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39010577 / 85236228
快捷导航
  • 1

第四章 文化

 
福清机灵弟 | 来自福建
第三节 民间传统习俗
一、婚丧喜庆

(一)结 婚

在过去,男女婚姻大事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双方均无自主权。

成婚的程序主要是相亲、合婚、看日子、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多了照订婚相和办订婚酒。

旧时,女子出嫁要坐花轿,无论路途多远,新娘子都得由男家派人用花轿来抬。而且一路上鼓吹队跟在后面,吹吹打打。

女孩子在出嫁前几天,就要哭嫁,当时称为“啼参进”,表示“不愿意”出嫁,因为过去结婚确实不是两厢情愿。“啼参进”时,一般都是由亲属中的女性陪着“哭”,叫“陪参进”。“啼参进”不是痛苦的哭,而是借“哭”来表达对包办婚姻的反抗,“矛头”是指向父母或主权的其他长辈。形式多是“借景抒情”,“唱”公式化的顺口溜“诗歌”,因此实际上是以“哭”代“唱”,颇有“艺术”韵味。才情较好的女子,在“哭”的时候常会引来许多听众,其中也不乏前来“学艺”的待嫁女子。因为女孩子们在平时就要练就这一套“本领”。

音西地区内也十分讲究母系亲属的地位问题。在喜丧事中非常强调“母权”的体现。似乎与旧时的男尊女卑思想并不协调。男子结婚时,要在大堂上张贴由“妈表”和“舅表”出具的“堂联”(巨幅对联)。“妈表”和“舅表”分别为祖母娘家和母亲娘家的亲属。他们的“堂联”要按辈分依次贴在适宜的位置上。摆筵席时,也要把最主要的席位摆给“妈表”、“舅表”,而且要让他们先入席。如果这些规矩弄不清楚,将会引起不满和抗议,影响亲戚间的正常关系。

在婚姻大事上,还曾流行着若干属于婚姻体系的民俗文化。其_,大贴结婚对联,用“满堂红”来渲染欢乐气氛。其二,为成婚的男子题写“表字”。意思是男子在结婚时已算成人,族人要给他授以大名(俗称“表字”),用红纸“张榜”公布,并注明其在同辈中排行第几,亦即所谓“排行榜”。其三,在结婚仪式中,男女两家互送礼仪文书,完整成套,用一对“礼书盒”存放,用“礼盘”扛着,送到对方家中。这事通过由乡间富有经验并略有常识的长者去料理。但由于此事专业性较强,精通的人越来越少,故现在已逐渐流于形式或干脆免除。

过去有一种专为婚礼仪式操作的专业人员叫“捧妈嫂”(女性)。因为那时新郎、新娘原本互不相识,新娘来到新郎家是人生地不熟。因此完婚时,自始至终由这个“专业人员”陪伴新娘,引领新郎、新娘去完成礼仪形式中的各个环节。

过去的一套结婚仪式相当复杂,地方习俗很多,有“进轿”、“出轿”、“踩米筛”、“圈火炉”、“拜堂”、“会亲”、“添花”、“进洞房”、“揭盖头”、“闹洞房”以及次日的“落灶前”(新娘下厨、学习厨事)等。“捧妈嫂”是由男家出钱请来的。婚礼搞得热闹不热闹就全看她的。因此她必须具备一套专业技能,并且以此为业。过去音西也曾有这样的人才。

自从新《婚姻法》颁布之后,过去流行的一套风俗习惯基本上不再存在。

(二)丧 葬

在本地区曾有“丧事大于喜事”的观念,甚至有“红白喜事”的说法。所谓“白”即为丧事。把高龄老人的丧事当作“喜事”办,比如敲锣打鼓,奏乐吹号,甚至唱戏表演。由于过去人们平均寿命不高,人能活到50岁以上算是幸运。所以人到50岁叫“上寿”,“上寿”时,就有机会“衙喜寿”,即做一副棺材,把它染成红色,衙在后厅里,更有甚者,是在“风水宝地”处造一个“喜墓”,该老人有几个男儿,墓中就留几道穴位,叫“喜圹”,留着日后使用。

老人举丧时,儿孙们要为其披麻戴孝,进行服丧,在服丧期内(三年)儿女不得穿红衫,不能结婚办喜事,在一百El内儿子不得理发,叫“留百日”。正月初二,亲友们要给逝去的老人“跪新葬”;端午节,已婚的女儿要给亡故的父母送“白节”。

现在,这些习俗也已完全消失,但老人出殡仪式却比过去更为隆重,甚至比喜事更加排场。

(三)生 子

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且有“多子多福”的观念。生活水平虽低,但生男孩不厌其多,一对夫妇的男孩多则六七个,一般也有一两个,极少独生子。有的人虽有男儿多个,但若生了一个女孩也不能容忍,要将其送给别人为“螟蛉”,或作童养媳。有的人甚至当女孩出世时干脆将其溺死,过去,“溺婴”现象较为常见。过去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以玉石与泥瓦来表示男女之别。生男孩“皆大欢喜”,要办“满月酒”庆贺一番,但生女孩的产妇要受到冷遇;女孩子更受到不公平对待,过去女孩子极少有受教育机会。

(四)寿 诞

这里的人过生El叫“寿诞”,又叫“做十”,主要是对高龄老人的生日而言,是已婚的女儿为父母做的,由她们送给父母用面粉做的“龟桃”(象征“长生不老”),再分给各家各户,“共享其荣”。这种习俗传到现在亦有所改革。现代却更重视为未成年的小孩过生日,儿童要比一般老年人更受重视。

二、岁时节令

(一)春 节

春节俗称“做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El。由于是介于年终和岁首之间,所以自古人们都极为重视过好这个节日,力求做到吃好、穿好、玩好。最讲究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在过去都要准备好几天,因此过去曾流行过一句话说“暝盼日盼,只盼三十暝晡一顿”,的确,过去的农民,平日里要想吃上“年夜饭”
这样的饭食并不容易。

自古以来,过年不仅要讲究“吃喝穿戴”,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过年时心情更加舒畅。

旧时候,临近过年时家中都进行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叫“筅孬” (或“筅堂”)。以前农村居住的都是土墙、泥地、瓦屋顶的瓦房,那时所谓的“筅孬”,只是用稻草等扎成的“孬筅”把屋顶下面的蜘蛛网、灰尘等脏东西拂扫干净而已,不像现代楼房可以上上下下洗刷一番。

“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这在当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传统,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贴春联可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过去贴的春联都是信手书写的书法艺术作品,现在的春联则大多是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可谓富丽堂皇。

过去,过年过节和办喜庆事时都要放鞭炮,但放的只是一小串状如蜈蚣的“百子炮”,在室内也可以鸣放,而现在的烟花爆竹越来越大,必须在广阔的空间里燃放,方能施展其风采。

如今过年时,各种多姿多彩作为广告载体的挂历,登堂人室百姓家,而过去只有一纸印有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的“春牛图”或基督教的“礼拜单”。

旧时过春节,在物质享受方面与现代是无法相比的,但在节日的气氛上,则是现代所无法比拟的。

那时过年,人们为了抒发内心的激情,常喜欢聚集一起,搬出“鼓板”在门前敲打起来,打得有板有调、有情有趣。锣鼓喧天,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小孩们则穿着“好衫”,三五成群地在村头村尾嬉戏取乐,到处呈现一派欢乐的节日气氛。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很重视群众性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期间,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或放映电影。

改革开放之后,春节的情趣逐渐平常化、形式化,人们过春节似乎只是为了继承一个传统习俗,缺乏过去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有些传统习俗正逐渐消失。

以往过年,要用竹子削成钉子(叫竹钉),钉头用红纸封上,钉在墙壁上(过去都是泥墙)、门上或楼棚底下的楼杆上,谓之“添丁”,即“人丁兴旺”之意。

大年夜,所有房间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以不眠之夜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正月初二,当地也流行着给亡灵“拜年”的习俗,俗称“跪新葬”,这一天,为避忌讳,互相间停止往来。

正月初三,谓之“开假”,意即春节已过去了,又开始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但此后的几天里(如初五、初七、初九等)还有一些有名无实的小节13,直到正月十五日,才是继春节之后又一较大的传统节日,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一些年轻女子,相邀到地里摘麦苗插在头上,叫“拉青”,同时有话说:“拉青拉青,拉了青翠平安!”接着又相携到“利桥塔”下的利桥上去“过桥”。头上插青,脚下踩着桥过江,都是为了寻求好运,而且“利桥”更含有吉利之意。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煎糖棵(年糕)吃。

有些村庄还流行着“做上元”习俗。在“上元”节时,请来“道徕”(道士)做“道场”,然后“道辣”离开现场在前面跑,执事者操着家伙在后面追,叫“逐羊牯”。这个习俗现已不再流行。

正月二十九日和二月初二日,在本地区是两个相连的节日,叫“后九、二月二”,这两个相连的节日,主要都是煮“后九糜”(就是糖粥),年龄逢“九”者,这天要“过九”,其亲友要给他送蛋面和糖粥,年龄为“九”的倍数的叫“暗九”,也一样要“过九”。过了这个节,正月也就结束了。

过去,农民过了年后日子就不好过了,这里曾流行的民谚是最好的写照:“正月快过(好日子不长),二月难当,三月日子袅袅长,四月老鼠啃缸(没粮食吃)。”过去生活十分贫困的农民,都把“年关”看成难关,过年对他们来说成了负担。

(二)清明佳节

清明是个美好的季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田埂上野花盛开,一种开着金黄色小花的小草叫做“鼠菊草”(学名棉菊),这种草,花叶柔嫩,富含纤维,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当地农妇摘其嫩叶和花朵,做成“鼠菊棵”。这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美食,常常被作为送人的礼品。

“清明祭扫”也是本地的传统习俗。过去坟墓多建在荒野,那里常聚集着许多放牛娃。因此祭墓时,主人都要带着光饼在坟场上分给前来“凑热闹”的乡邻孩子(大多是放牛娃),他们中有的是凑巧遇上,有的却是特地赶来。若没给他们“分饼”,常会招致对方一顿坏话,人们都不愿去破这个例。虽然只有区区的一两块小光饼,以往对农村的穷孩子却具有不少的诱惑力。现在当然没有人会去“凑”这种“热闹”了。清明节“分饼”这个习俗也早已消失了。

(三)端午节

端午节,当地俗称“五日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五天都是节日。按俗例,初一,人们把菖蒲和艾草钉在门框上,叫“挡门”,挡住邪恶之意。接着几天都可以包粽子或煎“面饼”,过去这两种食品也是农家较普遍的美食。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的正日。家家户户都要煮“午时面”和“午时蛋”吃。小孩和年轻妇女胸前都挂着用丝线结成的“香袋”、“辟邪丸袋”、“太平蛋袋”,小孩们都把煮熟的鸡蛋染成红色,装在蛋袋里挂在胸前。把普普通通的一颗鸡蛋当成宝贝,舍不得吃,要待到“午时”(中午12点)才吃。

午时,人们用中药“雄黄”调白酒(叫“雄黄酒”),用嘴巴含着喷洒,说是能驱虫辟邪。这典故据说是出自《白蛇传》,酒能驱除“蛇妖”之意。

每当端午节,福清城关的龙江上都举行龙舟竞渡活动,竞渡的龙船都从龙江南部利桥下驶进利桥港,然后直抵茶亭。竞赛双方一路各自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沿江两岸站满了观看的人群。音西地处福清城郊,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当然很多是音西人。因此“看扒龙船”是音西人在端午节中的最有趣味的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扒龙船,是由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演绎而成的民间传统习俗,音西人也不例外地继承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

(四)“七夕”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七夕”是神话中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按传统习俗做“豆末糍”以及炒糖豆吃。有意思的是,在天晴月朗的“七夕”之夜,老人们常指着繁星熠熠的星空,教孩子们去辨认“七夕公”(牛郎)、“七夕妈”(织女)各在哪里,以及他们是如何越过“天河”(银河)进行相会的。“七夕”那天如下雨,人们便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伤心落泪。

(五)中秋佳节

中秋与清明一样,也是一年中美好的季节。由于中秋的月亮比任何时候都大而圆,许多神话传说和幻想也随之产生。那时农村人也不懂得什么“嫦娥奔月”、“玉兔蟾宫”之类的传说,说月中的阴影是“猴子摘葡萄”,还说更深夜静的时候,月亮里会掉下“月华”来,谁要是捡到“月华”得偷偷藏起来,会获得永无穷尽的“财富”,于是总有人,特别是天真无邪的孩童萌发“等月华”的幻想,在夜空下翘首企盼。


(六)冬 至

冬至又称“冬节”。人们在冬至前一天,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搓丸”,也叫“搓圆”。搓的是用糯米浆做的糍粑。“搓丸”也有一定的“仪式”,桌上要点着一对大红烛,中间插一枝比巴掌大一点的“搓丸花”(人工制作,专供“搓丸”摆设的“道具”),搓好的糍粑摆在桌上,还要放上几个橘子。冬至El早饭时,就要把这些糍粑煮着吃。许多人还把熟糍粑到处贴。

总之,大多数民间习俗的产生与存在,都有其相应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往往会自然地消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019-2-25 15:01:07
再苦,也别忘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手机访问|手机App|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 2024 FQLOOK.cn|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清市互联网示范企业|福清市IP访问量前三企业

闽工商网备第350181100079485号|闽B2-20190853|闽公网安备35018102000007号 |闽ICP备07503243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91-39010577(转8号按键)

GMT+8, 2024-6-12 13:01 , Processed in 0.05940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