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第二章 农业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三、高级社

1955年上半年,福清县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把合作化推向高潮。音西乡在实现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县委派出余敷蕴等三位同志帮助溪前初级社试办了全县第一个高级社。由于试办成功,1955年10月,县委授予“社会主义之花”的锦旗,社长陈德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接着,霞盛、音埔两个初级社也试办高级社,陈金土、林绍钦分别任社长。1956年元旦,由上述三个高级社联合16个初级社并吸引33户个体农户合并成立了一个高级社——音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陈德顺任社长。音西高级社有23个生产队,每队平均30多户,人社户数833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8.6%。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合作组织。它实行农副业生产统一计划,劳力统一调配,收益统一分配,土地及大型农具、耕畜等主要生产资料作价归公,取消土地分红,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在发展高级社的同时,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也得到相应发展。据1956年3月统计,全乡参加供销社589户,占人社总户数的82.4%,股金1178元。参加信用合作社有532户,占入社总户数的63.9%,存款金额50300元,其中侨汇存款户74户,存款额23774元,占总存款额的47.9%。农业、供销、信用三大合作互相促进,对解决社员生产、生活问题,尤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高级社除了执行好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折价归公等重大政策外,在管理上还建立如下几种制度。

(1)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包质量的“四包”生产责任制“四包”责任制方案,是以队为单位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经过民主讨论,最后提交社员代表大会审查通过的。

包产,是采取先搞出典型生产队标准,然后其他队参照典型队的包产标准,进行对照,从而确定承包指标。

包工,根据耕作难易及土地远近确定承包计酬标准,对非包工的工种也有具体的计酬标准。

包成本,根据土地质量和作物种类以及间作、连作、单季、双季等情况确定施肥标准量。

包质量,根据产品品质进行评定产品价格。

通过实行“四包”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县委生产合作部向全县通报了音西高级社推行“四包”的经验。

(2)建立社员投肥制度,积极鼓励社员大积农家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促进复种指数的提高。

建立社员投肥制度,一是确定投肥任务;二是确定合理价格;三是规定集体统一收肥办法,实行以户累计,按户收肥,按季兑现;四是规定完成投工、投肥任务在90%以下的,不得参加分工分粮和土肥粮。

(3)建立耕牛、农具管理责任制。

耕牛实行定劳力、定饲料、定体重、定上交肥料和定使役的“五定”管理责任制。农具包给小组自管自用自修,由社付给管理费。

(4)在农副业总收入中提取5%为公积金,扩大公共积累,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当多留;另外提取1%为公益金,1%为行政管理费。

高级农业合作化期间,由于比较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因而也初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治水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56年初,奋战4个月,建成18个水闸,耕地受益面积从高级社前的2000多亩扩大到3200亩,抗旱能力从原来的20天,增强到45天。这一年,粮食总产达到159.7423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61.0173万公斤,增长38.1%;花生总产8.0145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2.4040万公斤,增长29.9%;粮食亩产平均达到505.5公斤。终于在高级化的头一年摘掉了缺粮帽子,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3.65万公斤,超额1.65万斤,荣获福清县委颁发的粮食亩产千斤社的锦旗。

二是战胜严重自然灾害。1957年上半年,兴建24条水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00多亩。同年500多亩晚稻正当“圆秆”的时间,却遇上了罕见的旱灾,叶秆濒临枯焦。此时在党、团员的带头下,掀起千军万马开沟引水的热潮。曾有千个劳力挑灯夜战,从傍晚苦战到翌日拂晓,挖通三官宫至文奈桥长达3华里的水渠,创造了“一夜水过山”的奇迹,终于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大丰收。

三是推行有效增产措施。主要是“四改两扩种”。“四改‘’是:间作稻改连作稻达1617.1亩,占晚稻面积的66.5%,平均亩增75公斤左右;单季稻改双季稻41.9亩,平均亩增200公斤左右;农地改水田99.7亩,平均亩增粮食250公斤左右;改造低产田995亩,平均亩增50公斤左右。”两扩种“是:(1)扩大冬种面积3753.29亩,占耕地面积79.5%,大小麦总产量达21.9519万公斤,比1955年增产143.1%;(2)开荒扩大耕地350亩,小蚯变大蚯,增加面积43亩;间作套种,复种指数提高到242%。

四是发展多种经营。全社造林12.5万株,种柑橘、水蜜桃等果树11811株,养殖淡水鱼6600多尾。

同时,音西高级社在发展生产中,还注意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正确处理分配中的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做到了90%社员增加了收入。据1956年统计,全乡有793户社员增加了收入,占总户数的95.16%,其中增加一倍以上的有210户;社员口粮也由1955年每人240公斤,增加到365公斤。而且,还供应社员饲料粮5.5万多公斤。这对进一步巩固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

当年,音西高级社被评为福清县特等增产模范单位和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社长陈德顺出席省劳模会。1957年,粮食总产达到150.9137万公斤,比1956年增产12.4%。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5:39
再苦,也别忘坚持!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二、初级社

1952年6月,福清县委根据省委召开全省互助合作会议的精神和中央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派出由靳秉铎、郭省东等6位同志组成的工作组到音西,选择基础较好的陈金土、余其标两个互助组试办以土地人股,统一经营为原则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并为全县提供办社经验。

1953年6月14日,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霞盛初级社成立,民主推选陈金土为社长。建社后不久,经社员大会讨论,制订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当时县委生产合作部发了通报)。这个章程共有10章40条,除阐明合作社性质外,还明确规定社员权利和义务,土地人股、生产资料入社等重大政策以及“四大管理”(包括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为了贯彻民主办社方针,实行民主集中制,凡是制订生产计划、重大经济开支、社干任免等均必须由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决定。社干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霞盛初级社十分重视经营管理工作,当天记工评分,发给工分票:耕牛、大农具折价人社,按银行利率计息,分期归还,固定专人保管;耕牛强弱搭配分给生产小组使用;社员积肥按质论价,由集体统一收购。在收益分配方面,以社为核算单位,土地、劳力按35:65比例分红;还规定在可分配总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共积累,公积金为1%“--'2%,公益金为0.5%~1%,作为扩大再生产和举办公益事业之用。

初级社在办社头一年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互助组办不到的大事,初级社可以办到了。当年全社早晚稻亩产平均450多公斤,比互助组亩增近30%,花生比互助组亩增20公斤。

在霞盛初级社的示范带动下,1953年底,音埔村林绍钦联合12户农民,溪前村陈德顺联合60户农民,又办了两个初级社。1954年,全乡办起了13个初级社,到1955年下半年又发展到20个初级社,入社户数798户,占总农户845户的94.8%。至此全乡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陈金土、陈德顺出席1955年福建省劳模会;霞盛、溪前两个初级社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在初级农业合作化期间,围绕发展生产这个中心,在生产上实行统一计划,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县委为了加强领导,派出农技干部刘德仁、杨昌亮、林鸿达到霞盛初级社蹲点,进一步加强办社和农业技术指导。在统一计划下,将土地进行划片,根据土质,因地制宜种植,改变了个体农民”吃啥种啥“的自由种植习惯,进一步挖掘生产、土地潜力,使农作物栽培都胜过互助组、单干户。

同时,普遍开展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提高粮食产量。1955年,在旱情比较严重情况下,全乡粮食总产量仍达98.7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4.5万元。在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各社都调配劳力搞副业生产,增加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据统计,1955年全乡初级社共积累公积金、公益金4285.5元,壮大了集体经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集体收入的增加,社员生活也有明显改善。

但是,初级社也有它的局限性,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水利条件好坏不能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发挥不了水利的潜在力。据统计,全乡社与社之间会发生排灌矛盾的田地面积有405亩,如果遇到干旱,每亩一般要损失35公斤粮食。

在社与社交错的地方,给统一使用土地和耕作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初级社还要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无法进行更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开发山地资源。如霞盛社、林中社要扩建7处小型水利才能解决干旱威胁,但当时这两个社的计划都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音埔社有7座较大面积的荒山坡,也无力开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1:31:16
再苦,也别忘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13 11:45 , Processed in 0.05543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