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Sun� | 来自福建
少林地名是少林寺历史足迹的见证

地名,是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是民族心理和地方习俗的反映。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生产和工作的方便,对于具有固定位置范围的事物,总要加以专有的名称。大多的地名,或因山脉河流,或因地形地貌,或因物产特征,或因人文事件,或因姓氏方位,进行命名,当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更替,战火的洗动,自然灾害的毁坏,地理实体的变迁,更换或赋于新的地名,也是难免的。但有的地名用而不变,而且经久不衰地沿用下来,这就因为命名的对象意义重大,含义准确,有简明易记的特征。其中以山川和名胜古迹而命名的地名,最具有生命力。
少林寺历史悠久,毁坏较早,然而以“少林”两字为专名加通名的地名,以及与少林寺有关的地名,都嵌印着历史的深深足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当地一直保留使用并沿袭下来的以“少林”的地名,比比皆是。以下仅举数例为证:
少林村:古无村舍,少林寺毁坏之后,此地成为废墟,至清朝初期,始有吴姓两户迁居于此,村落遂成,村以寺名。我们查看了吴氏祖坟,其墓志铭载:“少林高峰吴公”,其年代为“乾隆已卯年(1759)”,距今已二百三十多年了,可见少林寺之名而命名的少林村,古已有之。显然少林村的历史定名,正可验证福建少林寺在东张少林村的事实。
少林路:是少林寺和尚开辟的众多道路其中一条中的一小段,石路从村(寺)前,斜贯少林洋,经少林桥,沿少林庵西侧,翻石佛仑,抵泗洲村,现完好的尚存 300 多米长,路面宽 95 --100 厘米,以大小不等的平面杂石铺盖,是古时少林寺与外界的交通要道,在 1989 年前,也就是公路未修筑以前,是往返少林村唯一的通路。公路修通后,凡肩挑,徒步者仍以此路往来。
少林驴路:从少林寺前向南过少林桥,再向西拐,经少林境,穿密林,达少林尾后分两支,一条通道桥、三星;一条向西北抵五里仑。相传是少林寺僧人在建筑少林寺院时,因本地山上不产石,和尚们为运输建寺石料,特意开辟修筑这条山路。路面用面积较大的石块铺盖,路宽 1--1.2 米,石道盘旋在深山狭谷之中,因当时以驴马为驮运工具,故称少林驴路。驴路现为灵石林场印斗工区,林场职工巡山通道,防火隔道,肩扛运载林木要道。从少林寺遗址上保留下来的石料质地、颜色,我们不难看出,石料一来自道桥,二来自五里仑。这说明,少林寺的石料确实是通过少林驴路从外地运回的。
少林车路:从少林村西部至少林尾接林场公路通泗洲村。1978 年灵石林场印斗工区修筑公路至少林尾后向南拐至场部。少林村村民于 1989年开始开山筑路,修建一条宽约 3 米的简易公路,称少林车路,1993 年 8月进行全面拓宽、垫底、加高、改直,仍以原名。
少林溪:(又名少林涧。源自堤它山,众山涧迳流于寺东聚汇,从石壁岭飞流直泻后拐向西南,经寺前,穿少林桥、越少林洋,出少林尾,落入五斗坝汇注少溪。全长约 700 米,久旱不涸,久雨不涝,蜿蜿蜒蜒、日歌夜号,迳流不息。
少林桥:是少林寺和尚建造的众多石桥之一,此桥坐落在寺前,故名。石桥横卧在少林溪之上,单孔,是少林路对外交通必经之桥,桥梁石面阴刻有桥志铭,详细记述少林寺和尚募缘造桥的事迹。少林庵:在少林寺前约 400 米的石佛仑山山麓,坐南面北面对少林寺山门,庵堂隔少林溪与少林寺遥遥相望,屡经修缮,于清初倒塌,遗址尚存,规范宏大。在庵堂左右山弯里,尚有两座朝向一致的尼姑庵,均毁圯。现开垦成柑桔园及良田,群众统称该三座遗址为少林庵、尼姑庵、尼庵底。
少林境:在少林寺前 400 米的寺前山西侧之半山腰上,建于明代,庙宇坐东面西,依山临溪,少林驴路经庙前南行,庙堂单间,宽 4 米,进深6 米,檐廊 2 米,共 8 米,庙门眉额上原有一块长 1.2 米,宽 70 公分樟木质的牌匾,上书“少林境”三字,阴刻镏金,厅堂正中供奉“大王公”、“大王妈”的泥塑佛像,村民祭祀,祈求能保境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两侧单桌上尚排列木刻的十八罗汉,屡经修缮,1958 年毁圯。庙址上腐木、残墙、碎瓦、破砖、断石尚存。
少林洋:少林寺前有一块面积约有一百多亩的良田。在这崇山峻岭间能找到这样一块较为平坦的盆地,冠以“洋”为通名,虽不免有些夸张,却也真实地反映了昔时僧人们命名时欣喜的心情。在这片百亩的田地上,位于东北部分(地势较高、源头)的称上洋,西南部分(地势低)的称下洋、统称少林洋。
少林大坵:位少林洋东部,这里的山田弯弯曲曲,大小形状不一,面积不大,多在 3--5 分之间,唯独有一块面积达 2 亩的田地,如果在平原、沿海是无足挂齿的,而在这里就有鹤立鸡群之感,因为是少林洋现有耕地面积最大的一块。故人们称它为少林大丘。
少林尾:多种地图,都在少林寺东南约 700 米处的坐标上,标有少林尾。少林寺坐落在群山环抱,岗峦罗列,犹如四周封固之中,少林溪七弯八转在这里出口,流入漈山村境内。因为是少林寺地界最南端的交界点,故名。
与少林寺相关的地名还有:
虎咬马岭:在少林寺西南 0.7 公里寨山北麓,岭道横断寨山,是通祭山必经之山路,灌木茂密,杂草丛生,相传是当年少林寺放养马匹的地方,因经常遭受老虎、山豹袭击、吞噬,故名。白马轿:在少林寺南 1.1 公里处的深涧狭谷里,溪石长年累月遭受迳流(山洪)冲刷,有一石如人形端坐在石上,石前似马拉着向前奔跑状,相传少林寺和尚多在此地练习水功,称该处为白马轿。
马鼻山:在少林寺东南 1.5 公里处,山高海拨 352 米,山体深圆,山路徒峭,山脊突起,相传少林寺和尚练习骑马射箭,需在此(山脊)上下奔跑,故名。
和尚田:在弥勒山西部半山腰灌木丛林中,及五里仑半山中,有成片上千坵的梯田,梯田依山势石块叠砌而成。呈弧型,宽多在 1.5--2 米,上下坵高 1--1.5 米,土质肥沃,梯田石砌有的仍完好,现生长柯木、松、杉,相传是当时和尚筑造的山田,群众称为和尚梯田。
地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少林村地区处处冠以少林为专名加通名的地名,可谓是“无处不少林”。而且自古以来,这些少林名称,都为东张地区的民众广为使用,约定俗成,相沿下来,这是几百年历史发展和地理条件自然联系形成的结果,它也生动有力地说明了少林寺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少林地名,可以说是少林寺历史足迹的见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58:0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请神簿》——伽蓝、土地神祇为少林寺作证

泗州村道士郑某祖上流传下来几本《请神簿》,其中一本系毛笔手写体《北墩地头神簿》册子。由于年代久远,经常使用,首页、册角破溃不堪。然而册页中字迹仍清晰明显。在册开列的神祇有:府、县的城隍仁主明王,古新宁里四至境域的扶界神,山、岭、沟、岩的力士、尊王,寺院的伽蓝、土地,庙境的六曹官典等诸地头神的名字。应当指出的是:少林寺的伽蓝、土地神的大名也在其内。《地头神簿》里载:“劳烦五殿符官使者,口含茗香,专拜请、拜请本府、县城隍主者,……少林寺伽蓝、土地、库司大王,……少林尾陈禁忌师公。……同降花筵”。

任何的民族文化,无不打上宗教的印记。各式各样的民族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请神簿》是僧尼道士为死者祈禳、超度死亡的鬼魂,解冤洗业醮、对坛做好事,用来邀请各方有关地头神祇参加祭会的“花名册”,祭祀时凭册发出口头“请柬”。

佛教的灵魂转世说认为,整个有情世间的生物永远循环流转,人死之后将沦人地狱,地狱黑暗无光,恶鬼肆虐,新死者苦不堪言,死者亲属请佛僧铺设“开方破狱”道场,“拜大悲忏”,祈祷佛祖打开地狱之门,放出亡灵,“引度出境”,使亡魂自可归宗,不致枉入死域,能够直接进入天堂。

道教认为,人生前倘有罪业,死后灵魂不得超生,也将沦入地狱受苦,被群鬼袭扰,不得安宁,所以家人亲友要为死者请道士诵经,追荐亡魂,使其脱离苦海,投生福禄齐全之家。因而举行的“百日道场”、“安灵道场”进行祭祀。届时,供桌上排放六畜、糕点、果品,烧放纸钱,道士打醮,口中念念有词,按《请神簿》在册的神灵,邀请到位,共进花筵,接受“贿赂”。请求地头神“高抬贵手”,免除关卡,给予庇护,使死者亡魂所向无阻,免下地狱,升入天堂。可见《请神簿》是僧尼道士祭祀时必用的邀请地头神的“请柬”。

我们在少林寺调查时,搜集到多本的《请神簿》,发现所有的《请神簿》中,都有“福清城隍神主”和“少林寺伽蓝、土地库司大王”的大名。此事十分有趣:福建少林寺已堙没几百年了,可“少林寺伽蓝、土地、库司大王”却还活着,还守护在少林寺,还在那里潜在地发泼它的淫威,而使世上的人在举行祭祀时必定要邀请他们出席。诚然,这种荒诞迷信是不可取的,但《请神簿》却说明了少林寺存在的历史事实,因为,如果没有少林寺,那有“少林寺伽蓝、土地神主”的位置呢!由此,不仿把《请神簿》看作民间宗教活动的神祇文献,因为这《请神簿》,今天却能有力地给少林寺作旁证。

此外,《请神簿》还显示出昔时的少林寺还另有一座殿堂,称伽蓝殿。殿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陀大子,右方是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以及佛教寺院的守护神,美音、梵音、天鼓、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的伽蓝神,或者是供奉中国佛教根据《三国演义》“玉泉山关公显圣”的故事,将关云长关羽列为护法神的伽蓝神。另外,《请神簿》还记载在寺址旁边不远处建有一座土地庙,中间供奉一位白须白发,面容和蔼可亲,管理一小块地面的“土地爷”。另一方面,《请神簿》在册中还开列有扶界神,其镇守的地点也排列得十分清楚,如东至薇洋亭观音大士扶界明王;西至三角,拱桥头扶界明王;南至少溪,小路岭扶界明王;北至西岭隔扶界明王。这些点到的地名,目前仍在使用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请神簿》对古新宁里的四至界定,是再准确不过的,实是令人赞尝。再者《请神簿》里还记载邀请少林寺周围的诸如“五福寺”、“大件寺”、“仁坪寺”及众多境、社、庙、宫、堂等的神祇,说明原来这里尚有这些建筑物和他们的建置,颓废,这对进一步研究少林寺的兴衰,将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43:1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众多古寺印证史志对少林寺记载的正确

《三山志》、《八闽通志》、《福州府志》都记载少林寺在福清新宁里,同时还记载新宁里尚有方乐寺、瑞峰寺、龙溪寺、后塘寺、东林寺、大泽寺、大仵寺、新城寺、招福寺、龙居寺等寺院,这些浩瀚史籍对新宁里地区寺院从未中断的记载,表明了新宁里佛教文化兴盛和佛寺绵延存在的历史事实。

东张新宁里佛教兴盛,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有密切关系的。它位于福清西北部龙江上游,这里峰峦叠嶂,密林弥望、溪涧从流、盆地相间,其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腊冬温暖,九夏清凉,而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最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白寺新石器时代的山坡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表明这里是福清文明的发源地,至唐宋这里的经济文化十分发达,方乐寺后面的宋窑遗址,就是一个明证,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佛教文化传播也比较早。据《八闽通志》记载,早在南朝陈太建元年(公元 569),新宁里就建有方乐寺,到唐宋时期,少林寺、瑞峰寺、后塘寺等 10 个寺院相继兴起,达到鼎盛。随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历千余年而不衰,无怪乎历代的史志,对东张新宁里佛教文化都延续详载。

这次我们在探索少林寺过程,对于史志所记载新宁里地区的其他 10个寺院,也认真进行调查,证实这些寺院均名有其位,与史志记载完全一致。现分述如下:

少林寺:在古新宁里西部,寺址距东张镇政府驻地约 18 公里,相对位置:东北距东坑 6 公里:东南距黄仑坪(泗洲村委会驻地)1.1 公里;西出 2 公里以太保崎与莆田县为界;南以少林尾抵寨山东南麓;北以堤它山分水与印斗相隔。绝对位置:东经 119°9'10''、北纬 25°44'7''。少林寺是新宁里诸寺院中建筑规模最大,遗物最多,影响最广的一座禅寺。

方乐寺:在古新宁里西南部,现东张岭下村北魁里山山腰,寓意佛祖保佑,四方安乐,故名,距东张镇人民政府约 9 公里,古刹始建于福清置县之前的陈太建元年(公元 569 年),规范较大,依山递建,坐南向北,古刹历经沧桑,留下三个平台,基址依稀可辨。几年前,山民在原遗址上,用土木结构,搭盖一间宽 3.2 米,深 4 米的殿堂,仍名方乐寺,未塑佛像,仅有香坐,古刹虽毁年久,但山庄仍以“方乐”为村名。

瑞蜂寺:在古新宁里南部,现东张镇道桥村南面瑞峰山山麓,寺以山名,距东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5.5 公里。瑞峰山原名笔架山,山高海拔 408米,东北角山麓有一特大巨石,石高 17 米,底围周长 49 米,呈圆状,形似石球,相传古时有一得道高僧经此,见山顶祥云环绕,彩霞四射,改笔架山为瑞峰山,四周有五里山、红山、倒莲山、寨山、马鞍山五座山头,形似五狮,俯视瑞峰寺的石球,称“五狮戏球”,当即定址在巨石之前,寺宇建于宋皇祜年间(1049--1053),建筑规模浩大,前后其有五进,两旁厢房相连,现在道桥村中尚存有长方形的大石槽面刻有“宋熙宁六年(1073)癸丑十月日造”的铭文,还有大量的柱下石散落在村中路旁,均为绿豆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束腰形莲花瓣,刻工精细,花纹清晰,寺院几经重修,终毁于民国时期,现仅有山门,孤立于山麓。

龙溪寺:在古新宁里西南角,今东张镇西部龙山山腰间,山高海拔364.9 米,山脚下为龙江上游,溪流蜿蜒曲折,迳流犹如蛟龙腾跃,越山坑峡谷向东流去,该段溪流称龙溪,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9.2 公里。寺院背山面溪,故寺以溪为名。据当地老人记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尚有 4 座大殿,虽然破漏,但仍屹立在基础上,建国后倒塌殆尽。1967年在寺院西侧创办“五七”干较,寺院的大石、碑记被彻底挖掉搬走。现遗址辟为果园。

后塘寺:在古新宁里南部,今东张镇西部,玉林村曲林自然村西南。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7 公里。寺宇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 年),遗址在后塘山山间谷地中,后塘山最高点海拔 241 米,山峰环绕寺院,森林茂密,风吹草动,犹如水波荡漾,形似村后的“水塘”,寺以山名。寺宇坐北朝南,基础石多为曲林村民所挖掘,村庄路中、埕边、桥上仍可见到寺院重修时的碑刻,石臼等遗物。寺址己垦为稻田,现尚留有一堵长 5 米, 2 米,宽 50 公分石墙和爬满藤蔓的殿后护坡,寺院破坏殆尽,村民在寺址出口处的山路旁,以叶腊石块垒成高约 1 米,宽 80 公分,后面堵住,前面敞开的小石屋,进行祭祀。

东林寺:在古新宁里东南部,今东张镇中部华石村东山自然村后的五里山山麓,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4.4 公里。古寺始建于宋元佑中(1086--1093),寺殿坐东面西,背依五里山,山高海拔 676.8 米,面对东流入海的龙江上游。寺院虽经修缮,于六十年代全部倒塌,几年前,东山村民自发捐建前后二进土木结构的殿堂,重塑金身佛象,进行祭祀其规模不及原来之万一。并改寺名为东山寺。

大泽寺:在古新宁里东部,今东张镇中部,位玉林村华阳自然村东南,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3.5 公里,寺宇始建于宋嘉佑中(1056 --1063)寺宇掩映在崇山密林中,坐南面北,从遗址基础可以看出,规模宏大,前后五进,依山起盖,不难想象当年寺院的一番风姿。

大件寺:在古新宁里中部,今东张镇西部,位于玉林村奎石自然村西面、泗洲村泗洲底自然村东侧。距东张镇人民政府驻地约 7.5 公里,寺院背枕海拔高 660 米的张公岩山、置下坑垄间。始建无考,屡修屡圯,香火极盛,相沿常集福清、永泰、莆田三县善男信女共祀之。清乾隆、道光间均有大修,并改寺名为五福寺。寺宇坐东北朝西南。寺门上仍有绿豆色花岗岩阴刻“五福寺”寺匾,现存建筑物为清代、民国年间所重修的。因年久失修,主座前殿即将倒塌,两旁厢房椽折瓦落,危在旦夕,但仍是《三山志》中所记载保存最好的一座寺院。

新城寺:在古新宁里东部,今东张镇中部,位于玉林村新厝自然村村后,寺院坐北向南,依山临溪,久圯。遗址上生长高大密集的竹林。此外尚有招福寺,龙居寺等寺院,都名有其位,均已毁圯,仅留下遗址。

历史在螺旋中发展前进。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宇、寺院,在战火兵燹中化为灰烬,乃至在地平线上消失,留下的是残墙断壁、废墟……新宁里地区的古刹名寺,无一不遭此厄远,尽管如此,这些古寺遗址,仍然是可贵的文化遗存,它向后世展示了,古新宁里佛寺兴废的历史画卷,为研究福建佛教文化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这些古寺遗址的存在,说明了《三山志》、《八闽通志》等作者对东张新宁里地区寺院的记述,是完全准确无误的,它再次验证了,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历史事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40:14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少林寺周围的桥和路——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铁证

少林寺不仅在遗址里留下丰富的文物,而且在寺址的外围也留下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少林寺和尚开辟的四条道路和建造的十几座桥梁,就是一个令人赞叹的文化遗产。研究这些道路和桥梁,对于探索少林寺的历史、经济、文化,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少林寺位于群峰耸出、溪流交错之中,交通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少林寺和尚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四条对外交通道路。这四条道路以少林寺为起点,沿山谷逶迤而出,四面向外辐射。(一)向东通东张镇,沿途经黄仑坪、泗州底、桥头、溪柄等村,全长 18 公里;(二)向东南通道桥村,沿途经祭溪、芦岭、石碑等村,全长 10 公里;(三)向西通莆田县,全长 2 公里;(四)向北通永泰县,翻石壁岭,经印斗、吴舍坑、善山等村,全长 13 公里。
上述四条道路,其路面均以不规整的平面杂石铺设,宽度一般在0.9--1.2 米之间。在四条道路的沿线还建造了十几座桥梁。由于年代久远,破坏严重。但从四条道路上现存的众多桥梁和残存的部分石道中,还能清楚地看到当年乡林寺和尚“修桥铺路”的历史画卷。
先以少林寺至东张镇这条道路为例,原石道虽然已被公路所取代。但现存少林桥至少林尾全长有 300 多米的石道称少林路。路宽 0.9--1 米,以 40--50 厘米不等的平面石铺设,路旁以石块砌筑护坡。我们在石道上发现 2 块残破铺路石阴刻有少林寺和尚修造石道的铭文,一块 72×40 厘米,上刻“僧景军、景起、元琛、元智……”等文字。另一块 75×40 厘米,上刻“景永、元翼、元章三贯”。又如在桥头村(距少林寺 8 公里)也保留有一段200多米的石道,我们发现一块50×18厘米的断缺铺路石,石面阴刻有“……拾陆丈”的文字。这石道及其铭文,是当年和尚修建石路的又一明证。
在这条通往东张镇的道路上,又建造了十几座桥梁,依次是:少林桥——少林坑桥(已圯)——泗洲佛桥(因修建山塘被拆毁)——板桥——下板桥——永安桥(又称观音桥)——玉林桥——桥头桥——薇洋亭下桥——薇洋亭岭桥——犁壁侨(已圯)等。这十余座桥梁结构不同,风格各异,有单孔石板桥,双孔石板桥,舟墩形石桥等。如少林桥,距少林寺约400 米,为单孔石板桥,桥面用 4 条长 3.9 米,宽 50--60 厘米,厚 30 厘米的赭色花岗岩石板架设,东西两桥墩以 30×30 厘米,长 70 厘米的石条砌筑,桥墩上部向内侧逐渐倾斜,略呈拱形。石桥板上阴刻有“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共发心德,舍造下洋石桥一间”等铭文;薇洋亭下桥,该桥西距少林寺 9 公里,东距东张镇 4 公里,亦为单孔石板桥,其结构与少林桥相同,原桥面也用 4 块巨型石板架设,其中两块被村民修建车道时截为两段。在一块长 3.4 米,宽 41 厘米,厚 26 厘米的石板一阴刻着“少林院僧显清舍梁一条,显常一百文”等文字;在另一块被砸断的石桥板上刻有“丙午岁次仲冬,月圆、日象缘造”等文字;又如下里坪村的观音桥,距少林寺 6 公里,该桥原为大型的石板桥,现被改造为新型公路桥,原石桥板被截断做为桥墩石,我们在新桥的桥墩上找到三块被截断的原石桥板,在一块长 60 厘米,宽 30 厘米的石板上,阴刻有“僧景从一贯口口芦口林贵”等文字,另一块长 65 厘米,宽 30 厘米的石块上,阴刻有“口口舍三贯”,还有一块刻有“口口口口一贯”等字;又如桥头桥,距少林寺 7 公里,我们在石路上发现刻有少林寺和尚舍造石路“十陆丈”的石刻铭文,就是在此桥的桥路上。该桥为舟墩型双孔桥,桥面长 14 米,宽 2.4 米,桥上用 6 条赭色花岗岩的石板架设,每条石板长达 5 米,宽 80 厘米--90厘米,厚 35 厘米,桥两侧骊水宽 3.9 米,桥墩高 2.6,舟墩长 5.8 米,舟墩宽 1.7 米,桥墩、舟墩均用长 2.6 米,宽 36 厘米的规整条石和 36×36×1.2 米的石丁,规整砌筑而成;在距少林寺 5 公里的坪洋村有两座石板桥,一座己改造为公路桥,刻有铭文的石桥板被翻盖在新桥下面,石板上的阴刻字迹扪手可知;又一座石桥的桥板也刻有铭文,但被压盖在公路下面。还有,在薇洋亭岭有一座石桥,桥板上的铭文与薇洋亭岭桥完全相同。以上通往东张镇的石桥、石道及其铭文,是少林寺和尚修桥铺路的实证。
同样的事实还可以在其他的几条石道上找到。
通往道桥村的一条石道,称驴路。石道沿寨山、马鼻山两山峡谷中从北向南延伸至石碑村,全长 10 公里,路面用较大的不规整石块铺设,路宽 1--1.2 米,中隔龙江上游宽达 70 多米的溪流,溪面上建造了一座集交通、水利兼益的马齿水圳,水坝全长 70 米,其坝基用 40--60 厘米,或50--60 厘米不等的杂石铺砌,中心隆起成流线型拦截水流,以抬高水位,积蓄水量,把水引向南侧进入水圳,灌溉良田。在水坝中心安装 64 粒规整的马齿形石墩,每粒马齿墩间隔 56 厘米,全长 32 米。马齿墩由茄色花岗岩凿成,大小相等,露出水面的石齿墩面长 45 厘米,宽 32 厘米,其腰部逐渐缩小,成束腰状,腰身长 30 厘米,宽 25 厘米,石齿墩底座又渐大,深埋在坝基下面,极为牢固坚实。在马齿墩的北头溪旁,立一石碑,石碑为赭色花岗岩,碑高 1.3 米,宽 31 厘米,厚 16 厘米,碑顶呈椭圆形。由于年代久远,石碑分化剥蚀严重,但碑文仍清晰可辨,上竖刻“南无阿弥陀佛”行书,其字体风格与少林桥铭文一致。这座既能截水灌溉,又能免除民众涉水之苦的巨型桥坝,千百年来,历经数不胜数的山洪冲击,始终巍然不动,至今仍然造福后代。
通往莆田县的石道。从少林寺向西,穿五里仑山谷,在溪谷上建一拱桥,桥西为莆田县辖境。石道全长 2 公里,用不规整的平面杂石铺设,路面宽 0.9--1.1 米。这座拱桥是这一地区福、莆两县交通必经的桥梁。该桥曾经改建,最初的桥梁与少林桥一样,用巨型石板铺架为石板桥,后改建为石拱桥,深石桥板被截断砌筑为桥墩,现拱桥单孔,用赭色花岗岩砌筑,桥孔拱型,弧度 50 度,跨度 6.45 米,骊水 2.35 米,桥高 3.9 米,桥墩用 1.87×0.37 厘米,2.35×0.23 厘米的石条和 0.43×0.27 厘米的石丁,观整砌筑成拱形,拱顶至桥面的厚度仅 0.88 厘米,桥面顶部用五块平面石板盖顶,然后向桥两端逐渐倾斜,该桥也是由少林寺和尚为首发动周围信徒共建的。
通往永泰县的石道。从少林寺向北,经少林上洋桥,翻石壁岭,过吴畲坑、善山,全长 13 公里。石道亦用不规整的平面石铺设,路宽 0.9--1米,在吴畲坑山上,用石块铺设了成干层如蛇腹似的石磴。在少林上洋发现一座石桥遗址,据群众反映,该桥原用 3 块长近 4 米的石板架设,可惜在四十年代中期,匪首吴守师竟将此桥拆毁,把桥梁扛回去见房屋,彻底毁掉了这座古桥。原桥遗址残留的半截石板桥长 1.2 米,宽 40 厘米,厚28 厘米,上面阴刻有“……谨募众缘”等文字,其字体风格与少林桥的铭文毫无二致。
上述少林寺和尚修建的桥梁道路,是少林寺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遗存。研究这些历史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上述文物表明,少林村的寺院遗址是不折不扣的福建少林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福建少林寺消声匿迹了几百年,近代以来,史学界、宗教界、武术界等学者,在八闽大地苦心搜寻,都找不到它的踪影,现在福清发现的少林寺遗址,不但寺址上有丰富的遗物,而且在寺址的周围也遗留众多的文物,上述的桥梁道路及其铭文,就是一个实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拔开了福建少林寺研究的迷雾,揭示了历史的真谛。现在真相终于大白:东张少林村的寺院遗址,是名副其实的福建少林寺。
其次,文物表明,昔时的少林寺是实力雄厚的大禅寺。从遗址已发现的资料看,这个寺院无论其殿宇构筑、布局还是寺院众多文物的功能和巨大的建筑群,都意味着可容纳众多的僧侣。寺院拥有大量的良田、成千坵的梯田、果园和连片的山林,又表明可供支配的资源相当充足。有了充裕的经济条件和众多的劳力,寺院就有能力参舆社会上的各种活动。上述的众多石桥石道,无疑展示出这一密集文化遗存的图景,显然只有实力雄厚的寺院,才有可能如此大规模地参舆地方的经济(如修桥辅路)活动。
其三,福建少林寺有着强大影响力。一般讲,一种文化,历史愈悠久,吸引力愈大。福清东张地区佛教文化传播的历史比较悠久,至唐宋时代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福建少林寺已经崛起,并成为一座隆盛的大禅寺。作为佛教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的少林寺和尚们,为了使达摩初祖的佛理广为弘扬,百折不挠,历尽艰辛,开辟四条道路,建造十余座桥梁,为的就是既能便利僧众们四出云游,传播佛文化。又能使八方的信徒通畅地进山烧香拜佛。因此,少林寺修建的桥梁、道路,不仅推动了佛文化的传播,而且沟通了福清、莆田、永泰三县的交通,推动了三县的经济交流,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林寺正扮演了这种角色,所以,其突出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不能抹煞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35:49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遗迹遗物,体现福建少林寺的宏伟规模

福清少林寺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物,诸如己查找到的石缸、石槽、石桥、石碑、石墩、石柱、石磨、石舂臼、石香炉等二百多件宝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福建少林寺的沧桑与变迁。以下介绍地面上找到的部分石刻、残存石制物和砖瓦等文物。

一、石刻

大石盂:少林寺当家和尚月休,于大观四年(1110)为已故的父母及自身捐舍大石盂一口。石盂圆形,赭色花岗岩凿就,高 60 厘米,盂面径长 85 厘米,中心雕凿镂空,盂内深 32 厘米,盂底部一侧凿有一直径 3厘米的排水孔。在 15 厘米宽的圆周口沿上,雕刻有:“少林当山僧月休为考妣及自身舍石盂一口,大观四年十二月(日)显口”的铭文。这也是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又一实证。

大石槽:椭圆形,赭色花岗岩凿成,高 53 厘米,槽面长 1.35 米,宽76 厘米,槽底长 1.05 米,槽内雕凿镂空,深 43 厘米,槽底部一侧凿有一直径 3 厘米的排水孔,石槽加工虽粗糙,造型却很美观,要凿成如此大型,四周仅留 5 厘米厚的槽壁,底部厚 10 厘米的石槽,充分说明加工时计算之精确和技术之高超。石槽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淋,风化剥蚀,磨损严,口沿多有凹凸痕迹,似字非字,难以辨认。

一号石药臼:元宝状,赭色花岗岩细加工而成,药臼上面长 1.26 米,宽 36 厘米,臼槽面中心凿一长条石沟,呈 V 形,沟中部深 12 厘米,两边渐浅,臼槽中部两侧中间凿有一长 64 厘米的方形小孔,孔深 6 厘米,槽体高(残部)32 厘米,估计原高度应有 50 --60 厘米。(因为臼槽被村民吴某建筑房屋时肢解一分为十二,铺盖在屋檐下为走廊乾石,药臼底部几块被肢解后,至今仍无法找到,故其高度只能按现存残部进行量算)。药臼一侧阴刻有:“住山祖僧口口庆元乙卯口道口”,“庆元”是南宋宁宗年号,乙卯年是 1195 年,距今已近九百年了。另一头刻:“弟子郑口口室林八娘口口一贯口足口”等铭文,底部无法找到,按照字行排列,下面应当尚有文字。

二号石药曰:元宝状,臼色花岗岩细加工而成,药臼弃放在少林洋下洋田边为田塍,完好无损,药臼上面长 107 厘米,中宽 35 厘米,两头各宽 30 厘米,高 45 厘米,底长 55 厘米,石面中间也凿成一“V”形的长沟槽,其状似舟,沟槽面宽 8 厘米,中深 12 厘米,两头渐浅,沟面宽向下逐渐窄小,两侧平滑。另外,还有两个石药臼,可惜被村民肢解做建房基石。

从上述两个石药臼的铭文和已使用的程度来分析,表明历代少林寺的和尚,均已熟练掌握、使用和制炼各种伤、骨科的中草药的技术和治疗各种疾病的医术。多件的石药臼,表明其制炼药品的数量颇多,并施舍于世人。这也说明,昔日的少林寺是一座武僧寺院。

碑刻:由于少林寺址周围山头只有沃土,不产石头,故村民盖房石料缺乏,都去寺院遗址挖取各种石料,并把碑石肢解填在屋基底部。他们或把有文字的一面朝里面砌筑,或肢解破碎埋在屋基里面,故大量的石刻文字已经残缺不全,不能通读。以下列举残碑数例说明。

残碑一:在少林村前三合土晒谷埋埕的埕边旁,残存一块长 110 厘米,宽 30 厘米,厚 15 厘米的石碑,赭色花岗岩粗加工,碑中间竖刻:“……娘同发心德舍六二贯”的铭文。

残碑二:在少林桥石桥板南头,残碑长 72 厘米,宽 40 厘米,赭色花岗岩构成,石面细加工。阴刻有:“……僧景军、景起、元琛、元智、元修、元我(?)”等名字,另一块长 75 厘米,宽 40 厘米,石面阴刻:“景永、元翼、元章三贯”等铭文。

残碑三:在村民吴孔纯房屋前走廊乾上,长 70 厘米,宽 36 厘米,厚15 厘米,上刻“比丘……景孜……三贯”等字。

残碑四:在吴守师厝后东北角暾基上,竖立一块长 58 厘米,宽 31厘米,厚 17 厘米的赭色花岗石条,刻有“……住持……”。另外,在前大门东旁狗洞底部见到刻有“九 ”,九字下半部被砌在屋基里。

残碑五:在少林桥桥下有一残破碑石,为赭色花岗岩,石碑残缺呈梯形,石面阴刻有“五十合”等字。“合”是宋代的计量单位。

残碑六:在五里仑山腰和尚墓前第三平台旁,有两块石碑。80×25×15 厘米,其中一块阴刻有“重誉、间尚二友”等字。其他的残碑尚有“比丘”、“沙门”、“僧众”等等。

据少林村村民反映,少林村每一幢的房屋墙基里都埋存有少林寺的碑石,如土匪头子吴守师,于民国时期盖了一座红砖臼瓦二进八扇楼房,其墙基埋了众多的碑石,该楼房的门前原为池水坑,也全部用少林寺的碑石填平成大埕,该楼房的大门底座石板,竟是挖取少林上洋桥上的桥板加工而成,而该石桥板正刻有少林桥的桥志铭!由于人为的严重破坏,少林寺的碑刻被毁坏殆尽,上述的残碑,只是少林寺碑刻的只鳞片爪而已。

二、础石(又称柱下石):

遗址遗存有大量的础石,大部分可能还被埋没在地下,地面的也大多数被群众搬走,大型的被肢解做建房的基础石,中小型的多呈圆柱形,群众搬回放在家里杂用。因此,走进少林村里,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我们初步搜集到的础石就有 236 粒。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其石质有绿豆色花岗岩、青灰色花岗岩、白色花岗岩、赭色花岗岩等。础石的造型有八角形、莲花形、圆筒形、四方形、圆盘形、束腰形、鼓形、瓜瓣形、磨心形等20 多种形制,础石的大小型号达三十多种,大的直径达 70--80 厘米,小的也在 25--30 厘米,高的达 90 厘米以上,以下仅例举几种说明。

八角型:赭色花岗岩凿成,高 64 厘米,凿成八角形状,其中四边面大,另四边面小,面大的面宽 37 厘米,面小的面宽 12 厘米,其中有一面在高 28 厘米处雕凿有 12 厘米宽,9 厘米高、8 厘米深的窟窿。

莲花形:绿豆色花岗岩细加工而成,扁圆,高 36 厘米,底座周长 3.6米,面周长 1.56 米,底层浮雕细刻莲花瓣,上层圆形,惜被肢解,仅剩六分之一,无法复原,但该础石之大可想而知。

磨心形:赭色花岗岩分两段加工而成,底座为四方形,边长 47 厘米,高 16 厘米,上段圆形,置四方形中心,圆直径长 30 厘米,高 12 厘米。

圆盘形:灰白色花岗岩加工而成,高 35 厘米,分两段加工,上段莲花瓣图案,刻工精细,直径长 70 厘米,础石面中心锥凿一圆形直径 40厘米,深约 15 厘米,呈凹字形状,可防止木柱移动,下段稍小一圈,周边细加工,径长 60 厘米。据村民说,象这样大的础石,以及比这更大的过去很多,抬不动,全部肢解做建房基石,这一粒是村民栽柑桔挖坑时,从地下才挖出来的。

圆盘形:青灰色花岗岩加工凿成,粗加工,直径 50 厘米,高 90 厘米,是现存最高的一粒。另一粒绿豆色花岗岩凿成,细加工,高 52 厘米,径 40 厘米。

束腰形:绿豆色花岗岩凿成,细加工,高 60 厘米,(有的 50 厘米),两头大(上下)圆、面平、直径长 35 厘米,中间小,直径约 20 厘米,此础石集力学、美学于一体,极为罕见。

腰鼓形:赭色花岗岩凿成,细加工,高 40 厘米,上下直径 35 厘米,中部突出,直径约 40 厘米。

石磨:少林寺遗留大量的石磨,除被肢解外,现存还有 8 副。多以灰白色花岗岩凿制而成,均有上下分制的圆形磨盘,还有方形和圆形的盘面,其周边钭凸,一侧留有清扫粮食的缺口,上片磨盘顶部有个磨孔,供放进粮食用,下层磨盘与方形或圆形盘面合为一体,上下盘中心均锥凿正方形孔目,安装圆木起铀心作用。石磨大小不等,大号的直径达 45 厘米,小号 20 厘米。

石舂曰:少林寺和尚多,舂臼也多。少林村群众说仅地面上拾回的至少有一、二十粒,后来有机器碾米,石舂臼就没有用了,多数被破拆做填基石或埋塍石。现完整的尚有 7 粒。其中 1 粒为褐色花岗岩,臼面四边长为 64×60 厘米,臼底边长为 45×45 厘米,臼高 55 厘米。臼内径 36 厘米,臼深 18 厘米。

舂臼槌:青绿色花岗岩凿锥而成,细加工,长方形,长 27 厘米,顶宽 12 厘米,底大、宽 15 厘米、厚 10 厘米,呈倒置的方锥状,上端有孔,孔 4.5×4.5 厘米,供插木柄用。

少林寺遗址遗存如此众多的石磨、石舂臼生动表明,当年寺院规模宏伟,和尚众多,十分繁荣昌盛。

三、砖瓦

近几年由于栽种柑桔,需要挖掘较大较深的土坑,因此,被埋在地下的砖瓦小部分被挖出来,估计,大量的砖瓦仍被压在耕土层之下。

砖:有四角形、长方形、模子形、弧形等 10 多种,颜色也有红、粉红、灰等几种,以下例举几种:

四角形:红色,边长 33 厘米,厚 3 厘米;另一种,粉红色,边长 30厘米,厚 4.5 厘米,略有弧形。以上几种可能有的是用于铺盖地面、路面,有弧度的可能是复盖墙顶用。

长方形:红色,长 21.5 厘米,宽 11 厘米,厚 6 厘米,反面两头有塌陷(空心)。粉红色,长 29 厘米,宽 14.5 厘米,厚 5 厘米等。

棋子形:有灰、粉红色等多种。长方形楔子砖,一头宽 20 厘米,一头宽 17 厘米,长 17 厘米,厚 6 厘米;另一种,一头宽 12 厘米,一头宽7.5 厘米,厚 5 厘米等,用于门顶和带半圆形拱圆的砖。

瓦:有板瓦、筒瓦、檐瓦、瓦当等多种。

板瓦:大小也有好几种,一种正方形边长 32 厘米,厚 4 厘米,略有弧度;另一种长方形,长 30 厘米,宽 17 厘米,厚 4 厘米。

筒瓦:均呈半筒状,长 27--30 厘米,厚 4 厘米,一种表面上彩袖,色青黄,一种质地粗糙,呈紫灰色,有的带瓦当,有的不带瓦当。

瓦当:呈三角形或半圆形,烧制前中间均预留有钉空,便于钉在椽头,以免雨淋、日晒、风吹腐朽,表面有兽面、莲花或其他图案。

四、砖瓦窑

我们已发现三座烧制砖瓦用的烧窑。石佛仑一座由于长年累月遭受雨水渗透,窑顶已毁,窑圹倒塌。东坑一座古窑,十多年前被泗洲大队扩大改建,面目全非,现仅有野竹园古窑保存尚好。

野竹园古窑,窑址在少林寺东约 700 米的半山腰中,古窑坐东面西,前室和窑门略有剥落,窑床面高出地面 40 厘米,窑圹系挖山成洞,平面呈椭圆形,南北宽 4.2 米,东西深 3.5 米,窑顶为拱形,高 4.7 米,窑床东、南、北三壁均用双例土坯错缝顺铺砌成,窑床壁呈青灰色,有厚约20 厘米的烧结面,东壁(后)每 1.2 米宽用土坯隔出烟道,烟道共有三条,烟囱略呈四角形,临窑床一面敞开宽 30 厘米,深 35 厘米,烟囱从底至顶均垂直,向上经山坡外出口,山坡土层(窑顶)厚约 7~10 米,由于窑顶土层林密竹高,杂草丛生,顶部已毁,踪迹俱无,故烟道在这一段的形制不明,古窑门高 1.6 米,宽约 90 厘米,烧结面厚约 10 厘米,由于剥蚀脱落,呈不规则长方形,窑前有一块面积约 500 平方米的埕地,是昔时制造土坯的用地。

古窑四周山垄均是田园,窑洞远隔山村,故成为农耕者避雨、存放谷场、农具的处所,以及放牛娃的防署、御寒场地,使窑床内的砖瓦片破碎过甚,但就其颜色和质地看均与寺院遗址上的相同。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为寺院建筑而建造此烧窑的重要线索。古窑的上限应稍早于寺院或同时,窑的使用时间可能延续比较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32:1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古刹遗址,展示少林寺宝刹的原貌

据《续高僧传》载:当年天竺高僧佛陀从西域跋涉东来看到幽邃的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花”中建寺。由是,选择嵩岳林谷,并带有莲花宝座的佳境建寺院,成了少林禅寺的独特风韵。福清少林寺遗址,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嵩山少林寺相似。
少林寺遗址位于九莲山中的弥勒山南麓,背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嵩山的五乳峰维妙维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少溪相同。从寺址地形上可以看出寺院依山起势成梯阶式建筑。进山门后,有 8 座层次分明的平坦地台,中轴线前后有 9 座殿宇组成的建筑群,如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伽蓝殿等。从第一座殿堂至最后一座后墙,进深 175 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约 67.5 米,建筑占地面积约达 11700 多平方米(不包括附属建筑物)。从现存的基础看,整个寺宇建筑设计精确,布局合理,有排水系统等设施。
我们曾在第 7 座殿址进行试发掘,其情况是:表面有大量的砖瓦块、瓷片、陶片以及无法抬走的巨型柱下石;第一层,耕土层,厚 20 --40 厘米,多系原寺墙倒塌的墙土,因耕作、挖穴,把压盖在下面的砖瓦、腐木交拌混杂在一起;第二层,地面至基础,有规整的花岗岩方块、长条石等各种式样的石块,现出殿堂的轮廓;第三层,杂石为主,面宽 60 公分,深约 40--60 公分,两旁为扰土层,厚 20 --25 公分,土质较纯净,松散;第四层,原土层,黄壤土,土质坚实。
第 7 座殿堂试发掘后,从敞卧在地台上的基础可以看出,它由大门、天井、台阶、檐廊、主殿构成一组院落。大门基座长 2.2 米,宽 60 公分,天井至主殿间,估计需升 5--7 级台阶(已毁)才能达到檐廊,廊宽 0.95米,东西开两边门通两旁厢房,廊道铺素面砖,然后进入主厅。
整个寺院有完整的排水设施,排水沟在地面下 50~60 公分处,沟宽80 公分,深 50 公分,沟底及沟壁均为石砌,沟面用长 1.1 米,宽 35 公分,厚 13 公分的石条复盖,水沟多从西北斜贯至东南,既缩短距离便于通水,又符合殿宇屋檐水不直流的风俗。
在遗址第二殿右侧,有一个呈月牙形的放生池,池四周原为方整石块错缝垒砌,现皆被村民掘做为建房用石,池弧形长约 50 米(只有一半),宽 6 米许,池深 6 米(从水面至地面高 2 米),池水清澈照人,水质甘冽,有多处山泉注入,泉水涌动,永不干涸。
在寺院西南角约百米处,有一块占地约 800 多平方米的马厩,相传系当年和尚圈马之地,至今村民仍叫该处为马房。此外,在少林寺南面 300米处称为虎咬马的山坡,是昔时和尚牧马的地方。在该山坡的东北侧,有一处人工平整的平坦场地,北、东两边为石砌,(原地势低),场地长 76米,宽 38 米,东西走向,西面建有一高约 3 米,长 30 米,宽 3.5 米的平台,成曲尺形,在平台南端,(也是场地南面)东西走向筑有长 11 米的长台,该平台像是练武的指挥台,当地群众相传,该地为少林寺和尚练习武术的场所。寺院遗址有专用马厩和习武场,这是其他寺院所不多见的。
上述少林村的古刹遗址,其山川地貌,宝刹风水,与嵩山少林寺一脉相承。这生动表明,该遗址正是福建少林寺的寺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24:48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考证史志实地勘察福建少林寺遗址在福清
陈华光 俞达珠 余长通

少林寺闻名于世,源于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和少林武才的发源地,公元 527 年,印度僧人达摩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禅定)九年,“顿悟成佛”,他的佛理发展成为“禅宗”。又以他从印度带来的“心意拳”活动手脚,经少林寺僧众的操演、充实,形成极负盛名的武术流派——少林拳。少林寺因之成为“静修禅理,动练武功”一个独特的寺院。自六租慧能来南方后,禅宗在东南各地广为传播。经唐宋元明数代的发展,福建禅宗高僧辈出,声誉大振,他们极力发挥禅理,使福建的禅宗独树一帜。

那么,福建的少林寺始建在那里?经我们半年多的考证:在福清!这是有多部信史记载的:

宋《三山志》、明《八闽通志》和《福州府志》,均明确无误地记载:少林寺在福清新宁里。查历代地域图所指示的方位,古之新宁里在今东张镇西北部。今年 6 月 4 日,我们终于在东张镇酒洲村少林自然村找到少林寺遗址,并在遗址中己发现 4 件“少林院”、“少林寺”的石刻铭文。应该指出,上述三对口的书证和物证,截至今日,福建省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地方有如此吻合的实证。

现在,我们把考证所得足以证明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资料,分述于后。

史志记载福建少林寺在福清

我们依据“史册具载,昭然可考”的方法进行研究,终于在史志记载方面得到了确证:

1、宋·晋江泉州人梁克家于淳熙九年(1182)纂修的《三山志》卷36“寺观”类四第 15 页载:“东林院,福清新宁里。……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曾记二贯三百八十二文,县申三百七十七文)”……

2、明·莆田人黄仲昭编纂的,刊行于弘治庚戌年(1490)的《八闽通志》(1990 年 5 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刊)一册“寺观”条(福清)第 789页载:“方乐寺、东林寺、后塘寺、龙溪寺、招福寺、龙居寺、少林寺、大仵寺(上八寺在新宁里)。”

3、明·叶溥、张孟敬于正德十五年(1520)撰修的《福州府志》卷40“寺观”条目,在福清县部分第 21 页载:“少林寺”。

上述三部史志是福建现存最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地方史志,其作者均是著名的修史专家。他们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修史态度,向为世人所称颂。梁克家修《三山志》是“上穷千载建创之始,中阅累朝因革之由,而益之今日之所闻”,而黄仲昭更是“穷毕生之精力刻意记述《八闽通志》”。应该说这些史家所撰写的史志是可靠可信的,他们都把福建的少林寺,记载在福清的寺观条目里,而其他的府、县均未见有少林寺的记载。这决非是偶然的巧合。可以认为,多部信史所记载的福清少林寺,应是福建少林寺。

少林寺所在地—福清古新宁里地望沿革考

《三山志》、《八闽通志》等史籍均载:少林寺在福清县新宁里,这就指明要找少林寺,得先找新宁里。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历代因革异制,地域屡更屡改,造成里籍错综复杂的现象,留下了许多迷津,以致古之新宁里究竟在哪里,也众说纷云。为此,我们对古新宁里的地望进行详密的考证,终于查明了少林寺遗址的绝对位置。

一、文献显示:新宁里古属长东乡,为今东张镇的一部分。

福清于唐圣历二年(699)割长乐南八乡置县,后全县并为七乡三十六里。《三山志》、《八闽通志》、《福州府志》、《闽中记》在福清条中均载:“长东乡统文兴里、清源里、方兴里、新宁里……”《福清县志》载:“元因之,明正统壬戌年(1442),改乡为隅建制,长东乡分属南上隅和南下隅,新宁里归属南上隅图一”,民国的《福清县志》采访稿载:“明代区划沿用至清末”,清宣统二年(1910)复为新宁里,仍属长东乡。至民国初年,改乡为镇制,改里为乡制,把长东乡改为东张镇,把新宁里更名为里坪乡,并划归东张镇管辖,下辖玉林、泗洲底、黄坑、道桥、葫芦门、华石、芦岭 7 个保,属东张区。建国初期设玉林、道桥 2 个乡,属东张镇,现设有南湖、玉林、道桥、酒洲、芦岭、岭下、溪北、漈山、华石、崔后10 个行政村,属东张镇和一都乡的王坑村。

二、四至八到显示:新宁里位于东张镇西北角,福清市西北边陲。

新宁里,北以西岭隔与永泰县丰和乡永安里(今一都乡)毗连;东北角与长东乡方兴里(今镜洋乡)接壤;东以薇洋亭与永福乡永寿里(今东张水库淹没区)相邻;南以焦溪、小路岭与长东乡清源里为伍;西以拱桥头、太保崎与莆田县广业里(今莆田县大洋乡)交界,面积约 65 平方公里。这里是戴云山脉的南端,其地质结构,北部为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喷发岩构成,南部为自主垩石帽山群英安质灰熔岩构成,地面高山崇岭,岗峦叠嶂,是福清市西北部山区地带。

三、多种地图显示:少林寺在新宁里的西部版图上。

地图,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它最直观地显示出任何一个地名的地理位置,前面说过,新宁里的地域界定清楚了,就有可能在地图上找到少林寺的地理位置。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版《福清县图》,“少林”两字标注在新宁里的西北角,民国三十二年(1943)版《福清县全图》,“少林”标注在里坪乡西北角原坐标上,前面说过此时新宁里更名为里坪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编绘的《东张图》(1962 版),在原少林的坐标上标注为“肖林”,这是谐音之误。

四、地名普查卡片显示:“肖林”即少林。

福清县第一次地名普查于 1978 年结束。1979 年编纂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福清县地名录》,查地名档案 1979 年案卷 07 号、地名普查登记卡 365号,在肖林村卡片上载:原名“少林”,后以同音字改为“肖林”。1990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表》肖林村条的卡片(名称来历含义及演变)栏目中载:“肖林,原名少林,因原村后有一古刹,相传是嵩山少林寺分寺,也名少林寺。吴氏于清初择此而居。村以寺名。1960 年部队测绘地图,以方言同音字代替定今名”。可见“肖林”系是少林之误。再者,少林村村民保存的 1950 年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在村的栏目中均写“少林”。此外,五里仑(山)吴氏一世祖移葬的坟墓,墓碑高 80、宽 50、厚 15 厘米,绿豆色花岗岩修琢而成,半圆形墓碑的顶部阴刻“皇清”,左上方刻有“乾隆己卯年”(1759),中间有“少林高峰吴公,淑配陈氏儒人”,右附葬长男明治,落款:倜男孙厚治立。此墓距今已 230 多年了,足见少林村之名古已有之。因此,这少林村的村名是福建少林寺在福清的历史佐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20:0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编 者 按

福清市文史工作者陈华光、俞达珠、余长通等经过对史志的查证和实地考察,于 6 月 4 日,在福清市东张镇西部发现了福建少林寺遗址。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重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专家,福建省、市文物考古专家,先后到遗址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遗址是名符其实的福建少林寺。这一重大发现,拨开了福建少林寺研究的迷雾,为探讨福建少林寺历史和佛教文化,提供了最坚实的丰富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福州市委和福清市委领导对新发现的少林寺遗址非常重视,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抓好少林寺工作,并委托福州市人大副主任高翔率领有关专家来少林寺遗址考察。福清市委书记练知轩亲自召开五套领导班子会议,对少林寺的研究和复建工作作了部署,并成立福清少林寺研究会、福清少林武术研究会,由市委副书日陈维忠、政协副主席方家章等领导。市长邱玉清、副市长高绍炳等专程到少林寺考察,邱市长对少林寺研究、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复建资金的筹集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目前福清市已成立复建少林寺工作委员会,决心早日把福建少林寺复建起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14:12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昔日缺粮村 今日粮满仓

王振楠

江兜背山面海,解放前,是一个水源短缺,土壤贫瘠的沿海村庄。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十年九旱,是福清有名的缺粮区,地里只能收获一些地瓜,不到半年就吃光了。食用水奇缺,每天凌晨 2 点多钟,大家跑到几里路的邻村排队接水。有首民谣:“江兜鬼,吃没水,地瓜粥,配土鬼(即乌念 )”。

解放后,农业生产体制经历多次重大变革,1950—1952 年实行土地改革(俗称土改),将土地收归国有,废除国民党实行的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1953 年普遍组织互助组,年发展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6 年扩大为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年升格为人民公社,1978 年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济并存,为农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江兜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致力治山、治水,围海造田,用自己的双手付出艰辛的劳动,奋斗的血汗,发展了农业生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昔日用水短缺,生活困苦的江兜,而今田青水秀,一派美景。兹简要介述如下: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兴修水利不仅是发展农业的首要措施,也是江兜生活用水的首要任务。1956 年发起兴建后坑底水库时,得到海外侨胞王声强的大力支持,兴建一个蓄水量 40 万 M³的小水库。还积极参加东张水库和东方红水库建设,引水灌溉,地下水也慢慢地活了,基本上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的用水。
水利未解决前,江兜 1021 亩土地,水田仅有 0.5 亩。为了扩大水田面积,1958 年人民公社后,组织大规模的劳力大军,进行土地平整,小丘并大丘,截弯取直,高低平整,改造低产田的农田基本建设。全村共改旱地为水田有 400 亩之则。
接着 1970 年和 1975 年江兜人民在政府的领导和印尼侨胞王俊发、王振珠、王声高等筹资十多万元的支持下,2 次围海造田 300 多亩。
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推广优良品种,是发展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关键措施。
水稻:解放初一般种红秋(红壳米)、白秋品种,亩产仅 150 公斤,50 年代推广南特良种,亩产提高到 250 公斤,60 年代推广陆财号良种,早稻亩产达 350 公斤,晚稻采用倒种春的方法提高产量。七八十年代,水稻良种由高杆变矮杆,矮杆向杂优良种发展,实行种籽革命,亩产由 350公斤提高到近 500 公斤,最高的达 600 公斤,目前向高产优质品种进军。
甘薯,解放前基本种“田红”、“鸡公薯”、“马兰薯”。解放后,改用“新种花”、“漳浦”等十多个品种,亩产提高到 1500 公斤。80 年代引进推广莆田地区农科所欧阳杰为甘薯大畦密植的丰产经验,早薯亩产达3500 公斤。
2、育秧改革:
育秧方法曾一度采用“卷秧”的方式,后改用“薄膜育秧”。目前则改用“地膜育秧”,透光强,保温性能好,促进秧苗生长,缩短秧期。
3、加强保植,综合防治:
解放前,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靠自然天敌治虫,间有采用土农药为鱼藤青、龙舌兰、除虫菊等,但来源不足,施量不足,收效甚微。解放后,60 年代使用“666”及“DDT”,80 年代有杀虫双、钾铵磷、“乐果”、“1605混合粉”等,使用农药趋势由低毒向高毒方向发展。村里建立病虫测报组,小组根据乡病虫害测报站发出的信号,对号施药,及时防治,确保好收成。
江兜人民为了发展粮食生产,付出艰辛的血汗,而今田青水秀,一派美景。昔日的滩涂变成良田,年产粮食 129000 公斤。改变了过去国家每年要售给江兜 35000 公斤的统销粮,而今江兜粮食不仅自给有余,不再要统销粮,而且每年还售给国家爱国粮一万余公斤,售给花生 9500 公斤。过去 90%以上的农户,每年至少要余 8 个月粮食,现在 50%以上的农户有余粮。粮食多了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10:12:5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Sun� | 来自福建
江兜海堤话沧桑

俞建龙

1993 年 6 月 15 日,笔者随福清市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侨务工作组一行 17 人,前往新厝镇进行重点侨乡侨情调查。亲眼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侨乡的巨大变化,深深感受到广大爱国华侨对家乡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看到江兜海堤如一条长龙,静卧于滨海之处,无不啧啧称赞,故特作本文以记之。
江兜村位于福清西南部,面临兴化湾,背靠福建公路主干道福厦线,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在 1970 年前后,江兜的北爿、菜园、福山、三座厝等 4 个自然村,大约有 1700 人,拥有的耕地仅 632 亩,此外有山地 1270亩,沿海滩涂 2080 亩。由于耕地、山地缺水,种植的多为地瓜,不足以养活村民,当时村民非特殊情况难得吃到大米。海滩原可发展养殖业,但常遇海啸,为祸不小。江兜村民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故当地有句打油诗:江兜鬼,吃没水;地瓜稀,配“土鬼”。
1971 年,福清县人民政府从江兜的实际出发,根据“公办民筑”的原则,拨款 5000 元,发动江兜村民修筑海堤,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品种和产量,阻止海潮侵袭。但在 10 年浩劫的年代里,国乱民贫,福清县人民政府的号召虽能鼓舞人心,而仅有 5000 元资金,杯水车薪,实在无济于事。恰值此时,印尼华侨黄俊发先生之母翁亚??病逝,留下遗产约合人民币 27000 元,黄先生托亲属把这笔款目转交给家乡江兜村委,兴办公益事业。这在当时可算颇大的款项,对江兜村民来说,可说是雪中送炭。这样,就有了 32000 元钱。资金一有着落,江兜村民马上行动起来,江兜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沿海防护堤修筑工程开始了。这一工程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71 年 10 月至 1972 年 7 月。工程一开始,江兜村的精壮劳力一齐上阵,每天上工的多达 800 余人,干得热火朝天。广大村民都是自带工具,义务上工,这就使得仅有的 32000 元钱能专门用于购买石料等建堤物资,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经过 10 个月的苦战,到 1972 年 7月,修筑了一条北爿往南总长 1200 米的曲尺形防护堤,圈围了 280 亩耕地。海堤同潮水的接触面全部用碎石堆砌,基本上可以阻止海水的侵蚀,这样,江兜海堤的第一期工程便告竣工。
第二阶段,从 1975 年 10 月至 1976 年 7 月。
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圈围的耕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化处理,又从方红水库引水灌溉农田。江兜村开始有了大面积的水稻,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米。广大村民尝到了辛勤劳动得来的甜蜜果实,群情振奋,一致要求修筑一条能够使江兜 4 个自然村完全不受海啸危害的长堤。群众的高昂情绪,使村干部深受感动,村委积极筹措,拨款 10000 元,购买石料。从 1975年 10 月起,江兜村每天有 900 多人奋战于修筑海堤的工地上。到 1976年 7 月,经过 10 个月的奋战,江兜村民拆毁了原曲尺形海堤 200 米的一边,修筑了一条长 700 米,连接到莆田东岙小山头的平直大堤,使江兜 4个自然村都处于海堤的保护之下,还圈围了 100 亩耕地,建立斗门一座。这样,总长 1700 米的江兜海堤基本建成了。
第三阶段,从 1991 年 10 月至 1992 年 1 月。江兜海堤虽然建成了,
但由于夯土不实,护坡的小石头经不起大潮的冲击,平时要修修补补。大潮到来之际,村民们要日夜守护。1986 年,海堤曾被冲垮 6 个缺口,幸经村民们的努力才堵住,避免了一场大灾难,因此,广大村民深为忧虑。经历了这次教训之后,原新厝乡党委书记陈文喜、副书记方志敬,启发江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江兜 10000 多人旅外乡亲的爱乡之心,争取大笔资金,彻底改造海堤。经村干部长期不懈的耐心工作,许多华侨都感到应对家乡尽一份爱心。1991 年 8 月,侨贤黄俊发先生回国时,看到家乡江兜村的巨大变化,深为家乡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慷慨捐资,于1991 年 10 月寄回港币 10 万元,1992 年又陆续寄回港币 50 万元,共港币60 万元。有了雄厚的资金,江兜村民又开始了战胜大自然的斗争,从 1991年 10 月起,江兜村请来了建筑技术人员,动员了 150 多名村民,购买了
水泥、方整等石料,对海堤进行彻底改造。这次工程中,夯实了泥土,挖掉原来的碎石头作地基,用方整石料作护坡,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此间,黄俊发先生曾先后两次回乡视察,对工程情况深表关心,又拿出 8000元宴请慰问民工。1992 年 8 月,工程基本完成,1992 年 11 月全部竣工。这样,在福清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爱国华侨黄俊发先生的资助下,经过江兜村民先后近 3 年时间的努力,一条长 1700 米,高 7 至 8 米,底宽 16 米,面宽 3 米,圈围了 380 亩耕地的江兜海堤终于彻底建成了,从此以后,江兜海堤可以迎狂风,战恶浪,世世代代保护江兜人民生产、生活,让江兜人民受益无穷。因此,江兜村民无限感激黄俊发先生,曾在其回国时张贴标语说:“沧海变桑田,感谢俊发和秀莲”,并于 1993 年 3 月在海堤的斗门上立了一块青色花岗石碑,上书:
日月星辰照俊秀
山河海地迎发莲
黄青松翁亚焉重建共捐献港币陆拾万元,折合人民币肆拾捌万元。
江兜村委会
注:黄青松、翁亚 系黄俊发父母,王秀莲系黄俊发夫人
江兜海堤的修筑,经历了 3 个阶段,历时 11 年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江兜海堤所圈围的耕地,每亩可年产稻谷 700 公斤左右,小麦近 200公斤,据此推算,所圈围的 380 亩耕地,每年可创产值 20 多万元。海堤修筑之前,江兜村民 1700 多人,耕地仅 632 亩,人均 0.372 亩。而海堤修筑之后变沧海为桑田,耕地面积随之增加到 1012 亩,现 2700 多人的江兜村民人均耕地仍可达到 0.375 亩。也就是说,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海堤的修筑,人均耕地还有所增加,沿海滩涂尚可进一步开发,养殖蛏、海蛎等,增加村民的收入,其经济价值于此可见。尤其可贵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江兜村民能致力农田基本建设,促成海堤的基本建成,这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又可减少人身灾难,在工程的第一、二阶段,江兜村民完全是自愿参加义务劳动,第三阶段虽按客观情况每天发给村民 7 元工钱,但仍是半义务性质。还有,爱国华侨黄俊发先生的慷慨捐资,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江兜村民具有人定胜天、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4-20 09:52:05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8 08:02 , Processed in 0.061336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