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有了棺材和种子,华人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有底

海蛎饼先生 发表于 2018-9-25 1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397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zps40psmi0x17.jpg

zps40psmi0x17.jpg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不断,长达千年的人口大迁徙不断。
据《南洋华侨史话》一书记载,中国人是从公元7世纪即唐朝时开始移居南洋的。盛唐时代,对外贸易、航海发达,有些人到南洋从事贸易活动,就留在当地。当时,由于唐朝强大,威震四海,南洋华人总带点骄傲地自称为“唐人”,称祖国为“唐山”,华人聚居地则为“唐人街”。
宋朝时,手工业、商业兴盛,海上交通比唐朝更为发达。发展和南洋各国的贸易往来,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当时下南洋乘帆船,有些人错过返航的季风,就在当地住下来,次年再北返。后来随着贸易的发展,渐渐有中国人留在南洋,叫做“住蕃”,而且一住就是一二十年,并在当地娶妻生子。
元明两朝,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进一步发展。14世纪时,印度洋的航运权几乎全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明朝初年的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队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4个在南洋。此后,华人广泛分布到南洋各地。
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那些从中原迁徙到东南沿海的人们,又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漂洋过海的旅程。此后400年间,有1000多万华人从福建的福州、福清、晋江,广东的潮汕、清远、梅州,台湾的金门,海南的琼海、文昌等不同的地方下南洋。
在明代的一份民间笔记中有这样的描述:“飘洋过海时要随带耕种之具和种子,还要带上棺材。”下南洋的船主带着棺材,是随时准备迎接死亡;带着种子,是随时准备在不可知的荒野建立生活。
棺材和种子,支撑中国人生死观的两样东西,有了它们,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有底。
京那巴鲁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峰,那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从中国来的商人,在那里娶本地女子为妻。一天他说要回自己的家乡去看一看,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生死不明。他的妻子站在山上,遥望中国的方向,后来变成了一块石头。今天,当地的原住民还称这座山为中国寡妇山。
这个传说,印证了中国文化在南洋的扎根。
南洋是一个多民族地区。5000年以前,一群操着古老的南岛语系语言的人,从与中国大陆相连的中南半岛来到这些岛屿。今天,他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这里,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他们被称作是南洋的原住民。
后来,印度人也来到了南洋各岛,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和信仰。紧接着,来自中亚的阿拉伯人也来了,他们和来自中国的穆斯林们一起带来伊斯兰教信仰。今天在南洋,有超过一亿人遵循着穆斯林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华人来了,带来棺材和种子,带来中国文化,也带来和其他民族的融合之道。
摘自《下南洋》

w22hpece2fi18.jpg

w22hpece2fi18.jp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4 06:04 , Processed in 0.08194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