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2

赤厝村探秘

永不止步 发表于 2024-5-12 13:3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608 0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赤厝村位于江阴,主要人口姓庄和严,

严姓,源于庄姓,是中华民族古代姓氏之一。据研究资料,该姓氏起源共有7种,其中严姓图腾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孙,以谥为姓。

严氏以严子陵为得姓始祖。严子陵(前39年—41年),本姓庄,名光,另一名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亦为好友。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即光武帝。刘秀思贤念旧,多次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在全国查访,准备延聘他。但严光隐名换姓,不愿出山,隐居于桐庐富春江畔,每日垂钓,后此地为桐庐严子陵钓台。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撰写的《严先生祠堂记》中,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千古绝唱,再让严子陵的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刘秀逝后,其四子刘庄即位,称汉明帝。严光后人为回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庄姓为严,由此,严氏以严子陵为得姓始祖。

魏晋时期,严氏中有恢复庄氏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故有“庄严一家”之说和“庄严不通婚”的古训。

严氏家族发祥地在天水郡的,世称“天水严氏”,指严子陵之派系。另外,还有陕西的“华阴严氏”、浙江的“桐江严氏”等派系。江阴“蓝田严氏”源自天水郡。

江阴镇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西南,全省最大港湾兴化湾北岸。据传,明武宗七年(1512),正德皇帝下江南游历,夜宿蒜岭驿,夜登棉亭“第一山”,时值秋夜,月光如水,见岛上有石如玉生辉,赐名“玉屿”,故江阴又雅称“玉屿”。

经过数百年的开枝散叶,江阴镇的一些村落渐成严氏聚居地。据《闽台百家姓》载:唐末,严氏得姓始祖、天水郡严子陵的三十八世孙严毓爽、严毓继兄弟,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始居闽西清流、宁化、永定、连城,后裔散衍各地。其中有一支辗转定居福清江阴的田头、后埔、东宵、西翁、赤厝等18个村落,世称“江阴十八严”,其中又以严氏宗祠所在地田头村人数最多。江阴严氏认蓝田为郡望,所以又称“蓝田严氏”。

肇迁江阴蓝田始祖严宗诚(1190-1273),字若虚。相传严宗诚奉禅师“见田即住”语,上岛寻觅居地。初居岛北的上田村,不久见地域狭窄,不能拓展,继而南寻至田头村,见地域平坦广阔,龙脉蜿蜒,交通方便,遂取其为终生拓地。

“江阴十八严”丁口兴旺,现约占全镇总人口1/5,是江阴第一大姓。江阴原是海岛,偏居一隅,宗亲生计困难,许多宗亲徙居省内各县市,更有宗亲飘洋过海,前往南洋各地及宝岛台湾谋生。于是,江阴严氏苗裔衍播中国东南沿海、港台地区乃至海外各地,脉壮枝繁,且根深叶茂。

蓝田严氏宗祠,坐落于今江阴镇政府所在地田头村,始建于宋理宗淳祐年间,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其间罹元兵火,历圮而修,相沿相继。宗祠为两落结构,大门框石、石阶以及“蓝田严氏宗祠”贴金大字门额,均系原物。前落为回廊,长9米,宽18米;中有青石天井,大门内额书有“育德堂”三个堆银大字。最引以为傲的是那些“会说话”的牌匾,厅额上竖悬有御匾“文字俱好”“公直可嘉”,以及御赐匾“安民”,御封匾“文林郎”和“进士”“文魁”等祠匾。

据记载,蓝田严氏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仅明清两朝,中进士者5人,其中武科1人;举人22人,其中武举9人,另有拔贡8人。载入《福清县志》的有严通,祟祯末年进士,后明隆武朝时监国,累官至兵科给事中,加太常寺少卿,历掌吏礼兵三部印务。严宗溥,康熙庚辰进士,皇帝褒其“文字俱好”,选庶吉士,转编修,后又主政山西乡试,御批“公直可嘉”,赐《古文鉴》以资鼓励。严登庸,顺治甲午乡试举人,任职徐州府丰县知县期间,“德政加民,熏聿皇国”,御赐“安民”银牌,民众立庙祀之。

福清江阴严氏主要分布在田头、后埔、东宵、西翁、赤厝、下楼、东楼、东桥、门口、东峰、坑底、洋边、北郭、里下底、东洋埔、渚头、铁坑、楼下店等自然村,共有“十八严”2.7万多人。

蓝田严氏宗祠纳大洋狂涛,迎五洲祥瑞,每天都敞开大门,迎接前来谒祖及对谱接谱的宗亲。祖宗世代传承形成的主脉旁系,昭穆辈份,宗功祖德,就在一次次的对谱接谱中,江阴成为海内外众多严氏宗亲神往的“圣地”。

“走遍天下路,不忘蓝田根”。2019年2月14日,江阴蓝田严氏宗祠重建20周年暨“蓝田福地社学重建落成”双庆活动隆重举行,福建省侨联副主席翁小杰,来自阿根廷、南非、莱索托、巴布亚新几内亚、多米尼加、俄罗斯等国和国内各地数千名严氏宗亲代表,不远万里,共襄盛会。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7 15:00 , Processed in 0.05989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