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Sun� 发表于 2019-5-11 10: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05597 34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6368946973414875009329450.jpg
微信图片_20190511104602.png
微信图片_20190511104610.png
微信图片_20190511104613.png
微信图片_20190511104617.png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3)
Sun� | 来自福建
一都历史人物名胜考志

李谋勇

一都古称龙屿,隶属于永泰县东区丰和乡永安里。1958 年划归福清县,现为福清市一都镇,合福清县玉林乡新宁里王坑村计有7个行政村,除王坑村外其余6村史志均收录在《永泰县志》中。现根据民国七年(1918 年)纂修的《永泰县志》,摘录有关一都历史人物名胜志考,以补《福清市志》之不足。
人物志(名臣)
黄定,字泰之,龟年再从子也。乾道壬辰对廷,以“大有为之时,为改过之日月”,和:“虽有无我之盘,而累于自喜;虽有知人之明,而累于自是。何不因群情之所芡违,而察一已之所独向!”等语,甚为切直,合上意擢为第一。累官知潮州,为政务铲弊疏瘵,拨官田以赔士,潮民德之。官终国子祭酒,直显谟阁广东提举。有集行世,祀乡贤。子自求,另传。(旧《永泰县志·名臣》)
黄自求,字熙叟,定子,两请监举。淳熙十五年,奏补迪功郎,大理寺丞。嘉定间,知潮州,拨方宜等回于学以养士。潮守之贤者丁允亢、陈宏规为最,自求与之齐名。同父定称贤守。祀潮州名宦。(参考《闽书》、《潮州府志》、旧志)
(《永泰县志》卷·列传)
古迹
宋直显谟阁黄公定宅:在一都龙屿。
有圆亭、池、沼之胜。子孙犹世居焉。(《永泰县志·古迹》)
荷池:在龙屿,黄祭酒定宅脚。今虽蒲苇丛生,时有莲叶田田点缀。黄氏侨迁他处,族姓繁衍。
(旧《永泰志》卷·古迹)
黄氏废园刻石:东一都,黄祭酒定宅左畔,蹴鳖山址。有石刻“山光”二字,又“大夫岩”三字,均不署款。
(旧《永泰县志》卷·古迹)
宋直显谟阁黄公定墓:在一都丁倪山。
(旧《永泰县志》卷·名胜志)
状元坊:在一都,为宋乾道八年,状元黄定立。
(旧《永泰县志》卷·名胜志)
亥字峰:在龙屿东十里。一名“状元峰”,形如“亥”字。蹴鳖山:在一都龙屿,黄祭酒定宅左畔。花园在焉。有石刻“山光”二字,又篆书“大夫岩”三字于石。
(《永泰县志》卷·名胜志)杂录
黄定试礼部时,谒见萧国梁,萧母从帘内窥之,语国梁曰:“此子亦能到汝地位。”后定果进士第一。时以萧母为知人。(见《黄氏家谱》、《永泰县志》卷·杂录)
黄定为潮州守,湖南有象为害。定过其地,府以无象名额,点画中不着人字,由是象远徒,民赖以安。
黄定子孙仕进封职记载:
黄自求定长子。有传。
黄自牧 字谦叟,淳颐辛丑补国学上舍郎,定次子。
黄自道 迪功郎。定三子。
黄自立 乡举秘书省校书郎。定四子。
黄公强典簿。白求长子。
黄公椿 司户。白求次子。
黄公韦 兵曹郎。自求三子。
黄公显漕举。自牧子。
黄公望中书舍人。自道长子。
黄公绍 六合尉。自道次子。
黄公恩承事郎。自立子。
(《永泰县志》卷·选举志)
(见《永阳清气录》、《潮州府志》、《永泰县志》卷·杂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10:02:3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福清四位名人故居纪略

倪朝铭

(一)郑侠故居
西塘“郑介公故宅”,系郑侠父亲郑晕(一作“郑翚)”于北宋庆历年间所建,距今九百余年。笔者曾于七十多年前见过旧屋,现在回忆起来,犹有一定印象。该厝系以木材结构为主,采用穿斗式、柱子直接支檀,各立柱之间用三条横向穿枋连系构成。前后两落的平房,其木㮼四周用粘土、灰壳、碎瓦夯实,表面打上三合土的围墙,免受风两侵蚀。房屋属小六㮼单层建筑,两房之间则用“观音槁”编织,表面涂以泥土,披上石灰做为墙壁,大门顶上盖有雨遮,前面留有一块空地。大门之内是天井,正中铺有石阶三级,以步上前落的厅堂与其两边住房,厅堂比天井约高1 米。后落的厅堂与两边住房也较后落天井再高 1 米,整座位宅坐北向南,北高南低,占地约有 3 亩。
据查,民国末年,郑侠故居因年代久远,产权早已出售于十多家住户,缺乏统一管理,以致前落厅堂开始倒塌。接着后落东半边住房也发生倾斜,木㮼屋架靠在围墙,未倒下。嗣后,住户依据自家情况或改建或扩建,有的高层,有的平房,各自为政、五花八门,把故居搞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二)叶向高故居
叶向高家府位于县城后埔街口,建于明万历年间,系古式三落透后,左右相连对称,合计六座,状如蝴蝶的土木结构,大六扇厝。俗称“双蝴蝶叶相府”。它坐北向南,其门埕开有侧埕门朝东,直通后埔街大道。
叶相府左右两边头落前均建有瓦顶雨盖门亭,门亭正中为大门,大门的门框和基座、石阶均用条石砌建;墙身则是红砖叠戚。大门后面立有木制屏风一座。屏风大门平时关闭,行人从两边出入,喜丧事则开启使用。屏风后边紧连天井,由天井往北,步上石阶即是六㮼大厅堂。相府左方第二落厅堂北边大龛内面排放着七宝铜铸造的叶向高坐像。坐像大小宛若真人,头戴官帽,身穿红袍,五柳青须,眉目清秀。左手平放于左膝之上,右手扶提玉带于胸前,两足八字分立,神态慈祥。龛前案上放置鼎形大香炉和烛台,供叶氏子孙点烛奉香使用。厅上悬挂着两面横匾,一题:“风清两地”,系叶向高父亲叶朝荣任江西九江通判与广西养利知州时的誉匾;二题:“三朝元辅”,系叶向高万历、天启两次出任首辅,和泰昌时奉召进京(旋即辞谢)的殊荣。叶相府第三落,东北背临大中前路弄,西北隔弄连通叶氏祠堂和豆区园,彼此互相呼应,式样独特,布局合理。无论单体设计、建材质量、工艺、油漆色调,堪称福清建筑史的上乘佳作。

(三)郑忾辰故居
郑忾辰故居,位于融城高巷头“大夫第”。该住宅焉何称为“大夫第”?据知情人士介绍:事缘清朝嘉庆年间,后埔街郑文旌、郑文禧兄弟,他们原来同住在现时福清二中隔壁的祖厝里。嗣后兄长郑文旌读书中举,步入仕途。当上扬州、苏州知府,于是便把祖厝翻盖成与知府官品相符的体面住宅。(由皇帝圣旨赐建的第宅称“大夫第”)。住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兄弟两家人口增多,住屋拥挤,而且弟弟郑文禧生财有道,生活富裕。于是经过协商,文禧同意将应分的祖厝一半借给哥哥一家居住,文旌同意弟弟花重金向城关王家购买刚在高巷头地方新盖的住宅,也添建门亭屋,悬挂“大夫第”的横匾,成为后埔街“大夫第”的分宅。这就是高巷头“大夫第”的由来。而郑文禧则是郑忾辰的祖父,那么,高巷头“大夫第”便是郑忾辰的故居了。
郑忾辰故居坐北朝南,两落透后。系大六㮼土木结构,大六㮼厝的特点是,第一落厅堂两旁只建一房,将另一房的面积归并厅堂,称为六㮼大厅堂,使房屋主人办喜丧事时有阔气的排场。从大厅堂步下石阶,便是石板条铺成的大埕。大埕西侧建造了一座门亭屋,屋临高巷头大道。该门亭屋建有三个高门槛的门框,每框有两搞大门,平时仅开启靠北的一框大门,供人出入。中间门框上边悬挂着黑底金字、油漆鲜亮的“大夫第”横匾。匾额上主有门亭屋出檐的雨遮,下边系斗底砖铺砌的护廊,门亭屋靠南一框大门内,住专司传达的人。
故居后落背靠五德堂路弄,开有小门与其相通。故居内部建造考究,门窗户扇,雕刻有通透的花鸟虫鱼和历史人物,设计周密,建材优质,二百年来风雨无损,属福清县城的著名华屋,正座西北建有四㮼附厝,有门连通。其二落厅堂为郑忾辰平时会客地方,厅堂两旁书㮼林立,内陈列着的二十四史中国古典名著等线装本和革命文物手迹,乃郑忾辰遗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俞昌檀故居
俞昌檀祖厝位于福清县融城西园村,系坐东向西前后两落相连的旧式六㮼土木结构建筑。昌檀住居于后落北边一半,包括一房、二房、书院、附厝等处。他出国经商之后,其住屋由族亲数户迁入。1991 年福清旧城改造、昌檀祖厝改建为七层单元套房(位于现今俞昌奎楼房隔壁),原住户则搬进新房居住。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54:0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历史多变故先人当缅怀
——玉融寻古之:古墓篇

文/林秋明囱/郭成辉

抵达:我市现存的著名古墓不多,保存完整的少之又少。据《福清县志》记载,到清乾隆年间,尚有 77 庄。这些古墓有的气势超凡,有的形制特殊。
经过历史变迁和风雨涤荡,如今这些古墓大都遭到严重破坏,有的仅存墓穴,基内许多重要文物也被盗挖一空,即使那些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比如薛增墓、黄有才墓、叶成学墓、叶朝荣墓等,也未能幸免于难。
古墓积淀着诸多信息,在考古学中占据独特地位,对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变迁等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因而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古墓是后人探寻前人文明路程一条不可或缺的线索,它能帮助后人化解历史、文化的许多谜团。
附马墓:位于东张镇灵石山内。墓主和修建年代均不详。墓规模宏大,现严重攻坏,仅存文、武巨石 4 尊,石狮、石马等 7尊。
黄定墓:位于一都镇区下倪山。修建于南宋,黄定出生一都村.为南宋孝宗乾道这八年(1172 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后招为附马,官至广东省潮州知府。墓为石构,呈“凤”字型,两层墓坪,现该墓损坏严重,仅存一块写有“宋状元祭酒黄公墓”字样的墓碑。
叶朝荣墓:位于港头镇后叶村。修建于明代。叶朝荣为明内阁首辅向高之父。墓为石构,豆“凤”字形。墓前原依次分立有石羊、石狮、石马及文式石人各一对,惜该墓于 1958 年毁坏。有一块高 0.86 米、0.42 米的墓志铭存于一村民家中。
黄有才墓:位于上运镇油塘村黄厝自然村的殷山之麓。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 1751 年),呈长方形。原长约 60 米、宽约 12 米,呈阶梯式,占地 3 亩余,墓高 2.8 米,宽约 10 米许。民国时期被盗,成为一座空墓,但轮廓尚存。该墓现存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虎等。1987 年 11 月 23 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现破坏严重。
三塔墓:位于东张镇灵石山内。自唐大中元年(公元 847 年)灵石寺开创后,历代灵石寺住持的骨灰均安藏在此,豆明初被毁。明万历年间重新兴建,换成三塔,范围颇大。墓前两台侧分别竖有刻有“振文台”、“谿光台”字样的石碣。墓上立 3 座须弥座、钟形舍利塔。1987 年 II 月 23 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薛增墓:位于三山镇前薛村后西洋山。薛增系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 1556 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叶向高为其撰写墓志铭,惜墓志铭已不存,墓坐东朝西,原规模宏大,后由于被盗,墓穴内棺及陪葬品荡然元存,仅存石雕文臣武将、石马、石羊各一对。1987 年 11 月 23 日被列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叶成学墓:位于东张镇井尾自然村。修建年代不详。原墓规模宏大,有石阶通向墓地,现破坏严重,杂草丛生,仅存破损的墓菇。
俞璟墓:位于海口镇坊里村。为俞璟后嗣立。俞璟为明朝广东按察司企事。现仅存一块残缺墓碑,墓碑上有“明朝清大夫口口止齐俞公墓”字样。
薛世墓:位于龙田镇上薛村。墓主为明天顺四年(1460 年)进士,南京户部云南清史司主事、临江知府薛世晅。该墓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墓前有石人两尊、石马一尊、石狮一尊、石柱一条。
少林和尚墓:位于东张镇少林村少村院遗址。修建于宋代。和尚塔墓即普同塔,墓为塔式建筑,墓室地表部分为圆形,地下部分为方形。此墓系在 1996 年挖掘时发现的。
香山和尚墓:位于东张镇香山村蝙蝠穴(山名)。该墓修于清雍正四年。由于该墓于上世纪 50 年代被盗,仅存空墓穴,墓前有一块墓碑颇有特色,显柱形,八角,高 0.54 米,对角长 0.52米,墓碑上有“香山寺住持塔雍正四年季冬口口”等字样。颇有意味的是,在该墓对面东边山丘,也有一个道光辛卯年修建的和尚墓。除墓基其外,也残存一块四角墓碑,碑上有“重建香山寺八代祖惟尧则公禅师之塔”等字样。
李素娥墓:位于江阴镇芝山自然村西山自然村附近。修建于宋代。清嘉庆丙辰年、乾隆癸卯年重修。李荣娥为节妇,其夫翁仲授太子正字。翁逝后,李氏断指不嫁,朝廷旌表李,曾建李坊一座。该墓现保存较完好。有一“圣旨”石碑存于金芝翁氏宗祠。
林则徐祖墓:位于海口镇岑兜村。林氏祖墓系林则徐六世祖林榕山和林榕山的儿子林开泰的坟墓。林则徐的五代祖林存素怀念祖籍,嘱中嘱咐死后葬在岑兜村。该墓现已遭破坏,仅存一块墓志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50:2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拂尘闻翰墨 重教留遗风
——玉融寻古之:庠序篇

文/林秋明图/郭成辉

概述: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起源于唐代,发达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顶峰。书院一般为私人创立,与官学相对应。
我市宋至清代,有材料查考的书院有 22 所,最早的一所为“三峰书院”,建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7 年)的高山楼厦村。我市宋代有书院 3 所,明代有两所,清代有 11 所,另有不明朝代的 6 所。宋嘉嘉 年间兴办县学,元代设置社学,至清代,我市共有社学 76 所。光绪十五年(1889 年),我市兴办学堂。随后,城乡公、私立中、小学堂发展。清末、民国初,我市城乡遍布私塾。
书院、社学、学堂、私塾均为我市教育史上灿烂的明珠,如今我们有幸置身其中,拂去历史的尘埃,仿佛仍可听见那琅琅的读书声,仍看到那令人心畔的学习氛围。
漈阳书院:位于阳下镇北西亭漈头村钱塘溪畔。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937 年重建,1995 年重修。现仍保存明清建筑的特色和风格,显得古香古色。漈阳书院系陈氏祠堂的附属部分,抗战期间,曾被中共福清县委书记陈金来领导的游击队做为队部。
尚阳书院:位于新厝镇桥尾村上洋埔。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建造,时为儒、道、佛三一教堂。向子上洋埔雅名“尚阳”,后三一教为避清延取缔,故以“尚阳书院”为名。清嘉庆己亥年(1815 年)由莆田人董应阶重修。该院前后 3 座,殿宇多为明清以来所建,计有 50 多间,第一应殿前门有莆田末科翰林张瑟所书的“尚阳书院”匾额,殿堂前间梁上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赠“涵三起一”题匾。尚阳书院为当时福清唯一的三一教活动场所。
石帆社学:位于江阴镇门口村。其前身是石帆宫。清嘉庆四年(1799 年),士绅集七境之力,把石帆宫改为石帆社学。后供文昌五帝君等,前落兼作讲学场所,史称东庠。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重修后,历经倾圯。上世纪 50 年代被拆仅存遗址。1993 年重建,面积千余平方米,三门三进。现被登记为过教活动场所。
岚风书院:位于海口镇里美村北店自然村。始建于明代。为俞氏宗祠的附属建筑,总面积约 40 平方米。历代皆有重修,现保护完好。
福地社学:位于江阴镇田头村。始建于明代万历甲午年(1594 年)。两进,中厅曾为观音大士殿及讲学场所。1990 年重修时保持明代建筑风貌。
福唐书院:位于龙田镇上薛村。据传始建于明代。书院为三进土木结构,总建筑面积 462 平方米,宽 13 米,进深 35 米。清道光、同治年间曾重建过。
菊邨书院:位于江阴镇西山村野菊邨。因名。志载为铁脚仙、鸟窠禅师游踪之遗址,是供奉文昌五帝君和讲学的场所。今只剩附属于嵩山宫东的一部分。
武当别院:位于新厝镇蒜岭村。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为重檐歇山顶结构。1980 年重修。寺院大门有明代国师周知磐题写的“武当别院”四个字。寺院墙上有诸多壁画,形态逼真、古朴生动。被列为曾做为讲学场所。1987 年 11 月 23 日,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天书院:位于东张镇石竹山狮子岩。始建于唐未五代。、原由慈航殿、五帝庙、辽天居等建筑物组成,面积约 800 平方米。昔传宋代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有楹联和“西山晚照”等摩崖石刻多处,后建筑群陆续毁坏。现“辽天书院”建筑科于 1999 重建,占地 30 多亩,面积 10000 多平方米。
龙岗书店:位于港头后卓村。修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1933 年曾被烧毁,1998 年重建。总面积约 230 平方米。
梅魁书优:位于东张候香山村。建于清光绪年间,现已毁,仅残存书院石匾一面。
清河书院:位于龙田镇二村。始建于清代乾隆辛末年(1751年),原面积 300 平方米。它的前身起源于明初。五世祖王在延师林庭春为子孙在此执教私塾起,1430 年至 1948 年,办学历经500 余年,2001 年重修,改为框架结构,布局严谨,颇具风格。立体高 12.3 米,长 31 米,宽 18 米,总面积 1380 平方米。书院上方镶嵌修建时遗下的题额。
紫阳朱先生书院:位于新厝镇草堂山腰一块平地上,又名“朱子祠书院”。相传建于宋代。原为知名人士方伯谷先生在此结草为庐、收徒教读之所。明崇祯元年,扩建书院,遂以“紫阳朱先生书院”名立碑。现书院已废,仅残存四块石碑,确证朱子曾在此教读多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46:1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福唐有名寺清源无俗境
——玉融寻古之:名寺篇

文/林秋明图/郭成辉

概述:“自古仙山多俊秀,于今地脉隐名寺”。分布于我市各地的寺庙甚多,至清朝末年仍余 80 余庄。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寺庙于早年荒废或改作它用,而有幸留存下来的,如今或修葺或扩大或重建,彰显无穷之魅力,不但建筑物宏伟壮丽,风格亦千变万化。有的寺庙,如万福寺、石竹寺、灵石寺等,不但闻名八闽乃至全国,也为地方民俗文化增添不少色彩。
我市寺庙建筑历来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它不仅是我市的艺术宝库,也是我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许多寺庙某绘画、书法、雕刻等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价值。
灵石寺:位于东张镇西南的九叠峰下。为东南禅宗名刹,也是我市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寺院。占地面积 1.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000 多平方米。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 年),大中四年(850 年)名“翠石院”唐懿宗赐额“灵石俱胝院”,故名“灵石寺”。1981 年 2 月 25 日被列为第一批县级重点丈物保护单位。
瑞岩寺:位于海口镇牛宅村瑞若山。始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初名“团号”,是我市著名的古寺院之一。明洪武初年重建寺院时改名为瑞岩寺。现存的寺院建筑是明泰昌元年(1620年),邑人、内阁首辅叶向高重建的。整个寺院向山门、大雄宝股、左右钟鼓楼、仙君楼、厢房等组成。该寺院“文革”期间曾毁,1981年 2 月 25 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重修。
福兴寺:位于港头镇后卓村。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 年),元时废,复修于明洪武二年(1369 年),历代几经重修,为佛,道、儒三家共处的寺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成为革命武装极点。民国二十二年(公元 1933 年)被烧毁,1993 年重建。该寺既是宗教胜地,又是革命遗址。
钟山寺:位于融城镇东龙江下游南岸,始建于南朝陈天嘉辛已年(561 年)。时有两寺,曰上下钟山寺。宋元丰四年(1081年)被毁,宋政和五年(1115 年)又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遭火焚,清康熙三十年(1691 年)重建,并改下钟山寺为钟山古迹寺。
吉水禅寺:位于龙天镇上苍村水磨桥内,明代又称水磨桥寺。坐东朝西。始建于明朝,清乾隆丙申年重修。单座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现占地面积三十余亩。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综合木构架。1982 年被列为福清市第一批开放寺院。
万福寺: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西北的黄绿山麓。也叫黄檗寺、黄柏寺。是福清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寺庙。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 年)。寺院初名般若堂。唐德宗赐额建福禅寺,明万历年间,明神宗秋万福禅寺,并沿用至今。该寺几经破坏,几经修复。万福寺不仅是黄檗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国际佛教圣地之一。1981 年 2 月 25 日被列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 年 7 月 11 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回汉族地区142 所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福建有 14 所对外开放寺院之一。
西涧寺:位于融城镇区西门龙江畔边。为福清五涧之一。原名水陆寺,几经更迭,先后改名诗公祠、西涧殿。建于宋天圣四年(1026 年)。明天顺六年(1462 年)、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重修。占地面积 2072 平方米,建筑面积 l155 平方米。内有诸多石碑。1997 年全面重修。
石竹寺:位于宏路镇石竹山天子峰,为福建省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有“雅胜鼓山”之誉。始建唐大中元年(847 年),初名灵宝观,宋宣和三年(1121 年)改名灵宝道观。宋乾道九年(1173 年)困山上竹林并茂,遂改名石竹寺。该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1981 年 2 月 25 日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寺:位于龙田镇五峰林场。建于明代。几经修缮。建筑面积 480 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现保存较好。
福应禅寺:位于港头镇东翁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共三进,占地约 lIO 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现保存较好。
金湾禅寺:位于龙田镇东南部马顶山之阳,原名万礼官。明永乐葵卯年(1423 年)始建,明嘉靖戊午年(1558 年)虽遭倭寇焚毁,但旧址犹存。
瑞峰寺.位于海口镇龙山。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 年),原名妙负观。宋元丰元年(1076 年)改观为寺,曰瑞峰寺,后又改名龙山寺。明万历甲申年(1584 年)重修时恢复今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42:49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迹在址堪寻梦断心尚远
——玉融寻古之:遗址篇

文/林秋明 图/郭成辉

概述: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当它把岁月的铅华洗褪,我们却每每循着它逝去的履痕,去追述回忆的背影。
这组残存于玉融大地的古遗址,虽然早已失去往日的风貌,但它所折射出来的久远而沉重的余先,仍让我们的记忆之梦彰显沧桑。
宋窑遗址:位于东张镇石坑村厝后山。年代为宋元时期。该遗址上世纪 80 年代发现。是南宋时福建 4 个主要瓷器民窑之一。坐南朝北。地表散落大量漏斗型匣钵、瓷片、垫饼、支圈等遗物。在岭下村后面,遗有砖窑基残迹。该窑址以烧制青瓷和乌金瓷为主,产品有各式碗、盏、碟、盘等。当时主要销往海外。该窑的发现,为研究搞清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及宋代古瓷品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1 年 2 月 25 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张新石器遗址:位于旧东张镇南约 0.5 公里的白豸寺的一应孤丘上。现被东张水库淹没。时总面积有 7000 平方米。1957年,省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址,次年 3 月 28 日发掘,至同年 6 月 15 日结束。发现有先民住宅、地窖、墓葬,住宅内有兽骨、石、木炭等遗物。该址为二十世纪 50 年代福建省所发现的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个,是福清史前文化的代表,乃迄今为止研究福清史前历史惟一可靠的实物依据。
万安所城遗址:位于东瀚镇万安村。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侠周德兴集福兴漳泉 4 府匠役费时 10年而修成,为花岗石构筑。原会长 1733 米、高 5.3 米、厚 4.5 米,现存残墙 3段。1981 年 2 月 25 日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石烽火台遗址:位于江阴镇下石村鼎方山。为明嘉靖年间戚继光为抗倭而攻,为石构,长方形,高约 5 米,总面积约20 平方米,现仅存基石、焦土。至高点上有“十”字形标志。该址破坏严重。
天宝陂遗址:位于宏路铁观音埔村。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闽中地区现存大型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兴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 年),工程即以唐天宝年号命名。天宝陂引水坝系河卵石砌,长 219 米、高 3.5 米,布局合理、设计完善、施工精细。宋元符元年(公元 1098 年)重修时,熔铜液以固基地,修渠 2000 多米。天宝陂为福清两大水程工程之一,如今仍在发挥作用。
祥符陂遗址:位于融城镇西门外。又名石塘陂。始建于中唐宝年间(742-755 年)。元符中(1098-1099 年)曾熔铜液以固其基。其圳长 700 余义,灌溉田地数千顷,足见当时工程之浩大。历代虽几经重修,但由于时间久远,今大多荒废。祥符陂为福清古代两大水利工程之一。
郎官古渡边址:位于渔溪然郎官村,故称郎官渡。该渡地临兴化湾,为当时渔溪乃至全县内池通本县江阴、高山等地,乃至厦门、兴化以及南洋的渡口。原有巨石砌统的石码头直伸入海,现破坏严重,仅存部分基石遗迹。
海口镇东卫城遗址:位于海口镇城里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由江夏侯周德兴督造,为一应石头城。原城周长 2943米,连女墙高 7.7 米,厚 3 米多。4 个城门都建有城楼。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城墙毁圮。现城垣的基址依稀可凡。
海口民城遗址:位于海口镇旧街江边。修筑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三年后竣工。主要用来防倭。城为石砌,原周长 2800 多米,女墙 1605 个、警铺 24 个、敌台 7 个。明万历年间曾重修 4 次。清顺治四年后陆续被毁。现仅存东门(通江门)门洞,厚 2 米、高 4 米、宽 8 米。1989 年 10 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岐阳城遗址:位于三山镇前薛村。又名化南民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为防倭寇,由本村人、时任广西布政司的薛增请旨建城。城为石砌,原周长 1550 米、高 5.5 米、基宽 3.8米,这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清末,自南门始,先后倒塌。现仅残存部分城基。
南少林遗址:位于东张镇少林村弥勒山南麓。该遗址由 9座殿宇组成。该遗址自 1995 年发现挖倔以来,发现众多文物。以详实的资料、实物证明了此处确为南少林遗址。据考证,南少林建于宋代,已圮,近年开始大规模重修。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39:0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井深泉有眼水清泽无边
一一玉融寻古之:古井篇

文/林秋阴 图/郭成辉

概述:古人称故乡为“乡井”,离人在外总感喟自己“背井离乡”,可见人们对井的感情之深厚。遍布我市各镇、村每一个角落的水井有成千上万口,它们异彩纷呈、古香古色,其中的一些古井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值得人们探索和研究。这些水井以单目居多,但也有罕见的五目井。许多水井经过多次改造己失去往日风来,有的还遭受人为破坏。
俗话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从现在来看,水井作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物,除了能充分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还能或多或少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生活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岑兜八角井:位于海口镇岑允材。井深 3 米多,八角井栏用整石齿成,高 0.48米,高 0.16 米,口径0.52 米。据说,该井开凿与同林则徐祖居建筑同年代。
下路池井:位于融城后山顶下路。开凿年代据传为宋代。四角井拦由整石凿成,井口为椭圆形,长径 0.54 米,短径 0.34米。井栏高 0.27 米。井深不详。井水常年不涵。
万安龙井:位于东瀚镇万安村。这于明万历乙卯年(公元1587年)。相传为“玉融第一井”。花岗石结构。原井深3米,径约2米,花岗石石板覆盖井口,东西南北中各凿一个圆孔,直径在0.35-0.4米之间。五个圆孔均可汲水,当地人叫“五目井”。该井大旱不涸、洪涝不溢。原井四周砌有护栏,如今已圯毁。该井现荒废不用。
岭顶厝井:位于融城后山顶康边埕。据传有 500 多年历史。外拉回角,高 0.28 米。口径 0.3 米,井深约 10 米。井水常年不涸。
门主L(音 le)亭井:位于融城后山顶康边埕。据传该井开凿于宋代。八角井栏由整石凿成,厚 0.18 米,高 0.45 米,口径 0.6 米,并深 8 米左右。井水常年不涸。
宋井:位于城区利桥街东侧。开凿于求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 年),宋政和七年(公元 1117 年)重修。淡赭色花岗石井栏系榫铆结构,每边长 1.1 米,高 0.7 米,厚 0.15 米。井壁用石板叠砌,呈六角形。井深约 10 米。日出水量 5-8 吨,井水永不干涸,至今仍清甜可口。1981 年 2 月 25 日被列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正在位。
中丘双目外:位于海口镇岑兜村,又名葫芦井、通天井。该井呈葫芦状。双目。一目直径约 0.3 米。另一目约 0.33 米。“颈”部直径约 3 米,底部直径约 7-8 米。井深10米左右。据传该井有数百年历史。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井底部有一个很大的地洞通往他处。现井内有 13 条用来取水的水管。井水清澈见底,甘醇爽口。
四目古井:位于海口镇岑兜村。四目。井栏为整石雕凿而成,立径约 l.1 米,口径约 0.85 米。井栏高约 0.4 米,井深丈余。该井水尤清冽,常年不涸。开凿年代待考。
东翁古井:位于港头镇东翁村,开凿于明代。井栏内圆,高约 0.5 米,浮约 0.15 米,口径约 0.3 米,为整石砌成,原呈六角,现磨损呈四角。该井井水优质,传说当时曾用来煮鸦片。该井现荒废不用。据村民说,他们在该井四周凿井,但皆为咸水,惟该井为淡水。
田头双目井:位于江阴镇回头村。双目并排呈“8”字型。左自系青色石块砌成,右目系赭黄色石块砌成。左目井栏高 0.25米,内径 0.32 米,外径 0.75 米。右目井栏高 0.25 米,内径 0.32米,外径 0.55 米。井深约 2 米。开凿年代不详。井水常年不涸,水质、口感皆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35:4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江阴岛旧时的婚俗

翁发喜

建国前,江阴岛男子婚娶,繁文缛节,多物色对象时,先要行“三才”,后耍施“六礼”。何谓“三才”?即先查女子容貌:一.额角是否宽阔;二.准头(即鼻子)是否端正、隆高;三.地阁(两颊骨的下端)是否平行。何调“六礼”?即:一.合婚。查女子姓名、性格后,要女方开父母和女子的生辰八字,交男方“合婚”(由相命或通五行者测合),合婚后,将写有男女生辰八字的红纸压在祖厅公婆桌上,若三天内家里没发生不吉利事件,如碗砵没打破,家禽家畜没死,才进入议婚阶段,否则,再理想的对象,也只好告吹:二.行聘。男方先交上半礼(礼银即聘金的一半),即为定婚;三.交质。即男女双方同意后,双方各付心爱物品,互为凭质(即定情物);四.担钱。即男方先担一部分礼担(其中是肉、面、钱两等),女方要回糕饼 10 斤至 100 斤,另加纸花百朵;五.请期。即要求女方应允男方择吉日良辰迎娶;六.吉日。迎娶过门行大礼的正日。
在正日的前一天,俗称“闹宅”。这天下午,鞭炮声中开始宰杀害猪喜羊(巧妇以剪刀在猪羊背上剪个“囍字就是专指婚娶用的牲畜)有向神明许愿的,要请道士来做大蘸谢天地。新郎于半夜要洗礼,换上白色的衬衫衬裤和肚兜,吃太平面,上辈老人拿出头梳在祖厅公婆桌前,向新郎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以示给“绱头造髻”,立家成人。
迎娶正日定后,男女双方各做包粿,在发帖时,每户亲友发请帖一张,粿 10 块,让人周知。
“闹宅”这一夜,耍请新郎的姐夫或堂姐夫,在其洞房里进行“褙壁”。褙壁用各种色纸裱褙,也贴上各种画轴,同时还得挂上以姐夫名义落款的庆贺对联。褙壁的开支出姐夫负担,其他人则没有资格办理。
正日这一天,男方于早晨要送猪肉 100 斤,线面 100 斤,答谢女方父母养育之恩,如果女方祖父母健在,要另加“公婆担”,祖父独在叫“公担”、祖母独在叫“妈担”。送肉面时,耍附“礼书大帖”,其内容是向女方父母、祖父母以及旁系的叔伯姆婶致谢,这种帖式,称谓要准确,若有差池,就被认为是对女方长辈不恭敬,会惹起一场“囍””字多口的口舌。帖签上要写着“硕德”(对男性)、“懿德”(对女性)等字样,是向对方歌颂溢美之意。此时,还得派一儿童送去谓“会亲”的大帖。这种大帖耍 5张有、5 张冇,儿童返回时,要端回新娘的化妆盒,俗称“掏龛奁”,且有一笔很可观的花纸钱给儿童。
肉面和礼书大帖送完后,女方就得回礼盘,回礼的物品有:大灯一对,马桶一只(桶内要放桂圆、花生等五果)、面桶(洗脸桶或盆)、脚桶、球斗各一个,两人抬的衣橱、桌柜等,里面装有蚊帐、棉被、衣袋、布匹等,银制的脚、手镯、头饰等。
迎娶拜堂的大厅,要布置得既喜气又庄严,公婆桌上的花瓶、烛斗、香炉、祖上灵牌,耍一应俱全,两房墙壁上要帖“祖母挡”、“母挡”娘家写来祝贺的长联,这种有品位的长联,贴时要与厅中脊桁对正垂直,其次的亲戚贺联,按长、次序排下;祖母、母亲娘家来赴宴的耍坐第一桌左右的座首,以示尊敬。女方的嫁妆,不论一个人挑的或是二人抬的,都得放拜堂大厅,公开让亲友清点,消点结束后,就专候新娘红轿到来。新娘坐的红轿是四人抬的,伴娘随行。新娘上轿时,父母要把桂圆、花生、瓜籽等五果藏女儿肚兜里,等红轿抬到途中,新娘就将五果由轿窗扔出,以示让沿途邪妖去抢食,使之畅行无阻;同时在红轿门上,要贴着本族历史名人×××封,如姓翁的,就写“谏议大夫翁承赞封”,一则显示本族有名人的荣耀,二则也有压邪之意。
红轿抬至男家布置一新的大厅上,要指定一男童去开轿门,新娘由伴娘扶出轿时要付“鼎彩”(即果品一类)给开轿门的儿童。此时新娘身上的穿着,是破破烂烂的红衫、红裙,这样可以避免被妖魔鬼怪看上眼而惹灾惹祸。为了不显露其面目,新娘头上要罩上一种竹篾编的“緕篮”,篮用红纸糊的,罩在头上时,再用一条红帕盖住,这样谁也无法窥视她的真面目。男左女右,新郎出厅居左,新娘自然是居右了。新郎要穿长衫马褂,头上要戴一顶礼帽,帽的两旁各插一朵纸制金花。二人在大堂交拜时,由一司仪的角色,俗称“书弟”者摆布,先拜天地,后拜祖上灵牌,最后拜堂上公婆,每喊三叩首,新婚夫妇拜的动作要跟喊的声调相合拍,才不至乱套。
拜堂完毕,由一对辈份熟悉者带新郎向各位上辈作揖,作揖时,某长辈人要给 10 元或 5 元钱,俗称“受参”。这些环节结束后,才由“书弟”宣布“入洞房”。可此时的洞房门已被一批青年好友关闭着,不让进去,要给“买路钱”、糖果、香烟等,否则,迟迟不开,待交足了“买路钱”,新婚夫妇才被伴娘和凑热闹者簇拥而进。
入了洞房,新娘方可脱下身上穿的破烂红衣衫,由新郎摘下其红头盖。直到此刻,新郎才能看到新娘的“庐山真面目”,如是秀丽者,新郎自然沾沾自喜,若是丑女,第一次印象坏了,往往不和台,还得花时很久去培养感情。新娘卸旧装后,才开始尽情地化妆,首饰满头,花枝招展,铃铛作响,让亲友欣赏和闹房。新娘迎娶过门要在三昼夜内不许“出恭”(送来的马桶内放有五果等食品,三天后由男儿童取出吃了,新娘方使用),女方的父母要备人参等补品,因饿了几天肚子,每被闹房恶作剧时,也有新娘晕倒,闹得不欢而散。
在新婚的日夜里,就有梨园月下的曲班在其厅中唱戏曲,20世纪 30 年代之前是唱京戏,40 年代之后改为闽剧,唱到半夜 12点时,曲班就进入洞房助兴,唱的是《宝莲灯》沉香出世,折子戏叫“得子”,以示吉利。继而请新婚夫妇饮“交杯酒”。所谓“交杯酒”就是在两个酒杯内,各放一粒用红绳连在一起的红枣,名为“红绳系足”。夫妇交换饮下杯中酒时,唱者要唱许多吉利的词句。接着就开始撒帐。撒帐用的是早稻谷子。曲班领唱者抓上一把谷子,由东到西由南到北,最后中间,没头没脑朝着新婚夫妇脸上甩去,被甩十分刺痛,也只得忍受。撒帐时也有唱词:“撒帐撒过东,生活暖如春”、“撒帐撒过西,新人早做奶”等等。这些程序过后,读热闹的亲友闹房者才撤出洞房。
此时,宴请曲班的“曲酒”,已摆在厅中等候大家入席。“曲酒”十分丰盛,全蹄(整条猪蹄)、全鸡、全鸭、全鱼,待为上宾。曲友们饭饱酒足了,还要送上橘饼、花生、瓜籽、恭饼等食品,一般要连唱三夜方体。每夜在伬唱时,围观的乡亲们,不论男女老幼,喜主都得送花生果或煮大米粉招待他们。白天的酒席也办三天,第一天办的叫“喜酒”,第二天办的叫“贺酒”第三天办的叫“插头酒”。
第三天,是新娘的出厅日,由伴娘引至厅中,向祖先灵牌作揖,后被引向各长辈介绍怎样称呼,以便日后和好相处。此时,新娘需备崭新男女衣裤数套,或上乘的布料,或银手镯金戒指等,用红盘装好,赠送给男方祖父母、父母。此种礼节叫“串贺”。送完“串贺”,由伴娘陆新娘“下灶前”(即下厨房)。到了厨房,她就得扎上围裙,由长辈辅导去开锅“试烹”,这一顿是调制“茹粉”,其佐料是蛎、蛏、肉丝等,煮成一大锅,分送妯娌、姆婶和邻居,让大家品赏。新娘在“试烹”时,伴娘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词喝彩道:“新娘落灶前,家兴妇革贤。鼎铲揽鼎边,新娘赛水仙;堂杓转鼎底,新娘会做奶;火钳灶腹叉,新娘会当家;大碗重细碗,新娘好教管;大砵重细砵,新娘好调拢。”伴娘唱,旁人也得喝彩助兴。
新娘厨事活动后,就是“走桥采花”回洞房。所谓“走桥”,就是用数条长板凳,间隔排成“桥”,中间留一段距离,新娘由伴娘扶着,由长板凳桥走过。当新娘走到长板凳尽头,难跨越空隔到另一条长凳时,就由新郎背或抱她过“桥”,直抱到洞房门口得长凳上。这时,围观者起哄欢笑不已。洞房门口,有一人脸涂墨汁或锅灰,被称为“桥头将军”,他双手捧着一束鲜花,挡住去路,当场考问新娘的身世和家庭情况。“桥头将军”在问话时,也有插科打浑式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问答完毕,新娘才面含羞色,伸手去接“桥头将军”一束鲜花。采花即早生贵子,于是“将军”唱道:“新娘采花笑眯眯,祝愿早日抱孩儿;新娘采花亲友夺,好女撑到男人家;良缘缔结红线牵,白头到老幸福家。”唱罢,方让打开洞房门,送新婚夫妇进去。此时,方让新娘进食。
婚娶第三天,也就是新娘“下灶前”这一天,女方派二位长辈,携带小男子到男家“会亲”。上午约 10 点许,男方要派二位同辈或长辈到村口去迎“会亲”的到来。接时,要将小舅子挑的红布袋接过手。(红布袋内有火笼一个,火笼内装满爆米花),放着鞭炮,把三人迎到喜厅上,两位“会亲”者分左右座位坐下,小舅子随左。没多久,新郎就端出热气腾腾三碗“太平蛋”,为逗弄小男子,厨师特将这三粒鸡蛋熬得坚韧,让他的调羹去切割时,因太坚韧,无法切开,将坚韧的鸡蛋滚动出碗,掉落地上,使围观者哄堂大笑,这是开小舅子的玩笑,搞热闹,“会亲”者也不介意。
吃罢太平蛋,新婚夫妇出来邀请“会亲”者到洞房,男家也有人相陪进去拉家常。过来“会亲”者的谈话内容,无非是谦逊地说:“侄女年幼无知,今后凡事有不妥之处,就请亲家亲母谅解,望多加指教”之类的客套话。中午,要办一席十分丰盛的筵席,名为“会亲酒”,奉陪的,男家必须请有身份者入席,以示尊重,有的“会亲”者当天下午就返回,有的要隔夜。小舅子要等第五天(由结婚日算起)伴其姐姐、姐夫回家省亲。小男子在姐夫家的两夜,也是随新婚夫妇同睡,大人也不介意。新郎到女家,女家要办“女婿酒”,新婚女婿要备一笔可观的钱,宴罢送岳父母,这笔钱俗称“垫桌脚”。女方婚嫁时,也有很多繁文褥节,这里不再赘述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5-14 09:31:5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4 17:26 , Processed in 0.06537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