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0

《福清文史资料》第四辑

 
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18 0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102076 24

请登录查看大图。42+万用户选择下载看福清App享受全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4.png


福清文史资料 ( 内部刊行 ) 新第四辑

政协福清县委员会文史组编

一九八五年七月

目 录

黄家宸事略……………………………………………………文史组整理

张振纲事迹…………………………………………………………张忠荣

薛永香先生在融美中学……………………………………林长贤李烈丕

记归国华侨俞兆复先生……………………………………………俞兆琦

高诚学的二、三事…………………………………………………王开太

林则徐祖籍考………………………………………………林厚耀董性俊

北伐军经过渔溪后出现的几件事…………………………………杨庆霖

融城第一次沦陷后的两次反攻……………………………………杨玉庭

解放前福清地方武装部队演变情况………………………………杨玉庭

闽变时期福清自治区划分及其他…………………………………何崇奇

从粮房到田赋处……………………………………………………刘二桐

解放前东张区股匪…………………………………………………洪剑钊

福清人民抗倭斗争史料…………………………郭有贵遗著郭成农整理

战后雅加达融侨的戏剧活动………………………………………邹访今

美玛的融侨…………………………………………………………邹访今

福清虞阳医院三十六年……………………………………………俞肇駥

郎官渡与郎官村……………………………………………黄福光江英时

福清笫一条公路——福宏公路……………………………………陈份常

福清县官办第一所学校……………………………………………翁训猷

福清县麻风院今昔…………………………………………………郑天恩

福清盐业概況………………………………………………………吴鹏飞

围垦东阁农场纪略…………………………………………涂元烈陈金顺

福清话的声韵系统…………………………………………………郑梦周

福清农谚…………………………………………郑寿康 郑茂忠 郑寿錃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3)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农谚

郑寿康 郑茂忠 郑寿錃

1、三十盲哺满天星,明年春豆好收成。

2、惊蛰未到雷先发,七七四十九日不见天(就是多雨)

3、抝九南风三过种。(浸早种不小心会损失)

4、抝九一空遮九空。(抝九那天冷,以后就不会怎么冷了)

5、春分半豆。(就是春风过了一半,种花生豆最适时)

6、二月清明多损种。(天气多冷早种易损失)

7、春旱起仓,秋旱绝粮。(说明春旱补救来得及,如果秋旱那时就来不及补救农作物的意思)

8、燕来清明节,燕去白露时。

9、芒种希望火烧溪,夏至希望烂路泥。(芒种不需雨,夏至需要下雨,这样早稻会丰收)

10、夏日播田出双穗。(未秋前插晚苗,早一天好一天)

11、夏至北,单单壳。(夏至北风,早稻结实不好)

12、六月初一祸,毛草搓虾缚。(祸就是雨,虾缚是草绳,六月初一下雨,夏收一定多雨,稻稿腐烂没有稻稿搓绳)

13、六月初三雨,七月晡晡梨。(六月初三下雨七月就夜夜有雨)

14、六月秋,宽溜溜 ;七月秋,急溜溜。(就是说农事安排缓与急要看立秋时间)

15、六月祸卖过路。(六月下阵雨范围不大)

16、六月逢初,七月逢半。(就是预测在这段时间如果天气作变,不是大风,就是大雨)

17、六月十二,盘古做忌 ;六月十八,盘古做功德。( 就是说在这一天有雨)

18、雨打芒种头,鱼虾目滓流。(就是预兆会天旱)

19、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七月中旬每多大风大雨)

20、七月斗长,八月斗大。(那时海潮很大,多发生大风大雨)

21、六月大旱曝卖死,七月下雨又长起。(农作物如遇六月旱没被晒死的话,到七月下雨,长得更好)

22、早稻弯穗,无横不直,(收割不超二十日)

23、蝉鸣二十天,早稻就开镰。

24、秋前三日你莫赶,秋后三日你莫懒。(插晚禾要争取时间季节时)

25、白露布白田,毛布姑礼闲。(一到白露不插稻秧还好)

26、燕来三月初,燕去七月时。

27、早稻那差犁帐断,下李(晚苗)那差上下兜。(就是说插早晚禾苗,只差些小的时间,对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28、秋老虎十八头,白露港汗满头。(就是说到了白露天气还会很热)

29、旱天之后,将发生暴风雨时产生的现象如 :老蛇出啌 ;犬屎挡路 ;马藤杠拔白 ;海鸟飞上山 ;蜻蜓成群飞舞 ;白蚁倾巢飞出。

30、旱天多雨气,使人空欢喜。(就是有云无雨)

31、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据以判断当日晴雨)

32、早东暗西,大水涨溪 ;早西暗东,曝死烂冬。(就是说秋季如早上东风晚上西风会下大雨,相反会做旱)。

33、月生晕水路远,月生毛水一河。(就是生晕没雨,生毛有雨)

34、鸠鸣天开晴,羊叫雨淋淋。

35、春看山头,冬看海面 ;春看初一、十五,冬看初十、廿五。( 都是预测晴雨)

36、云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如果中秋月被云遮蔽了,到正月元宵节一定会下雨)

37、春祸寒,冬祸暖。(祸即雨的意思,即春寒则雨,冬暖亦雨)

38、乌云蔽日,不过三日。(就是黑云遮了太阳,三天离内就会下雨 )

39、虹霓现东方,不雨也是风。(高则风低则雨)

40、虹出松下门,鸟雀无处藏。(松下在福清东,非大风即大雨)

41、北势做墙,风雨猖狂。(就是北边如出现黑黑厚厚的云,定必有台风暴雨来临)

42、黄云向南飞(又说猫仔云),台风马上梨。(梨就是来)

43、一日南风,九日关门。(就是腊月一天南风,就有很多天北风大冷气候)

44、寒露现白霜降赤,立冬割稻碾米食。

45、葭月犁金腊犁银,春后犁田空劳勤。

46、东霓风,西霓雨,南边现霓下大雨。

47、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食了中秋时,寒衣搬出梨。(气候日趋寒冷)

48、冬过三日毛生稻,夏过三日毛生麦。( 就是立冬立夏一过没有不熟的稻麦)

49、油菜出土见冬节。(说明作物下种的适时)

50、番茹三过白,不富也他那。(就是说栽番茹能做到三次晒白了土,即栽时土白,锄草土白,翻犁土白,有了这三次土白的话,番茹一定会特别丰产。

(“他那”方言,含有够吃够用,无求于人之意)

51、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就是清明谷雨季节还很冷)

52、早种不离春分半,季种不离芒种半。

5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日夜时间一样长)

54、冬至盲(盲即夜)夏至日。(冬至夜最长,夏至日最长)

55、下里(晚禾)不食霜降水。(晚稻一到霜降就不要灌水)

56、十二月雷,豆麦结堆。(就是来年麦豆好收成)

57、早稻浮,下里?牛!早稻三日浸,下里三日曝。(早苗浅插,晚苗深插,早苗初插浸水三天,晚苗初播时不能多水 , 怕烂秧,三天后才可多灌点水。“㨨牛”,方言。把拴牛的桩子钉进土里)

58、小满霉,犬仔不食梅(粥)。(就是在小满季节下小雨,早稻一定结实好)69、春霜不过三日雨。(就是立春后如下霜,三天后会下雨)60、芒种节,栽番茹不使扼。(芒种季节天气多雨,栽茹苗随便插下都会活,栽下时不必把土压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55:17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话的声韵系统

郑梦周

福建僻处东南海隅,山脉河道纵横,交通阻塞,原系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外界少有接触。这里人们日常交际用的是土话。隋唐时代,中原汉人大举南移,开发八闽。他们有的与当地的人结了婚,有的携眷定居下来,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生产在一起,互通胸臆,交流经验,不得不学当地的话,久而久之,原操的北方话,也就大都消失了,间或少数还保留一些中原古音。

福建方言复杂难听,举其大者有闽东语系、闽南语系、闽北语系和闽西语系。

各地语言差别很大,甲地人听不懂乙地的话,乙地人听不懂丙地的话,就是一县之内,城乡也有差别。就福清方言情况来说,福清话和福州话基本相同,属闽东语系。但福清话又不很纯一,城关话与五镇话不大一样。本县北和东北与闽侯、长乐为邻,西和西北与莆田、永太为邻,东与平潭隔海相望,边境村民,此来彼往,接触频繁,语言难免互有影响,这是很自然的。所以本县东张一带地区人民,大部分语言和城关基本相同,小部分就有不同,墩头、东张、一都、善山、东山等地多说南话,道桥、玉林、王坑、泗州等地多说莆仙话 ;琯口等地微带闽侯语音 ;渔溪一带地区人民,大部分语言和城关基本相同,小部分也有不同,洋中、油塘、后海、上张、联华、侨峰、双垱等地多说南话,东际、凤迹、新厝、界下、江兜、七林等地以说莆仙话为主 ;高山、龙田、海口等地区方言和城关基本相同,语音差别较小,但也各有特点,如高山话有语尾“芦霞”,海口话把“昨天”说成“栽晡?”等等。因此,北方人来到福建,听话、对话是最伤脑筋的。所谓“南蛮鴂舌”,就是指福建的话最难掌握。

据传说,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将军率军来闽驱倭平乱,于戎马倥偬之余,组织当地文人学士研究,探索福州话的发音定调规律,几经修订,编成了《戚林八音》。有了这本韵书,循音觅字,很快就会觅到所要找的字,这对于普及识字,提高文化水平,起了很大作用,一般粗略识字的人都会翻检。

八音定诀系采取声母与韵母拼切方法的。

声母十五个 :柳(l)边(b) 求(g) 气(k)低(d) 波(P) 他(t) 曾(z)日(n)莺(零声母)蒙(m)语(η) 出(c)喜(h)(以上括号里字母按汉语拼音辅音读。)

韵母三十六个 :春(uη)花(ua) 香(ioη) 秋(iu) 山(aη) 开(ai)嘉(a)宾(iη) 欢(uaη) 歌(?)须(ü) 金(iη)杯(uoi) 孤(u) 灯(êη)光(uoη) 辉(ui)烧(iao) 银(üη)缸(oη) 之(i) 东(ёη) 郊(ao)过(uo)西(ê)桥(üo)鸡(ie)声(iaη) 催 (oi) 初(ё)天(ieη)奇(ia) 梅(uoi)歪(uai) 遮(ia) 沟(eu)

( 以上除 ?= c

,ё=oe 两个元音外,其余与汉语拼音元音基本相同。)找字法 :《戚林八音》采取反切法,上字取声去韵,下字取韵去声。首先要熟读“春花香……”三十六个韵母,其次每一韵母以“柳边求……”十五个声母与之拼切,便得出字音。例如“春”韵,将十五个声母依次和它拼切,就得如下的字音 :

柳春切 =l(iu)+(c)uη=luη 日仑
边春切 =b(ieη)+(c)uη=buη 枋
求春切 =g(iu)+(c)uη=guη 公
气春切 =k(i)+(c)uη=kuη 空
低春切 =d(i) 十(c)uη=duη 东
波春切 =P(o)+(c)uη=puη 蜂
他春切 =t(a)+(c)uη=tuη 通
争春切 =z(êη)+(c)ug=zuη 宗
日春切 =n(i)+(c)uη=nuη 鼻农
时春切 =s(i)+(c)uη=snη 嵩
莺春切 =(êη)+(c)uη=uη 温
语春切 =η(ü)+(c)uη=ηuη 有音无字
出春切 =c(u)+(c)uη=cuη 春
喜春切 =h(i)+(c)uη=huη 分

余仿此。每个字音再按八音呼法,可得清浊高下平上去入各四声。如“公”字的上四声为“公滚贡谷”,下四声为“群滚郡掘”共八音,其中第二声与第六声同音,其实只有七音

现在再举几个循音找字的例子如下 :

建 :求4香9切 =g(iu)+(h)ioη=gioη 第三声(阴去)设 :时4天9切 =s(i)+(t)ioη=siek 第四声(阴入)四 :时4须9切 =s(i)+(s)ü=sü 第三声(阴去)化 :喜4花9切 =h(i)+(h)ua=hua 第三声(阴去)〔. 点表示声母,。圈表示韵母,()表示拼切时省去的部分,K 表示阴入。〕

《戚林八音》既问世,对于当时当地的人觅字有很大便利。但是《戚林八音》有它的局限性 :一、八音定诀用顺口溜,初学者不易呼得准确,若有差池,就不能找到所要找的字 ;二、《戚林八音》原以福州话为准,所检的字是福州音,而福州话不等于福清话,以八音定诀,找出来的字音,不是地地道道的福清话。因此,用它来寻音找字,仍不能准确可靠。这对方言研究者探索本地方言的规律是有一定困难的。

方言学是一门科学,研究方言是一项相当重要的科目,早就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不少综合大学都开设方言专业,专门研究各地方言的特点、原委、发展及其发音规律。解放以来,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师曾几度来融调查研究,因时间短暂,未做出系统的整理。一九七七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高玉振先生连续四次来融住在华侨大厦专门调查。

每次调查都在三个月以上,累计达一年又六个月。在此期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带三个研究生来融配合高先生一同调查研究,也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在调查过程,笔者与陈云官、施效人、郑仲俊三位老先生曾被邀参加,施先生研究文字改革兼攻方言卓有成就。他配合高先生,拟订调查方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一年半时间里,高先生深入群众,广泛调查,以城关为中心,扩展及五镇,并远走平潭,到处采访,仔细聆听各界人士的发音,观察发音部位,运用国际音标随时纪录,写入卡片。事后经整理归类,反复核对,础定福清方言的声母有如下15个 :p(b)P‘(P)、m、t(d)、t’(t)、n、1、ts(z)、ts‘(c)、s、k(g)、k‘(k)、ηx(h)、o( 零声母)等。福清话没有唇齿音和翘舌音。

福清方言的韵母经分析 . 归纳为66个 :排列如次。

QQ截图20190218094756.png

声调调值测定如下 :

阴平(53) 阳平(44)
上声(311)尾略扬
阴去(21) 阳去(42)
阴入(2) 阳入(5)

拼音举例 :

声母与韵母相拼、得出某一个音。每个音按调值变化分为七个调,也就是七个音,循音觅字,就能迅速找到。(但不是所有的音都有字,如果在同音表上留下空白的地方,那就说明没有这个字。)如要找“疤”字,首先要判定“疤”字属“a”韵,然后用15个声母依次去拼,得 pa( 阴平)疤,其他六个调则为 pa ( 阳平 ) 爬、pa( 上声)把、pa(阴去)霸、Pa( 阳去)罢、Pa ? ( 阴入)扒、Pa ?(阳入)跋。再以 " 振兴中华”为例说明 :“振”属“iη”韵 tsiη( 上声),“兴”属“iη”韵 xiη(阴平 ),“中“属“uη”

叫”韵 tuη(阴平),“华“属“ua”韵“xua( 阳平)。又同一声韵拼切出来的七个声调,韵母一般是前后一致的,如上述 a 韵部的七个声调,韵母都不变,是谓一韵到底,详见表一、表三。还有中途变韵的,如“i”韵中的阴去、阳去和阴入等的韵母由 i 变为 ei, 是谓中途变韵,详见表二、表四。

再者,福清话同一个字有文读、白读之别,如“石”字文读为 si ? ( 阳入)。白读为 si c( 阴平),那就应该分别到 i 韵部与 i c部去寻找。

末了,还要谈一些关于调值变化和连读变音的情况。福清话发音,单读与连读,声母和调值往往发生变化,这是经过调查研究结果归纳出来的又一规律。如 :“成”单读是 siη,“人”单读是 iη, 但连读起来,调值保留原来的,而第二字声母却起了变化,“成人 siη ηiη”两字调值不变,仍是“44”调(阳平),但后一字声母却变了,由 o 声母变为 η 声母。“街”

单读是 kε,“当”单读是 toη, 但连读起来声母和调值却起了变化,“街当kεkε”,前者由“53”调(阴平)变为“31”调(上声),后者调值不变,但声母却变了,变 t 为 l。“乡”xioη 下 xa(ηa)”前者调值变,后者调值不变,声母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两字调值都不变,后一个字声母变 ;两字中前一字调值变,后一字调值不变,声母变 ;两字中前一字调值变,后一字调值不变,声母变 ;也有前后两字调值和声母都不变的,如“夏 xa至 tsi”、“项链 xoη 链 lioη”、“月光 kuoη”……。

考国际音际拼注方言是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拼音,不但对于本地人循音觅字有诸多方便,对于外地人,乃至国际友人探索本地方言的规律,对于地方文化的发掘,对于普及识字,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促进四化建设,对于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都有重大的作用,不容忽视。

笔者知识浅陋,研究方言时间不长,不是自幼出家,而是半路修行。

一九七七年起连续四年跟随高先生学习研究,略懂一些规律,但很不全面深入,并且时间已过几年了,手头材料又不全,只有一鳞半爪零星素材,凭记忆整理如上文,难免错漏。敬请专家和读者多给指正。

一九八五年五月草于福清教师进修学校

QQ截图20190218095148.png

QQ截图20190218095158.png

QQ截图20190218095206.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50:5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围垦东阁农场纪略

涂元烈 陈金顺

福清东阁华侨农场位于福清东南部,东濒海,南接山垅,西与福清平原之一大湖洋接壤,北与龙江南岸晨光岑兜滩地毗邻。它原是福清湾内的一块海滩地,于一九五八年由省轻工业厅投资筑堤围垦,一九六〇年建成盐场,一九六三年改建为农场,一九六四年因安置印尼难侨需要由中侨委接办为华侨农场。

垦前这里是一片长4公里,宽2.5公里,南北走向的长方形荒废海滩。滩内多港道,有岑兜、东阁、闻读三条大港和近百条蛏沟。

一九五八年在福清县委的领导下,由县长陈春炎挂帅,于十月成立“福清东阁盐场建设指挥部”,任闵兆琛为指挥、张宏为付指挥,组织海口、龙田、高山三个公社七、八千民工,按照省轻工业厅测量队设计的标准投入海堤工程建设。指挥部原设在东阁大队侨属陈亦其家,后移在岑兜大队侨属林光恩家,再后搬到岑兜原“七一”钢铁厂,最后迁到南厝新盖的办公楼。民工分散借住在东阁、南厝、岑兜三个大队的民家,睡地铺,用油灯照明,借老百姓的锅灶煮钣。

围海堵港,无论是干部还是施工员,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要卷起裤管打赤脚过港道、踩蛏沟、踏草坪。跌倒、轻伤和被蛎壳划破了脚,都得坚持下去,与海水争时。退潮下工地,未到涨潮无论多迟,就是天黑了也要坚持到涨潮时才收工。

堵港工程十分紧张。为了准备堵口打桩的木料,材料科吴本恒科长带领陈友义、林泽明、陈祖成、杨一耿等全科干部和采购员 . 克服没有汽车的困难,不辞劳苦,拉着七、八部板车到四十五公里远的东张、一都运杉木。

一九五九年九月,第一次进行堵港,因风力突然增大,海水猛涨,海堤被冲垮了,没有堵成。当时在东阁、闻读间堤下检查工作的闵指挥和三个干部,因两头海堤被冲毁,险遭不测。在第二次堵口的关键时刻,全工地共集中七、八千名民工和成百条运石船,填土抛石一齐上。张宏同志坐镇指挥,三港分兵把口。岑兜港由林学今大队长、郑承铨教导员带领三千名海口民工负责堵口 ;东阁港由何开基大队长、陈维光教导员带领二千五百名高山民工负责堵口 ;闻读港由俞吓发大队长、陈金顺教导员及负责石料干部郑贤坤同志带领二千五百名龙田民工负责堵港。指挥部决定十月廿一日三港同时行动,必须于十月廿二曰上午十时涨潮前全部完成堵口任务。只要一口未堵实,全线便有功亏一箦的可能。海口民工为了提前完成堵口任务,许多人拆掉家里的门板铺路,所以每次竞赛评比,海口大队均得红旗。当时民工报酬是按方计算的,每人一天工资最多不过一元多(每方另补贴粮食三小两)。但民工们不计这些,他们为了胜利完成堵口任务,不辞劳累,曰夜苦战。十月廿二日天亮前岑兜港首先提前合龙,接着东阁港、闻读港也于当天上午十时前按计划完成任务。在这次围堤堵港的战役中,有三位石工、船工献出生命。

海堤堵口之后,接着就进行全线的加高培厚、砌护坡风浪墙和滩内建设等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建成了一条十华里的长堤,一个蓄水量百万立方的地面库和两个四孔、一个五孔排洪闸,一个单孔纳潮闸以及大小涵洞45个,并基本完成了滩内的盐田配套设备建设。一九六〇年七月建立三个盐业大队(共廿三个生产单元),陆续投产的盐埕有24785公亩。当时盐场党支部书记是郑只仔妹,付场长是俞昌溪。第一年生产原盐仅2340吨。

因此职工生活还是艰苦的。除在第一队建起一座11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瓦房作为职工宿舍外,二队、三队还是住草棚、睡地铺。没有电灯,饮用水也得用板车到五里外的岑兜、东阁等大队去运。一九六一年九月间(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大潮时期,第21号的十二级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县,海堤受六米高的洪峰冲击,全线崩溃。房舍被淹,盐斤被溶。全场损失原盐达2900吨。

当海水将冲进第一线四孔闸的紧要关头,广大干部为了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即速组织职工撤退。由于组织得好,撤退快,全场501人安全转移到五里外的南厝大队。

海堤冲跨后,郑只仔妹因工作需要他调。俞昌溪被任为支部书记兼场长,付场长改由林学今担任。为了立即修复海堤,省轻工业厅厦门会议决定,由省紧急拨款五十万元进行抢修。福清县委十分重视这一工作,派出李振祥付县长和梁书海、张木林付书记亲临指挥,并抽调龙田菌肥厂王瑞清、赵亦祥等来场协助。修复工作很快完成,一九六二年一月就恢复了生产。当时盐业第一大队(6个单元为现在的东阁盐场)由郑承铨担任大队长、陈金顺担任教导员 ;第二大队(8个单元为现在的东阁华侨农场老二、老三区的三、四大片地)由俞吓发担任大队长,林智平担任教导员 ;第三大队(3个单元为现在的东阁华侨农场二管区第二大片地)由郑贤坤担任大队长,林美兴担任教导员。一九六二年为了综合利用盐业付产品,筹建了一个盐卤化工厂,调郑吓尊任化工厂厂长,林祥仁任技术员。烟囱基础虽已动工,但后来却因资金困难宣告下马。

一九六三年根据省农垦厅的土壤测定,决定将本场改办为农场。除保留第一队继续搞盐业生产外,其他两队的盐埕改为农田。并调海口农场老场长杨庆霖来担任场长。把原盐业第二、三大队的盐滩按照省农垦厅测量队设计标准改为农田,进行全面平整,挖沟开渠。计完成了一条长十五公里的天宝坡引水工程,一条长二十公里的东张水库十一支渠引水工程和两条长达2.32公里的排洪沟及297条总长72.65公里的排水干、支、斗、毛沟,和总长118.4公里的支、斗、毛沟 ;建了农田水利设施43座,小型涵管放水管171座 ;修了8条长11.33公里的主干公路,8.1公里的拖拉机道。

一九六三年农场初具规模,自围海至建农场,基建总投资达455.30万元,花工354.58万个劳动日,完成土石方225.61万。其中海堤投资300.10万元,花300万劳动工日,完成92.55万土石方 ;滩内平整投资85万元,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花26.15万劳动工日 ;交通道路、沟渠 :水利投资70.20万元,花28.43万劳动工日,完成68.06万土石方。

一九六四年,为安置印尼难侨需要,由中侨秀接办,改为福清东阁华侨农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7:2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盐业概况

吴鹏飞

福清县位于闽省东部沿海,很早就是一个产盐区。唐代以前产区无可征考。唐宝应(公元七六二年)间,刘晏设十盐监,侯官(即今闽侯)居其一,新唐书地理志载 :福州之长乐、连江、长溪(霞浦)三县,泉州之晋江、南安二县,均有盐官,可知唐代产地已拥福州、福宁(今福安地区)泉州三属。

元丰九城志载 :宋时产区福州府属,长溪、长乐、罗源各有一盐场,泉州府晋江县有盐亭161户(“亭”即盐户。唐书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惠安有盐亭129户,同安有仁安、上、下马栏、庄板四场,漳州府龙溪县有吴贯、沐渎、中栅三盐团,漳浦县有黄墩盐田。元时产区有七 :海口、牛田(均在福清县,牛田即今龙田)、下田(莆田)、惠安、浔美(晋江)、丙州、浯州(同安)。明与元同。清康熙二十二年增设浦漳、诏安二场,乾隆四十八年之后迭有变更,共为福清、江阴、(福清江阴岛)、福兴、莆田、下里、前江、浔美、惠安、浯州、祥丰(大嶝)、莲河、浦南、诏安十三个场。据乾隆版《福清县志》“民赋”中的“盐政”记载 :

福清总场一员,带管王祥团盐务。

驻扎镇东城内附近王祥团地方。

县场会同监卖利桥、牛田、牛宅、城头、高山、三山、后营(东汗)屿头八馆,运销额引二万道。

管辖赤上、杞店、后周团官一员。

驻扎宝光寺附近杞店团地方。

洪淡白沙团官一员。

驻扎星桥附近白沙团地方。

三山团官一员。

驻扎厚安附近薛港团地方。

统共各团正付盐仓二百六十二座。

灶丁共三千九百九十一名。

盐漏共一万五千二百零五口。

盐埕共五万九千九百三十丘。

全年产盐约在三十五、六万担至四十万担之间。每担官收盐价钱一百文,商收盐价银一钱三分三厘三毫。每担正课钱一百五十文,每担长价钱一十四文。官运利桥等八馆,额盐二万担。

后来在各个晒盐的县都设置有盐衙、盐务署等不同的机构,加强对盐税的控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福清设有盐务局,在各个晒盐的场区,设有盐务所或盐务小组。为了防止盐斤偷漏和维护其财政收入,还有盐警查缉的武装编制,加强对盐的控制,福清当时驻有盐警一个中队。

民国初年至抗日前,全省盐区为莆田(涵江)、前下、山腰、浔美、莲河、东诏六场,平均年产约十万吨。福清属莆田场。抗日期间,北方盐区沦陷,我省盐业一度畸形发展,不久即大量裁废,福清也不例外。当时政府采取消极的废盐转农办法,把我县约有三万公亩的盐田废除 , 全县只留南曹、张厝(今江阴乡)二个盐滩,生产面积只有二千四百多公亩(每公亩等于0.667市亩),而且处于死亡线上。

早时晒盐方法落后,设备简陋,没有纳潮蓄水设备,没有排淡系统和蒸发面积,更谈不上有什么保卤设施,所以大部分盐区是淋卤晒制。小潮时,海滩上的泥土经风吹日照,变成灰白色,然后把这些泥土集中堆起来,中间稍铺些稻草,或其他稿秆,以便于淋卤。同时在土堆上挖个坑,大潮来时把海水挑倒上面,淋下的卤水,就直接挑倒在盐坎里进行晒制。后来,虽有改进,但设备仍属简陋,滩场结构老旧,而且破烂不堪,结晶池每坎仅有10平方米,(群众称之“封建滩”)生产工具原始,工艺操作仍是落后。扬水用水车,提卤用手斗,因此,产量低(年产约在四、五百吨),质量差,产品粒粗,色为灰褐色,群众称为黑盐。

晒盐是露天作业,手工操作,是笨重的体力劳动。旧社会的盐民,由于受官府的重重剥削虽终年辛苦 , 也得不到温饱。因此 , 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盐民反抗官府,官府镇压盐区群众的盐案。如一九一五年春,北洋军阀政府无视盐民利益,压低盐价。龙田、东营、上薛、港头等地群众联合起来,带动各村盐民到福清县政府请愿,要求增加盐斤的收购价,政府不但置之不理,反而下令铲除盐埕,因而发生了夜烧盐仓事件 ;一九二五年夏,发生的青屿村盐民无辜被枪杀事件 ;一九四一年初,盐缉队抓打南西亭村民事件等等都是。同时政治的腐败,官府的逼迫,也造成了大量原盐被偷窃和私盐充斥市场的不正常的现象。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六日福清解放之时,全省只有莆田、山腰、莲浔、东诏四个盐场。平潭、福清、诏安三地少数盐区,分别隶莆田、东诏两场。土地改革时,福清盐区已处于裁废状态 , 仅剩下江阴的南曹、南厝两幅盐滩二千四百多公亩的生产面积。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差,氯化钠只在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之间。生产工具仍是原始,扬水仍用水车,提卤仍用手斗,年产量仅徘徊在一千五百吨左右。到了一九五七年,年产量虽略有提高,但仍只占抗日时期三万公亩年产量的百分之一左右。

解放初期,福清设有盐务办事处。海口、龙田、三山、江阴、高山等地设有盐务所或盐务小组。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废区,防止私晒。土地改革结束后,这些机构也随之撤销。只保留一个江阴盐务所,留下七、八个管理人员。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县的盐业生产也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一次围建的盐场有泽岐、芦华二个。至一九六〇年全县共建有五个盐场,盐田生产面积为建国初期的二十倍,产量为建国初期的十九倍。原盐销量也成倍增加,一九六〇年销量近一万六千吨,是建国初期的十倍。随着生产设备结构的改革,落后的水车提水改为风力车提水,雨天抢收,保卤有了坎头工房。职工劳动条件初步得到改善,又享受了一些劳保福利,因而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原盐质量提高了,产量、销售量也都迅速增加。产品种类有食盐、渔盐、工业盐、畜牧盐、肥田盐等。为了使产品能达到标准要求,盐场还建立了产品检验机构,制定了一整套产品检验的管理办法。

我县盐的调运在旧社会除江阴岛、上迳和城关的利桥港等处可利用水运外,陆路全靠肩挑。

解放后,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盐运条件不断获得改善。目前已开辟了陆运 路线和水运航线共五十条。陆运线计26条,实现了场场汽车通公路。水路航线计24条。各场盐斤可装船直放福州、连江、长乐等处。

解放以来,我县的盐业共经过三次大发展。第一次在一九五八年后的十年,原盐年均产量近三万吨,年均产值近三百万元。质量也有所提高,氯化钠含量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之间,职工有数百人,年人均创产值达五千多元,年均为国家上缴盐税近二百万元。

第二次在一九六八年后的十年,全县先后围建了八个盐场,生产面积扩展到五万多公亩。年均产量比上十年增加二倍多,产值也成倍增长,职工队伍扩大到一千三百多人。

早在一九六五年,我县原盐产品质量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出现优级品,氯化钠含量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达到全省同行业水平,因此销区不断扩大,生产的原盐除供给本县需要外,大部分运销长乐县、连江县、宁德地区、莆田地区、福州市。(包括供应二化厂所需工北盐)、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湖北省等地。

一九八三年,我县沿海乡镇认真贯彻中央50号文件精神,利用沿海滩涂资源的优势,经省批准,围建了十个盐场。国家拨给这项建滩补助款为数达五佰万元。至此,我县滩场总面积达十六万多公亩。这是我县盐业生产第三次大发展。目前,全县生产面积是建国初期的五十五倍 , 产量是建国初期的六十四倍,全县盐场生产面积居全省第四位,完成总产量居第二位,产值近千万元,每年上缴盐税在五百万元以上,增加了地方预算外财政收入和乡镇资金近五十万元。

1984年12月脱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6:40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县麻风院今昔

郑添恩

福清麻风院(解放前称“养济院”,俗称“孤老院”。现改为“福清县皮肤病防治院”)。位于福清南门外霞楼村后的一个小山沟里。起初有三座房子,后因年久失修,倒塌了两座,只剩下一座。清代乾隆年间曾经重修过。

这座房子共有三进 :第一进有“铁门槛”。在旧社会里各村麻风病人要进院,都应缴纳谷子五担给头人,不然就会被拒于门外。麻风病人进院时都要跨过“铁门槛”。迷信的说法 :麻风患者一跨过“铁门槛”,病就再也不会传染给别人了。第二进大厅是审问处分违反院规的麻风患者的地方。第三进是“花厅”,寂靜幽雅,排设很讲究,是麻风头子起居饮食的所在。

麻风可分干癩(就是闭锁性)和湿癞(开放性)两种。干癩的患者外貌还不可怕 ;湿癞患者,一旦病情恶化,鼻子塌了、手指和脚趾烂断了,脸上一个泡一个泡地结了疙瘩,形似“狮子脸”,如果化浓溃烂,就更无可收拾了。因此,一个人得了麻风病,全村人就会把他看做毒蛇猛兽一样。村上一旦死了一个麻风患者,全村就三天不举火。在这三天内,家家三餐都是拿到邻村去煮好再挑回来吃。这叫“走病腿”。据说麻风患者死后,“病腿虫”会脱离死者尸体,到处乱飞。你一举火,这些“病腿虫”就会从喷烟的烟囱飞进你家厨房,钻进饭菜里,全家人吃了就都会“病腿”。这当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可信的。

旧时福清麻风院的麻风病者,是有分等级的,一等叫做“头人家兄”(就是无人敢管的“土皇帝”,麻风院就是头头的“小朝廷”);二等叫做“大叔公”,是头头的辅佐 ;三等叫做“十甲底”(就等于封建的官儿)。这些头头对一般病员掌有生杀予夺之权。是麻风院的统治者。俗语说 :“早落院,孤老头”,“论资排辈”是确定等级的立要依据。

福清县麻风院的院产很多,整座五马山都是他们的。种果、耕田的繁重劳动都是一般的干癩患者负担的。不能劳动的患者(多是因病致残的湿癩患者),少数生活靠富裕的亲人供应 ;多数家庭贫困或无亲无戚的,就专靠沿街求乞过日,他们乞讨来的钱物,还要拿一部分“孝敬”头人,如被认为“不孝敬”或隐瞒乞得的钱财时,就要被抓上“公堂”、栽上干扰施主或聚众生事,死乞硬讨、敲人竹杠,不服管教,屡犯院规等罪名。用种种刑罚,横加摧残,甚至在百般凌辱之后,还将其驱逐出院。被逐出院的麻风院病者,往往因“无面见人”自寻短见,含冤九泉。就由于这种原因,麻风病人每日出外求乞,一定都要“满载而归”。如有不给钱物,他们就赖着不走,你若敢动他一根毫毛,他们就会呼朋引类,上门“坐死”(就是死乞白赖)。

每月初一、十五,十甲底的头头,就带同本甲众麻风患者,下山到城关各铺户按户收“月例钱”。到了年关,还要收“年例钱”。收来的“月例”或“年例”钱,一般麻风病者不沾一文,全由十甲头,集中上缴头头。哪家若有婚丧喜庆,事先都要到霞楼麻风院纳款领单,贴在大门上,行乞的麻风患者见了就不敢上门求乞。喜事用红单,上印“贵府喜事诸兄弟不得进扰”,落款是“福清县养济院”同时单上还印有当年的生肖图象。丧事用白单,内容就是把“喜”字换成“丧”字。

麻风院内审理犯规患者的大厅,俨如县衙公堂,正中设有公案桌,桌上签筒笔架砚,红、黑毛笔,惊堂木等一应俱全。头头升堂,两边也有站班拖竹板,喊堂的。“判案”时头头的话就算“法律”。麻风院的头头,作威作福,享有种种特权,被奴役被压迫的一般麻风病者只能饮泣吞声,莫奈伊何。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怀麻风患者,把养济院改为皮肤病防治院。派来大批的医务人员,院里的医疗设备,日臻完善。数千年被认为“不治之症”

的麻风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建国三十五年来,“福清县皮肤病防治院”前后计收容过1108名麻风患者(包括外县的),治愈的有732名(截至84年6月份)。现在全院连永泰县的病者在内只剩下百人左右。其中有几个解放前收容的严重患者,虽经治愈,但因失去劳力或无家可归,人民政府还是把他们养起来。他们一向以院为家,也舍不得离开这块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和朝夕相处的医护人员及病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5:21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县官办第一所学校

翁鸿猷

逊清末年,废科举、兴新学。福清县知事胡之祯同地方绅士于一九〇四年(光绪卅年 ) 仲秋,在县城较场埔墘(即现体育场路)众母堂创办了我县第一所官办学堂——福清县高等小学堂,聘请孝廉叶如玉(文祺)为监督。

后增设初级班,改名为官立小学堂。当时教员林秀芝、吴允吾等六、七人,多为科制出身的举人。首届学生有吴启荣 ( 廷初)、吴钟祥(迪甫)、叶式钦(佩丹)、林骥(舫孙)、林桂珍(馥堂)、詹耿梓等近五十名(内秀才三人),分大小两班 , 供给膳食。主授课程为国文,如四书、五经、左传、古文等,并聘请福州人教授算术、英文以及体育、唱歌、图画、手工等科,为我县官办新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民国初年,改校名为县立第一小学堂,林奋霖、陈琼、何煮如、何恭先、杨声南(健鸣)相继任校长。杨声南联任十余载,成绩斐然。其时教员增至十二人,学生增至一百二十多人,分为四班上课。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杨声南升任县教育局长,由吴桐礼 ( 庚民)继任校长。吴校长目睹校舍简陋,不能适应教学需要,遂于翌年,不惮劳苦,冒风险,渡远洋,亲赴南洋募捐筹款。俞建鋆、戴吉云(祥滋)、郑兴利、丁承登、陈孙义等一百多位侨胞慷慨解囊,热心赞助,集资大洋九千元,于一九二四年创校二十周年之际,破土奠基,动工兴建两层十间教室的红砖楼一座。历时三载,于一九二六年夏落成。但吴校长为桑梓教育事业,积劳成疾,不幸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与世长辞。其办学精神,为后人所景仰。

接后,由吴启炘 ( 明叔)、林桂珍(馥堂)、吳绍徽等相继任校长(吳绍徽校长在任期间,学生数发展到二百名,分四个学级)。一九三五年上学期吳绍徽校长去职,由县督学杨庆煊兼代校长,生数大减。

一九三六年调县立西城小学校长翁鸿猷接任校长。逾年,学校昜制,设置学区,校名改称“福清县立城区中心小学”,生数激增至四百余人,扩充为六个学级。于是募捐筹款盖了两间教室一座,又将旧校舍改建为一个礼堂和三间教室,并添置图书、仪器,充实设备,开辟运动场,校务日见发展,生数也逐渐增多。同时增办幼稚园与单级复式教学班(供实验)。一九四六年学制又变革,改称“县立玉融中心学校”。一九四七年初,又易名为“县立玉融第一中心小学”。抗战时期,融城两度沦陷,日寇占住学校,校舍校具均遭破坏,损失惨重。数十年惨淡经营之精华,荡然无存。光复后,翁校长重建校园 , 稍复旧观。时全校共有十二个班级,学生数增至九百余人,教职员工有二十四、五人,一九四八年庆祝四十四周年校庆时,举办了教学成绩展览会,历届校友,踊跃参加庆祝活动,极一时之盛。

一九五〇年翁校长他调,由郭有铨继任校长。一九五一年,学校改名为“福清实验小学”。

一九五二年陈乃泉接任校长,同年私立毅英小学归并,规模扩大,被县府定为重点小学。这以后继任的校长有陈栋徽、何爱先、林万德、夏昌炽、林观金、林仕锵、叶传发、杨贤福、王恒栋、林正源等人。他们积极办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数也逐年增加,现任校长为林日鋆,付校长为吴继珍、庄世望、陈齐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4:16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福清第一条公路——福宏公路

陈份常

福清,东南临海,西北靠山,过去由于交通落后,所有海产、山货以及农付产品、手工业品的交流与买卖,无不赖于肩挑。为了方便商旅,促进货物流通,一九二六年,东张地区一些有识之士,响应北伐军“兴办交通事业”的号召,与公路局合作,成立福(清)宏(路)公路工程处,主持福宏公路的勘测和施工。倡议人有唐铁肩、王瑞钦、王力棣、陈佑山等人,工程处设在宏路圣来寺(今宏路粮站)。公推陈佑山为坐办、王力棣为工程队队长。

聘请仙游人柯文祥为秘书,广东人陈子植、陈载辉为工程师,着手勘测路线,组织施工。当时在平坦地带修路,只搞土方填筑,由政府调派民工,分段施工。同时他们还指派王道秋为技师负责培训驾驶、修车人员,参加培训的有林增福、叶大乾、唐聿桂、陈承陶、王道斌、王长远等人。工程进行了二、三年,一条长15华里的简便公路已基本修成。1929年融西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司董事会的董事长为施幼晓,董事有郑子庚、唐铁肩、陈佑山等人。他们集资60股,每股投资银元500元,总资金30000元。推举股东郑子庚为经理,施培德为副经理。车站设在西门桥南端茶亭(今三八厂北边)俞昌枝枪楼下,站长施京直。公司以股金向泉州购买旧汽车三部(当时福厦路也已修出雏形),雇请黄迹人五美、渔溪人吓豹等为驾驶员,把车开回宏路,开始对外营业,办理货运,客运业务。1931年,福宏公路又从宏路向西延伸至旧东张街尾,车站设在下木臭 林(现都在水库淹没区内);往北越常思岭修至闽侯大义(今坊口)、横屿、青口而达峡南。

福宏、福张、宏峡公路相继通车后,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加上路基不实,路面缺乏保养维修,桥梁架设不全,一遇大雨,则路身泥泞,溪河涨满,严重影响车辆运行,所以生意萧条,很不容易维持下去。一九三四年春,蒋介石派张治中率领中央军来闽围剿十九路军。张用“抗日军队不杀抗日军”的欺人口号,派七架飞机逼迫十九路军南撤。飞机轰炸公路上的汽军、军车。

融西汽车公司的客车也在青口被炸毁。因此公司股本亏损,元气大衰,不得不宣告解体。嗣由福建省建设厅补偿给融西汽车公司一万八千元,接管了整条公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3:38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八月丶未央 | 来自福建
郎官渡与郎官村

黄福光(香港)江英时

郎官渡位于福清渔溪镇的郎官村。在二十至三十年代,为我县华侨出国的主要渡口之一,曾繁荣一时,至今该村港边尚留有当年码头上的两个石墩,作为历史的见证。在这里过去曾流传过这样一首民谣 :

郎官渡口长又长, 离别妻子共爷娘,
番邦谋生实无奈, 三回六甲(留)七洲洋 :
此去十年或八载, 不知何日回家门。

民谣道出了历史上华侨为了生计,远渡重洋,难舍亲人的苦楚辛酸的心情。

郎官村在明朝末年,只住有马、孔、肖三姓数户人家,后因连年海啸侵袭,堤岸崩毁,房屋为墟。三姓村民无法生活下去,只好转徙他处,另谋生路。从此,寨尾山下三面环海的郎官村,荒无人烟,触目凄凉。

至清代乾隆末年,祖居渔溪柳厝水唐屯的一户黄姓人家,携带三个儿子来到南郎官定居。他们以打鱼为生,兼在寨尾山坡地上种些地瓜 , 大麦等杂粮,但因水源奇缺,往往“十种九无收”,口粮总难自给。后来黄家三兄弟各生了五个子女。于是长兄大?就迁往北郎官,两弟大区、大开仍留在南郎官。

到了清嘉庆年间,兄弟三户发展到十八戶。他们修建了宗祠,修了族谱,子孙繁衍。渔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仅著名的郎官海蛎一项就占全村经济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海匪常来打家劫舍,严重威胁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九二五年间,官匪勾结,劫走郎官渔民的三艘渔船及许多财物,杀死三个渔民,綁去七个“肉票”(勒赎人质),被勒去大洋一千二百元。从此郎官村一直处于极度穷困的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开始有人利用海禁大开的机会相继到海外去谋生。

郎官村最早出洋谋生的是一九二五年前往印尼的北郎官黄乞食婆,黄吓龙父子俩。后南郎官村有更多的人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部分去新、马的人,起初都以拉黄包车为生,以后有了积累,才改营小本生意,其间渐渐有人发起家来。随着出国人数的激增,郎官码头就应运而生。当时每一船期都有接运侨胞的“太古”、“驾鳌”等轮船开到郎官前,用舢板把取道郎官渡的侨胞接上轮船,开往厦门。他们到达厦门后就住进“郎官栈”或其他客栈,再购票转乘“芝”字号的远洋轮船,到南洋各岛去。取道郎官返乡的侨胞,也是经厦门转郎官渡登陆。

在出入境侨胞不断增多的时期,郎官渡曾一度出现了不少的饭店、旅社、点心摊点和众多的搬运工人,肩挑脚夫,显得十分繁荣兴盛。但是,由于无人管理,个别饮食摊担和搬运脚夫往往欺归国侨胞人生地不熟,漫天叫价,大敲竹棍。所谓“郎官贼”指的就是这些人。

当时在厦门有许多专为华侨服务的客栈,其中郎官村人开设的有黄学厚的“郎官栈”、黄苏菊的“三兴栈”和黄吓孙的一家小客栈。三栈中以“郎官栈”历史最长,经营最为有方,而且还在新加坡设有分栈,所以遐迩闻名。

我县侨胞经过厦门时多住此栈。据说厦门“郎官栈”的业务之所以能日益发展,与当时国民党的官员黄培松的撑腰是分不开的。学厚死后,儿子黄大头、黄细头两兄弟继承父业,业务更蒸蒸日上。

随着交通的发展。“郎官渡”现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不再存在。但郎官村却成为我县有名的侨村。新建房屋鳞次栉比,林道平坦广阔、新围垦的田野,清翠葱笼。久别家门的海外游子归来时往往在自己家门附近迷了路。

郎官华侨热爱家乡,去年曾乐捐港币十三万元为郎官村兴办电站,使家家户户大放光明,前不久他们又集资创办自来水厂,以摆脱郎官村民祖祖辈辈饮水难的困境。他们还热情捐资兴学,为郎官小学建起了新校舍。学生人数,从过去的四十多人,增至近百人。

目前的郎官村,公路修至村口,侨眷可以从家门口乘车直达福州、厦门等各大城市去。现代化的陆运完全取代了这里过去的水运。郎官港已被堵塞,垦为田园,除了上述两个石墩外,再也看不出渡头的痕迹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18 09:42:54
看福清——服务全球福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5-3 11:10 , Processed in 0.073273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