,坚持造平台、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育品牌,集中力量打造融侨开发区、江阴工业区、元洪投资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江阴港区、元洪港区等平台,推动电子、化工、玻璃、食品、能源、纺织、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商贸、物流、电商、金融、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提升,加快设施、生态、休闲等现代农业发展。我们致力城乡一体,坚持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建设齐抓,推动环城、滨江、滨海等战略通道建设,启动旧城区改造升级,实施东部新城、观溪新区、火车站片区等重点组团开发,以及江阴小城市培育和龙田、高山、渔溪小城镇建设试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我们致力民生保障,坚持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实施一批教育、卫生、保障、文体、慈善、福利和社会治理等惠民利民工程,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验收。我们致力统筹协调,民主法治、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军民融合以及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新的成效。“十二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2800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速达两位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400亿元,总量继续保持福州市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奖和全国双拥模范县、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科普示范县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社区教育示范区、绿化模范县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
  2.“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综合研判国内外大势,“十三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也将面对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关口,发展格局正在加快重构。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速仍居世界前列。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支持福建和福州加快发展,借助这些政策机遇优势,福建省和福州市积极谋划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这些有利环境下,“十二五”时期福清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基础配套更加完善,城乡统筹更加全面,社会发展更加均衡,为“十三五”时期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长处于“减速换挡”期。中央对省、福州市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加快实现跨越赶超目标。省、福州市也十分重视福清发展,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等发展战略上,都把福清作为重点区域来谋划,这意味着福清肩负的发展责任更重。而从我市自身发展来看,我们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不够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等。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必须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大局,以跨越赶超为主题,以福州新区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走在省市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活力福清、宜居福清、美丽福清、幸福福清。
  基本要求是:
  --强化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统筹协调。牢牢把握“五位一体”发展布局,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注重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积极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更多的“绿色福利”和“绿色效益”,加快建设美丽福清。
  --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全领域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治理新特点、民生保障新需求的体制机制。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建设,拓展深化融台和融港澳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突出民生优先。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推动更多的财力、政策、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4.主要目标。综合分析形势和任务,确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和福州市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前三位置,成为福州新区的重点增长区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产业结构实现新提升。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加快提高。
  --海港新城展现新面貌。港城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城市沿江、向海、环湾发展格局更加明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中心城区社区化率加快提高。城乡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协调发展,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农村更加繁荣,欠发达区域发展提速。
  --创新创业形成新支撑。区域创新、创造、创业生态体系更趋完善,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若干领域改革走在省市前列。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继续提高,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建设和对接福州“海丝”枢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融台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生态绿化成为新福利。环境保护综合效益逐步显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有效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山水、空气、江海等资源科学利用,实现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福利。
  --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提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配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成果明显,群众素质、法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融入全局发展,加快推进福州新区福清片区建设
  5. 打造发展动力极。坚持融入福州、对接平潭、面向台湾、辐射内陆、走向世界的总体思路,坚持沿江、向海、环湾的发展方向,坚持港口、园区、产业、城市联动发展,抓好规划提升、项目布局、要素集聚、机制创新工作,科学谋划片区城镇功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布局,建设主业突出、配套完善、环境良好、生态优美的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打造两岸合作的前沿阵地、对内对外的开放要地、产业升级的发展基地和生态绿色的宜居福地。
  6.拓宽开放大通道。加快码头泊位及其配套建设,抓好航线开辟,完善海铁联动协作机制,推进江阴和元洪港区连片开发,打造联结内陆、沟通两岸、接轨世界的国家级枢纽港区。建成环城路、滨海大道、滨江大道、福清至长乐高速公路和高铁客运专线福清段等战略通道,启动轨道交通项目,拉近港口、园区、城市等重点组团距离,构建融入福州、对接平潭的快捷交通体系,加快与福州中心城区的同城化步伐。
  7.建设新的增长区。坚持多规合一、规划引领,推动港城联动、产城融合,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打造若干个产业坚实、支撑有力的经济增长区。坚持服务东进、产业南跨,推动融侨开发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推动江阴工业区、蓝色产业园、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和江阴新港城一体发展,推动元洪投资区和东部新城联动发展,推动龙高半岛呼应平潭实验区差异发展,适时启动牛头尾、万安片区开发建设。
  8.培育改革试验田。对接落实福州新区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突破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推行扁平化管理运行模式。争取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规范和标准体系。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局,依托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开发,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凸显对台前沿作用,强化区域互动合作,提升福清在区域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二)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9.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惠民生上,加大交通、港口等重点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园区转型升级、企业技改创新等投入,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抓好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充实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完善招商选资和“三维”项目对接机制,破解用地用海用林等制约,推动项目落地、动建、投产。统筹用好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科学用好信贷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10.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发展健康养老、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培育电子商务、租赁、信用和网络等现代消费。合理布局建设商贸综合体、酒店、超市等消费网点设施,改造提升城乡流通体系,解决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开拓和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和释放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兴群体的消费潜力。以本地特色产品为重点,培育专业批发和消费市场,打造区域性特色消费中心。
  11.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实施产品竞争力战略,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用好海外华侨营销网络资源,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把扩大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紧密结合起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创新外向型企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12.发挥园区的支撑作用。坚持项目集中、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融侨开发区坚持转型提升主方向,融入中心城区提升配套水平,以京东方面板等项目为龙头,拓展延伸产业链,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推动“双创”为抓手,力促汽车玻璃等产业升级,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服务业,建设科技型、创新型、服务型高端园区。江阴开发区坚持港城联动,发挥港口、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江阴小城市培育试点等优势,加快码头泊位、填海造地、整车进口和城市标准公共配套等平台打造,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向千亿规模迈进,培育壮大电力能源、港口物流、整车进口、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专区,建设以临港产业为特色的江阴新港城。元洪投资区突出民资、华侨等重点,抓好港口、填海等基础配套,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夯实“回归创业园”“元洪国际食品物流产业园”等平台,做大做强粮油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新纤等产业集群,成为支撑福州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立足海洋特色,抓配套、引项目、育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打造福州新区的蓝色引擎。龙田、镜洋、渔溪、上迳等工业集中区立足转型提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13.发挥民资的推动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我市由民间资本大市向民营经济强市转变。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园区、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的投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拓展境外业务或在境内外上市,支持民营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招商。吸引和集聚民营企业总部回归,打造民营企业集聚区、总部区。
  (三)加快转型提升,打造福清产业升级版
  14.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两化融合指数位居省、福州市前列。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计划,新增一批高成长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10家以上。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园和玻璃、塑胶、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纺织新纤等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通用航空、风电装备、铝精深加工等高端制造产业,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在产品、技术、工艺、管理、销售等方面开展创新,实现竞争力再造。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推进“机器联网”“工厂联网”,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实现“机器换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智能移动信息产品开发,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15.实施服务业倍增战略。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外包、融资租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顺应消费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市政服务、农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积极稳妥推进中心城区“优二进三”,规划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培育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新型业态,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提升。依托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等载体,打造一批电子商务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交易、转口贸易等服务。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建筑业发展,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6.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江阴、元洪港区码头泊位及其配套设施,适时推动牛头尾、万安等深水码头泊位开发,改善港区集疏运条件,优化口岸通关服务,鼓励支持建设“飞地港”,打造国家级枢纽港区。培育高端临海产业,发展海洋生物科技、海工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环保设备、海水淡化利用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海洋服务业,发展滨海旅游、海洋科教、涉海金融保险等涉海服务业。发展现代渔业,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发展高效设施渔业,建设“海上牧场”.
  17.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向农村拓展,培育打造特色农村电商,推广“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定制农业”等新型产业化组织方式。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实现生产制造可视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加快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加快培育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业态,积极打造各类交易平台、应用平台和支付平台。
  (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18.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土地治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菜蓝子”和粮食安全工程。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下里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建设,以园区为示范,深化融台农业交流合作,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推动农业实现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带动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等发展壮大。大力实施“强龙带动”工程,扶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动畜禽养殖业转型提升,推动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培优做强,促进花卉业做大规模。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以工厂化模式组织农业生产,培育一批农业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业与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完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监测体系,争创一批农产品名牌。
  19.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培育新型农民,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它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民工职业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外出经商务工和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规模经营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0.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安全饮水、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幸福家园。完善农村村庄规划,守住农村村庄边界线,抓好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推进农民建房向农村住宅小区有序集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事业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和统一。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和古民居、古建筑。提升少数民族村发展水平。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宅基地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及实现途径,深化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支农金融产品,提高农业保险等服务水平。
  (五)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设立研发中心、实施技术改造、创建知名品牌、参与标准制定,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与金融结合,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战略合作,加强专家院士等工作站建设,力促更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在我市转化、推广。
  22.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引进和培养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一线技术型人才。推进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孵化器,建设一批面向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更多企业到主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挂牌和上市。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推动福清制造向福清创造提升。
  23.搭建开放众创空间。培育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鼓励与上市公司、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合作,引导创业者、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借鉴“新车间”“车库咖啡”等创客空间模式,利用老厂房、旧仓库等资源发展新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用好特色农产品,盘活土地等存量资源,促进农村众创空间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保护创业者权益,鼓励更多社会成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创业。
  (六)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
  2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建立市、工业区、镇街权责清单管理体系,探索强区扩权、区镇合一等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络”建设,提升市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开发利用“多规合一”平台,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一照一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25.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供水、电力、交通、电信、医药、医疗服务、农产品等价格改革。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引金入融”工程,健全完善政银企沟通、合作、对接平台和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民间投资准入条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拓展民间和社会资金参与发展渠道,规范提升市级、园区、小城镇等投融资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6.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福清”.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动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提升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数字福清”“智慧福清”.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家排查隐患、部门依法监督、企业整改隐患模式,健全应急管理和物资储备体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食品药品可追溯体系,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27.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进驻融部队建设与全市发展有机融合。健全军地平战指挥体系,完善军地指挥协调机制。将驻融部队配套设施纳入总体规划。推进我市优势产业群与部队建设需求对接,确保基础建设军地“两用”.将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福清”整体规划,建成国防动员信息基础网络,推进军地信息一体化。建立军地企业对接机制,培育发展军工电子信息、通用航空及航空配件等产业。规范民兵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预备役、海上民兵分队、基干民兵力量建设。强化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推进“百村百连结对子、军民融合促发展”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七)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28.加快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建设。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紧扣自贸试验区福清区块功能定位和重点试验任务,瞄准汽车整车进口、国际航运物流、保税仓储及保税展示、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动建、投产。着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和行政服务便利化改革和创新,积极复制推广省、福州市以及其它先进地区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地推进自贸试验区政策和制度创新,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29.增创对外开放优势。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争取“海丝”发展基金,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探索建设面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立足江阴港区、江阴开发区等区域,探索建设中国印度尼西亚双向自贸园区等合作示范园区。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政策外溢,探索推行“准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监管制度,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引进境外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
  30.深度拓展开放合作。发挥华侨优势,加强与融籍海外华侨社团和侨界重点人士、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的沟通,密切与港澳侨团、商会交往,深化青年、智库、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交流,凝聚侨心侨智侨力,增进民心相通,吸引海外乡亲回乡投资创业。融入福莆宁一体化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协作。对接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配合推进入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辐射。抓好与永泰县、连城县、寿宁县和井冈山市等对口协作。
  (八)密切融台交流,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31.加强融台经贸合作。积极落实ECFA协议,增进融台经济合作交流。抓好台湾百大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引进,深化与台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高优农业等产业对接,建设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重要基地。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争取政策试点,推动融台电子商务、航运物流和金融协作。对接海峡旅游圈建设,推进融台旅游合作。发挥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优势,对接台中自贸港区、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构筑海峡两岸经贸交流新通道。完善南青屿台轮停泊点基础配套,扩大融台小额贸易规模。
  32.拓展融台交往通道。依托江阴港区、元洪港区,推动融台两地直航港口互设办事机构,拓展代理业务,增加对台直航运输的货种和大宗货物的储存、中转等功能,巩固提升江阴港区、元洪港区至台湾主要港口货运直航常态化水平。争取试行便利两岸直接往来政策,提高融台两地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效率,建设两岸直接“三通”的重要枢纽。
  33.推动人文交流融合。以祖地文化、宗亲文化为纽带,多领域、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强化亲情乡情联系纽带,增强两岸民族和文化认同。建立融台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加强融台两地民间组织联系,提升“石竹山梦文化节”“海峡两岸宗鹤拳武术节”等品牌,推动融台文化、宗教、武术、教育等交流。落实台胞在融就学就业就医政策,鼓励台胞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治理,依法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
  (九)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
  34.科学布局城乡发展空间。以“多规合一”试点为抓手,建立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合理确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类区域”,推动差异化发展与管控。坚持沿江、向海、环湾发展,加快打造南部生活服务圈、东部临港产业圈、西北部绿色生态圈,构建功能配套完善、产城联动发展的现代化滨江滨海城市发展格局。
  35.构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两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网、“四横四纵”区域主干路网和客运、货运高铁路网,推进福莆宁岚轨道交通建设,实施“镇镇有干线”工程和农村道路改扩建工程,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快公交站、农村客运站等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合理布局汽车站、公交枢纽站,完善加油站、充气桩、充电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推动动车、汽车、公交车无缝换乘。科学布局高压电力走廊,推进城乡变电站、电网等建设,探索城市配电网智能化。围绕水源保障、水厂布局、管网建设、水质安全等重点,推进水资源科学配置,统筹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涉及的管理体制、项目推进、资金保障等问题,努力实现城乡人口自来水供应全覆盖。加强燃气管网建设,促进天然气供气向乡镇和工业区延伸。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网配套和机制创新,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快水库、防洪防潮、引调水、水流域整治等工程建设,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和海堤强化加固,确保防洪防潮、水资源、水生态等安全。推进气象与洪水预警、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及海洋与渔业安全等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避灾场所等设施建设,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36.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加快老城区配套设施改造提升,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村改居”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提高中心城区社区化率。积极打造城市新组团,以龙江为主轴线,加快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打造集行政、商业和娱乐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江滨海新城区。全面推进观溪新区开发,基本建成以现代居住、商贸休闲、绿色生态为特征的城市新区。加快火车站片区开发,打造以交通枢纽、商贸、居住为特色的综合新区。推动中心城区沿环城路拓展,适时启动中部新城开发。持续推进市政道路新拓建和“白改黑”等提升工程,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交通路网。启动地下综合管网建设。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内河整治,完善城市绿道慢道、园林绿地、生态湿地等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37.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服务“三农”工作相结合,把小城镇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载体、人口集聚的主平台、服务农村的中心地。坚持差异化、互动型小城镇发展道路,以江阴小城市培育以及龙田、高山、渔溪小城镇试点建设为抓手,强化产业支撑,推进旧镇区改造和起步区建设,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卫星城镇。引导工业区所在镇街与园区互动发展,强化城镇功能,实现产城联动,建设一批功能型中心镇。引导沿海各镇以滨海大通道为纽带,力促一体化发展,形成滨海城镇发展带。引导具有文化积淀、生态优势的西部乡镇坚持个性化发展,培育以山水景观、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绿色宜居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带。
  38.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实施“美丽乡村”、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抓手,加大倾斜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帮扶一都、东张、南岭等欠发达镇村和老少边岛区域发展。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探索试点欠发达地区资源入股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完善贫困人员创业就业、医疗救助和住房、低保等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2016年如期脱贫。
  (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3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施主流思想舆论引导行动、文化涵育惠民行动、国民教育立德树人行动、先进模范引领示范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提升行动、社会治理法治规范行动等“六大行动”为载体,建立常态化文明建设机制,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构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道德体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以社区志愿服务为重点,选树培养一批具有福清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党史学习和研究工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展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等社科课题研究,推进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形成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40.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文化福清建设,坚持均等性、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一批新的文化场馆建设,推进新一轮镇街、园区和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两乡三基地”引领作用,实施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收集、整理、研究地方史志资料,挖掘开发黄檗文化、侨乡文化、梦文化、南少林文化等历史资源,促进地方红色文化体裁文艺创作,传承弘扬乡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具有福清特色的文化名片。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惠民乐万家”文化巡演、全民阅读、高雅艺术进大众等活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拓宽对外文化传播渠道和平台,构建文化对外开放新格局。
  41.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整合提升福清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建设总公司,按照企业化、社会化的运作模式,统筹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抓好黄檗寺、利桥古街、东关寨等重点保护文物的修缮维护,理顺石竹山景区管理体制,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抓好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鼓励传媒产业探索企业化、社会化协作,激发文化传媒业发展活力。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文化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力,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要素市场、文化中介机构健康、规范发展。
  (十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2.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确保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机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3.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动态增长机制,增加优势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普及和特色化建设,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立现代学徒制,推进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办好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深化与国内知名医院的院际合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疾病防控、精神卫生、残疾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升优生优育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乡镇公益性陵园建设,以改革办法解决殡葬等民生问题。
  4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对接和整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完善被征地、收海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健全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财政补助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实施“太阳、月亮、星星”计划,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外来人口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推行以公租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成长。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新型救助体系。
  (十二)融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美丽福清”
  45.完善生态制度。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守住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生态红线。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财力支持机制,实施水源保护和其它敏感生态区域保护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一都、南岭、东张等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的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探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在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和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依法查处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46.发展生态经济。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大力实施“增产减污”计划,抓好火电、造纸、电镀、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整治,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改造、清洁生产,完成省下达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任务。实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集中供应、废弃物集中回收、污染物集中处理体系。制定绿色循环经济扶持政策,推广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节能环保项目,发展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经济体系。
  47.提升生态环境。巩固提升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宜居环境建设、四绿工程、青山挂白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打造山水相连、绿意盎然的城乡生态屏障。推进畜禽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整治行动,提升水、空气、土壤、声环境质量。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高效利用海域、海岛、岸线等资源。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清洁、低碳的生活方式。
  (十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福清
  48.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落实行政机关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实施评估机制、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市城管委运作,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执法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和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严格界定政府信息,扎实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9.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健全司法权威维护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支持司法机关开展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司法责任制等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司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合理可行的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加强流程管理和节点实时监控,构建科学合理的司法业务考核及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加强司法活动监督,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持续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司法活动中知情权和参与权。
  50.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作用,形成依法、常态、有序的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实施福清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成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建立诉访分离、程序导入、责任追究等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创新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多元调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依法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服务管理。
  四、坚持党的领导,为“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51.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要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好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制定福清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6-2020年),将党建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实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造“好干部”队伍。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抓好重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化“四个万家”等活动,创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熟人经济”“庸懒散拖”“为官不为”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全面落实“一案双查”制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
  52.强化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积极推动“一府两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主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和改进对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引导,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港澳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53.强化规划组织实施。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贯彻落实本建议提出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并强化指标导向,强化项目运作,强化责任落实,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积极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
  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福州新区福清海港新城开放开发,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推动福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福清市“十三五”规划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福清侨乡报 作者:福清侨乡报原标题: 中共福清市委关于制定福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4 09:06 , Processed in 0.07508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